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皑皑xueaiai
食品包装学论文食品包装材料论文食品包装学教学研究[摘要] 按照教育部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及农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培养目 标的要求,根据自身讲授食品包装学的体会,阐述了在学习食品包装学的过程中, 通过让学生逛超市或走访食品厂搞调查,以了解各种食品的包装材料、 包装方式; 从包装食品的标签入手,联系课程理论,学以致用,分析食品标签存在问题,充分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事半功倍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的方法。 [关键词] 食品包装 食品标签 问题 食品包装的材料、 包装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食品包装学发展成 为独立于食品工艺学的一专门学科。 这门学科日益受到重视,成为有关食品各类 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按照国家教委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及农 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课程应系统地介绍有关食品包装材料、 工艺技术、 机械设备和设计方法,并反映近年来世界各地在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 成果和最新进展。 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力图把一些食品包装的基本理论讲解的清晰易 懂,从而使学生通过理论教学,能够掌握食品包装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包装方法的 原理,学习和理解有关食品包装的材料运用、包装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 决包装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应介绍近年来世界各地在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成 果和最新进展。 基于上述认识,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包装学”课程进行了教学 研究,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在调查走访中,了解食品包装,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从食品标签入手,带着问题,在逛超市中学到知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能力目的。 1.通过各种方式,或走访食品厂,或逛超市,调查了解常见食品的包装。 比如,面包的包装,先让学生调查有几种包装形式,然后引导总结各种包装 形态的优缺点,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再查阅有关资料介绍发展历史。通过调查学 习认识到面包通常是采用软包装材料裹包的。主要包装材料有如下几种: (1)蜡纸。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包开始采用蜡纸裹包。蜡纸是最经济的 包装材料,在自动裹包机上也有足够的挺度,封合容易,能有效防止水分的散失, 其缺点是透明度不好,而且折痕容易造成漏气,引起面包水分散失和发干。 (2)玻璃纸。1920 年前后玻璃纸就开始作为面包的裹包材料。后来改用涂 塑玻璃纸,解决了半防潮性和热封问题。1930~1955 年,面包基本上改用玻璃纸 包装。但是,玻璃纸的包装成本比蜡纸高得多,比较适合用作高档面包的包装。 (3)塑料薄膜。国外 50 年代开始采用聚乙烯薄膜包装面包。聚乙烯薄膜包 装成本比 后面的给你发到个人消息里吧 业:调查几个附近食品厂家的标签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的内容有:食品名称,配料 表,净含量和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或/ 和保存期,贮藏指南,质量等级、 产品标准号,特殊标注内容。 当包装容器的最大 表面积小于 10111121时,除香辛料和食品添加剂外,可免除配料表、生产日 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质量等级、产品标号。产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中已明确规定保质期或保存期在 18 个月以上的食品,可以免除标注保质期 或保存期。进口食品可以免除原制造者的名称、地址和产品标准号。推荐标注 的内容是批号、食用方法、热量和营养素。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 食品,必须在食品名称附近标注《辐照食品》;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 的任何配料,必须在配料表中加以说明。 食品包装学的授课中,联系课程理论通过逛超市或走访食品厂家,学到食品 包装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从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 密切的食品标签入手,既让学生了解食品保藏的基本知识,又通过调查实践掌握 了常见食品包装的形态,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目的。参考文献: [1]陈志周,于志彬,迟建,等.《食品包装学》的探索与实践[J].包装工 程,2004,25(3):202-203. [2]张平安,艾志录,赵秋艳,等. 食品包装学的多媒体教学[J].现代食品科 技,2005,21(2):145-147. [3]刘国凌,彭珊珊, 朱定和.“食品包装学”课程创新教育的探索[J].包 装工程,2003,24(6):140-141. [4]章建浩. 食品包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幽花零落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们喜欢。
食品抗菌包装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抗菌包装技术作为活性包装技术的一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现代食品包装技术中。它可以有效抑制食品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食品货架期,保证食品品质。本文概述了抗菌包装技术,对抗菌包装的种类以及影响抗菌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展望了抗菌包装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抗菌包装 种类 影响因素 展望
中图分类号:TS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4-0065-0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选择个性化的包装食品时,更加注重其对自身健康的影响。然而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细菌等致病性微生物无处不在,如何安全有效的防止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成为现代包装技术的研究重点。抗菌包装技术应运而生。抗菌包装是一种新的包装理念,它可以有效的抑制食品表面微生物生长,从而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抗菌包装技术开辟了食品包装的新领域,在食品包装的技术领域独受青睐。
1 抗菌包装技术
抗菌包装是指在包装材料中新增特定的抗菌剂,通过延长微生物停滞期,减缓生长速度或减少微生物成活数量来限制或阻止食品腐败菌或致病菌的生长,从而保证食品品质和延长食品货架期。
根据抗菌机理的不同抗菌包装可分为直接抗菌和间接抗菌两种形式。直接抗菌是将某些具有抗菌功能的物质直接新增在载体内制成包装材料。间接抗菌是在载体中新增一些能够调节包装内微环境的物质或利用包装材料的选择透过性来调节包装内微环境而不利于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从而实现抗菌目的[1]。
2 抗菌包装的种类
包装时放入抗菌小袋或抗菌衬垫
抗菌小袋或抗菌衬垫可以直接放入包装内起到抑菌的作用。常见的抗菌小袋有三种形式:除氧型、吸溼型和产生乙醇气体型。除氧型和吸溼型已被广泛应用于焙烤产品、方便面和肉类的包装中。吸收衬垫主要应用在托盘包装的零售鲜肉和家禽肉中,将吸附衬垫放在托盘中,可以吸收肉类产品流出的汁液,防止微生物污染,一般在吸收衬垫中还要新增抗菌剂和表面活性剂。
在包装材料中直接加入抗菌剂
在包装材料中新增抗菌剂可以抑止食品原料表面微生物的生长。此方法与直接浸泡和喷洒抗菌剂相比优势明显,可以大量减少抗菌剂的用量和避免由于食品化学组分的影响而降低抗菌剂的抗菌活性。可新增到包装材料内的抗菌剂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有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天然生物抗菌剂和高分子抗菌剂。
在包装表面包覆或吸附抗菌剂
由于一些抗菌物不耐高温。所以,通常先将包装材料加工成薄膜,然后将抗菌物包覆或吸附在包装材料表面上,从而发挥其抗菌作用。但必须要对包装材料表面进行处理以提高其对抗菌物的吸附能力。
3 影响抗菌效果因素
食品的特性对抗菌剂抗菌活性的影响[7]
食品具有不同的pH、水分活度、碳源、氮源、氧压等,为微生物和防腐剂提供了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pH值会对目标微生物的群落及其生长率产生影响,同时也会改变多数防腐剂的抗菌活性及防腐剂的解离状态。水分活度可说明食品的稳定性和微生物繁殖的可能性,同时它还能影响膜的水合状态。抗菌包装材料上的非挥发性防腐剂的释放取决于从食品中蒸发到膜上的水分及其溶解抗菌剂并促进抗菌剂扩散到食品表面的程度。
包装材料的选择对抗菌剂功能的影响[8]
选择合适的抗菌剂需考虑作用方式、食品成分以及从包装材料到食品表面的扩散动力学等。载体材料的选择对抗菌包装膜的功能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主要取决于载体的生物学特性、与抗菌剂或微环境调节剂之间的相容性以及包装膜自身的透性。
包装材料加工条件对抗菌包装残留抗菌活性的影响
包装材料在铸造、贮存和销售过程中,混入其中的抗菌剂的抗菌性会遭到不同程的破坏。最后使用的抗菌膜的残余抗菌活性才是有效抗菌活性。在塑料树脂的挤压过程中,挤压机的高温和高压会影响混入的抗菌剂的稳定性,并降低其残余抗菌活性。包装材料的叠合、印刷、干燥和贮存等过程,以及粘合剂和溶剂都会对抗菌剂的抗菌性产生影响。此外,挥发性抗菌剂的挥发损失也是包装材料在铸造***或挤压***和贮存过程中抗菌活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4 结论与展望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安全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改善气调包装及真空包装不能充分抑制肉制品在贮藏过程中表面微生物的生长,而抗菌包装技术可作为改善气调包装或真空包装的补充,进一步抑制食品表面微生物的生长、脂质的氧化、颜色的褐变,在延长肉制品货架期的同时,改善产品的感官特性及风味,提高产品的安全性。目前,抗菌包装技术在日本、欧洲已使用多年,尤以日本最多。在我国,抗菌包装的运用还较少。总之,抗菌包装技术是未来食品包装的发展方向,但此技术的广泛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冰.抗菌技术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J].湖南包装,2008***2***:21-23.
[2]黄巍,王建清.真空镀银抗菌包装薄膜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6,27***12***:43-44.
[3]李侠,薛涛,何力,等.磷酸盐玻璃载银抗菌PP复合材料的效能研究[J].塑料,2007,36***2***:19-22.
[4]疏秀林,施庆珊,欧阳友生,等.植物精油的抗菌特性及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究新进展[J].生物技术,2006,16***6***:89-92.
[5]杨远谊.壳聚糖/奈米二氧化钛抗菌保鲜膜的研制及效能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6]李学红.环糊精在抗菌食品包装中的基础应用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7.
[7]赵利,王素雅,谢俊杰.食品抗菌包装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01,22***5***:78-80.
[8]李学红,金征宇,徐学明,等.抗菌食品包装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10***:115-118.
[9]吕飞,叶兴乾,刘东红.食品抗菌包装系统的研究与展望.农业机械学报,2009,40***6***138-142.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
我多次进入文库都要无法看到监理相关资料,并无法无天下载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们喜欢。 食品抗菌包装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抗菌包装技术作为活
cn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食品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而与之相伴的食品包装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今天,无论是走进商店、超市,还是走进我们的家庭,处处可见设计精美
有《食品科学》、《食品工业科技》、《中国粮油学报》等。 《中国粮油学报》创刊于1986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粮油学会主办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食品塑料包装的种类及安全性食工051 2081605127 程鹏摘要 食品包装是现代食品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起着保护食品质量和卫生、方便储藏和运输、延长或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