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3

奥迪风度
首页 > 期刊论文 > 白鲸圣经原型分析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偷吃月亮

已采纳

8月1日是《白鲸》的作者、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1819年8月1日-1891年9月28日)的诞辰。关于《白鲸》这部经典文学作品,一本关于梅尔维尔的书里记载了这样一则轶事,下面我为各位研究英美文学的同学推荐解析《白鲸》象征意义,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白鲸》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的经典小说之一。这部小说蕴含许多象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船长亚哈、白鲸莫比狄克和捕鲸船裴廓德号的象征意义,旨在让读者对《白鲸》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 《白鲸》;莫比狄克;象征意义;

一、引言

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1891)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与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齐名。梅尔维尔身前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直到20世纪20年代,梅尔维尔的价值才被美国文学界发现,其中他的《白鲸》(Moby Dick)被英国作家毛姆认为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梅尔维尔被誉为美国的“莎士比亚”。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昂利·霍德华说:“有多少深深卷入人生矛盾,并且敏感的足以卷入一件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精神矛盾中的读者,这部书就有多少种含义。要给这部书硬加上准确的、正统的、权威性的意义,就等于摧毁本书活生生的持久性、也摧毁了它带给读者的激动,而这种持久性暗示性和刺激性正是这部小说的明显特点,也就是梅尔维尔文学技巧的精髓。”

二、《白鲸》内容简介

《白鲸》讲述了具有40余年捕鲸经验的船长亚哈(Ahab)带领船员乘着“裴廓德号(Pequod)”捕鲸船追击白鲸(Moby Dick)的故事。

船长亚哈一次在与一群鲸鱼搏斗时,不慎被一条凶猛的白色鲸鱼咬掉了一条腿,这条躯体庞大的白色鲸鱼被水手们称为“莫比狄克”(Moby Dick)。船长为了报仇雪恨,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捕杀莫比狄克。他凭着经验和直觉判断出了莫比狄克的位置并率领船员长途航行,沿途穿越了大西洋、印度洋等,他们在途中遇到了很多返航的捕鲸船,对方都极力劝阻亚哈放弃捕鲸计划,因为白鲸凶狠,伤亡会很惨重。但是,亚哈毫不动摇,坚决要捕杀莫比狄克。尽管裴廓德号船遭到风暴造成的严重损坏,但是亚哈要求船员继续前进,终于历经艰难险阻,找到了莫比狄克。经过几天几夜的奋力搏斗,亚哈用尽全身解数将鱼叉捅进了莫比狄克的腹部,这致命的一刀让莫比狄克丧命。由于捆绑鱼叉的绳索绕在亚哈的颈部,在莫比狄克奋力挣扎的时候,把亚哈甩进了大海,与此同时也把裴廓德号船撞翻,全体船员因此落海丧生,只有以实玛利(Ishmael)获救,向我们讲述这个故事。

三、白鲸莫比狄克的象征意义

《白鲸》是美国文学作品中运用象征手法的一个典型。主要形象白鲸莫比狄克是小说中最具象征意义的角色之一,而且它的象征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白鲸是人世间一切“恶”的化身。在亚哈和船员与白鲸搏斗的过程中,白鲸在大海里闹腾,让亚哈和船员受尽折磨,表现出了它的阴险和狡猾。它使人们抓狂、痛不欲生,甚至可以摧毁人们的意念和生命。它就是黑暗中的恶魔,让人们心惊胆战而又无法摆脱。这就是莫比狄克——一切邪恶的化身。

其次,从当时的社会环境看白鲸,莫比狄克象征着庞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者相对立的那种力量,它是人产生矛盾的对立面。白鲸的力量深不可测,人们无法捉摸,作者通过描写白鲸反映当时社会中资本主义力量的强大,不可控制,又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惶恐和不安,同时也体现出他对处在这一变动时代的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和对人类处境的深切关注。

最后,白鲸还象征大自然中神秘莫测而且不可征服的力量。白鲸威力无穷,它可以任意摆布人们的生命,一个翻滚,足以使一艘船沉没海底。白鲸所拥有的白色也具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人性和自然中纯真的特性。与白鲸抗争,就是同大自然对抗,与命运对抗,结果必然灭亡。人们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也永远无法战胜大自然的力量。然而,亚哈船长不顾一切地报复白鲸,就是人们不加节制地破坏大自然:乱砍滥伐,滥杀动物。人们虽然可以获得眼前的利益,可以暂时性地征服大自然,但是长久下去,必定只有死路一条,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应,就像亚哈船长一样。人们应该善待大自然,遵守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船长亚哈的象征意义

船长亚哈的象征意义极为丰富,他的名字来自《圣经》中一位无恶不作的以色列君主。他的名字就象征着邪恶,是暴力和仇恶的代表。他自私傲慢,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顾船员的感受,一意孤行,强制命令船员追杀莫比狄克,把船员的生命完全置之度外。从这一层面来讲,他就是自私自利、偏执冷血、暴力邪恶的象征。他和白鲸的冲突象征着人类与大自然的冲突;他对白鲸的复仇象征着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白鲸最终反抗,亚哈和船员几乎全部死亡象征着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我们从船长亚哈身上同样看到了另一种品质,他坚韧,敢于与邪恶对抗,敢于挑战命运,敢于同一切黑暗势力作斗争。他的这一品质是真正的英雄。在与白鲸搏斗的过程中,他奋勇向前,毫无畏惧,但同时因为无视自然的规律而最终失败,成为大自然的牺牲品。亚哈是善与恶、美与丑并存的人物。

五、捕鲸船裴廓德号的象征意义

裴廓德是美国印第安人一个种族的名字,是被美国白人殖民后消灭的一个种族的名字。裴廓德号这个名字本身就预示着死亡。裴廓德号的远航象征着人类漫长的征途。裴廓德号捕鲸船其实也是世界的一个缩影,船长亚哈和来自四面八方的船员们在这艘裴廓德号船上相聚、一起航海,实则意味着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相聚在同一个世界,一起生活,一起奋斗,裴廓德号船就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这艘船浓缩着人类的智慧和力量,人们在一起共享欢乐、共渡难关,结下了深厚友谊。正如船员们呼唤:“让我们彼此都捏在一起吧;让我们把我们自己一起融化在这乳油交融的友情里吧。”

六、结语

《白鲸》是一部社会生活内涵和艺术内涵都非常丰富的小说。作者梅尔维尔结合社会现状,多处运用象征手法,真实而生动地描写了19世纪北美渔业捕鲸员的生活,全面而细腻地刻画了追杀白鲸莫比狄克的过程。总体来说,这部小说寓意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19世纪70年代,一个英国女人上了一艘停泊在萨摩亚群岛的船,她对船长说:“我给你和你的船员买了些书,其中有三卷本是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的作品。它叫‘白鲸’,是我所读过最奇特、最狂野、也最悲伤的故事。”一位船员回忆,船长把这本书读给船员们听,从头读到尾,“虽然他边读边时不时停下来讲一些形而上的事,我们原谅他,因为我们知道他跟我们一样,为疯狂的埃哈伯船长、勇敢的斯塔勃克大副和其他命运多舛的船员而着迷。”(Geoffrey Sanborn,)

The Value of Herman Melville

赫尔曼·梅尔维尔,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诗人之一,被誉为“美国的莎士比亚”

《白鲸》于1851年出版,评论毁誉参半,并未得到广泛赞誉。19世纪70年代,梅尔维尔尚且默默无闻,直到20世纪20年代,人们才对他的作品产生热切的兴趣。在《白鲸》尚未成为经典的时代,它没有受到如今广泛的崇拜甚至敬畏,而只是一个普通读者心中“最奇特,最狂野,也最悲伤的故事”,以其独特的文学交杂哲学的风格,打动了一船人。这或许比任何对其文化内涵的阐发都更能说明《白鲸》的文学力量。

如今《白鲸》常年占据美国文学相关的各类书单,但梅尔维尔却不如美国同时代的其他文豪(如霍桑、爱伦·坡、马克·吐温等人)那样在中国广为人知。一方面,梅尔维尔的写作风格并不易读,即使在美国,也有不少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他怀有敬重却疏离的态度。《白鲸》行文颇为独特,叙述时常离题,甚至穿插了一个章节讨论鲸鱼头骨的尺寸,并在下一个章节从鲸鱼化石谈到了作家对题材的选择。另一方面,《白鲸》的故事本身也有多义性。这本书中的宗教观念、取材于基督信仰的隐喻、埃哈伯船长与鲸鱼的战斗,都具有很大的阐释空间,使阅读成为一次挑战智力的旅程。那么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白鲸》中的鲸鱼有什么象征意义,读《白鲸》又有何意义呢?

《白鲸》,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6月版

《白鲸》的情节并不复杂,叙述者以实玛利(Ishmael)是一个水手,来到一个海边市镇寻找出海机会,认识了有些怪癖且种族在当时属于“野蛮人”的捕鲸手季奎格(Queequeg)。虽然一开始以实玛利对季奎格充满畏惧,但相处一阵后他发现他能够包容季奎格的异教信仰,而且季奎格为人良善,两人建立了友谊,并一起成为了一条叫“披谷德号”(The Pequod)的捕鲸船的签约船员。“披谷德号”长相古怪,用猎获的鲸鱼的牙齿作为装饰。船长埃哈伯(Ahab)更是古怪,他在一次与抹香鲸莫比·迪克(Moby-Dick)的搏斗中,被莫比·迪克咬掉了一条腿,从此他发誓要杀死那头鲸鱼,并视其为世间邪恶的象征。登船之后,以实玛利发现埃哈伯瞒着捕鲸船的合伙人把自己的一套捕鲸班子带上了船,这些人中包括一个有预言能力的祆教徒,他预测埃哈伯将死于绳索,并且在死前会见到两个灵柩,一个不是人类的双手制造的,另一个的木材来自美国。大副斯塔勃克(Starbuck)多次劝说埃哈伯放弃对莫比·迪克的复仇,埃哈伯明知与莫比·迪克搏斗无比凶险,却对复仇有着近乎疯狂的坚持。全书大部分的内容都围绕“披谷德号”的航程展开,收尾于埃哈伯与莫比·迪克的最后一次战斗:“两个灵柩”的预言以象征的方式应验,埃哈伯被曳鲸索套住了脖子,莫比·迪克搅动起巨大的漩涡,船沉没在漩涡中,只有以实玛利一人幸免于难。他在海面上遇到了船员们为曾经生过一次大病的季奎格准备的棺材,那口棺材成为了他的救生艇,直到他被另一艘船救起。

《白鲸》的读者大概都会思考,大鲸在书中象征什么,该如何理解埃哈伯船长对莫比·迪克堪称冥顽不化的执念。追逐大鲸的使命成为了埃哈伯船长存在的一部分,对他而言,这是他存在的意义。在最后一次追逐中,大鲸撞击着捕鲸船,船员趔趄摇晃如同船上的木板,无助地听着海水从缺口涌进来。埃哈伯船长目睹着整艘船成为预言中第二个灵柩,感叹生死,向鲸鱼宣战。这段话也成为了他的遗言——他掷出了绑着曳鲸索的长矛,就是这段绳索鬼使神差地将他勒死:

啊,寂寞的生,然后寂寞的死!啊,现在我感到了我的盖世无双的伟大就在于我的盖世无双的哀痛之中。嗬,嗬!象征我的过去一生的勇猛的巨浪以及送我去赴死的最后一重波涛,从你们的极远处汹涌澎湃而来吧!我冲着你这只能毁灭而不能征服一切的鲸,我要和你较量到底;我从地狱深处向你一刀刺来,为了发泄对你的仇恨,我把最后一口气吐向你。(成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

埃哈伯船长勇猛而疯狂,然而鲸鱼是他所无法战胜的。他在每一个可以放弃的节点都决定坚持,这种坚持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源于某种近似本能的东西。在这一章开头,埃哈伯等着鲸鱼再次出现,他望着绝佳的'好天气,想着即使这个世界被重新打造,且被打造成天使的夏宫,也不可能有比这更美好的早晨。他说,这大概是值得思考的事情,但他从不思考,只是凭着感觉。感觉对凡人来说已经带来足够的刺激,而去思考是有极大的胆量的,只有上帝有此特权。他想着自己的头发如同野草一样生长,此时此刻依然在生长,想到海上的贸易风,他说风里有一种光明而慈和的东西——是这些贸易风,或者某种像他们一样强健而难以改变的事物,将他倾覆的灵魂一路吹着走。这种事物,是否就是命运?埃哈伯的命运,多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自我认知、他的心灵?

在《旧约》约拿与大鱼(有些版本是鲸鱼)的故事里,上帝安排约拿去Nineveh警告当地人上帝的愤怒,约拿不想听从这个指示,于是登上了去另一个地方的船。船遭遇了风暴,约拿让船员把他扔下船,于是风暴平息了。约拿则被一头大鱼吞下,直到他答应前去Nineveh说出城市即将覆灭的预言,上帝才让大鱼把约拿吐出来。上帝告诉约拿,他在意Nineveh这座城市和城里处于混沌中的人民。而在《白鲸》的故事里,没有一种信仰,没有终极价值,来解释与大鲸搏斗中的勇敢与徒劳。埃哈伯没有听从斯塔勃克的劝阻,选择了与鲸鱼殊死对抗,他的选择也使得全船人几乎都成为了他的陪葬,这个人物的英雄色彩因此蒙上了阴影。

有学者说,大鲸象征着世界,第一眼看上去平静异常,实际上却会变得非常危险,并阻挠人的自由意志,而且力量强大,人无法打败。进而,埃哈伯可以被认为是梅尔维尔的“自我”中对这个世界感到悲伤与愤怒的一面的外在表现。而读者的内心也有这样一位埃哈伯船长,体会过存在于这个世界所带来的绝望。这种解读固然贴合鲸鱼强大、不为人的意志所改变的一面,但也忽视了故事的另一方面:是埃哈伯主动去向莫比·迪克寻仇,鲸鱼并没有主动袭击他,或者试图给他带来毁灭。更何况,如果埃哈伯不以捕鲸为职业,他并不会遭遇莫比·迪克。最后的追逐前,莫比·迪克一直在往前游,斯塔勃克指出,它不想跟埃哈伯一决输赢,而是埃哈伯在疯狂地找它算账。被埃哈伯和他的捕鲸叉激怒之后的大鲸,展现出了凶残而无法控制的一面。可以说,大鲸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无法改变的命运、阻碍人自由意志的世界,但也需要看到,在《白鲸》里人的命运并不是由“神”或者纯客观因素预先决定的,而是有人的参与。人选择了与鲸鱼、环境、世界等等事物对抗,于是需要为这种选择承担起责任。对于“披谷德号”船员而言,决定他们命运的既有强大的白鲸,更有埃哈伯的偏执,甚至也有一艘捕鲸船决策过程中的强烈的独裁性质。种种因素叠加,导致个体的选择为群体带来了可怕的后果。或许《白鲸》的对普通读者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展现了一幅复杂多维而非简单化的人与现实互动的图景。

179 评论

35号小祁

赫尔曼·麦尔维尔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最著名的作家之一。《白鲸》是他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亚哈船长。由于亚哈船长是这部经典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且个性复杂,因此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尽管已经有很多人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从历史、宗教、哲学、地理、种族、资本主义的本质等方面对它进行了研究,但笔者认为原型批评是解读这个人物的绝佳视角,因为作品中存在大量原型引用和原型暗示。本文以弗雷泽、荣格、弗莱的原型理论为依据的。传统观点认为,亚哈船长是个病态、疯狂的形象。但通过对《圣经》中亚哈国王与亚哈船长的比较,通过悲剧英雄的性格特征、母题、暗示、叙述模式与亚哈船长的对照,发现亚哈船长在各方面均与悲剧英雄的特征非常吻合。此外,本文通过系统地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对其重新解读,旨在将曲解的亚哈船长还原成一位有王者风范的悲剧英雄。 根据原型批评理论,《圣经》是多种原型的载体。亚哈船长就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其原型。亚哈国王和亚哈船长除了名字一致外,两者在其他方面也如出一辙,都是傲慢无比,且公然挑战上帝的权威。弗莱提出,悲剧英雄在性格上具有以下4个主要特征:一是具有高贵的身份。事实上,“裴廓德”号船本身就像一个王国,而亚哈船长就是其的国王,它的统治者,既高贵又权威。第二,他具有超强的能力。亚哈船长深谙航海知识和捕鲸技术,引领“裴廓德”号成功地躲避风险,选择正确的航道,准确地确定船的位置,靠嗅觉断定白鲸的附近位置。他具有高超的捕鲸技术,英勇无畏,冲锋在前,亲自与白鲸交锋。他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成功地激励全体船员意气风发地与他共同踏追捕白鲸的征程,并牢牢地确立自己坚不可摧的绝对权威,使任何人不敢造次。第三,悲剧英雄必然经历成长的3阶段:分离、转变和回归。他告别妻子孩子,拒绝正常的生活方式及乐趣,是他分离的表现。他曾与人交流,对自己的行为犹豫、反思,这是英雄的转变阶段。英雄的回归就是死亡.重生的原型。在与白鲸的三天惨烈对决后逝去,而这又是重生的仪式。悲剧英雄必须有牺牲的精神。在第130章中,亚哈船长站在甲板上的姿势与十字架上的基督如出一辙,生动地诠释了替罪羊原型。此外,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放弃妻儿和正常的生活,也是巨大的牺牲。在悲剧英雄的事迹中,追寻、复仇和预言是永恒的母题,而在亚哈的事迹中这些母题始终是伴随他的。亚哈船长对白鲸的不懈追寻,是以复仇为根本动因的,而费达拉、以利亚、皮普等人的预言魔咒般逐一应验。在悲剧英雄的世界中,阴影和曼荼罗是最觉的原型暗示。而他们在亚哈船长的事迹中也反复出现。白鲸就是亚哈船长的阴影而曼荼罗则通过生与死、善与恶的对立统一、相辅相生中得以实现。对亚哈船长的故事以他失去一条腿,远离家人准备复仇之行开始,这意味着灾难的开始。途中,他如国王一样生活在船上,享受至高无尚的权力。他多次经历了路过轮船的善意劝告,那是来自己上帝的爱;经历了内心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这是他最顺意的时候。然后,他没有抓住这些机会,以死亡告终。这是倒U字型叙述模式,典型的悲剧叙述模式。用原型批评的方法论证亚哈船长是位悲剧英雄的总结,由分析得出结论,亚哈船长是一位悲剧性的、具有原型意义的英雄。

82 评论

小熊de爱

在《白鲸》中读者可以看到一幅幅略作改写的《圣经》画面,小说中半数以上人物的名字直接取自《圣经》,且相当一部分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所体现的宗教寓意都与《圣经》原型极为相近。如船长亚哈的名字来自《旧约·列王纪》,他与十恶不赦的以色列第七代王亚哈的性格和命运如出一辙;叙述者以实玛利与《旧约·创世纪》中无家可归而后又被上帝拯救的同名人物有着相似的经历;小说中名叫约拿的干瘪、忙碌的老头是根据《旧约·约拿书》中一个希伯莱预言家的名字命名的……整部小说与《圣经》相关的内容多达上千处,使得它同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更增添了文章的宗教气息。 对于基督教的重要作用,小说第八章“讲坛”这样写道:“(教堂)讲坛从来就是人间的为首的部分,其余的一切都是跟着它走的。讲坛领导整个尘世,特别叫人讨厌的暴风雨就正是从这里被首先发现的……上帝的清风或逆风就正是从这里被首先变成顺风的……世界就是一只向前驶出的大船,而且这只讲坛就是它的船头。”在此作者告诉读者:世间的一切皆归于上帝掌握,人的一切活动都只是在执行上帝的旨意,上帝的意志不可违抗,个人的意志应该遵从上帝的意志。然而作者并没有囿于这一基本的宗教要旨,而是借梅普尔神甫讲述的约拿的故事对其作了进一步阐发:“如果我们遵从上帝,我们就得违反我们自己;正是在这种违反我们自己中,包含有遵从上帝的困难。”这一源自作者心灵深处的宗教体悟似乎说明,人们对自己欲望或意愿的满足即是对上帝意志的违背或反叛,那么违背上帝的结果又将如何呢?妄图征服一切的亚哈不相信上帝的宿命,不屈服于神力的安排,在狂风暴雨中倔强地航行,其结果不但是首先付出了失去一条腿的惨重代价,最后甚至使整条捕鲸船陷入灭顶之灾。可见,固执己见、违逆上帝的人最终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只有肯于放弃个人欲望接受神的意志,潜心改悔,才能得到上帝的拯救。 从另一角度来看,小说在大力宣扬服从神意观点的同时,也热情歌颂了反叛神明的精神。小说中最大的反叛者非亚哈莫属。这位伟大的、不敬神却像神一样的好汉有着“敢于戳穿太阳”的英勇气概,面对着作为上帝化身的凶狠巨鲸,始终保持着人的尊严,凛然不可侵犯。尽管他没有赢得斗争的胜利,但他执著的反抗精神却永远不会被击败,他的自尊永远不可征服。“这就是亚哈——他身体给分裂了,可是亚哈的精神却是靠一百只脚活动的蜈蚣。”他就像违抗上帝为人类盗取天火而甘受折磨的普罗米修斯,像拜伦笔下背叛天意、铤而走险的该隐,像弥尔顿笔下具有领袖号召力敢于造上帝之反的魔鬼撒旦和义无反顾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力士参孙,更像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尽可以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的硬汉圣第亚哥。在这个意义上,他就是人类真正的英雄。

171 评论

相关问答

  • 白鲸论文文献综述

    是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捕鲸船长在在海上捕鱼时,被白鲸咬掉了一条腿,费尽心机终于找到了白鲸的故事。

    thomas0488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毕业论文经营分析

    我是管理学的本科生,目前也正在写论文,可以帮你帮你找找资料然后拼一拼。不要钱

    吃吃吃吃吃Chen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经济学论文常用分析模型

    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和总供给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其中,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和

    鱼米芝香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典型病例分析毕业论文

    病例分析报告是医学论文的一种常见体裁,通过对一两个生动的病例进行记录和描述,试图在疾病的表现、机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第一手感性资料的医学报告。以下是临床病例

    yjqs221990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实证分析模型毕业论文

    分析篇周守亮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基于 VAR 模型的实证研究 —— 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会直接 内容提要: 房地产业价格波动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echorabbit12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