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2

京城第一伪娘
首页 > 期刊论文 > 冷冻电镜为什么好发文章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m糖糖豆

已采纳

在低温下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显微技术,就叫做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简称冷冻电镜(cryo-electron microscopy, cryo-EM)。冷冻电镜是重要的结构生物学研究方法,它与另外两种技术:X射线晶体学(X-ray crystallography)和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一起构成了高分辨率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在获得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并揭示其功能方面极为重要。冷冻电镜并不是这两年才建立的。在蛋白质X射线晶体学诞生大约10多年以后的1968年, 作为里程碑式的电镜三维重构方法,同样在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诞生,Aron Klug教授因此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另一些突破性的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叶诞生,主要是冷冻成像和蛋白快速冷冻技术。快速冷冻可以使蛋白质和所在的水溶液环境迅速从溶液态转变为玻璃态,玻璃态能使蛋白质结构保持其天然结构状态,如果以缓慢温和的方式冷冻,这个过程会形成晶体冰,生物分子的结构将被晶格力彻底损坏。低剂量冷冻成像能够保存样品的高分辨率结构信息,确保了从电镜图形中解析蛋白质结构的可能性。与此同时,2017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oachim Frank等,则在电镜图像处理算法方面奠定和发展了这项技术的理论基础。由此冷冻电镜的雏形基本建立,总的思路为:样品冷冻(保持蛋白溶液态结构)——冷冻成像(获取二维投影图像)——三维重构(从二维图像通过计算得到三维密度图)。根据诺贝尔奖评委会的说法,这项技术使生物分子成像变得更加简单,将生物化学带入了一个新纪元。

104 评论

华鑫绿创

冷冻电镜,是用于扫描电镜的超低温冷冻制样及传输技术(Cryo-SEM),可实现直接观察液体、半液体及对电子束敏感的样品,如生物、高分子材料等。样品经过超低温冷冻、断裂、镀膜制样(喷金/喷碳)等处理后,通过冷冻传输系统放入电镜内的冷台(温度可至-185℃)即可进行观察。其中,快速冷冻技术可使水在低温状态下呈玻璃态,减少冰晶的产生,从而不影响样品本身结构,冷冻传输系统保证在低温状态下对样品进行电镜观察。过去,冷冻电镜虽然有以上优势,不过高能电子束打在样品上也会使其局部融化,影响拍摄。近期,随着高效探测器的研发成功和在电镜方面成功应用,提高了拍摄效率,电子束打在样品上,极短时间内就完成信号收集,完成拍摄,解决了冷冻电镜的发展瓶颈问题

166 评论

Lookiamycm

在低温下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显微技术,就叫做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简称冷冻电镜(cryo-electron microscopy, cryo-EM)。

低剂量冷冻成像能够保存样品的高分辨率结构信息,确保了从电镜图形中解析蛋白质结构的可能性。与此同时,2017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oachim Frank等,则在电镜图像处理算法方面奠定和发展了这项技术的理论基础。由此冷冻电镜的雏形基本建立,总的思路为:样品冷冻(保持蛋白溶液态结构)——冷冻成像(获取二维投影图像)——三维重构(从二维图像通过计算得到三维密度图)。根据诺贝尔奖评委会的说法,这项技术使生物分子成像变得更加简单,将生物化学带入了一个新纪元。

176 评论

相关问答

  • sci文章发表是什么

    sci论文发表被看作是科研能力水平的最高衡量标尺。如果作者可以发表sci论文,毫无疑问,可以充分证明个人的科研能力已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也正是因此,国内很多科研

    梁山好汉v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冷冻干燥毕业论文

    青霉素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且应用非常广泛。早在唐朝时,长安城的裁缝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来帮助伤口愈合,就是因为绿毛产生的物质(青

    马秋云12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为什么好好写毕业论文

    所有的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都要写论文,如果没有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话,是没有办法毕业的;大学毕业论文是目前大学生毕业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有论文才可以毕业,而且撰

    Charles2Lillian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为什么要写文章

    写作可以提高语言交流方面,写出一篇好的文章有时还可以影响一个国家和一个集体的,所以要写作文

    shmilyflyin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为什么要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

    核心期刊简单来说就是,20%的期刊数量里涵盖了80%有价值的论文

    美多多lad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