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0

新津东方
首页 > 期刊论文 > 艺术家弗里达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ena睡美梦

已采纳

距离闭展还有一周的时间,我终于决定来一看究竟。本以为买票就进,没想到要排队限流。竟然一跃成为网红展了。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在看到周围还有老太太顶着太阳排队的情况下,我也顺从了。既然排队,就多了1小时。进馆时已经1点。出馆时3点多。这两个小时,如同看了一场电影,进入一个和死亡靠的很近的人的生命中,每个人都带着凝重的表情,怀着极大的尊重和理解看它。      Frida在绘画史上是有名的,排队时路人都称之为 mostra mondiale 世界级画展。在中国也很有知名度,只是从来没有想过会亲眼见过她的众多原作。Frida作为少数有名的女画家,她多舛的一生和她的画一样重要。似乎是苦难和死亡的围绕成就了独一的她。我们无法感受到Frida的苦,生理上的苦痛一辈子都在折磨她。Frida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又因为车祸导致身体支离破碎,需要永远带着 corset 束腰的支架:那种冷冰冰的器具每天都要穿着,为了支撑脊柱。几次怀孕都流产,最后的几年里,截肢,经历多次手术失败。重重生理的残缺使她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作画。可她的画都非常的古典,是那种按照古典的方式努力刻画好对象的画法。或许原作能感受得更贴切:皮肤的过渡,水果的颜色和半切开的瓤,手法都很细腻。但她和19世纪的学院派不同,她达不到那种游刃有余再现对象的能力,反而画出一种拙劲。展览里有一张里维拉画Frida的人体素描,手法明显熟稔多了。这似乎是艺术家们“行内行外”的划分:一个基本功不行的人算画家吗?罗斯科也不认为自己有很强的基本功,即技巧运用很娴熟。他的儿子在序言里写道:“罗斯科之所以如此轻视技巧,首要原因是他的现实主义阶段作品一开始就明显缺乏技巧。这种表现技法粗糙,看似笨拙的人物,单薄的透视使得空间感几乎为零,还有具体细节的典型缺失,这一切都给人一种印象,那就是艺术家无法创造出有说服力的作品......他对制作相似的事物并没有兴趣,与之相反,他想要用自己的绘画来表达某种真实的存在感和可以感受到的厚重感。” Frida没有进入抽象的领域,她用她的专注和体会,把个人的经历糅合进每一笔,创造了“叙述性”的作品。她想把自己感受到的画出来,她对命运的“不公”无法接受时,她就把解不开的疑惑,质问画出来,具体地展开,再尝试具体地解释。      这几天开始看约伯记,因为不记得有没有读完一遍,印象不是很深就又开始读它了。早上读了第3章:约伯诅咒自己的生日。此时的他的外物全部失去,连自己的身体都开始腐烂:长满毒疮。毒疮遍布全身在当时有多么可怕,我不知道,唯一确定的是撒但这样驳回神的话。神说约伯是真正的义人,再没有人像他一样完全正直,敬畏神。即使神把约伯交给撒旦,撒旦毁了他的一切身外之物,约伯也没有弃绝神。撒旦毫无怜悯的回答:“人以皮代皮,情愿舍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 言下之意,神再次把约伯交给撒旦时,撒旦要威胁他的生命。只是不害死他。这样突如其来的灾难是神允许的,除非我们得知天上的这段对话,无人能想通为什么神会下毒手害一个好人。Frida的命运何其相似。当人遭遇这一切,就明白自己完了。约伯甚至后悔自己不该出生,这样就能免去难以承受之痛。他在3章结尾处说:“因我所恐惧的临到我身;我所惧怕的迎我而来。我不得安逸,不得平静,也不得安息,却有患难来到。”      恐惧,患难是Frida所有作品里最强烈的情感。每幅画都让我看到一个非同寻常的生命。我们都活在健康健全的状态里,只要有一个地方出了问题,生活乱套,心态崩塌。这是我所恐惧的,只是它没有临到我身。但是Frida让我感受到她和我们的不同,她就活在这种恐惧中。唯一的解脱便是画画。她随时可能放弃自己的身体。而支撑她活下去的,一定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力量。展览中有不少她和丈夫里维拉的照片,她22岁时认识了43岁的里维拉,并爱上了他。爱情成了这股积极力量的来源。画画时常有丈夫陪伴,也许有一个懂画的人在旁边鼓励她,使她自信,也是很重要的积极的力量。这里又让我想到了罗斯科。他的苦楚来源于不幸福的婚姻,因为妻子在珠宝界的名气一路上升,罗斯科相比起来很失落,所以更加需要贤内助的鼓舞,尽管他靠着自己在深入的探索中不断坚定了自我。而妻子不支持他的绘画,相当于罗斯科在家里就有一个批评家。人对自我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来自他人的评价。因此Frida在家庭和绘画上的自信帮助她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她无疑是幸运的。      至于印刷品和原作的差距,我再次被说服了。从头看到尾,她画的水果就让我看到绘画生生不息的表现力。为何要把抽象的地位一味地提高,如果真诚地,努力地就画论画,Frida的静物画得呆板吗?无趣吗?一张照片就能解决的问题,画它有何意义?这些问题是我犹豫的,所以我不敢“笨笨地”画。印刷品恰巧展现给人“照片”的感觉,因为pittura变成了immagine——绘画变成了图像。阿利卡说,图像是用来读取的,绘画不是。果真如此。看原作,就不能简单地认为画家是在逼真地复制对象。而“笨拙感”是最珍贵的元素,越想画好,就越有个性。这种意味是无法操控的。本着一颗单纯,安静的心,没有任何刻意的,技巧的宣泄,她认认真真地画了,就画出死亡的意味来。你会问,怎么能把水果画成“死亡的感觉”?我的脑海里会跳出很多种表达手法:黑白,像kiefer的肌理,或者改变形状forma等等。这就是心有杂念了。你没有感受过死亡,怎么画死亡呢?所以Frida绝非刻意营造这种氛围,她只是比较关心前排的水果趟汁了,放一个洋娃娃在背景里,或者画着画着,忽略了投影和暗部。这是自然的观察方式和思维方式造成的。而我在上高中之前,画画都是不想的。看了她的原作,我似乎更加确定了那种“不想”的真诚是绘画最本质的东西。      Frida有名的几张画,都是叙事性较强的作品。因为大家能看出比较多的信息,看图说话的方式一贯具象,解释也很一致。不过最抓人的不仅是流血的Frida,还有那不变的眼神,这么直直地望着画外面的世界。望着我们。能交流的眼神里藏着很多故事。这又是一个局,非你我能设的局。连Frida也解释不了。她依旧是画她自己,画着画着就把自己的内心全放在里面了。关于命运的谜题,谁也解答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它记录下来。Frida的画,是自我记录。现代人习惯用相机记录,更快,更准。但我始终觉得,记录是需要自我思考的,这样的记录,蕴含着更大的能量。      看完一遍,第二遍就是疯狂的拍照了。然而初次的感受,荡然无存。当我看到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解说器时,我很希望,绘画不是一段叙述性的文字。它不关乎这个画家做了什么,也不关乎画的内容。它关乎你的感受。光这一点,就足够迷人了,这也是绘画无法解读的实证。

276 评论

烧卖吃饱了

你要查找翟永明写的诗的话,可以到百度里面去搜索一下,那里边就介绍的还是比较详细清楚。

304 评论

紫童vivi

弗里达从小就很漂亮,她有黑色的长发,两条长眉毛就象鸟的翅膀,下面是一对迷人的大眼睛。弗里达天性活泼好动,读中学时,就是个淘气的、爱做恶作剧的女生,她很快成为学校里一个主要由男生组成的惹是生非的小团体的头目。在学校里,弗里达第一次遇到了她未来的丈夫,著名的墨西哥壁画家迭戈.里韦拉。他被找来为学校的礼堂画壁画。1925年9月17日,18岁的弗里达.卡拉遭遇到一起严重的车祸,这造成了她脊柱、锁骨、肋骨断裂,骨盆破碎,右腿11处骨折。此外,她的右脚脱臼,粉碎性骨折,肩膀也脱臼。此后一个月,弗里达不得不平卧,被固定在一个塑料的盒式装置中。 一根钢扶手穿透了她的腹部,割开了子宫,盆骨破碎,脊椎锁骨、肋骨断裂,右腿11处骨折。 但她此后经历了大大小小33次手术,甚至失去了右腿,很多时间都靠插管维系生命,弗里达的生存意志和渴望使她活了下来,不断地康复。车祸后不久,她就开始画画,因为禁锢在床上的生活过于无聊。 这成为她终生的职业。在很多方面,她的美术作品是她在医疗过程中的个人痛苦和斗争的编年史。但这些作品的源泉仍然是她的天才和热情。弗里达大部分的作品描述的都是她自己的故事,画的最多的题材就是她的自画像。在这些作品里,弗里达经常把她自己画成穿着墨西哥的传统服饰,周围是她的宠物和她家乡许多葱翠的蔬菜。她的作品总是非常强烈,有时是写实的,有时是幻想的,表明她的艺术和生活是不可分的,即是奔放的有时悲剧性的。弗里达爱墨西哥的一切,它的色彩、民间艺术、传统服饰,以及重视诚信和家庭的价值观。虽然弗里达奇迹般的康复了(她又可以走路了),但在她以后的生命中还是经常遭遇剧烈的疼痛和无力,这使她需要频繁就医,长时间地卧床,接受无数的手术。她曾经自嘲说她创造了接受最多手术的世界记录。实际上,她一生中大约经历了30次手术。她有时不得不依靠酒精、麻醉品和卷烟来缓解肉体的疼痛。她出院后,有朋友介绍她认识墨西哥的艺术家,其中包括了迭戈·里韦拉。1929年8月21日里韦拉和弗里达结婚。在他们整个婚

314 评论

相关问答

  • 艺术百家投稿

    建筑科学》 建筑技术》 这两个都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敏宝环保科技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浅谈家庭插花艺术研究的论文

    浅谈盆景艺术盆景为我国独创,历史悠久。它主要是应用各种深浅不同、形态别致的花盆,栽种经过艺术加工的植物材料或模仿大自然的山水景色,配制盆石而成的艺术观赏品。我国

    熊猫家的小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一个艺术家的研究论文

    同学你是汉语言的还是新闻的。中大南方的吧?

    胡来,任性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研究艺术家作品和生平论文

    你选的是那个 我也要写这个

    lilyspirit00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当代艺术家画册设计研究论文

    鉴赏达芬奇之《岩间圣母》艺术是人类自我情操陶冶的良药,是感知生命中绚丽华章的剂方,人之所以为人,其最大特点在于人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早在石器时代的远古,聪慧的祖

    baicaitee909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