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烂手机
mì niào xì tǒng gǎn rǎn
老年泌尿系统感染,senile uric tract infection
ICD:*
老年病科
泌尿系统感染(senile infection in urinary system)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 位。UTI 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其发生率随年龄而明显增加,尤其以女性及住院病人最为多见。患者临床表现为肾外的非特异症状,如发热、下腹不适、腰骶部酸痛、食欲减退等,有些老年人仅表现为乏力、头晕或意识恍惚。
泌尿系统感染(senile infection in urinary system)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 位。
老年人UTI 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大部分老年UTI 患者临床表现为肾外的非特异症状,如发热、下腹不适、腰骶部酸痛、食欲减退等,有些老年人仅表现为乏力、头晕或意识恍惚。因此,仅根据临床表现来判断老年人有无UTI 极易误诊或漏诊。此外,老年人UTI 多数为慢性顽固性感染,复发率及重新感染率较高。
老年人UTI 的主要致病菌株是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堿杆菌等其他革兰阴性菌。近年来人们注意到革兰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肠球菌等)导致的老年人UTI 也较常见。在泌尿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的老年人中,真菌(白色念球菌为主)或L 型细菌的感染明显增加。体质衰弱或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还可由各种非尿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导致严重的UTI。此外,老年女性的急性尿道综合征部分又由衣原体引起。老年人易感UTI 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已知可能有关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老年人泌尿道上皮细胞对细菌的黏附敏感性增加 不同作者分别在老年男性及老年女性观察到此种现象,尤以女性最为明显。其原因尚不明确,有人推测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雌激素 *** 可能增加了细胞表面细菌受体的密度并增加了细胞黏附的活性。
2.老年人尿路梗阻及尿流不畅的因素明显增加,使细菌易于生存繁殖 老年人常可因前列腺增生或膀胱颈梗阻以及尿路结石、肿瘤等原因发生尿路不全或完全梗阻,同时其发生神经源性膀胱或无力性膀胱的几率也明显增多,这些因素均可导致尿流不畅、膀胱内残余尿增多、尿路上皮细胞局部抗菌力减退,从而易发感染。
3.老年人全身及局部的免疫反应能力下降 由于老化,老年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明显减退,使其对感染及其他应激因素的反应能力下降。同时,老年肾脏及膀胱膜均处于相对缺血的状态,骨盆肌肉松弛、习惯性便秘等可进一步加剧局部黏膜的血循环不良,老年男性前列腺分泌减少,这些都使其局部抵抗力减退。此外,老年肾的退行性变化,也是尿路黏膜防御机制下降的原因之一。
4.其他 老年人生理性渴感减退,饮水减少以及肾小管尿浓缩、稀释功能的改变均对其易感UTI 有一定影响。同时,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营养不良及长期卧床的几率增高,又常因病滥用止痛药、非类固醇消炎药等,因而易招致UTI 甚至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或慢性肾盂肾炎。
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感染能力不足,这对泌尿系感染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且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肾动脉及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另外,老年人肾小管功能及膀胱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也影响了排尿及排便功能。这些均为老年人泌尿系感染发病率高,反复发作且难以治愈的参与因素。老年人肾小管功能降低,表现出对水、钠转运功能下降以及尿浓缩能力的减退。放免法测定尿β2MG 含量增高,在排除其他各种疾病引起后,可敏感地反映出老年人肾小管功能下降。健康老年人尿渗透压为500~700mmol/L,尿、血渗透压比和纯水清除率(CH2O)较中青年降低。另外,老年人对经肾脏排泄的药物代谢功能下降,易引起肾小管药物中毒、化学性损伤,在此基础上更易招致上尿路感染。下尿路随增龄而出现功能异常,表现出排尿失常、夜间及白天的排尿次数均有增加。Brocklehurst 等发现老年人中有70%的男性和60%的女性发生夜尿增多现象,男性多有尿急感,女性常有排尿困难、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无症状的老年人排尿速度也渐渐减慢。65 岁以上老年人最大排尿速度>13ml/s,属正常范围。影响老年人排尿速度的生理基础尚未完全清楚,但肯定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另外局部的结构改变,如高发的老年肾囊肿、肾结石、尿路机械性梗阻、膀胱输尿管逆流、心血管病的心排血量下降、脑血管病的神经性膀胱等均影响了下泌尿道的排尿速度及排尿量,且易导致尿路感染。
诊断:对老年人UTI 可采用的化验手段及诊断步骤与成年人相同。但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老年人的白细胞尿与菌尿或UTI 的临床表现不平行 部分UTI 病人可无白细胞尿,另一部分病人可因前列腺病变或生殖道黏膜病变出现白细胞尿而并无UTI 存在,故尿沉渣镜检仅可作为辅助诊断条件。
2.老年人多数表现为无症状菌尿,有效的细菌学检查是确诊UTI 的关键 但尿路梗阻、尿失禁或尿频,长期使用抗生素以及标本留取不当等常可影响细菌学检查的结果,应注意排除。有资料报道对存在失禁的老年男性病人可采用 *** 外套管留尿的方法,简便易行。对尿培养多次阴性但仍怀疑有上尿路感染者,采用饮水加利尿后经膀胱导尿管多次(2h 内每10~15 分钟1 次)留尿培养的方法,可检出50%左右病人有来自泌尿道的细菌。对老年UTI 病人强调连续多次细菌培养并于治疗过程中追踪观察,必要时做特殊培养,可使检出率增高。
3.特殊检查 由于老年人常有尿路梗阻因素存在而造成UTI 难治、易复发,故对老年人UTI 应常规进行有关的泌尿科检查及B 型超声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尿液分析 尿白细胞排泄增加提示尿路炎症,在诊断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白细胞尿与尿路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早已为人们所认识。无症状性菌尿症时脓尿发生率约37%。白细胞排泄>10 个/mm 即属异常。无菌性脓尿也是肾结核、结石、镇痛剂滥用、少数需氧菌和厌氧菌感染的表现。尿路损伤如衣原体尿道炎、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等也可见无菌性脓尿。不伴脓尿的尿路感染见于药物和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等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肾脏集合系统远端感染性病变(如肾皮质脓肿),偶见于梗阻性尿路病。白细胞尿不是尿路感染恒有的特点,连续几次的尿标本白细胞计数变化不定。单次尿标本查不到白细胞不应视为无菌尿的证据。脓尿取决于尿液流量和尿pH 值。1 天之内尿细菌计数也可不同,一般来讲,宜查晨尿标本。白细胞管型是上尿路炎症性疾病可靠的证据,但与颗粒管型一样并非感染所特有。活动性肾盂肾炎时常见不到这些管型。做管型计数时须用新鲜尿标本。镜下血尿不是提示细菌感染的可靠证据。无蛋白尿不能排除尿路感染,大多数尿路感染患者尿蛋白排泄低于。
2.细菌培养 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占首位(90%),其次是肺炎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有意义的是在儿童也常见这些细菌,而在成年阶段则很少见。有人提出前列腺分泌物可能使这些细菌的生存期缩短,这可解释老年男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更高的现象。许多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可在膀胱繁殖,这常发生在导尿的老年患者。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是尿道远端固有菌丛的一部分,可经导尿管进入膀胱。在老年人由腐生葡萄球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较少见。正常 *** 菌群的厌氧菌偶尔也引起尿路感染,尤其在尿路结构异常时。慢性尿路感染特别是复发性肾盂肾炎时应考虑L型细菌的作用。L型细菌是没有固体细胞壁的细菌。细菌接触到损伤其表面的物质如抗生素或抗体补体溶菌酶后可转变成L型细菌。肾髓质的高张力状态有利于其存活。L型细菌毒力较低,转为正常细菌后毒力可恢复正常。有报道称在慢性尿路感染的老年人中分离出了L型细菌。尿培养标本用清洁中段尿,老年女性留取标本困难时可用导尿法。耻骨上穿刺吸液在老年人不适用。标本留取后不立即培养时应置入冰箱保存。尿标本在室温放置2h 以上细菌即可增殖。细菌培养的方法以斜面接种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对于正在用抗生素,尿中含有多种微生物,耻骨上穿刺,诊断性导尿或评价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都应使用常规方法的尿培养,自动筛选检查的方法不太可靠。培养基的选择宜于所有尿路致病菌生长。条件较好的实验室可检查慢生长的CO2 依赖性细菌和厌氧菌。
其他辅助检查:影像技术(包括排泄性尿路造影和镓扫描在内)对老年人泌尿系感染部位有所帮助。
临床须与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相鉴别。
对老年人UTI 的治疗首先应注意治疗基础病,去除梗阻因素,鼓励病人多饮水。充分水化可使局部细菌稀释、冲洗黏膜,并可减轻肾髓质的高张状态。对老年女性尿道炎患者可试行局部使用少量雌激素,对恢复下尿路的生理状态可能有益。一般认为,无论有无症状,凡是首次发现细菌尿的病人均应给予单一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大多数研究发现,由于老年人UTI 的复发率和再感染率极高,因此对无症状菌尿者长期维持应用抗生素是不必要,并不能使其复发率或病死率减低。有人提出,只有当早期膀胱感染、伴有进展性肾功能损害及有上尿路感染症状存在时,才应对老年UTI 病人给予更为积极的治疗。治疗过程中应随时根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调整用药,老年UTI 病人难以治愈时应注意耐药菌株或特别病原体的存在。目前一般认为长期菌尿对肾功能确有影响,但与死亡率及尿毒症之间的关系没有肯定意见。
老年人UTI 极易并发菌血症、败血症及感染中毒性休克,是老年人败血症的主要原因(约占1/3),应引起临床医师警惕。
预后:关于UTI 对预后的影响目前尚没有完全一致的结论。有的认为无症状菌尿者的死亡率并无显著变化,但Dontas 观察342 例老年人10 年生存情况时,发现开始即有菌尿的76 例病人平均寿命明显低于无感染者。
预防:老年人泌尿系感染应选用理想的抗生素应具备:①抗菌效果好,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②药物在肾组织、尿渣及血液中均有高浓度;③副作用小,对肾无损害;④口服易吸收;⑤价格便宜。
UTI 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其发生率随年龄而明显增加,尤其以女性及住院病人最为多见。据国外文献报道,一般成年女性UTI 的患病率为3%~,而到65 岁以上时则增至15%~20%,50 岁以前的男性很少发生UTI,而至65~70岁时有3%~4%患病,70 岁以后其UTI 患病率也可达20%以上。无论性别,当处于慢性衰弱状态,或者长期住院卧床时,老年人UTI 的患病率可增高达25%~50%。国内的报道结果与国外相似。此外,尚有作者观察到老年人尿路感染约有2/3病例是发生于住院过程中,属于医院内感染。
保健贴士:老年人应注意治疗基础病,去除梗阻因素,鼓励病人多饮水,充分水化可使局部细菌稀释、冲洗黏膜,并可减轻肾髓质的高张状态。对老年女性尿道炎患者可试行局部使用少量雌激素,对恢复下尿路的生理状态可能有益。老年人对经肾脏排泄的药物代谢功能下降,易引起肾小管药物中毒、化学性损伤,在此基础上更易招致上尿路感染,因此对老年人的用药应该特别慎重。
枫叶e宝宝
【摘要】 目的 了解泌尿系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现状及其耐药性。 方法 采用NCCLS制订的方法和标准测定从泌尿系统感染标本中分离的28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通过WHONET-3统计分析。 结果 本组MRSA占同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其中以肾盂引流液、血液和伤口分泌物分离的MRSA比例较高。全部MRSA均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苯唑西林耐药;对第一、二、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氨基糖甙类和新型喹诺酮类抗生素均有程度不同的耐药,仅万古霉素和伊米配能对其仍敏感。 结论 对严重MRSA感染应在药敏试验指导下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A study on the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infection of the urinary system DU Guanghui,ZHANG Yongshang,SUN Ziyong,et of Urology,Tongji Hospital,Tongji Medical University,Wuhan 43003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urinary infection caused by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s). Methods 282 strain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causing urinary infection were analysed using the method and standard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NCCLS). Results MRSA was isolated in of the cases,the occurrence being the highest in renal pelvis drain,blood sample and wound MRSA were resistant to penicillin and many of them to the MRSA were sensitive to vancomycin and imipenem. Conclus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MRSA infection,sensitive antiobiotics should be selected with the guidance of drug sensitivity test. 【Key words】 Urinary infection,Staphylococcus aureus,Drug resistance 高效广谱抗菌药物使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得到有效控制,而葡萄球菌特别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成为包括泌尿系统在内的各种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1-4〕。由于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呈现高度耐药,其感染的治疗常常十分困难。在临床工作中,重视MRSA的检测和耐药性的测定,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对185株MRSA的分离和耐药性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菌株来源 菌株来源于1995年11月~1997年12月间在武汉市13家大中型医院连续收集的住院和门诊病人临床标本,来自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标本包括尿液、前列腺液、肾盂引流液、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的菌血症者的血液和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时的分泌物。共分离出致病菌2 012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82株。同一患者相同菌株只收一次,均经常规方法鉴定。 二、药敏试验方法 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和结果的判断均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1993年12月版制订的纸片扩散法进行〔5〕,所测试的17种抗菌药物中,16种药敏纸片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产品,头孢西丁纸片采用美国BBL公司产品。 三、质控菌株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药敏试验质控菌株,并作为β-内酰胺酶阴性,对甲氧西林敏感的对照株。 四、MRSA的鉴定 根据NCCLS标准,于M-H琼脂中加入NaCl使之浓度达4%,将菌液涂抹于此高盐M-H琼脂培养基上,作苯唑青霉素药敏试验,孵育温度35℃,时间24小时。按NCCLS的解释标准,凡对苯唑青霉素耐药者判定为MRSA。 五、数据分析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网软件(WHONET-3)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一、MRSA的检出率和标本分布 本组所分离的185株MRSA占同期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数的。其标本分布见表1。表1 MRSA的标本分布 标 本 金葡菌株 MRSA株 检出率(%) 尿液 47 17 前列腺液 32 11 伤口分泌物 152 116 肾盂引流液 34 28 血液 17 13 合计 282 185 二、MRSA对17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本组185株MRSA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苯唑青霉素呈100%耐药。对其它第一、二、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新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也有很多的耐药菌株。仅万古霉素和伊米配能对所有的MRSA仍然敏感。在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除了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普遍有较高的耐药性外,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降低(表2)。 表2 MRSA和MSSA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抗菌药物 耐药率 MRSA(%) MSSA(%) 青霉素G 100 88 氨苄青霉素 100 89 氨苄西林/舒巴坦 23 0 苯唑西林 100 0 哌拉西林 77 43 头孢唑林 27 0 头孢呋新 36 1 头孢噻圬 32 1 头孢三嗪 50 5 头孢哌酮 32 1 头孢他定 82 16 伊米配能 0 0 头孢西丁 32 2 庆大霉素 50 8 丁氨卡那 23 3 环丙沙星 59 27 万古霉素 0 0 讨 论 一、MRSA的分离检出率 自1961年英国的Jevons报道了第一例MRSA感染后,世界各地报道的MRSA菌株不断增多。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临床分离的MRSA一般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0%~50%,近几年有增高趋势,某些综合性大医院高达80%以上〔4,6,9〕。本组资料中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为。其中以来源于肾盂引流液、血液和伤口分泌物的分离株MRSA比例较高。一般认为,MRSA感染率逐年上升的原因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有关。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均有强大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弱,导致MRSA的检出率明显升高〔7〕。 二、MRSA的耐药特点 MRSA致病性强,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由于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在治疗上十分棘手,因此受到普遍重视。本组资料显示,MRSA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苯唑青霉素高度耐药,对哌拉西林、头孢三嗪和头孢他定等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也很高。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被认为对MRSA有一定作用,如丁氨卡那的耐药率较低,但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与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有所不同,它是抑制DNA螺旋酶阻止DNA超螺旋形成,影响DNA功能导致细菌死亡。早期的文献报道中喹诺酮类对MRSA具有较好疗效,但随着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耐药率也急剧上升,本组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达59%。 对MRSA的耐药机理已有较深入的研究〔8〕。MRSA通过质粒介导产生大量β-内酰胺酶,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失活,使细菌表现出耐药性,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使这种菌株重新转变为对β-内酰胺类敏感菌株。MRSA耐药的另一机制是染色体介导的固有耐药性,MRSA染色体上的mecA基因编码产生一种特异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 2'),它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低,并能取代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亲和力的PBP2和PBP3的功能,维持细胞壁的继续合成。MRSA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机理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染色体突变有关,且其耐药呈明显交叉性,对其它喹诺酮类亦耐药。 三、MRSA感染的治疗 本组结果显示,万古霉素和伊米配能对MRSA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可作为全身和深部MRSA感染的首选用药,此与文献报道一致〔3,4,6〕。对MRSA严重感染,应在药敏试验指导下单独使用万古霉素或与其它抗生素联合应用。其它对MRSA有效的抗生素有壁霉素(teicoplanin)、利福平、磷霉素(fostomycin)、伊米配能、头孢唑林及丁氨卡那。 在发生局部伤口MRSA感染时,应选用多种敏感的外用抗菌药物交替使用,如利福平、碘伏、百多邦(Mupirocin)等〔3,4,9〕。国外文献较多推荐百多邦作为治疗伤口MRSA感染的外用药。国内有报道认为溶葡萄球菌酶(lysostaphin)能特异地溶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动物试验和临床应用均显示良好的抗MRSA作用。 (参加单位: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武汉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医院、儿童医院,武钢第一、第二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对以上单位的协作表示感谢) 本课题受卫生部国际合作交流中心默沙东科研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Brumfitt W,Hamilton-Miller staphylococcus Engl J Med,1989,320∶1188-1191. 2 Brumfitt W,Hamilton-Miller world-wide problem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Exptl Clin ∶205-208. 3 戴立人,向友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内感染及其监测.中华医学杂志,1992,72∶465-467. 4 张杏怡,何礼贤,胡必然,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114-116. 5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disksusceptibility . 6 李胜利,张婴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62-64. 7 Stamm AM,Long MN,Belcher overall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because of increased attack rate of J Infect Control,1993,21∶70-73. 8 De Lancastre H,Sa Figueiredo AM,Urban C,et mechanisms of methicillin resistance and improved methods for detection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staphylococcus Agents Chemother,1991,35∶632-636. 9 韩一平,郇京宁,王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和治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5,5∶65-67.(收稿:1998-08-20)
抗生素拯救了无数生命,却也带来了新的危害,随着抗生素使用量、滥用程度的提升,人类逐渐培养出自己难以控制的魔鬼—不怕任何抗生素的「超级细菌」。更有研究指出,不只是
mì niào xì tǒng gǎn rǎn 老年泌尿系统感染,senile uric tract infection ICD:N29.1* 老年病科 泌尿系
目前,高校对于硕博士论文,需要通过抄袭检测系统的检测才能算过关。对本科生来说,大部分学校也采取抽查的方式对本科论文进行检测。 抄袭过多,一经查出超过30%,后果
泌尿系统结石就是肾结石。肾结石患者一般会有剧烈的腰后部疼痛,伴随着小便疼痛。需要通过激光碎石手术治疗。
SBR工艺中硝化作用细菌的氨氮耐受性实验研究摘要:针对SBR脱氮工艺中起硝化作用的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对氨氮的不同耐受浓度,在实验室中利用微生物培养的方法对此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