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59

马路口的miraale
首页 > 期刊论文 > 中医对眼科疾病的研究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心泊-李伟

已采纳

中医眼科学是是中医临床学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基础上利用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体内脏腑经络的功能关系研究眼的生理、病理和眼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辨证、治疗与预防的专门学科。它的任务是防治眼病,维护人体视觉器官的健康。中医眼科,是中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临床学科。

189 评论

夜未央周

1.“小梁切除术296例疗效观察”,《第三届全国青光眼学术会议论文汇编》,1987年,西安临潼2.“搜风止痒汤治疗春季结膜炎疗效观察”,《眼科通讯》,1988年,第3期3.“以银花、地榆、山楂、玉片、为主治疗急性菌痢43例”,《陕西中医函授》,1989年,第1期4.“病毒性角膜炎56例辩证治疗体会”,《陕西中医函授》,1990年,第1期5.“功能性泪溢从肾论治”,《山西中医》,1990年,第1期6.“局部冷敷少量放血治疗麦粒肿”,《陕西中医函授》,1990年,第2期7.“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内出血若干问题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1990年,8卷,第3期8.“有关药物影响中医眼科临床疗效问题的初步探讨”,《全国中医眼科基础理论研讨会议论文汇编》,1990年5月,湖南,慈利9.“经络学说在眼病诊断上的指导意义”,《新疆中医特色研讨会论文汇编》,1990年10.“伴有全身疾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复明初步体会”,《第二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1991年11.“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内出血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中国临床医学理论与实践》,1991卷12.“辨证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出血32例”,《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2年,2卷,第2期13.“治目眩验方介绍”,《新疆中医药》,1992年,第2期14.“脾与高度近视黄斑出血发病机制及治疗”,《新疆中医学》,1993年,第1期15.“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石河子医学院学报》,1993年,15卷,第1期16.“暴盲125例分例”,《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3年,3卷,3期17.“与《五轮八廓辨证完善论试探》一文作者若干问题的商榷”,《江西中医》杂志,1994年增刊,眼科专辑18.“玻璃体出血”,《中医杂病诊治》,中原农民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19.“392例角膜异物眼前部观察”,《石河子医学院学报》,1995年,17卷,第1期20.“中药治疗青光眼术后持续性前房不形成”,《新疆中医药》,1995年,第4期21.“玻璃体出血三期论文及有关问题述系”,《中国中医杂志》,1995年,5卷,第3期22.“国际眼科会议述要”,《乌鲁木齐医学》,2001年23.“论痰饮眼病的病因病机及辩证”,《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2年,12卷,第3期24.“伴有瞳孔闭锁,瞳孔膜闭的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农垦医学》,2002年,24卷,4期25.“新疆老年性白内障临床特点的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年,第13期26.“功能性泪溢从肾辨治的临床探讨”,《新疆中医药》,2003年,21卷,第6期27.“中药对人工晶体膜形成的作用”,《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4年,14卷,第2期28.“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4年,26卷,第4期29.“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人工晶体膜形成”,《新疆中医药》,2005年第23卷,第4期30.“改进翼状胬肉剥离及人羊膜移植术临床观察”,《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年27卷,第1期31.“非缝线固定专用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新疆医学》,2005年,35卷,第4期32.“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的临床应用”,《新疆医学》,2006年,36卷,第3期33.“非染色囊袋减压撕囊术500眼临床报告”,《国际眼科杂志》,2007年,7卷,第6期34.“抽水囊联合前房成形术治疗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新疆医学》2008年,38卷,第11期35.“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8年,18卷,第5期36.“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体会”《新疆医学》2008年,38卷,第2期

235 评论

华美新建材

眼睛是结构最精密复杂的人体器官之一,由眼球和附属器组成。顾名思义,眼球是一个球形的物体,人们平常肉眼能看到的是前面一段,比如黑眼球、眼白等结构,而后面看不到的那一部分就是眼底。我们来看一张眼球结构图,眼球前部有角膜、晶体等,其后面有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以及血管、视神经、黄斑部等,我们人为的将眼球的角膜、晶状体称为眼前节,将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等称为眼后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眼底,这些部位的病变就称为眼底病。二、眼底病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情况眼是人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感觉器官,用以接受外界光线刺激,然后借助视神经的传导,将光的冲动传送至脑中枢而引起视觉。人体眼睛的结构可以比喻成照相机。角膜是人的黑眼球的最表面,由虹膜围成的瞳孔类似于照相机的光圈;与虹膜相接的是睫状体和脉络膜,从眼前面是看不到的,类似于相机的暗盒;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在瞳孔的后面。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在眼球的最底部。玻璃体在晶体与视网膜之间。光线必须通过透明的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投射到视网膜,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人们才能看到物体。因此,眼局部的炎症、外伤、血管异常、血液流变学或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肿瘤以及全身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疾病(糖尿病、甲亢)、泌尿系疾病(肾炎、肾病综合症)、血液系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胶原结缔组织疾病(风湿、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疾病、结核、白塞氏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皮肤病以及遗传系统疾病等多种原因均可导致眼底病的发生。眼底病在眼科疾病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眼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眼底病种类是很多的。其中较为常见的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玻璃体积血、黄斑变性、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葡萄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各种炎性、出血性或缺血性眼底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动脉硬化发病率高达80%,糖尿病发病率约高于2%,而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约为35%~50%,是当今四大致盲性眼病之一。如果糖尿病史在20年以上,99%的Ⅰ型糖尿病患者和6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着人们生活条件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我国因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缺血性眼底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三、眼底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如前所述,眼底病的种类繁多,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亦多种多样。然而,多数眼底病的眼部表现就是眼外观如常但视功能障碍,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或夜盲、视野缺损、眼前黑影、闪光感、视物变形或变小等症状,严重者可仅存手动或光感,甚至失明,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在眼底可以出现出血、渗出、水肿、萎缩、色素沉着、增殖和机化、新生血管、视网膜或脉络膜脱离等体征。除了眼局部的表现以外,还可见到相关的全身表现,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甲亢、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白塞氏综合症、多发性硬化、强直性脊柱炎、血液病、肾病等全身性疾病的症状表现。诊断眼底病需要的常规检查有视功能检查、裂隙灯及眼底镜检查,必要时还需进行眼底荧光造影、视野计、眼电生理、眼球超声和CT/核磁共振,以及血液化验等多种辅助检查手段方可明确诊断。因此,当人们发觉自己的眼睛出现了上述某种症状时,就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去就诊,以免误诊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四、眼底病的西医疗法与疗效评价西医对眼底病多限于对症治疗和原发病治疗。例如,对糖尿病或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眼底出血的患者首先要求其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和精神紧张,做好血压、血糖等的控制。早期以止血剂为主,血止后可用纤溶制剂、抗血小板聚集剂等方法治疗,促进瘀血吸收,对出血较重的有新生血管或增殖性病变及其它并发症的病例,必要时采取激光光凝和玻切治疗,这些疗法在临床运用中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恢复视力远不理想。且受适应症限制不便普遍采用。对于缺血性眼底病,如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动脉阻塞等一般只能针对其原发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如抗炎、降脂、扩张血管、营养神经或手术救治等,因受到治疗时机和适应症的限制,远期疗效欠佳,对提高视功能疗效不甚理想。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以往被西医认为是不治之症,近年来有人正在探索视网膜移植、电子眼技术的可行性,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对于葡萄膜炎、视神经炎、视网膜炎等与感染和自身免疫有关的眼底病疾患,多采用非特异疗法,如局部的散瞳、激素或非激素性消炎剂点眼治疗,以及全身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治疗,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副作用。特别是葡萄膜炎,它不仅是北方地区多发性眼病和重要致盲性眼病之一,且治疗上棘手,缠绵难愈,临床上常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存在停药后激素"反跳"致疾病反复发作特点,长期应用会产生较明显的副作用,如激素性青光眼和白内障,低血钾症和高血压、应激性溃疡、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等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尝试从中医中药角度寻找治疗疑难眼底病的有效方法以弥补西医药物疗法之不足,已成为中医眼科领域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五、中医药治疗眼底病的方法与优势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中医眼科学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瑰宝,眼底病属于中医眼科学"瞳神疾病"范畴,现代中医眼科扬长补短,借助现代眼科检查手段来更明确地进行诊断,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现代眼底病检查诊断技术的提高,带动了中医眼科临床思维模式的改变,丰富了临床诊疗方法。当今中医临床广泛应用的辨病辨证双重诊断的思维模式将眼底病变的病灶改变纳入了辨证的范围,眼底病变在眼底镜或其它仪器下犹如外眼病一样历历在目,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和血管形态改变乃至功能状态都一目了然,并能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判定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把局部病变和全身症状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深入辨证分析,根据眼与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患者的机体状况,个体差异,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制定相应的治则治法,"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 ,或"标本兼治" ,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针灸(眼针、耳针、头针、体针)、按摩、及理疗等多种治法,达到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疏肝理气、止血化瘀、通经活络、软坚散结、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滋阴降火、通窍明目之功。辨证论治包含扶正祛邪和调整机体状态两个方面,是综合性治疗方法;针对病因和发病主要环节的治疗方法是特异性治疗;针对病人痛苦的治疗是对症治疗,这三者相辅相成,发挥互补作用和组合作用,纠正其他药物或疗法的毒副作用,取得最佳综合疗效。临床实践证明,中医中药治疗出血性眼底病具有止血不留瘀,祛瘀不伤正,延缓增殖性病变形成,减轻激光治疗对眼底的损伤,避免出血反复发生的优势;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缺血性眼底病更是独具特色,具有抗炎、镇静、解痉、补气养血、调整阴阳、活血化瘀、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增强视细胞活性、提高视神经的兴奋和传导功能等方面作用,从而对保持和提高视力、扩大视野范围、改善病情、阻止疾病进展方面有着特定的临床意义。对于炎症性眼底病而言,中医中药疗法不仅具有确切的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而且还有类似激素、免疫调节剂、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可以减少这些西药的用量及其毒副反应。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眼底病有着独特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可以有效的弥补西医治疗之不足,提高眼底病的临床综合疗效。

270 评论

miracle11sno

中药治疗眼部疾病的比喻是千里光,自然是可以提高人们的视力,治疗眼部疾病,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中医里面,千里光属于一味味苦性偏寒的中药材,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清利湿热、明目退翳的作用,特别是在眼科疾病方面,是一味很常用的药材。

151 评论

宇宇酱ovo

治疗眼疾病的中草药有以下几种:1、菊花,菊花具有平肝明目的作用,可以治疗目赤昏花、肿痛,既可以清肝泻火,又能够益阴明目;2、枸杞,枸杞是一种性味甘平的中药,具有明目和补肝肾的作用,适用于因肝肾不足引起的视力减退、头晕目眩、内障目昏等症状;3、桑叶,桑叶是一种苦寒的种药,具有平肝明目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涩痛、多泪、目赤的症状。

232 评论

babycarolyn

楼主你好。咱们是同行啊,我都是从医学好网上面拿到的,这个地方是我们一个非常有用的。我建议你去了解一下,内容还很全,你要是喜欢你可以给其它人介绍下的。百度试试吧。

89 评论

相关问答

  • 眼病队列研究的论文

    打开心灵的那扇窗明亮水灵的双眸,一度是脸颊上最亮丽的风景线。眼睛,它是心灵的窗户,为我们展现着一个美好祥和的大千世界。

    贵州米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疾病研究论文框架

    医学论文的讨论部分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研究的目的阐明本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对本研究的限度、缺点、疑点等加以分析和解释,说明偶然性和必

    么么100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西医外科心脏疾病研究论文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心脏、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障碍所致的心脏、血管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的异常。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心脏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脏病护理论文

    推三轮去拉萨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医药心血管疾病研究性论文

    [1]魏华,路洁.路志正教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用药经验.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5期.[2]魏华,路洁.浅谈桑叶止汗功效及应用.新中医.2004年0

    Cciiiiiiiiiiiiiiiii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妇科疾病研究生毕业论文

    妇产科学是医学生的必读课程和主要课程,其教育目的是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妇产科医师。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妇产科医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妇产科疾病的

    黑白无距离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