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89

寻找茉莉花
首页 > 期刊论文 > 中国封建帝王削弱相权研究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泥格格

已采纳

因为历代的很多丞相的权力都太大了,并且威胁到了皇权,所以历代历任皇帝,大多都要削弱相权。

308 评论

大嘴Yuki

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1)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2)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可以世代承袭(世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3)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因为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2.夏商时期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师等的设立。3.西周的宗法制:(1)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具有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2)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其特点):第一,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第二,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第三,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3)宗法制的作用: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4)宗法制对今天的中国社会的影响:①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②消极影响: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等,如“认人唯亲”“宗派主义”。4.秦朝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①建立:从秦朝开始,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全国军政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吏也都由皇帝任免。调动军队的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②特征: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①职能:秦始皇建立的中央机构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②评价: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然而,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5.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工作人员,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魏晋南北朝: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隋唐时期: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司、工六部。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北宋:措施: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5)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相权得到加强。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6.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宰相制度的废除: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明初沿袭元朝制度,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影响,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使中国历史上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延续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2)内阁的出现: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至明朝中后期实际掌握了宰相的权力。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3)军机处的设立: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最高的决策和中枢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康熙帝设置南书房,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加强了皇权。雍正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又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92 评论

世唯装饰

那肯定是因为相权已经威胁到他们的皇权了呀,设丞相是因为需要有人来帮助他管理整个朝廷,结果这个丞相感觉还想管其他的事儿,肯定不行啊。

84 评论

天晴小猪猪

丞相虽然能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但他确实威胁到了皇权统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可是很大的,在朱元璋登上皇位的时候,发现相权已经威胁到了他的统治,于是就想方设法的废除了丞相,但在之后的处理政务上有很大的难度,没有人帮忙就只剩他自己了,没多久身体就搞垮了。

削弱相权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要把权力都集中在皇帝手中,否则丞相权力太大的话很有可能会造反,或者把皇帝变成一个傀儡,所以一个皇上如果要掌握实权就必须削弱相权,甚至是废除相权,历史上有很多血淋淋的教训,后代皇帝也都吸取了经验,尽量把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人的权利一旦变大,欲望也就变大了,想要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而宰相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他权力变大,那么他想要的东西就是皇位了。

著名的宰相乱政的经历就是李斯,当时的秦二世刚刚继位,没有什么实权,可能脑子也不太灵光,一切东西都是李斯做主,李斯实际上就是当时秦朝的当家人了,他可以直接否定皇帝的说法,赵高的指鹿为马就发生在那个时期,可想而知,宰相乱政多么可怕,皇帝就形同虚设,所以说削弱相去势在必行。

即使有些丞相对皇帝有很大的帮助,是皇帝的恩人,但是在权力面前一切都不算什么,只有掌握权利是最重要的。

307 评论

库尔尼郭娃

因为皇帝既想利用丞相办事,又不想他威胁到皇权,毕竟有一个说法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可以看出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132 评论

苏州小诸葛

古代封建君主不断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主要原因如下:1、皇帝达到中央集权的需要。2、封建土地私有制条件下的地主阶级的顶端就是皇帝,所谓“家天下”。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既然天下归皇室所有,则制度上也肯定有一套相对应的“保权”机制。4、历史上宰相乱政的教训,是后来历代皇帝有所忌惮。这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就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不断加强,形成一套以皇帝为首的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制度。

103 评论

相关问答

  • 花火杂志帝国

    去买呗~~现在书已经出了.

    有毒的少女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国古代皇帝研究制度论文

    功过秦始皇你从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缓缓走来,依旧带着一身霸气和帝王之风,笑看这在你身后发生的几千年的风云变幻,似乎从遥远的天际传来一声怒吼:我才是中国的始皇帝。

    荷叶圆圆1980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王国维美学研究论文

    关于悲剧艺术的论述,以及王国维关于红楼梦的一些个人观点

    我是五叶神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研究帝国主义侵略的论文绪论

    求人不如求己给你提供个线索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让我国的社会主义带有明显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色彩

    寻找茉莉花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研究明朝皇帝的论文

    崇祯,大明第十六个皇帝,亡国之君,朱由检。很明显,他是一个悲剧,朱明王朝在他的手中赴之东流,他也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1368,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年号洪

    彡鈖赱辷筝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