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9

穿G2000的恶魔
首页 > 期刊论文 > 工程力学论文团结协作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且吃且增重

已采纳

工程力学方面的论文在 轻风论文网 很多的哦,之前我就找上面的老师 帮忙指导的。相对于网上很多个人和小机构要好很多,我之前找的 轻风论文 王老师咨询的,非常专业的说这里还有些 资料,你看看钢板材包装木托架的承 载研究和结构优化目前我国钢产量早已 跃居世界第一位,钢铁企业的工艺和装备水平也已走在世界前列,但钢铁企业对于钢材 的包装技术,基本停留在经验阶段 ,远落后于先进的钢铁生产 制造工艺,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 其中薄钢板材在储运过 程中,承载作用 的木托架常有破坏事故发生,给生产使用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木材的试验和木托架的承载受力情况分析对规范木托架的包装形式提供一定的理 论依据。木托架是 作为钢板材单元负荷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水平平台装置, 它是一 种由纵木和横木联接构成的简易装置。本 文分别通过对常用木材的物理性能分析;木托架承载 性能分析和有限元 分析;对木托架结 构设计进行初探。主要采用足尺寸试样的试验方法对常用木材进 行力学性能试验,确定不同木材的抗弯性能和抗压性能,为不同运输环境选择合适 的木材提供了数据支持。基 于薄钢板材对木托架的合理设计 要求,分析了流通环境中木托架的具体工况 ,采用相 应的工程力学理论,进行典型工况下 木托架的承载分析,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根据力学模型对木 托架的尺寸和结构 进行了优化,初步获得 了兼顾木托架承载性能与成本的设计方法,对木 托架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了力学分析的初步依据。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薄钢板包装用木托 架在吊运工况下的受 力和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对典型工况下的木托架进行了承载分析和有限元仿 真。根据理论分析,确定木材为正交异 性的材料,通过承载分析建立了木托架在堆码和吊运工况 下的力学模型 ;通过有限元仿真进一步对承载分析进行验证,并确定不同木托架在吊运时的结构稳定性。在吊 运工况下同等尺寸外伸梁木 托架比田字型木托架结构更稳定,增加横梁的数量可以增加木托架的结构稳定性。对木托架的吊运位置 选取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对木托架的设计和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上的 依据。本文对用于钢板 材包装的木托架进行了受力分析及有限元仿真,并对木托架常用木材 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最 对木托架的结构进行优化。由于木托架的约束理论简化与实际 情况存在一定程度误差,加之 材料力学相对于木材力学分析的局限性,在模型的 建立和有限元的仿真过程中,都对木托架的实际承载情况作了近似的处理和简化, 还需要作 进一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以及实践应用不懂的你上 轻风论文网自己看吧

229 评论

晴空,朗照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是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科的专业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实验中心。是在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结构实验室,岩石力学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施工实验室,给水排水实验室和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土力学实验室,建材实验室的基础之上于2000年8月新武汉大学成立之际合并组建而成。该中心现设有工程结构实验室、岩土力学与道路桥梁实验室、工程施工实验室、给水排水等四个实验室。中心总面积3700余平方米,拥有仪器设备700多台(套),价值1758万元以及大量的试验工具。中心配备有一个864平方米的结构试验大厅、华中地区最大的L型反力墙,拥有日本公司生产的真三轴材料试验机、美国生产的电液伺服控制应力路径动三轴仪(stx—200)、富丽通达公司生产的电液伺服液压系统、大吨位的现代化预应力施工检测设备等大型仪器设备。同时购置了最新的道路桥梁检测装备以及一大批静动态精密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和检测仪器设备,水处理及消防实验设备。中心实验设备齐全,保障了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正常开展。同时,依托武汉大学工程检测中心和武汉珞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开展社会服务。中心依托武汉大学学科的人才优势,已形成了一批把握中心发展方向、指导中心建设的高水平专家队伍和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中心采取专家+骨干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师资队伍模式。中心现有正教授22人(其中包括15位博士生导师),副教授31人(其中包括1位博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3人,形成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家——骨干教师——教辅人员组成的实验教学队伍。他们大部分都活跃在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第一线。同时将参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厦门国际机场改扩建,武汉长江隧道,武汉客运站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的科研项目提炼并开设了综合型、创新型实验项目,用于实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中心在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在历次国家数模竞赛、结构设计比赛及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多篇学术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中心面向校内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学院等2个学院的4个本科专业开设不同类型的实验,同时还承担了硕士生的结构实验课程。特别是承担了大量的博士及硕士生的毕业研究性试验。在保证课堂实验教学的前提下,中心场地对我院所有师生开放,中心仪器设备对校内校外开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每年都有校外单位来中心做工程实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现开设试验课如下:工程结构实验教学实验项目混凝土梁正截面和斜截面破坏试验(面向水利水电学院农水专业、土木工程专业,6个学时)。电阻应变片的粘贴与保护,桥路连接,鱼腹梁静载试验以及动应变的测量(面向土木工程专业,8个学时)。岩土力学实验教学项目土的液塑限,土的压缩以及土的剪切等三个试验(面向水利水电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每个试验2个学时)。道路桥梁实验教学项目路基路面击实试验,弯沉试验,平整度试验,抗滑性能测定试验等4个学时的工程实验,针入度试验,软化点试验,延度试验等2个学时的建筑材料实验(面向土木工程专业)。施工实验教学项目千斤顶校核试验,预应力张拉试验(面向土木工程专业,2个学时)。给水排水实验室水质净化,建筑给排水及消防等试验(面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共计56个学时)。 武汉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是在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力学实验室和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力学实验室基础上于2000年8月新武汉大学成立之际合并组建而成,涵盖固体力学与流体力学两大力学学科领域。2001年中心通过湖北省教育厅合格实验室评估。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现有专职实验教学教师17名,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9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2名。设有材料与破坏力学、振动力学、水力学流体力学、力学仿真四个实验室;其中水力学流体力实验室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中心总面积6805平方米,拥有853台(套)仪器设备...力学实验教学中心遵循“坚持教学改革,重在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创业”的复合型人才为宗旨,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不断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中心配备了英国英斯特朗公司生产的电液伺服动静态材料试验机、日本鹭宫公司生产的2米×2米振动试验台、美国TSI公司生产的PIV粒子图像流速场仪和拟动力实验系统等一批大型精密试验设备,拥有国际通用的ansys、abaqus、adina等大型有限元软件。中心实验设备齐全先进,达到教育部要求,保障了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正常开展。中心大楼安装了监视、防盗报警器等现代化智能设备,并聘请专业物业公司进行24小时不间断安全管理。中心自主研制了流线演示实验仪、能量方程演示仪、转动滑动摩擦实验机和卧式拉伸实验机等二十余种仪器设备,中心自制的水力学流体力学仪器设备和创立的水力学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模式已被全国二十多所高校采用。在国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中心建立了专属网站,用于网上辅助教学和科学研究,实行学生网上预习实验、网上预约实验时间、网上辅导答疑等。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心不断改进与更新实验内容,适时更新实验教材。近年来分别出版了力学系列理论教材、实验教材和特色教材,满足了力学实验教学和改革的需要。中心依托武汉大学力学学科的人才优势,已形成了一批把握中心发展方向、指导中心建设的高水平专家队伍和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中心现有正教授7人(其中包括五位博士生导师),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9人,他们大部分都活跃在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第一线。同时将参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的科研项目提炼并开设了综合型、创新型实验项目,用于实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中心教师已发表力学实验教学与改革研究论文13篇,主持完成科研课题357项,科研经费3704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36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56篇),承担校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6项,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2篇,获得校级以上教学奖励1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1项。“水力学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获2005年度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水力学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理论力学2007年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结构力学被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中心在力学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历次国家周培源力学竞赛、数模竞赛、结构设计比赛及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共有27项人次获奖,14名工程力学专业学生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奖。中心面向校内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测绘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7个学院的15个本科专业开设不同类型的力学实验,同时还承担了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力学实验课程。在保证实验教学的前提下,中心的仪器设备对校内、外开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每年都有校外单位来中心做工程实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1、建筑物检测与加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3、水工岩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湖北省大型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控制研究产业技术创新基地 1、武汉大学工程检测中心2、武汉大学灾害监测与防治研究中心3、武汉大学重大工程安全与技术研究院 1、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2、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振动研究所3、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钢结构研究所4、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破坏数值仿真研究所5、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结构减灾防灾研究所6、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水工金属结构安全检测研究所7、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风工程研究所8、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9、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项目管理研究所

171 评论

独角兽z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 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工程力学》是中职校工程施工类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是学习后继职业技术课程和从事技术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结合中职教育要求、学生素质特点以及教学实践经验等,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环节、师生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其中重点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中职教育要求、学生素质特点以及笔者从事中职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对《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 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本着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理念,为了适应中职教育特点,我一方面经常参阅相关资料、信息,学习中职教育文件,中职教育教学论文,中职教育理念;另一方面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校督导交流思想,听取合理建议。在讲授《工程力学》时,由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完整性转变重视知识的实用性;由单纯理论讲解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不仅面对课本,有时还面对施工现场、教学模型等;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交流、讨论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由单一以分数来评定学习效果的结果性考核转变为综合考虑学习态度、出勤率、回答问题、作业和小测试、考试等方面的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全过程考核。中职教育理念逐渐清晰,教育理念的转变带来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2 优化教学内容 《工程力学》课程是中职校工程施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职业基础课程,以物理学、数学为基础,整合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工程结构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职业技术课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由于它以物理学、数学为基础,知识点多,难度大,并且中职教育要求减少理论课时,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优化教学内容。对于后续的职业技术课程以及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暂时用不上的知识点不在课堂上讲授,鼓励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自学方式去拓展视野;对于难懂的知识点注重实践应用而弱化理论推导;对于在教材中整合不当的问题进行修正。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必须讲透,不能完全受课时的限制。比如平衡条件、内力,是强度计算十分重要的基础,并且对于不同的计算结构简图,表现形式又不相同,初学时很容易迷惑。因此在授课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合理安排课时。总之,讲授的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让学生感觉它有用,而不是难,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职业技术课程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改进教学模式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学生被动的.接受,很少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模式下很容易疲劳,养成依赖性,思维懒惰、僵化。而中职教育不仅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相应的教学模式也应转变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启发、引导、讨论、自我发现下掌握知识。 4 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授课时,不能单一采用课堂讲授法,而要积极采用更适合学生积极参与的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挂图、构件模型来演示结构或构件的受力和变形。 5 抓好课程考核环节 为了更加全面、客观的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采用综合考虑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纪律性、作业表现、考试成绩,重能力和素质的全过程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包括学习态度、出勤率、回答问题、作业和小测试等,分别占有一定的权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让学生对阶段性学习进行检测,发现问题,为继续学习找准努力的方向;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题型丰富多样,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等。 6 加强师生交流 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十分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乐意接受的学习方式,以及自身授课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调整安排授课形式、方法和手段等,力争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以后的职业技术课程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中职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丁晓玲等.高职建筑力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力学教学与教学改革交流会学术论文集,2006 2 张立柱.关于建筑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辽宁师专学报,2005.1 3 罗银燕.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科技信息, 2006.5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

96 评论

相关问答

  • 静力学工程力学论文

    工程力学是最最基础的力学,是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简单综合。理论力学是讲静态平衡的,和高中物理的平衡有点类似,但是很多很多的概念是新的,并且适合工程有关的,高中的

    苏州小诸葛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团结协作论文范文资料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团结的议论文作

    MindTheGapPlz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工程力学论文

    多媒体课件在建筑力学受力分析中的应用1] 叶汉荣. 《建筑力学》教学方法谈[J]. 职教论坛 , 2002,(10) . [2] 尹玲. 《工程力学》平面力系分

    夭爻溔訞濘綸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工程力学结业论文格式

    因为你引用的都是著作的书籍,括号里面都是[M],如果有期刊,才用[J]在城市左侧加上逗号,其余的就没啥问题了。

    zjxlhzyt虹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工程力学投稿

    一般是能看到的这属于历史记录,没必要删除

    纵横四海200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