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21

青春你还
首页 > 期刊论文 > 远大前程郝薇香论文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迪夫米米

已采纳

<远大前程>中的悲剧人物郝维仙小姐的刻画,更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从社会、家庭及郝维仙小姐自身的角度,对其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旨在揭示在男权统治下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地位与悲剧命运.ESTELLA是全书最为突出的角色,她一出场就使人眼睛一亮,美丽与孤傲是属于她的。匹普小小的心完全被迷住了,但她的冷淡与鄙夷却伤了匹的心,也使他从此幻想有一天成为一从位真正的上等人,不再让ESTELLA看不起。可以详,匹普的人年是由ESTELLA的一双纤手引导的,没有对ESTELLA强烈而又盲目地热爱,他也不会有如此强烈的追求上等人生活的愿望。ESTELLA的骄傲与冷酷是她的抚养人赦微香小姐为了报复自己的不公正的命运的工具,是这残酷世界的牺牲品,在她给匹普带来痛苦的同时,自己也遭受着痛苦。当她与郝薇香小姐发生争执时,她俩的那一番争锋相对的对白更将这位冷艳女子的性格刻画发挥到了极至。“郝薇香小姐一面用双手撩开散乱的白发,一面呻唤道:‘太傲慢了,太傲慢了!艾斯黛拉答道:’是谁教我傲慢的?我把这一课学到家的时候又是谁夸奖我的?’郝薇香小姐又呻呼道‘真狠心,真狠心!’艾斯黛拉道:‘是谁教我狠心的?当我把这一课学到了家后,又是谁夸奖我的?’” 这是ESTELLA对生活的控诉,使人为之寒心,这就是英国文学史上最生动的女性形象之一--一个艳若桃李,心如铁石的女人。

241 评论

黑白配late

作者简介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出生在英国的朴次茅斯市,但是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伦敦和肯特度过的,他的小说有很多是以这两个地方为背景的。狄更斯9岁上学,但却于1824年因其父负债入狱而被迫辍学。狄更斯不得不在一家皮鞋油作坊当学徒,以此来维持生计。一种蒙羞受辱、遭受抛弃的感觉萦绕狄更斯的一生,他后来在小说《大卫·科波菲尔》 (1849—1850)中描述了这段经历。从1824年到1826年,狄更斯又重新上学。但在大多数时间里,他都是依靠自学。1827年15岁的狄更斯告别了学校,开始在一家律师事务所供职,随后到报社成为一名采访议会的记者。这段经历使狄更斯熟悉了英国法律和政治体系的内幕,使他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物,并为日后的文学创作做好了素材和艺术方面的准备。1833年12月,狄更斯用笔名博兹出版了他的系列描述伦敦生活的首期作品。这些短文在1836年结集出版,定名《博兹特写集》,使狄更斯获得初步成功,从而使他与凯瑟琳·贺加斯的婚姻得以实现。后来一位出版商找上门来,想请他为自己准备出版的卡通画配些文字,狄更斯同意了,但他不愿按照画的内容来限制他的文字,相反他要求根据自己的文字来配画。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著名的《匹克威克外传》就这样产生了。小说以连载的形式发表,获得空前成功。狄更斯也因此而出名,并不断创作新的小说保持自己的名声长盛不衰。狄更斯精力充沛,才思过人,除了小说创作,他还从事其他各种活动。1842年,他到美国演讲,支持国际版权协议,并坚决反对奴隶制。1843年,狄更斯出版了《圣诞欢歌》,这成了经久不衰的儿童读物。此外,狄更斯还曾经营过一个戏剧公司,并于1851年为维多利亚女王表演。尽管狄更斯事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家庭生活却不美满。凯瑟琳文静沉稳,但智力平庸,缺乏狄更斯需要的激情;对丈夫的文学事业,既不理解也缺少支持,而且夫妻之间常有争执。关系的不融洽,加之狄更斯和一名年轻女演员的暖昧关系导致狄更斯在1858年与妻子分居。他和凯瑟琳共育有10个子女。纵观狄更斯的文学创作历程,随着他的艺术的逐渐成熟,他的小说风格逐渐发生变化。在《匹克威克外传》和《尼古拉斯·尼克尔贝》 (1838—1839)等早期作品中,他主要讲述有关主人公奇遇的一些滑稽故事。而在他后期的作品中,狄更斯则倾向探讨重大的社会问题,作品集叙述、人物心理描写以及丰富的象征于一体。他的著名作品包括《荒凉山庄》(1852—1853),《小杜丽》(1855—1857),《远大前程》 (1860—1861)和《我们共同的朋友》(1864—1865)。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读者十分欣赏狄更斯早期作品中所体现的幽默与感伤。但今天的评论家却更欣赏他后期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形式结构更加紧凑,对人性的把握更加敏锐。除了上面提到的作品,狄更斯的主要作品还有:《奥立佛·退斯特》(1837—1839),《老古玩店》(1840—1841),《巴纳比·拉奇》(1841),《马丁·朱述尔维特》(1843—1844),《董贝父子》(1846—1848),《艰难时世》(1854),《双城记》 (1859)和《艾德温·德鲁德的秘密》(1870,未完成)。从19世纪60年代起,狄更斯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1870年6月9日,狄更斯因中风而去世,5天以后被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名人墓地。虽然《艾德温·德鲁德的秘密》这部作品未能最后完成,但是狄更斯在有生之年创作的16部完整的小说以及大量的短篇,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他指出了社会问题的关键是由于人们对金钱的盲目追求和极度贪婪,从而忽视了社会的其他层面,进而导致了各种邪恶以及人际间的不平等;同时,他还提出了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办法。透过狄更斯的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尽管社会冷酷无情,他仍具备一颗仁爱的心。尽管狄更斯的作品时而表现出深刻的洞察力,时而又陷入离奇怪诞描述,但其基调总是乐观向上的,并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使其明白做人的真正道理。重大主题抱负与自我追求[1]《远大前程》有关道德的主题十分简单:爱、忠诚和良心比财富和社会地位要更为重要。 狄更斯通过匹普追寻所谓“远大前程”的经历来表现这个主题。因此,抱负以及追求个人发展成为这部小说的一个中心主题,也成为促使匹普发展的一个心理机制。从内心深处来说,匹普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旦当他发觉有比自己已经拥有的更好的东西时,他就马上想得到它。当他看到郝薇香小姐的萨提斯庄园时,他就期盼成为一名有钱的绅土;当他发现自己道德上的缺陷时,便希望能够变成一个好人;当他意识到自己不会读书时,他便渴望知道怎样读书。匹普自我追求的欲望便是确定这部小说标题的主要原因。正因为匹普相信人生可以得到改善,所以他才觉得自己的未来有着“远大的前程”。 [2]在《远大前程》中,抱负与自我追求以三种形式表现出来:道德的,社会的和教育的。正是这些动因驱使匹普在小说中作·出最好或最坏的表现。首先,匹普渴望道德上的自我改善。当他做不道德的事情时,便会严厉自责;这种强烈的负罪感会激发他以后把事情做好。比如当他离家去伦敦时,内心经历了激烈的斗争,总觉得这样做实在对不起乔和毕蒂。其次,匹普渴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出于对艾丝黛拉的爱,匹普盼望成为艾丝黛拉所属阶级的一员。在他姐姐和潘博瞿克的鼓动下,匹普终日沉醉在绅士梦中。实现匹普的绅士梦成了这部小说的基本情节。这给了狄更斯机会去讽刺他那个时代的阶级体系,并揭示其变幻莫测的本质。很显然,与他作为铁匠学徒的生活相比,匹普的尸绅土”生活并不那么尽如人意,道德上也更为堕落。再次,匹普渴望获得良好的教育,这与匹普渴望提高社会地位和娶艾丝黛拉为妻有着必然的联系。要想成为一名绅士,良好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他仅仅是一个无知的乡巴佬,就毫无希望进入上流社会。但是,通过乔、毕蒂和马格韦契的例子,匹普明白了一个人的真正价值与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爱和良知远比博学与崇高的社会地位更重要。社会阶级[1]在小说《远大前程》中,狄更斯对维多利亚英国的阶级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从最可怜的罪犯马格韦契到贫穷的农民乔和毕蒂,从中产阶级潘博瞿克到富有的郝薇香小姐。社会阶级是贯穿于整部小说的中心主题,并最终上升到小说的道德主题——匹普最终意识到财富和社会地位远不如爱、忠诚和人的内在价值的重要。虽然匹普深深爱着艾丝黛拉,但是艾丝黛拉的社会地位和她本人的性格完全没有联系。虽然杜马尔身·为贵族,但却品德低下;马格韦契虽然是一个即将被施以绞刑的罪犯,却有着内在的价值。[2]最重要的是这部小说所描写的是工业革命以后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阶级状况。狄更斯鄙视那些世袭的贵族,却尊重那些依靠劳动发家致富的人。虽然郝薇香小姐的财富来源于酿酒厂,但依靠的依然是她自己的领地。狄更斯通过把社会阶级这一主题与自我追求这一主题相联系,进一步强调了小说的中心主题,那就是抱负和自我追求。犯罪,有罪与无罪犯罪、有罪与无罪这一主题在小说中主要是通过犯人和犯罪律师等人物来进行探索。从乔在伦敦监狱绞刑架旁边的铁匠铺打造手铐开始,关于犯罪与刑事审判等意象就充满着全书,成了调和匹普内心良知与外在的司法机构之间冲突的重要象征。一般说来,正如社会阶级只是一种表面的价值标准,外在的司法机构(警察,法庭,监狱等)也仅仅是极为表象的道德评判标准,匹普必须学会在这些标准之上去寻找自己最好的生活方式和内心道德良知。匹普开始害怕马格韦契是因为他是一个罪犯,匹普对于帮助过马格韦契而产生强烈的负罪感也是因为他害怕警察。在小说的最后,匹普发现了马格韦契高尚的内在品质,因而他就可以忽视马格韦契在司法层面上作为罪犯的身份,出于良心的驱使,他尽力帮助马格韦契逃离警察的追捕和法律的制裁。正是因为匹普学会了用良知去评价马格韦契内心的品质,所以他最后用内在的标准(有道德善良的好人)取代了外在的标准(罪犯身份)。主旨双重性 [1]狄更斯作品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结构的繁复与均衡。他的作品情节包含复杂的巧合、错综的人物关系和富有的戏剧性。在情节发展中,环境、气氛、事件和人物都有机地融合起来。[2]除了人物关系盘根错节外,《远大前程》也许是狄更斯作品中戏剧性对称表现最突出的一部。一种双重结构贯穿小说的始末。从小说的开场到结尾,几乎每一个元素都在小说的其他方面有所折射和回应。沼泽地里的两个罪犯(马格韦契和康佩生),困在屋里的两个病人(乔太太和郝薇香小姐),对匹普产生兴趣的两个女人(毕蒂和艾丝黛拉),等等。还有两个神秘的赞助者:给了匹普财产的马格韦契和秘密支助赫伯特的匹普。并且,小说中还有一对试图按自己的意愿来塑造孩子的成年人:马格韦契,希望能拥有一个绅士,就努力把匹普变成这样的人;郝薇香,试图把艾丝黛拉抚养成一个专门报复男人的人,以慰藉自己受伤的心。有趣的是,这两人的举动都是康佩生促成的——马格韦契嫉恨康佩生的地位与教育,但自己又无法奢望赶上他,所以决定把匹普培养成一个绅士;郝薇香因康佩生未能在教堂举行婚礼时露面而伤心欲绝,所以渴望能通过艾丝黛拉达到报复的目的。郝薇香与康普生的关系——出身高贵的女人和出身平凡的男人一进一步折射出匹普和艾丝黛拉的关系。 [3]这种双重要素的模式虽说并没有给小说主题带来实质意义,但是,正如天气和行为的关系一样,它使我们明白在匹普的世界里任何东西都是相互关联的。戏剧性的对称贯穿狄更斯所有的作品,是他小说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与非人的比较在《远大前程》中,叙述者用无生命的物体意象来描述人物的外表,尤其是次要人物或者是叙述者不熟悉的角色。比如说,乔太太看起来似乎是用磨碎的肉豆蔻来擦洗自己的脸,而威密克先生那难以捉摸的外表总是被比做一个信箱。使用这样的表述模式可能会让人觉得叙述者对人物毫无同情之心,或者暗示出入物在生活压力下更像一个物而不是人。后一种解释表明了一般意义上的这种表述模式属于社会批评的范畴,暗示了阶级制度或者刑事审判制度会使一部分人丧失人性。象征萨提斯庄园 狄更斯在萨提斯庄园里营造了一种宏伟的哥特式气氛,这里的很多事物象征着匹普对上层阶级的浪漫妄想和小说的其他很多主题。衰老的郝薇香小姐身上的结婚礼服象征着死亡和腐化,充满反讽意味。她的婚纱和婚宴象征着她的过去,房子里静止的时钟象征着她试图让时间停止,拒绝改变任何事情,想让一切都跟她结婚那天被抛弃时没有两样。房子旁边的酿酒厂象征着商业和财富的联系:郝薇香小姐的财富不是贵族出身的产物,而是她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中成功经营的结果。最后,庄园烧毁后满是灰暗尘土的残垣断壁象征着房子的居住者和整个上层阶级的颓废与堕落。沼泽地上空的雾背景在《远大前程》里几乎总是象征着某一主题,并设定某种语气来与小说的戏剧性行动相吻合。匹普童年时的家乡,肯特郡附近布满浓雾的沼泽地是小说最有深意的背景之一,作者多次运用这一背景来象征危险和动荡。年幼时,匹普在浓雾中给马格韦契送去铁锉和食物;后来,他又被奥里克绑架到布满浓雾的沼泽地,还差点被杀死。每当匹普走进雾中,就有可能发生危险。值得注意的是,当匹普得到神秘赞助后不久,他要去伦敦,但必须穿过这些布满浓雾的沼泽地,这就提醒读者注意,匹普人生中这个明显的正面变化也许隐含某种危险的后果。本特利·庄姆尽管他只是书中的一个小人物,本特利·庄姆却与匹普形成重要的对照,显示了阶级差别的专制性。在匹普心里,社会道德观念是与通过教育进入上流社会紧密相连的,因而两者互相依存。作为上层社会的一员,庄姆既粗俗又残忍。他的例子向匹普证明社会地位的提升与个人的才智和道德没有必然的联系。庄姆是蠢材一个,却继承了大笔的财富,而匹普的姐夫乔是个好人,终日劳作,却收获甚微。庄姆作为一个反面教材,让匹普看清了像马格韦契和乔这样的人物性格的内在价值,帮助他最后放弃了那些对待财富和阶级的不成熟的幻想,达到了一种新的更富同情心,也更加现实的理解。

106 评论

好多好多猪

〈〈远大前程〉〉中皮普的性格分析1.介绍查尔斯狄更斯的生平及主要作品,简述小说远大前程的内容。2.从四个不同时期皮谱的人际关系以及心理活动的变化来分析皮谱的性格。 皮普的童年时期 皮普去伦敦之前的时期 皮普在伦敦之前生活的时期 皮普知道真正的恩主之后3.全面剖析皮谱这一人物形象性格中的缺点和优点。优点:对知识的渴求;对梦想的执著。缺点:对金钱的过度崇拜;对于生活的被动。4.分析影响皮普性格的原因环境改变了他的性格.使皮普从天真无邪,充满幻想的少年到奢华势力的青年.乔及马格韦契的爱使得皮普性格中仁爱的一面开始复苏.文化是皮普性格形成的决定力量.5. 总结全文. 总结皮普性格的特点,皮普给我们的启示及影响皮普性格的原因.男主人公--皮普我头脑中对他的第一反映就是:一切为了奥斯黛丽。他就是狄更斯本人的理想化身,他的人生原动力印证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和性驱力的学说,他实现完美的人生的动力就是性爱。当他没有遇到爱斯黛丽时他的理想就是当姐夫乔的学徒,长大后当铁匠。但是当美丽骄傲的奥斯黛丽出现后,他的人生目标就改变了,那就是梦想进入上流社会,得到奥斯黛丽,以后,他的一切奋斗与忍受苦难都是为了奥斯黛丽,一切为了奥斯黛丽。敏感。也许是与乔一起在他姐姐的呵痒棍的打击下逆来顺受养成了敏感的本能。他从小就对周围环境对人很敏感,而且他对敏锐捕捉到的信息能够很客观地进行理解,含而不露。他对律师事务所里的那两位不显山不露水带着冷酷职业面具的律师贾格斯先生以及小职员温克米能透过面具看到他们善良的本质,并且得到他们的友谊与帮助,这也离不开他对人的敏锐觉察。特别能忍受痛苦。从小就挨脾气暴躁的姐姐的打骂,大点到郝维仙小姐的庄园受奥斯黛丽与郝维仙小姐的精神折磨,但是他对一切痛苦体验都能接受,默默承受。一切痛苦自己承受,从来不去伤害别人。善于体验他人痛苦与快乐,共感性强。独自一人在沼泽地教堂公墓凭吊死去的父母与五个未成年兄弟时,遇到了又冷又饿的凶恶的逃犯,在极度恐惧中,他能体验到这个逃犯冷得发抖、饿得能吃人的痛苦,在小说的描写中能看出他的幼小心灵里充满了同情与善良,因此当他离开墓地,回到家里时尽最大努力偷了许多食物,尤其可爱的是他还偷了点酒,当他将食物给逃犯,看到逃犯狼吞虎咽时,他对那个逃犯充满了很复杂的感情。这救逃犯的场面是最能体验小皮普忍受恐惧的能力、善良、沉着、善于体验他人痛苦的本性。他也能理解在婚宴上被抛弃的郝维仙小姐的痛苦,尽管被她和她那美丽骄傲的养女所折磨,但是他能理解她们为什么那样,而甘心去承受她们带给他的痛苦。对温克米的两种人格的理解,对温克米与他父亲的快乐,对于自己朋友赫伯特的快乐能够一起共享共同维护。强烈的耻辱感与犯罪感。过去时代一切伟大作家所以成为不朽,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在作品中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人民的喜怒哀乐,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在阶级社会里,尽管从政治上、经济上统治和技制着广大人民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军阀、或者资产阶级、金融寡头,但是在文学作家、艺术家之小,却有不少人力图站在被压迫人们的一边来反映社会生活:他们对一小报专横顽固、作成作徊的剥削阶级怀着强烈的憎恶和蔑视;而对众多的受迫害者却是满怀同情。狄更斯(1812一1870)正是这样的作家。在狄更斯所写的全部作品里,《大卫·考坡菲》也好,《艰难时世》也好,《荒凉山庄》也好,《老古玩店》也好——没有一部不是贯彻着上面所说的精神的。狄更斯一方面对各式各样的庞得贝、葛擂硬和奎尔普们作了无情的挞伐,一方面却满怀着同情描写大卫·考坡非和小耐儿这些孤儿的痛苦的遭遇。也是涉及孤儿题材的《绝大前程》(一译《伟大的期望》),狄更斯后期的作品。狄更斯在一八五九年发表了《双城记》,后一年则在《一年四季》杂志里开始发表《远大前程》,一八六—发表了这部小说的其余部分。《远大前程》的题材,有人说,有点跟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的《幻灭》相似,因为两者都是描写青年人建筑在沙土上的“灿烂似锦”的前途最后如何破灭的故事。然而这主要是由社会现实生活本身所决定的,这里不存在谁模仿谁的问题。狄更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匹普,也是个孤儿,他依靠姐姐的抚养长大。但姬姐对他很粗氮只有姐夫却处处回护他。在小时候,匹普曾经掩护过一个逃亡的囚徒。后来,他被镇上的一个神经质的地主贵族郝薇香小姐叫去伺候比给她消愁解闷。在那里,匹普见到了郝薇香的养女,美貌而又高傲的艾丝黛拉。匹普深深地爱上了她。他自伤形秽,为了要得到艾丝黛拉的爱情,他一心想做个“上等人”。匹普逐渐长大成人了,他当了干铁匠营生的姐夫的学徒,但是连年过节还是上郝薇香家去,思管这时郝薇香已经招艾丝黛拉送出国“接受上流小姐的教育去啦”,可是匹普却越来越热恋着艾丝黛拉。就在这以后,有个曾经在郝薇香家出入的律师贾格斯,跑来找匹普和他的姐夫。说是有个不愿透露姓名的财主委托他通知匹普,“他将来可以继承一笔相当可观的财产”,而且产业的现主人还要他马上跟姐夫解除师徒合同,到伦敦去接受“上等人的教育”。匹普还以为这是出于郝薇香的主意,他的幻想可以变成规实了,自然全盘接受这种安排。匹普来到伦敦接受“上等人”教育的时期,艾丝撰拉又回国了,匹普又能经常和艾丝黛拉相见。艾丝黛拉若即若离、忽冷忽热的态度把个匹普挑逗得十分痛苦。但是匹普还是一厢情愿地以为这是郝薇香为了成全艾丝黛拉和他的好姻缘,给他的磨炼和考验,因此,还是苦苦地恋着她。然而不久,真相就大白了。有一天深夜,有一个人来找匹普,匹普在苍黄的灯光下认出此人就是他童年时救过的逃犯。原来就是这个逃到海外异国发财致富的囚犯阿伯尔。马格韦契暗中出钱要把他匹普培养成一个“上等人”。他现在偷偷回国,就是想看一看他安培养的上等人现在出落得怎么样了。这件事完全和郝薇香无关。郝薇香所以一再找匹普去,让匹普和艾丝黛拉不断相见,无非是为了她在新婚的那天,就伤心地被人遗弃,现在要在两个无辜的孩子身上进行报复。郝薇香象斗怒蜂似的逗引他们相爱,然而结果却让艾丝黛拉“嫁给一头畜生”,在精神上对匹普进行了无情的折磨。按照当时英国的法拽逃往海外的囚徒重回本国是耍处以绞刑的。匹普干方百计张罗船只想把马格韦契送上去美洲的轮船,但结果被马格韦契的死对头,也就是过去教唆马格韦契犯罪后来却消遥法外的主犯康佩生所发现。他追踪前来,使得马格韦契没有逃成功。匹普原来心里所怀的巨大的希望、理想,终于全部破灭了:人家应许给他的让他成为“上等人”基础的财产,因为马格韦契身份的暴露而全部落空了。要不是匹普的好心的姐夫的支援,匹普最后还得被关进债务人监狱。故事的结局是:匹普靠一个好朋友的支持,才在海外找到一点立足之地。十多年以后,他回国来探望姐夫。有一天,他去凭吊已经死去的郝薇香的庄屋,不料他在那里见到了已经寡居的艾丝熊拉,原来她也是来凭吊这座废墟的。最后,两个饱经沧桑的爱人,在互道“我们言归于好”中离开了这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吞噬一切的废墟。由此可见,狄更斯所以把这部作品定名为《远大前程》(或者译《伟大的期望》),这原是一句反话,在这里,所谓“伟大的期望”和“幻灭”原是一个同义语。据一些给狄更斯写传记、作评论的人说,狄更斯原来对小说结局的写法不是这样的。原来设想的场景还要更凄凉些。现在的结尾是狄更斯根据市尔韦·李顿的意见改写的。在本世纪,狄更斯这部小说又被搬上了银幕(即《孤星血泪》),影片删去了艾丝黛拉嫁给所谓“一头畜生”蛛穆尔的情节,同时把结尾也改得更乐观了。狄更斯是用最亲切的态度来描写匹普和艾丝线拉之间的关系的。匹普对艾丝黛拉的感情真是十分真诚。匹普是一个没有父母的孤儿,除了姐夫以外,周围的人平时不是对他耳提面命,就是把他责骂殴打。。他根本得不到什么温暖。艾丝黛拉突然在他面前出现使他好象看到一个新的世界。艾丝黛拉一方面对匹普显得傲慢,一方面当匹普作了勇敢的表现时,却又主动对他说,“上这儿来,你要愿意的话,可以吻吻我。”这一吻使匹普决心要为艾丝黛拉“赴汤蹋火”。匹普本来是一心打算学铁匠的活儿,跟姐夫好心的乔一辈子生活在一起。他忽然想做“上等人”,就是为了能和艾丝黛拉平等相传。匹普的动机要比巴尔扎克《幻灭》中的吕西安那种野心勃勃的打算单纯得多。由于小说是以匹普的名义来叙述的,因此全书就充满着关于匹普心理活动的描写。相比起来,直接写到艾丝黛拉的地方就比匹普少得多。可是从狄更斯对她着墨不多、但却轮廓分明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在正常的情况下,她本来是一个可塑性很大、很有前途的姑娘。然而她却不幸落在郝菇否的手里郝薇香从她幼小时候,就教她傲慢,教她狠心,教她冷漠无情,这样就便池无法接受匹普的正常的爱情。狄更斯终于让匹普和艾丝线拉各奔东死没有为了满足小市民庸俗的感情让他们结合这正是狄更斯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力量所在。狄更斯在《远大前程》里,不仅满怀同情地刻划了匹普和艾丝黛拉人物性格中的美,而且还以同样的心情刻划了匹普的姐夫——乔·葛吉瑞的善良的性格。这是一个心地温和、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工人。他跟匹普的姐姐结婚时.就要她把匹普这个可怜的娃娃也带过去。他曾经亲口对匹普说;“我们永远是最好的好朋友”。情形的确是这样,当匹普到伦敦去接受“上等人”教育的时候,尽管匹普受到伦敦生活的熏陶,有点对家乡疏远了,但是乔对匹普依然表示了深切的关怀,甚至对匹苦的伦敦生活表示了一种隐隐的不安,他告诉匹普说:“你和我在伦敦坐不到一块儿……除非到了家里,大家就成了口己人,彼此都了解。”这说明匹普到伦敦去做“上等人”,乔是不十分赞成的,后来,当匹普继承边产的希望完全破灭,又生了一场大病的时候,又是乔,不但在精神上给匹普以莫大的支持,而且悄悄地帮助匹普还清所欠的债款。在《远大前程》里,乔和后妻毕蒂的幸福生活同匹普对“上等人”生活的追求,形成强烈的对照。匹普对生活、对爱情所怀抱着的“伟大的期望”的一一破灭,正说明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任何侥幸的机会的。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当匹普终于发现自己所以能够做“上等人”,是完全依靠罪犯的财产时,这时他虽然有所醒悟,但是决不会从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去找寻原因。总之,《远大前程》是狄更斯的一部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它的艺术感染力是十分强烈的。尤其是,狄更斯善于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事件的由来和发展,更增强故事的真实感。这部小说在结构上也是十分严谨的。尽管登场人物不久但是这些为数不多的人物却都是互相关联的。这样就增加了小说内容上的丰富、复杂性。例如,匹普后来从逃犯马格韦契口里弄清楚,在结婚的一天把郝薇香抛弃的就是教唆马格韦契犯罪的康佩生,而康佩生又是同郝蔽香的弟弟阿瑟尔暗中勾结了来败郝薇香的;艾丝黛拉则是马格韦契的女儿。如此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显然使作品带有更多的戏剧性。《远大前程》无论在思想内容上,无论在艺术描写上,都是狄更斯颇有代表性的作品。’ 辛末艾

189 评论

西西和嘻嘻

专著国内似乎没有,不过可以在中国期刊网上以《远大前程》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论文还是不少的。

243 评论

相关问答

  • 远大前程郝薇香论文参考文献

    中的悲剧人物郝维仙小姐的刻画,更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从社会、家庭及郝维仙小姐自身的角度,对其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旨在揭示在

    青春你还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英语毕业论文远大前程

    中文摘要 《远大前程》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自从出版以来,它吸引了众多文学评论家的注意。本论文是首次运用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对《远

    倩倩1986081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远大前程英文论文知网

    GreatExpectations was written by British writer Charles Dickens. The name of the

    柴米油盐的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远大前程毕业论文大纲

    中文摘要西方文学史当中,维多利亚时期被视为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人类习惯用宗教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但十八世纪中开始,工业革命在西方展开,各种机器的发明使得

    小马楠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毕业论文远大前程

    你在 这个网站上找,很详细,开题报告的范围和题目,要找你的导师确定,然后是任务书,老师会给你指出你的题目合格不,开题报告还要进行答辩,现在就开始准备,否则到下学

    打篮球的猫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