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3

老猫啊老猫
首页 > 期刊论文 > 民族音乐杂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晓晓小同学

已采纳

费了半天劲,找到了以下这些:《人民音乐》月刊,1950 年创刊简 介: 音乐艺术理论刊物。对音乐艺术和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对音乐演出及各种音乐活动进行报道和评论。国内刊号: CN 11-1655/J 国际刊号: ISSN 0447-6573 邮发代号: 2-6 定价: 元/期 主管单位: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国音乐家协会 编辑单位: 《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 主 编: 张弦 《轻音乐》半月刊,1985年创刊简 介: 音乐艺术刊物。以健康的轻音乐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致力于发展民族形式的轻音乐。 国内刊号: CN 22-1037/I 国际刊号: ISSN 1007-2233 邮发代号: 定 价: 10元/期 主管单位: 中国音乐家协会 主办单位: 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编辑单位: 《轻音乐》编辑部 主 编: 豆角 主 任: 梁春英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1979年创刊Journal of Xi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简 介: 本刊是综合性理论刊物,以及时反映乐教学、科研及创作成果,积极推动学术讨论和理论探索、繁荣音乐艺术事业为己任。 国内刊号: CN 44-1132/J 国际刊号: ISSN 1008-7389 邮发代号: 定 价: 8元/期 主管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星海音乐学院 编辑单位: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社 长: 蔡松琦 主 编: 蔡松琦 主 任: 彭莉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1979年创刊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简 介: 音乐理论学术性刊物。主要发表有关民族音乐研究、音乐教育、乐律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作曲理论研究、作家作品研究以及演奏艺术、创作思想方面的文章。 主办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 编辑单位: 《音乐艺术》编辑部 主 编: 杨立青 《中国音乐教育》月刊,(China Music Education),1989年创刊简 介: 本刊是教育部委托主办,目前我国惟一面向普通学校音乐教的国家级期刊。依托坚实的背景,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广泛的资讯支持,坚持以宣传国家艺术教育宣传政策、展示音乐教育实践成果、探讨国内外音乐教育理论为己任,是中国音乐教育界的权威刊物。 国内刊号: CN 11-2543/J国际刊号: ISSN 1003-1138 邮发代号: 82-565 定 价: 元/期 编辑单位: 《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 主 编: 吴斌 主 任: 许靖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创刊年份: 1980 简 介: 音乐理论学术性刊物。反映音乐教育和音乐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发表音乐美学、表演艺术、民族音乐、外国音乐、古代音乐、音乐教育、音乐评论、作曲技术与创作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国内刊号: CN 11-1183/J 国际刊号: ISSN 1001-9871 邮发代号: 82-41 定 价: 10元/期 主管单位: 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 编辑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编辑部 主 编: 王次

116 评论

西夏唐古特

刘天华简介刘天华(1895~1932)字寿椿,江阴城内西横街人。杰出的民族音乐家。父刘宝珊是个寒士。系刘半农之弟,刘北茂之兄。幼时就读于翰墨林小学,酷爱音乐。家近涌塔庵、孔庙,每逢僧家佛事或春秋丁祭,好静听钟鼓、管弦之声,乐而忘返、清宣统元年(1909),考取常州府中学堂,参加校内军乐队,吹小号、军笛。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学堂停办,辍学回家。时江阴光复,他参加维持地方治安的青年团,掌军号。民国元年(1912)随刘半农去上海,进开明剧社乐队工作,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学习,掌握多种西洋管弦乐器演奏艺术,并萌生改进国乐的想法。2年剧社解散,失业回澄。先后在华士澄华小学和城区澄西小学任音乐教员。曾以顾山丝竹高手周少梅为师,学习二胡、琵琶演奏技艺。4年春,父丧,又失业,贫病交迫,每日拉二胡,抒发内心的忧愤,形成《病中吟》初稿。4年秋,受聘常州母校担任音乐教员,后利用暑假外出寻师学艺和采风,向崇明派琵琶演奏家沈肇洲学瀛洲古调,去河南开封学古琴。10年暑假返回江阴,约音乐爱好者组织国乐研究会,切磋江南丝竹和吹打乐。并邀周少梅、黄致君、澈尘和尚等国乐名家数十人公开演奏,极一时之盛。11年去北京,先后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和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执教。为沟通中西乐理,丰富演奏艺术,发扬祖国民族音乐的特长,于17年创办国乐改进社,主编《音乐杂志》。以二胡为中心,开展演奏、创作、教学研究活动。广泛搜集民间乐曲,京昆小曲,请街头杂耍艺人到院中一起吹奏,记下曲调,谱作新声,改进民族器乐二胡、琵琶。借鉴欧洲小提琴的教学方法,创作一批二胡和琵琶练习曲,使二胡、琵琶的教学规范化、科学化。并对我国传统的工尺谱作了比较科学的改进。18年,曾为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等记录唱腔曲谱,翻成五线谱,写出《梅兰芳歌曲谱》,开创京剧唱腔固定成谱的先河。19年12月,刘天华在北京饭店大厅举行音乐会,把中国民族音乐介绍给中外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演奏代表作二胡曲《良宵》、《光明行》、《空山鸟语》和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每当一曲终了,全场掌声雷动。21年5月31日,去北京天桥听写锣鼓经,不幸染上猩红热,治疗无效,于6月8日去世。 是“五四”时期杰出的民族作曲家、革新家。他善于在传统的和民间的音乐文化基础上,吸收西洋音乐的技法,用以成功表现他所处的时代追求进步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情绪、生活和要求。他所创作的十首二胡曲大都旋律新颖生动,个性鲜明,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是二胡传统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发展了二胡的演奏技法,并在创作和教学实践中使二胡这件乐器由民间状态开始走上近代专业的道路。 是因为到天桥民间艺人中去听歌而染上猩红热病,在一周内猝然去世,一代民乐宗师,37岁就以身殉乐了。赞同37| 评论(1)

198 评论

青笋丝爱吃榴莲

刘天华简介刘天华(1895~1932)字寿椿,江阴城内西横街人。杰出的民族音乐家。父刘宝珊是个寒士。系刘半农之弟,刘北茂之兄。幼时就读于翰墨林小学,酷爱音乐。家近涌塔庵、孔庙,每逢僧家佛事或春秋丁祭,好静听钟鼓、管弦之声,乐而忘返、清宣统元年(1909),考取常州府中学堂,参加校内军乐队,吹小号、军笛。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学堂停办,辍学回家。时江阴光复,他参加维持地方治安的青年团,掌军号。民国元年(1912)随刘半农去上海,进开明剧社乐队工作,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学习,掌握多种西洋管弦乐器演奏艺术,并萌生改进国乐的想法。2年剧社解散,失业回澄。先后在华士澄华小学和城区澄西小学任音乐教员。曾以顾山丝竹高手周少梅为师,学习二胡、琵琶演奏技艺。4年春,父丧,又失业,贫病交迫,每日拉二胡,抒发内心的忧愤,形成《病中吟》初稿。4年秋,受聘常州母校担任音乐教员,后利用暑假外出寻师学艺和采风,向崇明派琵琶演奏家沈肇洲学瀛洲古调,去河南开封学古琴。10年暑假返回江阴,约音乐爱好者组织国乐研究会,切磋江南丝竹和吹打乐。并邀周少梅、黄致君、澈尘和尚等国乐名家数十人公开演奏,极一时之盛。11年去北京,先后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和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执教。为沟通中西乐理,丰富演奏艺术,发扬祖国民族音乐的特长,于17年创办国乐改进社,主编《音乐杂志》。以二胡为中心,开展演奏、创作、教学研究活动。广泛搜集民间乐曲,京昆小曲,请街头杂耍艺人到院中一起吹奏,记下曲调,谱作新声,改进民族器乐二胡、琵琶。借鉴欧洲小提琴的教学方法,创作一批二胡和琵琶练习曲,使二胡、琵琶的教学规范化、科学化。并对我国传统的工尺谱作了比较科学的改进。18年,曾为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等记录唱腔曲谱,翻成五线谱,写出《梅兰芳歌曲谱》,开创京剧唱腔固定成谱的先河。19年12月,刘天华在北京饭店大厅举行音乐会,把中国民族音乐介绍给中外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演奏代表作二胡曲《良宵》、《光明行》、《空山鸟语》和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每当一曲终了,全场掌声雷动。21年5月31日,去北京天桥听写锣鼓经,不幸染上猩红热,治疗无效,于6月8日去世。是“五四”时期杰出的民族作曲家、革新家。他善于在传统的和民间的音乐文化基础上,吸收西洋音乐的技法,用以成功表现他所处的时代追求进步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情绪、生活和要求。他所创作的十首二胡曲大都旋律新颖生动,个性鲜明,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是二胡传统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发展了二胡的演奏技法,并在创作和教学实践中使二胡这件乐器由民间状态开始走上近代专业的道路。是因为到天桥民间艺人中去听歌而染上猩红热病,在一周内猝然去世,一代民乐宗师,37岁就以身殉乐了。

191 评论

相关问答

  • 民族音乐杂志

    费了半天劲,找到了以下这些:《人民音乐》月刊,1950 年创刊简 介: 音乐艺术理论刊物。对音乐艺术和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对音乐演出及各种音乐活动进行报道和

    老猫啊老猫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民族音乐欣赏论文

    一些乱七八糟

    小剑201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民族音乐论文格式

    关于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的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写论文时总是无

    jessiemaoma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论文

    民族音乐学家刘九达先生曾说过一段往事:有一次他坐船回四川老家,忽听得船工唱起了号子,便赶紧掏出本子想记下来。可是船工们一见那个阵势忽然都哑了。其中一位老船工说:

    呀哟哇啦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少数民族音乐论文

    音乐类的论文可以参照艺术评鉴杂志社,之知网收录的。

    五爷威武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