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5

Elena小妞仔
首页 > 期刊论文 > 浅析古今词义的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咩要减肥

已采纳

一、词类方面的差异1.词的活用现象不同。古今汉语中的词根据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都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古今实词都有活用的现象,但存在差异。现代汉语中一个词被临时借用为其他词,是少数现象。如,“大家都说你很牛气,你就真牛了。”句中“牛”是名词,临时被借用为形容词、动词。而古汉语中词的活用范围比较宽泛,包括:(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使动动词、意动动词,如:“左并辔,右援桴而鼓”中“鼓”是名词用作动词。“孟尝君客我。”中“客”是名词的意动用法。“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中“甘”“美”“安”“乐”等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动词有使动、为动用法,如:“壮公寤生,惊姜式,故名寤生,遂恶之。”中“惊”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惊恐。”“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中“御”是动词的为动用法,“御齐侯”就是“给齐侯架车”。(3)形容词可活用为名词,如:“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中“肥甘”“轻暖”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思是“肥美香甜的食物”和“轻柔暖和的衣服”。(4)数词可活用为动词,如:“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中“一”是数词活用为动词,是“统一”的意思。“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百”“千”活用为动词,就是“一百遍地去做它”、“一千遍地去做它”。2.一些双音节语言单位的构成不同。有些语言单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词与词构成的短语,在现代汉语中却是语素与语素构成的词语。例如,“可以”在现代汉语里是表示可能的动词,如“我可以出去了吗?”;在古代汉语里常常是由“可”和“以”两个词语构成的一个短语,“可”表示“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有“凭借”“用”等意义。如,“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虽然”,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词,是用来连接句子的连词。如“老哥哥虽然不在人间了,但他永远活在我心中。”在古代汉语里是由“虽”和“然”两个词语构成的短语,表示“虽然这样”或“即使如此”等意义。如,“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云梯,必取宋。”二、句式方面的差异1.判断句式不同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要使用判断动词“是”,表示肯定。如“他是老实人。”而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是”;“是”在古汉语中常常是“这”的意思,不是判断词;“是”在古汉语中还构成“惟……是……”的宾语前置的固定格式,如“惟妇言是用”。所以,古汉语中的判断句有其特殊的表达方式,或用“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粟者,民之所种”“陈胜者,阳城人也”;或用副词帮助判断,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或用“为”字式,如“尔为尔,我为我”。2.省略句式不同古今汉语语法中都存在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都可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不同的是:(1)古代汉语中的主语省略以第三人称的省略为多。如,“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如果在现代汉语里,这两句中的第二个主语就要用第三人称代词替代,而由于古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人称代词,这里若名词复说,文章会显得罗嗦,所以干脆省去不提。(2)谓语蒙后省在古代汉语中常见,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少见。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3)古代汉语中常常省略介词宾语的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如,“毋从[]俱死也。”中“从”的后面承前省略了宾语“沛公”。“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中“将以”的后面承前省略了宾语“云梯之械”。现代汉语中的介词,除“被”可省略宾语之外,其他介词的后面都必须带上宾语,构成介宾短语,来修饰或补充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补语。(4)古代汉语有省略介词“于”“以”的现象。例如,“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中动词“逼”与行为的发出者“兵势”之间省略了介词“于”。3.被动句式的构成不同。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主要由介词“被“构成,而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除由介词”被“构成外,常常由“于”“见”“为”“见……于”“受……于”等构成。如,“郗克伤于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三、语序方面的差异古今汉语的语序大致是相同的,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而且都存在主谓倒装,状语前置、后置等语序的变化。但古代汉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语序,是现代汉语中很少见的。这样的语序主要有以下几种:1.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是指把宾语移在了动词或介词的前头,以达到突出、强调的目的。如:“吾谁欺?欺天乎?”中动词“欺”的宾语“谁”前置。“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中动词“过”的宾语“尔”前置。2.定语后置。定语后置就是把定语移到中心语的后面。如:“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中定语“陆离”“崔嵬”后置。3.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就是把修饰动词、形容词的介词结构移到了动词、形容词的后面。如:“招以东居故地”中介词短语“以东居故地”后置。4.物量后置。把表示物量的数词或数量词放在名词之后。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中物量词“一双”后置。总之,古代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只有掌握各自的规律,善于通过比较,明确它们的不同,才能很好地理解古文,准确地翻译古文。参考文献:[1]易国杰,姜宝琦.古代汉语(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赵和兴.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16 评论

清砖淡瓦

以前“狗捉耗子,瞎管闲事”现在“狗拿耗子,精神可嘉”;以前“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现在要“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脚”;以前“开卷有益”,现在“开卷未必有益”。

347 评论

普陀小吃货

浅谈古代白话作品中的古今异义词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的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已经不用了。文言作品如此,古代白话作品亦是这样。造成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原因,常见的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包括褒义贬用,贬义褒用,中性或褒或贬),名称说法改变,即由单音节词转变为双音节词。但是,我们认为,造成古代白话作品中的词古今词义不同或古义消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词义的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一种对象,就叫词义的转移。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不妨将其概括为常见的两种类型。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如“涕”古义指“眼泪”,今义一般作“鼻涕”。《林黛玉进贾府》:“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就是“眼泪”的意思,说得更准确些就是“流眼泪”。再如“面”,古义多指“脸”,而现代汉语则多指“面子”。如古代白话小说在描写女子的容貌时,常常用“面若三月桃花,暗藏风情月意”。这其中的“面”即“脸”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汤”多指“热水”,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多指“煮东西的汁液”。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李小二去里面换汤水时,看见管营手里拿着一封书。”其中的“汤”即“热水”。2、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由甲义转移到乙义时,有时词性也产生了转移。如《林黛玉进贾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风流”古义是“风韵”,属于名词。今义转移为“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如“数风流人物”;或转移为“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如“风流才子”;或转移为“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如“风流韵事”,都属于形容词。再如“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语言”在此是“说话”的意思,属于动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属于名词。

333 评论

晓晓雯雯雯

汉语的词义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今天阅读古书的一个难点,是词义差异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古今词义演变的知识。

古今汉语词义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 古今词义基本未变

古今汉语在词义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汉语的基本词汇,如自然现象的名称、亲属的称谓、肢体的名称等,从古到今意义都相同。

如“天”、“地”、“日”、“月”、“星”、“风”、“雨”、“雪”、“冰”、“水”、“火”、“父”、“母”、“兄”、“弟”、“心”、“耳”、“手”、“口”等均是古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还有一些词虽然不属于基本词汇,但是古今意义也没有发生变化。

《说文》:“钓,钩鱼也。”即用鱼钩钓鱼。 又:“秕,不成粟也。”意思是秕谷是没有长好的粮食作物。古今没有什么变化。又如“蟋蟀”“芍药”都是古书里早就有的词,现在它们还是这个意思。都反映了古今词义有继承性的一面。

(二) 古今词义基本不同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旧词的死亡

有一类词随着历史事物的.消亡而消亡。

如:《韩非子·五蠹》:“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 “膢”是古代楚地在二月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之中祭祀形式消亡,语言中“膢”这个词也就不用了。

还有的词,由于社会观念的改变,被别的词语所取代。

如《报任安书》:“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句中的“倡优”指表演歌舞的和表演杂技的艺人。现在一般叫做“演员”,旧词“倡优”也就不用了。

2、 古今同字异词

有一些本来是不同的词,古代和现代用相同的字记录,因而该字的古义和今义迥然不同。

如《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抢”(qiāng)是触碰的意思,与今天的表抢劫义的“抢”(qiǎng)完全不同。就是一例。

(三)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

TAG:古今词义 异同 情况分析 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又如:

“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意思是直到酒味变酸了也卖不掉。而今天“售”指卖的行为。

又如:

“睡”古今都有睡的意思,但是它在古代专指打瞌睡。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现在则泛指所有的睡觉。

古今词义的差别有时可以相当细微,容易造成误解。对于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在学习中尤应注意分辨。

例如“劝”在古代表示对人的鼓励、劝勉。如《鞌之战》:“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即以此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又如“劝学”、“劝农”都是鼓励的意思。但是人们常会从现代语感出发,把“劝”简单地理解成劝说(劝解)。

又如“敌”在古代是匹敌、相对等的意思。《左传》有“凡公女嫁于敌国”的说法。意思是国君的女儿嫁到大小对等的诸侯国去(即门当户对的意思)。但是人们从许多语感出发,会把“敌国”误解为敌对的国家。

168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西方差异的论文参考文献

    中西家庭教育各有千秋。所以我们就需要深刻了解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取长补短,并且不失时机地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这样中国的未来才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下面是我给大

    quanyanhei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西酒文化差异的论文参考文献

    中西方酒文化论文 人的情绪情感是一种复杂而又高级的心理活动,喝酒能加速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与构成。那么,中西方酒文化有什么不同呢? 一、宗教信仰的影响 人们的宗教

    DIY不锈钢橱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由于我国与西方的生活习惯以及民族习俗的不同,中西方 文化 存在许多差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

    柔情似水9999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文化差异类论文参考文献

    首先, 中英文两种语言使用中的文化相似性在于语言的独特性。语言的结构以及语言的内容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感觉, 有时外语中有些词汇很难翻译成汉语,

    永远幸福6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浅析古今词义的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一、词类方面的差异1.词的活用现象不同。古今汉语中的词根据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都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古今实词都有活用的现象,但存在差异。现代汉语中一个

    Elena小妞仔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