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a1363007
截止2013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264人,专任教师210人,本科学历达95%以上,有4人获硕士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历54人,中学高级教师70人,中级教师90人,全国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6人;省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6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省特级教师6人;成都市教育专家2人、成都市首届“十佳明星教师”1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6人、成都市劳模2人、成都市优秀校长2人、成都市优秀教师34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刘裕文 四川省特级教师:韩章应、刘裕文、佘谦、刘应荣、徐继东、张惠蓉 高考成绩2015年,该校高考一次性上线829人(不含体艺飞及回原籍参考学生),居彭州市第一;其中一本上线278人,居彭州市第一,占彭州市一本上线人数的63%,比2014年年增加67人。彭州市600分以上共30人,该校占22人。文科应届上本科线135人,上线率64%,居彭州市第一,理科应届上线497人,上线率,居彭州市第一。补习班本科上线202人,居彭州市第一,一本上线35人,居彭州市第一;文科补习上一本9人,最高分597分,理科上一本25人,最高分599分,文科补习生平均涨分52分,最高涨分124分,理科补习生平均涨分61分,最高涨分143分,2名同学囊括彭州市文理科状元。 2014年高考,该校高考一次性上线871人(不含体艺飞),居全市第一。应届一次性上线720人(不含体艺飞),居全市第一。尹芮同学以618分夺彭州市高考文科状元。肖琪、兰尔卓同学以652分双双夺彭州市高考理科状元。文理科一次性上重点本科211人,占彭州市重点本科上线人数的67%。补习生一次性上线151人(不含体艺飞),上线率为85%。文科应届一次性上线138人,居全市第一。理科应届一次性上线582人,居全市第一。彭州市文科前10名该校占8名。彭州市理科前10名该校占8名。高考一、二本一次性上线678人,占全校上线人数77%。 彭州市文科600分以上均在该校。 2012年高考,该校取得了上线总人数达1010人,比2011年净增118人;应届生一次上线736人;文考上线962人;一本上线200人,占彭州市一本人数的70%;600分以上6人(全市7人,前5名均在该校);李欢同学以628分获彭州市理科状元;文科一次上线217人,其中一本41人,二本以上149人;补习班上线226人,二本以上比率达80%,平均涨分50分,其中涨50分以上130人,涨80分以上67人,涨90分以上17人,涨100分以上8人。 学科竞赛1993-2013年,学校学生共有5622人(次)获得成都市以上奖;其中省级奖1544人(次),国家级奖1398人(次)。有42人(次)进入全国数学、化学、物理冬令营,有12人(次)入选数学、化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有2人获国际奥数金牌。 艺体成绩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男子排球18次摘取成都市冠军桂冠,10次登上四川省冠军领奖台;两次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比赛,并获得精神文明队称号;2010年8月获省运会沙排冠军,10月参加全国中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获第三名。 截止2013年9月,学校教师先后共有各级科研课题近150项,其中获国家级奖有6项,省级奖有5项,成都市级奖有8项。教师撰写学术论文2000余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主管部门获奖600余篇。 成都市2013∽2014学年物理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卢严刚的论文《浅谈形象思维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被评为成都市物理优秀论文一等奖。罗宗宜的论文《解题反思提升能力——高中物理解题教学探讨》被评为成都市物理优秀论文二等奖。林锴的论文《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被评为成都市物理优秀论文二等奖。李芳娟的论文《新课程标准下发掘和培养高中学生物理自主学习之问题意识》被评为成都市物理优秀论文二等奖。刘世敏的论文《高效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被评为成都市物理优秀论文三等奖。郑平的论文《导学案教学在教学实际中的几点做法》被评为成都市物理优秀论文三等奖。李芳娟的论文《新课程下学生物理探究实验能力的提升》被评为成都市物理优秀论文参与奖。成都市第十届教育改革与研究论文评选 苏娜的论文《以人文做帆,感受语文的魅力》在成都市第十届教育改革与研究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邓杨的论文《接地气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在成都市2013年美术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唐伟的论文《创设问题情境,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在成都市第十届教育改革与研究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王筱秋的论文《高中信息技术幸福课堂新模式初探》在2013年成都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 校风:勤奋、谨严、活泼、进取。学风:尊师、乐学、诚信、合作。教风:重道、敬业、爱生、奉献。 校徽含义:四川省彭州中学的校徽内部是两片树叶,以绿色为背景,寓意该校师生与自然同存不朽的精神,校徽外圈分别是学校的中英文名。
king独秀
新课改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春天,活跃的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但是笔者认为任何改革都要理智对待。新课程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到底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模式。笔者认为语文改革,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不能忽视教学目标的要求、不能忽视语文教学的本质。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要辩证看待,进而扬长避短,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尽力具备,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要坚持。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生而言,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时刻重视小学生各种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论人格上还是学习方法都要严格要求,从各个方面进行引导,点点滴滴不能放松。新课程改革倡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地去学习,这是必要的。但是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仅需要正面引导,还需要带有一些强制性。教育心理学就此专门提到:“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有一种倾向,认为只要出现强制字眼,就应该遭到批判。这种倾向恰恰说明了现在改革存在一些盲区。
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没有完全被激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需要教师意志进行左右。教育以人为本,并不是处处顺从和迁就学生,在尊重学生和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教师也要有“强制”的意识,只要是切实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的都应该得到认可。
笔者认为,小学生有八个方面的习惯需要教师着重培养:1.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2.认真谨慎的学习习惯;3.勤于动脑、善于动手的习惯;4.说话规范的习惯;5.爱惜书本的习惯;6.勤于发问的习惯;7.互助合作的习惯;8.写字规范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不仅仅要求学生有培养好习惯的意识,还需要教师能为学生做好示范,严格要求学生养成习惯。比如要求学生写好字,就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更不能过于迁就学生,写字只有苦练才能出成果。就这个方面来说,如果一味地迁就学生快乐教学,好习惯就存在养不成的危险。
二、学习热情
现在的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远远超过学习语文的热情,一方面是家长和社会要求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正确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非常重要,要有学习热情。现在新课程改革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确实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但是有时候恰恰因为过于开放、过于随意导致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笔者赞同某位教育专家所说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这从深层次点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无论何种教学方式的改革,都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实现。
三、掌握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读书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读死书,但是新课程改革如果走了极端就会导致学生不会读书。到底哪些是读书的基本技能呢?首先,学生要懂得读书要有感情,能够动情地去读书;其次,学生会默读,能够不动声地抓住文章的核心;第三,能具备快速阅读和略读的技能;第四,读书的同时能够思考,能概括能质疑。课程标准专门规定了课外阅读量,这是一个很好的进步,如果教师能让学生确实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阅读量,那么学生一定会掌握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通过阅读要培养学生语感,这是非常重要的。就新课程改革而言,如果学生并没有完成所规定的课外阅读量,课上也没有很好地去进行语文阅读,那么语感的培养就很难形成,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能学好语文。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能真切感受到祖国文字之美,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感情。语感的培养最主要就是读,学生必须下工夫来完成阅读量。但是教师也要给予引导,此时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一些方法是可以借鉴的,比如重点段落分析,抓关键词等。
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前面几个内容,归结到最根本,无论什么教学方式都需要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这是所有教师所期望的。所以不论怎么改革,教师都要把学习方法的传授放在第一位。对于语文课程而言,会读会写会说,能读能写能说都需要一定的方法支持,不是教师讲几节课就能实现的,还需要学生在课下自己下工夫。
语文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关系,一虚一实,紧密相连。不论虚实都得抓,而且两手都得硬。一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熏陶,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美好的人格;另一方面,还要给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为他们的长远发展,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两者千万不能割裂开来,如果只是突出工具性,就陷入传统教学模式中没有走出来,如果一味地突出人文性,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作为小学生,基础是根本,全面是发展方向,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发展着眼。
摘要: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字:语文教学 新课改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奠基了他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课程改革的感悟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有了自己的点滴感受。
(1)师生的关系融洽了,教学就能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在教学中都能放下以往的架子,走下讲台,同学生打成一片,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因而课堂的氛围宽松而活跃,学生的种种顾虑打消了,回答问题的胆子大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从这一点上看,我的学生观正在改变,能够把学生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而不是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本身充当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即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单纯的“接受性学习”减少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始受到了重视。在教学中,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分析、讲解,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注重了学生的自读自悟。比如在教学新课时能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惑的问题,然后再通过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来学习知识,解决问题。
(3)教学不再局限于课本,应开始注意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教学中都我会不同程度地由过去的“教教材”转为“用教材教”,教学中能够从教材本身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到课外更广阔的天地中学语文。例如教识字的时候,我会让学生自读课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以后,然后问学生:“你们都很聪明,能够在生活中学到这么多字,能不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学到这些字的?”学生有的说是爸爸妈妈教的,有的说是看电视学会的,有的说是看报纸学会的,有的说是查字典学会的,等等。这样,就把学生引到生活中、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学语文,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后学生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会找机会学习汉字。这也是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教学在课本的基础上又有了延伸,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充满活力,体现魅力,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只要我们坚持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只要我们对语文教改充满着信念和热情,我们一定会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中开创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文中的探究式学习宁香月中小学电教(下)
【2】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陈艳丽学周刊
猫熊奶奶
我眼中的课改生活我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再过两个月就小学毕业了。回顾六年的学习历程,我亲眼目睹、感受、体验了新课程给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我眼中的课改生活很有意义。具体体会如下: 首先,老师的教法新颖,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老师注意在教法上下功夫,他们在课堂上尊重我们,注重与我们进行情感交流与互动,努力为我们的学习、交流营造和谐、愉悦、自主的氛围。老师在开课之初总通过恰当的导语,让我们感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膨胀”一词之前,老师就让我们回家拿几粒大豆放在水中泡一下看有什么变化?等第二天上课拿出泡过的大豆与不泡的大豆作比较,我们得出的答案是:“泡过的大豆变大了许多”,这时老师说:“泡过的大豆膨胀了”。通过动手实践的方法我们学会并且理解了“膨胀”一词。这样得到的知识有趣,新颖不容易忘,又通俗易懂还记忆犹新。 其次,老师给我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有利于锻炼阅读语言文字的能力。我们这六年的小学生活丰富多彩,知识成倍增长,视野开阔,还掌握了不少的精妙词句。因此,总是渴望有更多的机会能展示自己的才华。我们的老师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安排一些我们喜欢的活动内容,为我们的学习、成长搭建了表演舞台,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培养了我们的阅读能力。如:“词语接力赛”、“趣联对接赛”、“百科知识竞赛、”“美文朗诵赛”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们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学习的主动性更强,学习的劲头更大,真正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最后,老师鼓励我们质疑探究,发展思维,在探索中自悟。在六年的学习中,我感觉老师们总是想办法引导我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主动发现问题,质疑问难。每当学习一篇课文之前,他们总是要求:首先要对课文进行全面的预习,虽然通过预习也不可能什么都能弄懂。但是我们也有虚荣心、有自尊、要面子,往往不懂装懂,不会装会,生怕老师同学耻笑,不敢大胆提出问题。老师好像看透我们的心事,总是想办法打消我们的顾虑,鼓励我们谈自己的想法,说看法以及谈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如果你是作者应该怎样布局?我们由“不敢问”到“大胆问”,“敢于问”,“善于问”。然后,老师根据问题的内容进行归纳梳理,引导我们探究、讨论、理解、自悟,形成完整的一套学习方法,有利于日后的学习。如:学习《飞夺泸定桥》之前,我们质疑:课文题目为什么是“飞夺泸定桥”呢?改成“夺取泸定桥”不行吗?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得到:“飞夺”是为了突出红军战士与敌赛跑勇往直前,作战神速的精神。总之,我眼中的课改生活丰富多彩,收获很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坚持不懈。教师评价: 小作者是从自己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观察和感受到的实际情况着眼,根据平时的学习情况进行剖析,写出他眼中的课改生活以及课改带给他的体会。文章夹叙夹议,有理有据,观点正确;文章理由充分,目的明确,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文章内容健康,语句通畅。从文中看得出来:在新课改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学会转变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因为兴趣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兴趣是影响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学生一旦对这门功课产生了兴趣,就会不自觉的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主动的、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巨大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教师要在转变角色的同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搭台,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心理需求。我们还可以通过开辟第二课堂,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良好氛围;为他们提供一个心灵互动的平台;为他们的交流多提供一些机会。“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创新的过程,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希望课改之树常青,课改之花常开不谢,并结出丰硕的课改之果。
会的。毕业后抽查论文是不会提前通知学生本人的,也就是说,抽到的论文是匿名送给评审专家的。抽查结束后,如果被抽查到的论文没有问题,也是不会通知学生本人的,可以说学
《美容美发》《漂亮女人》《美容美发·发型师》《美发美容》《名发世家》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装订顺序依次为封面、诚信承诺书、目录、中文摘要与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与英文关键词、正文、注释(可选)、参考文献、致谢。二、毕业论文(设计说
姓名 童桂恒 工作单位 金华四中 职务 校长 任教学科 初中数学 职称 中学高级 最高荣誉称号 省特级教师 工作简历1985年8月—19
人们知道比较多的就是�0�0ELLE�0�31945年创刊于法国。目前认证空间的我喜欢里面就有,是个中文版网站,每天都有更新,根本就不用买杂志就可以看到。是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