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59

梁朝伟可爱
首页 > 期刊论文 > 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初中历史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合理存在

已采纳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日日夜夜和世界紧密联系着,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特别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时间,这样才能在世界的大舞台上立足。中国离不开世界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中国吸允着世界的“营养”。春秋时期水稻的引入、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唐朝时期各国人齐聚长安等等。到了近代,由于清王朝的腐败、闭关自守,使得中国落个挨打的被动局面。此时的中国又引入马列主义、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灵活的运用了马列主义、发展了马列主义。时代的呼唤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始终在高速发展着。有句话这样说:“笑看国际风云变换,风景这边独好。”国际也高度赞扬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到中国投资。中国为了让世界了解,大力开展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法制建设正在按着稳定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十二亿七千万的人民大众,社会风气明显改善。在国际社会的挑战面前,拥有无限智慧的中国人为了引入“外援”已经做好准备。我们也准备着我们明白:每一个人在成长中都离不开其他人的影响因素,一个组织想壮大,则需要其成员的统一努力,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激烈的竞争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走共同前进的道路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国作为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后来者,从国际经济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现阶段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国际经济竞争力尚弱,但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程度相对较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增长较快,国民经济对国际资本、技术、资源和市场的依存度逐年上升。对外依存度较高而竞争力较低的不平衡状态使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这就使得我们在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可能遇到一系列问题甚至威胁。(一)外部不良因素对经济和社会稳定构成的冲击。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纳入一个统一的经济运行体之中,经济的传导性和扩散性日益扩大。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和融入世界经济步伐的加快,中国经济既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也会接纳世界经济传递出的各种变量,外部的资源和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度不断加大;参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也隐含着巨大的风险,世界经济的波动会迅速影响到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各类不良因素也会迅速传入国内,构成猛烈的冲击。(二)金融安全存在隐患。我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已高度重视金融方面的经济安全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监管的政策和措施。但从长远看,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仍是经济安全诸问题中需予以重点关注的领域。东亚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三)被迫接受一些对自己不利而且还不熟悉的国际制度和规则的约束。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为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制定了符合自己需要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要参与国际经济体系,就必须遵守已有的国际条约和惯例,在经济主权上作出某些让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遭到削弱。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融入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也将被迫接受一些由西方制定的、对自己不仅相当苛刻而且还不熟悉的国际制度和规则的约束,在某些方面,要依照国际规则对经济管理方式、对外经济政策、法律规则进行一定的调整,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我国制定经济政策和执行经济发展战略的自主性。(四)产业结构和市场面对的冲击。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里,我国仍然属于国际分工体系外围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总体上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低层次产业为主导,与发达国家形成的主要还是垂直分工。同时,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和资本依存度相对较高,,外贸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市场分布和外资来源国结构等方面又存在高度集中现象,使我国经济发展容易受到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周期的不良影响和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二、世界经济环境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机遇。(一)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的空间更加广阔。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参与国际分工可以在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和发挥本国优势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国外资源和技术,弥补本国的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越深刻、越密切、越广泛,创造的新生产力也就越多,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一个基本前提和条件,使我们有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我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主张实现东南亚联盟与我国的经济合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使我国吸收和借鉴国外文明成果、发展我国经济的步伐加快。(二)全球资本市场为弥补我国资本不足提供了便利。资金不足一直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现代化实现的瓶颈。引进国外的资金,是解决我国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经济全球化促使全球资本市场形成,加快资金在全球范围流动速度,为各国引进资本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可能性。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新的金融工具或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使国际金融市场空前活跃,许多等待投资机会的资金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寻求最佳回报率。这些情况的出现为我国解决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提供了良机。(三)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为加速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在世界范围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浪潮。发达国家集中力量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产业,以抢占全球产业结构制高点,同时把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传统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我国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成本低廉,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理想场所。为中国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来加速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了条件。(四)科学技术在全球的交流与传播为我国吸引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来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提供了机会。科学技术在全球无国界的发展使任何国家、任何集团、任何个人都已经无力完全垄断和控制新技术的传播,即使能在一定时期控制和垄断科技成果,也不可能永远控制和垄断它。本身已成为商品、可以进入市场买卖的科技成果最终会与一定的产业结合在一起,通过其自身的传递机制,扩散到全球,后进国家有可能利用引进的先进技术,越过或缩短传统产业的发展阶段,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各国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扩大,贫困、疾病、文盲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突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国作出正确的战略抉择,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世界历史眼光的重要命题。邓小平说:“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这一命题是邓小平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当今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只有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和科技成果来发展自己,才能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这也是邓小平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长期闭关自守,把我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这还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的深刻的结论。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也迫切需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这一切都离不开向世界开放。

114 评论

爱淘唯一

在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当前世界经济金融运行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一)出口增势减弱已成定局,但增势减弱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美国经济是否出现衰退、衰退的程度以及持续的时间2000年我国出口亿美元,其中出口前五位国家或地区出口额依次为美国亿美元、香港亿美元、日本亿美元、欧盟亿美元、东南亚联盟和韩国亿美元。对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并且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情况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经济。因此我国出口状况直接或间接与美国经济走势高度相关。从我国恢复同美国正常经贸关系以来的实证研究上看,美国经济衰退对我国出口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对美国出口仍然有一定增长,但增长幅度减小(美国自同我国恢复经贸关系以来出现过三次经济衰退,第一次在1980年,历时6个月,GDP下降%,程度较轻,我国对美国出口上升%;第二次在1981年-1982年,历时16个月,GDP于1982年下降%,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下降,但仍增长%;第三次在1990年-1991年,历时8个月,GDP于1991下降1%,我国对美国出口增幅有所减缩,但仍增长17%-19%)。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以中低档的生活必需品为主的出口商品正逐渐被机电产品、音像制品、机械运输设备为主的出口商品所取代,而后者更容易受当前美国制造业衰退的影响。(二)减缓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但不会构成严重威胁虽然近年来出口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但出口商品的增加值仍然较低,并且这种低增加值的商品在我国出口总额中仍然占居主导地位。据有关权威机构估算,我国出口商品的40%-50%是用进口原料制造的加工货物,其最终商品的增加值约为商品自身价值的5%。据此推算,2000年我国出口商品总额为亿美元,相当于我国GDP的1/3左右,而这1/3中真正构成GDP的部分最多约为18%-20%。因此,尽管出口需求近年来已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决不是最主要因素,出口需求的下降有可能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并有可能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但不足以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威胁。1998年较为成功地抵御东南亚金融风暴就是有力说明。(三)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但仍存在贬值压力随着近期日元、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持续走软,市场再一次产生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稳定。首先,200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656亿美元。强大的外汇储蓄增强维持稳定汇率的信心。其次,人民币与美元利差已缩小或将进一步缩小。今年美国先后5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减幅达个百分点,使得人民币与美元利差已平均缩小至个百分点,而且这种利差有进一步缩小的可能。再次,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1-2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仍处于高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进一步缩小或可能出现逆差的情况下,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仍然存在。1999年经常项目顺差约为亿美元,2000年经常项目顺差亿美元。2001年在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较低的关税和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的环境下,进口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而同期出口需求增势可能减弱,经常项目顺差将进一步缩小,甚至可能出现逆差,从而对人民币贬值带来压力。(四)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境外融资难度和成本全球主要股市的大幅下挫,使国际社会实际财富大量缩水。如2000年美国家庭持股总金额比1999年减少约2万亿美元,从而导致近55年来美国家庭净资产首次出现负增长;从2000年到现在,美国股市下跌已使美国社会总财富减少了4—5万亿美元。而股市下跌也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这种国际资本供给的减少和投资者信心的挫伤不可避免地会减少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数额。同时,股市的下挫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也使我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其中一些有利的因素,一是随着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或存在衰退的可能,国际资本流向美国的增势将放缓,这部分国际资本以及新增的国际资本必将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或场所。而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资本市场相对封闭,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冲击,可能会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二是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经济透明度将会有较大提高,也将增强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三是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开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较大的投资机遇。四是B股市场对国内居民的开放,使B股市场日趋活跃,也将吸引国外投资者。在全球股市大幅下跌的同时,我国B股市场涨升凌厉,不断创出历史新高,除了国内政策性因素外,与国际金融背景也有一定的联系。三、应对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主要措施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相对平稳,股市、汇市较为稳定,但我们仍要高度重视国际经济金融变化以及对我国可能造成的影响,未雨绸缪,切实采取应对措施。(一)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市场调节,适度增加货币供给,并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1、适度增加对中小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再贷款规模,支持他们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高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启动社会投资,拉动内需增长。可考虑开发一些创业贷款、科技贷款等高利率、高风险的信贷业务品种。2、进一步增加对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规模,支持他们加大对农业技术改造和农田基础建设的信贷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启动农村消费市场。3、适度增加再贴现规模,鼓励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票据贴现、转贴现业务,推动票据市场发展,帮助企业加速货款回笼,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增强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提高资产质量,控制金融风险。4、适当降低再贷款利率,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和同业存款利率,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备付,提高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5、加快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基础建设,改革和完善当前的利率管理体制,理顺利率结构,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增强货币政策传导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灵敏度。6、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特别是支持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重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继续支持出口创汇企业,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价值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的支持,为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环境。7、进一步增加个人信贷投入。重点发展住房、汽车、教育、耐用消费品等领域的消费信贷业务;适当考虑开发对个人的投资性贷款,支持有技术、有项目的个人自行创业。(二)转换财政政策思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1、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现行财政政策的思路应在扩大和稳定政府支出的同时,减轻企业税负,提高企业活力,增加企业投资收益率,激发社会投资的积极性。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适当提升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刺激全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提高。可考虑发行特种社会保障国债或利用国有股减持等方式解决资金来源。3、强化个人所得税征收和转移支付,增加对超高档消费的征税,解决社会收入分配差别扩大的问题。4、继续发挥出口退税的作用,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加大财政贴息力度,支持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三)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加强资本项下外汇管理1、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吸收和运用境外资金。进一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尽快组建中外合作基金,逐步扩大基金规模,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努力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多方位的投资;进一步引导外资扩大对农业、环保、教育、医疗等领域以及一些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引资方式,充分利用国际资本盘活部分国有企业资产存量,实现资产的优化重组,促使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2、充分考虑国际游资流入可能产生的冲击。完善外汇管理,有效监管资本项下外资流入;大力加强B股市场的监管,规范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增强外国投资者的信心。(四)切实促进社会投资1、放宽对社会投资领域的限制,尤其是对基础设施、科教文卫、金融等领域的限制;彻底改革不合理的投资审批制度,除保留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部分特殊项目的审批外,取消全部竞争性项目的投资审批。2、加速发展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完善社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加快设立创业板市场,完善各类产权交易市场。(五)维护股市稳定,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采取切实措施,保障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信心,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在国企改革、启动民间投资、优化资本结构、刺激消费中的巨大作用。此外,还应加强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跟踪研究,特别要警惕日本可能出现金融危机,并作好充分的应急准备

163 评论

新羊年新气象

好些,周恩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丹麦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写。2台湾是我国领土,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不干涉他国内政。

245 评论

爱尔兰咖啡啊

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自汉朝至明朝,我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统治阶级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1)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①史实:A.由张骞凿通的“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B.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C.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D.汉同日本、朝鲜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②特点:a.从范围上:周边国家为主,开始同欧洲往来b.从交往形式上: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c.从途径来看:有官方、民间两条途径,其中官方是主要参与者;d.从交往道路上:以陆路为主。(2)第二时期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①史实:a.朝鲜:新罗统一;高丽乐,留学生,手工技术;贸易b.日本:遣唐使,留学生,人物。行政制度,京都建筑,文字,生活c.印度:天竺;熬糖法;文化双向交流;玄奘西游d.西亚:波斯国王、商人、舞蹈。大食伊斯兰教,造纸、纺织;瓷器②特点:A.全面开放,影响深远。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B.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节和商人大量来中国。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C.陆海并举,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D.双向交流,(3)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时期①史实:a.南宋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b.元朝时,火药传到欧洲。②特点:A.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时,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是最活跃的船队。B.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4)第四个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①史实:a.郑和下西洋:1405-1433,七次,非洲、红海;政治为主,贸易不营利b.华侨开发南洋:唐开始;明更多,传播先进技术文化,促进发展c.戚继光抗倭:明中后期,台州;福建,俞大猷,1565. d.葡占澳门: 1553居住权;1557官署,长期占据e.收复台湾:1624荷兰;1662郑成功;1684台湾府f.抗击沙俄:康熙,雅克萨之战;1689尼布楚条约②特点:a.由开放转入闭关: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级采取闭关政策,这些联系便逐渐中断了b.开始抗击外国侵略5、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给我们的启示⑴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⑵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潮流者亡。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⑷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地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181 评论

必须匿名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既包括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与人员往来, 也包括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交流。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在明朝前后有明显的不同。明朝中期以前,由于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的局限,世界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中国主要是与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朝鲜和印度等国开展各种形式的交往;明朝中期后,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 西方殖民者陆续向东扩张, 以及西学东渐,中国与西方的交往逐渐增多。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主要是从两汉开始的。公元前138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 为了联络大月氏回师东进,与西汉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为了发展与西域友好往来关系。他的探险直接产生了“丝绸之路”而造福当时, 泽及后人。“丝绸之路”成为当时连接东西方两大文明中心的通道, 大量的使臣、商人络绎不绝地奔波往返, 和谐 各地的物质产品与精神成果, 得到了充分的交流。汉代以开放的姿态, 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吸纳色彩各异的文化元素, 走上了直接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道路。和谐当时的中国对外交往已突破了东亚范围, 远及欧洲和非洲。和谐秦汉之际, 朝鲜的檀弓、和谐果下马等输入中国, 中国铜镜、漆器、铁制工具等输至朝鲜;燕、和谐齐、赵有数万人前往朝鲜,三韩多次派人晋见武帝和光武帝。日本与中国的往来较早, 武帝时, 有30多国通过朝鲜“使译通于汉”;光武帝时,“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印绶”。中国铁器、铜镜、丝帛传入日本。越南的象牙、和谐犀牛、珍珠输入中国;中国铁犁、牛耕和水利工程技术在越推广。出玉门关或阳关往西到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形成的丝绸之路, 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铸铁、井渠、造纸等技术,通过这一通道西传。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和谐从广东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 绕过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 到孟加拉湾沿岸, 最远达印度半岛南端,形成的水上丝绸之路, 加强了和东亚、南亚各国的关系, 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西亚大国安息, 利用丝绸之路与汉频繁交往, 通过水上丝绸之路在汉与大秦间转手贸易。处于陆上丝绸之路西端的大秦, 直接交往受安息等国的阻碍。97年, 甘英受班超派遣出使大秦, 到达波斯湾折回。166年安敦使者到达东汉, 《后汉书》中有与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隋唐时期, 交通发达, 水陆并举。陆路从长安出发东达朝鲜, 西通印度、伊朗、阿拉伯和欧洲许多国家。水路从登州、扬州出发, 和谐 可到达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 经马来半岛、印度, 可到达波斯湾。和谐唐政府鼓励外商来贸易, 允许他们长期居住、通婚、任官, 实施开放的对外政策。和谐唐朝对外交往有新发展, 唐朝与新罗、日本、天竺、波斯和大食等亚非欧各国均有友好往来, 和谐 唐都长安成为当时国际大都会。和谐新罗人留学唐朝最多,崔致远最著名。长安和沿岸许多城市设有“新罗坊”、“新罗馆”,接待新罗商旅。新罗立国参用唐制, 举国学、教儒学;从唐引进茶叶、雕版印刷术和高超的制瓷、制铜等手工艺技艺;喜读唐诗, 许多文人会写唐诗;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 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和谐日本与隋唐往来频繁。隋时互遣使, 遣唐使十多次;日本出土大量“开元通宝”, 中国也出土了日本奈良时的银币。大化改新由留学回国人员策动, 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都城建造完全依照长安的样式;律令大体采用唐律, 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材,祖冲之《缀术》传入日本成为教科书;祭孔礼义隆重。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鉴真为中日友好交往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印度半岛的天竺与中国的交往以佛教为纽带。贞观时, 天竺一再遣使来唐, 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中国创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了天竺数学的发展。玄奘和义净在中印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和谐中亚一些国家同隋唐往来密切, 一再遣使前来, 和谐带来名马、和谐异药等特产。隋朝和波斯已互遣使节。唐朝时, 波斯遭大食侵犯, 其王及儿子先后来华求援。波斯商人在中国开设“波斯店”。唐高宗时, 和谐大食开始遣使中国, 持续了半个世纪。中国造纸术唐时传到大食。和谐唐与东罗马有使节往还。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 唐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和谐明朝前期, 郑和七下西洋密切了我同同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联系, 将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推向高潮。但是,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 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 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随着国力的衰退, 航海的壮举也悄然结束。和谐明朝中期以前,对外关系的兴盛, 和谐与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科技先进、国力强盛、对外交通发达等因素有关。这一时期的中国农耕文明充满活力, 发展水平处于当时世界的前列, 统治者也具有向上的进取精神、不断开拓的愿望和对外开放、兼收并蓄的胆识。由吕宋传入我国的烟草等经济类作物得到推广。16世纪后期, 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 他们说汉族, 和谐 穿儒服, 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著作介绍给中国, 和谐又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家学说介绍给西方, 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代表性人物有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中国开明士大夫徐光启。和谐明朝中期以后, 中国的对外关系呈现日益被动、保守和封闭的趋势。当时, 我国开始遭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1553年葡萄牙租占澳门, 西班牙、荷兰先后侵占台湾。清朝前期, 沙俄侵占人国东北的雅克萨等地。这一时期,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成为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内容, 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等。与此同时,清政府开始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失去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因而不能主动迎接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历史性挑战, 致使中国与世界长期隔绝, 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39 评论

厦门混世小魔王

很好,黑暗骑士回答的很好,就要这样。哈哈哈,不劳而获可是不行的。

309 评论

相关问答

  • 世界历史杂志官网

    《历史研究》、《世界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专一点看《唐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国学研

    记住我88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初中历史小论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实现与时俱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具体方法 1情境教学 情境教

    南宫火却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历史世界史毕业论文

    你知不知道迪西欧论文工作室这家,他们在论文写作方面还不错

    悠悠萋草心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初中历史文章

    初一历史论文范文 导语:人类的历史是一条浩瀚的长河。几千年来,人类泛着时代的轻舟,在历史长河上留下了一道道长痕。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

    左左颜色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盛世中国主题历史小论文

    有一句诗叫“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秦始皇,一位伟大的帝王,结束了战国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221年,定都咸阳。他可以说是足智多谋,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强者。他统一

    快到碗里吧吧吧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