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3

月影星云
首页 > 期刊论文 > 小城镇建设论文200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宇宙无敌的猫

已采纳

元月18日至21日,我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进行了调研。采取参观现场、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与当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就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基层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及心态 (一)总体认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立即引起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他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国家战略转轨,推动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抉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轨变型的关键时期,党中央高瞻远瞩,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及少数国家因战略调整滞后造成发展缓慢的惨痛教训,适时地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对于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我国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目标迈进,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现实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方面,我国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日益增强;另一方面,近些年城乡差距的拉大,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农村购买力不强,已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必然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打破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根本上搞活农村市场,从而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好从理论和实践上体现了两者的本质要求。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从实践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也体现了城乡一体的长远发展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新农村之“新”,正是体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上、体现在建设和谐社会目标上、体现在统筹城乡发展格局上。总之,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认为,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完全符合农村实际,非常鼓舞人心。他们坚信,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农村进步的目标必将实现。 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上,基层干部群众普遍认为:这次与五十年代提出的“新农村”概念主要有三个不一样:一是提出的背景不一样。目前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人均GDP过1000美元,总体上进入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就仙桃市而言,2005年,全市总人口148万,其中农业人口104万,全市生产总值达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38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17亿元,完全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二是内涵不一样。这次的新农村建设内涵更丰富,内容更全面。五句话,20个字,紧扣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命题,包含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等多方面的内容。三是目标和要求不一样,这次的目标更明确、更具体。他们认为新农村建设主要体现“五新”上,即: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 (二)当前的心态。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基层干部群众是“既喜且忧”。基层干部喜的是新农村建设使“三农”工作有了新抓手;忧的是县市以下地方政府的配套建设资金难以落实,担心重走“普九”的老路,同时担心政绩考核难以过关。基层群众喜的是农民有了新盼头,政府会有新举措,农村会有新变化。沙嘴办事处杜柳村村民王顺军喜笑颜开地对调研组人员说: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出力,群众受益”。忧的是公益事业要自己掏腰包,农民负担可能借机反弹。怕的是盲目铺摊子,搞面子工程,形成新的债务。还有少数农民群众则存在“急、怨、冷”的心态:一是“急”。期望值过高,恨不得马上建成新农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二是“怨”。有的地方群众看到电视上和周边村庄发展建设得比自己村好,埋怨本村干部争取不到政策资金扶持,没有找到致富门路;三是“冷”。有的村基础条件较差,没有致富门路,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漠不关心,冷眼相看。 二、仙桃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一)仙桃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仙桃市现有国土面积25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下辖15个建制镇、3个市属街道办事处、6个农牧渔场、653个行政村、4703个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148万,其中农业人口104万,农业户万户,农村劳动力万人,其中,外出打工劳动力万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亿元,其中农林牧渔总产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17元。全市现有农村职业学校8所,在校生4900人,教职员工487人,2005年共培训各类职业技术人才万人,有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18个、影剧院19个、各类文艺演出团体198个;现有乡镇卫生院19所、医务人员359名。现有农村敬老院28所,五保户4040户,其中集中供养户3236户;应享受最低收入保障人数达到万人,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107个,其中种植业类18个、养殖业类23个、流通业类76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大,2005年在全市范围内实行村委会主任海选,共选村主任653名,农村的“双代管”率达到100%。 (二)仙桃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情况 1、见事早,行动快。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短短的3个多月时间,仙桃市就已做到了“四有”,即有专班、有试点、有规划、有初步成效。五个试点,可以说是镇镇有亮点,村村有特色。2005年12月底仙桃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市委书记马清明任第一组长,市长陈吉学任组长,市发改委、财政、农委、水利、农业、林业、建设、民政、卫生、教育等十多个市直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市农委。目前市委市政府重点抓了五个乡镇的五个试点村,即陈场镇的园艺场、三伏潭镇的栗林嘴村、张沟镇的先锋村、沙嘴办事处的杜柳村、彭场镇的挖沟村。五个镇中有四个镇及五个村都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详细规划。规划中既有发展目标,又有实施步骤;既有长计划,又有短安排;既有物质文明建设,又有精神文明建设;既有产业发展规划,又有生活居住环境的改善;既有点的重点建设,又有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总之,仙桃市认识早,行动早,领导重视程度高,农民参与积极性高,已取得初步成效。 2、典型特色突出,推广性强。目前仙桃市新农村建设根据“以点带面、引爆一片”的要求,推出的几种模式,其规划蓝图宏伟,产业特色突出,群众基础扎实,推进稳步有序,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一是张沟镇先锋村模式(支部+协会+农户模式)。先锋村位于张沟镇东南一隅,全村9个小组、419户、1890人、耕地3530亩,过去以种植水稻为主,是一个封闭落后的水乡。1998年开始发展养鳝业,养鳝面积2500亩。2003年,由村支部发起,正式成立村养鳝协会,全村420多户养鳝户全部加入成为会员,协会为会员提供农资采购、养鳝技术、资金融通、市场销售等社会化服务。目前已形成了“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这种模式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2004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视察先锋村时,予以了高度肯定,并称其为“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2005年,先锋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户平3万元。村民陈水兵前几年是贫困户,早年父母双亡,留下两千元外债和一间破瓦房,如今靠养鳝致了富,建起了两层漂亮欧式楼,用上了太阳能,媳妇也娶进了门。村里的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通村水泥路已修了公里,有线电视、自来水户户通,电话安装了380户,拥有手机1200多部。从2004年5月开始的村庄改造建设目前已改造民居250户,计划3年内改造完毕。产业的支撑,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坚实基础。他们规划把鳝鱼交易市场辐射到全国和东南亚。现在村里划了40多亩地,准备由一个外地老板投资400多万建成一个大的多功能的鳝鱼交易市场。 二是三伏潭镇栗林嘴村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栗林嘴村有12个组,3257人,752户,4463亩耕地,养殖水面1200亩,种植面积3263亩。以前村级债务曾高达68万多。近几年该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于2004年底引进朗德鹅深加工企业—盛胜鹅业,形成这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了鹅产业规模化养殖、规范化生产。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2005年三伏潭镇发展朗德鹅8万只,养殖户达200户,其中养鹅专业户126户,为农民增加纯收入近100万元。栗林嘴村农户养鹅近3万只,村里不仅还清了债务,而且每年还有27万元的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50元。目前已完成水改任务,全村农民吃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已安装200多户。固定电话安装了585户,拥有手机272部。修建通村公路公里,不少农户门前也通了公共汽车,一天有8趟到市区。村里开展了大规模的“一建三改”,目前已改厕300户,建沼气池100口左右,计划今年内全部完成改建任务。为美化环境,根治血吸虫病,保障村民的健康,村里投资对洛家河进行改道建设,长达公里的改道工程完工后,还将对两岸进行绿化和美化。村卫生室已达标。全村有2835人参加了市卫生局的大病统筹,每人出10元,可享受门诊报销15%、住院报销两千元的待遇。全村有50人享受最低收入保障,每人每年200元。为活跃村民的文体生活,下一步村里打算利用闲置地修建一个长100米、宽30米的娱乐休闲健身广场。 三是陈场镇园艺场模式(农场+市场+农户模式)。陈场镇园艺场始建于1992年,由原陈场村划组而治,现辖两个分场。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桔橙和水产优势不断巩固提高,全场现有柑桔、脐橙面积1000亩,精养渔池面积800亩。园艺场是江汉平原果树种植示范基地,桔橙平均亩产达4000公斤,创产值6000余元。“陈场蜜桔”被有关部门纳入全国无公害食品评选规划,倍受客商青睐,销售商主动上门收购,产品供不应求。全场农民人均年收入达5000元。在生产发展、村民生活富裕的基础上,支部开始谋划村庄改造、道路硬化、改水改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及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目前完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并在逐步实施。完成了公里的通户公路建设,有楼房户达80%。村容整洁,村民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信心。 四是沙嘴办事处杜柳村模式(项目+业主+农户(农家乐)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农家乐项目为载体,吸引外来业主投资创业,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杜柳村位于沙嘴办事处西部,仙桃城区宜黄高速公路出入口处,是仙桃城区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较好,村民住房规划有序,村级道路四通八达,且全是水泥路面,给排水设施齐全,有“仙桃脸面”之称。2005年底,仙桃市委市政府在学习借鉴成都、长沙城郊“农家乐”的基础上,决定在杜柳村发展该项目。杜柳农家乐园依托“两近”(离城区近,离高速公路出入口近)的区位优势,利用庭院、堰塘、苗圃、菜地等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优势,吸引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改造后的民居参与农家乐园的经营活动,采取自营和租赁经营相结合的办法,农民既可以家庭为单位经营,也可依托宅基地的区位优势,将房屋租赁经营。据预测,杜柳农家乐首期工程完工后,年接待能力可达150万人次,解决富余劳动力1000多人就业,户平可增收1万元。二期工程完工后,年接待能力可突破300万人次,旅游收入可达6000多万元,户平增收5万元。“农家乐”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己在全国各地逐步兴起,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更呈兴旺繁荣之势。“农家乐”的兴起,既为城里人找到了休闲娱乐、回归自然的好去处,又可为村民增加收入,使农民融入城市的新生活;既可改善农村生活居住环境,又可提高农民文明程度。 3、思路清晰,措施可行。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年。仙桃市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四个一起抓”,即坚持完善基础设施与发展特色农业一起抓、整体规划与试点先行一起抓、村庄改造与提高农民素质一起抓,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与调动群众积极性一起抓,力求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重点是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培育特色产业,壮大板块经济。具体来讲就是抓好“六个一”:一条鱼、一头猪、一只鸡、一棚鸭、一只鹅、一棵树,即以张沟为核心区,建设网箱养鳝特色园区;以郑场、毛嘴为中心,建设科技型养猪示范核心区;以郭河、陈场、等地为重点,建设家禽养殖产业带;以三伏潭、杨林尾、沙原为重点发展养鹅专业户;以沙嘴办事处等城郊区为重点发展“农家乐”和花木板块建设。二是壮大龙头企业。全力支持金威麦芽、外婆家水产、万荷堂莲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三是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的突破口来抓。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向农村延伸,重点抓好张沟先锋村、沙嘴杜柳村、三伏潭雷家垸、陈场园艺场等4个核心区改造试点。四是广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五是继续落实“一免”“三补”政策,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三、当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总的看,仙桃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较好的群众基础、物质基础、实践基础。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制约因素。 (一)认识上的制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的认为建新农村就是盖新楼房,建新农村就是修新马路,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还有的认为建新农村,是中央提出来的,我们这里经济困难,群众温饱勉强解决,没有能力建设新农村,应该由上面拿钱解决,忽视了新农村建设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还有的认为建新农村,就要马上将现有的自然村落拆迁,进行统一建设,忽视了新农村建设要立足各地实际,循序渐进,不能急躁冒进。 (二)资金上的制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需要大量的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但从调查的情况分析,资金上的短缺将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一是村级债务严重,化解难。仙桃653个村中,负债的村就有573个,到2005年底止,累计负债亿元,其中负债200万元以上的村34个、100万元以上的村177个。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有限。据测算,仙桃市村平“一事一议”筹资仅为万元,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对资金的需要。如结合新农村建设,仙桃市计划2006年完成通村公路200公里,按每公里25万元左右概算,需投资5500万元左右,国家政策性补助、地方政府投入和社会资金投入只能解决2500万元,资金缺口3000万元。三是地方配套的压力大。2006年仙桃市落实中央、省相关扶持政策,配套资金总额比2005年增加近6700万元,远远超过了市财政每年增长的可用财力。由于财力有限,部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很有可能因为拿不出配套建设资金而无法实施,进而影响整个新农村建设的进度。 (三)体制上的制约。分割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致使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处于空白,这些都将严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的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的缺位,直接影响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是前提,规划是龙头,产业是支撑,投入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农民是主体,领导是关键。现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发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各级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议将农村小康建设领导小组归并到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制定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协调各部门的力量、组织推进实施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仙桃市的几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实践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尤其是村支部书记作用的发挥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要选好、配强农村支部书记,并充分发挥好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要放手发动群众,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鼓励群众勇于创新,积极改革,大胆实践,调动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加强教育引导,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的认识,防止出现片面性、盲目性和急躁情绪。 (二)制定标准,科学规划。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内涵相当丰富,对全国各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我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湖北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全面小康的目标基本体现了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议省委、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在全面小康建设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尽快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阶段性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农村人口变动、土地整理、生产生活发展、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小城镇建设等实际进行科学规划。制定规划时应重点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要求各地依据当地实际,突出产业特色,以主导产业的壮大,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坚持城乡联动、统筹发展的原则。要按照“立足农村抓农村、跳出农村抓农村”的思路,把城市发展与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进行谋划。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的关系,将新农村建设与“百镇千村”计划相结合;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将新农村建设与“阳光工程”相结合;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将新农村建设目标与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尤其要注意将农村区域调整中心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以及水利、电力、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起来进行规划,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当地政府“主政一方、造福一方”的工作思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防止单独的政府行为、干部行为。四是要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原则。新农村建设,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延及子孙的持久工程,决不能单兵突进,急于求成;要将农村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结合在一起统筹规划、分阶段规划,循序渐进地实施。 (三)重点突破,试点先行。针对我省实际,当前要抓好以下五个“突破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要以产业扶持为突破口。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离开了发展,新农村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因此,要因地制宜,进行产业扶持,以保证新农村建设稳步、持续推进。二是要以“一建三改”为突破口。建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圈,是农村实现循环经济、改善村容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要以提升农民素质为突破口。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农民,要加强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训,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四是要以化解农村债务为突破口。村级债务是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拦路虎。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化解。五是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围绕改善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实施“村村通”等为契机,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建设。同时,要采取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办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要依据平原湖区、丘陵、山区;城郊、偏远乡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等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分别选择不同的典型,进行重点扶持,总结经验后,在全省推广。 (四)完善政策,优化环境。温总理在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财政性建设资金要向农村倾斜,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向更多地支持农村建设转变。这是今后几年经济工作上的一个大动作,一个战略性举措”。这充分表明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从我们在仙桃市调查的情况看,他们要求中央和省两级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要求中央和省两级财政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重点扶持一批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发展壮大。要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的问题。要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二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要求国家加大对中部地区“村村通”公路的扶持力度,将现在每公里补助7万元,提高到每公里补助10万元;同时要加大对中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投入。三是加大对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重点加大对农村“一建三改”的扶持力度,要求国家在减少“一建三改”项目的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加大对我省的资金扶持力度,将户用沼气池的补助标准由现在的1000元,提高到1500元。四是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要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国家要求在2008年全面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希望中央支持我省提前完成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目标;要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将我省开展的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与村级文化室的建设一并进行,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五是加快探索农村保障体系建设的步伐。在农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尽快试点,积累经验 ,逐步推广。建议国家尽快实施农村保障体系试点,并将我省列入农村保障体系试点省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要建立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引导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各界人士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要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228 评论

陆陆1234

决策参考�����第二十四期(总第一八二期)�银川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2003年12月30日政府要扶持产业技术创新在我国实行公共财政和加入W TO的形势下,一些同志认为,政府对技术创新的责任应该减少了;也有人认为,加入W TO后,财政对技术创新的扶持没有政策空间了,没有必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和政策扶持;还有的看不清政府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与财政增收的关系。这些模糊认识,造成有些地方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投入缩手缩脚,不利于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事实上,新形势要求政府更多地承担扶持产业技术创新的责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转变,要求政府更注重扶持产业技术创新。首先,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正在逐步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其主要特征是,以政府为活动主体,以弥补市场缺失为存在前提,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出发点,以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为主要内容。在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在扶持技术创新方面最重要和最能发挥作用的是提供技术基础设施,推动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瓶颈技术的研发,促进共性技术在产业的扩散和共享。产业技术创新恰好适应了这个要求。其次,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对技术创新的责任不是减轻而是加重。政府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对技术创新的扶持,特别是绝对不可以放弃对关键产业的技术创新的扶持。否则就意味着某种程度上放弃了民族产业的竞争力,是一种严重失职。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技术升级的关键阶段,如果没有政府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大力推动,任由企业自己拼搏,是不可能完成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历史使命的。2.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和竞争壁垒的变化,要求政府更多地承担起产业技术创新的责任。首先,技术创新资源从行政配置为主转向市场配置为主。加入W TO后,各地以前自行制定的以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为主的技术进步政策与W 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有关规定不相符合,如对企业的产品进行出口补贴,提供政策性贷款和财政贴息等政策已经超出《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允许的范围;现行以项目审批制为核心的投融资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属于企业技术创新层面的资源配置主要由企业通过市场实现,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扶持从过去依靠行政命令和五花八门的地方政策转变为尊重市场规律和W TO规则与国家产业导向政策,主要是弥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缺失,更多地承担产业技术创新的责任。其次,竞争壁垒由关税壁垒向技术壁垒转变。加入W TO后,企业面临的不再是关税壁垒,而是技术壁垒,也就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壁垒。这就促使企业不得不转向竞争前技术的角逐,以求攻破技术壁垒。但是,目前单个企业是难以突破技术壁垒并掌握竞争主动权的,很多企业在技术壁垒面前付出了代价。事实告诉人们,企业技术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产业技术创新,而产业技术创新必须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3.加入W TO后政府对技术创新扶持的政策空间不是缩小而是扩大。按照W 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规定》,禁止对出口和进口替代产品进行补贴,同时,又规定以下四种情况为"绿色补贴",或"不可诉补贴":不超过工业研究成本的75%或竞争前开发活动成本的50%的补贴;对落后地区的补贴;对适应环境保护要求而改造现有设施的资助;对所有经济主体者产生好处的非专向性补贴。对上述四种补贴,成员国一般不能向W TO争端解决机构申诉,也不能对受补贴的进口产品征收反补贴税。由此可见,仅就"绿色补贴"而言,我国公共财政扶持技术创新的政策空间就大得很。4.国内外实践表明,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的责任和作用都很大。从国际来看,发达国家政府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上一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发达国家普遍通过公共财政扶持产业技术创新,迅速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完成了经济起飞和产业技术跨越式成长,取得了战略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领先地位。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技术进步速度明显加快,各国政府特别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对本国产业技术创新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政府强有力的引导下,一大批科技攻关计划被提到了议事日程,特别是电子通信产业、生物医药、生命科学、纳米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成为各国政府扶持的重点,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财政预算占政府经常性预算中的比重明显提高。从国内来看,一些省市正是加大了政府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从而大大提升了竞争力。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等省市都对新形势下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重新认识了公共财政下政府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的责任和作用,确立了大力度扶持产业技术创新的方略,必将进一步扩大已经取得的先发优势。由此可见,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产业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依赖,而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的转变又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要求公共财政加大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钟润生)以科技为支柱 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现代农业以现代工业装备为物质条件●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卢良恕,汉族,浙江湖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学家。1947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艺系,历任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农学会会长等职务。现任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那么,什么是现代农业?如何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现代农业以科学技术为强大支柱。现代农业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并随着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与突破而产生新的飞跃。19世纪30年代,细胞学说的提出使农业科学实验进入了细胞水平,突破传统农业单纯依赖人们经验与直观描述的阶段。40年代,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有力推动了化学肥料的广泛应用与化肥工业的蓬勃发展,标志着现代农业科学的一个新起点。50年代,生物进化论的问世,揭示了生物遗传变异、选择的规律,奠定了生物遗传学与育种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初,杂交优势理论的应用,带来玉米杂交种的产生与大面积推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节奏,信息技术尤其对科学技术的传播、市场供求的对接等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现代农业以现代工业装备为物质条件。传统农业单纯依靠农业内部物质循环,而现代农业是依靠增加大量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物质投入的、开放的高效农业系统。现代农业以产业化为基本途径。现代农业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发达国家,不论农业经营规模大小,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的基本单位,都是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家庭经营通过多种形式联合起来,实现产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使农业生产呈现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和商品化趋势,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蓬勃兴起,农业企业不断壮大,共同推进了现代农业的进程。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它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与传统农业相对而言的。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宽和延伸,农业的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整,农业的领域通过拓宽,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如何建设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现代农业的新观念。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的变革,既包括农业的增长方式,又包括农业的经营方式;既涉及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布局与发展,又涉及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要取得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革除传统农业的旧观念,树立现代农业的新观念。其次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放在农村。“小康”可通过两个参照标准来考察。一是恩格尔系数(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在50%—30%之间;二是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3000美元。2000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800美元,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7.7%,城镇居民为37.9%。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发展不平衡,目前尚有3000万左右的人口没有解决温饱,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边远农村,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第三是要努力建设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在我国广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科技是十分重要的强大动力。建设新型的国家农业创新体系,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整合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基础和关键。第四是要重点开发西部的两大难点区域。一是西南岩溶地区。二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第五是要确保新时期国家食物安全。近几年来,我国的粮食总量基本稳定在5亿吨左右,人均达到了400千克的粮食占有量。在此基础上,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400千克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仅是初步小康型标准,中国的粮食供给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水资源的匮乏、耕地资源的减少、人口的增长以及食物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等等,都对粮食(包括饲料)的有效供给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切不可忽视粮食(包括饲料)生产,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的要求,依靠科技创新,确保食物安全。(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良恕)中西部要“两提”“两不提”大力提倡民营经济,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城市;不再提倡大力发展乡镇工业,不再提倡大力发展小城镇有人认为,中西部经济政策只要模仿东部所走过的路,特别是江浙两省的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联合滚动发展之路,那么10年后的中西部将成为今天的苏南和温州。笔者对此"经济模式复制"的观点不敢苟同,原因是当今中西部经济发展面对的机遇环境与当初东部经济起飞发展时的机遇环境已差之甚远,而且当初东部经济发展面受制于层层的制度约束,其发展模式今天看来也并非最有效率,特别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脱节、污染防治无力等方面。与复制东部的观点相反,笔者认为,当前中西部在经济发展政策上要"两提"和"两不提"。"两提"指大力提倡民营经济,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城市。"两不提"指不再提倡大力发展乡镇工业,不再提倡大力发展小城镇。农村工业化是我国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产业势能和市场势能大释放过程中形成的"轻工业补课"。乡镇工业走的是一条没有产业依托、技术依托、服务依托的原始式积累道路,在改革初期东部乡镇工业大发展有其制度上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因为当时城市工业并无力满足农村巨大的工业品需求,"从农村包围城市"对当时的制度瓶颈而言是正确的路径选择。现我国经济已走进了体制转轨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阶段,结构性过剩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小打小闹的乡镇企业遍地开花模式,已无法适应竞争日剧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目前,东部乡镇企业已进入二次改革阶段,组织机制模式日益股份化和现代化,但由于许多乡村乡镇企业缺乏城市的依托,在做大做强方面遇到重重困难,发展势头严重受阻。从发展生态经济角度,中西部乡镇工业更应限制发展,因为乡镇工业多因设备简陋而污染严重,"三废"的排放缺乏必要的治理,直接威胁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中西部乡镇工业发展不足,这是个弱点,但却具有没有东部因农村工业布局散乱而形成沉重历史负担的比较优势。因此,中西部应扬后发之优势,借鉴东部乡镇企业发展的经验得失,选择新的工业发展模式,不再提倡发展乡镇企业,以避免走东部之回头路。中西部工业发展可选择的替代模式是把民营企业作为"发动机",大力提倡发展民营经济。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它能够使私有财产权自由进入市场,一方面可挣脱农村集体产权的束缚,通过股份化合作和资本市场启动民间投资;另一方面可吸引外来投资,并因工业资本追逐城市的特性而使工业化与城市化良好结合。城市化策略选择是中西部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与向重工业倾斜的产业政策影响,尤其是户籍制度对经济的严重束缚,至今我国中西部经济二元结构依然十分严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西部经济发展一直滞后于沿海,经济结构调整也相对沿海迟缓,城市化水平低于东部并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中西部的工业产值已占GDP的45%左右,按国际经验,城市化的适宜水平为50%-60%,中西部比适宜区间低约20个百分点。中西部如何加快城市化步伐以带动经济发展?东部的小城镇建设曾为东部的城市化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西部是否亦步亦趋?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小城镇战略符合中国国情和农村现实生活,因此是加速中国城市化的一条现实道路。笔者并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所谓的中国国情,都是制度框架下的一种形态,随着制度的革新,"国情"也会发生变化。以乡镇企业为例,前几年贷款起家成了乡镇企业发展的一大国情,现在全国乡镇企业已进入大规模改制阶段。"国情"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多为集居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几千人共几条街、几排店,或一两个工厂,根本无法起到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也无法获得城市文明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福利。可以预见,随着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取消和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小城镇发展会自动失去人为政策所引致的巨大市场需求,所谓的"国情"也就不再存在。中西部城市化道路怎么走?笔者认为应走生态城市之路,具体而言是中部应提倡发展中小生态城市,而西部提倡发展中大生态城市。理由是:生态城市是世界城市建设的现代模式,生态城市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而且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因而中西部的城市化战略选择应首先定位于生态化上。中部应更多发展中小生态城市,因为中部农村村庄众多,人口密集,短期内把大量的人口都迁往大城市不太现实,而建设中小生态城市则是成本较小、通道便捷的良好途径。西部应更多发展中大城市,因为西部地广人稀,建设小城市因人物过于分散,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投入较大等原因反而成本更高,而且小城市不利于专业分工深化和产业集群发展。西部发展大中生态城市却有诸多优势,不仅能增强西部经济的辐射效应,同时可避免大量人口沉积在农村和小城镇及边远地区而对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西部集中人财物力打造中大生态城市是利于经济和生态"双赢"的城市化策略。中西部要为做到"两提"和"两不提",必须有以下几点新政:一是积极稳妥地放开户籍约束。可以采取高学历者全区域放开,低学历者分地区放开的分步实施政策,前者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可在全省(区市)实现"全流通",后者如地级市内全面消除身份差异。二是加快乡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乡村一级实施"政经分开",把双层结构中集体经济的"统"部分改造成服务性质的农民经济组织协会。三是对行政区域结构做出新调整,把地市区域变小,把县域扩大。目前全国实行地区改市、市带县新体制,但市的区域往往过大,县的区域往往过小。市的区域过大,对县的辐射带动力就减小,并在政策执行上多增加了中间环节;而县的区域过小或人口过少,对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为城市化带来较大的障碍。建议把一个县域人口扩大到80万-120万,一个地级市人口300万-400万左右为好。乡一级政府最好撤销,并入4万-6万人口的中心镇。四是加强城市规划,把生态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应制订出统一的城市化纲领、原则措施和总体发展目标,加强城市规划监管,严格限制小城镇的胡乱发展。中西部城市规划目前对城市生态规划依然重视不够,"绿色城市"应成为中西部城市化的主题。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社会保障覆盖率是全面小康的惟一考核指标小康是个什么概念?全面小康又是个什么概念?这是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小康是一个由收入水平决定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概念。一个家庭的生活消费达到衣食住充裕没有后顾之忧的状态,就可视为小康之家。一个社会所有家庭都达到小康状态,这个社会就是全面小康社会。其主要标志是杜绝非小康人口。全面小康和基本小康的区别不在于收入消费量的差别,而在于小康人口覆盖面的差别。如果我们想清楚了这一点,考核全面小康建设进度就不用设计什么指标体系,只要一个能够准确反映低收入者达到小康水平的指标就足够了。社会保障覆盖率就是这个惟一的不可替代的考核指标。为了贯彻十六大精神,许多人在忙于设计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最近我看到一个由26个指标组成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均GDP3500美元、出口商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占50%、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美元、财政供养比250:1以及社会保障覆盖率若干,等等。其实前面25个指标都对可以不要,只要最后一个指标即社会保障覆盖率指标就足够了。用政治经济学语言表达衣食住充裕,没有后顾之忧的小康状态,是指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可以满足劳动力正常的再生产费用之后还有一定的积蓄以防不时之需。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使低收入和无收入者的生活达到衣食住充裕,没有后顾之忧的状态,那么以防后顾之忧的家庭保障积蓄已经不是必要条件。社会保障制度就可以使人们没有后顾之忧。没有后顾之忧的人们可以放心消费,中低收入阶层的工资可以月月光,没有必要压缩当期消费向银行存款。最终消费品市场繁荣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充满活力,就业岗位就会增加,社会保障资金耗费反而会降低。可见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何其重要。把社会保障覆盖率作为考核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度的指标是无可替代的。

249 评论

栤菊粅雨

尽管早在1984年的著名的中央1号文件中,就已经明确提出“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经商”的政策,但在八十年代的中国经济热点问题中,农民如何进城、农村小城镇如何建设的问题并不引人注目。只是随着九十年代中国地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之中各地“开发区热(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之后各地大办开发区导致经济高速增长)”滥占耕地引发出的矛盾愈演愈烈,小城镇建设及其相关的政策问题,才逐渐引起国内外的广泛讨论。 1995年4月,中国国家体改委、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财政部、建设部、农业部、民政部、公安部、统计局、国土局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并于当年11月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小城镇建设高级国际研讨会”;1996年,该11部委又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约180万美元的研究资助,还与各省协商确定了首批57个国家级试点城镇。到1997年末,国家级试点城镇已经扩大到100个。 本文作者作为农业部的代表,参与了11部委对该项目的协调指导,以及上述国际组织资助的合作研究和试点。由于长期关注农村和农民问题,我们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强调指出:考虑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在人口压力大而资源严重短缺的基本国情矛盾制约之下,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城镇,而是通过城镇发展过程中资本的集聚和人口的集中,逐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即: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改革农村社区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通过培育城镇积累功能和自我发展机制,使已经非农就业的、过剩的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从而减轻有限的农地已经超载的农业人口负担,以保证中国农业有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然而近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使我们意识到:在本世纪末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地方政府资本原始积累导致城镇建设大规模占地已经不可逆转。而且人们不得不承认,目前这种制度软约束条件下的行政控制,实际上不能有效抑制各级地方政府在财政严重亏损压力下,对耕地“农转非(从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巨额增殖收益的渴求。为此,写作本文之目的在于立此存照,并再次提醒各方面政策制定者应承担的历史责任:长期受制于资源短缺之苦的中国人,必须能够找到一种相对较低成本的制度类型,以便在不可遏制的现代“圈地运动”中,得以说服地方政府采用某种既对国家、集体、农民三者都有利,又能有效地促进地方城镇化和二三产业发展的新办法。 一、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紧约束 1、基本国情矛盾——人地关系的高度紧张 上下5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农业长期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几千年来农业生产技术发达,在土地资源被高度开发的同时,也客观上支撑了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自明朝(1303年)中国人口突破6000万。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人口已达亿。其后数百年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因此形成了中国最基本的国情矛盾——人地关系的高度紧张。 从中国历代人口与耕地变化表中可以清楚看出,人均耕地面积由盛唐时期的亩不断下降到1949年的亩,下降了7倍。 表 中国历代人口与耕地变动情况 公 元 年 人数(万) 耕地(百万亩) 人均耕地(亩) 西汉2 5900 827 东汉105 5320 535 盛唐 宋初976 4040 255 明朝1381 5900 367 明朝1600 12000 500 清朝1662 8300 713 清朝1774 26800 986 清朝1840 42027 1365 清末1900 44571 1437 1920 48855 1516 1935 53276 1588 1949 54167 1468 资料来源:1840年前数据转引自郭庆:《现代化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P43; 1840年后数据引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P195。 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大多以垦荒、屯田来振兴国力。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也大面积垦荒造田,而且一度使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但在人口政策一度失误而且人口基数过大的作用下,已经不可能扭转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趋势。 表 新中国建立以来人口与耕地变动情况 年份 1990 1994 总人数(亿人) 总耕地(亿亩) 人均耕地(亩/人)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计算。 2、耕地资源的横向比较 我国虽然国土面积略大于美国,但属于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横向比较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3%,美国的,巴西的;即使与同样属于人口大国的印度相比,也仅相当于印度的。 表 耕地占国土面积比重和人均耕地对照表 国别 总面积(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亿人) 耕地面积(万公顷) 耕地比重(%)人均耕地(亩) 世界平均 13584 美国 中国 9565 印度 16630 巴西 518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P735-736 据国家土地局新近的调查汇总,1990-94年平均每年减少耕地面积940万亩,约相当于每年新增的耕地。而据宋健和于景元的研究,中国人口到2050年人口达到15~16亿时才可能停止增长( 宋健、于景元《人口控制论》.科学出版社.)。在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我国可开发利用的后备耕地资源只有约亿亩;更为严峻的是其中可开发成耕地的极其有限,仅为亿亩。 因此,人地高度紧张将一直是中国在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最基本国情矛盾。 3、小农经济条件下人口过剩危机的必然性 在基本国情矛盾制约下,形成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小农经济结构和传统的子嗣间平分财产的制度,使农村人口增长的同时农地规模越来越小,土地不断析分细化。 小农经济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资本的平均利润和地租都不会表现为经营的界限,只有在他扣除实际成本之后,付给自己的工资才是绝对的界限。这使得在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习惯以大量不计报酬的家庭劳动投入替代资本投入,在维持了中国农业土地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并不计算人口增加的成本。因此,我们这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所固有的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必然带来人口过剩危机。

93 评论

花花only

自己去(城镇化与集约用地)期刊上免费下载吧

195 评论

豪门小慧子

.......强 昨夜还要别人来做 不过 答案好像不太对哈

142 评论

相关问答

  • 小城镇建设论文1500字

    我刚下完的我还没写呢,再找论文.......小城镇建设作业1 一、小城镇的概念: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M15981511985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小城镇建设杂志社

    是国家级刊物

    duduzhu1986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小城镇建设论文文献

    我提供资料 也可以现做

    美梦似路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小城镇建设论文2000字

    城镇化与集约用地,上的文献是免费查阅的

    爱淘唯一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小城镇建设毕业论文

    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中,应把小城镇的城市化建设作为我们当今工作中的主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和优惠的政策加强中小城镇的建

    亲亲四合院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