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34

xuemei1987
首页 > 期刊论文 > 脑瘫儿童辅助器具的案例研究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反恐小組

已采纳

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自理,是作业疗法的最终目的上述促进运动发育和上肢功能感觉知觉和认知功能改善的训练,必须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结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实际上从家长抚育小儿即已开始,如抱的方法,协助进食,衣服的穿脱等都可以是重要的训练内容因此,指导家长对脑性瘫痪患儿进行家庭教育,也是作业疗法的重要内容

1.正确的卧位姿势

(1)痉挛型:以侧卧位为主,侧卧位不仅有利于阻断原始反射,有利于痉挛状况的改善,还有利于患儿姿势和动作的对称侧卧位时,在针对存在非对称的痉挛型患儿,应使患儿双上肢在身体前方,双下肢屈曲,还可以在患儿背部加放枕头稳定姿势,也可考虑给患儿使用“耳枕”以稳定头部仰卧位的姿势使用较少,因为仰卧位时极易出现角弓反张现象仰卧时可以用毛巾被等物品垫在肩下面,以使患儿肩部前倾和内旋,这样可以使患儿四肢的肌紧张得到缓解;也可用一个大围巾或宽布条,将患儿双肩往前拉,扣在胸前;还可以用一个特制的布套将患儿双手固定在胸前对角弓反张表现异常强烈的患儿,上述仰卧位的措施效果不明显时,最好的办法是,让患儿睡在吊床上宽松的床面中间凹陷的形状,使患儿过度伸展的躯干变成屈曲;同时悬吊床也能控制患儿头部背屈或向侧面旋转的倾向,促使患儿将头部保持在中线位置如果在床的上方悬挂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将更有利于吸引患儿的头部保持在中线位置,并刺激他将手放到胸前中线位置

在俯卧位时,不要垫枕头,让患儿的脸直接贴在床上,头转向一侧,双上肢屈曲外展采取这个姿势时,要经常观察患儿的呼吸是否通畅此姿势有利于患儿抬头功能的发育,也有利于身体各部分的姿势对称(图6-5-21)

图6-5-21痉挛型患儿的正确卧姿及“耳枕”

(2)弛缓型:弛缓型患儿肌张力过于低下,缺乏抗重力和姿势维持能力因此,最好采用仰卧位睡姿,还可在患儿肩部髋部加放枕头给予支撑

(3)偏瘫型:偏瘫型患儿也可采取侧卧位,但是注意尽可能采用健侧卧位,避免长时间压迫患侧,在上方的患肢可自然屈曲,并在下面放一个枕头,有利于患肢血液循环和防止患儿肩关节过度内收

2.脑瘫患儿正确的抱法(1)抱起的方法:目的是容易抱起并预防异常体位方法为将他转向一侧并扶着他的头,弯腿,抱起他靠近你的身体,放下时要采用同样的方式(图6-5-22)

图6-5-22脑性瘫痪患儿正确的抱起方法

(2)抱着:用可以纠正异常体位的方式抱患儿方法为将患儿双上肢置于前方,尽量抱得直一些,头竖直以便眼看四周,所有类型都可以这样(如图6-5-23)抱着

图6-5-23脑性瘫痪患儿正确的抱法

(3)痉挛型患儿的抱法:躺着时经常呈现双臂屈曲两腿处于伸直状态的患儿,抱的方法应是:让患儿双臂伸直,髋部和膝盖弯曲,将他转向一侧并扶着他的头,抱起靠近家长的身体,使患儿的双臂围着家长的颈部或伸向背部,把孩子的双腿分开放在自己的腰部两侧(图6-5-24)

图6-5-24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正确的抱法

长期处于僵直状态的患儿,抱的方式应是:先把孩子蜷曲起来,也就是把患儿双腿先分开,再弯起来;双手分开,头略微下垂(也可以让孩子把头枕在家长肩上)这样的姿势还有利于家长与患儿的感情交流(图6-5-25)

图6-5-25长期僵直患儿正确的抱法

双下肢交叉的痉挛型儿童亦可用图6-5-26所示的方法抱着图6-5-26a的抱法,可使患儿背部肌肉得到充分伸展;图6-5-26c方法,可使痉挛型儿童身体得以伸展

图6-5-26双下肢交叉的痉挛型患儿正确的抱法

(4)手足徐动型患儿的抱法:此类型患儿抱法与痉挛型脑瘫患儿有很大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将患儿抱起前,让患儿的双手不再是分开而是合在一起,双腿靠拢,关节屈曲,并尽量贴近胸部做好这一姿势后,家长才把患儿抱在胸前,也可以抱在身体的某一侧(图6-5-27)

图6-5-27手足徐动型患儿正确的抱法

(5)弛缓型患儿的抱法:此型患儿身体软弱无力,头颈部无自控能力,所以抱他时除了帮助他把双腿蜷起,头微微下垂外,最重要的是给他一个很好的依靠亦可先用徐动型脑瘫患儿的抱法,家长也可以把手从患儿腋下穿过,手掌托住他的臀部(图6-5-28)

图6-5-28弛缓型患儿正确的抱法

这种抱法不仅使患儿双手活动范围增大,同时还可以诱导患儿伸手取物的意识,达到便于患儿双手自主活动的目的,此外躯干的控制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如果将儿童背在家长背上,患儿头部需要更强有力的支撑;如果患儿的头部难以直立,可将患儿背在侧方(图6-5-29)

图6-5-29弛缓型患儿侧方抱法

按上述方法进行抱起和抱的动作,对患儿今后的发育和体位姿势纠正大有益处,应该教给家长并要求家长按照所教方法坚持做

3.摄食训练小儿的摄食训练应分阶段进行

(1)喂食训练

第一,应选择适当的姿势,喂食训练时控制患儿的姿势十分重要首先,让患儿坐稳,肩及手臂略向前,并控制其下颌和嘴唇关键点是:让患儿的头肩手臂略向前倾,髋膝关节屈曲临床上需要根据患儿的类型和具体情况选择姿势

1)痉挛型:痉挛型患儿姿势选择的要点是,让患儿的头肩略向前倾,双手放在身体前方,髋关节屈曲大于90°并外展骑跨在治疗师大腿上,膝关节屈曲这样可以有效缓解患儿头后仰,双上肢屈曲挛缩,双下肢伸展交叉的僵直状态(图6-5-30)

图6-5-30痉挛型患儿的喂食方法

2)手足徐动型:手足徐动型患儿姿势选择的要点是,保持患儿头双肩躯干的稳定,双下肢髋膝关节屈曲并内收靠拢(图6-5-31)

图6-5-31手足徐动型患儿的喂食方法

3)弛缓型:弛缓型的患儿姿势选择的要点是,支撑患儿头部和躯干,使其保持直立状态,双下肢自然屈曲(图6-5-32)

图6-5-32弛缓型患儿的喂食方法

第二,是嘴部控制方法的训练,对患儿嘴及其附近区域加以适当控制,可以改善患儿的吸吮吞咽反射,有利于患儿顺利进食其方法是,利用大拇指压患儿耳前下颌关节,食指压在下嘴唇与下颏之间,中指放在下颏后面这样给予嘴部稳定持续的压力

第三,应进行喂食训练的实际操作,在选择好喂食姿势和掌握了嘴部控制法后,就可以喂食了喂食时要用平浅的勺子,这样可以用勺子底部压患儿舌尖,以便将食物放入嘴中取出勺子时,利用嘴部控制法,帮助患儿将嘴闭起,以促进吞咽

(2)独自进食训练

第一步,进行进食前的准备工作根据不同的年龄身高选择大小适合的桌椅,使患儿坐上去之后,可伸直躯干,髋膝踝关节屈曲90°,双脚平放在地上根据不同患儿手的抓握情况,选择适当的勺子对于手粗大抓握能力较差的患儿,可选用较长较粗把柄的勺子;对于前臂主动运动受限的患儿,可选用旋转方向的勺或把柄弯曲的勺子;对于手抓握十分困难能力极低的患儿,可选用万能袖带根据不同患儿双手的配合能力及控制能力,选择适合的盘子和碗对于偏瘫型患儿,可选用带吸盘或防滑垫的盘子和碗,或将盘子和碗固定在桌子上,可协助患儿进食;对于手足徐动型患儿,可选用较大较深的碗及边缘有挡板的盘子,即有助于舀食物,也可防止食物的遗撒

第二步,应进行辅助进食的训练开始进食时患儿往往需要他人的部分辅助,治疗师可站在患儿身体一侧,用一只手帮助控制肩部,另一只手协助患儿前臂旋转,将食物送入口中

第三步,独自进食训练的实施开始用勺子独自进食时,最好选用糊状半流食状态的食物,以后再训练喝汤,最后是吃固体食物的训练患儿在刚刚学会独自进食时,很可能漏洒很多,随着进食能力的提高,漏洒渐渐减少此时,治疗师切不可心急,也不能让家长包办代替,否则患儿便失去了练习的机会

4.更衣训练脑性瘫痪患儿要学习更衣,必须配合坐立手部动作等训练的进步,才能逐渐进行,而且需要患儿的理解和配合更衣训练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认识阶段:更衣训练时要选择吸汗不易起皱且富有弹性的衣服颜色尽量单一,样式简单明了,这样衣服的领袖扣都十分清楚,便于患儿辨认上衣的领口要宽大,尽量用拉链或尼龙搭扣代替扣子;裤子也要宽大,并采用松紧带式治疗师要教会患儿区别衣服的上下前后里外领口袖子等各部位

(2)模仿穿衣阶段:这个阶段,治疗师可先让患儿用绳圈练习穿脱的动作,反复练习直到熟练(图6-5-33)

图6-5-33模仿穿衣训练

(3)实际更衣练习阶段:患儿熟练掌握了穿脱动作后,可使用日常衣服进行实用性练习更衣训练的体位可选择仰卧位倚靠物体稳定坐位独立坐位立位等进行训练的基本原则是根据患儿的能力选择姿势和方法

1)仰卧位穿脱裤子:脱裤子时,治疗师指导患儿取仰卧位,双手抓住裤腰两端,再将双下肢屈曲,双足平放在床面上同时用力下蹬,将臀部抬起,此时双手将裤子脱至臀部以下,然后治疗师再指导患儿翻至侧卧位,下肢进一步屈曲,将其中一个裤管脱下,再翻至另一侧,脱下另一裤管穿裤子时,治疗师指导患儿先取侧卧位,双下肢充分屈曲,用一只手抓住裤子一端的裤腰,将同侧下肢伸进裤管,再指导患儿翻至另一侧,将另一下肢伸进裤管,然后翻成仰卧位,双下肢屈曲,双足用力下蹬将臀部抬起后,双手抓住裤腰两端同时向上拉至腰部穿好对于不能双足同时下蹬抬起臀部的患儿,治疗师可指导患儿用左右翻转身体方法,一步一步完成穿脱动作(图6-5-34)

图6-5-34仰卧位穿脱裤子的方法

2)倚靠物体稳定坐位穿脱套头衫:脱套头衫时,首先要让患儿依靠物体坐稳,治疗师指导患儿用双手抓住套头衫领子的两端,令患儿头部躯干尽可能前屈,同时双手先向上拉动衣衫,继而双手同时向下将衣衫拉过头部,然后将左右上肢脱出穿套头衫时,治疗师应指导患儿略微前倾头部和躯干,先将衣领套好,然后将左右上肢伸进左右袖子穿好

3)独自坐位穿脱开衫:脱开衫时,治疗师让患儿取椅坐位,并协助患儿将扣子解开,指导患儿双上肢交叉,用一只手抓住对侧上衣的衣袖,向下拉,同时对侧上肢向上向后从衣袖中抽出,再指导患儿用同样的方法脱去另一袖子穿开衫时,让患儿仍取椅坐位,治疗师指导患儿用双手抓住衣服领子的两端,双上肢肩关节前屈90°,肘关节伸展双手用力向后,将衣服披在身上,然后再指导患儿用左手拉住衣服右侧前襟,将右上肢穿进袖子,再用右手拉住衣服左侧前襟,将左上肢穿进袖子对于偏瘫型的患儿,治疗师应指导患儿脱衣服时,先脱健侧,再脱患侧方法是,治疗师协助患儿将扣子解开,用健手将健侧衣服拉至肩下,再将健侧上肢从袖子中抽出然后用健手将患侧衣袖脱下穿衣服时,治疗师应指导患儿先穿患侧,再穿健侧方法是,指导患儿先将衣袖套到患肢上,然后向上拉动衣袖至患肩以上,再用健手从颈后绕过抓住衣领,拉至对侧的健肩,最后将健肢穿好对于偏瘫型患儿或手部精细动作较差,协调性不佳的患儿,治疗师应考虑用按扣尼龙搭扣代替普通纽扣,也可考虑使用系扣自助具,以方便患儿穿脱,使他最大限度地达到生活自理

4)立位穿脱裤子:治疗师让患儿扶物站稳后,指导他用一只手抓住裤腰的一端,将这侧下肢伸进裤管,再用这只手扶物,用另一只手抓住裤腰另一端,将另一下肢伸进裤管,然后左右手交替将裤子拉至腰部穿好(图6-5-35)

图6-5-35立位穿脱裤子的方法

5.如厕动作训练

(1)小便的训练

1)环境的选择:环境布置要简单,尽量不使患儿分心,周围要安静,但可以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

2)便器的选择:最安全的便器是后面有靠背,前面有扶手,高度以患儿坐上去双足可平放在地板上为宜(图6-5-36)

图6-5-36各种形式的便器

3)小便训练的实施:训练的时间可根据患儿饮水量来进行调节,一般1~2小时让患儿解小便一次,尽量定时,同一患儿尽量使用同一个便器,排便时配合“嘘嘘”的声音,有利于促进排尿,有助于培养排尿习惯另外应指导患儿有便意时主动示意他人

(2)大便的训练

1)环境的选择:除与小便训练相同外,卫生纸应放在患儿伸手容易取到的地方

2)便器的选择:与小便训练相同

3)大便训练的实施:训练最好定时在进食后半小时进行,让患儿双下肢外展蹲坐在便器上,配合“嗯嗯”用力的声音促进排便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治疗师可指导母亲,由母亲抱着患儿采取蹲坐式以利于患儿解出大便(图6-5-37)

图6-5-37排便训练

6.沐浴训练患儿的年龄不同,障碍情况不同,洗澡时所采取的体位也不尽相同

必须选择一个舒适稳定安全的体位,才能顺利完成患儿的沐浴动作

(1)辅助患儿洗澡的训练:对于年龄较小不能维持坐位手功能极度低下的患儿,沐浴过程需要他人辅助

1)痉挛型:痉挛型患儿在洗澡时应采取俯卧位,这样可抑制伸肌高度紧张,易化屈肌,有效抑制异常反射的出现对于这类患儿最好选择盆浴,水温要适度,避免淋浴和水温不适给患儿带来的不良刺激(图6-5-38)

图6-5-38痉挛型患儿的沐浴方法

2)弛缓型:弛缓型患儿在洗澡时应采取半坐位,可选择使用“沐浴床”进行训练,这样可给予其头部颈部躯干足够的支撑,有助于沐浴动作的完成将“沐浴床”安装在配套使用的长圆形浴盆上,让患儿坐上后,以浴盆中的水浸泡到患儿胸部为宜(图6-5-39)

图6-5-39弛缓型患儿的沐浴方法

3)手足徐动型:手足徐动型的患儿在洗澡时应尽可能采取坐位,并采取躯干加固定带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沐浴动作的顺利完成(图6-5-40)

图6-5-40手足徐动型患儿的沐浴方法

(2)独自沐浴的训练:对于平衡能力和手功能尚可的患儿,可练习患儿自己洗浴从安全和提供方便的角度考虑,可在浴盆周围安装扶手等安全性特殊装置(图6-5-41)

图6-5-41患儿独自沐浴方法

7.书写动作脑性瘫痪患儿学习时,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辅助器具,或者对学习用具进行改制,便于患儿使用比如:为便于抓握,可选择笔杆相对粗大的铅笔,或者在笔杆上加套胶皮套;为避免移动可设法固定纸张或笔记本训练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改善患儿的认知识别功能书写练习可从画纵线横线方块四边形着手,然后再根据其具体情况,练习写大字,再写小字,并注意书写速度最好利用配合图片的实物教学对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上肢功能明显障碍的患儿,选用电脑作为交际手段时,需要进行电脑的使用和操作练习手指变形无力者,可以将棒固定在头上足趾间等利用代偿功能叩击键盘

各型脑性瘫痪患儿一些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方法归纳,如图6-5-426-5-436-5-446-5-45等

图6-5-42痉挛型四肢瘫患儿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方法

图6-5-43痉挛型偏瘫患儿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方法

图6-5-44痉挛型双肢瘫患儿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方法

图6-5-45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方法

172 评论

小小雯紫

(1)心理治疗。对于脑瘫儿童的心理问题,在治疗中,要认真倾听、安慰、鼓励患儿,要激发患儿的积极参与性,积极和患儿交流,逐渐克服患儿的依赖心理,锻炼患者的自理能力。 (2)理疗:脑瘫患儿进行理疗,如电针、肌兴奋治疗等。这样可以刺激低下的肌张力,维持和扩大关节的活动度。 (3)使用矫形工具:在儿童轻微脑瘫的恢复训练中,矫形工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像踝关节不稳定、扁平足等症状,可使用足踝矫形工具进行治疗。

173 评论

糖纸0035

脑瘫患儿由于脑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受损伤,造成移动运动功能障碍,给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对患儿除了进行必要的训练治疗外,还应该根据患儿的障碍情况,尽早制作使用辅助器具,以帮助患儿活动身体或能自由行动,参与社会活动辅助器具的使用不仅可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发育,对身体起到稳定支持和保护作用,而且对患儿的心理也具有极大的安慰和鼓励作用年长儿童或学龄儿童使用辅助器具后,能够加大训练的力度,延长训练的时间,而且训练以外的时间活动量也会随之增加,有效地开发训练了残存功能与代偿功能,对患儿能参加集体生活走向社会十分有利

1.改善患儿功能障碍和预防矫正畸形的辅助器具(1)分指固定板:适用于手指屈曲挛缩的患儿将手指固定在伸展位,帮助改善手指的屈曲挛缩,但需固定一定的时间后,松开分指板进行手指的功能训练

(2)护腕矫形器:用金属或塑料板制成,可使腕关节固定在背屈20°~30°,偏向尺侧10°的功能位

(3)螺旋形腕关节矫形器:这种矫形器呈螺旋形,从手掌开始经过手背到前臂环绕呈螺旋状,固定腕关节在功能位(图6-5-57)

图6-5-57螺旋形腕关节矫形器

(4)指间关节伸展矫形器:用金属条钢丝或塑料板制成,可使指间关节伸展,用在指间关节挛缩的屈曲状态,使之伸展(图6-5-58)

图6-5-58指间关节伸展矫形器

(5)腕关节伸展矫形器:在螺旋式各种护腕的基础上增加一弹性橡皮筋,使腕关节伸展,矫正掌屈腕下垂(图6-5-59)

图6-5-59腕关节伸展矫形器

(6)腕关节外展矫形器:在前臂与手掌之间,用橡皮筋相连固定在手掌尺侧,可矫正腕关节内收及向桡侧偏斜(图6-5-60)

图6-5-60腕关节外展矫形器

(7)双髋内收畸形矫形器:若患儿双髋内收畸形两腿交叉,行走时呈交叉步态,影响患儿站立行走及会阴部护理此时,可采用双下肢外展矫形器,分开双腿

(8)膝部畸形矫形器:膝屈曲畸形需采用能固定膝关节的膝踝足矫形器其上部固定于髋部,超越膝关节,故可起到矫正膝部畸形的作用患儿穿戴后可进行站立及行走训练

(9)尖足畸形矫形器:小腿三头肌肌紧张高所致垂足畸形,患儿入睡后畸形有可能自行消失,也可通过手法进行矫正,或者可以使用热塑性材料制作踝足矫形器如足畸形较重,需较强的外固定才能维持矫正位时,则需应用金属及皮革等材料制作的能连带固定小腿的踝足矫形器

(10)外翻扁平足畸形矫形器:应用踝足矫形器时,在矫正鞋内的足底内侧部位放置长条的半月形软垫,以垫起内侧足弓,使足被动内翻放平

(11)内翻足畸形矫形器:与外翻扁平足畸形矫形器类似,也应用踝足矫形器,但鞋内加垫方向相反,在矫正鞋内的足底外侧部位放置长条形软垫,以垫高足底外侧,使足被动外翻放平

2.改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辅助器具脑性瘫痪儿童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功能障碍,使得日常生活(如进食洗漱如厕读书写字外出娱乐等)活动很难自理,为了提高改善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康复工作者设计了适合各类残疾患者使用的辅助器具目前,有一部分辅助器具已经成型,可以直接购买使用,而大部分辅助具需要“量体裁衣”,而且还需要适配调整学习使用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训练才能被有效利用这类辅助器具通常是个人必备的代偿用具,必要时时使用

(1)套掌式勺握球式笔:这是一组适用于手指功能障碍的自助具,通过使用这些用具,帮助本不能握住东西的手能够发挥功能,帮助患儿像健全人一样进行刷牙进食写字梳头等日常生活动作(图6-5-61)

图6-5-61套掌式勺握球式笔

(2)吸嘴式双手柄杯:有助于手功能障碍的患儿独自饮水杯盖闭合,上方带吸嘴,即防溢又方便饮用,杯上的双柄便于患儿双手持杯保持稳定性(图6-5-62)

图6-5-62有吸嘴式双手柄杯

(3)自动辅助进食器:辅助手功能完全丧失的患儿进食该器具由微电脑控制,只要患儿用手轻轻地触动控制仪即可自动地完成取食喂食等动作,从而减轻家长的负担

(4)磁力书写辅助器:帮助手功能障碍的患儿练习写字的用具;该器具有一带磁性的圆盘,通过其上面的绑带将手腕部固定在桌面上,增加手的稳定性,辅助患儿书写(图6-5-63)

图6-5-63磁力书写辅助器

(5)扑克牌辅助器:助于手指功能障碍的患儿进行扑克游戏,娱乐的同时达到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图6-5-64)

图6-5-64扑克牌辅助器

此外,考虑到患儿的肢体残疾和平衡功能差易摔跤的特点,家居环境也要作无障碍改造如采用木地板或铺软垫板,在墙壁柱子地面以及所有有凸起棱角处均用软垫材料覆盖,防止二次创伤

常用于脑瘫患儿的矫形器,如下(表6-5-1):

表6-5-1脑瘫患儿的常用矫形器

179 评论

哈哈的静静哈

你好,小儿脑瘫的治疗原则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由于婴儿运动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早期治疗容易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脑瘫需要促进正常运动发育,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治疗方面,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手段,除了针对运动障碍以外,还应同时控制他的癫痫发作,以阻止脑损伤的加重。对于同时存在的语言障碍、关节脱位和听力障碍也需同时治疗。应该采取医生指导和家庭训练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患儿得到持之以恒的正确治疗。主要的治疗措施方面包括功能训练,体能运动训练,技能训练和语言训练。在功能训练中可以配合一些支具或者辅助器械,有帮助矫正异常姿势,抑制异常反射的功效。对于痉挛型脑性瘫痪,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目的是矫正畸形,恢复或者改善肌力与肌张力的平衡。

335 评论

蓉儿…点滴缘

孩子得了脑瘫你去医院的神经科做脑部CT和脑电图检查,如果有脑瘫,你应该尽快处理,否则,会直接影响宝宝的成长和智力发育,通常我们可以多做针灸推拿理疗,以避免脑瘫的加重,同时服用谷维素、麦可巴明和维生素B6,形成良好的习惯,家里人一定要放松心情积极的带孩子治疗。

169 评论

wuyan841106

1、首先要记住给患儿进行训练,是为了使患儿的潜力发挥到最大限度,而不是一定要把患儿培养成正常儿童。2、不管患儿的能力起点多么低,都应该尊重其现有水平,从现有水平开始训练。3、使患儿感到学习有兴趣,想学,多给予表扬和鼓励。4、在前一项目未学会之前,不进行同领域的下一项目的学习。

260 评论

相关问答

  • 脑瘫论文文献

    近日,一个“婴儿被剧烈摇晃脑袋”的视频,被广泛转发并引起网友热议。 新闻截图(图片来源:) 孩子的母亲在发布视频时附文:“好好的孩子被摇成了脑瘫”。 而视频中摇

    pan36924778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脑瘫儿童论文参考文献

    根据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实施全省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的通知》精神,各级团组织充分发挥南通市青年志愿者在助残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积极组织开

    小虫超人HC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案例论文研究具体方法

    论文中常用的20种研究方法如下: 1、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研究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smiley060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儿童偏瘫论文参考文献

    温州建国我们平常所说的偏瘫一般是脑梗塞或者脑出血引起的,大多数是脑梗塞引起的偏瘫,偏瘫可以引起患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可以做一下CT或者核磁共振看一看,

    冰比冰水冰102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全球儿童侵害案例研究论文

    我觉的没有什么事

    Candy526368302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