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3

追梦的风筝123
首页 > 期刊论文 > 云南中医药学报官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闪灯背后

已采纳

胆囊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胆囊炎发病与胆汁淤滞和细菌感染密切相关。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占60%~70%)、克雷伯菌、厌氧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多由肠道经胆总管逆行进入胆囊,少数经门静脉系统至肝、再随胆汁流入胆囊。慢性胆囊炎一部分为急性胆囊炎迁延而成,但多数既往并无急性发作史。约70%的病人伴有结石。胆囊炎属于中医学胁痛范畴。多因肝胆郁结、气机不畅所致,故临床治疗多以疏肝利胆、理气解郁为主,佐以清热解毒、攻里通下之法。急性胆囊炎临床表现:约85%的急性胆囊炎病人在发病初期有中上腹和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并有右肩胛下区的放射痛。常伴恶心和呕吐。发热一般在38~39℃,无寒战。10~15%病人可有轻度黄疸。体格检查见右上腹有压痛和肌紧张。墨菲征阳性。在约40%病人的中、右上腹可摸及肿大和触痛的胆囊。白细胞计数常有轻度增高,一般在10,000~15,000/mm3。如病变发展为胆囊坏疽、穿孔,并导致胆汁性腹膜炎时,全身感染症状可明显加重,并可出现寒战高热,脉搏增快和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一般超过20,000/mm3)。此时,局部体征有右上腹压痛和肌紧张的范围扩大,程度加重。一般的急性胆囊炎较少影响肝功能,或仅有轻度肝功能损害的表现,如血清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值略有升高等。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和结石性胆囊炎相似,但常不典型。慢性胆囊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亦不明显。平时可能经常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有的病人则感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处隐痛。在站立、运动及冷水浴后更为明显。病人右上腹肋缘下有轻度压痛,或压之有不适感。B超检查可见胆囊引人注目或增大,排空功能障碍。口服胆囊造影剂发现有结石时,则诊断可以确定。【方一】冬绿食疗方【来源】民间。【组成】冬瓜子25克,绿豆25克【功用】消炎利胆,清热解毒。【主治】急性胆囊炎。【用法】上药共煎一碗,一次服下,一日三次,连用10天。【按】冬瓜子味甘,性微寒。功能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利湿。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的作用。【方二】柴胡二金汤【来源】罗兴中。中药治疗胆囊炎240例。陕西中医,1994,15(7):305。【组成】柴胡9克,炒枳壳10克,陈皮、延胡索、川楝子各12克,白芍、赤芍、佛手、郁金、虎杖各15克,金钱草20克,甘草3克【加减】合并黄疸者,加茵陈、栀子;伴胆结石者,加鸡内金;腹胀者,加厚朴;发呕者,加法半夏;胃酸多者,加乌贼骨;胃酸少者,加乌梅;食欲不振者,加佩兰、焦三仙;大便干燥者,加大黄;慢性胆囊炎者,加当归、生地黄。【功用】消炎利胆,疏肝解郁。【主治】胆囊炎。【方解】方中柴胡、枳壳、佛手、延胡索、郁金疏肝理气,开郁止痛。据药理研究证实,郁金可松弛奥狄氏括约肌;佛手可缓解平滑肌痉挛;陈皮健脾和胃,其中含有右旋宁烯,有溶解结石之功;金钱草、虎杖清热解毒利胆;白芍柔肝止痛;赤芍理气活血;川楝子理气止痛,与延胡索合用相得益彰;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刚柔相济,共奏疏肝利胆、消炎止痛、健脾和胃之效。由于本病久则伤阴,疏肝药中宜配伍当归、生地黄顾护阴血之品,以制约理气药物之燥性。【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方三】舒肝利胆汤【来源】吴盛荣,吴一飘。湖北中医杂志,1995,17(1):11。【组成】金钱草、赤芍、薏苡仁、茵陈各15克,大黄、白术、川楝子、延胡索各12克,柴胡、蒲黄、五灵脂、黄芩、鸡内金、枳壳、青皮各9克,木香(后下)、玄明粉(另冲)、龙胆草各6克【加减】若身热口渴者,加金银花、连翘、石膏、天花粉;湿重者,增加薏苡仁、白术之量;腹痛甚者,加重延胡索之量;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竹茹、生姜;纳差者,加神曲、山楂;黄疸甚者,加重茵陈、金钱草、生大黄之量;有胆石者,加重鸡内金之量,再加冬葵子、急性子、王不留行;有蛔虫者,加槟榔、使君子。【功用】利胆退黄,疏肝止痛。【主治】胆囊炎。【方解】方中柴胡、枳壳、青皮、木香、川楝子、郁金疏肝理气,解肝胆之郁,最能条畅肝木,推陈致新以生气血,有助于肝胆功能的改善;蒲黄、五灵脂、赤芍理气行血而止痛,可明显缓解平滑肌痉挛,为痛引肩背必用之要药;金钱草、茵陈、黄芩、龙胆草能增加胆汁分泌,为利胆退黄之圣药,尤其是茵陈能消除残存肝胆之病毒,改善消化功能;大黄、玄明粉荡除积秽、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鸡内金消石顾护脾胃;薏苡仁、白术补脾利湿,增进食欲,且能产生肝糖元,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与苦寒之剂配伍,可免害胃之弊。【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按】舒肝利胆汤是全国名老中医吴光烈治疗急慢性胆囊炎之经验方。【方四】利胆调中汤【来源】李露燕。北京中医,2001,20(1):28。【组成】金钱草30克,炙批杷叶12克,竹茹、香橼、佛手、香附各10克,炒白芍15克【加减】胁肋胀闷疼痛随情绪变化加重者,加舒肝理气药柴胡、炒枳壳、延胡索;胁肋胀闷疼痛牵及胃脘部不适、气短、善太息、大便不调者,加益气健脾和胃药太子参(党参)、炒白术、茯苓;胁肋胀闷疼痛合并口干、舌红少苔、夜寐不佳者,加养阴柔肝药北沙参、麦冬、合欢花、何首乌藤;胁肋胀闷疼痛伴有中、重度脂肪肝,大便偏干者,加草决明、山楂。【功用】清解中焦湿热。【主治】胆囊炎。【方解】取金钱草能清肝胆湿热;炙枇杷叶清胃热止呕逆;竹茹能开胃土之郁,治痰热互结烦闷逆;香附乃血中气药,通行十二经脉气分,乃气病之总司,能调气机,行气止痛;白芍能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能于土中泻木,理中泻肝;香橼气芳香,味辛而行散,苦能降逆;佛手气清香而不烈,性温而不峻;香橼、佛手共有疏肝理气、和中止痛之效。【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方五】清胆化痰汤【来源】顾家咸。湖北中医杂志,1995,17(6):52。【组成】柴胡、瓜蒌皮、法半夏、木香各10克,黄连3~6克,大黄3~10克,金钱草30克,白芍20克【加减】热甚者,加金银花、黄芩;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腹满者,加枳壳;湿重者,加苍术、薏苡仁;气虚者,加党参;血虚者,加当归;伴结石者,加鸡内金、丹参、枳实,重用金钱草。【功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理气止痛。【主治】急性胆囊炎。【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按】方中柴胡、黄连、大黄疏肝清热、利胆通腑降浊,金钱草清热利湿,瓜蒌皮、法半夏化痰散结,白芍、木香利胆和营止痛。【方六】疏利化痰汤【来源】顾家咸。江苏中医,1998,19(7):22。【组成】柴胡、法半夏各12克,大黄6克,枳壳、竹茹、郁金、木香各10克,金钱草30克【加减】湿热重者,加黄连、金银花;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白芍,木香加至15克;脾虚者,加白术;伴有结石者,增加金钱草、大黄用量。【功用】疏肝利胆,化痰散结,理气止痛。【主治】急性胆囊炎患者属气郁夹痰证【方解】方中柴胡入肝胆二经,既能疏肝解郁,又能疏泄少阳胆经之邪,肝气调达,则胆的疏泄功能正常;胆禀春木之气,易生火化热,故用竹茹清胆化痰;腑以通为用,故用大黄通腑利胆;法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枳壳行气消痰,郁金利胆祛瘀,木香行气止痛,金钱草清利湿热,利胆排石。【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方七】清肝利胆汤【来源】陈锡刚。山东中医杂志,1996,15(7):300。【组成】柴胡、延胡索各12克,法半夏、枳实各9克,黄芩、白芍、金银花、蒲公英、川楝子各15克,黄连、青皮各10克,熟大黄6克,甘草3克【加减】如伴有黄疸者,去川楝子,加茵陈、A蓄各15克,栀子9克,以加强利湿退黄之力;如右上腹剧痛,有黄疸或无黄疸,B超证实伴有胆系结石者,加茵陈20克,金钱草、鸡内金、牡蛎各15克。【功用】清肝利胆,清热解毒。【主治】急性胆囊炎。【方解】方中柴胡、白芍、枳实、法半夏疏肝导滞,行气解郁;黄芩、黄连、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祛腐消肿,实为治痈之法;大黄清肝利胆,通腑泻热;川楝子、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甘草清热解毒,其甘缓之性又可防止清热解毒药苦寒直折伤及正气。【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柴胡、金银花、黄连、黄芩、蒲公英皆有广谱抗菌作用,能较好的消除胆囊炎症;大黄、枳实、法半夏具有增加排胆频率作用,可使胆汁流量增加;法半夏、柴胡还具有松弛奥狄氏括约肌的作用。【方八】金钱郁金利胆汤【来源】赵壮,崔艳娟。中医药学报,2000,28(3):39。【组成】金钱草30~60克,郁金、柴胡各10~15克,鸡内金10~20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0~30克【加减】久病体弱气虚者,加黄芪;脾胃虚弱者,加白术、茯苓;胁痛重者,加延胡索;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竹茹;胸闷者,加瓜蒌皮;便秘者加酒大黄;自汗者,加浮小麦、麻黄根;以右胁刺痛为主者,加桃仁、红花;湿热重者,加龙胆草、黄芩、茵陈、川楝子。【功用】疏肝利胆。【主治】急性胆囊炎。【方解】方中金钱草、郁金、柴胡疏肝利胆;鸡内金消食;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利湿健胃。【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按】据现代药理实验研究:金钱草煎剂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郁金可使胆汁分泌和排泄,并有轻度的镇痛作用;柴胡有镇静、镇痛、抗菌的作用;鸡内金能使胃液分泌量及酸度增加,胃运动机能加强,排空加速;蒲公英、紫花地丁具有抗菌、健胃的作用。【方九】利胆和胃汤【来源】胡剑秋,周映华。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0,21(4):19。【组成】炒柴胡、枳实、白芍各15克,苍术、厚朴、金钱草各10克,黄芩、虎杖各20克,陈皮、炙甘草各6克【功用】调和肝胃。【主治】慢性胆囊炎。【方解】方中柴胡透邪升阳以舒郁,枳实下气破结,与柴胡合而升降调气;白芍益阴养血,与柴胡合而疏肝理脾;炙甘草甘缓和中,甘温益气以健脾。此四药互配,使邪去郁解,气血调畅,清阳得升。苍术苦温性燥,最善除湿运脾;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陈皮理气化滞。加黄芩、虎杖、金钱草以清利肝胆经湿热。全方合用,使湿浊得化,肝气得疏,气机调畅,脾胃复健,胃气和降,则诸症状自除。配合药物局部敷贴能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与内服药配合,内外同治,产生协同作用,疗效更佳。【用法】每日1剂,取水600毫升,泡上药20分钟,文火煎煮30分钟,取液150毫升,共煎3次,合取450毫升,分早、午、晚3次温服。配合中药外敷:以大黄、虎杖、延胡索研末备用,以3:3:1比例用醋调匀,做成直径为2厘米大小的药饼,敷于右胁下胆囊所在部位,用关节止痛膏固定,每次敷贴4~6小时,每天换药1次。【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黄芩、虎杖、大黄、金钱草分别有抗菌、消炎、镇痛的作用,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及排泄,其中大黄的力量最强,从而达到了消炎利胆的作用。【方十】三金复胆汤【来源】郭新农。三金复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46例。湖北中医杂志,1997,19(1):36。【组成】夏枯草、连翘、蒲公英、茵陈各30克,金钱草30~120克,海金砂20~30克,吴茱萸、槟榔、乌梅、柴胡、郁金各15克,鸡内金10克,青皮、陈皮各12克【加减】伴发热者,加金银花20克,黄连10克;疼痛较重者,加川楝子15克,延胡索、枳壳各20克;伴恶心呕吐者,加竹茹30克;纳呆腹胀者,加炒谷芽、炒麦芽各30克,莱菔子15克;厌油甚者,加山楂15克;伴有结石者,重用金钱草至120克,加生大黄和玄明粉冲服。【功用】清热解毒,利胆消炎。【主治】慢性胆囊炎。【方解】方中柴胡、郁金、青皮、陈皮疏肝利胆,理气止痛;夏枯草、连翘、蒲公英清热利湿,消炎利胆,夏枯草、连翘还能软坚散结,对增厚的胆囊壁有恢复作用。加入吴茱萸暖肝和胃,以防寒从中生;茵陈、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为利胆要药,药理研究表明,上药有稀释胆汁、增加胆汁分泌量、松弛奥狄氏括约肌的作用;槟榔;乌梅、有收缩胆囊、促进胆囊排空作用;乌梅生津,可避免苦寒伤阴;生大黄、玄明粉具有利胆排石之功。诸药合用,具有消炎利胆、恢复胆囊功能的作用。【用法】水煎服,日1剂。

213 评论

咩丝忒酷

不是。这个杂志是医学统计源核心期刊, 曾经在1990年和1996年评上中文核心期刊。刊名: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Yun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主办: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周期: 月刊出版地:云南省昆明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7-2349CN: 53-1120/R邮发代号: 64-1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曾用刊名:云南中医杂志创刊时间:1980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347 评论

亲爱的玉玉

不好投。《云南中医学院学报》主要反映中医药科研、医疗、教学等方面的新成果、新信息,设有中医基础理论、实验研究、方药研究、临床研究、针灸推拿、民族医药、药用植物资源等20余个栏目,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不好投。

201 评论

相关问答

  • 上海中医药学报官网

    现已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药学文摘》收录源期刊、《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被国际

    小不点儿淘气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官网

    1撰稿要求1.1总体要求文稿力求内容新颖,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语言通顺,用词规范,数据可靠。文稿一般以4 000~6 000字为宜,论著、综述类不得超

    叶伟2050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

    医学学术期刊的种类有数千种之多,主要包括三个等级,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很多省份会划分自己的一类,二类期刊标准,核心期刊大概就有1000多种,

    小猪行天下1212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医药学报编辑部官网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复审好过。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属于双月刊,审稿周期在1至3个月左右。《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

    吃出新味来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云南医药杂志官网

    不是。这个杂志是医学统计源核心期刊, 曾经在1990年和1996年评上中文核心期刊。刊名: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Yunnan Journal of T

    瘦子你好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