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是个小太阳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训练。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口腔医学专业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口腔医学论文题目
1、 基于创新创业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研究
2、 实习分享会及日志在口腔医学生实习中的实施
3、 计算机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4、 欢迎关注《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和《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5、 案例情境教学对高职口腔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6、 浅谈“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地区口腔医学专业的 留学 生 教育
7、 口腔医学生牙体形态学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8、 PRF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9、 口腔医学生在D55和D65光源下比色效果的对比研究
10、 黄芪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尿源性干细胞及其在口腔医学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12、 口腔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
13、 能力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中的应用
14、 浅析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现状
15、 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16、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口腔医学教学应用的探讨
17、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考核中的应用
18、 3D打印用光敏树脂材料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
19、 专业认证背景下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20、 口腔医学生卫生法学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1、 影像学技术在口腔医学教学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2、 《口腔材料学》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中的改革探索
23、 口腔医学近十年高被引论文的出版信息分析
24、 PBL教学法在八年制学员 儿童 口腔医学实习中的应用
25、 将诊所管理课程纳入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的探讨
26、 网络新技术在口腔医学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7、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和《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推出精准推送服务
28、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培养模式探索
29、 如何提高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美学素养
30、 OSCE在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中的应用
31、 鱼骨图结合PDCA循环持续改进口腔医学PBL教学质量
32、 翻转课堂模式下口腔医学美学案例式教学探索
33、 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34、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和《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推出精准推送服务
35、 《上海口腔医学》20x-20x年载文分析
36、 情景式教学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7、 异质化导师机制在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模式探索
38、 离体牙在口腔医学实验课程中的综合应用效果评析
39、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与对策探究
40、 国内外口腔医学课程设置分析——基于社会需求的维度
41、 miR-21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42、 浅析研究生助教制度在口腔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推行与作用
43、 高职口腔医学专业 毕业 生跟踪调查与思考
44、 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口腔颌面外科学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与 反思
45、 形成性评价在武汉市某医院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46、 口腔医学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质量诊改体系建设与应用实践
47、 MBBS留学生口腔医学教学效果分析
48、 “以疾病为中心PBL整合式课程”教学改革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49、 口腔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50、 微课在口腔医学实习生职业防护教育中的应用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题目
1、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和位置的CBCT研究
2、口腔锥形束CT对下颌牙 种植 位点线性测量精度的实验研究
3、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4、无牙颌种植修复临床回顾性研究及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咬合初步分析
5、产前暴露于纳米氧化锌对大鼠子代脑发育及成年期行为学特性的影响
6、我国入选PubMed数据库的生物医学期刊文献计量学分析
7、电针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大鼠TNF-α、IL-1β影响的研究
8、86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外科治疗的回顾和分析
9、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临床诊治新观点
10、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中对髁突应力分布作用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11、T-Scan应用于牙根纵裂患者咬合特征分析的初步研究
12、正畸治疗对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
13、成人正颌手术前后的心理特征及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14、不同牙面处理 方法 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的影响
15、自锁托槽矫治器与直丝弓托槽矫治器排齐牙列的对比研究
16、构建3D打印牙齿模型及其形态仿真性研究
17、锥形束CT对下颌乳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
18、F大学口腔医学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和质量研究
19、口腔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及课程教学发展策略
20、口腔医学本科毕业考核中多站式考试的设计及效果评价研究
21、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光滑念珠菌力学性质的影响
22、乳牙根中1/3折保守治疗的应用研究
23、牙髓切断术与牙髓摘除术在深龋露髓乳磨牙临床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24、整合牙颌模型三维重构及其应用研究
25、江西省口腔医疗服务能力调查分析
26、玻璃纤维桩不同粘接方法粘接强度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7、牙与固定修复体的动力学研究--振动分析和疲劳测试
28、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
29、气电纺蚕丝蛋白纳米纤维的制备与组织工程研究
30、张应力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31、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初步研究
32、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和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基础研究
33、等离子浸没注入和多弧离子镀对纯钛及钛合金表面改性的基础研究
34、口腔卫生服务现况评价与口腔卫生人力预测研究
35、自制铸钛包埋材料铸造工艺与铸钛修复体铸造精度的研究
36、口腔修复学教学及临床三维多媒体平台的建立
37、应用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制作全口义齿钛基托的实验研究
38、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改性材料的制备及其抗龋性能研究
39、髁突在咬合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效应
优秀 医学英语 论文题目
1、TED医学演讲视频在研究生医学英语翻转课程中的应用
2、医学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3、医学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4、医学院校英语听说课程改革初探
5、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和微社区的医学 英语阅读 翻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6、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7、浅析医学英语在中医药院校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8、医学检验本科生 专业英语 教学体会
9、构建学习策略教学,提升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10、医学体系下不同层次医学生 英语学习 需求调查及研究
11、医学英语书面语语料库的构建原则及其应用
12、文体学视角的医学英语词汇特点与教学实践
13、关于医学本科生专业英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14、高校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的积极图式联想方法
15、基于“双向融合”的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新模式的研究--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16、高职医学院校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内容选取与设计
17、医学 英语听力 泛在学习模式研究
18、医学学术 英语口语 课程构建的探索
19、基于苏格拉底对话教学法的医学生 英语写作 教学设计个案研究
20、学术会议翻译互动式医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21、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英语个性化学习策略探索
22、心理词汇与医学英语词汇教学
23、牡丹江地区医学生英语水平及其与就业相关度的调查
24、案例教学法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25、EGP与ESP有效衔接在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26、医学英语课程培养医学生伦理素养的模式探究
27、网络环境下医学院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
28、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流行病学英语备课探讨
29、基于图式理论的医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30、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哲学思维
31、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之体会
32、网络环境下医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研究
33、医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在医学翻译中的问题
34、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常见的学习策略
35、多媒体在医学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36、跨 文化 理念下的医学院校英语教学
37、基于多模态理论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38、网络日志在医学专门用途英语中的应用
39、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英汉医学词汇的语义对比
40、培养医学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研究
41、以英语新闻健康报导为内容依托的医学生语言能力培养探索
42、高等医学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特点
43、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改革
44、叙事医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践行构想
45、针对医学体系不同层次医学生英语教学策略的差异化研究
46、浅析公共英语与医学英语的互相渗透
47、医学英语的文本翻译策略探析
48、焦虑心理因素在医学五专生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49、听说结合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医学英语提高探索
50、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口腔医学专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
★ 关于口腔医学的毕业论文
★ 口腔医学本科论文
★ 口腔医疗管理论文
★ 关于口腔医学毕业论文
★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
★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 关于口腔医学的专科生毕业论文
★ 口腔医学技术论文(2)
★ 口腔医学职称论文(2)
Ashtray喵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 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护生将以往学到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与有关疾病治疗、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患者的操作技能相结合,获得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心脏外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心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法体会
引言
目前,医学模式和护理理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自2010年1月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以来,在各个医院相继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此为契机,为了优化护理管理业务体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士职业形象,全面履行护理人员职责,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我们制订了心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程序,“优质护理服务”新理念在心脏外科的初步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进一步强化了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新理念内涵的理解,提升了住院患者的满意率。
1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心脏外科是集急、危、重症患者于一体,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急救多,由于频繁的治疗、护理和观察造成非常紧张、节奏很快的气氛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同,这样使患者产生很多想法,不利于患者的配合和治疗,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行为等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责任护士对其积极的疏导和解释,解除患者的种种疑虑,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精神上处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于2010年6月开始将优质护理服务新理念新模式运用于心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 取得良好效果。
2 实施方法
筹备动员
宣传教育,全面部署 为使我科广大医务人员尽快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科室多次召开护理人员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部署和宣传,强调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加强护理工作是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 措施 ,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客观要求,护士长主动了解护士的思想状况,并与护士有效沟通,使护士的认识统一到医院开展此项工作上来,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并外派2名参加“全省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研讨班”实践学习。
积极宣传,接受监督 科室全体人员积极参与“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在工作启动阶段及时召开了实施大会,向全体工作人员宣传“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目的和意义,组织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优质护理服务 经验 分享会”,学习和吸取其他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方法,并在医院网站开辟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专栏相互学习,共同借鉴,同时公示基础护理项目和内容,接受社会和服务对象的监督。
修订各项护理职责、制度和工作程序
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由于护理工作模式及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护理部围绕卫生部提出的十六项重点工作修订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临床各类护士工作职责及工作标准及出、入院等相关工作流程,结合《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及《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制定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基础护理操作流程,编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指南》下发科室,组织学习,开展基础护理操作培训,规范护士的操作规程。
调整排版模式,实行责任大包干,切实落实基础护理职
改革传统的排班模式,按护士职称、力量的强弱搭配合理排班,病区60张床位,护士21名,除护士长、主班护士、辅助护士3人外,其余18名人参与负责“包干“患者。病房床位分成前后两组(由1名护理组长及8名责任护士组成),每组30张病床。护理组长由护师和高年资的护士轮流担任,每组护理人员长期为每组患者服务,将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及小组成员的姓名张贴于病房公示墙,便于患者知晓负责其护理工作的护士姓名,当责任护士不在岗时,由所在组的护理组长或其他责任护士代管,责任护士在工作中落实整体护理,把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对患者的治疗、康复以及健康指导融为一体, 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护理组长担负责任护士外还负责所在组的护理质量检查和对年轻护士的指导,在对护理组长、责任护士、主班护士、确定职责分工。根据病房多数护士的志愿和患者的需求,调整护士排班模式,责任护士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满意护理。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和 人力资源管理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护理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护士长及护理组长每天检查各班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并清除各类隐患、各种查对制度的落实情况、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落实情况、护理文件的规范书写、神志不清的病人是否使用床栏、是否履行告知义务并及时记录等等,加强不同层次护士人力资源的管理,合理安排工作职责,严格履行护士义务。
改革薪酬机制,分层级使用护士,拓展护理服务内容
改变原有的“一锅粥”平均分配制,实行多劳多得,奖惩分明的薪酬机制,全体人员积极为有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献计献策,积极有效的给予奖励.对新老护士进行一对一传、帮、带,每个班次均实行双班制,细化工作流程,拓展护理服务内容,每日严格落实患者基础护理工作,为每一位患者亲自实行洗头、擦背、洗脚等生活护理。
注重人为关怀 创造温馨病房
注重人为关怀,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1]。我们的护理工作要求做到五点:仪表美一点、问候多一点、巡视勤一点、观察细一点、业务精一点。尤其是护士们真诚的微笑、关切的眼神,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增加了理解和包容,为沟通架起了一座稳固的桥梁。
3 体会
转变了观念,改善了服务态度 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在护理工作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四心:接待病人热心、解答问题耐心、接受意见虚心、执行医嘱细心;六声:病人来有迎声、问有回声、走有送声、合作有谢声、工作失误有道歉声、接电话有问候声。经常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服药情况,生活上是否需要帮助等,不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的 文化 素质和修养。
加强了责任心,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由一组护士提供责任制包干护理服务,护士能够更加细致全面地掌握患者病情,包括心理变化,落实基础护理,做好专科护理,使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无误的完成。科室每月集中组织护士学习,加强护理 安全教育 ,增强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每周安排规范化培训。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质量较前明显提高。
生活护理到位,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实施基础护理,进行生活照顾,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对病人病情开展有效护理工作,牢记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同等重要,对患者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实施中不断规范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完善基础护理服务设施,扩展基础护理服务范围,让患者切实感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营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明显改善 护士通过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整体护理服务,增进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患者可以随时感受到护士的关心,患者和家属更加信任和依赖护士了。
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后,病房变得整齐卫生,患者陪护和自聘护工比例大大降低,很多病房都不乏患者称赞我们护士、感谢护士的声音。护理人员主动工作意识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但还有许多不足,仍需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好,让患者真正得到实惠,从而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病人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
参考文献:
[1]胡德英,外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初探[J].护理学杂志,2010,25(18);22- 23
输血疗法可以使受血者获得最有效的 治疗和最大的安全性。尽管由于心脏外科医生手术技术的提高、灌注技术的改善,心脏手术后病人少输血或不输血是新的输血疗法试图达到的目标。但由于心脏病人病情的特殊性及其手术的要求,病人手术中失血、术后循环不稳、容量不足等都会需要输血治疗。通过输血治疗可以使失血患者快速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功能。使垂危的生命得到逆转。因此输血护理是心脏外科护士的常规工作之一。西京 医院心脏外科每年行心脏手术3800余例,每年都有数万毫升的血液经过不同护士的双手分别输入每一位病人的体内。然而输血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从输血申请到血液输入完毕,这其中任何环节出现疏忽都可能影响到患者生命。而且受当前 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输血还达不到零风险[1]。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媒体也时有报道,因此安全输血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1影响心脏外科患者输血安全的风险因素
护士对相关输血的 法律法规知识淡漠: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是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指导临床输血的重要的法律性文件。部分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只注重了完成常规工作而忽视了法律法规的学习,导致相关知识缺乏而盲目操作,影响输血疗效,增加病人的痛苦,严重者可导致病人死亡。
护士工作超负荷、 规章制度 执行不得力:护士是输血治疗的具体执行者。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大医院的护士工作量大,在较忙的状态下个别护士往往会忽视规章制度的落实而采取工作简单化,工作中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导致差错。如在多个病人同时需要采集血样时,护士会将几个病人的试管同时带上,以至于忙中出错将血样放错试管。特别是近两年来,国家医疗体制的改革、新农合政策的实施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切身的实惠,但同时也带来了大医院病人的剧增,有时甚至是出现井喷状态。病人多,护士医生的工作量势必增大。每日病房护士需完成6-10位心脏病人的术前准备。陈宇宁[2]等报道成都某医院临床输血所导致的缺陷中护士缺陷比率占到,而主要缺陷是输血记录内容不全、严重的还有采送错配血标本。
病人住院期间处置的环节较多;心脏外科收容的病人多为急危重症,其住院治疗需要多各部门的共同协作。患者住院后需经过病房(进行术前准备)、手术室(手术、麻醉、体外循环灌注)、重症监护室(危险期)、及病区恢复,不论是急诊或是择期手术,心脏手术前均须对患者进行采集血样做交叉配血试验。一般情况下择期手术的患者,其术前的交叉血样都有病房护士采集并通过卫勤人员负责送往血库,有部分急诊手术会在手术室采集血样,而患者输血多数情况下是在手术时或者是在手术后ICU进行。这期间经过了病区护士、卫勤人员\血库工作人员、手术室护士、ICU等多个部门护士的手,从采血时保存血样的试管上标签的黏贴、采血时查对、送样时的交接、及提血时与血库工作人员的查对到为患者输入体内,任何流程上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输血差错的发生。有 文献报道[3],输血失误10%在护士采样51%在血样收集及管理。娜琴[4]等对输血差错资料的分析显示,多数不是技术原因,而是由于忽视核对而造成。
病人病情复杂多变,评估难于详尽准确:心脏病人由于病情的特殊性,病情重、病情变化快,临床用药较多,临床各种突发事件是其他外科病人的数倍;加之术前可能应用的药物作用的影响,患者机体凝血机制紊乱;特殊青紫型患者侧枝循环丰富;又因为术中体外循环的影响,凝血因子、血小板破坏较多;再加上手术复杂,患者术后早期循环稳定性差。因此评估患者的病情难以详尽准确,要求护士护理经验丰富、知识面广、理解力强。 2护理对策
输血是临床重要的 治疗措施之一[5],特别心脏外科病人病情危重者较多,临床工作中输血相应较多。在输血过程中,每位护士都要仔细周密、审慎对待,时刻关注病人的安全,发挥高度的责人心,严防差错的发生。
输血前执行知情同意:患者家属拥有输血知情同意权,由于艾滋病、肝炎等病毒感染存在窗口期,出于窗口期供血者的血液感染指标显示阴性,虽然现在检测手段越来越先进,但是在输血的过程中也有感染艾滋、肝炎等病毒的可能性,在输血前和患者家属进行谈话,详细告知输血目的及风险,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并使其要求在输血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严格遵守职业操守、认真执行规章制度:护理人员不仅要拥有过硬的技术,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在临床用血的过程中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身作则,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认真执行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按照输血流程及详细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每个心脏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医院均能为之提供安全取血、安全输血。
加强病情观察、防范输血不良反应:心脏病人由于病情的复杂多变,输血的要求也要更为严格。护士在执行输血疗法前要做好层层把关,输血后更应该根据病情做好“四多”即多监测、多巡视、多询问、多观察,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一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要求立即停止输血,积极 报告 医生,在维持循环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救治,预防其他并发症。同时在管理上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排查原因,以消灭隐患。每次输血完毕,均要求将输血袋留取24小时以便于出现意外情况时复核查对。
加强环节控制、注重知识培训,严防差错发生:科室上要注重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输血及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全面掌握输血知识和技能,熟悉成份输血的用途、作用、血液存贮的方法及安全时间、输注时要求、交接班的要点等。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更新输血、用血新知识、新方法,根据每个心脏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的特点更合适地选择成份输血,减少输血风险,从而减少纠纷发生,使临床输血更安全。
3小结
降低临床输血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各级医务人员需要长期努力执行的一相工作,需要参与输血工作的全体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只有全面、充分认识输血风险性,了解降低风险性的措施,加强宣传 教育, 科学合理地使用血液,才能将此种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参考 文献
[1]李爱琴.护士在预防输血纠纷中应重视的问题.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6-207
[2]陈宇宁.临床输血主要环节存在缺陷的比较分析.中华医学实践杂音,2005,4(11):1162-1163
[3]吕珍秀、陈玲利.手术室输血中的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实践与研究生,2009,6(17):120-121
[4]娜琴.临床输血护理.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5,26(3):239-240
[5]逯秀玲.安全输血的护理探讨.国际护 理学杂志,2007,4(26):337-338
心脏外科护理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有关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2. 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3. 有关心外科护理论文
4. 外科护理学论文范文
5. 外科护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6. 关于外科护理论文
7. 有关肝胆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真心的劝你自己写吧,自己努力过才学到东西才发现到问题,否则你答辩的时候也狠难通过。
优秀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是我国医学院的重点,但是本科生临床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本科临床医学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本科临
护理学有系统完善的理论基础 ,护理学以医药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并不断地探讨其独特的理论体系 ,以指导护理教育、科研、实践 。下文是我为大
财务会计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其诞生之日起至今,财务会计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会计的发展都体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财务会计专业的论文选题应该怎么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展与深入,与现代文学文献的整理和挖掘息息相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学类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文学类毕业论文 范文 一:中国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