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1

半调子810
首页 > 期刊论文 > 皖西学院学报外审专家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eow儿儿

已采纳

1、《国内农民环境维权研究的结构与文化路径》,《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3期(CSSCI扩展版)2、《转型期国家与农民关系的一项社会学考察——以安徽两村“环境维权事件”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9期(CSSCI)3、《转型期农民环境维权原因探析——以安徽两村为例》,《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CSSCI扩展版)4、《国内农民环境维权研究:回顾与前瞻》,《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CSSCI扩展版)5、《国外环境抗争研究述评》,《学术界》2011年第9期(CSSCI)6、《中国公众环境自觉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意义》,《天府新论》2011年第2期(CSSCI扩展版),该文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12期论点摘编7、《宗族制度控制与社会秩序——以清代徽州宗族社会为中心的考察》,《天府新论》2010年第5期(CSSCI扩展版),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0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C类核心期刊)8、《宗族组织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运作逻辑——以清代徽州宗族社会为中心的考察》,《江西社会科学》 2011年第2期(CSSCI)9、《清代徽州宗族社会的组织控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CSSCI) 1、《转型期“政府俘获”现象的一项社会学考察——以农村环境污染为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2、《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约制因素研究》,《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3、《论底层研究与结构—制度分析及其在农民环境维权研究中的应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4、《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自觉与低碳社会建设》,《新疆社科论坛》2011年第2期5、《论从史出 审慎考察——评庄华峰<魏晋南北朝社会>》,《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10日第17版6、《高校学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要求》,《社会工作》2010年第12期7、《清代徽州宗族社会的道德控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北大中文核心期刊)8、《1931年安徽水灾状况及救济考察》,《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二作者)9、《50例问题大学生的挫折适应和支持网络》,《铜陵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10、《结构化理论视阈下的旅游者安全问题》,《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07年第5期文摘转载11、《清代江南宗族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作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2、《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社会学思考》,《合肥工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13、《社会史与社会学成功嫁接》,《光明日报》2005年7月25日第6版14、《引导大学生培养积极心态的若干思路》,《芜湖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1、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环境污染与农民抗争维权行为的社会学研究》(2013年)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民环境维权——以安徽两村为例》(2012年)3、主持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新形势下安徽省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创新》(2012年)4、主持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资助计划项目《环境社会学的中国本土化研究》(2012年)5、主持民政部自选课题《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2011年)6、参与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中国公众环境素质评估指标体系研究》(2009年)7、主持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清代徽州宗族与乡村社会控制》(2008年)

336 评论

二階堂真红

高考参考书《色彩头像》 詹学军 独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高考参考书《美术鉴赏》 陈 琳 独 安徽美术出版社 教材《印刷工艺》 孟卫东 第一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教材《插图艺术》 盛 容 第一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教材《巫俊画集》 巫 俊 独 安徽美术出版社 画集2005年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艺术状态与艺术创作》 吴冬声 第一 《美术观察》 2005(6)98 E类《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几种倾向》 鹿少君 第一 《文艺研究》 2005(8)150 E类《幻想的浪漫——乔尔乔纳的画》 杜俊萍 第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2)127-128 省级《浅论绘画风格的形成》 孟卫东 第一 《中国油画》 2005(4)79-80 国家级《明清徽商与新安画派》 李锦胜 第二 《造型艺术》 2005(3)18-23 国家级《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设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余 超 第二 《铜陵学院学报》 2005(1)126 省级《零距离接触中国前卫艺术》 孟卫东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5,7(3)19-21 省级《浅析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断裂》 孟卫东 第一 《宿州学院学报》 2005,20(1)65-66 省级2006年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意象油画”之我见》 翟 勇 第一 《美术》 2006(2)94-95 D类《罗工柳的绘画艺术》 巫 俊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10)156 E类《大编组站》 巫 俊 独创 《中国油画》 2006(5)专版介绍 国家级《寻找自我》 巫 俊 第一 《中国油画》 2006(5)51-54 国家级《探询、跨越《 巫 俊 第一 《中国美术教育》 2006(5)32 国家级《读<潇湘奇观图>——兼谈米氏山水模糊美》 李锦胜 第一 《国画家》 2006(5)66-67 国家级《梦境里的中国——谈巴尔蒂斯作品的东方意韵》 高 飞 第一 《美术》 2006(1)106-113 D类《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兼论董其昌艺术思想的现实意义》 高 飞 第一 《国画家》 2006(6)64-67 国家级《古雅娟秀 气韵超然——董其昌绘画中的笔墨之美》 高 飞 第一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6(6)692-698 省级《对高师素描教学个性化培养的思考》 高 飞 第一 《美术大观》 2006(12)140-141 省级《我以世界的变迁作为我的故乡——谈生活时域中艺术的有效性》 鹿少君 第一 《美术观察》 2006(5)113 E类《远去的颂歌:〈毛主席去安源〉》 鹿少君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7)143 E类《虹桥遗梦》 鹿少君 第一 《国画家》 2006(1)73-74 国家级《民艺文化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语境功能》 鹿少君 第一 《装饰》 2006(7)124 E类《论壁画设计的本质特点》 詹学军 第一 《美术大观》 2006(10)90-91 省级《论室内陈设艺术在徽州古民居的意义》 詹学军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5)104-107 省级《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兴起的意义》 于安东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2)118-126 省级《中国画教学浅析》 吴冬声 第一 《皖西学院学报》 2006(1)143-144 省级《试论艺术创作中的“雅俗共赏”》 花 永 第一 《国画家》 2006(2)72 国家级《具象表现绘画方法的教学应用价值》 花 永 第一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6(3)366-368 省级《赛西莉·布朗——一个集智慧和勇气于一身的女画家》 贺 靖 第一 《世界美术》 2006(2)45-50 E类《色彩在教学中的运用——对高师美术院校色彩教学的一点思考》 贺 靖 第一 《中国教育导刊》 2006(11)33-34 省级《看杜马斯作品中的童话与电影》 贺 靖 第一 《新视觉艺术》 2006(1)44-46 省级《论确立艺术质量标准的四个前提》 余 超 第一 《艺术探索》 2006,20(2)37-38 省级《论数码插图艺术》 孟卫东 第一 《装饰》 2006(1)119 E类《查莱斯·帕切特的油画艺术》 陈克义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9)157 E类《少女》《穿红衣服的少女》(作品) 陈克义 创作 《文艺研究》 2006(10)插 E类《具像主义油画教学浅析》 陈克义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5)108-111 省级《浅析公共艺术》 盛 容 第一 《雕塑》 2006(4)48-49 E类《浅谈皖南木雕与家具的修复》 盛 容 第二 《美术向导》 2006(2)78 省级《在继承传统中的求变化——画家朱宝善的成功之路》 盛 容 第一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8(3)93-94 省级《现代雕塑与刘开渠》 盛 容 第一 《中国教育》高教版 2006(4)89-90 省级《浅谈中国民间年画》 盛 容 第一 《安徽日报》 版 省级《现实主义与儒家思想》 陈 琳 第一 《金陵百家油画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6年 省级《浅析西周青铜器装饰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李 颖 第一 《皖西学院学报》 2006(1)145-147 省级《宋代江南地区慈善事业研究》 谭书龙 第二 《安徽史学》 2006(6)41-47 省级《南朝时期的水军和水战》 谭书龙 第一 《许昌学院学报》 2006(4)14-19 省级《空间》 吴同彦 第一 《国画家》 2006(6)发表作品 国家级2007年元月至7月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感悟“意象”》 翟 勇 独撰 《中国油画》 2007(2)36 国家级专版介绍作品 翟 勇 独创 《中国油画》 2007(1)69-70 国家级作品两幅 巫 俊 独创 《文艺研究》 2007(1)专版介绍 E类《董希文的油画艺术》 高 飞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3)171 E类《欧洲之行叙画》 高 飞 独撰 《世界美术》 2007(2)86-88 E类《中国写实主义绘画发展历程》 陈克义 独撰 《文物天地》 2007(7) 省级《图示、品格和精神——三林的徽州梁柱系列》 陈克义 独撰 《美术时空》 2007(5) 省级《中国有没有后现代主义艺术》 陈克义 独撰 《滁洲学院学报》 2007(5) 省级《徐冰的版画艺术》 陈克义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5)152 E类《镜子中的时空观念》 陈克义 独撰 《美术观察》 2007(5)112 E类《朱德群和抽象绘画艺术》 盛 容 独撰 《美术大观》 2007(2) 省级《笔底水彩放光华》 盛 容 独撰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5) 省级《文字创意设计中的“形”和“意”》 盛 容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3) E类专版介绍作品(2幅) 盛 容 独创 《文艺研究》 2007(6) E类《拓展中国画笔墨表现新空间》 吴冬声 独撰 《国画家》 2007(3)78-79 国家级《论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 桑建国 独撰 《国画家》 2007(1)36 国家级三整页彩图作品专题介绍 桑建国 独创 《国画家》 2007(1)8、20、21 国家级《康·麦·马克西莫夫与阶段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于安东 独撰 《艺术与教育》 2007(1)16-23 国家级《中国美术教育中师范美术教育现状》 于安东 独撰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学报》——博士论文版 2007(1) 国家级《论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油画创作》 鹿少君 独撰 《新视觉艺术》 2007(1) 省级《论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关系——艺术设计也是生产力》 鹿少君 独撰 《皖西学院学报》 2007(3) 省级《新现实主义油画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刘玉龙 独撰 《中国教育与管理》 2007(2) 省级《浅谈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习作与创作的关系》 刘玉龙 独撰 《宿州学院学报》 2007(2) 省级《高等美术教学中创造性人才培养》 朱德义 独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7年(3) 省级《中国山水画生命精神探微》 宛俊勇 独撰 《安徽文学》 2007年(3) 省级《浅析中国风景画之美》 宛俊勇 独撰 《美术大观》 2007年(4) 省级

160 评论

ellegirlme

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 论教育实践的逻辑 社会同情与公民形像等[1]石中英,. 社会同情与公民形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石中英,. 20世纪教育中的国家主义:回顾与讨论[J]. 教育学报,2011,(6).[3]石中英,. 交易还是赠予?——关于一个价值教育案例的理论思考[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4]石中英,. 全球化时代的教师同情心及其培育[J]. 教育研究,2010,(9).[5]石中英,. 谈谈育人为本[J]. 教育科学论坛,2010,(6).[6]石中英,. 关于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 人民教育,2010,(8).[7]石中英,. 中国传统文化阻碍创造性人才培养吗?[J]. 教育文化论坛,2010,(2).[8]石中英,. 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造就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9]石中英,程从柱,. 尼采“精神三重境界”思想的教育学意蕴[J]. 皖西学院学报,2009,(6).[10]郭海燕,石中英,王远,魏遵峰,.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措施与反思[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11]石中英,. 教育中的民主概念:一种批判性考察[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4).[12]石中英,. “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及其重构[J]. 教育研究,2009,(9).[13]程从柱,石中英. 论尼采的历史教育观[C]. 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2009[14]石中英,. 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成长的摇篮[J]. 中国教育学刊,2009,(8).[15]石中英,. 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文性[J].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6]石中英,. 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7]伊斯雷尔·谢弗勒,石中英,涂元玲,. 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4).[18]石中英,. 和平教育的哲学思考——学习池田大作先生有关和平思想的体会[J]. 中国教育学刊,2009,(3).[19]石中英,. 论学校的价值[J]. 中小学管理,2009,(1).[20]石中英,. 价值教育的时代使命[J]. 中国民族教育,2009,(1).[21]伊斯雷尔·谢弗勒,石中英,涂元玲,. 学习的能动性是一种特别的潜能[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2).[22]石中英,. 论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形成[J]. 中小学管理,2008,(10).[23]石中英,张夏青,. 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4]石中英,. 中国传统文化阻碍创造性人才培养吗?[J]. 中国教育学刊,2008,(8).[25]石中英,. 教育公平是社会的基础性公平[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8).[26]石中英,. 交换还是赠与?——浅谈市场经济时代中小学生的价值教育[J]. 基础教育,2008,(6).[27]石中英,张夏青,. 当代国外发展理论述评[J]. 学术界,2008,(3).[28]石中英,. 自杀问题的教育哲学省思[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9]石中英,. 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J]. 中国教育学刊,2008,(3).[30]石中英,.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公平观[J]. 皖西学院学报,2008,(1).[31]石中英,. 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及其政策意义[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32]石中英,. 谈谈校长的价值领导力[J]. 中小学管理,2007,(7).[33]石中英,.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观研究[J].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4).[34]石中英,. 论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35]石中英,. 把握难得历史机遇 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第25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考察广东省高等教育报告[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7).[36]石中英,.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哲学思考[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4).[37]石中英,. 石中英:加强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38]李润洲,石中英,. 人·学习·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哲学思考[J]. 教育学报,2006,(1).[39]石中英,. 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 教育研究,2006,(1).[40]顾明远,石中英,. 学习型社会:以学习求发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1]石中英,. 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J]. 教育科学研究,2006,(1).[42]石中英,. 教学认识过程中的“错误”问题[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43]石中英,. 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的“基础性”[J]. 人民教育,2005,(24).[44]石中英,余清臣. 关怀教育:超越与界限——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4).[45]石中英. 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建设[J]. 教育科学研究,2005,(8).[46]石中英,余清臣. 论良心及其可教性[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47]石中英,梁卿. 20世纪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批评[J]. 教育学报,2005,(1).[48]钱志亮,石中英. 农村教育:我们关注什么?[J]. 中小学管理,2005,(2).[49]钱志亮,石中英. 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路向——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13届年会综述[J]. 中国教育学刊,2005,(1).[50]石中英. 中庸之道:超越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1]钱志亮,石中英. 关注中国农村教育[J]. 教育科学,2004,(6).[2]石中英. 行动研究本体论假设的再思考[J]. 教师教育研究,2004,(4).[3]石中英. 论国家文化安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石中英. 关注缄默知识 深化教学改革[J]. 人民教育,2004,(Z1).[5]石中英. 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 教育研究,2004,(1).[6]石邦宏,石中英. 诚信教育的价值与方法[J]. 人民教育,2003,(24).[7]石中英. Learning to be:译法与意义[J]. 人民教育,2003,(20).[8]石中英. 文化多样性与学校文化建设[J]. 教育科学研究,2003,(10).[9]帕特里夏·怀特,保罗·赫斯特,石中英. 分析传统与教育哲学:历史的分析[J]. 教育研究,2003,(9).[10]石中英. 从SARS看人生教育[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3).[11]石中英. 教学:一种理性的探险[J]. 教育科学研究,2003,(5).[12]石中英. “蜡烛精神”过时了吗?[J]. 人民教育,2003,(9).[13]石中英. 人作为人的存在及其教育[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2).[14]孟繁华,周洪宇,石中英,叶之红,罗汉书,曾天山,王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教育改革[J]. 教育研究,2003,(3).[15]石中英. 自由教育三题[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1).[16]石中英. 理性的教化与教学的理性化[J]. 高教探索,2002,(4).[17]石中英.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J]. 人民教育,2002,(12).[18]石帮宏,石中英. 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6).[19]石中英. 关于推进教育理论创新的若干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02,(5).[20]石中英,. 论学生的学习自由[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4).[21]劳凯声,石中英,朱新梅. 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教育学原理学科[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22]石中英. 论教育的民主化[J]. 教育科学研究,2002,(8).[23]石中英,. 什么知识最有教育价值[J]. 教师之友,2002,(Z1).[24]石中英. 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J]. 教育研究,2002,(6).[25]石中英. 20世纪美国教育哲学的发展[J]. 比较教育研究,2002,(6).[26]石中英. 过程与因素:教育改革问题漫谈[J]. 教育科学研究,2002,(4).[27]石中英,. 论教育哲学的必要性[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28]石中英. 论教育学的文化性格[J]. 教育研究,2002,(3).[29]钱志亮,石中英. 中青年学术视野中的中国基础教育[J]. 教育科学,2002,(1).[30]石中英. 关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论思考[J]. 人民教育,2002,(1).[31]石中英.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若干认识论问题[J]. 学科教育,2002,(1).[32]石中英. 加强教育改革背景和理念研究——对教育改革的理性反思[J]. 教育科学研究,2002,(1).[33]石中英,. 知识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教育变革[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4).[34]石中英. 20世纪英国教育哲学的回顾与前瞻[J]. 比较教育研究,2001,(11).[35]石中英. 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J]. 教育研究,2001,(8).[36]石中英. 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37]石中英. 知识性质的转变与教育改革[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38]石中英. 论蒙田的教育思想[J]. 教育科学研究,2001,(6).[39]石中英. 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40]石中英. 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41]石中英. 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3).[42]石中英. 教育公正与正义理论[J]. 现代教育论丛,2001,(2).[43]石中英. 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44]石中英,. 20世纪中国教育哲学的回顾与展望[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5).[45]石中英.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0年回顾和展望[J]. 高等教育研究,2000,(4).[46]石中英. 教育信仰与教育生活[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47]石中英. 思想深刻语言朴实——品《个性教育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4).[48]石中英. 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49]石中英. 现代教育哲学研究的两个主题[J].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50]石中英,尚志远. 后现代知识状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 教育探索,1999,(2).

110 评论

相关问答

  • 皖西学院学报论文格式要求

    地下室防水施工与监理 【作者中文名】 卢滨; 【作者单位】 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文献出处】 广东建材, Guangdong Building Mate

    我最牛牛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皖西学院学报官网

    是属于二本院校

    qingqing829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皖西学院学报用稿通知

    截至2013年,该校建有科技创新平台42个,其中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实验室获批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廉政文化研究中心为省级高校人

    Nightwish阳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皖西学院学报是本科学报吗

    都是省级期刊学报都是三级期刊,当然,必须是新闻出版总署能查到的正规刊物

    燕郊美心木门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皖西学院学报咋样

    是属于二本院校

    苏州许一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