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75

小小爱人小姐
首页 > 期刊论文 > 群文阅读师生互动策略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风吹散了心

已采纳

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研究的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目前在大学课堂里出现的"课堂冷漠"现象,严重阻碍了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本论文对课堂互动性进行研究,采用互动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方式

目前大学课堂里普遍存在着一种“课堂冷漠”现象: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在讲台下却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是什么原因让学生患上了这种“冷漠症”?据调查分析发现,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学体制存在着问题[1]。大多数高校课堂上仍然沿袭了过去的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高等院校的受教主体是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个性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按照传统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灌输,就会出现消极被动的听课现象,影响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领会所学知识,在参与中完成学习任务。

互动教学法[2]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仅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法,也不同于放任学生自发学习的“放羊”式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法能使教师和学生互动起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们从厌学变成乐学,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校的教学。

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转化、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学活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施教者,担负着组织教学活动的重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走进课堂不仅带着问题,而且还带着情感、态度、需要等因素,课堂也是学生精神生长的乐园。教学互动就是要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师生主体的交互作用、实现师生之间知识和情感的顺畅交流。它需要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来活跃课堂氛围,而学生的参与和关注又会激发授课教师的积极性,给授课教师更多的压力,推动其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认真的态度去备课和授课,探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从而形成教学效果的良性循环。

互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的参与性,它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实现教与学两方面的最佳效益,它既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系统地学习,也要求教师按学生的提问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重点施教[3]。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探讨、质疑和研究中进行探求式学习才能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讲到某个理论的时候,引入当下发生的某个公共事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的讨论中来,让他们在质疑和阐发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形成对这个理论的理性认识,同时也让同学们理解这个理论的多面性,形成更丰富的认知。

(一)课堂互动

互动式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围绕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采取行之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教与学的互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课前与课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是“善教”和“乐学”的有机结合,“善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乐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愉快中学习,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因此,在构建互动式课堂教学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互动机会。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施教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互动机会,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营造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气氛。

2、教师为学生提供互动空间。学生在课堂上的心态要开放、自由,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训练,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观点和想法。

3、教师以教材为依据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欲望,进而鼓励、诱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思维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课后互动

课后互动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环境的限制,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利用课外教学环节进行交流和信息反馈,是实施师生互动的极好机会。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询相关信息,这个过程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学生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与教师沟通。师生可以在平等的环境下进行交流,比如可以建立qq群,学生们可以在群里自由的发表观点和见解。有的学生课堂上不喜欢发言,但在群里却能和老师无拘无束地交流。通过这种交流,不仅可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难题,还可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情谊。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内部动机。师生间诚挚的、健康的情感是师生互动的基础,也是师生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动力。

二、实施互动教学的条件

(一)互动教学给教师提出的要求

互动教学模式使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要想驾驭好课堂,就必须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丰富的相关知识,因此在课前必须进行认真充分的备课,并根据课程标准精心编写设计教案。另一方面,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必然要认真钻研,精心备课,设计好如何既能使学生掌握所讲知识,又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1、根据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首先教师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系统地通读与理解教材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后寻找适应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其次教师要在全面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查阅大量资料,这样才能在备课中开阔视野,使教学内容丰富、充实,讲起课来游刃有余,有张有弛,轻松愉快。另外,教师还要查阅一些能够在课堂上引用的实例,使课堂更加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从学生实际出发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作用活动,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因此,教生的课前备课不仅要从教材出发,还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脱离学生实际的备课,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逆反心理,从而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

3、研究教学方法

同样一堂课,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也不一样。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专研,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紧扣课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立足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一堂课如用一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教学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因此,课前备课应尽可能将各种教法互相配合,以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互动教学给学生提出的要求

互动式课堂教学要求学生的参与,是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实现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达到使学生自我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活动过程。为了更好的实现课堂互动教学目的,学生在课下需要认真阅读及查阅相关资料,充实自我,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相关主题讨论的需要。

1、课前准备,收集资料。在授课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一些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和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课前准备、搜集相关资料的教学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教学的成功起到促进作用。

2、课堂发言。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前准备的资料进行发言交流。学生的发言和汇报,为学生创造了一次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交流的情境中,体验到学习实践的`乐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

3、教师引导,质疑解惑。当学生将自己独立学习获得的学习信息,向同学汇报之后,教师要进行点评。点评时,一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二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广泛地学习,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习中对疑难问题进行的辨析、研究、探索,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掌握书本的知识,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不断求知、深入探索的良好习惯。

(三)互动教学实现过程

互动式教学要使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互相呼应,产生活跃的气氛,才能有利于教学双方最佳状态的发挥。

1、采用合适的案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强调在教学中应将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互相交流。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不会被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苦苦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采用案例教学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通过阅读、调查和分析,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思维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当然,案例的穿插必须恰当。恰当、合适的案例来源于教师平时的收集和积累以及不断的更新。所以,成功地上好每一门课,甚至每一节课,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精力、时间和智慧。

2、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一堂典型的课堂教学课上,教师的讲授时间应在上课时间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讲授的内容应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剩余的课堂时间应安排学生有准备地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点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给学生更多地阐述自己观点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使他们对知识由“被动式”接受变为“主动式”探索。实践证明对于以上课堂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效果极好。

3、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上台进行讲解

该方法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概括能力、演讲能力以及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要实现以上三种方式的互动,需要学生的配合。同时要求教师具备更广更深的理论功底和具备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更高的驾御课堂交流、控制课堂局面的能力;要有号召力、感染力和激情,将同学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互动教学中来。

三、结论

通过采用互动教学可以改变“课堂冷漠”的现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互动教学使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师既要驾驭好课堂,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互动教学对学生也提出了要求,他们需要在课下认真阅读及查阅相关资料,充实自我,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相关主题的讨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娟。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8):121—124。

[2]刘建德。实施互动教学的几种策略[j]。湖南教育,2002,(11):43—43。

[3]程玮。论互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10):15—16。

353 评论

好运咪咪熊

曹公奇   (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陕西  宝鸡721004)      摘  要: 语言运用、思维发展等关键能力,是支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体。在这种视域下,群文阅读教学,从群文阅读结构化组合的议题确定、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到群文阅读的教学行为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性评价,都要始终围绕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把关键能力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的重心,在群文阅读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关键能力  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是单篇教学的拓展与升华。所谓群文阅读,就是将一组文章,由某个议题整合起来,进行结构化阅读学习的一种方式。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阅读教学相比,无疑是一种高阶阅读教学形式,它对于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的提升、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学群文阅读教学,当前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局面。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探讨。比如,群文阅读教学目标模棱两可,组合方式过分倚重人文主题,过分注重群文的数量,教学过程囫囵吞枣,阅读方法训练欠缺,关键能力不够突出,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阅读评价跟进不足等。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只有经过充分地学习、实践、反思、探究,才能逐步改善,推动群文阅读教学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可见,关键能力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学科重点要突出的能力,它解决的不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而是学生“重点发展什么”的问题。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主要指的是语文要素,也就是语文学科应该必备的、重要的、特有的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能力。课标还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具体说,语言积累与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思维能力与品质等,就是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在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视域下,我们再审视群文阅读教学,就会明确群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以关键能力为议题进行结构化组合       群文阅读教学,首先是群文的结构化组合。所谓结构化,是指将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使之条理化、纲领化,做到纲举目张。而群文阅读的结构化组合,指的是以某一个议题为核心,将不同的几个文本联系起来,聚集组合成一组“群文”,进而进行阅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群文组合的议题,就是把多个文本能够联系起来的那个主题、话题、能力点等。能够组成一组群文的议题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是内容同类,或者是主题相似,或者是文体相同,或者是同一作者,或者是写法一致,或者是语言表达相近,或者是结构方法接近,或者是写作风格近似……但无论哪种议题,都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中心和重点,也就是说群文阅读应主要围绕议题展开教学。当然,议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者更多,这主要还是根据课时安排而定。一般情况下,根据群文阅读的议题尽量集中一些,以便于较为深入地阅读探讨。       构成群文阅读的议题虽然很多,但是,作为语文学科一种高阶阅读教学,组合群文的议题还是要以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为主,可以适当辅之以其他方面。如果单纯地以人文话题作为组合群文的议题,比如以家国情怀、青春年华、文化传承、开放引领、人类文明、璀璨人性等人文议题组群,那么就很容易过分地注重人文话题的研讨,而忽视群文阅读教学应该重点培养的关键能力,即语言运用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因此,组成群文阅读的议题,一定要突出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以关键能力为议题组合群文,以培养语文关键能力为核心组织群文阅读教学,辅之以人文主题的熏陶与感染作用。如以“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手法”为议题,将《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荷塘月色》《绿》组成一个群文阅读单元,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领悟、比较、归纳四篇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手法特点,同时提升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组成群文的文本可以是课内学过的,也可以是课外没有学过的。可以对教材内的课文或单元重新进行组合,按不同的议题组建群文;也可以采用1+X阅读策略,用课内带动课外的形式,组合群文;还可以全部从课外选文,按一定的议题构建群文。群文的文本篇数要适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课时任务、学情基础以及是否读过来确定,尽量精一些,具有代表性一些,突出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       二、以关键能力为目标设计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首先必须明确其教学目标,这与单篇阅读教学有所区别。单篇阅读教学,重在阅读单篇文本,通过对文本内容的领悟、思想情感的体验、语言运用的品味、表达方式的学习等,从这篇例文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和思维形式的发展,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       有些群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上偏离了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比如,阅读一组曹操的诗歌,把教学目标设计为:认识一个真正的复杂的历史人物曹操;阅读一组励志类文章,把教学目标设计为:激励学生拼搏向上,树立远大理想;或从一组文章中,抽出其中某一个相同相似的内容,讨论一个人文话题,等等。这样的群文阅读教学目标,虽然也是从文本中引发出来的,但不是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不是语文“重点发展”的学科能力。       在语文学科关键能力视域下,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关键能力,“如语言自主学习与建构的能力、对不同特质文本的阅读能力、驾驭信息工具的能力、在复杂环境下的沟通能力,独立负责的思辨能力、基于言语交流任务的创造能力、结合媒体特点的表达能力,以及自我检测管理能力等。”[3]这些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需要根据组合在一起的群文,来确定其教学目标。而群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置,按课时尽量精准一些,不要贪多,这样才能实现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著名特级教师张玉新老师,在云南曲靖召开的“董一菲诗意语文第二届年会暨全国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执教杜甫的《秋兴八首》群文阅读(第一课时),从《秋兴》(其一)入手,以律诗的押韵对仗引入,重点放在如何从篇章结构去解读律诗,即根据篇章结构“起承转合”特点来解读律诗。通过对第一首诗的引导解读,然后再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解读学习其他七首《秋兴》。整整一节课,他就围绕通过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去解读律诗这一个目标,有主有次,以一带七,教学生用“起承转合”去解读律诗,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津津有味,课堂教学效益高。张玉新老师的《秋兴八首》群文阅读教学,抓住关键能力设置教学目标,集中,精要。       三、以关键能力为核心实施教学行为       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阅读教学相比,群文阅读教学文本篇数多,内容信息多,思维含量大,课堂容量大,要求阅读能力强,师生水平高。面对一组群文,要有快速阅读能力,能够采用默读、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迅速抓住文本要点、理解文本大意;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运用想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审辩思维、创新思维等形式,能够对文本内容和形式提纲挈领、总结归纳、纵横勾连;要对语言文字有较强的感悟能力,也就是语感要强,能够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材料,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       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文本教学的实施行为也不尽相同。单篇文本教学,重点在于一篇文本内容情感的感知探究、艺术手法的学习借鉴、语言文字的建构运用。采用的多是阅读、讲析、对话、探究等教学行为。而群文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围绕议题,通过多个文本的比较阅读,获得感悟,形成认知建构。所以,群文阅读教学不是一篇一篇的教读或自读,而是将多篇文本放在一起的横向比较,重在比同求异,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采用的教学行为多是比较、对照、阅读、评议、整合等方法。[4]       比较,就是把群文阅读的多个文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或从文本表现的人、事、景、物、理等方面进行比较,或从文本的结构、手法、语言等方面进行比较,或者从作者、文体、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对照,就是将多个文本的语言文字材料进行对照、思考、分析、归纳,突出关键能力,进一步获得关于议题的阅读体验,深化阅读感悟,获取对照结果。阅读,就是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如略读、跳读、猜读等方法,圈点勾画,抓住关键语句,提取重点信息,围绕关键能力,形成对文本、对议题的深入思考和认识。评议,就是通过反复议论、研讨、评价,或师生形成一定的共识,或学生个体形成不同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审辩思维以及语言表达等关键能力。整合,就是学生通过群文学习,达成了知识结构、阅读能力建构,整合成为关于阅读的成果,形成了阅读的关键能力,并能够在以后的阅读学习中自觉加以应用,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有所创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以及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关键能力。       群文阅读的这五种学习行为,步步相连,层层深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无论是哪个环节、哪种行为,在整个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都要始终围绕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紧扣群文文本的语言文字材料,一切的阅读体验、感悟、分析、评判、结论,都要从文本的语言文字材料出发。这样的群文阅读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我们以“诗歌语言风格”为议题,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与杜甫的《登高》《望岳》组成一组群文,以此为例,通过比较、对照、阅读、评议、整合等学习方法,把李白、杜甫诗歌的语言特点风格进行归纳、比较,学习不同语言风格的表达效果。       另外,学生的学情基础也不可不重视。实施群文阅读教学,不能不顾学情基础,一味求新求多,看起来场面很宏大,内容很丰富,甚至议题很多,但如果群文阅读教学将语文关键能力落实不到学生的阅读学习实践上,那群文阅读教学只能成为美丽的海市蜃楼。       四、以关键能力为原点进行教学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关键能力。所以,群文阅读教学的评价,重点应放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侧重过程性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因为最后探究、评判、整合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是学生在群文阅读这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中,养成阅读学习的良好习惯,锻炼善于思考的思维能力,学会依据文本的语言文字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本领,这些正是语文学科要着力培养的关键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的评价,要以语文关键能力为原点,侧重过程性评价。即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努力发现学生在阅读、思考、交流、探究方面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激励;对于学生认识有明显偏差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加以矫正;对于学生含糊不清的问题,要善于启发、引导,并进行适当地评价。群文阅读教学在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思维深度、语言运用、感悟认识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相激励与矫正性评价。评价以激励为主,对不同的认知或感悟,要善于辨析,进行适当、中肯的评价激励。         当然,群文阅读也可以进行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前期诊断性评价主要是群文阅读教学前的学情检测,了解学生对于群文阅读的基础和关键能力形成状况,可以口头了解,也可以书面调查。终结性评价,在经过一个时期的群文阅读教学训练后,学生对群文阅读的性质、特点、方法等,都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和掌握,以语文关键能力为原点,采用比较阅读、综合性检测等方式,进行适度的终结性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多用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辅之以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促进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逐步养成群文阅读习惯,自觉运用群文阅读思维,学会扎实有效的群文阅读方法,真正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      群文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有许多好处的。但群文阅读教学毕竟是一种高阶阅读形式,是在单篇文本阅读经验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所以,群文阅读教学要有计划、按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不要不顾学情基础,不抓语文关键能力,一窝蜂地全搞群文阅读教学,毕竟群文阅读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全部。单篇文本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要相互兼顾,全面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1.         [3]郑桂华.略谈指向语文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8(5).         [4] 于泽元,王雁玲,石潇.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82-83.     (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20年第2期A)

97 评论

相关问答

  • 群文阅读师生互动策略研究论文

    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研究的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目前在大学课堂里出现的"课堂冷漠"现象,严重阻碍了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本论文对课堂互动性进行研究,采用互动教学能

    小小爱人小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课外阅读策略研究论文

    关键词:策略训练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阅读策略的概念和分类,简要介绍了阅读策略与阅读策略训练研究的关系,并提出了阅读策略训练的相关建议。

    明明威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英语小学生阅读策略研究论文

    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侧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小学生学习的规律。我们英语教师应将英语读写能力和听说能力有机地结合,使其

    gansk兵临城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师生间有效互动策略研究论文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影响 教育 教学的质量,而且还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论文

    虎宝宝00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绘本阅读策略及方法研究论文

    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论文 【摘要】: 随着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绘本教学逐渐成为新的教学方式,但是一部分教师还没有从根本上理解绘本教学的内容,依旧

    日月草11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