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73

大能苗*
首页 > 期刊论文 > 水八仙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随风思恋

已采纳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是一个极其适宜水产生长的地方。早年玄武湖、莫愁湖、沙洲圩等地更是出产丰富,颇具名气,就连《儒林外史》中也有所记载。

大家对莫愁湖、玄武湖应该都不陌生,可这沙洲圩若不是老南京的话,还真不知道呢!

沙洲圩位于河西江东、兴隆、沙洲和双闸街道,此地曾经地势低洼,密布河滩。南京先民们在此筑圩为田,形成了多个圩田区,统称为沙洲圩。

不过,因为填地建房,如今的沙洲圩已是高楼林立,不见当年白鹭成群,水产丰富的模样了。甚至有些年轻人都不知沙洲圩当年的名产“水八仙”为何物!

南京坊间把茭白、茭儿菜、莲藕、水芹、芡实、慈姑、荸荠和红菱共称为“水八仙”。

“水八仙”中的八种蔬菜,虽分别在不同季节上市,可夏末秋初最为集中,所以中秋佳节食用“水八鲜”也是南京人的传统习俗之一。

1茭 白

古人称“茭白”为“菰”,起初它是作为粮食作物栽培的,人们采食其籽粒为食。《周礼》中亦曾记载:“菰与黍、麦、稻、菽并列为六谷”。

后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但其茎部却不断膨大,形成了纺锤形的肉质茎。

经大家尝试后,发现其口感脆鲜爽口、娇嫩香滑,这才把本该作为粮食的菰当做现今的茭白来食用。

2茭 儿 菜

茭儿菜从结构上来看,类似于竹笋,层层包裹;可从口感上来说,却又比竹笋鲜嫩了许多。也正因它肉质鲜嫩,极易断裂,所以民间把它比喻成娇嫩的娃儿,称其为“娇儿菜”。

在南京,很多人都尝试过着茭儿菜的鲜美,可很多人也并不知道,茭儿菜与茭白其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们俩其实是同一种蔬菜,只不过分为两季,每年的四五月份它是鲜嫩的茭儿菜,而到了八九月份它便成为爽口的茭白。

3莲 藕

“水八仙”里的莲藕是指南京特有的花香藕。花香藕在南京的养殖历史相当漫长,早在东晋时期便已在南京“扎了根”。但你知道花香藕缘何冠以“花香”之名吗?

据明朝《江宁县志》所载:“花有红白二种,白花者佳,花开时藕极嫩,谓之花下藕”,加之此藕本身带有清香,吃在嘴中又齿颊留香,于是世人便把这藕称作为“花香藕”。

秋季,正值花香藕上市之时,此时的花香藕特别适合用来煮糯米藕或是莲藕肚肺汤呢!

4水 芹

《诗经·鲁颂·泮水》有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说的是若是读书之人中了秀才,到孔庙祭拜时,就得在大成门旁的泮池里采些水芹插于帽上,而这一习俗也给水芹添了一分高洁。

水芹于每年深秋至次年春季上市,它气味芬芳、色泽碧绿, 所以格外受到民众的欢迎!

水芹不同于纤维粗大的旱芹,它茎秆细长,口感细滑,只要一试,便就一发不可收拾!

5芡 实

芡实自古便是滋补名品,它可以算得上是水八仙中最为名贵的一种。可是由于芡实对土壤、环境、水质的要求较高,导致芡实的种植量大幅减少,如今市场上也很难见到它的踪影。

93 评论

阿优米酱

例文追着燕子的歌声,迎着和煦的春风,踏着路边的花香,我们满怀喜悦,前往美丽的桃花坞春游.刚走到桃花坞,三个巨桃在迎接我们的到来.进门后,你会看到一只金鸡,好像在祝我们鸡年大吉呢!继续往前走是桃花仙子广场,桃花仙子美貌非凡,无能相比.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一个美丽的传说:嘉庆时期,一个人生了一个女孩,她刚生下来嘴里就含个桃子,人们觉得很奇怪,便称她为桃仙女.她非常喜欢吃桃子,种桃树.阳春三月,许多村民都来看桃花,桃子熟了,大家一起吃桃子.由于当时村里的男人都当兵了,一个军队闯进了这个村,人们东躲西藏也没办法,这时桃花女挺身而出,跟军人战了三天三夜,后来因为流血太多而伤亡了.从此这里成了桃花坞.我们沿着小路往前走,穿过木形水泥桥,来到了野炊群,讲到这里,你一定会说:“小小的野炊群有什么可讲?”其实,关于这个野炊群还有一个美妙的传说呢!八仙要去东海,由于当年是六月,天气闷热,八仙路过淮安市,在这里做饭吃,他们每人吃了个桃子,吃完后,桃核被他们随手扔了,他们吃完饭便走了.后来这八个桃核长成了桃树,而现在的野炊群就是八仙煮过饭的地方.再向前走,顺着楼梯下去,我们来到了桃花湖,桃花湖湖水清澈透明,桃花湖的中间还有一个湖心岛,我们坐在大石头上,可舒服了.在桃花湖的四周有:半坡庐、桃花洵、小洞天和音乐水车.我们在那里玩水车、捉蝌蚪,玩得可开心啦.顺着小洞天的石岩,我们爬到了桃花坞的最高坡.放眼望去,整个广场尽收眼底.坡北,那古老的黄河水呀,幽然地唱着欢乐的新歌,缓缓地向东流去,流向那太阳升起的地方;坡西,一片粉色的花海,花海中游人如织,倘佯其间;有的驻足观赏,仔细端详;有的贪心轻摇,一嗅再嗅;有的结伴花海,拍下美妙的瞬间;有的欢心雀跃,银铃串串……举目四望,到处绽放着红紫,到处隐现着生机,到处悠扬着悦耳的鸟鸣,到处飘扬着醉人的花香….坡南,桃花仙子广场上,游人如海,面带微笑的桃花仙子在向人们诉说着今天的故事.我陶醉了.让我们用心灵去采接春天的色彩.用我们多彩的笔法描绘更加美好的明天吧!

170 评论

美丽苗条龙龙

“水八鲜”指地产的8种水生植物,每到过年的时候, 吃“水八鲜”为南京人的传统习俗。 小时候就常听我妈说:“三天不吃青,两眼冒火星”、“南京一大怪,不爱荤菜爱野菜”,家里的晚饭总是免不了有拌野菜,搭白粥喝。乖乖,那叫一个香!

吃野菜的习俗全国各地都有,但人数之多、 历史 之久,以及所食野菜品种之繁,却以金陵为最。南京人吃素的 历史 要追溯到到南朝梁武帝时,佛教盛行,寺院、宫廷和民间普遍素食的风气,到此南京被称为我国的“素菜之乡”。

南京产的“八鲜”,颇有名气,仅以菜蔬而言,就有水八鲜、旱八鲜之分,而水八鲜又有荤素之别。

(图为南京六合区农民收割水芹菜)

南京湖泊、池塘还是蛮多的,很适合水生植物的生长。其中,水芹、茭儿菜、莲藕、红菱、芡实(鸡头果)、茭白、茨菇、荸荠8种水生植物,就是人称的“水八鲜”。记得外婆所在的村庄(沙洲圩),这些植物很常见,出产十分丰富,家里常吃的就是水芹炒香干,茨菇烧肉,茭白炒肉丝,水煮荸荠,每一道菜都有很深的印象!

(图为南京养荷大师在莫愁湖公园采藕)

“旱八鲜”是指长在田野间的野菜,分别名为:芦蒿、香椿头、马兰头、豌豆叶、荠菜、枸杞头、苜蓿头和菊花脑。小时候家里常吃的就是“旱八鲜”的酱菜,有一家“早晚小菜”连锁店,就专门卖这个酱菜(牌子的原产地是扬州的,但南京当地人也很喜欢吃),现在做的规模还蛮大的,江苏地区的很多超市都有售卖。

后来上了大学,认识了天南海北的朋友,很多朋友表示不知道水芹是什么,也没有吃过茨菇, 我才发觉平常吃的 茨菇烧肉,茭白炒肉丝竟然是南京地区的民俗特色呀!而且 早在2007年,水八鲜的饮食习俗,就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一瞬间顿感自豪~哈哈哈(骄傲脸 jpg)

南京“水八鲜”指的是沙洲圩“水八鲜”,所以又叫“圩八鲜”。

由来和种类

沙洲“水八鲜”兴于明朝、盛于清代,当时沙洲圩一带成土母质为长江冲积物,适宜“水八鲜”的生长。明清时,沿秦淮河的三山门(今水西门)、汉西门、中华门开办鱼藕圩货商行,春、秋季“水八鲜”上市,有“担子压断街”之盛况。“水八鲜”雅称就是根据当时“八鲜”行收购圩货而得名。

历史 上各个时期“水八鲜”的种类略有不同,沙洲圩地区水生作物有10多种,“八鲜”是泛指。根据常年种植产量和大众喜爱程度,逐渐统一成:藕、菱、芡实、芋艿、慈姑、荸荠、茭白,茭儿菜这八种。

20世纪50年代 60年,“水八鲜”种植面积较大。后来因为发展粮食种植和水产养殖,面积逐年减少。

茭白

茭白又称茭瓜,做蔬菜吃叫茭白。沙洲地区茭白栽种 历史 悠久,品种有黄草头、箭杆白、芝草茭,均为单季茭。1952年从无锡引进双季茭“小腊台”。1979年,又从无锡引进广益“中介茭”。现仅存晚熟种箭杆白。茭儿菜即野生茭草,经数年培育后为茭白。

茭儿菜

沙洲圩所产茭儿菜色白质佳,被视为上品,春天3月上市,三四十根扎成“一把”,上部碧青,下端牙白,十分抢眼,卖菜人不断地洒水保鲜。南京人喜吃茭儿菜,特别讲究新鲜。民间有:“茭儿菜,9点钟前满街卖,10点钟后无人睬”。

莲藕

花香藕藕栽培 历史 悠久,成熟时间分早中晚三熟。早藕6月份上市,因其伴着荷花成熟,也称“花下藕”。后人叫白了,谐音“花香藕”,宜生食;晚藕秋冬之际成熟,淀粉含量高,宜煮食。沙洲藕特别之处在于切开后呈“九孔十三丝”,为优良品种,整枝藕4节 6节,重2公斤 公斤。传统品种有喜鹊头(又称狮子头)、白把、蕉把。1984年,从淮安引进美人蕉、一点红,大紫红等品种。

芋艿

芋艿亦称芋头,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椭圆形或卵形,叶子略呈卵形,有长柄,花黄绿色,块茎含淀粉多,附着块茎而生的小芋艿,南京老百姓俗称芋苗、芋苗籽。芋艿为沙洲圩地方特产之一,有水芋和旱芋之分,水芋的产量比旱芋高20% 30%。芋籽去皮后做成的“糖芋苗”,是南京人喜爱的风味小吃。

芡实

芡实又称“鸡头”,与莲同一种属的水生植物,与藕不一样,沙洲圩无主的“野”塘,多生长有芡实,通体生满利刺。夏开花秋结实,花呈紫色,果实大体呈圆球状,顶部有个开口的突起,外观极象鸡头,由此得名“鸡头”。鸡头有一层韧性极强的皮囊,表面有利刺,不用工具很难抓上手,更别说剥食了。剥开鸡头坚韧的皮囊,内里挤满了“弹子”一样的果实,南京人称为“鸡头果”(也叫鸡头米),果肉奇香。农民将鸡头收割回来,在草木灰中用木棒敲去皮囊,取出鸡头果,晒干磨粉,就成了烧菜勾芡用的芡粉或充作粮食。也有农妇将鸡头果上市沿街叫卖,出售方式是用喝酒的小酒盅来量鸡头果,价格也以小盅为单位来定,相沿成习,形成通行的规矩。品种有铁果和粉果两种,现沙洲圩地区已绝迹。

茨菇

茨菇也叫慈姑,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叶子像箭头,开白花,地下有球茎,黄白色或青白色。沙洲地区慈姑为晚熟品种。1956年从江苏宝应引进紫菇,从杭州引进白菇,沟塘水田多有种植。1987年从宝应引进高脚黄、侉老乌(又称“三道箍”),延用至今。

荸荠

荸荠又称马蹄,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栽培在水田里,地下茎扁圆形,皮红褐色或黑褐色,肉白色。沙洲地区荸荠栽种 历史 悠久,品种有紫红皮、黑皮、黄皮3种,现仅存紫红皮1种。

红菱

菱俗称菱角、老菱,栽培 历史 悠久。沙洲地区菱在春末栽种,9月初开始采摘,多为两角红鲜菱和白菱。因土质关系,该品种离开沙洲圩就退化变为四角菱。沙洲地区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大叉角、小白板、红香菱。

现在的沙洲圩地区高楼林立,再也不是当年的河滩,“水八鲜”也难觅踪影,成为一些“老南京“才知道的存在。

作为南京的水八仙,其实在当地还是蛮有名气的,水八仙的话就是我们最常见到的藕、菱、芡实、芋艿、慈姑、荸荠、茭白,茭儿菜,整个江南都有,菜市场都在卖,很多南方地区的话还是蛮常见的,而且也是经常会吃到的 美食 。

茭儿菜与茭白是两种菜吧?有人会把茭儿菜与茭白混成一个菜,茭儿菜和蒲菜有点相近,茭儿菜圆梗,蒲菜扁梗,茭儿菜比蒲菜还要好吃。茭儿菜烧蚕豆,茭儿菜鸡蛋汤都是美味。还有一种茭儿菜炒五毒,是名菜,现在大概失传了吧。

南京的正宗。当时水八鲜在南京均有署名的产地,记得的是‘’南湖红菱‘’。只是现在南湖已变成小区了,南京的 历史 上是个水沼遍地的地方,南塘野生莲藕一斤45元,平常没有野生莲藕到过年的时候才有,去年一斤70元,都快吃不起了。

水八仙是苏南、浙北地区的传统食物,又称水八鲜,包括茭白、莲藕、水芹、芡实(鸡头米)、茨菰(慈菇)、荸荠、莼菜、菱八种水生植物的可食部分。大多在秋天上市。上市时,口感好,营养价值观,是老百姓喜欢的食品。

江南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可口的蔬菜赶上适时的温度和季节,让南京人得以四季飨用。“春初喜雨滋,冬冷宜雪压,经霜食更甘,带泥洗觉滑”,清末民初,龚乃保客居南方五年,很难吃到好的肉食,至于蔬菜,更是恶劣。他想念家乡金陵的蔬菜之美,不觉垂涎,于是在冶城山麓自己的家中,写了一本《冶城蔬谱》,以表达对家乡江南蔬菜的眷念。

水八仙又称水八鲜,包括茭白、莲藕、水芹、芡实、茨菰、荸荠、莼菜、菱八种水生植物的可食部分。

茭白 ,南京人俗称“茭儿菜”,它是一种水泽野生的植物,多数在芦苇边上,季节性比较强,是南京人最喜爱的蔬菜之一。茭儿菜的外形像芹菜,但是商贩不会连着叶子一起卖,他们会剥离外面裹着的叶子,取内里两三寸的嫩心,尤为鲜美。

莲藕 是江南和湖北的特产,它是莲肥大的地下茎。到了挖藕的季节,安徽、江苏的人们赶到河里或者湖里,藕难挖,在于它长在污泥里。藕清脆香甜,最适宜炖排骨汤。

水芹 只在江南甚至苏南地区见过。和普通芹菜的区别,大致是它的颜色呈白色。水芹适合炒肉丝,也适合清炒,江南许多小镇的饭馆里都常见这道菜。

芡实 就是我们常说的鸡头米,苏州常见。曾经随朋友一起逛苏州老字号“裕兴记”面馆的老街,一间间店铺门口都坐着剥芡实的阿姨,剥芡实是个苦活,需要细心且费力,芡实的价格自然不会低。

茨菰 也叫慈姑,味道尝起来像白薯或红薯。茨菇的最佳伴侣是猪肉,南京常做的一道菜是茨菇烧肉,既有肉的鲜香浓腻,也有茨菇的软糯厚重。

荸荠 风干之后最好吃,香脆且甜。小时候在菜场,常见蔬菜摊上卖荸荠,削了皮之后呈乳白色,也可以煮,吃下去清甜爽口。

莼菜 有着滑腻腻的茎和叶子,富含胶质。有意思的是,吃莼菜的时候要小心,一不当心,莼菜就会滑进喉咙钻进肚子,根本来不及品尝它的味道。

菱角 可以生吃和熟吃,生吃有“水红菱”,熟吃有“馄饨菱”。江南水乡常见渔家划一叶扁舟,季节正当时去采菱角,那个记忆里的场景,像一幅水墨画。

我所知道的南京水八鲜是:4大品种8个样。茭瓜分为茭儿菜和茭白,茭白又有黄草头、尖杆白、喜雀头等;菱角分为红鲜菱和菱角母;鸡头果特指的是南芡品种,分为鸡头米和鸡头梗;莲藕特指本地产9孔13丝开白色莲花的花香藕,分别是莲蓬和莲藕。另外,除了旱八鲜,应该还有洲八样。

其实,在江南,这样的“水八鲜”并不稀奇,可以说各处都有。但是,南京因为文人多,善于总结归纳,弄出个“水八鲜”来。一来,对于民间民俗来说,八是一个吉利的数字,记得小时候总听外婆说:“想要发,不遢八(遢字在这里作缺少解)”,所以很有可能她给我们什么东西的时候,都会凑成八个或者十八个之类的。

南京人把那些水生的植物蔬菜,称作“水八鲜”,为什么不是七鲜或者是九鲜,也当是由此而来。

我们常说的“水八鲜”是指莲藕、红菱、茭白、芡实(鸡头果)、荸荠、水芹、莼菜、慈姑,这些植物都要生长在有水的地方,或是水塘里,小河中,至少也得是水润丰泽的地方,如沼泽地或者低洼地沟等有水的地方。如果没有水,是长不起来的。而且要始终保持有水的状态。

“水八鲜”在江浙一带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用的食材,不独南京独有。比如说莼菜,以前南京就很少见,杭州西湖莼菜更有名。再比如说红菱,其实在江南更多。南京的菱角多半不是红菱,青色为多。莲藕是全国各地都有,大概是为了凑成“水八鲜”特意加进来的。而且“水八鲜”都有各自生长的季节,秋天收获者为多,但是慈菇一般是冬天收获的比较多。

水中生长的植物,一是其生长的特殊环境让它更加鲜润,另外也因为长在水中不容易生虫害,不太需要喷洒农药什么的,相对来说更属于 健康 食品,深受人们的欢迎。

现在,有些馆子店专门做水八鲜宴,确实做出风味来。尤其是对素食者来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八种水中生长的菜,称为“水八鲜“分别是:水芹、茭儿菜、藕、菱、芡实、茭白、慈茹、茡荠。其实水里生的菜有很多,还有:莼菜、蒲菜、水芋、水蕹、豆瓣菜等都是餐桌上的常见水生菜。

“水八仙”又称“水八鲜 ”,分别是 茭白、莲藕、水芹、茨菇、荸荠、芡实、莼菜和红菱 ,前五种是南京人常吃的。

南京郊区河沟纵横,池塘密布,是水八鲜生长的良好场所。玄武湖、莫愁湖,沙洲圩等地出产丰富,颇有名气,连《儒林外史》都说:玄武湖“是宽阔的地方,和西湖也差不多大,那湖中菱、藕、莲、芡,每年出几千石。”

1.水芹,新春季节上市,娇白嫩碧,沸水烫之,拌以酱醋麻油,不但生脆可口,而且色香也佳。明代把它作为土特产品进贡。《正德江宁县志》记载:“水芹生水泽旁,洁白有节,其气芬芳,安德等乡皆有之。

2..茭儿菜,生在洲渚,每年春暖花开的农历四月,正是采摘季节,洲渚之民,总是剥其外裹之叶,只取嫩心二三寸,沿街叫卖。茭儿菜粗如小指,肥白娇嫩不胜齿牙,以其炒肉丝、打蛋汤,包饺子,其味鲜美。当年地处夫子庙的奇芳阁和奎光阁茶社善制烫面饺,尤以茭儿菜烫面饺,香甜淡雅,别具风味。

3.藕,是南京的一个大宗农产品。莫愁湖有“半湖烟水,十顷荷花”之称。南京湖藕,“巨如壮夫之臂而甘脆无渣滓,即江南所出,形味尽居其下”。太平门外的玄武湖及水西门外的沙洲圩等处都有种植。

4.菱。南朝乐府民歌有“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之诗句,说明当时种菱采菱之盛。南京红菱品种绝佳。明《客座赘语》就说:“大板红菱,入口如冰雪,不待咀唼而化。”南京红菱声誉海内外,据江苏农科院一位研究水生蔬菜的专家讲:曾有位日本朋友,专程来江苏调查“水八鲜”中的红菱品种,请求中国朋友帮助调查产地及其形状特征。

5.芡实,叶似荷而大,皱皮有刺,果似鸡头,故俗称鸡头果。南朝秣陵人陶弘景说: “仙方取此(芡实)合莲实饵之甚益人,”据民国《首都志》记载;玄武湖、莫愁湖芡实年产值6000元,相当于600石鱼的价值。

6.茭白,一名蒋,又名菰,南京人则称为茭瓜。梁代沈约有咏菰诗曰: “结根布洲渚,垂叶满皋泽,匹彼露葵羹,可以留上客。”诗句虽短,但对茭白的生长环境,自然形态以及食用价值都做了生动的描绘。

7.慈菇,《群芳谱》说:一岁根生十二子,有闰则生十三子。南京近郊各处陂塘多有种植,冬天慈菇应市,细腻香滑,以之蒸鸭煮肉,味殊隽别。

8.荸荠,又叫地梨,马蹄,乌芋。既可当蔬菜,也可当水果。南京人对荸荠还一妙厨,就是在守岁时为了吉祥负京,取红枣、福建莲子,荸荠,天生野菱煮羹食之,谓之福齐天汤。

由于水八鲜深受人们喜爱,为适应需要,当年水西门:外,中华门外,就有13爿“八鲜行”,其中“马记八鲜行”最有名,这些行专营八鲜以及其他蔬菜。直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代还曾繁荣一时.

347 评论

汐汐蘑菇

指的是生长在南京的八种绿色植物,也就是南京最有名的水八仙。

343 评论

xuzhenying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是一个非常适合水生生物生长的地方,早年,宣武湖、莫愁湖、沙洲圩等地出产丰富,名闻遐迩,甚至有“史外学者”记载。

河西、兴隆、以前这里地势低洼,到处都是海滩。南京的先民在此筑圩,形成了许多圩区,统称沙洲圩。

然而,由于土地和房屋的填充,今天的沙洲圩已经是一片高楼大厦林立,而不是当年白鹭和丰富水产品的出现。就连一些年轻人也不知道沙洲卫著名的“水八仙”是什么!在南京,人们称之为“水八仙”。“八仙水”中的八种蔬菜虽然列在不同的季节,但大多集中在夏末秋初,所以中秋节吃“八仙水”也是南京人的传统习俗之一。

起初,它是作为粮食作物种植的,人们吃它的种子作为食物。周力也有记载“野生稻与小米、小麦、水稻、蜀黍并列为六粒”。后来,我们发现一些野生稻并没有因为染上黑穗病而抽穗,但它的茎却继续膨胀,形成了纺锤形的肉质茎。从结构上看,宽叶紫荆与竹笋相似,层层包裹;但从口感上看,比竹笋嫩得多。由于其肉质鲜嫩,容易破碎,所以人们把它比作一个娇嫩的孩子,叫“娇儿菜”。

在南京,很多人尝试过美味的水竹笋,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水竹笋和水竹笋其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实际上是同一种蔬菜,但分为两个季节。每年4、5月为淡水笋,8、9月为淡水笋。

237 评论

相关问答

  • 八旗旗主研究论文

    满洲八旗的旗主都由爱新觉罗氏掌握。具体来说,就是由努尔哈赤和其弟舒尔哈齐的后裔来掌控。有些人特意强调,八旗分为满蒙汉,总计二十四旗。但蒙八旗和汉八旗是没有独立旗

    伊斯坦布尔之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仙人掌研究者论文

    仙人掌的样子并不好看,我也没听过有人赞赏过它。可是我仍然觉得它像一个可爱的小宝宝。 仙人掌有着一个胖胖的身躯。它的身躯有点像雪糕,一条条波浪线垂直下来,用

    火野丽Q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仙游九鲤湖旅游发展研究论文

    九鲤湖最引人入胜的是九飞瀑,总落差432米。飞瀑从高耸的崖头猛泻入湖,水石相激,轰鸣如雷。九飞瀑按落差分九漈,石门漈、五星漈、飞凤漈、棋盘漈、将军漈、各漈。瀑布

    创兴门窗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仙人掌的研究概述论文

    仙人掌浑身是宝,用途广泛,它的嫩茎可做蔬菜食用,加工成50多种仙人掌菜肴。仙人掌的茎片可以加工成片剂,胶囊、饮料等保健食品。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

    sunjinghong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研究八股文的论文

    八股文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是中国明、清两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

    看i哦飞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