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5

守護天使109
首页 > 期刊论文 > 我们的语言和文字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多收了三五斗啊

已采纳

多看优秀作文迭,把古诗词运用到文字上

102 评论

陌唯言Y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呼声渐高。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着力改进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实践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通过几十年的反复讨论,大家对小学语文教学性质和任 务的认识逐渐趋向一致,这就是:小学语文学科是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学科,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连贯 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要结合恰当地完成思想品德教育、发展认识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健康个性的任 务。在这里,我想就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重点和方法提出两点粗浅的意见,以求教于小语界的同仁。一、突出词和句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规范的书面语言。对于语文科的名称,叶圣陶先生有个权威的解释: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这就是说,语文科既要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又要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但我认为,其 重点是发展儿童的书面语言。因为第一,从学生发挥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看,无论是接受、检索、保存和传递 信息,还是创造新的信息,主要依靠书面语言;第二,从学生学习语言看,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间存在重大 差别,前者比后者复杂得多,因此学习起来也困难得多。现在有不少人认为说出来是口头语言,写下来就是书面语言;说得好就一定书面表达得好。这是不理解口 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存在着重大差别的片面认识。当然,“文本于语”,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必要条件。从语 言发展的顺序来说,口头语言的发展是走在书面语言的前面的,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再说小学生(特别是低 年级学生)内部语言的发展不够完善,所以在要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之前须用外部的口头语言来代替内部语言 发挥作用,即将内部语言“外化”为口头语言,借助口头语言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思想。因此现今的小学语文 教学采取“从说到写”的策略是正确的。但是必要条件不等于充分必要条件;说得好未必一定写得好。书面语 言和口头语言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人的书面语言是在交谈者不在场的条件下产 生的,因此它必须是独白语言,只能用语言手段来表达信息的内容,并且运用视觉符号。但是口头语言是交谈 者在场的情况下,在直接交际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它是对话语言,可以用非语言手段(如动作、声调、脸部 表情)来表达信息的部分内容,并且运用听觉符号。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从产生语言功能的心理本质 来看,书面语言是完全不同于口头语言的另一种过程。书面语言是语言的代数学,是有意的、自觉的语言活动 中最困难、最复杂的形式。”根据许多语言心理学家的研究,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在下述四项参数的值上有重大差异:(1)情境率, 即:情境成分的数量/省略和代用成分的总数;(2)词语的不重复率,即:语言表达中不重复的词的数量/ 语言表达中词的总数;(3)鉴定率,即: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词语数/语言表达中词的总数;(4)积 极率,即:语言表达中动词的总数/语言表达中词的总数。简言之,规范的书面语言是上下文一致(即情境成 分很少)、句子连贯、词语丰富、能很好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积极面的语言。要让学生掌握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就必须让他们进行比较严格的词、句、段、篇的训练。但是我很同意 有人提出的“小学阶段要强化词句,淡化篇章”的主张。因为词和句(包括句群)的训练是篇章训练的基础, 而且小学生的智慧发展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概念思维为主要形式,这个年龄阶段是掌握 词和句的最佳期。如果小学生不着重进行词、句训练,那么他们进入初中和高中后就很难再将语文学好。因此 ,我认为小学的阅读教学应在让学生一般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写作手法的基础上,着重让他们进行品词 品句训练,进行语感训练。小学的作文教学应在让学生掌握观察、审题、立意、谋篇等一般技能的基础上,着 重让他们进行用词造句的训练。例如,某校有位三年级语文教师让学生们写了一篇童话体作文。如何评讲?我 建议这位教师不要面面俱到。除了让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修改错别字外,主要应根据词语的 多样性、上下文的一致性和句子的连贯性这三项要求修改语言文字,而且可以先共同修改一篇。后来这位老师 引导全班学生很成功地修改了一篇题为《森林又安静了》的文章。原文如下,有横线的词句学生们都一一作了 修改。森林又安静了今天,天气多好啊!森林里的小伙伴都到大草地上来玩,有小狗、小猫、小鹿、小刺猬、小兔……它们玩 得多快活呀!①有一只老虎出现在它们面前。老虎恶狠狠地说:“你们这些小家伙,这是我的地方,②快走, 快走。”小兔和小猫说:“老虎你不要再称霸了,你要是称霸,我们就告诉大象伯伯去。”老虎说:“大象算 什么,我是森林之王。”小松鼠说:“咱们告诉大象伯伯去。”小猴子说:“对,对,③告诉大象伯伯去。” “我谁都不怕!”老虎说,④“你们告诉大象去好了,反正我是森林之王。”小兔它们真的告诉大象伯伯去了。大象说:“⑤小动物们,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小动物们说:“⑥它在欺侮我们。还,还说您的坏话呢。”大象说:“带我去看看。”⑦小动物们把大象 带到⑧那里。大象把鼻子一甩说:“老虎你听着,你要再欺侮小伙伴,我就对你不客气。”老虎说:“那我们 就比比看,谁本事大。”⑨大象伯伯也不用鼻子甩,就用腿轻轻一踢,把老虎踢得很远很远。小动物们(10)快活得说:“好,好,好。”森林又变得平静起来。①这一句和前不是并列关系,而是转折关系,应改成“忽然老虎出现在它们面前”。②既然老虎是用恶狠狠的语气说话,那么“快走,快走”最好改成“快滚,滚。”③前面已经出现了两次“告诉”,这句可改成“去找大象伯伯”。④前面已经出现了好几个“告诉”,这句可改成“你们去找大象告状好了”。⑤文章中共出现四个“小动物们”,用词太单调。这里可根据大象伯伯慈祥的性格,改成“小朋友们”。⑥“它”是谁?大象不明白,应该改成“老虎”。⑦为避免用词重复,“小动物们”可改成“大家”。⑧“那里”是什么地方?读者不明白,应改成“大草地上”或者“老虎面前”。

154 评论

datang1201

我觉得应该不会,我们现在的白话文已经是很简单的语言了,语言再发展也不会看不懂白话文,因为我们平常说的话就是白话文。

202 评论

木易小青争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主要重点都放在了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上,忽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但是理解了并不代表会用了。小学生学习并掌握语言的大致过程就是: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表达,理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但是会运用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理解和运用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会运用这种语言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使理解不停留在表层,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再看看当今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现状,可以说仍然有很多欠缺。例如在考试和作文中,别字泛滥,成语误用,写作文病句连篇,标点乱用,修辞乱用,并且经常性用到很多网络用语。这反映出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有很多欠缺。,这和我们的日常教学分不开,所以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我将结合钱倍倍老师的课例子,谈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 抓好文本中的关键点、激发点 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那么教师首先自己要在课前充分备好课,仔细研读教材,重点放在挖掘课文中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激发点,从此处着手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只有找好关键点和激发点,才能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有所依托和附藉。但是拥有一双发现文中关键点和激发点的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这和一个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和教学经验分不开。能够拥有一双发现文本中关键点、激发点的能力是语文教师一生努力追求的目标,也与语文教师一生的努力分不开。 钱老师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自己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在《乡下人家》模范课的执教中,能够很好的挖掘到关键点和激发点。在字词教学方面,钱老师能够将字词分为三行,第一行是一般的认读的重点字词;第二行是多音字;第三行是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这样分梯度地呈现字词,不仅清晰而且一目了然,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清晰而且一目了然的方式再以后字词的运用中,更加好地提醒自己注意这些字词的运用。在文本的执教方面,钱老师抓住“别有风趣”一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如何别有风趣,让学生仔细读读,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钱老师用自己的语言给学生描绘瓜架上的情景“闭上眼睛,春天到了,一定开出了——,长出了——;夏天到了,瓜架上,结出了——;秋天到了,瓜架上——”,引导学生自己说出闭上眼睛后看到的春天、夏天和秋天瓜架上的情景,并且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瓜架。在句子“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教学中,能够出示图片,说说有什么不一样。在句子“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的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读读这个句子,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 这些语言点的挖掘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增长点,找到好的语言文字激发点和关键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增长才会犹如有源之水,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增长。 二. 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表达和运用的欲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内驱力,能够激发学生表达和说的欲望,能够化低效为高效。教师要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表达自己看法。这需要教师自己做好以下工作: 1. 学会赏识学生 当我们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并且真诚的表扬孩子,能够给孩子以无穷的动力。而恶意的中伤和批评则会挫伤一个孩子表达和说的欲望。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很多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学生的很多回答虽然有很多和你预设的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回答非常地富有创造性,值得表扬和肯定。钱老师在《乡下人家》执教的过程中,一直微笑着面对学生,语言如春风般温暖,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自然表达和说的欲望就要强烈。 2. 拥有孩子般的童真 孩子和我们成人拥有不一样的天空和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角度。只有拥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一种孩子的语言去和孩子沟通,用一种孩子的语言去倾听学生的回答。在钱老师的这节课中,在学生回答了“西红柿紧紧靠在一起,害羞地涨红了脸”“油菜花们露出了笑脸”的时候给予了大大的表扬。更加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和说的欲望。 三. 以学生的听、读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 听、说、读、写能力是四个相辅相成的能力,听懂、读好是理解的基础,更是学生说和写的基础。只有理解了文本,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说和写的操作。钱老师这节课中的朗读指导特别到位。在让学生回到思考问题前会让学生去充分地读,再学生理解文本以后会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读,并且能够指导好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因为正确的朗读有助于学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64 评论

佳音音乐

我们从古代的很多书籍中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是用文言文来写文章的,所以我们当初学习中文的时候才会将重心放到文言文的学习当中。但是这也让我们很多人误认为古代的人就是用文言文交流的,实际上并不是,古代的人们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使用着白话文,和我们现在使用的白话基本上是相同的,所有即使是千百年之后,后人们看我们的语言也会看得懂。

白话和文言文其实是不一样的。在古时候,文言文可以说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特定形式,我们可以看做我们学习的议论文的一种写法。古人在写文章的时候用的是比较正统的文言文,但是因为新文化运动,使得白话文成为了现在文章的主流,因为我们很多人从小就是学习白话文,使得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就比较吃力,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够读得顺畅一些。但是文言文虽然是比较正规的语言,但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还是会使用白话的。

而如今的我们已经无论是日常交谈还是写文章用的都是白话,这已经是一种固定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也是最为简单,最容易让人理解的。所以经过千百年之后,人们依旧会使用着白话,甚至依旧用白话来写文章。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不能够忽略未来科技的进步,可以通过科技来记录下很多以前的东西,从而去学习,这样也能够让后人们能够知道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

我们并不需要担心未来后人们看不懂我们的语言,毕竟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会说着中国话,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美丽的中国话会一直流传下去,一直生生不息的发展,甚至成为世界最为流行的语言。

146 评论

相关问答

  • 我们应该发表怎样的网络言论

    我们应该提倡这些原则,在网络上我们不应该造谣,虽然言论自由,但是要文明交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要进行负责,对他人不能过分指点。

    默然回首千百度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我和我的大学800字论文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从我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很多,但又可说是茫茫一片空白,然而确切的来说,是混混沌沌的一团乱糟。这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很久没有坐下来冷静的思考过问

    江小赖007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我们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结构规范(一)内容结构1.题目2.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3.正文4.参考文献5.附录(二)内容结构要求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

    千年小猴妖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生物论文我们的体温

    1851年,德国一位名为卡尔-温德利希的医生在对近两万五千人进行了体温测量后,得出一组数据,人类的体温值在36.2度到37.5度不等,而为了方便研究,温德利希最

    Lisa要去旅行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我们的时代和平为主题的论文

    和平与发展作文一 当第一颗罪恶的子弹从枪眼迸出时,那不仅仅是给一个人肉体上的伤害而更多的是全世界人民那一颗久望和平的新无情地破碎了。 在一次

    木图先生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