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20

爱吃肉的饭团
首页 > 期刊论文 > 优秀静脉血栓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孙家员外

已采纳

学术堂整理了一份护理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范文题目:老年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分析近些年,虽然脑梗死的抢救成功率在不断提高,但脑梗死后遗留的功能障碍却仍十分严重,严重致残的比例达到40%。从脑的可塑性与功能重组理论来说,脑梗死后的早期康复对于减轻患者的残疾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国外早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7d进行康复干预的患者,其远期疗效较康复干预开始时机更晚的患者明显提高[1]。本文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对象。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8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既往无残疾、神经功能障碍史。男47例,女39例;年龄62~78岁,平均(±)岁,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方法。研究组在脑梗死后72h、病情稳定时即开始进行康复护理,主要包括:(1)早期体位的变换,保持患肢功能位。(2)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关节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始坐立、下床、站立、步行训练。(3)指导患者进行作业疗法,包括在弛缓期改善肌力,提高肩胛带稳定性;在痉挛期进行双手叉握训练;在恢复期提高协调性以及精细功能。(4)鼓励患者读书、听音乐、玩小玩具等,以刺激感知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进食、穿衣、洗漱、大小便等训练,同时选择一些兴趣爱好,培养生活情趣。(5)康复训练的同时做好针对性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对照组采取延迟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的时机在发病7d后。观察指。护理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系统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P<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护理前,研究组FuglMeyer评分(±)分,Barthel指数(±)分,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分,Barthel指数(±)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护理后,研究组FuglMeyer评分(±)分,Barthel指数(±)分,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分,Barthel指数(±)分,研究组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讨论在脑卒中患者中几乎60%~80%属于脑梗死。半暗带区的形成是脑梗死的显著特征,但人们发现,这时的神经元并没有坏死,只是传导衰竭,当早期予以一定的干预措施后,可使这部分的细胞复常。目前,对于脑梗死后早期康复的最佳时机仍无统一标准,有学者认为早期康复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加重、再发卒中、跌倒等一系列并发症[2],但AVERT研究表明,脑梗死后24h内下床活动是比较安全的,近期的病死率并不会较延迟活动增加[3]。动物实验表明,早期运动能够增加缺血脑皮层的血流灌注量,减小缺血半暗带区,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能提高记忆、运动、空间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权衡早期康复的利与弊,应该是利大于弊。目前对于早期干预时机多在发病后48~72h,也有人提出了超早期活动,即发病后24h内离床活动,但这缺乏大样本的RCT研究。考虑到本研究中为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运动协调能力差,活动时容易跌倒,故在发病后72h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显示,研究组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再次证明,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是安全有效的。参考文献[1]罗菊珍,杨进标,王延红,等.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4):420-422.[2]李春红.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17(2):147.[3]徐世英.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在老年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症中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1(11):187-188.作者:肖丹 单位: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

319 评论

bluelove199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 摘要:从非手术疗法的护理、手术疗法的护理、对长期卧床病人采取的预防措施几个方面。精心护理,减少并 发症、降低死亡率,实践充分证明护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 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 一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程度不一的 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致残, 有时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静脉注射刺 激性溶液造成静脉内膜损伤。长期卧床、术中、术后 及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使静脉血流滞缓,以及烧伤、 创伤及手术后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其临床表现有 4大主证: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增 高。 治疗:主要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临床采用溶栓、 抗凝、祛聚药物来消融血栓。手术疗法适用于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不超过48h者,主要采用球囊导管 取栓术。 1非手术疗法的护理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 四周,患肢抬高30°,非急性期可室内轻体力活动。 ①绝对卧床——在床上进行一切活动,如进 食、大小便等,并要避免咳嗽、深呼吸、剧烈翻身及按 摩挤压肿胀的肢体等。这些行为均可使下肢静脉 血栓脱落,从而增加肺动脉栓塞的机会。②抬高患 肢——是为了增加静脉回流,应用患肢抬高架,由专 业护士指导使用,使用方便,效果显著。(2)药物治 疗观察:非手术疗法应用溶栓、抗凝、祛聚药物,它 们的共同副作用都是出血,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有 无出血倾向。如注射点青紫、鼻衄、齿衄、尿血,黑便 等。注射部位一般选取腹壁皮下注射。 (3)病情观察:①观察并记录病人生命体征、神 志及患肢皮温、色泽、动脉搏动的情况。如出现异 常,及时通知医生。②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 面周径的变化,并和健肢比较,列表判断疗效一目 了然。③肺动脉栓塞的发现及处理:肺动脉栓塞是 DVT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急,死亡率高,因此是护 理的重中之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血压下降, 应高度警惕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出现上述症状,立 即使患者平卧、避免活动(咳嗽、深呼吸、床上活动)、 4~6L/min吸氧、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④止痛剂 的使用:疼痛时不可过分限制止痛剂,以免因疼痛 引起动脉痉挛。 2手术疗法的护理 (1)术前准备:常规术前准备:PC皮试、备皮、 禁食水,术前鲁米那肌注;(2)术后护理;(3)患肢 抬高30°(以利静脉回流),及早活动(预防DVT再次 形成);(4)药物治疗观察:术后继续应用抗凝药,观 察内容同非手术疗法护理中的药物治疗观察;(5) 病情观察:同非手术疗法护理中的病情观察;(6) 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深静脉再通及侧 支循环建立。 3预防 长期卧床的病人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 发人群,故凡是手术、骨折需卧床者及产后妇女,需 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1)卧床 期间要定时更换体位,每1~2h/次,避免膝下垫枕, 过度屈髋,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咳嗽。(2)卧床 期间定时进行下肢肢体的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如 膝、踝及趾关节的伸屈活动,举腿活动,护士进行指 导、监督并检查病人的活动情况。(3)尽早下床活 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有效措施。(4) 需长期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 静脉反复穿刺,尤其是使用刺激性药物更要谨慎。 (5)重视病人主诉,若病人站立后有下肢有沉重、胀痛感,应警戒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6)注 意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肌 肉有无深压痛,如有及时通知医生。(7)低脂饮食, 宜清淡、忌辛辣刺激、肥腻之品;肥胖者积极参加体 育锻炼,减轻体重。(8)戒烟——烟中尼古丁刺激 血管收缩,影响静脉回流。(9)高危病人(血液呈高 凝状态)应适当服用活血化瘀中药或抗凝药物。(10) 保持大便通畅,多食纤维素丰富食物,如芹菜、韭菜、 蜂蜜、香蕉,必要时用开塞露、麻仁软胶囊等,避免 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11)勿 使用过紧衣物:如腰带、紧张内衣,避免血液瘀滞。 (12)各种术后病人应慎用止血药物,可适当垫高下 肢或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或尽 早下床活动,以利静脉血回流;或应用下肢弹力绷 带包扎等。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鼓励病人作足背屈活 动,必要时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4小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较易发生的并发 症,如果护理不到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将严重 影响到病人的健康及预后,有时甚至威胁病人的生 命,因此护理上我们要积极预防,杜绝发生,如果发 生要认真细致的护理,使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王玉琦,叶建荣.血管外科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3:216-223. [2]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54,356-357.

218 评论

candy晓琳

医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 文章 ,是阐述原始研究结果并公开发表的书面 报告 。医学论文格式由以下6部分组成:论文题目;作者署名、工作单位和邮编;摘要(目的、 方法 、结果、结论);关健词;正文(资料与方法、结果、结论)参考文献。

[摘要] 静脉留置针其操作简单,安全方便,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静脉,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适合于老年人患者及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封管技术;护理

1临床资料

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对68例患者采用了静脉留置针,年龄48岁~84岁,肺气肿34例,肺心病28例,哮喘6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2操作方法

穿刺方法

穿刺前先将输液器空气排至过滤器,检查并打开留置针,然后将输液器针头直接插入留置针肝素帽内,再次排尽空气。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操作者右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刺入皮下血管内,见回血后压低角度(约5°~15°)再进 cm,左手退出针芯少许,右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要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这样避免了针芯触及血管壁,外套管对针芯有支撑作用,可顺利通过皮肤,提高穿刺成功率。

血管及留置针型号的选择

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宜选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静脉的3倍,一般情况应用上肢静脉,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选细短的留置针,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减少机械磨擦对血管内壁的损伤,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静脉炎的发生。

3封管技术

封管是留置针成功的关键,封管液浓度配置合理,封管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

封管液的选择

留置针封管液主要有稀释的肝素钠盐水及生理盐水,目前认为肝素钠盐水优于生理盐水。肝素钠盐水封管液的配置方法是:用的生理盐水250 ml联合肝素钠 U。

封管方法

输液完毕,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钠配制液3 ml,常规消毒肝素帽,将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3 mm~5 mm,缓慢推注,边推边退,推注2 mm~ mm,余 mm~1 mm即全部拔出针头,完成封管。封管后再启用时必须先抽回血,见回血后才能接上补液,不可用注射器用力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以免发生堵塞。 4留置针留置时间

留置针在无静脉炎发生时,5 d作为常规留置[3]。每2 d更换1次留置针护贴,进针处用碘伏擦拭消毒。如护贴内有渗液、渗血、出汗、空气等即予更换,操作时注意各环节的严格无菌,提高穿刺成功率。输液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这样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5护理

在行留置针前应对患者和家属说明置管的目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合作。在留置针使用期间,翻身、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好留置针,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脱出、污染或液体渗漏等。

操作技术要熟练,穿刺前检查好套管针,正确选择血管,输液器每日更换1次。每次注药、输液应严格无菌操作,液体滴完后要及时封管,并关好留置针小调节夹,以防引起空气栓塞,肝素帽应用无菌纱布包裹,并用胶布固定好。封管液只能当天配制使用,封管注射器1人1具。

凡放置留置针的患者应及时巡视,进行床头交接班,注意观察患者体温有无变化,穿刺点有无红肿或青紫等现象。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异常疼痛及时拔管,拔管后应用干棉签压迫5 min,无出血后方可离去。

封管后注意观察管腔内有无回血,若有回血且量较多者,可用注入生理盐水10 ml,再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以免管腔阻塞。

留置针放置时间最好不超过7 d,以防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静脉炎。若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则表示有静脉炎发生,应立即拔出留置针,并给予50%硫酸镁持续热敷24 h~36 h,局部涂抗生素软膏。

输液完毕后,应妥善固定留置针,避免脱出。为了更好地将留置针应用于临床,实施于患者,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不断 总结 工作 经验 ,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从而提高护纚临床医学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_临床医学论文(2)欢迎您访问范,文,家}硇?屎椭柿俊�

参考文献:

[1]代莉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55.

[2]饶庆华,等.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624.

[3]李小燕,刘洋.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5):300?301.

328 评论

囡囡宝贝妞

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6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 脑血管病; 护理体会The Nursing Experience on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Abstract:Objective: To probe the nursing of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Method: 60 patients of cerebral ascular disease were selected and different nursing cares were adopted dy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diseases. Result: In all 60 patients,38 cases were cured,18 cases were improved,2 cases had no change, and 2 cases died. Conclusion: The nursing method above can help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recovered and can decrease the words: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The nursing experience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22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36岁,脑血栓形成35例,脑出血25例,其它4例。 治疗转归: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2 观察与护理 病情观察 意识:意识的变化往往能提示病情的轻重,应了解发病时意识状态和昏迷程度,本组病人有意识障碍21例。 瞳孔: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等。瞳孔的改变能提示病变的部位及病的加重或减轻。 生命体征:①血压可以反映颅内情况改变,颅内压升高要引起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对脑出血病人不利,可致再次出血;血压过低可致脑供血不足,可加重脑血栓形成病人的病变;脑出血可以通过多个环节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并发脑疝而死。因此,血压高低可作为使用降颅内压药物的依据;②脉搏缓慢时说明有颅内压增高趋势;③发热的原因有中枢性或感染性发热,如果体温低、四肢厥冷则说明有休克的可能;④呼吸频率是否规则和呼吸的深浅,如出现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鼾音则表示病情严重。 观察肢体运动:脑血管病多伴有肢体瘫痪。本组病例几乎全部有程度不一的肢体瘫痪或麻木,活动受限,多为一侧肢体。肢体缓解及加重亦说明脑血管病的变化。 急性期的护理 休息:脑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更换床位时注意移动头部要轻,慢,稳。脑缺血病人在1周以内应完全卧床休息,禁用冰袋。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衰竭受颅内压影响,对有缺氧病人要及时给氧,有意识障碍病人为防止其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可插入导气管,及时吸净气管内分泌物。 抽搐和瘫痪的护理:因为有抽搐的可能,必须准确地给予镇静药物,仔细观察抽搐状态及持续时间,抽搐的部位。有肢体瘫痪者,为了防止关节变形和肌肉萎缩,要保持肢体功能位置,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肌腱伸展运动和关节曲伸运动。 排泄的护理:意识障碍的病人常有排尿排便障碍,对于尿潴留者应留置尿管,防治尿路感染,每天膀胱冲洗,尿道口抹洗;有排便困难者,应予缓泻药物或人工排便。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由于病人昏迷及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及褥疮,为此,要定时按摩或理疗,还要配合其他辅助方法,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整洁平坦。 脑血管的心理护理及恢复期功能锻炼:瘫痪病人重者终日卧床,轻者有肢体活动不便,尤其是再瘫痪者,常有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精神萎靡,容易悲观失望。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对病人要有特别的耐心,关怀体贴,尽量做到细致,及时热情满足病人合理要求。同时要注意病人情绪,多安慰病人,解除病人思想顾虑,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期活动能减少肺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脑血管病人急性期过后可逐步增加活动,进行功能锻炼,护理上通过对瘫痪肢体的按摩及活动,可防止肢体的萎缩和畸形。对后天失语症要积极进行语言的再训练。针灸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帮助,对肢体瘫痪可取穴曲池、合谷、环跳、足三里、昆仑,失语可用哑门、廉泉等穴位。参考文献:〔1〕 韩仲岩.实用脑血管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 成慧琴,王环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潜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31例〔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3):11.

329 评论

相关问答

  • 肺栓塞护理论文参考文献最新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护士长个人工作计划范文5篇

    草泥马叔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优秀静脉血栓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学术堂整理了一份护理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范文题目:老年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分析近些年,虽然脑梗死的抢救成功率在不断提高,但脑梗死后遗留的功能障碍却仍十分严重

    爱吃肉的饭团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静脉输液护理论文最新版参考文献

    26丨静脉输液:给药途径的新思路 1、输液源于霍乱:开启生命的新通道 我们知道,决定一场战役胜败的,不仅在于有多少战斗力强的士兵,也不仅在于拥有多少威力

    Mary瑶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优秀护理个案论文参考文献

    你可以从护理学术期刊、护理研究论文、护理评论文章、护理学书籍和护理医疗指南等获取参考文献。

    微雨燕双飞198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静脉外渗护理毕业论文

    输液外渗的护理 作为一名护士,静脉输液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操作,而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

    叶子青了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