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抖小姨
间接式地热供热系统与直接式不同,地热水不直接通过热用户散热器,而是通过换热站,将热量传递给供热管网循环水,温度降低后的地热水回灌或排放掉。由于地热水不经过供热管网,热用户中只是循环水,散热器的腐蚀性保护比较容易做到。同时,供热管网的循环泵由于主要是为了克服循环系统的沿程阻力,系统压力也比较稳定,在大规模集中地热供热中推荐采用间接式供热系统。缺点是由于增加了换热站,循环水进入热用户的温度会比地热水的出水温度低。两者之间的温度差反应换热站的温度损失,在循环水被地热水加热之后可以再通过锅炉加热或热泵用于调峰,如图8-8所示。
图8-8 地热间接式供热系统
由于在地热井和热用户散热器之间多了一个换热站,因此在热力计算上比直接式供热系统复杂。
1.热力参数设计
间接式供热系统的供热参数方程可以表示如下:
沉积盆地型地热田勘查开发与利用
其中常数C3,C4为
沉积盆地型地热田勘查开发与利用
式中: ,其他的参数物理意义如下:Gh,Gc为地热水和供热管网循环水流量(kg/s);Ar,A为用户终端散热器和换热站的传热面积(m2);K为换热站的总传热系数(W/(m2℃));α,β为终端散热器的散热性能经验系数;F为换热站对1-1逆流流程的修正系数(可以查换热器设计表或图)。
间接式供热系统的供热量Qid可以通过求解方程式8-16的根得到,然后根据如下两式求解热用户的热水入口温度和回水温度:
沉积盆地型地热田勘查开发与利用
举一个设计例子来说明以上公式。设计参数如表8-7。
表8-7 间接式地热供热设计例参数
通过建立热平衡方程式,包括建筑物热损失、建筑物内散热器散热、管网循环水和换热站4部分的热量守恒方程,即可以得到关于有{Ts,Tb,Tr,Q}或者Tr固定不变{Ts,Tb,Tr,Gh}4个未知数的热量守恒方程式。如果是4个未知数,可以通过式8-15至式8-19求解得到,结果如图8-9a所示,地热水流量Gh不变,随着循环水流量的增加供热负荷有最大值出现,另外回水温度增加,室内温度Tr基本保持不变。如果Tr固定不变,可以计算在不同室外温度条件下需要的地热水最小流量(Gh)min。此时,计算方法是首先根据建筑物的热指标(式8-3)计算得到供热负荷Q。然后由式8-15至式8-17计算得到不同循环水Gc所需最小流量Gh。图8-9b给出了在地热水流量Gh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循环水流量时的最大供热负荷(对应最小的地热水流量),如果最大供热负荷点对应的是设计室温,那么在其他循环水流量下,室温会随着偏离最佳运行点而有所下降,但由图89a可知室温变化不大。
图8-9 热力参数随循环水流量的变化
2.间接式地热供热系统的热力调节
由于间接式供热系统有4个变量,即{Ts,Tb,Tr,Q}或者Tr固定时{Ts,Tb,Tr,Gh}之间相互耦合,因此调节方法与设计方案密切相关,并且间接式供热系统也有一些规律或者说原则性问题值得注意。
与直接式供热方式相同,间接式供热系统可以采用控制供热管网的入口温度的质调节方法,也可以采用控制循环水流量的量调节方法。但是,值得指出的是间接式供热系统的量调节不能靠直接改变循环水流量得到,二次循环水流量Gc的改变也会导致供热管网的入口温度Ts的改变。换热站的存在使供热管网的入口水温低于地热水温。一般情况下,换热器循环水通过换热站被地热水加热后的出水温度Ts及换热量Q随循环水流量Gc的变化关系如图8-10所示。图中标示出的地热水侧流量Gh保持不变。换热器的传热学分析表明循环水流量Gc应当运行在大于地热水流量Gh的范围内比较合理。文献[4]给出了不同换热器传热性能条件下的换热器优化设计和控制调节方法,具体分析过程可参考该文献。在地热水流量固定,获取最大热量的最佳条件是:
沉积盆地型地热田勘查开发与利用
式中:R2为Gh/Gc, , ;Ph,Pc为以地热水和循环水侧定义的换热器温度效率;Ntuh为以地热水侧定义的传热单元数; ,r为换热器的污垢热阻;αh为地热水侧的传热系数; 为循环水侧与地热水侧单通道横截面积比的m次幂,如果是等截面通道板式换热器, =1则是板式换热器传热准则式Nu=CRemPrn中的经验指数。
求解式8-21是一个较繁琐的过程,这里仅给出几点结论:
1)一般对于等截面板式换热器,R2≈,即Gh=为最佳运行条件。
2)污垢热阻增加后,要获得最佳运行需要增加循环水的流量,即R2<。
3)板片传热性能的强化,即m的增加对应的最佳运行条件R2>。
4)采用不等截面板式换热器时,最佳运行条件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流量与流通截面的面积呈比例关系,较大截面面积侧为循环水侧。
图8-10 地热水经过中间换热站的换热量和出口温度随循环水流量的变化
图8-11和图8-12分别给出了间接式地热供热时的质调节和量调节示意曲线,值得指出的为了保持循环水侧管网入口温度Ts(图8-12)保持不变需调节地热水流量Gh。
图8-11 间接式地热供热时的质调节示意曲线
图8-12 间接式地热供热时的量调节示意曲线
3.直接与间接式供热系统的热特性比较
间接式供热系统的热利用效率要比直接式供热系统的低,它们热利用效率的差别也关系到其经济效益的对比和供热方案的选择。充分的可行性方案论证之前,应当对直接式供热系统和间接式供热系统的热性能区别有所了解。
以下我们给出两个定义:相对热效率η、相对最佳热效率ηopt。相对最佳热效率是指相同供热负荷条件下直接式供热系统所需的地热水流量与在最佳运行条件下间接式供热系统所需的地热水流量的比。如果间接式供热系统不是运行在最佳状态下,那么相对于最佳状态有个相对效率,记为ηid。相对热效率是指直接式供热系统所需的地热水流量与间接式供热系统所需的地热水流量比,间接式供热系统可能不是工作在最佳状态下。因此,相对热效率η与相对最佳热效率ηopt存在如下关系:
沉积盆地型地热田勘查开发与利用
式中:角标“id”为间接式;“d”为直接式;上角标*为地热水侧。
图8-13给出了在不同室外温度下,直接式供热和间接式供热需要的地热水流量。间接式供热系统是在最佳状态下运行的。可见在地热井水温度 固定的条件下,直接供热和间接供热的相对差别在 ,由于直接供热系统的排水温度低,在相同的热负荷下所需的地热水流量少。如果设计的热负荷小于实际的热负荷,那么会使间接式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在环境温度降低时,直接式与间接式供热系统的差别越大。图8-14给出了在设计室外温度(-9℃)时改变供热面积(或热负荷Cq)条件下,相对热效率η随循环水流量的变化趋势。在设计热负荷下(Cq=)的相对热效率可以达到80%,但如果热负荷增加(如Cq=)相对热效率会下降,相反如果热负荷降低(如Cq=)相对热效率会增加。同时图中还显示出在热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循环水流量应随之增加以保证间接式供热系统运行在较佳的工作状态,了解这一点对调节和控制间接式供热系统非常重要。
图8-13 不同室外温度下供热需要的地热水流量
图8-14 相对热效率η随循环水流量的变化趋势
间接式供热系统的保守设计将使其运行在较高的相对热效率下,保守的设计意味着同时增加终端散热器的面积和换热站换热器的面积,单纯地增加一方的面积带来的收益不大,优化设计系统换热面积的方法可见参考文献。
小傻求好运
刘雪玲 朱家玲
(天津大学地热中心)
摘要:利用水源热泵从13~18℃的浅层地下水中提取热量,提供45℃的热水,通过风机盘管进行供暖。本文对热泵供暖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并与燃油、燃气锅炉供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热泵是一种节能环保的设备,热泵供暖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及环保效益。
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漫长,供暖大多通过燃煤锅炉得以实现,这种传统的供暖方式,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煤炭资源,同时,严重污染环境,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冬季供暖不能仅仅将其视为解决一个“热”的问题,而是与健康环保和城市形象发展战略紧密相连。因此,如何开发和设计出环保、节能型绿色生态建筑,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水源热泵是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成熟的低耗能采暖技术,为能源结构调整带来了一个比较可行的实施方案。
水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如地下水、地热水、地表水、海水及湖泊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位热能资源,并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地能(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此时地能为“热源”;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能为“冷源”。
天津市地矿珠宝公司地处城市中心。长期以来,该公司冬季采用传统的锅炉方式供暖,夏季制冷采用分体式空调机。锅炉燃烧时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废气、废物,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给周围的市民生活既带来不便也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另外,夏季空调系统耗电量大,运行成本高,稳定性差。因此,改造该公司的供暖及制冷系统势在必行。由于公司位于天津市中心,补建热网难度大,燃气、燃油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均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同时还存在大气污染。针对这些突出问题,采用水源热泵改造供暖和制冷系统,改造后的系统运行时不仅不会带来任何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还能起到节能、环保等作用。
1 工程概况及要求
地矿珠宝公司要求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总面积为6105m2。其中,1层为珠宝店,3、4、5层为办公室,共114间,2层为客房,共27间。
地下水井采用回灌技术,打有生产和回灌两口井,两口井相距34m,井深均为200m。利用浅层的地下水作为热泵的冷、热源,热泵直接用于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生产井和回灌井冬夏季互换,即冬季供暖的生产井为夏季制冷的回灌井,冬季供暖的回灌井为夏季制冷的生产井。
水源热泵有2台,其中:1#机组:66kW,制热量300kW,制冷量:260kW。2#机组:45kW,制热量198kW,制冷量:182kW。
一般情况,1#机组运行,冬季供暖时机组白天(8:00~18:00)停3次,每次停45~50分钟;夜晚(18:00~次日8:00)停2次,每次停45~50分钟。由于3、4、5楼为办公楼,下班后(18:00~次日8:00)机组按50%~75%运行。空调设备为“三速开关”控制的风机盘管。低温热泵供暖的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低温热泵供暖系统示意图
2 系统运行分析
技术参数
自2002年11月7日至2003年3月24日(3月16,17日没有供暖),共136天,全天每隔2小时观测并记录系统运行数据。跟踪记录系统运行状态参数一方面为了深入研究系统冬季采暖的运行效果,另一方面为最佳利用地热提供科学依据,为地热供暖的利用和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主要记录参数有生产井和回灌井的温度和流量、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室内温度、室外温度。流量是用流量指示积算仪配以涡轮流量计来测量;供回水温度及抽水井与回灌井水温度来自水源热泵数字仪表显示,精度达℃;室内外温度的记录采用温度计,精确为±1℃,其中室内温度是选一间客房为测试对象而记录的数据。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整理后得到在整个供暖期室内外温度变化曲线、生产井和回灌井的温度变化曲线,分别如图2、图3所示。
从图2 可以看出,在冬季采暖期,室外温度不断变化,其日平均温度变化范围为-~℃,而室内温度基本稳定在℃左右,因此,室内温度能够满足供暖要求。
图2 室内外温度变化曲线
从图3可以看出,抽水井的温度在采暖期基本保持稳定,但随着地热尾水回灌量的持续增加呈下降趋势。抽水井温度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采暖初期至采暖期开始后的第60天,抽水井温度基本稳定在℃左右;随着回灌量的增加,在采暖期开始后的第60天和第72天,抽水井温度发生两次明显的变化后,降至℃;此后,随着采暖期的继续,抽水井温度变化不大,并略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随着供暖日期的增多,累计回灌量增加,抽水井的温度有所降低;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室外温度的变化对抽水井的温度影响很大,1月份(即供暖的第60~70天)是冬季气温最低的时候,而抽水井的水温也降到了最低点,仅为℃,随着室外温度的回升,抽水井温度也逐渐升高,在采暖期结束时,抽水井温度回升到℃。
图3 生产井和回灌井的温度变化曲线
经济性分析
初投资:地下水井32万;热泵+风机盘管+管道138万。由于该系统是冬季供暖,夏季制冷,所以初投资的50%计入空调系统。
运行费用包括能耗(电费和水费)、人工费、维修费、折旧费。由于该系统是带有回灌井,免收水费,所以能耗主要费用是电费(表1)。
表1 热泵的运行费用
燃油,燃气锅炉的效率按90%计算,若分别使用燃油、燃气锅炉和热泵供暖,天津市地矿珠宝公司一个供暖期的运行费用(不含设备折旧和维修费用)列于表2。
表2 不同燃料供暖的运行费用比较
3 效益分析
由表1,表2可以看出,利用热泵直接供暖的运行费用较低,这是因为热泵是通过消耗高品位的电能,把热量从低温热源转移的高温环境中,即热泵消耗少量的高品位电能,将产生大量的低品位热能(本文中热泵的cop=),其能量转化效率很高。而燃油、燃气锅炉供暖时,其消耗的是一次燃料,燃烧效率和锅炉效率都不可能是100%,热损较大。所以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热泵是一种高效的设备。
但是从目前热泵、燃油炉、燃气炉的固定投资来看,热泵的初投资较大。从表1也可看出热泵在一个供暖期的运行费用为万元,而为设备预留的维修费用和设备的折旧费用为万元,其所占的比例很大。从而造成热泵供暖的成本较高。但是由于热泵供暖的运行费用低,几个供暖期下来所节省的运行费用也可以折抵热泵在初投资上多投入的费用。另外热泵机组还可以在夏季用于制冷,投资一套装置可以冬夏两用,这在投资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从环保效益来看利用水源热泵供暖,即不影响大气环境,也不消耗和污染水资源,地热供暖和制冷装置无压力、无燃烧、无爆炸的危险,也没有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取消了锅炉房、储煤场、堆灰场、消烟防尘设施等,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可以大大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
天津地矿珠宝公司供暖总面积为6105m2。每年供暖期实际消耗热负荷为2325 GJ,相当于标煤 t。因此,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煤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别为、、和。同时,每年节约废气废物治理费及其它费用为元。其环境效益很显著。
当然热泵消耗的主要是电能,而电能的获得需要耗费一次能源(我国目前主要是耗煤),因此在电能的生产过程中也存在污染问题,但是从工程本身来说,其没有消耗一次能源,没有给环境造成直接污染,其环境效益还是很显著的。
4 结论
(1)利用热泵供暖的运行费用较低,但由于其初投资高,所以其成本还是比较高,
(2)虽然目前利用热泵直接供暖的成本比较高,但是节约了一次能源和环保的费用,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且可以一机两用,冬天供暖,夏季制冷。所以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热泵供暖还是很经济的。尤其在环境要求较高的大、中城市,热泵供暖有一定的优势。
总之,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高效清洁地使用能源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利用热泵供暖应用了环保、安全、绿色、节能采暖新理念,开创了一条新的环保采暖方式。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热泵供暖必将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渝荣.某节能小区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冬季采暖运行的经济分析.制冷与空调,2002,2(4):68~72
[2]李新国,赵军.低温地热运用热泵供热的技术经济分析.太阳能学报,2000,16(1):447~450
[3]朱家玲,苗常海等.地热水源热泵技术应用市场前景.太阳能学报,2002,23(6):447~450
[4]郭志军,王敏.水源热泵系统的概论分析.低温与特气,2001,19(5):8~9
妳是在誇我咩
[1] 柴诚敬编著.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 夏 清、陈常贵主编.化工原理(上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3] 库潘编著.换热器设计手册.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4] 周强泰编.锅炉原理(第2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5] 景朝晖.热工理论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6] 孙丽君,工程流体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7] 李诚,热工基础.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8] 傅秦生,热工基础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 刘桂玉,工程热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间接式地热供热系统与直接式不同,地热水不直接通过热用户散热器,而是通过换热站,将热量传递给供热管网循环水,温度降低后的地热水回灌或排放掉。由于地热水不经过供热管
一般只要是国家认可的正规国家级期刊,知网都是有检索收录的,例如: 1、《上海国土资源》 围绕国土资源诸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及时反映相关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工
论文查重对于大多数毕业生而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直接关系到是否能顺利毕业。目前网上可以论文查重的平台非常多,那么这些系统中是否有检测准确还便宜的?想必大家
一、供热系统消耗能量的环节和评估1.供热系统消耗能量的环节供热系统由热源反热能送达热用户,一般都要经过热制备、转换、输送和用热这几个环节。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热制备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制冷与空调、城市建筑等等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