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30

沁水冰心
首页 > 期刊论文 > 高考历史小论文答题模板及套路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快乐尚龙

已采纳

从整体来看,这道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熟悉课本,就可以答八成的分数。 主要考察范围是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五单元。而这又是高中历史学习 复习所不重视的。所以关于高考,一定要熟悉课本,每一章,每一节。这都是重点。 这种题,其实就是要求我们根据所学知识,写一则历史小论文。论题就是作文的题目,这段话主要说了个啥,加以概括,并且要简练。 然后就是模板 背景。(如果忘了可以含糊,比如你忘了九一八事变是哪一年,你就写“九一八事变”,也给分。)+人物+事件+历史意义或者是影响。只要你掌握课本内容,高考遇到这样的题,应当高兴,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163 评论

逍遥七星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一、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二、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一、分类1、从说明对象: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思路: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2、从语言特征(语言表达角度)。: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三、说明的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1.举例子: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的说明了事物____特征2.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的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3.列数字:更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死海不死》关于死海含盐量的一系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死海含盐量高,浮力大的原因及特征。)4.打比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事物特征。(《中国石拱桥》“石拱桥的形状就像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形状特征。)5.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向沙漠进军》沙漠危害人类的两种方式:游击战、阵地战)6.作比较:使被说明的事物特点突出。(答题要结合内容)突出了……(寻找比较点)7.列图表:直观形象的写出了……8.作诠释:对事物的某些特征作一番的解释9.摹状貌:(类似于描写)比较生动形象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2、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五、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六、说明文写法分析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七、说明语段的作用(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议论文题型①:找中心论点解题技巧: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例题:《阅读理解题王》P113第一题题型②: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题技巧:常用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⑤、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例题:《阅读理解题王》P113第3题题型③:分析文段作用解题技巧:开头的作用有:(1)、引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 (3)列举事例,作为事实论据来证明观点,吸引读者兴趣,增强说服力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例题:《阅读理解题王》P114第1题题型④:分析某一段的论证过程解题技巧:格式:首先,提出……的观点,然后运用……的论证方法+(作用),最后,进一步提出了……的观点例题:《阅读理解题王》P99第2题题型⑤: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解题技巧:注意结合自身实际(如,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我们面临中考……)记叙文题型①:概括文章大意解题技巧: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格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例题:《阅读理解题王》P29第一题题型②:修辞手法以及作用解题技巧: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反问,反复……常见手法的作用:(1,修辞手法本身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对象+特征2,拟人:赋予了……以人的形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对象+特征 3,夸张: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反复:强调了…………突出了…………例题:《阅读理解题王》P52第四题题型③: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解题技巧: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例题:《阅读理解题王》P49第2题题型④:景物描写的作用解题技巧::(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流露(表达)出作者…………(情感)例题:《阅读理解题王》P16第4题题型⑤:某句话(某段话)在文中的作用解题技巧: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题型⑥:读完文章,谈感受解题技巧:联系文章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如,面临中考的我们,应该……)例题:《阅读理解题王》P46第4题

290 评论

小小小雨桐

如果是有什么启示,你可以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当今,紧贴材料,千万不能说空话什么的。

230 评论

曾涛~家居建材

分析句子:

(1)从句式入手:

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2、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

3、反问句,加强语气。

4、感叹句,抒情强烈。

答题格式:这是个..........句,表达了........(作用)。

(2)、从修辞角度入手。

答题格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从用词角度入手。

答题格式 :“........”一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段落答题格式:

(1)开头语段的作用:

1、开篇点题,点名时间、地点,点明题旨(内容-主旨)。

2、营造气氛,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内容)。

3、引出下文,总领全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后文,与下文形成对比,欲扬先抑(结构)。

4、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如果开篇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内容)。

(2)结尾语段的作用。

1、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卒章显志;(内容)。

2、暗示主题,强化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内容)。

3、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内容)(言有尽而意无穷,有这样作用的段落,往往这一句很含蓄,一眼看不透,即有点“看不懂”)。

4、呼应标题,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

120 评论

小眼睛晶

文章句子、段落作用的答题格式有以下三种: 一、内容、结构两个方面的格式: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3、写法上:气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三、修辞手法的作用:(一)它本身的作用。(二)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356 评论

tobyzhao520

哥们几年级?一般来说作用在文章不同位置是不同的。比如开头引出后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渲染背景(历史背景)、烘托人物。有些时候比如承上启下什么的把术语扔了好了,设置悬念,人物什么要抄写具体文章内容。说起来太多,QQ给我你遇到题目挨个问好了。

298 评论

美味偏执狂

感悟类试题虽然答案不固定,但是解答时,还是有一定的方法可循。建议解答此类试题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1)明确答题信息。首先,要明确试题所要回答的重要知识点,也就是题目要求对哪些历史事件或哪些人物进行感悟,明确感悟的对象和内容;其次,要结合对历史事件的经过或人物的事迹看法,阐发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感悟时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论从史出,切忌脱离教材的东拉西扯和高谈阔论甚至不着边际的口语化句子。 (2)力求答案完美。在找到知识要点和确定答题思路后,还要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这既包括一般要求,如书写整洁、语言规范、要点清新、合乎逻辑等,又要做到答案与分值相一致,即分值少则少答,分值多则多答详答。1、探究创新型: 历史是复杂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在历史上的影响和作用,往往具有多重性。后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把历史上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引入习题,可以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浓厚兴趣,让他们知道,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专利,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依托,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为基础,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一个评价。让他们在探究中创新,在探究中进步,让他们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更加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和历史人物,以前所未有的从容与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不能用“忠臣”或“奸臣”、“民族英雄”或“卖国贼”、“好事”或“坏事”来简单地划分、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如:如何评价李鸿章、左宗棠、康有为等历史人物;如何看待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等。 例1:在2000年,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不惜代价,以总价3000万港元勇购三件兽首,受到国人的热烈欢迎。对于花巨资收回国宝,有人以为不值得。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国宝的流失和回归说明了什么问题? 例2:修复圆明园的争论:有人认为应该修复圆明园。理由是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顶峰和精华所在,必须全面恢复,以使后人了解我国古代在建筑上的辉煌成就。有人反对,认为被侵略者的烈火焚烧后的圆明园遗址,是铭刻在中华民族脊梁上的国耻,是每个中国人心头的一口警钟。你认为要不要修复圆明园呢?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说你的想法。 此类练习的设计,有利于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发现,乃至标新立异。无疑能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探究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思考,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身临其境型:也可以称之为角色体验型。 指在设置的习题中,让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即“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的学习活动。将学生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可以考察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应变能力,让学生走进历史、感受历史、认识历史。从而设置了一种新颖的问题情境,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1:我们设计了“北京人制造工具、渔猎、利用自然火”三幅假想图,请学生依据教科书内容,展开自己的合理想象,有声有色地描述“北京人的一天”,领悟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进取精神。 例2:2003年12月4日,是圆明园罹难143周年纪念日。假如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作为列强火烧圆明园的见证人,你怎样用简练醒目的文字,富于感情的语言,向世人报道这段历史? 这种开放题比较有利于检测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综合评价能力和创新意识品质以及情感体验品质等。这种开放题,前提是学生“身入其境”,要求对所学知识、特别是当时的宏观背景要求把握全面准确。 3、学科渗透型: 历史是人类的历史,包含了人类的一切活动,从广义上说,历史学科是人类活动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有知识的总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社会生活无所不有,无所不容,历史的触角所及,必然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综合性,因而历史练习的设计也应该凸现其综合趋势,强化其与自然、社会的有机联系,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深化对历史学习的领悟。我们向学生传递的历史应是个“大历史”的范畴,而不应仅仅是狭隘的“小历史”,更多的让历史和其它的人文学科相连,让它丰满起来,鲜活起来。例:(1)结合地图和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苏伊士运河在战略、经济和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2)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引发了一场什么战争?此题涉及到一些地理、政治方面的知识,只有清楚地知道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才能更清楚地去分析、理解它在战略、经济和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及一些大国一直以来要把它据为己有的根源了。这种开放题放大了知识的空间范围和时间长度,突出了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必须具有更多的综合、辨别、理解的能力才能正确作答。 4、聚焦时事型: 历史与现实同属一个不可割断的时间链条,历史是现实的前奏,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有许许多多的历史问题直至今天仍没有解决,仍有它的现实形态;反之,也有许许多多的现实问题有着它们的历史根源。所以在习题设计上以历史教科书书本知识为平台,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促使学生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了历史教育引导学生了解过去,关乎现在、启迪未来的教育价值,使历史教育的人文教化之功能“润物细无声”。当今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环境问题、台湾问题、西部开发、中国“入世”、中东问题、与中国澳门回归同样使世界注目的巴拿马运河回归等。这些内容充分凸显出知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运用的意义和价值。 例1:从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引出的题(材料略)(1)材料一中德国总理勃兰特这一跪表明了德国人对待历史,对待战争的态度,你如何看待这一跪?(2)“亚洲日本的领导人也下跪了,但跪的不是千千万万的亚洲邻国的受害者,而是当年肆意屠杀无辜生灵的“刽子手”。这段材料指的是什么事件?你又如何看待这一跪?日本对待历史,对待战争的态度除了这个事件外,还有哪些表现?(3)欧洲国家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所弘扬的诺曼底精神中,最需学习和发扬光大的是什么?这对亚洲国家有什么启示? 此类题体现了关心生活、关心社会的人文精神。注重历史与学生生活、社会热点问题的结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点上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运用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做这类开放题,可促使学生去关心时事,了解世界,这样能使学生敏锐地把握历史的脉搏,深刻地理解各种历史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5、启迪情操型: 历史教育的思想性和现实性是其价值的体现。在习题设计时注重传达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如: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崇高理想教育,开拓创新精神教育,意志与毅力的教育等让学生通过生动真实的历史知识的问答,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 例1:(1)你知道《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吗?为什么以这首歌作为国歌?(2)结合材料一、二说说为什么时代在不停的变迁,而我们却依然唱着这首心中不变的歌“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例2:1976年1月9日,联合国宣布降半旗,哀悼前一天逝世的中国一位领导人,这在联合国历史上非常罕见。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解释说:“我决定联合国为悼念他降半旗,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他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他,却没有一个孩子!”请回答:(1) 得此殊荣的中国领导人是谁?(2) 在你的心目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 你打算做个什么样的人? 此类通过对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战斗勇士、劳动模范等事迹的评述的习题,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道德情感必然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使历史教育的德育教育功能得到发扬。 6、文学体裁型 传统教学中,都比较注重具体知识的落实,其“应试”更是只采点而疏意,如此,历史学习客观存在的一大块心理活动----对历史的体验、感悟及认识,因其检测操作的复杂性,人为地排斥在检测之外。在新一轮课改中,开放题的研究设计中,便有了文学体裁型习题 ,这种习题,让学生对所提供的历史材料谈感想,谈体验,谈认识,不追求具体的知识,犹如语文中的材料作文一样例:以“倡导和平、期盼和平、相互宽容、反对暴力”为主题,给巴以两国领导人或两国人民写一封公开信。 这种开放题较上述所有类型的开放题,开放的灵活性更大,它可以根据测试的需要,开放试题结构的某一部分,也可以开放试题结构的全部,但它较上述所有类型的开放题,在答题方式上,开放的程度则最低,必须是“论文”或“书信”等。因此,它除了重在测试学生的思想感情能力、情感体验能力以及价值取向外,还特别有利于检测学生史论结合的表述能力。 除了上述六种题型以外,还有续问题干型(试题没有具体的问题,具体的问题由学生自我续设,然后自我做答。如:“关于抗日战争你知道哪些问题?请你就所知的某一个问题阐释清楚。”对此,学生可以续设“爆发的原因”、“特点”“贡献、罪行”等)、论坛辩论型(以论坛的形式,对一些问题展开辩论。)、歌曲引用型(利用人们比较熟悉的歌曲引出要问的问题)等等题型,这此就不一一列举。总之,历史开放题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科学性、人文性、趣味性及现实性的特点,通过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开放性的试题,有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有益于他们用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发现、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读史使人明智”的目的。开放性的试题能给学生留一个创新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拓展思维,使学生在做题中也能体会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政治也是如此。

143 评论

与食俱进a

多看看历史电影,看完后把自己想说的写好来就好

262 评论

相关问答

  • 高中历史小论文答题模板例子

    历史小论文,集论述、论证和评析于一体,作为一种训练题型,能较全面地考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各项能力,具有高效率地帮助学生加强思维训练的重要作用。(一)如何写好历

    360U23384039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高考历史论文题万能模板

    不论是高考全国文综卷还是部分自主命题省份的历史卷,小论文题或历史论述题都是占分值较多、难度较大、学生最怵的题型。因为,要在紧张的十几分钟时间内写出思路清晰、论证

    sally7juic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初中中考历史小论文题答题模板

    我寒,这么多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啊。加起来不要几千字啊。

    武汉碧海蓝天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历史小议论文题答题模板

    历史小短文答题格式如下: 1、事件一+事件一(与事件二有关的)影响+事件二(与事件一有关)背景+事件二+事件一、二的共同性质、影响、作用、共同点、趋势等。 2、

    中暑山庄产橘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历史小论文题答题模板中考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可以记笔记哦!历史考试中的非选择题设问,一般侧重对原因(背景、因素、条件)、影响(意义、作用)、认识(启示、感悟)的考查。这些

    吃吃喝喝小蚊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