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8

飞龙在天了
首页 > 期刊论文 > 大学生课外阅读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不是小痴

已采纳

复旦大学日前推出的《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对当代大学生阅读习惯进行了一次调研,结果显示经常阅读人文社会科学典籍和学术类著作期刊的大学生不足三成,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只是为了休闲消遣。有关专家表示,除了学生自身偷懒外,整个社会的阅读风气和学校教学上的忽视也是改变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原因。【调查】学专业不爱看专业书籍该报告指出,现代社会发达的传播条件使大学生的阅读面扩大,但非学术类阅读占的比例升高;相比之下学术类阅读显得单薄,专业期刊与外文文献阅读更是稀少。调查显示,经常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人文社会科学典籍、专业学术期刊、外文学术文献的学生比例分别为%、%、%、%。而经常或偶尔阅读通俗文学读物、时尚报刊、外文报刊的比例则高达%、%、%。华师大外语学院三年级学生小张表示,学语言的学生去读人文或语言专业书籍没什么价值,学语言就是为了应用。上师大生物系学生小冯认为,“专业学术读物太过枯燥,看专业教材就够呛了,课外再读专业期刊简直是自我折磨,至多是写毕业论文时我才会去看专业书籍。”调查还显示,医科类学生的阅读率是各专业中最低的,仅有23%的学生课外阅读学术读物。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小沈表示,读医科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各门医学知识均要熟记于心,他们无暇再去读什么人文或学术经典。【分析】受社会阅读影响是主因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汝伦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大学生不爱读自己的专业书籍,却热衷读小说、休闲报刊读物的现象,其实主要还是受到整个社会阅读风气的影响。他直言,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把阅读当作消遣娱乐,甚至有不少专家、学者在媒体上给读者开的阅读书单里面,也尽是武侠等通俗小说,“大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又有几个能静下心来读一些严肃的书籍?”同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导师张大陆教授则告诉记者,“不要说本科生了,硕士生能潜心看看书的也屈指可数。”张教授在面试几位报考博士学位的硕士生时,叫他们说几个世界权威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的名字,居然鲜有能对答如流者。而他发现这与学校教学上的忽视有关,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时也往往关心实用技术,轻视对理论、学术的指导,不提供教材外的参考书目,或者提供参考书只流于形式。【建议】提升兴趣开放资源张汝伦教授在复旦给学生开读书讲座时多次说:“千万不要放弃阅读人类文明几千年留存下来的宝贵精华,否则真的是人生一大损失。”他认为,大学生阅读不应功利和贪图消遣,而应加大对人文学科和本专业经典著作的涉猎;学校也可以通过组织书友会和阅读讲座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品位,增加积累。张大陆教授也指出,由于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反映到课本上,至少要有两三年时间,因此除了学习教科书知识外,对于理工科、医科等专业学生来讲,多看外文学术著作和刊物是必须的。他建议,各高校的外文学术图书馆不该仅允许研究生进入,也应该向本科生全面开放,以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此外,通过要求学生在看参考书后写读后感、综述类的文章,并且把参考读物的知识反映在专业课考试内容上,不失为促进学生扩大学术类读物阅读量的好方法。

237 评论

艰难之旅

现在不方便,回头我给你发过去

136 评论

蜡笔小新新XU

试析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情况的调查教育理论论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挣脱了应试教育的羁绊后,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外阅读是大学生自由学习的主要手段,是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浙江杭州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性别差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是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当代大学生在挣脱了应试教育的羁绊后,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课外阅读作为大学生自由学习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巩固所学专业知识,还可以开阔视野、增加内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了对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有比较系统的了解,我们对浙江省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1 调查基本情况

用于本文分析的数据来自对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11所高校学生的随机调查。本次调查采用一对一访录式的问卷调查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396份,其中有效问卷384份。样本数据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在384份有效问卷中,男生190人,占;女生194人,占;城市学生120人,占;乡镇学生60人,占;农村学生204人,占。

2 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的现状分析

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是指大学生用于订阅报纸、杂志、购买纸质图书、电子媒介资料和网络学习卡等方面的支出。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受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消费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文仅从性别角度分析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方面的差异。

大学生每月总消费支出情况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之一,“每月消费总额”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还可以间接体现大学生的个人消费行为习惯。我们对大学生的“每月总消费额”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在接受调查的384名大学生中,每月消费在600元以下的有44人,占 ;每月消费在600~800元的有168人,占;每月消费在800~1000元的有136人,占;每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有36人,占。

大学生每月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情况

根据调查,大学生用于订阅报纸杂志、购买纸质图书、电子媒介资料和网络学习卡等方面的“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在接受调查的384名大学生中,每月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在50元以下的有116人,占 ;在50~100元的有126人,占;在100~150元的有108人,占;在150元以上的有34人,占。

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分析

利用表2和表3资料,分别计算来自城市、乡镇、农村男女生的“平均每月总消费支出”和“平均每月阅读消费支出”,进而算出“阅读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知,从平均每月总消费支出的绝对额来看,全部大学生平均为元,其中城市女生最高,为每月元;农村女生最低,为每月元。从平均每月阅读消费支出的绝对额来看,全部大学生平均为元,其中城市男生最高,为每月元;乡镇男生最低,为每月75元。从阅读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指标来看,全部学生的平均比重为,其中最高的是城市男生,为;最低的是城市女生,为。对比表4中的各行数据,可以发现:

(1)当代大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普遍不高。调查显示,有68%的学生表示大学期间用于课外阅读的消费支出低于中学;有24%的学生表示与中学持平;只有8%的学生表示大学期间的课外阅读消费支出高于中学。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网络学习资源,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免费而便利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是进入大学以后,许多学生觉得在学习上的压力明显下降,课余时间大多热衷于交际和娱乐,读书则呈现出功利化倾向,自由学习和自主阅读的动力不足,导致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消费支出都会减少。

(2)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从总消费支出来看,城市女生最高,但她们每月阅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是最低的;农村女生的总消费支出最低,但她们每月阅读消费支出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与最高的城市男生十分接近,比最低的城市女生相对要高出。我们分析,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存在的这种性别差异,主要与他们升学前的学习环境有关。城市女生家庭条件较好,加上她们天生爱美,喜欢打扮,导致了她们的总消费支出较高。但由于城市女生中学时期的学习环境优越,课外阅读条件与大学相差不大,她们在进入大学以后,对课外阅读消费的心理需求不会很大。而农村女生家庭条件相对较差,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的影响,她们在大学里的总消费支出相对较低。但农村女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学习环境发生很大变化,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她们经常会感到知识面不广,缺少兴趣和特长,这时候没有了高考升学的压力,女生特有的自尊心会让她们想方设法去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无疑会导致农村女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消费支出增加。就男生而言,由于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不同,在课外阅读消费方面则与女生具有完全相反的表现。从表4中可以看出,城市男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消费支出比农村男生相对要高出。根据我们的调查,有73%的城市男生表示最喜欢购买和阅读的是政治人物和科普知识类书籍,而有69%的农村男生表示对专业书籍和教辅材料更感兴趣。

3 思考与建议

阅读是人类最普遍和持久的学习方式,大学时期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重要阶段,课外阅读对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当代大学生由于学业和就业压力,对于课外阅读的目的存在偏差,功利性阅读现象明显,从众心理强,选择能力差。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首先,要形成良好的阅读教育体制和有效的导读机制。大多数学生反映,大学里图书浩如烟海,不知道应读什么书。大学生阅读教育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面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开导读讲座和开设导读课程,鼓励学生读好书。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引领作用,提高学生自由学习和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学校应以团委、学生会牵头组织成立各种读书协会,定期举办各类读书活动和读书比赛,开展读书交流会。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还可以让他们认识更多志趣相投的同学,满足他们交际娱乐的愿望,激发他们更为浓烈的阅读热情。

此外,大学生应该端正态度,淡化功利心理,改正阅读方法。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改进课外阅读状况的根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忙碌的学习生活,大学生应克服浮躁心理,加强自我管理,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使自己通过阅读获得心智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晓明,等.武汉地区大学生课阅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界,2010(4).

[2]何玲华,周琼.“80末”大学生阅读状况——来自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文课堂的报告[j].

299 评论

相关问答

  •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论文摘要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

    为爱浪漫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文献

    ①《小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4年第六期

    虾子王000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课外阅读策略研究论文

    关键词:策略训练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阅读策略的概念和分类,简要介绍了阅读策略与阅读策略训练研究的关系,并提出了阅读策略训练的相关建议。

    明明威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研究论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指导方法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

    红枫叶马大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学生课外阅读课题研究论文

    [摘要]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华儿女应该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而语文教学正是传承和发扬

    永远在路上i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