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修羋修
规则应该是张无形的网,它在无形之中限制人们的活动。规则这张网,大到国家的政策方针,小到日常行为规范,时时刻刻在我们左右。而我们,可能同时身处各种“网”之中,大大小小,随时随地。想象一下我们身处各种“网”中的情形,行动受阻,不禁有种窒息的感觉。可是,我们要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亦是如此,没有这么多规则参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现在可能早已处在一片荒蛮、混乱之中了。
可是,有时规则又不是“规则”了。为什么有人面对规则会那么坦然?因为他们眼中的规则早已不是束缚人的网了,或许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从不会觉得等红灯是束缚他们的网;守时的人从不会认为每日按时出勤是一种负担;年仅十岁的孩童,早已明白上完厕所后冲水是一种规则。因此,把规则当成一种习惯,心中常有规则意识的人不会为规则所累,不会抱怨规则。或许,“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是人人都有规则意识的社会之写照。
规则无论大小,它不会是完美的。规则,不可能是面面俱到、无一纰漏的,因此,我们不能做规则的“钻空者”。投机取巧不会得来所谓的“自由”,反而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规则,不可能是感性的,它不会考虑每个人的感受,我们不做规则的“篡改者”。不要试图为自己找理由辩解,不要用“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来为自己开脱。我们更不要做“犯规者”,明知规则却要违反。但有时,规则并不是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或者已成了变了味儿的规则,这时,我们不能做规则的“盲从者”。
规则不是为了束缚人而存在,它不是对我们的故意刁难;规则不是为了守规则的人而创造,它只是对规则意识淡薄的人的一种鞭策。要知道,我们不必为规则所累,不必为逃避规则而费尽心思,只要规则在心中,生活也可以有序而轻松。 【篇二】
各种各样的规则虽听起来十分烦琐,但仔细一想,它们绝大多数是合理的,符合尽可能多的人的利益,因为它们就是为此而被制定出的。
也许有人会说:“啥是规则?纯粹是戴在人们心上的精神枷锁。”而这些人也常因我行我素而受到处罚。
诚然,有些规则确应被摒弃,比如妇女缠足等封建习俗。这样的规则不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的正常运行,我们当然要把它们废除掉。
但是,我们不能仅凭个别不正确的规则便否定有规则的必要性。试想一下没有规则的世界吧,那会是个什么样子?
没有规则,体育赛事就无法进行。因为没有规则,所以什么手段都可以用;因为没有规则,所以再怎么折腾也闹不出个谁输谁赢;因为没有规则,所以体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没有规则,人类就不可能生存发展。离开了道德、法律的束缚,别有用心的人便可为所欲为,最终被强大的人除掉,整个人类社会会因此变得处处混乱不堪。
……
没有规则,这个世界将会是混乱的、倒退的。可以说,规则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必要保障。
或许有人会用一句军事谚语来反驳:“战鼓发言,法律沉默”即说规则是脆弱的。而我则认为,此谚语本身就是一条规则。“弱肉强食”是这个世界不变的法则。在这一规则下,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才能在激列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若是无视这一规则,我们将会重演近代的历史。
我们需要规则,需要有利于推进历史发展的规则。 【篇三】
规则不是法律条文,不需要明文规定,却能规范人们的一言一行。从待人处世应尊老爱幼、顾全大局,到日常生活中的自觉排队、上厕所后冲水,都是规则意识的引导,久而久之,我们便形成了习惯。然而,这规则意识本身也来源于习惯。
习惯很奇妙,它会让人下意识地做出一些举动,它可以养成,却很难改掉。有人也许觉得遵守规则是一种“束缚”,可是当他将“不得不遵守规则”作为一种习惯后,遵守规则也就相应变成了他的活动准则。
我们都知道,“狼孩”在回到人类社会后很难按照正常人的行为原则生活,例如,吃饭时他会为了护食而表现出十足的警惕,而想要什么东西时,他会选择直接扑上去争抢。正是他成长的环境使他养成了靠力量和速度来得到一切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应该是由他幼时不得不遵守狼的生存规则所致。当狼孩回到人类社会,虽然有专门的人在教育他,他仍旧会出于习惯去遵守动物社会的生存规则,因为这些规则早已化为习惯融入他的生命,无论他是否处于这个社会,他都会去遵守。而与之相对,有教养的人也会有他出世的习惯:习惯于不在公共场合喧哗,习惯于遵守交通规则,习惯于待人谦和礼让,习惯于让自己的一切合乎规矩。他所处的环境使他清楚:要想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遵守规则,而要想时刻遵守规则,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
我们无法想象德国人有一天会“灵活变通”而去插队,我们也无法期望一个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会突然转性而开始走斑马线。所谓“规则”,不过是人们对待事物的正确做法,而没有遵守规则的习惯,便无所谓“规则意识”。
看来,遵守规则确实是一种习惯,一种社会习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人们都愿意花一小段时间让自己遵守规则,那么个人就会在全社会的带动下,在个人努力下,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到那时,我们的社会必将变得更加井然有序,我们的生活必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柠檬草的味道11
班级管理与规则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班级管理与规则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班级规则是班级管理中极重要的一环,它能够让班集体良性运转。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规则意识,帮助学生增强执行规则的能力,本文从班级规则的重要性,班级规则的制定和班级规则的执行这三个方面来粗浅的谈谈我得做法,希望对班主任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
班主任;班级管理;规则
引言:
班级规则是指一般的行为标准或被期望的行为,在班级管理中,它包括了一系列用来引导学生适宜行为避免不良行为的准则。班级规则时班级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良好班级纪律的维持,学生的不良行为的减少或消除,是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良好课堂秩序的建立,适宜的学习环境的提供,是教师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所有这些都需要规则的支持。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保障社会良好秩序运行的前提,任何组织、集体都要有规则,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小小的家庭或集体都应有明确的法规来约束个人行为,保证各方面的活动进行。著名的教育学家古德和布罗菲认为:“教师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在一学年的开始,花些时间去听听学生们的看法,并认真向他们解释为什么制定规则,这将最终建立教师的可信度,减少学生在整个学年给教师出难题的倾向”规则在班级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一、规则即是班级管理的手段也是为班级服务的契约,那么班主任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班级规则呢
班级规则的制定应以学生为主体。班级规则的制定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而服务的,因此应该让学生成为班级规则制定的主体。我作为一个有8年初中班主任经验的老师,我认为一个合理的班级规则一般都是在开学一周后开始着手,首先由老师提出一个草案,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确定,这样做,既给学生一周的时间适应新生活,也给老师时间观察和了解学生,并且可以针对这周中出现的问题就事论事的讨论,这样的班级规则比较接地气,也在讨论和解决而问题的过程中教育了学生,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班级规则在将来也能够顺利的执行下去。
(一)班级规则的制定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
人的心里和生理发展都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我们在制定班级规则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个因素,尊重学生的发展。我所在的中学,学生都是13到15岁的年龄,正处于人生中的叛逆期开端,他们的世界观还没有彻底形成,不稳定,自控能力差,犯错不知错,犯错不自觉正是他们这一阶段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制定班级规则时要把这一特点考虑到,班级规则制定就不能太绝对,要允许学生知错改错,如果不给学生这样的机会,仅仅一味地惩罚,就违背了班级规则的制定初衷了。因为班级规则的制定首先是引导和纠正而不是惩罚。
(二)规则制定是为了执行,执行的效果检验班级规则的合理性
班级规则落实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班级规则本来就是规范学生行为的,因此我们要在日常的方方面面落实到位。中学期的学生都很聪明,也很会耍小聪明,假如班级规则只是制定张贴在墙上,教师的执行力不够,他们就会乘虚而入,走“擦边球”路线,长此以往,班级规则就会形同虚设。因此,我对学生从来都是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让学生真正的认识规则,尊重规则,执行规则。比如早晨阅读课环节,我要求学生必须要做到“有形有容”。形式方面学生可以自主阅读(根据自己的需求自选阅读内容,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默读)内容方面一定要走心,学进去,我会在课余时间抽查早读的'内容。这样才能高效的利用早读时间。
(三)班级规则落实表扬为主惩罚为辅
班级规则绝不是打印出来就完事了的。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即使已经有了规则意识,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基础上,执行的过程中还是会有很多困难。但是我认为没有表扬鼓励的教育不叫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我选择以表扬为主,以一促全。我会用赞美和鼓励来肯定学生的表现,不论学生表现好还是坏,“鼓励”都可给予支持和关怀,特别是学生遭受挫折时,更需要鼓励,学生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接纳与肯定。另外,我还时时提醒自己,言语的伤害往往重于体罚的肉体伤害,在我提醒或规劝学生时,大多选用正向肯定而非否定式的语句。比如课间时间,有学生会在走道或楼梯间打闹玩耍,我从来不会说:“告诉你多少次了,禁止在楼梯走道跑跳打闹,你怎么就是听不懂,再有下次我要罚你了”我反而会和学生说:“我很担心你会受伤,这样太危险了,看你这样做,我很紧张”我发现这样说了以后,学生都会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以后也不会再做了。
(四)班级规则实施需要时时监督
班级规则执行的效果来自班主任对违反纪律学生的处理方式。在处理学生不合适的行为时不仅应该让学生明白后果,更要让学生有规则意识能够反思自身行为。并且这样的过程应该让其他学生了解,也是就监督。只有学生清楚明确这种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并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规则才能内化成学生自我约束的准则。这是自我监督,另外,班主任还需要建立一个外部监督的制度,因为规则是大家制定的,需要大家一起遵守,外部监督保证了规则的公平公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规则的约束力。他人约束是起点,自我约束是目标,二者相互借力,一起努力,班级规则才能真正发力,逐渐形成了具有良好习惯的班集体。
二、结语
规则是班级管理的方法,规则是教育的内容,规则教育是班主任的本职工作,班主任做好规则教育需要不断学习。
(作者单位: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初级中学)
作者简介:李学永,现为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初级中学教师,本科,1995年9月参加工作,研究方向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郑克俭,王作廷.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辛斌,房祥虎.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成功:教育,2009(9):156.
[3]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最贴心的教育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李彩霞.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一点体会[J].青海教育,2005(Z2):27.
[5]张迎新.林君华.谈小学班主任工作[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1):74.
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
班级管理与规则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相信许多人会觉得
幼儿园德育论文题目 幼儿园德育论文题目有哪些?让德育之花在幼儿教育中常开,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幼儿园德育论文题目的内容。 1、也谈幼儿分享意识与谦让行为 2、如何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做一个文明守法的好公民。下面是关于遵守规则的议论文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吧! 规则无处不在,正所谓:不以规则,不能成
这个我来,我非常清楚并且有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