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yuan617
我认为伤害了科研环境。虽然知网一开始成立的初衷是好的,而且确实促进了科研学术的交流。但是当一个本身带有公益属性的平台商业诉求越来越强,作为「摇钱树」越来越大,变成了科研学术的成本。举个例子,类似建设高速公路,本身对经济发展有好处,但是假如某个公司垄断了大多数高速公路,收费越来越高,相当于额外收了一道「税」,而在科研学术领域,这就变成了「科研税」,变成了一种瓶颈。
这次中科院之所以停掉知网,是因为中科院订购知网的费用已经达到了千万级别。平时如果你在学校图书馆查询知网上的论文,没有花钱,是因为学校已经替你交了钱。各个大学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成本来订购知网的服务。
那么知网上的论文来自哪里呢?每年各个大学的学位论文(例如博士论文等等)都被知网收录,大家往很多学术杂志投稿的论文也会被知网收录,然后各个大学的学生、科研人员检索论文,要再额外付费。
本身提供收录、检索服务并且收费,这是合理的,因为这中间是有运营费用的。但是由于知网在市场上的位置,掌握了定价权,费用越来越高,这些费用最后由国家财政和学生的学费买单了。包括学生的论文查重等等,都变成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框框拆拆远行车
知网涨价是否伤害了科研环境?这当然是肯定伤害了科研的环境,毋庸置疑的。学术考评通常都是以提供知网检索作为重要依据,尤其是当下兴起的学术检测,知网数据库是最重要的查重比对数据库。而高额的涨价检测,给毕业学子造成了重大的经济负担,一篇十万字的博士论文,查一次就要耗去数百元,受益的是数据库检测商。学术检测影响的最终是科研环境。
近日,网传中科院因难以承受千万级别的续订费决定停用知网的消息,曾引起大量讨论。
18日,中科院图书馆处相关负责人证实,网传近“千万级别”续订费用和停用知网访问这件事情属实。至于未来是否恢复对知网的访问,相关的负责人介绍,“现在不好说,至少今年应该是没有这个计划了。”邮件显示,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发布通知称:“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CNKI数据库出版商)暂停中科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4月8日,CNKI科技类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无法下载。”
多所高校曾因费用过高停用知网,2012年至2021年期间,至少有6所高校曾经发布公告表示暂停使用知网,原因则为知网费用涨幅过高。但是,停用一段时间后,因为知网数据库资源内容的独有性以及资源整合一站式搜索于其他数据库难以实现,很多高校迫于压力又继续与知网合作。
知网,目前在同类型市场上拥有相对领先的市场地位,知网是否涉嫌垄断的质疑也重新被讨论起来。
2021年12月,“知网擅录九旬教授论文赔偿70多万”曾引发热议。之前,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德馨100多篇论文,教授没能拿到稿费,自己下载反而还要付费。教授最终诉求法律,胜诉,累计获赔70余万元。知网表示“积极处理赵德馨教授作品继续在知网平台传播的问题”。2022年4月18日,赵教授又一次发表:“知网发布说明向我道歉后,从没跟我商量过论文上架的事情。”现今知网公开致歉已4个多月,赵教授被下架的100多篇论文于知网上仍然搜查不到。
有关专家介绍:《反垄断法》是非常专业的法律,只有反垄断执法机构或着司法机关才能判定知网是是不是构成了垄断行为。执法或着司法机关判定为垄断行为时,有三个步骤:1,界定相关市场;2,判定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3,是否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专家还介绍:“拥有市场支配地位是合法的,滥用这种地位的行为才可能违反《反垄法》”,知网是不是涉嫌行业垄断,调查则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中国知网的定位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有着极强的公共性,自然不能以经济盈利为最高准则。面对知网的负面舆论,希望知网认真审视现行运营策略,回应媒体关切,不要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让众人大家议论。应当为中国学术事业贡献力量。
沙土花生
知网费用有多高?中国科学院也快用不起了,可能要停用知网CNKI 数据库。
近日,知乎一则帖子登上热搜榜,帖子内容为「网传中国科学院因近千万的续订费用停用知网 CNKI 数据库,真实性如何?」,帖子访问量高达上百万。
帖子主要内容为:「2022 年 4 月 8 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表示: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 (CNKI 数据库出版商) 暂停中科院对 CNKI 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即日起,CNKI 科技类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无法下载。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正考虑通过维普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对 CNKI 数据库形成替代保障。」
据知乎上多位网友透露,目前中国科学院已有多个研究所都收到了类似邮件通知,未来几周可能就会停用相关数据库。
通告部分截图,图源:
北大等多家单位曾抱怨知网太贵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情况。
2021年底,人民网曾发新闻称,因收费太贵,10年6高校停用知网。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可能中断服务通知。
2016年3月,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了《“中国知网”可能中断服务通知》称,该校可能无法及时续订知网的原因是“数据库商涨价过高”。
2012年底,南京师范大学就宣布停用知网,改用万方和维普。
金陵科技学院图书馆公告。
2014年6月,金陵科技学院图书馆发布通知:图书馆与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的合同到期,新一轮购买协议已商谈了3个月,因该公司涨价幅度过高和服务内容缩减而未达成一致。
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发布公告,直言知网“涨价离谱”,还提供了数据佐证。 公告中提到,2000年以来,同方知网对该校的报价每年涨幅都超过10%,特别是2012年,涨幅高达,从2010年到2016年的涨幅为,年平均涨幅。 公告中还坦言,为了维护武汉理工大学的权益,图书馆与中国知网的谈判非常艰难。
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公告。
2018年12月,太原理工大学因与知网就续订价格及使用方式未达成一致,经研究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暂停访问知网数据库。
集美大学图书馆公告。
2021年1月,集美大学图书馆发公告称,由于知网数据库资源价格不断上涨及预算原因,学校对订购方案进行了调整。
据长江日报报道,虽然知网涨价高,但各大高校由于顶不住压力,后来均已恢复知网数据库的订购。
网友:应该另起炉灶
对于这件事,网友纷纷展开讨论。
一位中科院的物理化学博士表示,“虽然我估计这事情最后会达成新的妥协,CNKI打个折,科学院继续买,但看到科学院停止购买CNKI数据库,我还是挺欣慰的。至少根据我以前的工作经验,这玩意根本就没用,买它纯属浪费钱。”
东南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就表示,“知网如今已成毒瘤,弊远大于利。”
还有网友抛出一张知网2005年-2021年毛利率图,正如其评价“典型的学术资源垄断——真学阀”。
政协委员建议:国内供用户免费使用
知网是一个知识学习、传播和应用的交流合作平台。据相关数据统计,2017 年底,知网的主要市场包括高校、公共图书馆、科研机构、医院、政府、军队、基础教育等 50 多类科研和学习型行业,共有 2 万多家机构用户,2 千多万个人注册用户。并且,知网还与 530 多家国际出版社达成合作。
然而,近年来,知网却屡屡因稿酬过低、擅自收录、高校收费高等负面消息登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中国青年报官博称,2020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谈知网免费,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将中国知网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并在国内供用户免费使用,比如在浏览论文和下载文献等内容的时候,可以对国内用户免费开放,另外,论文查重、论文引用检索及大数据服务等都可以继续收费。
倪闽景认为,现在的知网还是很容易通过垄断地位摄取高额的利润,一篇论文的下载费用平均在3元左右,一方面,是技术让知识变得越来越便宜了,可是行业垄断问题却让知识的价格变得越来越昂贵,认为青少年学生等特殊群体,可通过知网获取到免费的专业文献。
来源:科教小站、知乎、机器之心等。
声明:本文整理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晴天夹心
我觉得中科院将用万方、维普代替知网,可以完全替代。
小伙伴们知道,近期一则中科院停用中国知网的消息在网络流传。根据网传消息:知网续订费近千万,导致很多高校不堪重负。从20号开始停用,现在还可以用。因为科学院没有和中国知网达成统一采购的合作。现在是开通了万方和维普,可以用这两个替代一下。
据媒体报道,4月17日,中科院图书馆处某位负责落实此事的老师证实,网传的近“千万级别”续订费用和停用知网访问一事属实,中科院各大所正积极应对因停订知网带来的影响。“自2022年4月20日起,停用CNKI数据库。以后会用万方和维普替代,查不到的文献可以用文献传递等方式。”
经常查阅资料的小伙伴们知道,知网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创建于1999年6月。其实,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通过产业化运作,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
目前,经过多年建设,知网已经集成了国内5400多种期刊、540多种报纸、国内有关博硕论文、会议论文、标准、专利,以及行业年鉴、行业法律法规、科技发展动态等大量数据信息及相关资料,知网已建成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知识信息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平台,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动态更新、个性服务、专业性和简便实用等特点。小伙伴们知道,知网作为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能正式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电子期刊单位,硕博研究生要想毕业,必须将论文上传知网并自我查重。因此,每年毕业季,小伙伴们少不了上知网,对毕业论文进行查重。
从以上介绍中,小伙伴们了解到知网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更不能回避其自身存在的高收费问题。小伙伴们知道,中科院是财政拨款单位,每年需要支付知网近千万元服务费,不堪重负,转而选择开通万方和维普,我认为中科院将用万方、维普代替知网,可以完全替代:万方和维普都是国内著名的学术数据网站,如万方数据库是和知网齐名的国内专业的学术数据库;维普网是中文期刊数据库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也一直致力于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开发和应用。
总之,知网的出现,使搜索文献变得简便,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研究者的工作量,收费确实无可厚非。但也要看到,在其高收费的背后,也养成了部分科研人员的惰性和对其依赖性。我认为,舍弃高收费的知网,进而选择万方和维普,既可以降低高额收费,还能够减少部分科研人员对网络搜索工具的依赖性,可谓一举两得;同时,我认为知网在开展市场化服务同时,也应践行其“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的初衷,在普惠性等方面补齐短板。
要下全文,只有一篇一篇下,你在检索首页直接点下载,会快些,如果进去每篇下更慢.不可能要读这么多论文,你可以下载个摘要就是了
凡是万方数据库中只有导出不能下载的学位论文,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均有收藏,万方没有获得授权,不能下载。请登录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检索并联系复制。国
论文全文下载方式有:在线阅读、整本下载、分章下载和分页下载四种。 点击图标后将弹出对话框,用户按照系统提示可实现在线阅读或下载后离线浏览。第一次使用的用户必须先
目前查找国内学位论文可通过以下几个数据库: 目前查找国内学位论文可通过以下几个数据库:1.清华同方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已经订购,文摘,全文) .清
原因如下第一种原因是文献由于各种原因被锁住,不能够再提供阅读和下载的服务。第二种原因是文献由于各种原因已经被撤稿,不再属于公开发表论文,那么这种情况下是看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