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o小毒
博士盲审不过的概率不大。
盲审,指一种组织专家组评审的制度,就是匿名送审,意味着评阅导师不知道论文作者是谁。这样打出来的分数作假率低,高校阅卷一般使用这个方法。
外审,是指将论文送外单位专家审阅,有的学校是学位办统一进行,有的学校是导师个人进行。自己导师指定的审论文专家,自己送审,占90%。
盲审和外审通后过才能取得答辩权,答辩不通过,一样不能毕业。只要盲审2个专家通过,或者外审的2个专家通过就取得答辩权利,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外审专家,要半数通过就能够毕业。
审后提交的材料(由博士生提交):
1、导师评阅书
2、一份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自审清单及相应的电子文档
自审清单表格从研究生院主页学位工作栏目下载,纸质自审清单应由导师审核签字;电子文档命名:学号+姓名+自审清单,送审前请发至学位办公室电子邮箱:自己学校的邮箱。
3、一份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全套复印件
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全文、录用通知书原件(包括拟刊载年份、卷、期号等)和被录用论文全文复印件以及其它成果的复印件,会议论文复印件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核并签字。
4、学位论文评审费(每位博士生xxxx元)
费用的收取规则为每篇博士学位论文聘请xx位评阅专家,每位专家评审费xxxx元,导师出部分费用(学校不同费用不同),即:xxxx元;研究生院和学院各出部分费用。所有费用全部刷卡缴纳。
活力的维维
题主需要弄清盲审和外审的区别,一般硕士论文是送外审,博士论文是送盲审,但看问题描述外审可能比较大。修改后答辩,我们学校要求是需要导师书面证实论文已按照评阅意见修改,最后决定能否参加答辩的还是学校,如果学校同意答辩的话,通过率还是能保证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人员名单基本是导师或教学秘书根据学校要求安排,多少要给导师留点面子吧,只要稳定发挥、正常准备就行,不需要压力那么大。博士答辩需要找两位校外同行参加,学校负责安排,需要做好可能被刁难的心理准备,但最终论文过不过,主要还是看论文质量,所以外审/盲审过,只要答辩正常发挥,不要得罪或顶撞老师,答辩前后认真根据评阅意见修改论文,通过答辩基本没问题。你这种应该是教育部平台的盲审,补充和较大修改再次送审的话应该是送回原来给你不通过的哪个老师评审,所以你要认真看看老师为什么给你不通过,会有论文不足和修改建议,仔细按照老师给的建议修改,一般没什么问题。
疯荷日狸
地理学博士盲审没通过,要想毕业。现在只能向学校申诉了,争取第二次盲审的机会,一般申诉都会给机会再审,而且在这期间要按照导师的要求认真修改,小问题更不能忽视,因为研究生的水平都差不多,论文拼的就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也说明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如果细节都处理不好很多老师就认为是写作太多有问题,肯定不会给通过。尤其是碰到严谨仔细的导师,更是会逐字逐句看论文,所以论文写完后,多让家长或同学读读,找找语病和错别字,不要出现低级错误。如果二次盲审再不通过那就不能毕业了。
中科院博士盲审有不过的:最佳回答:博士盲审不过的概率不大。盲审,指一种组织专家组评审的制度,就是匿名送审,意味着评阅导师不知道论文作...
每个学校不一样,甚至学校里面每个学院也不一样,我们学院是在答辩时如果盲审结果未出,那么默认盲审通过,不会推迟答辩,而且你再也不会知道自己的盲审成绩,也可能是由于
研究生论文盲审不过可以按要求进行修改,根据盲审组给的意见,通过跟导师交流,进行修改。导师也会根据论文进度与方向等,及时给出指导意见。 当前几乎所有答辩论文,都要
盲审的时候不查重,盲审主要是看你论文的内容,论文的质量,论文的创新性,论文是否符合硕士毕业要求等等,查重是自己学院论文答辩前或这答辩后最终会有一个查重报告,每个
这个看你们学校的政策了,一般盲审没过,学生是可以申诉的,但是这也是有条件的,有的学校可以直接申诉,有的学校要求必须有一个评分是a才能申诉。申诉通过后会让第三个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