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10

润风水尚
首页 > 期刊论文 > 张家界地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冬射未至

已采纳

张家界地质形成的原因: 在张家界市区境内,由于受地理、地层、构造、气候等诸多条件的影响,便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奇观.从地势上来看,张家界市西接云贵高原,东临洞庭湖,北与鄂西山区接壤,南又与雪峰山毗连.其总的地势是:东南与中部低,四周高,沿澧水河流两岸,又有一块一块的冲积土平原.该市境内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溪流发育,各条溪流的均汇集到澧水河,然后从西向东,一直流进八百里洞庭湖.湖内,沉积着几十米几百米厚的泥沙.与洞庭湖相反,从东向西,地势又逐渐升高,到市区中心地段,便出现了海拔高达1500余米的天门山、七星山等高山峻岭.有高山峻岭,又有低谷平原,这就是本区独特的流水侵蚀地貌.武陵源景区内的巨厚的石英砂岩,产状平缓,使岩层不能沿层面薄弱部位滑塌,覆盖在志留系柔性的页岩之上.重力作用,使得刚性的石英砂岩垂直节理发育,在水流强烈的侵蚀作用下,岩层不但解体、崩塌,流水搬运,残留在原地的便形成雄、奇、险、秀、幽、旷等千奇百怪的峰林,是武陵源风景区的主体.慈利县五雷山风景胜地,同样也是由同一层位的石英砂岩组成,岩层产状也平缓.五台山顶部有黄绿色的页石、泥灰岩覆盖,它是隔水岩系,可以保护下伏砂岩免受流水侵蚀. 流水侵蚀地貌 在市域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加大,来不及将河流拓宽,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窜成线形,两壁陡峻,滩多水急.张家界市澧水源头、娄水上游、茅岩河段,就是这种河谷地貌. 喀斯特地貌 近年来学术界也称岩溶地貌,也是张家界地貌的另一突出的特点.约占全市面积百分之四十左右,且种类,不论地表、地干,其堆积物均发育齐全,是我国湘西北喀斯特地形发育地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桑植县、慈利县大部,武陵源区、永定区东南部是这一地形发育的地区.地表喀斯特地形的溶沟、溶槽、石芽、干谷、石丘、石陵市内各地可见,唯石林在市区少见,在天门山风景区能见到一些单个石柱,但很少成林.湘西北地区只有在自治州花垣县小排吾一地,有一片石林,俗称“石栏栅”,颇引人注意,也吸引了不少游人学者观光考察.地下喀斯特溶洞、喀斯特堆积物形态.在张家界,更是堪称一绝.其溶洞规模,桑植县的九天洞能列入世界洞穴学会会员洞,也真不愧为亚洲第一洞的响亮称号,可见不是一般.九天洞和位于武陵源区的黄龙洞,是张家界地下喀斯特地形的代表.它们集溶洞、溶洞河、暗河、落水洞、漏斗为一体.其洞内喀斯特堆积物,石钟乳、石笋、石柱更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可以说,想什么,像什么,极大地拓展了游人想象的空间,往往使人很难找到恰当的词汇和语言来赞美她.

119 评论

水月琉璃007

地壳运动,风化,水饰,一下是复制的: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的形成,是在晚第三纪以来漫长的地史时间,由于地壳缓慢的产歇性抬升,经受流水长期侵蚀切割的结果。其发展演变经历了平台、方山,峰墙,峰丛、峰林,残林4个主要阶段

280 评论

曲多多多

是树多石头多``

262 评论

百拜嘟嘟

张家界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武陵山脉南段(图3-21),发育峡谷、峰丛台地、溶洞及悬泉流瀑,也具有层状峡谷地貌特征。

图3-21 张家界峰林

与云台地貌相似之处是本区同处于我国第二地形阶梯带由高原向丘陵平原急剧下降的地势陡变带,在地层产状平缓、岩性坚硬耐风化的区段形成层状峡谷地貌。但不同的是湘西地区自晚远古代到早古生代,扬子地台由稳定陆缘浅海控制,形成了巨厚碳酸盐岩层,所以在谷仗、凤凰等处深切的峡谷完全发育于碳酸盐岩中,其岩溶地貌特征如石林、溶洞、天生桥等较普遍,加之气候潮湿导致化学风化和溶蚀作用,使岩石表面多浑圆光滑,较少松散风化物覆盖,虽然也有层状峡谷,其峡谷多由流水沿构造裂隙冲蚀或溶蚀塌陷而成。壁陡,谷底或边坡上有残留喀斯特峰柱,在顶部原面上有时形成石林或漏斗。张家界则是以中上泥盆统的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组成,强烈的流水冲刷形成深谷,砂岩峰柱、峰丛、峰墙列于谷底或谷坡,尖削陡峻,仅在一些高山顶处见二叠系灰岩,不整合面较软弱也可形成平台。

从湘西溯江西上云贵、黔东而乌蒙,形成于中生代末-古近纪初、古近纪末-新近纪初和新近纪末至第四纪的遵义期、山盆期、乌江期3个地文期形成的古夷平面,在每个地文期间由于地壳升降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地貌上显示出了阶状地势的特点,这一特色在河谷地带得到了完好保存,所以湘西云贵地区与云台山地区的层状峡谷地貌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因其各处岩石性质、气候条件的差异,如本区的砂岩分布区的张家界呈现了以峰丛峡谷为主的特色,而凤凰、谷仗、黔东一带则以碳酸盐岩为主,岩溶的发育在地表地貌上则居于统治地位了。

152 评论

是芬妮呀

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它是由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地貌景观。

天子山向斜周边为泥盆系地层,下部云台观组和上部黄家磴组构成张家界地貌的母岩地层,新构造运动隆升形成的峰林景观呈现了张家界地貌,石英砂岩顶部坚硬的赤铁矿保护了张家界地貌的形态。张家界地貌形态按照由老到新的发育次序,依次为夷平面、方山、石墙、穿洞、天生桥、峰丛和峰林。

张家界地貌的价值

张家界地貌发育过程完整,从台地、方山、石墙、石柱、峡谷演化过程清晰,发育时间因素可测性强,在砂岩地貌景观中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自然性、稀有性和典型性等自然属性,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被列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张家界可作为研究砂岩地貌的典型地点。此外,张家界地貌的奇俊秀美在世界山岳景观中所罕见,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山岳景观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张家界地貌

221 评论

coloredglaze

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它是由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地貌景观。

它是“在中国华南板块大地构造背景和亚热带湿润区内,由产状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统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营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墙、天生桥、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为代表的地貌景观”。

张家界在区域构造体系中,处于新华夏第三隆起带,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大致经历了武陵——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构成了本区域的基本构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是形成张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

特色景点:

1、张家界大峡谷:张家界大峡谷紧邻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2011年成功创建AAAA级景区,2018年成为全市首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区。

2、黄石寨:黄石寨海拔1200多米,由诸多的悬崖峭壁共同托起而形成的一块南高北低的台地,面积公顷。

3、金鞭溪:金鞭溪是天然形成的一条美丽的溪流,因金鞭岩而得名。溪水弯曲自西向东流去,即使久旱,也不会断流。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张家界地貌

152 评论

相关问答

  • 张家界旅游文章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

    小苏果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丹霞地貌研究历史现状论文

    地貌研究是以地貌演化为线索展开的(Chorley et al.,1964)。以地貌的演化模式而言,可分为两派:一是以Davis,Penck和King为代表的学者

    婕哥大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张家界日报发表过的文章

    论文1,《地域文化的变迁与赓续——谈谈湘西文学》,《人民日报》2012年10月12日。2,《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世界性》,《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3

    以心为马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与家乡新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改革意味着飞跃,开放预示着富强,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只不过短短的几年时光,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也奇迹般地改变着。昔日,我的家乡只不过是一个

    enjoyduola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张家界研究论文

    《如何从新的角度来探讨民俗的发展》 一、如何认识民俗旅游 (一)民俗旅游的范畴 民俗旅游是当今的热点,其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资源,代表的价值呈现出巨大的吸引力。民俗

    cherrychoi25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