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泽蓝2011
知网涨价肯定伤害了科研环境。
伴随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速度加快,中国学者的视野更加放眼全球,而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因此,众多的科研人员尤其是自然科学工作者,他们更加依赖于国际学术资源。
当然,最核心的质疑,恐怕是针对中文学术期刊质量,而这是中国知网的主要内容来源。
中国众多期刊正是在与数据库的合作中繁荣起来的。期刊不仅通过发表学术论文赚取版面费,还可通过为数据库提供资源赚取知识费用。
然而,学术考评往往以提供知网检索作为重要依据,尤其是当下兴起的学术检测,知网数据库更是重要的查重比对数据库。
这样高额的查重检测,美其名曰科研诚信管理,实际上却给毕业学子造成了重大的经济负担,一篇十万字的博士论文,每查一次耗去数百元。
学术检测影响到全国众多高校毕业生,而最终受益的却是几个数据库检测商。
学术界的论文,最荒谬的一点就是,大部分写论文的人其实并没有向杂志方或知网要版权费,甚至为了发表这篇文章还要付版面费,但是这篇文章发表后却被知网用来高价出售赚钱。很多时候,你去知网看自己写的文章,都要付费。
所以,这种现象早就应该有所改变了。
小小的飞帆
我认为伤害了科研环境。虽然知网一开始成立的初衷是好的,而且确实促进了科研学术的交流。但是当一个本身带有公益属性的平台商业诉求越来越强,作为「摇钱树」越来越大,变成了科研学术的成本。举个例子,类似建设高速公路,本身对经济发展有好处,但是假如某个公司垄断了大多数高速公路,收费越来越高,相当于额外收了一道「税」,而在科研学术领域,这就变成了「科研税」,变成了一种瓶颈。
这次中科院之所以停掉知网,是因为中科院订购知网的费用已经达到了千万级别。平时如果你在学校图书馆查询知网上的论文,没有花钱,是因为学校已经替你交了钱。各个大学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成本来订购知网的服务。
那么知网上的论文来自哪里呢?每年各个大学的学位论文(例如博士论文等等)都被知网收录,大家往很多学术杂志投稿的论文也会被知网收录,然后各个大学的学生、科研人员检索论文,要再额外付费。
本身提供收录、检索服务并且收费,这是合理的,因为这中间是有运营费用的。但是由于知网在市场上的位置,掌握了定价权,费用越来越高,这些费用最后由国家财政和学生的学费买单了。包括学生的论文查重等等,都变成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工程管理学报终审录用需要等1-2周左右。流程:审稿—提稿—截稿—三审三校—终审—送印—邮寄—上传数据库。《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是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土
整本书教学视角下的《红楼梦》人物赏析:观念与方法——以“刘姥姥”为例文 | 李煜晖【摘 要】人物赏析是《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把“心理性”和“
工程管理学报终审录用需要等1-2周左右。流程:审稿—提稿—截稿—三审三校—终审—送印—邮寄—上传数据库。《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是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土
答案是没有, 现在的杂志,版面费一个高过一个。 不是文章无敌好,就只能掏腰包。
在当今能源越来越缺少的社会上,能源与节能技术是不可缺少的。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能源与节能技术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 摘 要 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