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6

让子弹飞888
首页 > 期刊论文 > 花木兰论文题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毕筱倩mm

已采纳

先大略的写写文章的内容,在详细的写写看后的感触,跟读后感差不多

84 评论

pingping28

音乐剧《花木兰》,邱玉璞、喻江编剧,郝维亚作曲,首演于2004年。剧本根据《木兰辞》及相关民间传说改编。由于故事家喻户晓,剧组对此剧的宣传调门很高,公演后观众及专家反应平淡。主要原因是:剧本缺乏曲折生动的情节设置,叙事结构不够轻灵流畅,舞台的视听冲击力较弱;音乐音调基本上是俄罗斯小调风格,流畅但无个性,重唱写得过多过重,听觉效果反而不佳。此外,将花木兰形象分为歌者和舞者,由于未能解决好两者的有机结合问题,有蛇足之嫌。

253 评论

开心的疯子陈

古道上空传来阵阵战马的嘶鸣.我挥舞着马鞭,奔跑在这崎岖的古道上.回家的感觉,就是爽!路旁的树绿多了,花也开了,处处洋溢着春的生机.马儿,快些,在快些,快点回到我的家乡.突然,一个熟悉的村庄出现了,哎,那不是我的阿爷阿娘吗?我从马背上一跃而下,扑进母亲的怀抱里.呼唤着:“娘,兰儿回来了,您的兰儿回来了!”母亲伸出颤抖的手抚摸着我的面颊,片言未吐,却已泣不成声.阿爷也不禁老泪纵横.我搂着双亲,激动万分.爷娘的梁上多了许多皱纹,阿娘的腰也弯了,阿爷住桌个拐棍,我知道那是担心挂念我的.岁月不饶人哪,一晃十多年了.还是那个村庄,还是座房子,只是人已经变了许多.小小村庄到处彩灯高悬,爆竹声声.姐姐妆扮一新地迎出来,她望着我,又惊又喜.“姐姐!”“小妹!”似乎生疏了,但终于又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姐,怎么不见小弟?”“他呀,在忙着呢!”姐姐神秘地指指后院.只到了霍霍的磨刀声,来到后院.阔别10余载,往日的小淘气已长成一个英俊强壮的大小伙子.他正在杀猪宰羊:“报告花将军,一切准备就绪!”望着小弟,我笑开了花.堂屋而砂时传来大伙开怀畅饮的笑谈声.我来到了少女时代的闺房.屋里的摆设一切如往昔,角落里那台织布机仿佛在述说以往的故事.我赶紧脱下战袍,换上了美丽的红装,细心地梳妆打扮起来,十多年了,还没穿过我的红装呢…… 梳理完毕,轻移莲步,来到堂屋.一刹那,大伙儿都惊呆了.一位旧时的伙伴惊喜地对木兰的父亲说:“老爹,没想到您还有一位如此俊俏的闺女!”阿爷爽朗地笑了,对众人道:“你们好好看看,她就是木兰呀!”“什么?”大伙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与他们同甘共苦十余年的花木兰竟是一个妙龄女郎!我拿起宝剑,自如地舞起来.他们才认出我,哈哈!

99 评论

往事随风@遗忘

我自小学起就没少背诵文言文,包括我最喜爱的《滕王阁序》,乃至十分难记的《长恨歌》都曾1字不差的背下来。然,近10年过去了,大多数已经忘怀,唯有《木兰辞》到现在我都可以拍着胸脯说能倒背如流。可能正是源自这种打小以来对木兰形象的喜爱吧,也有可能是赵薇演的这部《花木兰》着实拍的不错,总之,今天看完后我是非常的感动。“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是何等的壮怀激烈啊!“国家兴亡,女子有责”,至孝至忠。有女如此,真叫我们这些堂堂7尺男儿都不得不感叹:“谁说女子不如男?” 木兰,简单的两个字,与其说是一个巾帼英雄的名字,倒不如说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后世的女英雄,试问哪个不是以木兰为榜样,以木兰自许?女子尚且能为国,为家,为父征战沙场,驰骋纵横。那么“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呢?说实话,我很欣赏中国古时的那种尚武精神。如今的国人有些过于儒弱了。“儒弱”!是啊,多贴切的词啊。读书多了自然少了武者的雄气,难怪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呢!可是,两宋之前的儒生并非现在这样子的。众所周知,李太白便能“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厉抵卿相。”周公瑾亦是书生,同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才是胸中自有百万兵的儒者真面貌,而并非现在被那些死读书的穷酸,弄得面目全非的懦弱,呆板形象。我最近看的电子书《新宋》中就这样描写:“大敌当前,秀才出身的战士们都视死如归,互约忠烈祠相见,把为国战死视为一种无上荣誉,受万世敬仰。”假设有这样的社会风气,那岂不是战无不胜?所以,即使现在不宜效古佩剑,但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心中也都应该有一把“剑”,有一身高傲不屈的骨气,正如我汉唐盛世那样:“犯我天威者,虽远必诛!” 武,我的名字里就包含着这个字。所以我对它是十分熟悉的——止戈为武。武的真正寓意就在于以武制武,罢息干戈。《花木兰》这部电影里就体现出了这样的真谛。正所谓一将成名万古枯,君不见那无定河边骨,皆是春闺梦里人啊!战争是残酷的,有时通过战争可以谋取一些利益,但始终流干的是无数壮士的鲜血。所以,自古以来就是文治和武治并重,有武有仁,即便有时“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也可以做到有理、有力、有节,这才是仁者无敌。而惟武不仁,则只是穷兵黩武,祸国殃民罢了。所以,我又不禁想起武侠大师金庸的那句名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何为侠?并非唯武艺高强者居之。哪怕你身体单薄,只要有报国之心,即便只做出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贡献,那么都堪称一个侠字。而木兰,虽一介女流,亦颇有侠气!当万世敬之! 最后一起回忆下《木兰辞》的结尾吧:“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43 评论

深夜黑暗厨房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绝 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现在更有许多人将它拍成了电影,千古流传。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 她本是个柔弱的女孩,可他为了年老的父亲,就不再柔弱;她本是个织布女子,但她为了父亲,就参军打仗。她从不向男的低头,大声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花木兰就要出征了,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她与男人同吃共住,吃一样的苦,受一样的累,却干出与男人不同的事迹,创出了与男人不同的辉煌,同时也证明了“女子哪里不如男?”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对惊怕的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

163 评论

相关问答

  • 陕北民歌兰花花曲目毕业论文

    《兰花花》是中国陕北地区的地方民歌歌曲的旋律属于信天游的曲调,由上、下两句组成,曲调悠扬柔美,节奏舒缓自由,歌词口语化,很具地方特征《兰花花》是刘燕平演唱的陕北

    JojoYang123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花木兰英语论文中西文化开题报告

    Opening the cabinet door under the sink, he saw no dripping water. He went to th

    米莱vicky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花木兰论文文献综述

    123456789

    碎花花1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英语毕业论文中美花木兰

    阿萨德发射点发速读法

    乖乖米飞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花木兰的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花木兰(412年-502年),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

    xiaoyoubaobe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