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74

奥迪风度
首页 > 期刊论文 > 生活中的数学论文300字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云飞扬了

已采纳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

快要过年了,妈妈准备买一盒巧克力送给亲戚。我们来到了超市。可是,巧克力品种多价格又多,包装也十分精美,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最后,我们决定在费列罗中挑一盒。有一盒巧克力是16颗装元的,另外一盒巧克力是3颗装元的,还有一盒巧克力是24颗装70元的。

妈妈问我:“ 买哪种更合算呢?”我想到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算出每颗多少元。÷16=(元) ÷3≈(元) 70÷24≈3(元)元<元<3元

16颗装比较合算。方法二:算出1元可以买多少颗。16÷≈颗) 3÷≈(颗) 24÷70≈(颗) 颗>颗>颗 还是16颗装合算。

“妈妈,16颗装的最合算,我们把这一盒待会家吧!”“好,琪琪我们以后要省钱哦!”

于是,妈妈买了16颗装的巧克力,比3颗装每颗便宜了元,比24颗装每颗便宜了元,真合算,省钱实惠又好吃,下一次,买东西,我还要替妈妈省钱。

今天,妈妈在做家务而我在做家庭作业。

我发现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于是,我就空在那儿。哈,试卷做完了,我便开始慢慢思考这道题。题目是:“一间教室长8米,宽6米,用边长是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我想了一会儿,便明白了,在卷子上刷刷地写了几笔,可妈妈摇了摇头,缓慢地说:“不对,再想。”我绞尽脑汁,还是想不出来,于是便说:“妈妈,你就饶了我吧!”妈妈便开始认真地教我:“你说1米与1平方米能互相比较吗?”“不能啊!”我说。“这和题目有什么关系呢?”“那你除出来的就不对了,你看,你没有求出这块地砖的面积呀!不是吗?”我点点头,仿佛是明白了。于是,我又刷刷地在试卷上写着。

原来做数学题目不是光看数字的,它跟我们写作文是一样的,先要审题,再核题,把整个题目彻底搞清楚了,才能下笔去做题,这就是我在做数学题中的一点小发现!

今天,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个数学小问题:“小明一共有10个气球,如果一分钟放一个气球,他放10个气球一共用了几分钟?”我故意考考妹妹,刚上四年级的妹妹不假思索地说:“这个简单,10分钟呗。”我大笑一声,喊到:“错!” “嗯?为什么呢?”我耐心地解释着:“答案是9分钟,因为先放第一个气球,一分钟后,放第二个气球,一直放到第9个气球,所以,第九分钟后放第10个气球。”妹妹听了恍然大悟,说到:“原来如此,我上当了!”

细心地妈妈在一旁听到了我们这番有趣的对话,笑着说:“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像这样的问题,比如爬楼梯、排队、坐座位……,我来考你一个吧!妹妹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钟,那么她从1楼走到15楼要多少秒呢?”我拿出笔和约,认真地做了起来:妹妹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妹妹走到十五楼,也就是走了十四层,14*9=126秒。

我把答案告诉了妈妈,她笑着说:“不错,思路很清晰,很会思考!”

是啊,生活中处处有数字,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索的头脑,那么,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294 评论

Nicole800328

阿姨的数学题 我妈妈开了文具店,今天是星期天,妈妈有事,叫我去看店。一会,来了一位阿姨,她说要考考我,才能告诉我买什么,她说:“李辉买了一枝铅笔和一个练习本,一共花了元。练习本的价钱是铅笔的两倍。铅笔和练习本的单价各是多少钱?” 我想了想:练习本和铅笔一共是三倍,只要用÷3就能求出铅笔的价格,那练习本的价格也能求出来了。我把答案说了出来,阿姨夸我:“能够仔细的分析题目,真不错!”“你这里练习本每本0。6元,作文本每本0。9元,我要买10本,给你元,不用找,你该给我几本练习本 ,几本作文本?”我想了想说:“先假设10本全是作文本,需要10×元,实际付了元,比假设少付了元,实际作文本比练习本多元,就可求出练习本是÷本,作文本是10-3=7本。”算出来了,阿姨直夸我聪明,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阿姨又买来几样文具,结帐时我还沉浸在欢乐之中,结果呢把钱算错了,我没发现,阿姨却对我说:“你呀,一夸你就得意忘形了。把该付的钱的小数点看错了,结果呢我少付15。3元。”“对不起,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比原来的价格缩小了10倍,相差了9倍,只要÷9=元,由于刚才缩小了10倍,所以要×10=17元。”阿姨又买了几个文具,就走了。 今天,阿姨的数学题我一一攻破了,心想: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博大精深,我要更加努力,争取再上一层楼!

85 评论

无敌小雷神

写的不错,是不错,很好 ,可是有的地方写错了 ,我就不说出来了, 希望我进步 。

211 评论

派飞凯特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下面是关于生活中的数学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最近,我们学习了圆柱、圆锥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式。我认真学习了课内知识,并做了一些课外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综合学习和练习情况,我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此方面的考好主要有一线六个方面:

一是卷。就是把一个长方形形状的纸卷成圆柱的形状,然后算圆柱的最大体积。例如:一个长12,56米、宽9。42米的长方形,卷成一个圆柱,重叠部分忽略不计,求圆柱的最大体积。这种题目有两种可能,以长为圆形或以宽为圆形。因此,要把这两种可能都算出来,然后比较。这种题目要注意的是:必须看清楚是用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卷成圆形。

二是转。就是把一个长方形的纸,延一条边旋转3600,求所得形状的体积或面积。举个例子: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5厘米,以长为轴旋转一周,算得到的形状的体积。一个长方形的纸,旋转一周得到的形状是圆柱体,然后利用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就能得到答案。这种题目要注意是用什么形状的纸旋转的。

三是削。就是一种形状的物体,按一定规则消除一些部分,计算剩下形状的体积或表面积,这种题目要注意的是:要把所有的可能全部计算出来,不能偷懒只计算一种。

四是铸。就是把一种形状的物体融化成液体,然后重新浇铸成另一个形状的物体。这种题目要抓住形状虽然变化,但体积不会这一关键点来考虑。

五是增。就是在一种形状上再继续增加一种形状。这种题目路要注意增加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六是切。就是吧把一种形状切成几段,然后告诉你增加了什么,增加了多少,让你计算原理的,这种题目要看清楚是怎么切的,切了以后有什么变化,面积如何增加,等等。

以上是我对近期学习内容的总结和思考,大家说数学是不是很神秘而又充满趣味呢?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我先给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2、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口算比赛和跳绳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两次比赛活动,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即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又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28-96=128-100+4,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4 难以理解。我便设计了一个“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实际:我要过生日了,妈妈带了128元钱去商店买一个96元的布娃娃准备送给我。妈妈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28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4元,(应加上4元)。所以,多减去的4应该加上。

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简便运算的方法),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让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必要的,从而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让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生活。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了利息后,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利息税等有关知识,让学生当家长的小参谋:家中多余的钱怎样存最合算?并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和利息税。

2、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其它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

3、加强操作,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于实践。我们经常看到由于学生的感性知识缺乏,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通过上述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学生获得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在这个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在生活中用。

学习了平均数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专题,展开活动,如:测量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年龄,全校各班的平均人数、教师平均年龄,附近菜场某一蔬菜的平均价格等。学生在互相协作活动中,自然而然地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而不断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也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哦。

一天,我的家人带着我一起去超市买东西,我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十分兴奋。

进入后,逛了一段时间,我们就拿了四袋洗衣液。在走到文具区时,奶奶问我需不需要些什么文具。我走到货架前看了看……

到了收银台,我们一共买了如下商品:四袋洗衣液,一袋18。5元;十包卫生纸,一包4。5元;一支自动铅笔,一支2。5元;三支钢笔,一支5。5元。

突然,在结账后,我的爷爷问我:“你最近不是学了关于小数的知识么?能不能先用笔算出今天买的每种商品的总价,再算出一共花了多少元?”

“能,怎么不能?一定不会错的!”我胸有成竹的回答他。

说干就干。我拿了一张超市的广告纸,再拿出随身携带的笔,立即在空白处算了起来。

我的思路是这样的:洗衣液一共四袋,每袋18。5元,所以直接用乘法就行了;卫生纸一共十包,每包4。5元,只需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来算便行了;自动铅笔只有一支,在最后时加上便可以了;还有三支钢笔,也用乘法来算。

于是,我算了起来。我先用4×18。5=74元(老师说过,整数乘一位小数等于一位小数,但如果两数末尾相乘的得数末尾是零,那么结果就是整数)算出洗衣液的总价;接着,用10×4。5=45元(一个小数乘10,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这道算式的结果)算出卫生纸的总价;然后,又用3×5。5=16。5元算出钢笔的总价。今天买的每种商品的总价都算出来了,该算一共花的钱了。一道综合算式74+45+16。5+2。5=138(元)(在讲小数加法时,老师特别强调过,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便算出了所有花的钱。

当我把纸递给爷爷并讲了我的思路后,他直夸我聪明,我也乐开了花。

我真诚地对大家说:“你们也好好学数学吧,难道不会受益终生么?”我想:学数学,真有用啊,我以后肯定会好好学数学的!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比比皆是,我们平时走路、乘车、购物……等,其中都包含着数学问题和知识,只要注意观察就能发现,连航空、航海、航天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数学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体操,我们不仅能从数学中学到知识,还能从数学中找到一些乐趣。

在我过去的记忆中,发生过有关数学的趣事。有一天在奶奶家,当时有爷爷、奶奶、姐姐和我共四个人在看电视,奶奶到厨房拿来洗好的三个苹果说:“只有这三个,你们一人一个吧。”爷爷说:“那怎么行,叫他俩分,每人一份。”这下我傻眼啦!我说:“少一个怎么分?姐姐说:”我来分。“她拿起刀,把每一个苹果十字切开,切成了12块,三块一份,正好四份,当时我边吃边想,怎么也没想到分苹果还有学问,这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学奥数做题时有次遇到了难点,题目是:徐师傅锯木头锯了五次,每段一百二十厘米,问原来这根木头长多少厘米?看题后我想锯五次是五段吗?这样理解对不对?突然想到老师教的画圈法,于是用尺子先画一条直线,用笔在直线上画五个段点,表示锯了五次,一看是六段,用120乘6结果是720厘米,这是十我的心情很轻松自信,对老师教的线段图解法印象深刻,非常高兴。

“免费午餐”的故事,爷爷听人讲,过去有个饭店开业这天,为了吸引顾客,在门口的招牌上写有“免费午餐”四个大字引来很多人围观,前面的人还看见四个大字下面有几行小字,上写着“答题正确免费午餐”,题目是:“饭店来了一群人,一人一碗饭,两人一碗菜,三人一碗汤,一共用了55只碗,饭店来了多少人?”爷爷让我算算饭店来了多少人,我想了很久才想到人数必须被2、3整除,用能被2、3同时整除的数6试算,6人6+3+2=11不行,用12人,24+12+8=22不行,用18人,18+9+6=33也不行,用24人,24+12+8=44不对,用30,30+15+10=55对了。我终于算出来了。饭店来了30人。爷爷高兴的问我:做题时你是怎么想的?我说:求的是人数,那有一半的人呀!所以想到被2、3整除。爷爷说:这是解题的关键被你找到了,加上多次试验做出来的,你可别忘啦!我说分苹果的事我还记住那!

230 评论

亓亓小屋

关于数学的小论文:

数学,是一门有趣而又很有学问的学科。生活中存在着无穷的数学故事,与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游戏的宝塔。

记得,刘老师曾经说: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开始不是太明白,后来听刘老师讲过才知道其中的意思:就是说,四年中只有一个闰年,等到一百年的那年就不是闰年了,等到400年整的时候又是闰年。因为只有在用年除以四商是整数,没有余数的时候才是闰年。听了刘老师的讲解,我终于知道该怎么去推算平年闰年了。

还记得刘老师讲过的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明明等8人,明明和8人的问题,其中只有一个字的差别,等就表示8个人包括了明明自己。和呢,表示8个人加明明自己就是9个人了。我开始怎么都没有弄明白,后来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去想其中的意思,才终于明白过来。

在生活中,我们只要肯钻研,肯发现,我们就会明白很多的道理的。

216 评论

扈志泉额

dmo j l wo

122 评论

小白淼淼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原来是450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学习上都要一丝不苟,要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290 评论

相关问答

  • 数学小论文生活中的负数

    意义: 1.在数学中,负数是比0小的数叫,负数与正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2.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比如,在记帐时有余有亏;在计算粮仓存米时,

    pingping28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低碳生活论文300字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高中低碳生活议论文【三篇】,希

    牙牙的美食美刻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初中数学论文300字

    数学思维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分析其他问题的能力,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你有什么独到的看法呢?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

    泸州老叫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数学论文小学生300字

    一位奥数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

    密云汉子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数学论文范文生活中的数学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数学论文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

    美食侦探01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