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56

鲜嫩的小豆芽
首页 > 期刊论文 > 内容与形式的议论文素材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新津东方

已采纳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 人们厌烦了寂静,就希望来一场暴风雨;厌烦了规规矩矩气度庄严地坐着,就希望闹出点乱子来。 ------契诃夫 你挣得了安适的睡眠,你就会睡得好;你挣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饭就会吃得很香。这儿的情形和人间是一样的——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你决不能先享受,然后才来挣得。 ------马克·吐温 地狱是一个炉灶,上面放着僧侣的热锅。它是教士的专用灶。天父教士的大厨师,很关心改善僧侣的营养,他把自己的那些不规规矩矩地注意僧侣的诫命的孩子放在烤锅上。 ------霍尔巴赫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版法》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子》 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有度》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韩非子。问辩》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韩非子。八说》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216 评论

JojoYang1231

高中作文经常会考到议论文,所以同学们在平时应该多积累一些可以运用到作文中的写作素材。下文是议论文素材整理,一起来看吧!

1、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人称为“独弦琴上练出来的小提琴家”。他的艺术道路坎坷不平。他生于一小商人家庭,据说,曾因为政治犯罪坐了20年牢。但即使是身陷囹圄,他也不曾灰心,而是坚持狱中学习。他在狱窗边,用一把只剩下一根弦的提琴,坚持苦练,几十年如一日,终于在演奏技巧方面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的创作和演奏,奔放不羁,富于激情,对同时代的浪漫派作曲家有较大的影响。

2、希尔顿集团在当今世界旅店业中可称是扬名五洲,200多幢巍峨壮观的高楼大厦遍布世界各都市,希尔顿集团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原因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希尔顿集团上下团结一致,唐拉德?希尔顿曾这样说过:“我可能是得克萨斯州最幸运的,是福中之人,这种福来自于友谊,来自于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希望我的一生能永远与同僚相处愉快,合作无间,因为我的福来自于他们。”

3、懂得关爱别人的人是受世人尊敬的。以前有个加拿大科学家在做实验时,不小心使两块铀移动了,并且相互冲了过去。若这两块铀相接触,其威力不亚于一颗小原子 弹的爆炸。就在这危急的时刻,科学家用自己的双手,硬是把这两块铀掰开了。一次危机渡过了,可这位科学家也因受到太多辐射,而不幸以身殉职。政府为了表彰其伟大的博爱精神,而授予了他“用手分开原子 弹的人”的称号。他用他伟大的爱,无私地关爱别人,关爱全人类,他赢得了人们对他永恒的敬佩和赞叹。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性何种的历史星河中,有一束星光从未熄灭,它只是默默的在哪里闪烁着光芒。他的光透过了重重云雾,照射入华夏民族的心房,并在此植根,永不磨灭。它便是历经岁月考验的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古者有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志存高远;有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精神;有陶渊明的“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洒脱。诗词文学之精华流传至今,亦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诗词文化的平平仄仄跨越了千古与今人对话,彰显其情感与精神。这就是传统诗词文化在时间跨度上的价值超越。

众所周知,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民族传统节日是融合了各个不同时代的人民的美好祝愿与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支柱。它行走于华夏儿女心中,谁能否认它存在的价值?

说起“否认”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不由想起近代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派对传统文化全盘否认的极端行为。他们全盘否认了传统文化,忽视了其存在的价值与精华,并且幻想全盘西化。连民族的精神与根基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人,又怎么会成功呢?

我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根基,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更是一个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诗词文化对于所处时代的感受与表达,包含了文学界生生不息的动力,包含了中华儿女的情感,更是包含着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所以我们要肯定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而对于高考中新添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我对其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它是以一种新的形式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跨越时空局限在当代星光“再现”。它以新的形式与方法,再次发挥其所包含的民族情怀的作用,再次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芒,是再一次的弘扬中华民族难能可贵的精神。让优秀传统文化再次在当代的学生身上“再现”。

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考验在当今时代再次发挥光和热。而我们所需做的,便是秉承它的内涵并且发扬。我们要以此建立一个具有强大的,追求卓越的,境界高远的华夏民族。让我们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星光照亮更广阔的中华大地吧!

351 评论

爱吃牛蛙的鱼

柳宗元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古文大致为五类。 【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响,尤是政治失意时,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 【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 【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 【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 【骚赋】:独具特色。《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另外一些五古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另外,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刘禹锡始编柳集《河东先生集》。宋代注本较多,韩醇《诂训柳先生文集》为现存柳集最早本子。明蒋之翘辑注有《柳河东集》。事迹见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文安礼《柳先生年谱》。 简介:宗元 (773-819),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溪居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金石刻一千卷,《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生平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 嘉佑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 嘉佑五年(1060),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 等职。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熙宁三年(1070),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卒谥文忠。宋代苏轼书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拓) 文学创作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认为学道而不能至,是因为“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与张秀才第二书》),主张“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却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他的笔记文,有《归田录》、《笔说》、《试笔》等。文章不拘一格,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并常能描摹细节,刻画人物。其中,《归田录》记述了朝廷遗事、职官制度、社会风习和士大夫的趣事轶闻,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都很有价值。 欧阳修的赋也很有特色。著名的《秋声赋》运用各种比喻,把无形的秋声描摹得非常生动形象,使人仿佛可闻。这篇赋变唐代以来的“律体”为“散体”,对于赋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成就不及散文,但也很有特色。他的一些诗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如《食糟民》、《答杨子静祈雨长句》。他还在诗中议论时事,抨击腐败政治,如《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其他如《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再和明妃曲》,表现了诗人对妇女命运的同情,对昏庸误国的统治者的谴责。但他写得更多、也更成功的,是那些抒写个人情怀和山水景物的诗。 他的诗在艺术上主要受韩愈影响。《凌溪大石》、《石篆》、《紫石屏歌》等作品,模仿韩愈想象奇特的诗风。但多数作品,主要学习韩愈“以文为诗”,即议论化、散文化的特点。虽然他以自然流畅的诗歌语言,避免了韩愈的险怪艰涩之弊,但仍有一些诗说理过多,缺乏生动的形象。 欧阳修还有一部分诗作写得沉郁顿挫,笔墨淋漓,将叙事、议论、抒情结为一体,风格接近杜甫,如《重读〈徂徕集〉》、《送杜岐公致仕》;另一部分作品雄奇变幻,气势豪放,却近于李白,如《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更多的写景抒情作品,或清新秀丽,或平淡有味,如《黄溪夜泊》中的“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中的“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等。总的来看,他的诗歌风格还是多样的。 欧阳修还善于论诗。在《梅圣俞诗集序》中,他提出诗“穷者而后工”的论点,发展了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的《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谈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 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他的词,主要内容仍是恋情相思、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善于以清新疏淡的笔触写景〔采桑子〕十三首,描绘颍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写得恬静、澄澈,富有情韵,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另一些词的“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玉楼春〕),“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浣溪沙〕)等,也都是写景的佳句。偏重抒情的词,写得婉曲缠绵,情深语近,例如〔踏莎行〕中上下阕的最后两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过春水春山,把感情抒写得非常深挚。他还有一些词,虽然颓唐叹老、牢骚不平,却直抒胸臆,表现出襟怀豪逸和乐观的一面。还有一些艳词,虽写男女约会,也朴实生动;当然,其中也不免有浅薄庸俗的作品。 欧阳修在经学、史学、金石学等方面都有成就。在经学方面,他研究《诗》、《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提出自己的创见。史学造诣更深于经学。除了参加修撰《新唐书》250卷外,又自著《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他勤于收集、整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编辑成一部考古学资料专集——《集古录》。 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天下翕然师尊之”(苏轼《居士集叙》)。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其中,苏轼最出色地继承和发展了他所开创的一代文风。北宋以及南渡后很多文人学者都很称赞他的散文的平易风格。他的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 俗语:“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当亦系他的作品。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苏轼生平年表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 1036 苏轼降生 1054 娶王弗 1057 中进士;母丧;服孝() 1059 举家前往京都 1061 仁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 任职史馆 1065 妻丧 1066 父丧;服孝()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 娶王闰之 1069 返京;任职史馆 1071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 任密州太守 1076 任徐州太守 1079 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 谪居黄州 1084 往常州 1085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佑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1086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 1101 北返;往常州;逝世 1126 北宋亡 苏轼的三任妻子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之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了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亡妻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朝云墓如今已成为海南名胜之地。 苏东坡的绝命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写诗的时间是他死前两个月,看到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后的即兴之作。

294 评论

天才少女JESSICA

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传说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 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屈原的故事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此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汪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回答者: fubo_163 - 助理 二级 8-8 16:29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生平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全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109 评论

猫女盈盈

生命不是永远张开的弓当过劳死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当知识分子英年早逝不再成为新闻,当小学生把睡一次好觉当成一种梦想,我们是否应该大声疾呼“注意休息,学会休息”?当“水稻之父”袁隆平跳起踢踏舞,当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活跃在球场时,当IT业的骄子们也擂着鼓为足球呐喊时,你是否会发现生命的一种和谐之美?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诚哉斯言。现在也有句话,叫“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如果不懂得休息,工作的疲劳不能 恢复,心理的压力不能缓解,思想的包袱不能放下,身体的疾病得不到诊疗。久而久之,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工作成为一种痛苦,追求变成海市蜃楼,事业变成摧残人的恶魔。最终的结果就是厌学、厌工,甚至是厌生、厌世。休息与拼搏进取并不矛盾。“革命加拼命”“小车不倒只管推”,过去的这些口号铿锵有力,现在听起来仍旧让人肃然起敬,热血沸腾。不过,这些口号强调的是一种敢于拼搏的精神,绝不是提倡大家去蛮干乱闯。孔子的”生无所息”是针对子贡“倦于学”而说的,是强调学习不能倦怠,人生不能停步不前,并非强调不能休息。目标应该坚持不懈,追求永无止境,人生也绝不能“息”。但人生需要休息。休息就像拉力赛中的检修,就像NBA中的拉拉队表演,就像世界杯中的中场休息。它是暂停,而不是停止;它不是甘拜下风,而是前进中的一种形式。真正的休息是为了拼搏进取的休息。游手好闲、东游西逛、吃喝玩乐、得过且过,这样的人是没有乐趣的,这样的所谓休息也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为拼搏所作的休息才有意义,只有在前进的道路上忙里偷闲的小坐才有乐趣。在攀登高山时,我们停下来倒掉鞋子中的沙砾,这是真正的休息;在浩瀚的大海中航行时,我们抛下锚补充淡水等各种给养,这是真正的休息。这种休息是冲锋前的宁静,是春暖花开前种子的蛰伏。大河奔腾不息,有急有缓,有直有弯;大海咆哮不停,潮涨潮退,浪起浪落。人都需要休息,特别是在追赶成功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的人,别忘了,和朋友小酌一杯是休息,和孩子做游戏是休息,做做家务也是休息!我拼搏,我休息,我收获,我快乐!【适用话题】休息、生无所息、生有所息【名师点睛】“休息”是个很“俗”的话题,构思不好就会写得乏味而浅薄。这篇文章开篇不俗。题目生动形象、简明有力地亮出了观点。开始两段用排比句列举了正反两方面的现象,自然地引出了论点。文章的主体按照“为什么要休息”“休息与拼搏不矛盾”“什么是真正的休息”的顺序层层深入,思路清晰。结尾使用了比喻和对偶修辞手法,并且用一种广告语形式简洁而幽默地强调了自己的观点。三人成虎《战国策·魏策》里有个“三人成虎”的故事,意思是说,谣言、谎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可能惑乱人心,使人们信以为真。相比而言,我倒更服膺我国民间的另一句俗语:“事不过三”。它早已成为许多事物和行为的因果命运,尤其是所有说谎者难以逃脱的幻灭定律。《伊索寓言》里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个牧童赶着羊去村外放牧。他常常高声向村里人呼救“狼来了!”第一回和第二回,村里人都跑来相救,但又都笑着回去了。到第三次,当狼真的来了,牧童又放声高呼时,村里人都没有理会。结果,牧童和羊全被狼吃掉了。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说,凡是说假话的人,最终都会得到这样的下场:即使他说的是真话,也没人相信。这个寓言还有一层意思:说谎者一次、两次可以住人,到第三次则只能住自己了。撒谎是人类的劣根性之一。一位哲学家曾说:人间的罪恶有许多工具,谎言大概是适合于所有这些工具的手柄。那么,谎言说上一千遍,就能够变为真理吗?我的回答是:决不会!洁白的真理不会有求于罪恶的谎言。谁播下真话的种子,谁才能收获真理的果实;倘若你撒下的是谎言的种子,那么你收获的只能是灾难和不幸!记得《伊索寓言》里还有一篇《狐狸和鳄鱼》,狐狸和鳄鱼争论谁的家世高贵。鳄鱼细数了祖先的许多光荣事迹,最后说,他的祖辈还当过体育场的场长呢!狐狸讥讽他说:“你即使不说,从你的皮肤也看得出来,你是经过多年锻炼的。”这个寓言的意思是说:撒谎的人是不值得一驳的。诚然,世界上没有人人都不信的谎言,但世界上也从来没有能够持久圆满到最后的谎言。说谎者最终的结局正如伊索所论定的:即使他讲了真话,也不会有人相信——真是“人世间最大的不幸莫过于此”!【适用话题】三、三人成虎、事不过三、谎言【名师点睛】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充分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三人成虎的独到见解。作为一篇成功的范例,本文教会了我们如何写好议论文。一是视角独特,观点精辟。作者由“三”联想到“三人成虎”,联想到《战国策·魏策》、《伊索寓言》,得出结论“人世间最大的不幸莫过于此!”发人之所未发,想人之所未想。如此精妙的议论,如此形象的说法,非一般考生所能及。二是形象活泼,文采斐然。由于议论文本身的特点,不少同学的文章显得思辨有余,文采不足。本文引用了大量的资料、故事,既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又显示了读者丰富的文化积淀。说“安”古人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古时之人就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我也认为: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志者,必先安心。有志之士,必先有心。确定心之所向,志向也将势如破竹地冲破一切阻碍,成就一番事业。诸葛孔明忠义乾坤世人皆知,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把“卧龙”这个名字照得亮堂堂的,孔明将心安在了汉室统一上,最后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可后人永远将佳话围绕在了他身边。元帅岳飞将心安在大宋,一曲《满江红》,唱出了“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志者,安心,心如磐石。治者,必先安心。冰心诗中写道:“心若冰清,天塌不惊”。治国之人,必先做到天塌不惊。心安得稳,国安得就稳。勾践卧薪尝胆终报国耻的故事,再次证明了治者安心。记得从书上看过这么一句话“不可忘,不可念”,用在这里正合适,所谓国仇不可忘,天塌不可惊;家耻不可念,心应若冰清。治者,安心。心若冰清。智者,必先安心。曾经疑惑,曾经迷茫,将心放平,你便是智者。做得到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做得到去留无心看天上云卷云舒,这才是将心放平,一朝不得志便抑郁而终的人,也许是诗人,也许是文学家;也许是学富五车,也许是家财万贯,但不懂得笑看风云,不懂得安心的人,决不是智者。智者,是一份潇洒、一份幽默、一份认真、一份玩笑、一份勇敢,五份安心。智者,安心。心比镜湖。知者,必先安心。佛曰:“渡人自渡。”也许这就是安心的最高境界。与人争名逐利,不如守拙归田的恬淡轻松;与人比权量力,不如渡人自渡的豁达明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只有懂得宽宏,懂得不把世界看得太清楚,懂得笑看得失,淡观荣辱的人,才是知者,才懂得笑看风云。知者,安心。心似苍穹。安家,安国,安邦之人,必先安心。将心安如磐石的人是“志者”;将心置若冰清的为“治者”;将心比作镜湖的必为“智者”;将心看似苍穹的实作“知者”。安心、安家、安邦,之后安天下。【适用话题】说“安”【名师点睛】这是一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考场议论文,考生打破了议论文板着面孔说理的呆板,写出了散文诗般韵味的灵动,读来如行云流水,让人惊叹不已。文章开合有度,收放自如。佳作开篇从“修身”切入,引出本文中心:“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接着又以排比段的形式,提出“志者,必先安心”、“治者,必先安心”、“智者,必先安心”、“知者,必先安心”的四个分论点,在每个分论点的阐释中,又分别对应地抒写“心如磐石”“心若冰清”“心比镜湖”“心似苍穹”的“安心四境”,构思精巧层层递进。最后升华中心,由“安心”扩展到“安天下”,令人拍案叫绝。别让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水,对人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没有水,人类将无法生存。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我们大多数人并未因此而觉得水有多么珍贵。虽然在电视上见过偏远农村的贫水情况,村民们吃水得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地外去担,滴水贵如油,绝大多数村民一辈子都不知洗澡是什么滋味。但是,对我们这些居住在城镇的人们来说,自来水一开,清水哗哗来,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吨水才几角钱,浪费一点仿佛没有什么。所以,我们可以打一壶水喝不了两杯就倒掉,洗一件衣服漂上几遍十几遍,涮拖把哗哗猛冲上十分钟。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水漫金山”无人过问,入厕洗完手水龙头不关就扬长而去,诸如此类的事情俯拾皆是。在肆意挥霍水资源的同时,我们似乎没有听见,“缺水”的脚步日益逼近!大自然是有情的,她馈赠给我们人类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大自然又是无情的,破坏性掠夺和滥用资源的人类必将遭到她的报复。当今地球上的沙漠面积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就是给予人类乱砍滥伐森林资源的惩罚,随狂风肆虐逞威的沙尘暴,是她向我们人类发出的警告。如果我们再不珍惜水资源,对用水加以节制,缺水必将成为我们人类生存的一大困扰。引滦入津、引黄入津,那些兴师动众的庞大工程,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就是为了解决天津的缺水问题。而现在,我国的很多大城市也都面临缺水的威胁,不得不采取分片限时供水、到外地调水等措施暂时应付难题。如果没有了水,人类将会怎样?这是一个电视公益广告提出的问题,随后屏幕上展示的是:一片片干涸、龟裂的土地,一群群蓬头垢面的人们,向天空伸出干枯的双臂,翕动同样干涸龟裂的嘴唇,嗫嚅着绝望的呻吟和企盼。这景象触目惊心。如果我们再肆无忌惮地浪费水资源,也许我们中的一部分,就将“有幸”经历这想象的惨景了。我们的后代子孙,也将“拜我们所赐”,遭受贫水的困境折磨。有一个寓言说道:如果不再节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我们人类的泪水。读后令人醍醐灌顶、振聋发聩。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为了人类的繁荣昌盛,为了不让我们绝望的泪水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让我们每一个人,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珍惜每一滴水。【适用话题】水、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名师点睛】地球是水的星体,如果没有水,人类就失去了生存的依赖。“五十年后,水比油贵”,这句话能引起多少人的心动和行动呢?人们往往是不见黄河不死心,往往去做补救工作,为什么不能把目光放远一点,珍惜现在呢?本文标题极具警示意义,正文中四大板块,层次清晰,内容丰富,言辞切肯,全文的理性论述,确实唤醒了人们的理性思索。 一步与一生我们每走一步,都在抒写自己的历史。昨天有你奋斗的一步,就会有今天你辉煌的人生。昨天有你虚度的一步,就会有你今天悔恨的一生。今天有你精彩的一步,明天就会有你卓越的人生。走不一样的路,做不同的人。一步,有时候,就是一人生。有贤者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古人就十分重视通过内心的自我反省来达到完美的人生形式,通过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来注重对人生道路的影响和选择。这何尝不是一步一人生的折射?穿过历史广袤无垠的时空隧道去追寻,追寻漫漫长河中不同的一小步所产生的人生一大步。“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尔”。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的第一步,抒写了他们轰轰烈烈的人生,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深深影响着后来者。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其作者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曾想把自己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音符中。在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后作出了这样一步选择:把自己活着下去的一步成就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作品之决定。正是他这一步,成就了一个史学家辉煌的一生。一步一天堂,一步一地狱。我们应该从细微处着眼,去走好人生每一步。自古就有很多英雄毁在了一步之上。项羽鸿门宴时若无妇人之仁,听从亚父的建议,恐怕那汉朝要改姓吧!神明如诸葛,恐怕也未想到街亭失守!拿破仑若考虑到了俄罗斯的冬天是那么寒冷,恐怕那一仗,也不见得就输得那么狼狈。┅┅诸多的一步,怎么能不让我们擦亮眼睛?人生一世,看似要经历许许多多的片段,是由它们一幕幕地拼接成的,路是一步步地走出来的,有时候,尽管步履艰难,困难重重,可我们还是会走出去的,只要我们坚信自己,只要我们的心总是向前的,只要我们不放弃自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小足迹,也能造就一部不同质的人生形式。例如有人因以身试法而造成终身遗恨。有人因在关键的时刻走好一步,而后成就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人生历程。“一着不慎,全盘皆输”,棋盘上的一着决定着整盘的命运,人生的一步何尝不决定着不同的人生形式。失败的人生形式,源于当初轻率的一步,辉煌的人生形式,就源于当初英明的一步,因而在人生旅途中,看似小小的一步,其实与一生的形式是源与流的关系,是主与次的关系,也是成与败的关系。要获得创造天堂的人生模式,就要有经历炼狱一般的磨难的一步,要有鲜花和掌声的人生模式,就必须有汗水和勤劳的一步。【适用话题】一步与一生【名师点睛】这篇文章开门见山地点出了议论的主题,直接阐明作者的观点,再层层深入地铺展开来,用了大量例证说明中心论点。说明人生的不同的每一小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不同的人生形式的关系。文章思路清晰,步步紧扣文章的中心论点,但是,文章语言上缺少诗情画意,显得有些呆板,虽然思路清晰,但主题表现得只是—个方面而不是一个立体,所以显得单调。成功之处告诉我们,写考场作文不一定要出奇出新,四平八稳的骨架和清晰明晓的思路同样重要。找到人生的定位人生漫漫,生命悠悠,在前进的旅程中,每一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生活大海里,请给自己准确定位。你看啊,翱翔蓝天,俯)中抓羊,那是老鹰的特长,而单薄瘦小的乌鸦,却总想要展雄鹰的姿态,捉羊不成,反成为牧羊人的囊中之物。如此结果,正是没有找准自己位置的缘故。其实,它也很漂亮,为何总要羡慕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呢?乌鸦如此,人类有时何尝不是这样?生活中时常有人会羡慕别人的种种,却又是忽视了自己拥有的不同于他人的特性。在盲目艳羡他人的同时也扼杀了自己特长,成为平庸无奇的一员。殊不知,“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人都是特殊的体,上帝赋予我们独特的个性,只要我们走出盲目模仿别人的樊篱,批准自己的位,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丰富多彩。走进生活的空间,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向我们展示着他们的风采。世界最大广告公司创始人大卫·奥格威做过推销员,当过农夫,当过外交官,来移居美国,同时不断来往于欧洲大陆。这时的奥格威,雄心勃勃,他有两个最的心愿:一是拥有一部劳斯莱斯汽车,一是获得爵士爵位。每当黄昏时分,他便来到英国国会下议院,坐在观众席里倾听别人辩论,希望有朝一日那里也会成为自己的讲坛。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一切失去了兴趣。他对自己说:“这并不适合我。”然后就站起来,以一种轻松而坦然的心情走出下议院。在感到一种解脱之后,紧接而来的是内心的焦虑,38岁了,还能使生命辉煌吗?不久,他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后来他被称为现代广告教皇。找准了人生定位的大卫·奥格威演绎了自己完美的人生。让我们把目光在投向2005年春节晚会的现场,一群美丽的少女用她们优美的舞姿征服了所有的观众。“千手观音”让每一个中国人记住了她的名字。你可知,就是这群少女却是在无声世界里长大的。是的,上帝让她们失去了声音,她们却用优美的肢体语言告诉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找准自己的位置,就会获取成功!说到科学发展史,有一个名字我们不得不提起,霍金,这个生活在轮椅上的巨人,残疾的身躯让他更清楚地明白自己拥有他人所没有的发达的大脑。是的,他不可能像其他人那样在这个世界上自由徜徉,但他却可以用自己的大脑在广阔的宇宙里驰骋。霍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成就了21世纪科学史上的神话。所有的成功,所有的精彩,无不源于准确的定位,前贤的完美人生昭示着这一点,身边的成功人士也用活生生的事实提醒着我们。朋友,人生漫漫,生命悠悠,在前进的旅程中,每一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生活的大海里,请给自己准确定位吧!【适用话题】人生与定位、自不量力【名师点睛】本文首尾呼应,内容充实,主题突出,语言流畅,过渡自然。1.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开头简洁,一句“每一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生活的大海里,请给自己准确定位。”亮明了观点。结尾仍以这一句结束,回应开头,突出主题。 2.主题段中作者选取三个材料,中外结合,层层推进,使论点逐渐深化,使内容逐渐充实。其中大卫·奥格威的事例有新鲜感。 3.文章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句式富于变化,过渡自然巧妙,如“乌鸦如此,人有时何尝不是这样?”“走进生活的空间,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向我们展示着他们的风采”。虽然简单但过渡效果很好。摆脱悲观,做个乐观的人面对同一只在空中飞翔的小鸟,有的人为它叫苦,有的人却认为它很快乐:这就是悲观者与乐观者的区别。面对同一件事,悲观者畏首畏尾,患得患失。而乐观者则踌躇满志、自信十足。所以悲观者总是不能抓住机遇而乐观者总是能够成就辉煌。所以,从今天起,我们要做个乐观的人,摆脱悲观的阴影。悲观者之所以一事无成,就在于他态度消极,缺乏自信。一件事明明是美好的,但在悲观者看来,美好的都是短暂的,内心不免蒙上一层阴影;一件工作自己明明能够胜任,他却担心万一做不好的种种后果,自己心神不定,自然也就无法把工作做好。西汉才俊贾谊,才华横溢、卓尔不群,在当时无人能及,但就是这样一个才调绝伦的才子却因粱王坠马而遭贬,便悲观厌世,从此一蹶不振,最终一篇<<吊屈原赋>>聊寄心怀,便抑郁而死。粱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倘若贾谊仍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相信他的一生会更加光彩灿烂。与贾谊的悲观态度截然相反,史蒂芬·霍金这位科学界的“泰山北斗”在面临厄运时仍能以一颗乐观之心面对。有一次一位女记者问道:“霍金先生,难道你不为被固定在轮椅上感到悲哀吗?”霍金用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了这样的话:“我的大脑还能思考,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还有我爱和爱我的人,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上帝给了我一个思想飞扬的空间。”这是何等的乐观与豁达!霍金不但其科学成就令人景仰,其精神态度也令人钦佩。乐观者就是这样,对工作对生活始终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命运。乐观者懂得欣赏生活中的快乐,他们流连春日鲜花烂漫,夏日莲叶田田,秋日红叶飞舞,冬日梅花傲雪。带着这份恬适悠然的心情上路,自然会洒下满路的芬芳。我们承认乐观与悲观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正结伴走来。乐观便是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是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是苏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豁达;而悲观则是李清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哀伤,是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凉,是项羽“此天亡我,非战之过也”的慨叹。既然悲观让人忧伤,让人消极,而乐观让人自信、豁达、向上,何不摆脱悲观,做个乐观的人,去赢得精彩的人生?【适用话题】 乐观与悲观【名师点睛】 本文是一篇写作规范的议论文。题目即论点,观点明确、正确,论据典型,论证思路清晰,正反对比,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更有古诗文句支撑,说服力很强。行文流畅自然,在“起、承、转、合”方面做的很巧妙,不着痕迹,尤其是末段堪称“豹尾”,响亮有力,令人发省。唯感缺憾的便是论据犹显不足。多给分

228 评论

小库2011

友善----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 电影开演前,一位朋友心安理得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过道上,一位迟来一步的姑娘冲着他微笑。电影开演了,这位朋友感到姑娘的目光还在冲着自己。他不自然起来,借着银幕上的反光又对了一次座号,这才发现自己“雀占凤巢”。他站起来,连说“对不起!”“没关系,”姑娘莞尔一笑:“怪我来迟了。” 这就是“友善”,以友好善良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 社会生活不论多么复杂,说到底是由各种性质、各种层次、各种方式的人际交往组成的。 人生在世,会碰到许许多多来自别人的“对不起”。在公共汽车上,有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在一个集体中,有人出于不那么高尚的理由,说了一些对不起你的话,甚至做了一些对不起你的事。这个时候,需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来自别人的“对不起”,宽容、谅解、理解别人,而不能针尖对麦芒,更不可冤冤相报。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可能制造许许多多的“对不起”。会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不小心溅了别人一身泥,无意间一句话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也可能由于一时糊涂或迫于外界的压力,做了伤害别人感情、损害别人利益的事。这种时候,尤其需要友善。无意中伤害了别人的,要真诚赔礼道歉。由于自己的主观原因伤害了别人的,需要得到别人的谅解,但自己不能谅解自己。要以友善的态度,切切实实改正自己的错误,以反复的真诚的长期的努力重新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友谊。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可以从道德观上来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名言。社会生活是一张无形的网,每个人都是这张社会关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不论自觉不自觉,愿意不愿意,他每时每刻都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在家庭生活中,要处理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在单位,要处理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到商店,要处理顾客同售货员之间的关系;上了火车,要处理乘客同乘务员的关系……如此等等。可以说,我们每走一步,每办一件事,都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对同一件事,人们往往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的处理方式,显示着不同的智商、才能和道德修养,也带来不同的结果。 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无不希望生活在友好、友谊、友爱的氛围中,无不希望自己的周围充满善意、善良、善举。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的目的,就是为了动员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创造这样一个人人心情舒畅、处处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这就需要每个公民都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友善的态度与同事相处、与家人相处、与朋友相处。这种融洽友善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心情愉快,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大大加快我们国家发展的步伐。 友善----友谊的阳光 我在与一些同学在谈话过程里,他们都提到人际关系很难处理,由于长期竞争或利益的冲突,感到压力很大。有时候平常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也会一言不和而形同陌路,使人心绪烦躁不安,有人说:做人真难! 静下心来分析一下,不难发现许多同学是没有认真理解什么叫友善,怎样做到友善。"友善"即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和睦。对这个概念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人认为前一个"人"是指别人,后一个是指自己,即别人和自己亲近、和睦。另一种人认为前一个"人"是自己,后一个是别人,即自己和别人亲近、和睦。当然,位置一调,自然是两种结果。 前一种的主动方在"别人",即别人要多考虑"我"的感受,照顾我的立场,结果是不能和敬待人,渐渐的失去心理活动的空间,器量小,从而烦恼丛生。而后一种的主动方在"自己",即主动关爱别人,他深深明白:每个人因个性,生活层面不同,价值观,习惯方式各异,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处理,最后在人与人之间自然达到亲近与和睦。 讲到这里,我想大家对怎样做到"友善"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 首先,我们要学会将心比心,主动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认识、体会别人的观点、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其次,我们要学会宽容,像容忍自己一样去容忍他人,每一个人因为对自己导致过错的原因、背景了解的比较清楚,所以对自己的过错比较容易原谅。而在对待别人的时候却不够客观。实际上,就个人而言,我们并不比大多数人更好或更坏。所以,希望我们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求全责备。 再次,我们还要学会赞美,每一个人都有被肯定的愿望,恰如其分的赞美,能使人感到人际间的温暖和温馨,并有效的增加自己与别人之间良性心理交流成功的塑造友谊。 同学们,友善是缔造友谊的阳光,一缕微弱的阳光也能照亮一片心田,当友善的阳光照耀别人的时候,你的心头也一定会感到温暖! 名人名言: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 果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孔子:《论语·述而》

288 评论

今日风向左

议论文概述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说法或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感受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文体简介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记叙文是以事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 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说服,以表明自己的见解、主张、态度的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 、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 中,高考必考议论文的种类(按照论证方法分类)1.立论文1、定义:指针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正面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要用充足的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证明所提出的论点 2.、要求:(1)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 (2)用充足有说服力的论据 (3)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2.驳论文1.、定义:论辩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同时阐述己方的观点 2.、方式:(1)提出论点 (2)证明论点 (3)总结论点 驳论文的破立结合 定义: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再批驳已指出的错误论点,并在批驳的同时或之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加以论证。议论文的三要素-介绍1文章举例《坚持就是胜利》 人们都想在事业或学业上有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 被人们授予“发明大王”的美称。 狄更斯和爱迪生就是靠坚持而取得最后的胜利的。坚持,使狄更斯为人们留下许多优秀著作,也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许多精品;坚持,使爱迪生攻克了许许多多的难关,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可见,坚持能够使人取得事业和学业上的成功。 那些失败者往往是在最后时刻未能坚持住而放弃努力,与成功失之交臂。曾记得德国一位化学家在海水中提取碘时,似乎发现一种新元素,但是面对这繁琐的提炼与实验,他退却了。当另一化学家用了一年时间,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为元素家族再添新成员——“溴”而名垂千古时,那位德国化学家只能默默地看着对方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两位化学家,一位坚持住了,取得了胜利;另一位却没有坚持住,未能取得成功。可见,能否坚持是取得胜利的最后一道障碍。在最黑暗的时刻,也就是光明就要到来的时刻,越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坚持。因为坚持就是胜利。(常天琦) (在浸液中通入Cl而错失发现溴的机会的科学家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现溴的是法国科学家巴拉尔,望作者写作时注意下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是“德国化学家”,并非“瑞典化学家”。)1、论点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类事件的看法、观点、主张,它要求要正确 、鲜明、有针对性,一般表现在文章题目,或第一句话,或结尾。如《坚持就是胜利》一文的论点就是一个人要想取得学业上或事业上的成功,坚持是一个重要条件。2、论据论据是证明论点正确的证据,要想证明论点的正确。首先,论据必须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能够充分证明论点。其次,论据要具有典型性,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第三,论据要新颖,尽可能寻找一些新鲜的、能给人以新的感受和启示的论据。 如在《坚持就是胜利》一文中举的狄更斯、爱迪生和瑞典化学家的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都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既具有典型性,又让人觉得真实可信。3、论证过程议论文的三要素-介绍2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根据题目写出一个观点,再加以阐述说明,重要的是要有说服能力,三要素缺一不可,下面的仔细看看,以后就可以多试着写作,这样作文才可以有长进。此外,还要多记一些名言警句和名人事例,以便在作文中更好的应用。(一)论点(1)论点的含义: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2)论点有几个:一篇文章的论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不止一个。如果论点不止一个,那就需要明确中心论点。这几个论点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 (3)论点的位置:文章的论点可以安排在开头,也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有时会是标题。即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任何位置。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 (4)论点的呈现方式: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 (5)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 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特、新颖。(二)论据(1)什么是论据: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2)论据的类型: ①事实的材料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a. 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 统计数字,d. 亲身经历、感受。 ②理论的材料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 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3)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三)论证(1)什么是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论证的类型:议论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①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②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3)基本的论证方法:包括三大类五种:归纳法、例证法、演绎法、比喻法、对比法。 ①归纳法。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归纳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前者即我们通常所说之归纳法,后者我们称为例证法。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②演绎法。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演绎法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如大前提“凡金属都可以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结论“所以铁能导电”。 ③比较法。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常将它分为二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对比法是通过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4)论证方法也有叫举例论证、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5) 驳论方法:驳论有三种方法,即①反驳论点、②反驳论据、③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①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②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点论据必定得出错误的论点。③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议论文三要素-介绍3详细说明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定义: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形式:针对话题的带有明确的表态性的完整的判断句 1.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 2.如何找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但在考试中,最好要明确论点,因为阅卷老师没有过多时间去阅读,最好让他们一目了然。以防止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扣分) 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2.理论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证明与被证明 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议论文三要素-介绍4一、议论文的三要素:1、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 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①文题 ②开头 ③文章中间 ④结尾 2、论据 用来证明论 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选用事实论据 要注意: ①必须具有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是 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最起码是登过报纸上过电视的 。 ②最好具有新颖性。 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概括 ,能证明论点即可。 选用的理论论据要注意: 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但是不能选取小说中的比如:保尔之类的。 ②要精 确,不能 篡改、歪曲。 ③和论点有必然联系,能证明论点的。 3、论证:论证时使用论据证明论点 的过程 。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 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 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也即: 引论 本论 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式结构 b、对照 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也叫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 作论据来证明论点,俗话说事实胜于 雄辩。 b、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除引用上述介绍的理论论据以外,还 可以引用一些古 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 文的文学性。 c、对比论证(也叫正反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 d、喻证法(也叫比喻论证),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文学性、说服力。 e、类比论证二、议论文逻辑性的具体体现。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严密、有针对性。 段落与段落之间 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 ,如总分 、对照 、层进 、并列等。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来突出这种关系。如: “有”、“还有”“虽 然、但是”“固然”“诚然”“由此”是等。三、议论文写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尤其是议论文,是奖善惩恶的,是对 人们进行规劝疏导的,是对人们引导作用的,因此必须有说服力,并要有正确 的价值取向。 认真上政治课,经 常的看看说理性的文章、名言警句等,将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提高我 们认识能力,对我们写作,尤其是议论文 的写作大有好处。它会起到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思想,提高说服力的 作用。议论方法1、演绎论证法演绎论证法是从已知的一般原理,规律出发,推知个别事物本质特征的论证方法。如果说归纳论证法是从特殊到一般,那么,演绎论证法是从一般到特殊。运用演绎论证法要求大前提、小前提必须真实、正确、一致,同时要求推论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会出现纰漏。如习作《坚持就是胜利》采用的就是演绎论证法,大前提是坚持就是胜利,小前提是狄更斯、爱迪生坚持了,所以胜利了,结论自然得出。2、其他方法此外,论证的方法还有很多,像借古论今法,采用数字法,排比论理法,描写论理法等。我们掌握的方法越多,说理就越有深度,有说服力,就越具有令人折服的逻辑力量,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议论文结构1、基本结构1.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和解决问题(结论)。2、分类2.如果从文章内容的逻辑关系来分析,议论文具体的结构形式可分两大类: a.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 例1.“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 例2.“起承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问题(起);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承);是从各个角度证明论点(转);最后归结,就是(合)。 例3.并列式结构。 b.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例如: 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 有“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有“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总之,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常见的考试题型:(1)找出论据加以概括(人名+事件名+论据属性) (2)论据作用(为论点或分论点服务) 具体的如: ①举例论据:引用事实,通过举___的事例,具体有力的论证的观点,用事实说话,很有说服力。 ②引用论据:通过引用___,充分有利的证明了___,增强文章说服力,体现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③对比论证:通过___与___对比,突出观点。从而证明了___,使论证全面。 ④比喻论证:用___来比喻___,突出有力的证明了___,从而证明了___。使观点形象生动,浅显易懂。 具体的语境要具体分析。 (3)根据论点补充论据(作用:使论证更全面,更有力,更具普遍性) (4)反推论点 (5)解析语段中论据使用是否恰当(质疑:属性,全面性,典型性,呼应关系)学习方法初学这些议论文的操作方法, 可以从模仿开始。以一篇文章为例。最典型的是吴晗的《谈骨气》 : 1、引论部分:开篇提出论点:我们中国 人是有骨气的。 接着,用孟子的话解释论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本论部分 :用三个事例分别证明论点:文天祥 的富贵不能淫;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贫贱不能移,闻一多的威武不能屈。 3、结论部分:解释当今无产阶级的骨气并发出号召。 三个部分之间都有过渡:在引论和本论之间有“我们祖 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 事迹,还有他积极的教育意义。”引出下面三个事例的叙述。本论和结论之间有“孟子的这些话,虽然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他积极的意义。”进行过渡。 在第一和第二例之间,有“另一个故事”“还有个例子”进行过渡。这些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 三个部分分别回答了三个问题:引论部分解答 “是什么”的问题;本论部分解答“为什么(有骨气)”的问题;结论部分回答“我们怎么办”的问 题。 三个事例都是概括叙述的,每个事例的后面都有几句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阐明了事件所包含的意义,把事 例紧 紧地扣在论点上,是论点和论据联系的纽带,否则就就事论事,论点和论据脱节了。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列举事实材料和运用逻辑推理,来阐发,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表明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各行各业的人为了接受或表达思想,都需要经常阅读和写作这种文体。 一篇议论文,通常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论点是议论文所阐发的思想观点;论据是文中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论证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揭示。这三者的紧密关系,构成了一篇议论文的主体。附:简短议论文参考一滴泪水的重量 有人说,女孩是水做的。 因为爱哭。 我说,女孩是水的天使,上帝赋予她一颗较为敏感的心。被周围一切感动着,同时感动着周围一切。 有人说,哭是因为孤单。 因为没有人陪你泪流。 我说,哭是因为幸福,因为你有被感动的资本及能够感动的心。在欣赏着周围的风景,同时也是一道让人欣赏的亮点。 坦白说,我是脆弱的。尤其是身体抱恙的时候。但一句问候的话语,一个亲切的眼神都会让我感动地痛哭流涕。娴静时,总会想到他人对自己的好,便会掉泪。 有时,一个人静下心来思索着一些东西。感触着周围的一切,四处平静地如丝绸一般柔软。心若止水的平静。会想,我是幸运的。 评语: 有泪确是一件好事:有泪就有敏感的神经和丰富的感情、超凡的想象。 最后一课。 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讲台上告诉他的学生们:“奋斗通常是指一种强硬的人生态度,主张不屈不挠的,勇往直前。但事实上,人面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是极其渺小的,因此,不要因为年轻的激情而被‘奋斗’这个词误导。” 学生们很吃惊,这样的话竟然由他们敬爱的导师讲出来,像极了某个小品中的场景。教授显然看懂了台下同学们的情绪,笑呵呵地说:“在我看来,奋斗包含两个层面一一积极斗争和消极适应。请大家随我走一趟。” 几十个人来到教授家门前的草坪上,教授指着一棵老槐树说:“这里有一窝蚂蚁,与我相伴多年。”学生们凑上前观看:树缝里有小洞,小蚂蚁们东奔西跑,进进出出,很热闹。教授说:“近些日子,我常常想办法堵截它们,但未能取胜。”学生们发现,树周围的缝、小洞大多被泥巴、木楔给封住了。“可它们总是能从别处找到出路。”教授说,“我甚至动用樟脑丸、胶水,但是,它们都成功地躲过了劫难。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它们唯一的进出口在树顶,这是很不方便的;而一周后,我发现它们重新在树腰的空虚处开辟了一个新洞口。” 学生们表示钦佩。教授说:“蚂蚁们的生存环境不比你们广阔,它们的奋斗舞台实在很狭窄,更重要的是,它们深深理解自己的力量。因此,它们没有与我这个‘命运之神’对抗,而是忍让与适应。当它们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洞口被堵死这一事实时,它们就很快地适应了。而自然界中那些善于拼搏、厮杀的猛兽,如狮子、老虎、熊,目前的生存境况大多岌岌可危,因为它们与蚂蚁相比,似乎不太懂得奋斗的另一层力量——适应。” 教授说:“适应环境本身就是奋斗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开辟战场去对抗,生活才有胜算的光明。好了,祝你们奋斗成功。”议论文写作细节(一)认真思考 1.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不要就事论事。有时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但认真分析一下还是能够发现问题。在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中发现了问题,这就是高瞻远瞩。 2.见微知著:也就是说,要从报微小的事物中看到一种发展的趋势,看到一种大的事情。 3.由表及里:要从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 4.由此及彼:有时两个事物看上去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他们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你要能把他们挂起钩来。 (二)注意材料 1.占有材料 2.库存材料: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对做什么事情都很重要,也要以信息化来促进教学质量。信息是仓库,有的同学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话,就因为摄入的信息量少,所以要善于捕捉信息,占有库存材料。 3.运用材料:在写作时,要对储存的材料库进行筛选,提取你所需要的材料。 (三)语言表达 分析提炼出了观点,又筛选好了材料,接下来就是语言表达了。语言不在华丽,关键是准确、简洁,历来大作家们的作品看起来都不是很华丽,但却读起来琅琅上口,耐人咀嚼,而且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就像我们现在读鲁迅的作品,一样能感到语言很优美。其实,大部分同学语言表达不成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材料少,立意不高。[2]议论文基础写法论点的基本要求是:作者的主张看法和观点;论据基本要求是:事实论据(名人事例)和道理论据(有权威性的名言,格言,诗句和俗句);论证的基本要求是:对比说理、比喻说理和引证法。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101 评论

相关问答

  • 外在与内在议论文素材

    外表与内在作文 外表与内在作文,作文是一种创作,思维的发散能够使作文的角度更多,多多阅读才能够学习更多的写作经验,文笔是在一次次磨练中锻炼出来的,下面一起来学习

    胖墩er猫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内与外议论文素材

    外表与内在作文 外表与内在作文,作文是一种创作,思维的发散能够使作文的角度更多,多多阅读才能够学习更多的写作经验,文笔是在一次次磨练中锻炼出来的,下面一起来学习

    clover冬儿12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宽容他人的议论文素材

    快圣诞节啊看来大家看lsd机器哦iwjdqkowejklqjdklqwdjklwdjqwkldjlkasjdkla

    beetleleo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宽容为题的议论文素材

    宽容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化害为利,化敌为友。以下欢迎大家阅读语文迷网整理的关于宽容的论据素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道理论据: 1、最高贵的复仇之道是宽容。—

    阳光小暖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形象议论文素材

    我们在写议论文的时候,经常会引用一些名人事例,这样可以为自己的作文增加吸引点,我整理了高中议论文素材经典名人事例摘抄,具体来看一下! 1、三国时,曹操率军作战,

    潘潘大小J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