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5

苏潇若之苏苏
首页 > 期刊论文 > 关于大明湖论文的参考文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浅陌时光

已采纳

你这个是毕业论文吧?毕业论文不自己写还来网上找人帮写,大学白读了吧.太没志气了吧.o()^))o 唉.真丢咋大学生的脸.

322 评论

哇小妹夫

一、趵突泉又名槛泉,旧称泺,为泺水的源头。三股泉水成一线紧密排列,齐声迸发,声势浩大,因此被乾隆皇帝称为“第一泉”,是泉城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同时也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趵突泉位于济南旧城的西南角,南护城河的最西边。趵突泉公园位于现在的泉城广场正西,五龙潭公园正南,公园北门面对商业街“泉城路”,护城河与公园内各泉泉水汇集。为有三股泉水在同一泉池中央。泉池西岸有观澜亭,北岸有舜妃娥英庙。

趵突泉是地理上典型的自流井。成因也大致与此相同。形成自喷井的条件是山谷地形,地下水沿着岩层向低处流动,在低处的岩石裂缝上升并在较高的水压下产生自喷。

济南地下深层是由变质岩花岗岩构成的底床,上层是石灰质沉积岩。沉积岩容易透水,花岗岩防止地下水继续向下渗透。济南南部是泰山山脉的最北部,北部则是著名的地上河黄河。这就形成了市区相对较低的盆地结构。降水从南部山区经过渗透进入地下河,在市区下面汇集产生水压。各大泉群就是泉水外泄的出口。

二、大明湖在山东省省会济南旧城北部,现在的市区中心,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另外两处名胜为趵突泉、千佛山。其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湖水面积约46万平方米,约占旧城的三分之一。大明湖公园大门有郭沫若手书“大明湖”匾额,门首一副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历史悠久的大明湖的人文景观也是极为著名。多处建筑景观是为纪念古人政绩、行踪而修建,如历下亭、月下亭、铁公祠、小沧浪、北极阁、汇波楼、南丰祠、遐园、稼轩祠等,引得历代文人前来凭吊、吟咏。

其中包括唐朝的李白,宋代的曾巩、苏轼,金元时期的元好问、张养浩,明代的李攀龙、王象春,清代的王士祯、蒲松龄等。 大明湖公园内的古建筑是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大明湖的四大谜,由来已久。明末的左诗坛巨擘王象春,就曾经在自己所写的《齐音·大明湖》中有过详细的记载——“湖在城中,宇内所无,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至于蛇不现,蛙不鸣,则又诞异矣。”后该文又被清朝人收录在《历城县志》中,应该是较早对明湖四怪提出的文字记载。

这也就是济南的人家喻户晓的大明湖里“四怪”——青蛙不鸣,蛇踪难寻,久旱不落,久雨不涨。

1、青蛙不鸣:所谓“青蛙不鸣”,时至今日仍无人能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2、蛇踪难寻:所谓“蛇踪难寻”,是因为大明湖内的水鸟众多,使得蛇类很难在其中生存下去。

3、久旱不落:所谓“久旱不落”,是因为大明湖的湖底为质地细密的火成岩,致使源源不断流注湖中的泉水不能下泄。

4、久雨不涨:所谓“久雨不涨”,是因为大明湖的出水口众多,当水涨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流了出去。

167 评论

婕哥大王

泺水(泺Luò),古水名,源出今山东济南市西南,北流至泺口入古济水(此段古济水即今黄河)。“泺”的一个意思是湖泊(读po),古代大明湖是由趵突泉流出的水汇成的(今五龙潭周围),古人称为“泺”。趵突泉水流出时有落差,因此“泺”作河流名称时读luo,这就是泺水名称的来源。趵突泉是古泺水的源头,趵突泉南边的大街据此起名叫泺源大街,现在趵突泉的水流入护城河,到河套庄再与大明湖流出的水汇合,流入小清河,入渤海,所以泺水是小清河的上游一部分。“泺水”历史上曾经流入“济水”,入济水的地方叫“泺口”后来黄河夺占了济水的河道,黄河是地上河,河岸高出地面,泺水不能流入黄河,就流入小清河了。泺水 - 文献记载泺,泺水,齐鲁间水也。从水,乐声。——《说文》。 公会齐侯于泺。——《左传·桓公十八年》。泺水泺水入大明湖齐国和鲁国因边界争执发生战争,次年春,鲁桓公到齐国谈判边界问题,会齐侯(齐襄公)于泺。泺,泺水的源头,即趵突泉。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与齐襄公相会的史实,说明在那之前就有了“泺”这个名称了。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卷八·济水二》中便有记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东、北两面则湖。”《水泺水娥英河-今济南护城河(部分)经注》又载:“泺水谷谓之娥姜(英)水。以泉源的娥英祠故也” 。是说趵突泉畔建有舜妻娥皇女英祠,泉水形成的渠溪名为娥英河。所以,泺水入古大明湖段又称娥英河。 宋代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在泉边建“泺源堂”,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正式赋予泺水之源以“趵突泉”的名称。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在《趵突泉》诗中赞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中有“酒吸华峰月,诗吟泺水春。”元于钦《齐乘》曰:“古泺水自华不注山东北入大清河,伪齐刘豫乃导之东行,为小清河。”明刘敕《历乘》载:“小清河,水出大明湖,环城而东,合黑虎泉诸泉之水,东北绕华不注山,经章丘、邹平、新城诸县入海。此刘豫之运河,今迷其故道。” 泺水 - 参考资料《水经注》,《水经注》,《历城县志》

228 评论

伊可grace

6000-8000好多哦,两篇相关文献,希望有帮助~~第一.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的影响现代导游既是一种服务,也是一门专业和艺术。导游员是旅游业的灵魂,活跃在交通、宾馆、景点之间,将旅游各要素巧妙运用起来。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充满生机。导游员带团过程中会遇到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需要导游员能熟练地用语言技巧,化解矛盾、沟通感情,与各种人融洽相处,顺利完成导游工作。导游员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旅游质量的好坏。遇到一位好导游,就意味着一次成功、愉快的旅行。导游服务伴随消遣性旅游活动产生,它通过一定的非生产劳务活动,来满足游客游览审美的愿望和安全、舒适的要求。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范围的旅游活动还将继续发展。在未来的社会,人们的文化修养更高,对知识的更新更加重视,文化旅游、专业旅游的发展,对导游服务提出更高的知识要求。导游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掌握渊博的知识,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掌握参与各种旅游活动时的方式方法,高质量、艺术地将导游服务做得不同凡响。本文将进行导游与文化、导游的自身形象、导游的方法三方面艺术的探讨。导游文化——艺术的渗透力导游们沟通和传播着精神文明、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直接间接地起着传播一个地区和其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作用。导游服务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导游人员的导游讲解,与游客的日常交谈,甚至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游客,都在扩大着一个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影响。导游人员通过引导和生动、精彩的讲解给游客以知识、乐趣和美的享受,同时还吸收着各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并有意无意地传播着异国文化。导游人员通过自己学习、积累储藏于脑海里的多种文化知识,经过筛选与过滤,运用自己高超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艺术而又深刻地把景区的文化内涵传播给旅游者,这便成为导游人员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更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即导游文化。导游员把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转化后融汇在自己的讲解中。在导游中掺进了当地的民俗文化,讲民俗、唱民歌、演绎民间故事,表演地方戏曲小段。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及表达方式,把旅游点的深层次文化底蕴传播给旅游者,努力让旅游者在参观中有所收获,并使之成为一种艺术享受。导游的形象——艺术的感染力作为游客,初到一个旅游景区,总希望有导游以满足其对这个旅游景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通过导游的一言一行,通过情景交融的体验,渐渐去领略这个旅游景区的内涵和品位。于是,这个旅游景区的形象就在其脑海里形成了。这些无形与有形的东西,即使回到住地仍将回味无穷……可见,导游对旅游景区形象的确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导游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往往影响着人们对一个景区形象的认知与评价。有游客赞赏庐山一位训练有素的导游员。说她带旅游团参观“芦林1号”、“美庐”、“望江亭”等景点的整个游览活动中,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对庐山的历史沿革、景点的历史背景、特色、价值、名人评说做了有始有终地讲解。对游客的各种相关的询问,也都娓娓道来。期间,她还扶老携幼,与游客结成了一种亲密和谐的关系。团里有位长者耳朵背,听不清讲解,她知道后,便一直让老人靠近她,一边扶着老人,一边讲解,老人深受感动。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导游过程中,她始终以高昂的爱国激情,将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紧紧相连,不仅让游客领略了庐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使游客从中受到了一次高尚情感和灿烂文化的熏陶。游览活动结束时,一些游客纷纷和她合影留念,送名片,欢迎她到自己的家乡旅游、做客。可以肯定地说,这位导游员的工作是成功的,因为她不仅向游客展示了庐山的秀美和深刻的内涵,也向游客展示了作为庐山人的自身形象。正是由于她的个人形象,使庐山达到了外表与内涵、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但是,在旅游活动中,导游员是主人,但却处于服务地位;旅游者是客人,但却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一切活动的安排都必须以他们为中心。因此,导游员端正自己的服务意识,是做好导游工作的关键。导游员的服务意识在于你能从为客人服务中得到乐趣。一个导游员讲得精彩,做得漂亮,能娴熟地处理旅游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自如地回答游客各方面的提问,客人满意,自己满意。这样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导游实践——艺术的表现力旅游景区的内涵是靠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认识、挖掘、创造和积累。作为游客,仅从外表难以了解其内涵,有的即便有文字说明,也不一定来得及看或能看明白。通过导游讲解,“静景”就成为“活景”了,游客的想象力也得到了调动,对旅游景区的认识因而更加深刻、全面。导游员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深入调查研究学习、挖掘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以一种口头文学的形式,将材料合理组织后呈现给游客。是一种文学艺术创作。听景,是观景的拓展、深入和延伸。游客在游览之中,边看边听,思绪随着导游的讲解驰骋,情绪亦张亦弛,何尝不是一种艺术享受。作为一个完整的游览活动,一是要提供看的;二是要提供听的,二者缺一不可。试想,如果你初到一个旅游景区,只看而未听讲解,就匆匆离去,很难说你对它的印象是全面的。导游的职能是引导游客游览,导不好自然游不好。导游员除了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外,关键是要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导游人员自我形象展示的同时,人作为活生生的旅游吸引物,其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导游员在服务态度上,应做到宾客至上。尊重顾客,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处理具体问题时以游客利益为主,不过多地强调自己的困难,更不以个人情绪来对待或左右顾客,而应尽可能地满足游客的合理要求。导游员即使再年轻,带团的时候也要像一个母亲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处理好旅游团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个旅游团在不停地运动着,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有意外情况,如旅游车半路坏了,堵车了,飞机误点了,游客突发病情,游客的钱物遗失等。也有一般情况,住宿问题,行走问题,吃饭问题,这些都需要导游员像母亲对待孩子一样去做耐心有理的说服工作,细致入微的护理工作,随机应变的处理工作。当团中游客的年龄相差较大,男女的体力也有差别时,游览就会出现年轻的走得快,年长的走得慢。如何解决好这样的问题,比如游中山陵,导游员可采用分段分时讲解的方法,每15分钟停下来进行讲解,让跑得快的退回来听一听,同时等待走得慢的,这样可以缓解团员距离拉得过长,难以管理的现象,同时也可以防止游客走失。旅游景区导游词要自然充分地体现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我国有56个民族,历史悠久,山水风光奇特秀丽,文物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内涵深厚,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导游,应通过对旅游景区历史、地位、特色、价值的讲解,激发游客热爱祖国的情感。旅游景区的导游词的创作时,运用史料要翔实准确,评价要客观公正。任何旅游景区,不管其开发建设时间长短,都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因此,要求导游词创作,一定要充分挖掘、掌握大量的史料,并进行科学地考证,比较甄别。尤其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人物,在评价上一定要客观公证。决不可凭主观臆断,甚至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在这方面,故宫博物院导游词堪称典范。作者以严肃负责的态度,将民间有关“推出午门斩首”的误传,雌雄狮的分辨,“连中三元”之传说,都一一向游客做了客观交代,让人耳目一新。语言要优美、凝炼,便于交流。导游词是一种与游客交流思想,形象生动的口头语言,它不一定很华丽,但要生动有趣。如“天坛”导游词,作者在掌握并精心研究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深入浅出,突出重点,点面结合,运用口语化表达形式,从天文地理,到封建皇家礼仪,对游客灵活而有节奏地循循引导,使游客在听看的同时,品味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神韵。与此同时,作者注意揣摸游客心理,利用名人效应,适当插入风趣幽默之语和名人的观感,让游客的情绪轻松愉快,达到了较好的导游效果。要依据游览线路、场景进行讲解。导游要根据旅游景区的规模、布局和游客的消费心理,设计好游览线路,讲解表达方式要因场景不同而变化。如故宫,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让不同身份,不同文化层次的游客了解其特殊的地位、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故宫导游词作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突出的特点是:作者按览游线路,或由点到面,或由近溯远,点面交替,远近呼应,进行口语化叙述,间或插入一问一答的导游手法,形式活泼、亲切。这也说明,一篇好的导游词应较好地运用导游技巧,如制造悬念,组织故事,有问有答,导入意景等等,而且要语言平和朴实,便于被游客理解、接受。语言是内心世界的表现,一个人的教养和为人在交谈中会自然流露出来。因此,掌握交谈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技巧,是社交场合中拉近宾主间距离的良方。讲解是导游员的基本功,要讲解得好,就要练就一副好口才,将景点讲得有声有色,严肃起来像教授授课,幽默起来像相声大师,流畅起来像评书表演,将游客从一个高潮带到另一个高潮,让你不愿放弃他的声音,你会因他的讲解而欢笑,因他的讲解而悲伤,因他的讲解而愤愤不已——参加由这样的导游员带的团是一种艺术享受。第二.导游语言的运用浅论1、语言(1)语音俗话说,“锣鼓听声,说话听音”。由此可见,语音在讲解中的重要地位。对于语音的把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音质人们大都喜欢喜鹊的叫声而讨厌猫头鹰的声音,这是因为喜鹊声音悦耳动听,猫头鹰叫声让人不寒而栗。有人喜欢杨钰莹的歌曲,有人则欣赏斯琴哥日勒的唱片,这是因为前者喜欢甜蜜温柔,后者欣赏狂放高亢。从根本上说,他们之间的差别就在于音质的不同。当然,人们都喜欢听到导游像百灵鸟那样婉转、像小黄鹂那样悦耳的声音,然而音质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的。我们只有立足于现有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特色,取长补短,形成自己风格。不过,在旅游旺季和高温天气导游时,要注意保护嗓子、适时适量饮水。音量音量是说声音的强弱。在导游过程中,如何调节好音量,是语言表达的另一种技巧。导游讲解时音量过高会造成噪音,特别是在空间狭小的场所、某些宗教场 所(例如大明湖公园北极阁整殿内、灵岩寺千佛殿内),音量过大令人讨厌,说出外行话更让人瞧不起。音量过小,游客又听不清楚,同时也是没有把握的表现。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呢?“讲话的艺术在于适中”。导游在讲解时音量不可过高或过低,要以游客听清为准。首先,要根据游客多少、导游场合和地点来确定音量。游客较多时,声音适当大些;游客较少时,可适当降低音量。室外讲解时,音量要大些;室内讲解则应小些。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灵岩寺参观游览的客人很多,这时我们可以在进山门前或进山门后再向游客讲解山门,以避免拥挤嘈杂造成游客听不清导游的讲解。这里顺便说一下导游讲解的时间、位置选择的问题。一般来说,导游要站在游客围成的扇面中心,这样有利于声音传播,使客人都能听到导游的讲解,导游也能听清客人的议论和问题。根据需要,讲解可以安排在到达景物之前,有些内容还可以安排在观赏完景物之后。当然,绝大部分讲解都是在景物面前完成的,以求得游客观赏和导游讲解的同步。请看大明湖北极阁的导游辞:……好,各位游客,观赏完月下亭之后,请大家跟我继续往前走,去参观济南市唯一的一座道教庙字。前面这座高台之上的建筑群就是著名的北极阁了。北极阁又名北极庙、真武庙,因供奉真武而得名。北极阁始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它占地1078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门厅、钟鼓楼、正殿、东西配殿、启圣殿。这是北极阁的前殿,也是正殿。正中这尊塑像就是真武大帝了……好,北极阁就参观到这里,下面我们去游览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的南丰祠。刚才有团友问为什么在大明湖北岸修建这座北极阁?我想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解释。按照道教的说法,真武大帝是北天七宿的化身,是镇守北方的主神,所以修建在大明湖北岸。另外,真武色黑主水,有镇水的意思。因为济南是水城,所以修建了这座北极阁,以镇压湖中妖怪,消弥水患。这反映了人们向往安居乐业、追求幸福生活,借助神力剪除邪恶的美好愿望……这部分讲解中,第一段是上一个景点向北极阁的过渡,是在观赏完月下亭、湖心亭后讲的;第二段是看到北极阁后的概况介绍,讲于进阁之前;第三段是在北极阁内边参观边讲解的;第四段为向下一个景点的过渡;第五段是游览完北极阁、向南丰祠走的路上针对游客提出的问题作的讲解。其次,应根据讲解内容调节音量。对于表达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要加大音量,以示强调。讲故事时,为了造成紧张气氛,增强感染力,可以欲扬先抑,故意压低嗓门。如在讲解大明湖公园铁公祠时要插入铁铉的故事(材料见后文)。在这段讲解中,我们要强调的主人公铁铉、朱棣等名字,说明围城结果的“3个月之久,没有结果”,表现铁铉英勇、忠诚的“忠臣的肉当然是香的了”、“油花四溅,旁人无法靠近”都应该在音量的变化上表示出来。语速导游讲解还有一个快慢的问题。如果讲得过快,游客听不清楚,降低游览效果;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引起疲劳。如果讲得过慢,又会耽误时间,影响游客观赏景物,让人感到不舒服,同时也可能被认为是不流畅、不熟练、不自信的表现。正常的语速应该在每分钟200个字左右。这种语速被认为不快不慢,导游也比较容易做到口齿清楚,游刃有余。那么,什么时候应该快,什么时候又应该慢呢?一般说来,需要特别强调的事情、容易招致疑惑误解的事情、重要的地名人名数字等应放慢语速;众所周知的事情、不大重要的事情、故事进入高潮时要放慢语速。当然,导游语言要讲究变化。“关于讲演速度,所应遵循的原则,就是随时注意变化”。语速恒定会让游客感到乏味。我们在导游讲解中要根 据讲解内容,做到宜徐则徐,宜疾则疾,徐疾有致、快慢相宜。如:我们在讲解大明湖名字由来的故事时有这么一段话:可能要问,大明湖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古时候,济南北郊有个大明国寺。寺内殿宇雄峙,每天经声佛号,看上去极为庄重。然而寺内的和尚却不守教规,经常利用信徒烧香还愿的机会,奸污前来拜佛的良家妇女。传说有一个官人的母亲病了,请了许多医生也不见效。官人的妹妹要去大明国寺为母亲烧香许愿,官人说什么也不同意。妹妹便在每天晚上偷偷地朝大明国寺的方向烧香祈祷,一月之后,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妹妹决心到大明国寺还愿。那天寺内老和尚外出,几个小和尚见这女子长得年轻漂亮,颇有几分姿色,便起了歹心,悄悄地跟踪,查看了住处,回去报告了老和尚,老和尚立即派人把官人的妹妹抢到寺内。官人得知后,极为愤怒,他抄起大刀,跨上战马,奋力向大明国寺追去。他刚到大明寺附近,突然一声霹雳,天塌地陷,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明国寺,就这样沉入地下。接着,从地下冒出一片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湖泊,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大明湖。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前半部分应娓娓道来,语速比较缓慢;后半部分(“官认得知后”’以后)应有所变化,以产生感染力,打动游客心弦。具体说来,“极为愤怒,他抄起大刀,跨上战马,奋力向大明国寺追去。他刚到大明寺附近,突然一声霹雳,天塌地陷”语速应较快,“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明国寺,就这样沉入地下。接着,从地下冒出一片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湖泊,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大明湖”语速应较慢,以增强故事真实性,渗入自己的感情色彩,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在语速这个问题中,还要注意适当停顿。停顿是指语音的暂时中断,能起到强调语义、加重感情的作用。某种具体场合的停顿,还可以起到特别的效果。有的语言专家甚至建议,停顿应占到全部的35%至40%。(2)语调:任何一种语言都少不了用抑扬顿挫、起伏多变的声调和语调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导游活动中,导游讲解也象藤野先生讲课那样,讲究语调的节奏,也就是抑扬顿挫。因为“人的各种感官都喜欢变化,同样的,也都讨厌千篇一律。耳朵听到同一种连续的声调会感到不舒服”。抑扬高低的语调变化往往使语言具有音乐般的节奏感,使游客乐于倾听。语调共有三种,即:声调、平调和降调。它们各有其用途。例如,在讲解趵突泉公园趵突泉景区三股水“突字少点”时:请大家看一下那块石碑上的“趵突泉”三个字━━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了,“突”字少了一点,这是为什么呢?━━还是让我来告诉大家吧。据说当年趵突泉水汹涌奔腾,把那两点给顶走了---又有人说,那一点也向我们一样,喜欢旅游,所以它顺着趵突泉水溜走了---它到哪里去了呢?---这个等到下午我们游览大明湖的时候再告诉大家。这段话中,使用到了三种语调。“这是为什么呢?”“它到哪里去了呢?”用的是升调。“还是让我来告诉大家吧”、“这个等到下午我们游览大明湖的时候再告诉大家”使用的是降调。其他使用的是平调。再比如,在讲解大明湖公园铁公祠铁铉的故事时:燕王于公元1400年6月8日兵临济南,受到了铁铉和都督盛庸等地方官兵的坚决抵抗。当时铁铉曾设计假装投降,在现在西门上设铁闸,想诱使朱棣进城,然后趁机落闸轧死朱棣。但由于守城士兵一时失误,计划失败,朱棣得以逃生。后来朱棣使用火炮轰城,城楼坍塌一角,危在旦夕,这是铁铉命令手下士兵在缺口前悬挂朱元璋的大画像,燕兵不敢再用炮击,铁铉利用这个时机迅速将城墙修复。后来,燕兵还在小清河修筑高坝拦水灌济南城,但经神灵保佑未能得逞。 燕王昼夜攻打了3个月之久,没有结果,又听说援兵到来,只得绕城而走。朱棣攻下南京后,推翻了建文政权,自己做了皇帝,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乐皇帝。后来,朱棣北上,又进攻济南,铁铉孤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济南陷落,铁铉被俘,处以死罪。铁铉宁死不屈,大骂朱棣。朱棣下令割下他的耳朵和鼻子,让他自己吃掉,问他味道怎么样,铁铉非常坚定地回答道:“忠臣的肉当然是香的了”。朱棣大怒,下令把他放在油锅里炸。但是铁铉始终背对着朱棣、不肯正眼看他。朱棣极为愤怒,说:“你活着不肯服我,死后我一定让你服我”,于是下令让手下用大铁钩把他翻 过来,但是当时油花四溅,旁人无法靠近。朱棣没有办法,只好命人把他就地草草埋掉了。在这段讲解中,低潮部分音色应深沉些、平稳些;高潮部分,音色则应明亮些、圆润些。2、逻辑著名语言大师老舍曾经说过,“只有逻辑性强而又简练的语言才是真正的语言”。导游语言要想获得最佳表达效果,除了它生动活泼的外在形式外,其内在逻辑性也是特别重要的。(1)符合逻辑规律导游语言要符合逻辑规律。这里面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概念要明确、判断要恰当、推理要合理、要符合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等等。在讲解济南野生动物世, 界扬子鳄时,有位导游说“扬子鳄是目前我国特有而唯一的鳄种”。这句话表达意思含混不清,不宜为游客接受,不如改为:“扬子鳄是目前我国特有的鳄种,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发现过它的影子;同时扬子鳄也是目前我国唯一的鳄种,我国还没有发现其他种类的鳄鱼。”(2)层次感这方面应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导游讲解的层次性问题。导游讲解内容往往较为庞杂,如果没有层次,就会乱作一团。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强化讲解的层次感。比如,对于大明湖“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蛇不见,蛙不鸣”的讲解:大明湖有两点特异之处,《历城县志》记载“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蛇不见,蛙不鸣”。先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原因共有三点。其一,大明湖底是不透水的火成岩;其二,珍珠泉、濯缨泉两大泉群的泉水源源不断的流注湖中,常年不竭;其三,北岸汇波楼下的北水门能够较好地调节控制湖水水位,尤其是夏季暴雨季节,北水门能够成功的将汇至湖里的雨水排泄出去,消除了水患。正是基于以上三个原因,才使大明湖成为具有“霪雨不涨,久旱不涸”特点的宝湖。再说“蛇不见,蛙不鸣”。这是大明湖独有的现象,一到夏天,大雨过后,城外北园一带,蛙声一片,而城内湖中却没有一声蛙鸣。对于这一奇异现象,当时人们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就编造了一些传说逸话,流传至今。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济南,住在大明湖边,在历下亭休息时,蛇游动,蛙齐鸣,影响他休息,于是乾隆皇帝下令:“蛇回洞,蛙不准鸣”。从此,大明湖的蛇不见了,蛙不叫了。其实,真正科学的解释应该是大明湖里的水是泉水,水温较低,常年保持在18摄氏度左右,不适宜水蛇生长,青蛙不能发情,所以叫不出声来。这一部分采用先概括后分说的方法,利用“先说……”、“再说……”加以区分,总体看来层次比较清楚。对于第一殿“恒雨不涨,久旱不涸”,又从三个方面(其一、其二、其三)加以说明;对于“蛇不见,蛙不鸣”则从两个角度(传说故事和科学原因)进行解说,层次同样十分清楚。3、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对导游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同一导游材料,不同导游去讲解,收到的效果会有所差别,甚至有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于表达能力有高有低。对导游表达能力的要求,基本上有流畅、自然、条理三个方面。(1)流畅假如你跟团去游览大明湖,在影壁前导游向你讲解毛泽东主席诗词碑刻:前面这堵墙就是影壁了。有的团友可能要问,为什么要刚进门的地方修建这座影壁呢?这是受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思想的影响。据说鬼走路的时候是直行的,不会走弯路,所以在这里建造了这座影壁,以阻止鬼魅的进入,保障大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大家再看影壁上的草书。(2)自然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指由于语言运用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如果讲解过度使用书面语言,语速、语调配合不当,使用口头禅,就会给人以矫揉造作、不大舒服的感觉。如果音量过大或过小,音速过慢或过快,音调过高或过低,也会导致同样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讲解中所要避免的。(3)条理先来看千佛山唐槐亭的讲解:大家来看,前面这座凉亭就是唐槐亭了。匾上“唐槐亭”三个字是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马背书法家”舒同 1981年来千佛山时题写的。这里原址是秦琼庙,庙里有唐王李世民和他的大将秦琼的塑像。秦琼,字叔宝,济南历城人,相传他的故居在济南四大泉群之一的五龙潭上,是山东的英雄好汉、李世民的左武卫大将军。传说秦琼的塑像如果没有唐王相伴,怎么也塑不住。秦琼一生忠于职守,死后也不忘自己的使命、不愿占居主位。唐槐亭是由这边这棵唐槐而得名的。据说秦琼曾在此拴过马,所以又被称为“秦琼拴马槐”。传说,秦琼非常孝顺,每年都要来为老母进香。为了表达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他从不骑马上山,而将马拴于此,由此徒步上山。现在树干已经干枯,但是又有一幼枝从老树中生长起来,犹如老树怀抱婴儿,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母抱子槐”。条理清楚,也是表达能力强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对于内容丰富、复杂的景点,讲解必须有条理。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中间穿插什么,都要事先组织好,否则会让人不知所云。这段导游辞,根据唐槐亭的景物,分为“唐槐亭” 和“唐槐”两部分进行讲解。游客首先看到的是亭子,所以先讲唐槐亭,主要讲“唐槐亭三字”和“秦琼庙的传说”两点内容,顺序是先实后虚。接着由唐槐亭得名自然过渡到唐槐上,主要讲“秦琼拴马槐”和“母抱子槐”名字由来。按照这个顺序组织这些内容进行介绍,条理分明,首尾连贯,表达清楚,能给人以明晰的印象。这样既便于导游介绍,也便于游客领会。在表达能力方面,导游要克服一些不良的口语习惯。有的导游用语暧昧、含糊不清,有的解说反复罗嗦、拖泥带水,有的讲解堆积词藻、艰涩难懂等等。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导游的表达能力,是应当想方设法克服的。俗话说,“一年拳,两年腿,三年才练一张嘴”,又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练就的。只有坚持锻炼,勤于学习,善于总结,日积月累,天长日久,才能有所提高。1、语音方面导游讲解不仅要朗朗上口,而且要易于入耳。它必须具有口头语言灵活的音步和轻快的节奏,音步要和谐通畅,节奏要整合匀称,做到自然流畅、轻快和谐,给人一定美感。2、词语方面在词汇选用方面,应尽量使用大众化词语,包括浅显易懂的常用的基本口语词汇,以及人们喜闻乐见的成语、歇后语、谚语等等。这样既有利于导游讲解,又有利于游客接受。3、语法方面在语法方面,句法格式的选用应该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这样讲解才能通俗生动,轻松宜人,幽默风趣,易于接受。4、修辞方面一般来讲,导游讲解应大量使用短句和散句,适当运用整句和长句。

109 评论

永琳欧雅

邢立亭1 徐军祥2 张伟3

(1.济南大学,济南250002;2.山东省地矿局,济南250013;3.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济南250014)

作者简介:邢立亭(1966—),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勘查研究工作。

摘要:本文根据野外实际调查成果,深入探讨自然与人为因素对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优化开采布局、回灌补源等水环境保护对策。

关键词:济南泉域;水环境;演化;保护

济南泉域是我国北方岩溶水系统典型代表,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强烈影响,近几十年来,泉域的生态地质环境变化显著,研究该区地下水环境演化特征,对于泉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泉具有重要意义。

1 泉域水文地质特征

泉域边界

济南泉域位于泰山穹隆的北翼,总体上是以古生代地层为主体的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出露地层为太古宇泰山岩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新生界第四系,泉域北部分布有中基性侵入岩体。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千佛山断裂、马山断裂、东坞断裂、炒米店断裂等。

泉域东边界为东坞断裂,西边界为马山断裂(长清西关以北为透水段),南边界为地表分水岭,北边界以济南岩浆岩体和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地层为界,面积为1486km2。

岩溶地下水水动力条件

济南南部山区广泛分布寒武—奥陶系石灰岩,地表、地下岩溶十分发育,地表溶洞、溶沟、溶槽和密布于石灰岩表面的溶蚀裂隙为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直接入渗补给、地表水的渗漏补给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根据钻孔资料和示踪试验,碳酸盐岩溶洞、溶孔、溶隙、溶蚀管道十分发育,为岩溶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因此,济南岩溶地下水补给条件良好、储存空间巨大。

根据地下水动态观测,岩溶水水位、泉水流量与降水密切相关,大气降水直接入渗补给是岩溶水系统的主要补给来源,其次为地表水渗漏补给,主要渗漏河流有玉符河和北沙河。

岩溶水总体流向由南向北径流,受北部燕山期岩浆岩及石炭系、二叠系地层阻挡,在其接触地带形成岩溶水富集区,单井涌水量一般大于5000m3/d,天然条件下岩溶水以泉水排泄为主,目前,人工开采是泉域岩溶水系统的最主要排泄方式。

2 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奥陶系裂隙岩溶含水层作为济南工农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取水目的层,有着悠久的历史。市区早在1936年建成趵突泉水厂并正式供水,供水量×104m3/d,到1956年增至×104m3/d,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用水量不断增大,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继建立市区、西郊和东郊水源地。市区有解放桥、普利门、饮虎池和百货大楼水厂,西郊有腊山、峨眉山和大杨庄水厂,东郊有华能路和东源水厂,南部有羊头峪和文化路水厂。

1990~2002年,泉域内自来水公司多年平均开采量为×104m3/d,其中峨眉山、大杨庄、腊山西郊三水厂平均开采量为×104m3/d,市区各水厂为×104m3/d,华能路、东源水厂和羊头峪为×104m3/d。此外,白泉泉域宿家张马、裴家营、中李水厂开采约14×104m3/d。随着鹊山水库、玉清湖水库的投产,自来水公司对地下水的开采量自2001年9月以来逐步减产,关停了市区各水厂。

工业自备井主要分布在市区外围,其数量庞大,而且较为分散。1990~2002年,工业自备井多年平均开采量为×104m3/d。

3 水文地质条件演变与地下水环境负效应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加剧了济南地区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变,引起诸多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人类活动引起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

人工开采改变地下水流场,袭夺泉流量

20世纪60年代初期,济南市区地下水开采量小于10×104m3/d,80年代以来,市区、西郊、东郊集中开采量达到(50~55)×104m3/d。大量开采岩溶水,改变了地下水天然流场,大量开采地下水特别是在市区直接抽取岩溶地下水是影响泉水出流的主要原因之一。2001年9月,市区水厂相继关闭,但工业自备井大量开采,在七贤庄和经济学院一带两大降落漏斗仍然袭夺泉水的补给量(图1)。

间接补给区补给量减小

济南泉域间接补给区面积为990km2,主要分布在广大南部山区,包括马山、万德、高而、张夏、崮山、仲宫、柳埠、西营等乡镇。地层为寒武系中下统灰岩、碎屑岩和泰山群变质岩,由于入渗条件差,河流、沟谷纵横,地表径流发育,地下水大多就地补给,汇于沟谷,短途运移、排泄,因此,大部分河流发源于此。上游地表溪流20世纪70年代以前,汇集到玉符河、北大沙河后,向下游径流,分别在朱家庄-潘村、崮山拦河坝-琵琶山段渗漏补给泉域地下水。间接补给区汇集地表径流和地下溢出量,通过河道进入直接补给区。如1963年卧虎山水库,通过溢洪道向玉符河放水×108m3进入黄河,一部分入渗补给地下水。卧虎山水库修建以前,玉符河基本常年有流,据1962年观测,玉符河下游周王庄河段4月13日河水位为。

图1 市区附近岩溶水等水位线

1—断层;2—火成岩界线;3—等水位线(m);4—地下水流向

20世纪60~70年代在北沙河、锦银川、玉带河、锦绣川等河道修建众多水库,拦截上游地表径流,特别是80年代后期,随着卧虎山、锦绣川水库向市区供水后,源自间接补给区的地表水补给逐渐减小。如从1999年至2003年6月,卧虎山水库上游554km2汇水面积,除回灌试验放水外,未向玉符河放水。自卧虎山、锦绣川水库向市区供水后,两水库向党家庄、兴隆、分水岭一带直接补给区放水灌溉量逐渐减少。

城市扩展减少岩溶水入渗补给面积

城镇建设使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从而导致岩溶水直接补给区面积逐渐减少。根据多时相动态遥感解译,1954年济南城区面积仅,处在直接补给区面积不足2km2,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逐渐向东、东南、南部及西南方向的直接补给区扩展,近年比20世纪50年代扩展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南扩速率加快,直接补给区建成区面积逐年加大(图2),从而减少了地下水补给量。如太平庄、羊头峪、八里洼、六里山、金鸡岭、马山坡、兴隆等南部山区开发后,地面固化,大气降水直接进入防洪沟。而防洪沟淤积严重,地形坡降大,不能形成有效入渗,诸多地段成为永久性不渗漏区。2000年直接补给区范围内建成区面积比1954年增加,按多年平均降水量648mm计算,由于城区扩展影响而减少的地下水补给量为×104m3/d。

滥采、滥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济南南部山区共有大小不等采石点200多个,采石、挖土造成地貌景观、植被破坏,导致水土大量流失。据调查,大量采石点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建的,由于灰岩山区土壤稀薄,树木植被稀少,山石开采进一步减少直接补给区的植被覆盖率。直接补给区因采石、烧砖造成严重水土流失,调蓄水量减小,地下水补给量亦随之减小。

图2 城区扩展演变图

1—1954年城区范围;2—1970年城区扩展范围;3—1981年城区扩展范围;4—2000年城区扩展范围

地下水环境负效应

地下水水位下降,泉水断流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地下水开采量较小,地下水平均水位在~,泉流量为(~)×104m3/d;70年代中期,地下水位下降到,泉流量减少到×104m3/d左右;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地下水位平均由下降到,泉流量减少到×104m3/d左右;进入90年代,泉水断流时间加长,1999~2001年泉水连续断流达932d(图3)。

地下水超采降落漏斗形成

长期集中开采地下水,在东郊工业区、七贤庄和经济学院一带形成多个降落漏斗,袭夺泉水补给量。

大明湖、小清河污染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断流,大明湖、小清河水得不到充足补充,出现严重富营养化。

地下水质量下降

20世纪50年代济南地区社会经济尚不发达,工业“三废”排放量少,岩溶地下水开采量小,处于天然流场。以 50年代水质资料作为地下水环境污染起始值,研究济南地区地下水污染演化:1958年以来,随着人类活动加剧和开采量增加,市区、东郊和西郊岩溶水水质有逐渐恶化的趋势,矿化度、总硬度、氯离子、硫酸盐、硝酸盐等常规组分含量呈上升趋势(图4),尤其 含量上升明显,特别是80年代以来升速加快,2002年市区地下水中 含量是1958年的倍,峨眉山水厂 含量是1958年的47倍。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区域水位下降,氧化还原环境改变。整个泉域,从补给区、径流区至排泄区,岩溶地下水常规组分含量普遍升高。工业废水排放造成岩溶地下水呈点状污染,局部地段污染严重,如井家沟一机井, 含量为,矿化度为,综合评价为水质极差区(Ⅴ级)。

图3 1959~2002年泉流量、地下水位、开采量与降水量关系图

1—年降水量;2—市区年均水位;3—年均泉流量;4—市区及外围开采量

图4 1958~2002年市区地下水硬度、矿化度变化曲线图

1—硬度;2—矿化度

4 济西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潜力分析

已开辟的济南西郊桥子李、冷庄、古城水源地在北沙河流域、玉符河流域,在丰水年份的丰水期,部分地段钻孔自流,本区岩溶地下水开采具有开采潜力,如2004年9月在古城水源地开采的情况下,钻孔仍然自流。

根据计算,北沙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条件下的降水补给量为×104m3/d,由于上游水库截流,在平均降水量年份仅有少部分地表水补给,因此,桥子李和冷庄水源地的开采量不宜大于10×104m3/d,峨眉山、腊山、大杨庄水厂和古城水源地距离泉群较近,对泉水影响大,应关闭腊山水厂,并控制开采量不大于×104m3/d。

5 水环境保护和保泉对策建议

调整开采布局,实施分质供水

通过数值模拟优化计算(农业开采没有计算在内),枯水期保持泉水位在 m以上,泉域岩溶水允许开采量为×104m3/d,济西水源地开采量为10×104m3/d,西郊水厂开采量为×104m3/d,东郊工业自备井控制在×104m3/d;白泉泉域可供水量为×104m3/d,长-孝水源地建议开采×104m3/d;泉水先观后用×104m3/d,合计×104m3/d。这些优质地下水资源可用于生活和高精尖工业用水。按照人均用水量150L/d计算,可满足400万人生活用水。一般工业用水改用地表水(长江水和黄河水),充分发挥玉清湖、鹊山水库作用,彻底关停工业自备井。农业灌溉在节水的前提下,改用地表水,限制利用岩溶地下水。

回灌补源

由于卧虎山、锦绣川、岳庄等水库拦蓄大量地表径流,减少泉域地下水的补给量,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直接影响着泉水的出流,因此,卧虎山、锦绣川水库应停止向市区供水,整修已有输水干渠向兴隆、石青崖、玉符河等直接补给区回灌补源。岳庄水库用于北沙河补源,降低“西进”对西郊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随着东部产业带和东部新城的规划建设,未来可考虑引水进行东郊补源,目前尚缺补源水源。

逐步关停工业自备井

减少东西郊工业自备井开采,逐步消除经济学院、井架沟、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带的降落漏斗对泉水补给量的袭夺。

控制城区向直接补给区内扩展

为避免城市开发建设影响泉水补给,因此,济南城市建设“南控”边界应在平安店—潘村—玉符河河谷—丰齐—大杨庄—刘长山—英雄山—羊头峪—牛旺一线。在该线以南的岩溶地下水直接补给区,禁止进行规划建设。

逐步进行小流域治理,加强植树造林,调整南部山区农业生产结构

泉域南部直接补给区应禁止毁林占地建设别墅区、居住区、工业园,以及陡坡开荒、开山采石等。逐步调整南部山区产业结构,实施退耕还林,禁止放牧,停止开山采石,大力发展林果业,实施生物工程,增加植树造林面积,对马啼峪、龙洞峪、大涧沟、石青崖、柏石峪、小岭子、板倒井、下井沟、腊山等沟谷进行治理,禁止倾倒垃圾和占用,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总之,恢复泉水长年喷涌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通过一项措施在短期内得以实现,需统一认识,近期措施与远期目标相结合,分步实施。

主要参考文献

徐军祥,康凤新.2001.山东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

179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大脑开发的论文参考文献

    不知道甚么时候,我就听到了如许一句话:“普通人的大脑只开辟了10%,假如咱们能够开放其余的90%,那你我都能够会是天赋”。这句话最早起源于东方神经外科医生对大脑

    KauluwehiS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大明湖论文参考文献是什么

    1、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

    猪猪爱吃草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药品的论文大全参考文献

    药学论文参考文献 [1]周自永,王世祥.新编常用药物手册,第3版.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248-249. [2]竺新影.药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

    华科办公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与绕大湖探险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论文的参考文献范例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旅游管理论文的

    zhouchang1988127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大数据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教材建设探索期刊:《新闻文化建设》 | 2021 年第 002 期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国家大

    夕颜无照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