•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7

bluelove1995
首页 > 期刊论文 > 编织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指尖的淚

已采纳

内容摘要:纤维艺术在中国随着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和传播,艺术家们对纤维材料的积极探索,与世界各国纤维艺术的不断交流及高校纤维教育的开展,将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关 键 词:纤维艺术 中国 发展纤维艺术是现代艺术的一种形式,它泛指一切以纤维材料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包括各种编织、印染、绗缝、软雕等等。目前,中国的纤维艺术随着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与传播,艺术家们对纤维材料的积极探索,与世界各国纤维艺术的不断交流,及高校纤维教育的开展,中国的纤维艺术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一、纤维艺术的取材古往今来人们穿的、用的都是纺织纤维制成的,日久天长在人们思想中形成了纤维艺术品的材料都是纺织纤维的意象。其实不然,当代纤维艺术的取材远不止可纺织的纤维。1.“纺织纤维”一般的要求可纺性方面的要求,如纤维的长度、粗细、强度等;舒适方面的要求,如弹性、吸湿、透气、抗静电等。2.“纺织纤维”的分类①天然纤维。常规的天然纤维有棉、麻、丝、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天然纤维又出现了,比如菠萝叶纤维与现在普遍使用的竹纤维。②化学纤维。化学纤维是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兴起的,目前已经成为纺织纤维的主体。其包括再生纤维与合成纤维两大类。再生纤维,也叫做人造纤维,是利用天然材料经制浆喷丝而成,有再生纤维素与再生蛋白质之分。合成纤维是以石油为原料,经化学聚合而成,主要纤维材料有涤纶、锦纶、腈纶、维纶、丙纶、氯纶等。它们可以根据需要切割成不同长度或直接使用长丝。其统一的燃烧特点是熔融成滴。3.现代纤维艺术取材的开放性从古到今,任何艺术创作和视觉形象都离不开材料,在每一个具体的艺术领域中,艺术家总是努力地挖掘和探索一切可能的新型材料。随着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和传播,中国的艺术家们突破了传统材料的观念束缚,广泛探索,大胆开拓和试验,使得纤维艺术取材更为广泛和多元化。二、纤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利用动植物纤维制作服饰及装饰品已经很常见。如用兽毛织成、上面绣着五彩花纹的衣裳。春秋时期,吴、越、郑、卫等国的织造、染色水平都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到战国时期,丝织物在织法上,不仅能织细密的平纹,而且能织复杂的斜纹,还能提花和绣花。中国还是全世界最早使用蚕丝做纺织材料的国家。两汉时期又出现了工艺更加复杂的缂丝。由于缂丝工艺多为皇亲贵族的奢侈品,所以只追求工艺的精美绝伦而很少考虑人工成本。宋代母子经缂法的运用使缂丝艺术品纹丝的均匀性胜过当时的工笔绘画作品。当时用缂丝技法临摹书画原作已经达到惟妙惟肖的境地,其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虽然缂丝采用的编织材料和欧洲壁毯不同,但通经断纬的编织技法却是相通的。清代缂丝的中心转移到了苏州一带,这时使用的彩色纬线已有六千多种颜色。新中国成立后,纤维艺术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地毯行业,地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个主流品种之一,一向以编织120道壁毯作为约定俗成的技术和质量标准。运用传统的栽绒工艺,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追求写实的画面效果,在艺术作品中还原生活的真实原貌。中国的地毯作品《万里长城》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总部,一时传为佳话。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快车道,纤维艺术也迎来了明媚的春天“……一批青年艺术家揭竿而起,切入纤维艺术语言的探索,塑造了一些纤维感较强的艺术形象。”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习欧洲高比林的编织技法,在极其简陋的工作环境中,开始进行独立的纤维艺术创作。一批采用高比林编织技法表达中国传统审美意趣的纤维艺术作品,如《山高水长》《秋水长天》等获得了艺术界的高度评价。三、展望中国的纤维艺术的发展前景纤维艺术的手工编织的特性使得这门传统的手工艺独具民族文化的特性。只有当一门技艺与文化相结合,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永葆青春,常开不败。1.国际纤维艺术的交流2000年“从洛桑到北京”纤维艺术双年展,聚集了中国、美国、日本、格鲁吉亚等16个国家二百多位纤维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在中国最具现代意识的大都市上海集中展示,为世界范围内各种传统与现代的纤维艺术提供了展示空间和研讨殿堂。这本身就是一件促进中国纤维艺术发展,展现中国纤维艺术文化的大事件。2002年第二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在中国12所高校纤维艺术家共同努力下,在北京拉开了帷幕。这标志着中国纤维艺术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它引领着世界纤维艺术的潮流,建立了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中国成为世界纤维艺术的热点地区,纤维艺术也因为有了中国大舞台而焕发了蓬勃生机。2.中国纤维艺术教育的开展林乐成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高等教育的开创者,于1985年首先开设了编织壁挂设计制作课,这应是中国教育史上在大学开设编织壁挂教学的第一课。2000年,他又率先正式招收了纤维艺术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这也应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纤维艺术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教育。他的社会实践和教育探索可谓硕果累累。2000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纤维艺术工作室正式成立。几年来,纤维艺术工作室学生创作实践作品纷纷获奖。林乐成教授出版的《纤维艺术》一书,是他多年教育研究的结晶,是我国的纤维艺术教育领域具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第一本纤维艺术专著。如今,纤维艺术已经在中国的高校开花结果,一批热爱纤维艺术的教育工作者正乐此不疲地耕耘在讲坛和工作室里。我国的纤维艺术教育,已经初具体系和规模。与此同时,理论文化的建设和研究,也逐步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层到纵深地发展着。中国的纤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更加快速地发展着。纤维艺术不断与国际交流,吸取着欧美纤维艺术观念的开放性思潮,保留发扬着我国古老而独有的情怀和含蓄深远的意趣,也基本实现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纤维艺术在中国的经济日新月异和政治环境十分稳定下,在不断与世界的交流学习中,在国内纤维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国人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中,一定会开拓出美好的明天。参考文献:[1]林乐成,王凯.纤维艺术.上海画报出版社,.[2]朱尽晖.现代纤维艺术设计.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86 评论

四合院追糖葫芦

临沂市柳编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临沂市现有柳编企业327家,其中209家有出口实绩。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税收亿元;出口亿美元,约占全国柳编出口的60%;6家企业居全国柳制品出口前10位。今年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145户,占全部户数的45%。目前,临沂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形成了三大经营模式带动、八大主导产业支撑、东中西部区域互动发展、联结机制不断完善的格局。杞柳产业作为临沂市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该市重要的创汇产业之一。在临沂市三大林产品出口中已占据第二位。杞柳别名为簸箕柳、笆斗柳、柳条、属杨柳科,其以耐湿润、耐瘠薄、发条率高、柳条细而长、富有韧性、去皮后的条子洁白光滑等特点成为了较好的编织材料。随着近年来国际市场对绿色、环保、手工柳制工艺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柳编业向规模化发展。柳编工艺的主要技法有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平编。这是编平面席箔类的主要工种。其特点是经纬交织,互相穿插掩映,可以挑一压一,也可以挑二压二、挑一压二、挑二压一,从而形成不同的交叉编织纹样。苇编席箔先将苇子压制成平面的片材,再行编织,也多取平编工种。其他的高粱皮编织、竹篾编织、蒲草编织,也是以平编为主。柳条编织用平编的倒反而不多。绞编。绞编也是以经纬编压为主要特点的工种。它和平编的不同之处是在经编方面,平编的经纬相同,同时动作,往前编织;而纹编则先编排好经桩,经桩可以是绳,是条子,是竹杆,甚至是铁丝,然后以编条(柳、槐、篾)交叉上下穿行于经桩上下,循环绕行。编成后的效果,表面全为纬编所掩盖,不露经条。绞编要求编纬的条子要比较柔软,有韧性,故常用于蒲草、细柳、桑条编织。勒编。勒编是传统的柳条编结工种。用勒编做成的器物一般称为“系货”。其法以麻绳作经,以柳条作纬,麻绳互相交错穿过柳条间,穿一次,绕扣勒紧,通常民间所见簸箕、笆斗、箩筐、柳条包等,均以此法编结主体部分。勒编器物的边缘,常需另行编板、把或框子,以使周边整齐,不致散落。砌编。砌编是传统手工编织的常见工种之一。用砌编工艺制成的器物一般称为“砌货”。其法多被用于圆形器物的编制,方法是将编结物聚合成把,然后用较结实的篾片,将这些把束穿起来。民间常用的墩子、饭篓、字纸篓等均用此法做成。缠边。条编的辅助工种,必不可少。主要用于条编器具的边沿、把手部分。其法多以坚硬的材料为芯,在芯的外面,用柔软的条子(藤皮、塑料带、篾皮等)按一定方向缠绕,一方面使之固定,一方面起到表面装饰效果。缠边可以用单条或多条,单条排列整齐,效果朴实大方,多条可以用各种色彩的材料,缠绕时可以编出花纹图案。可见于腊杆家具、柳编制品及屏风等的包边和衔接部。人多地少是临沂市农业人口面临的突出问题,一家一户对有限的耕地,如何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效益则成了领导和农户共同要解决的难题。发展杞柳种植和柳编加工业是临沂市农户在逐渐的生产过程中摸索出的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杞柳在临沂地区种植一年扦插可连续采收4-5年,每年采收两次,平均每亩创产值2600元左右,当年亩成本600元。杞柳销售是以经纪人为主,由有进出口权的工艺术品公司以订单加工的形式,按照外商订货单指定的花色、品种和数量,将任务分解到各柳编户加工,其柳编制品以质量高,主要柳编生产工具有箩筐、簸箕、水斗、笆斗、大车拦箔、小车偏篓、粪箕、粮囤仓围、柳条帽等等。主要柳编生活用品有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尤其是日用品类,编制工艺比较细致考究。选择细滑而韧性强的枝条(桑条较佳),泡制加工成洁白如玉的细柔条料,编制时勒编紧密,条缕均匀。如妇女用的针线笸箩、花篮等物,有时用染过色的破篾或高粱皮缠边,织出十字形或口字形几何花纹,十分美观。即使食篮、筐等粗料,有时用带皮青柳条与剥皮白条相穿插,编成立体纹样,也很美观。外销主要品种。出口产品中,柳编是经过从粗到细、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的转变,这主要是民间艺人根据国外生活方式和环境布置的需要,不断创新的结果。目前,由于技术附加值和艺术附加值的升高,这类产品在出口中日显重要。洗衣筐类。用于容纳待洗的脏衣服,过去常被置于卫生间,现在也进入卧室,因而造型日益精巧。其造型有圆形、方形两种,大小各种规格,多取立式,有盖。花盆套类。用于套在花盆的外面,使花盆更加美观,多用于客厅及公共场所。有大小各种不同的规格,上口大,下底略小,边缘整齐,也可染色。吊篮类。用于悬吊在房间内,内置盆花或水插鲜花。有浅腹(用于水插鲜花)、深腹(用于盆花)两种,上系串连植物纤维编织的吊绳,内装盆花或鲜花,以装饰美化环境。规格也有大小不等。果盘类。用于盛放水果,可以做成筐盆形,也可以做成篮形,有把无把均可。利用编织物的纹理与水果肌理的对照,在室内茶几、餐桌上放置,十分优雅美观。动物窝笼类。用于在室内供狗、猫等小动物憩息用,不是长期的巢穴。也可以用于盛装小动物出外旅行,其形状大体为方形底、圆形或人字形底,有门窗或气孔,有提系、把环等装置,大小规格亦有多种.外销品种款式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而闻名于世,在国际市场享有极高的声誉,产品畅销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荷兰、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主要优势临沂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杞柳产地之一,也是全国柳编产品的主产地之一。柳编是该市传统优势出口商品,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和非洲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是具有杞柳种植的资源优势明显。杞柳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5万余亩,年产70多万吨,是全国最大的杞柳种植基地之一。其中,许多县区乡镇已有300多年的杞柳种植传统,所产杞柳去皮后柳条色泽白,粗细均匀,韧性高,质地好,不起皮,不起毛,是编织各种柳编制品的上乘材料。二是具有柳编制品的产品优势。该市产出的杞柳不仅适合编织柳编制品,而且适合各种编织方法。目前,全市柳编织品已经由最初的一般日用品发展到家居用品和宠物用品,档次不断提高,花色品种不断增多。按原辅材料可以生产出纯柳编和草柳、布柳、木柳、草木、柳铁结合产品6大类,基本上能够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三是具有柳编出口的人才优势。柳编织品是临沂市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品,“编筐、编篓,家家都有”,编织技术人员充足。在临沭、郯城等柳编生产大县,几乎每家都会编织柳制品且经验丰富。有些企业员工编织经验10年以上的超过80%,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和档次。全市从事杞柳种植的专业村100多个,从业人员25万人,年增收近10亿元。同时,由于柳编出口起步早、发展快,已经培养了专业外贸人才1000多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300多人,专职设计人员600多人。四是柳编产品具有原料环保优势。柳编企业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开发新产品,除主材外,使用的油漆、布里辅料等也都符合环保要求,生产的柳编产品也就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的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美国等对环保要求较高国家的广泛认可,其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不断扩大。五是柳编出口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柳编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空间较小,大多数企业采取公司加编织户的形式来经营,全市联系200以上编织户的企业就有80多家。这样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也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为农民增收、社会稳定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柳编出口以中小企业为主,规模普遍较小。柳编行业技术含量小,启动资金少,行业门槛低,近年来出口企业激增,但规模普遍偏小。2007年,有出口实绩的柳编企业平均出口101万美元,低于全市近70万美元。出口额超过500万美元的9家,过千万美元的仅1家。二是柳编产品品种繁多,但样式差别不大。全市柳编制品大约有5大类300多个小类2000多个品种,每个企业都会根据客户要求和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具有特色的新产品。但由于产品科技含量低,编织技术简单,编织出的产品样式差不多,导致产品雷同,竞争激烈。三是受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经营困难。首先,海运费持续攀升。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运费由去年的每立方米45元涨到现在的95元。据企业反映,每个集装箱的海运费上涨了1万元左右。其次,人民币持续升值。自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5%。对附加值较低、科技含量较低的柳编行业影响明显,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柳编行业利润将降低3个百分点左右。第三,原辅材料涨价。自去年以来,柳条、水草绳、布里和油漆同比平均上涨20%左右。第四,人工费提高。受国内CPI持续上涨影响,编制从业人员的工资有所增加。第五,企业管理水平偏低。柳编企业负责人大多数是当地的农民,工作经验较多,但受文化水平限制,企业运营成本较高。三、促进柳编行业健康发展的对策(一)建立柳编行业发展协调机制。尽快出台临沂市《关于促进柳编行业规范发展的意见》,建立部门联合协调领导小组,由市有关领导任组长,外经贸、工商、海关、检验检疫、国税等部门参加,进一步规范柳编行业发展。(二)加大对柳编行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制定扶持柳编企业发展的政策。对企业参加境内外展洽活动及出口信用保险等给予适当补贴;加大人才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外贸专业的优秀人才到柳编行业工作;对柳编行业的品牌产品,在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注册的同时,积极推荐其参加山东及中国出口品牌评选,适时开展柳编行业创名牌活动,对品牌企业给予财政扶持。(三)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编织工艺品进出口协会的作用,尽快组织部分重点企业制定行业发展技术规范,出台行业内部自律规定,统一立场,提高国际市场价格协调能力。同时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外经贸部门的职能作用,协调有关部门合理征收国税综合虚拟税赋、育林基金和河道维护费。在全市开通柳编运输“绿色通道”,为柳编企业发放“绿色通行证”,只对运输出口柳编集装箱成品的车辆征收过路、过桥费,对运输原材料、半成品的车辆免征过路、过桥费,以免造成重复收费。对规模较大、信誉度较好的柳编加工生产企业,协调金融部门给予贷款优惠。

91 评论

南京葫芦娃

染织类毕业论文题目

你知道有哪些染织类毕业论文题目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染织类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1.探析唐宋染织图案中的花卉纹样

2.北京市某织染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3.体验消费与染织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4.医院内污染织物收集转运过程感染管理现状调查

5.水墨染织--服装材料设计中的染缬艺术传承与创新

6.壮族传统纺织工艺及其文化研究

7.湘西传统染织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8.美孚黎女子服饰的现代设计应用

9.日本絣织及其代表性纹样特征探究

10.长三角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征

11.手绘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12.染织厂染织混合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13.试析元代染织纹样在茶艺表演类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4.日本传统染织艺术之旅--以东京、冲绳两地为例

15.中亚地区伊卡特织物图案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研究

16.爱马仕丝巾图案设计与艺术研究

17.浅析草木染的发展与现状

18.草木染在现代生活中的创新与应用

19.从模仿绘画到图案设计的日本近代染织艺术

20.中、日传统染织工艺及其纹样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1.以环保为主题的纺织材料装置艺术的设计与研究

22.论乡土织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艺术价值

23.长三角地区染织文化的研究

24.试论近世初期风俗画中小袖和服的绘画表现

25.传统图案在染织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6.传统扎染与现代扎染艺术的起源发展与前景展望

27.景宁畲族传统服饰艺术在现代的发展研究

28.染色废水处理改造方案研究与实施

29.论黎族织锦植物染技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30.民间手工印染艺术在现代居室软装饰中的价值

31.染织艺术设计中的色彩要素探析

32.明清水陆画所绘之染织纹样研究

33.探析吉祥观与景德镇明清彩瓷表现的图饰特点

34.日本近代染织技术的引进与革新

35.碱减量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36.黎族传统纺线技艺研究

37.明代工艺美术色彩赏析

38.山竹壳天然染料对真丝织物的染色工艺研究

39.丰富设计素描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40.抗战前细纱交易困境及民族染织厂的应对

41.海南黎族织锦中基本纹图案探究

42.与大自然合作--染织产品设计的创意新思维

43.凉山彝族服饰传统染织工艺研究

44.渐变形式在当今染织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45.棉麻手工染织面料在创意服装中的应用

46.黎锦的保护与传承现状研究

47.浅谈唐代染织纹样的审美特征

48.浅述染织中的棉纤维及手工艺表现

49.民族传统染整工艺的现代价值

50.中国传统工艺的保护研究--以染织工艺为例

51.云南大理扎染视觉审美研究

52.用形式美法则剖析中国传统染织纹样之特点

53.中国长三角地区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54.自然主义风格在日本纤维艺术中的表现与思考

55.我国印染织物产品标准与服装产品标准比较

56.隋唐染织工艺在敦煌服饰图案中的体现

57.民国日常旗袍面料色彩研究

58.传统扎染工艺与现代数码技术结合的创新设计研究

59.棉麻织物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探究

60.浅谈酶催化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61.西南少数民族染织艺术中的色彩美学

62.台湾花布的图案装饰特色研究

63.河北民间传统染织工艺现状及发展策略

64.台湾花布与山东民间彩印花布的艺术特色对比及应用研究

65.浅析唐代织锦装饰纹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66.洗礼中重生--谈传统染织艺术的现代性转型

67.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对策研究--以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为例

68.品色衣制度的发展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

69.中亚伊卡特图案初探及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70.传统手工编织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初探

71.中日染织花卉纹样的比较研究

72.基于变函数Julia图形的黑白装饰图案丝巾设计方法

73.湘西染织艺术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教学思考

74.汇泉染织打造更时尚面料

75.关于染织设计教育的思考--从芬兰设计说开去

76.中日染织花卉纹样研究

77.民间染织遗产:就地保护就近研究

78.地域文化背景下高校旅游纪念品设计教学探索--以湘西染织艺术为例

79.湖南传统染织艺术融入室内设计主题空间的教学探讨

80.湖南传统染织艺术资源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

81.高等院校染织纤维专业教学模式设置与设计大赛互动实践研究

82.天门蓝印花布设计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83.佩兹利纹样在现代家纺设计中的装饰研究

84.中国民间图案色彩的抽象表现

85.染织专业实验教学创新探索

86.我国印染织物产品标准与服装产品标准的差异

87.后申报时期民族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的忧与思--以海南黎族纺染织绣工艺为例

88.丝织物印花中仿蜡染图案设计及工艺的研究

89.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植物染料及其文化内涵

90.从敦煌藻井图案谈现代染织纹样设计

91.服装面料在全球化影响下的仿生设计

92.手绘技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使用

93.蜡染的审美特征及其图案构成特征研究

94.医院社会化洗涤污染织物收集转运过程中医院感染质量控制

95.基于数学图形的染织图案设计研究

96.国际旅游岛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海南黎族纺染织绣工艺为例

97.理性色彩与感性色彩在染织设计中的统一

98.软雕塑艺术语言对我国纤维艺术教育的启示

99.海南纺织史若干问题的探讨

100.可溶PVA伴纺高支纯棉色织面料的生产工艺路线

101.关于纤维艺术设计教学的思考

102.论佛教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古代染织纹样

103.地域文化主题的染织旅游纪念品设计探讨

104.浅议市场需求对高校染织设计教学的影响

105.基于数字化技术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工艺为例

106.染织排水对日本青鳉幼鱼和胚胎的毒性效应

107.染织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改革的思考

108.染织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改革的思考

109.地域文化主题的染织设计研究

110.论苗族服饰中龙纹图案染织绣技艺之美

111.染织艺术设计新论

112.关于染织专业学生手工台板印花实践的思考

113.染织美术教学中设计要素浅论

114.从材料的运用看中国染织工艺的发展

115.齐国染织工艺及对后世的影响

11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117.浅论中国传统染织中的生命树纹样

118.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119.染织设计中的中国画元素

120.作业成本法在染织业的推广与应用

121.手工染织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251 评论

相关问答

  • 织造毕业论文

    进入21世纪,绿色环保纺织品成为纺织品种的新视点,在运用千变万化的织物组织和日新月异的织造、印染新技术的同时,开发符合环保标准的新产品是一个重要途径。绿色环保大

    nono52152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钩针编织杂志

    木兰阁,编织人生,手工爱好者论坛,女红网。

    冰枫星雨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国外编织杂志

    14岁年纪很轻哦,可以看看日系风格的杂志,如《米娜》《NONO》,如果想先了解一下的话,可能到海报网上去看看,有最新的日杂上传的。

    白羽蓝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编制依据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一、文献综述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意义及作用伴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的次带危机也越发严重。虽然中央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以

    百叶书店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时装毛衣编织杂志

    有很多毛衣花样的书哦,因为毛衣编织没有什么时间性,不需要定一年之类的,可以买几本她喜欢的就行了。

    吃那么一天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