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传播特色研究论文的参考文献

传播特色研究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传播特色研究论文的参考文献

你大几的?大一的话我有十一个关于新闻学概论的题目……

媒体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我整理了媒体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你有用。

参考文献

[1]刘扬。 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影视剧传播与本体美学特征 [J]民族艺术研究 .

[2]陈共德。 我国新媒体电影发展路径分析 艺术评论 [J] .

[3]陈思羽,姜东波。 论影视媒体的新媒体化转型[J] 艺术百家 .

[4]宁翔。 论新媒体广告的现在与未来 [J] 电影评介 .

[5]权亚楠。 微电影流行性成因分析 [J] 电影评介 .

[6]姜燕。 新媒体对新世纪十年中国电影制作的影响 [J] 现代传播 .

[7]陈吉。 一场失却了灵魂的杂耍--新媒体时代的中国电影批判[J] 探索与争鸣.

[8]石磊。 新媒体概论[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5.

[9]郭宇靖,张家正。 微电影:商业色彩下的电影梦 [J] 中国传媒科技 .

[10]齐伟。 微博与华语电影营销的新选择 [N]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11]刘瑞红,梁锐。 影视领域中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分析 [J] 电影文学 .

[12]未知作者。 从影视到影像--北京电影学院首届“新视像·新媒体艺术节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3]吴徐君。 综合性院校影视和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J] 电影文学 .

[14]孔彬。 消费电子技术发展对广播影视新媒体的影响 [J] 广播与电视技术 .

[15]未知作者。 上海电影节巴塞罗那首度跨界举办新媒体论坛 [J] 互联网天地 .

[16]李鹏。 互联网--第二媒介时代纪录片发展的新纪元 [J] 电影评介 .

[17]甘美忠。 消费电子技术发展对广播影视新媒体的影响 [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18]唐乘花,肖凭。 浅论微电影在企业营销中的运用 [J] 消费导刊 .

[19]刘新业。 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传播变革 [N] 沈阳大学学报 .

[20]张名章。 网络剧的'艺术生成与美学特征 [J] 民族艺术研究 .

[21]未知作者。 新媒体,人人看电影?人人做电影?[J] 中国传媒科技 .

[22]林三芳。 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影的平民化路线-兼论新媒体对国产电影平民化的影响[J] 当代文坛 .

[23]韩学周,马萱。 新媒体营销在电影中的推广应用--以《失恋 33 天》为例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24]谷国庆。 电影发行的新媒体渠道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25]黄凌子。 影像、网络与大众--以《11 度青春》为例看”新媒体电影“现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J] .

[26]卢志强,张丽。 新媒体冲击下的影视与音乐产业 [J] 电影评介 .

[27]秦翼。 新媒体时代电影趣味的多元化转变 [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8]柳婷婷。 网络新媒体电影评论概析 [J] 电影评介 .

[29]向勇,李天昀。 试论新媒体电影的版权保护问题 [J] 艺术评论 .

[30]未知作者 新媒体:人人看电影,人人做电影[J] 中国传媒科技。2011(6)Christina Fan. Twitter Used to Predict Box Office Revenues. [OL]

[31]Seung-Bo ParkKyeong,Jin OhGeun-Sik Jo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 a movie using character-net. [J]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32]Ufuk SakaryaZiya TelatarA.,Aydin Alatan. Dominant sets based movie scene detection.[J] Signal Processing

[33]Delon, J. Movie and video scale-time equalization application to flicker reduc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34]Ufuk SakaryaZiya TelatarA. Aydin Alatan .Dominant sets based movie scene detection.[J] Signal Processing

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如何定题目

首先看是什么专业的题目

其次根据专业和教授的口味来定

题目尽可能不要大众化

(一)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

(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

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三)完成初稿

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

(四)定稿

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

1. 试论大众传播受众权利的保护

2. 试论“媒介殖民主义”

3. 我们为什么喜欢上网

4. 浅论网络传播环境净化策略

5. 大众传播受众价值的再认识

6. 民营网吧生存状况思考

7. 试论网络时代的贫富差距

8. 试论互联网络中的舆论引导

9. 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保障状况及思考

10. 由我国大众传播现状引发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再认识

11. 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作用

12. 我国大众传播内容与社会道德教化的冲突及思考

13. 试论网络传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14. 论我国大众传播工作者的素质

15. 试论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并存状况下大众传播效果

16. 从蔡智恒网上小说看网络小说

17. 从《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看路遥

18.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19. 试论余华的《活着》

20. 试论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21. 大众传媒与“少年作家”诞生与生长

22. 试论小说与其改编的电视剧间的互动关系

23. 试论受众对传媒的需求

24. 试析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25. 试论手机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

26. 试析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的保障状况

27. 试论传播媒介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8. 媒介为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世界

29. 职业记者的危机——互联网络、手机对记者职业的影响

30. 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1. 试析“易中天现象”

32. 浅析央视10频道“百家讲坛”的选题策略

33.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

34.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

35.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

36.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

37.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38.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39.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40.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

41.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

42.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1. 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2. 新闻传播中保障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

3. 新闻侵权诉讼的应诉对策研究

4. 新闻侵权诉讼的防范与对策研究

5. “新闻审判”的中西比较

6. 论新闻侵权案审判中“公共利益”原则的适用

7. 对舆论监督引发新闻侵权纠纷的实质分析

8. 论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采访权的保障作用

9. 论新闻媒体对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作用

10. 试论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

11. 论报道自由、评论自由与“新闻审判之界限

12. 论传播权利的保障和救济

13. 对电视法制节目未来走向的思考

14. 如何克服电视法制节目的负面效应

15. 虚假广告的治理与媒体的责任

16. 电视名牌栏目的广告效应分析

17. 虚假广告治理的对策研究

18. 电视法制栏目的个案分析(选择某一法制栏目,如“拍案说法”或“今日说法”,进行分析)

19. 论“新闻审判”产生的根源

20. 论“新闻的真实”与“法律的真实”

21. 对新闻侵权案件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22. 论表达自由的限制

23. 论保障知情权与表达自由的实现

24. 论法制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

25.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法治的价值

26. 论表达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平衡

27. 论司法与传媒的良性互动

28.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权利

29. 新闻自由的法律界限

30. 舆论监督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31. 论新闻媒体侵权的责任豁免

32. 宪法司法化与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

33. 论新闻法制与党对新闻的领导

34. 政府官员的名誉权与舆论监督

35. 舆论监督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

36. 对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审判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分析

37. 论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

38. 论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39. 论广告传播对社会流行的影响

40. 广告对传统的性别偏见的固化作用

41. 对广告新闻化的思考

42. 盲目的偶像追捧与媒体的社会责任

43. 从传媒的影响力看“超级女声现象”

44. 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看“超级女声现象”

45. “超女热”对文化的冲击及其分析——从“超级女声”到“梦想中国”

1. 报纸版面设计趋势分析

2. “厚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 “厚报”的产生与发展

4.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新崛起

5. 论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

6. 论报纸的形态及变化

7. 中英新闻标题比较

8. 论编辑思维

9. 对美国“新闻自由”的解析

10. 论新闻图片的作用

11. 论报纸头版的新功能

12. 论新闻标题的特点

13. 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比较

14. 论报纸的新闻语言特色

15. 论传统报纸的走向

16. 论编辑的素质要求

17. 《重庆时报》的版面分析

18. 论新闻策划

19. 论报纸副刊的变化及作用

20. 报纸专栏分析

21. 论报纸评论的特点与作用

22. 论新闻编辑的创造性劳动

23. 论报纸编辑的隐性劳动

24.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25. 论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

26. 论编辑处理与舆论传播导向

27. 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

28. 对新闻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29. 论编辑的人文情怀

30. 论毛泽东的编辑思想

31. 都市报的“同质化”分析

32. 论新闻的世俗化

33. 对当前新闻教育的思考

34. 论网络媒体中编辑的角色变化

35. 新闻的“软化”现象思辨

36. 论媒介品牌的建立及注意的问题

37. 论传媒的影响力

38. 论传媒的公信力

39. 论传媒的涵化功能

40. 解读施拉姆的“受众信息选择公式”

41. 网络时代的新闻编辑思维

42. 论新闻编辑的境界

43. 论新闻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44. 论民生新闻报道现状

45. 论精确新闻报道

46. 论调查性新闻报道

47. 论媒介素养

48. 新闻评论现状分析

49. 论新闻编辑理念

50. 电视产业的困境解析

51. 报业生存现状分析

52. 论媒介产品走向媒介商品的变化

53. 论新媒体变革编辑方式

54. 论新媒体变革传播方式

55. 论新媒体变革传统媒体

56. 论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走向

57. 论传媒整合发展

58. 论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

59. 论网络新闻编辑策划

60. 从美国成立新媒体部队看美国对信息自由流动的威胁

1. 简论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

2. 新闻“真实”的本质探寻

3. 新闻语言特征论

4. 论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即从“三个代表”的角度来讨论“新时期新闻”的特点)

5. 试论新闻与哲学的关系

6. 试论新闻与道德的关系

7. 试论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8. (从生活中某一具体的新闻事件)试论新闻的社会作用

9. 新时期“新闻种类”的再认识

10. 重新认识新闻与生活的关系——针对目前新闻界存在的“等新闻”现象感言

11. 新闻风格论

12. 新闻的民族特点初探

13. 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14. 现代中国新闻流派初探

15. 新闻美学的理性探讨和认知

16. 从“接受”的角度来谈新闻的写作

17. 新闻“阅读”的心理机制探寻

18. 从“普利策”奖看中西新闻意识的不同

19. 再论新闻批评的性质和任务

20. 关于新闻评论性质的再认识

21. 新闻中的美学规则

22. 新闻传播与民族文化的模铸

23. 可视性新闻与语言性新闻未来的展望

24. 如何正确地认识新闻的“工具”作用

25. 新闻价值论

26. 论大众传播中的个性风格

27. 论新闻自由与自由新闻 ——关于网络媒体现状的思考

28. 论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29. 关于当今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思考

30. 应当正确地开展新闻批评——关于中国新闻批评现状的思考

31. 论新闻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32. 关于新闻的经济价值的思考——从中国资讯业的繁荣看新闻价值的另一极

33. 新闻学与传播学现实关系的正确认知

34. 大众传播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

35. 中西方传播理念之异同

36. 现代传播学论

37. 试论新闻的政治监督职能

38.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

39.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

40.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

41.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

42.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43.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44.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45.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

46.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

47.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1. 传播效果浅论

2. 略论传播效果的提高

3. 传播效果评价

4. 博客管理初探

5. 中西采访技巧比较

6. 中西新闻价值观比较

7. 中西电视谈话节目比较

8.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

9. 外国电视节目的借鉴与改进

10. 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风格比较

11. 广告的文化策略

12. 电视广告的现状与发展

13. 中国电视广告20年概论

14. 广告创意论

15. 广告的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

16. 新闻写作的创意

17.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焦虑

18.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19. 从突然公司事件看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20. 新闻出版“气功热”反思

21. 民生新闻与社会和谐

22. 浅论突发事件报道

23. 社会和谐与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感

24.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新闻

25. 科学发展观与新闻传播

26. 社会和谐与社会新闻

27. 新闻报道与社会和谐

28. 隐性采访浅论

29. 独家报道浅论

30. 都市报的现状与发展

31. 中外动漫产生比较

32. 动漫创新初探

33. 法制新闻中的隐性采访

34. 新闻采访中的新闻侵权行为

35. 批评报道与新闻侵权

36. 科学发展观与科技新闻报道

37.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新闻

38. 浅论网络传播

39. 网络传播与社会和谐

40. 短信传播浅论

41. 新闻媒体传播比较

您的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具体是什么题目呢

有什么要求呢

论文是需要多少字呢

开题报告 任务书 都搞定了不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传播内容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人类传播史,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当今因特网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的新特征使得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学的任务、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概述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前瞻。 〔关键词〕因特网/网络传播/网络媒体 Abstract: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theory can't properly explain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phenomenon and therefore a new network communication must be founded. The research object, research actuality and future of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ory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Network communication, Internet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称为“控制研究”。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来说,社会控制不难实施。国家和政府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包括对媒体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的管理,对媒体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分配传播资源等等。 对于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而言,这种实实在在的社会控制几乎无法做到。由于网络传播容量的无限性,物质载体的无形性,仅从技术上来看,要想控制网络传播都是不可能的。每天,互联网上都会有成百成千的新网站出现,要想控制住每一个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完全是空想。国家无法对其进行审批登记,也无法用经济力量对其进行控制(建立一个网站的资金非常之少),甚至想要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的传播,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社会控制,对于网络来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沙漏式”传播模式下,记者和编辑站在“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决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闻的命运:让哪些新闻通过这个狭窄的“漏口”传播出去;哪些新闻不能传播,就地“封藏”。不仅如引,他们还担负着“议程设置”的职责,即将某信息放在何版面(节目)位置刊播、设计多大版面(节目时间)刊播、以什么方式组织报道,等等。 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趋向弱化。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网上媒体采用多媒体技术向网上发布信息,不仅发布关于该信息的文本,还能显示图像、声音,供受众自由选用。在信息的编排上,网上媒体除少数重大新闻事件采取同步传播外,对大多数信息采取异步传播,将各种信息散布在网上,并随时更新,让受者去“点播”,使受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按自己喜爱的顺序浏览或下载新闻信息。 在网络传播中,有条件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去,成为名副其实的传者。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由于网络新闻传播较之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属性上所具有的种种差异,因而在互联网的新闻传播领域,以往一些传统的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以至消失: 一是新闻传播的区域界线。新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 二是发布信息的时间界线。一个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发布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新闻网站中。以往新闻传媒特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消失。 三是各类传媒信息传播方式的界线。网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增强传播效应,同时,还可以在网上运行各种内容丰富的信息数据库。以往报刊、广播和电视各种新闻传播媒体独有的优势,在网际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融为一体,加之传统媒体未曾拥有过的信息传播优势,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将这一切化合成一种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总之,网络传播对传统的传播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造成社会控制的弱化,传播效果研究面临新课题,从而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三、什么是网络传播 什么是网络传播,这是关系到网络传播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首要问题。 在回答什么是网络传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讨什么是传播。许多学者对于传播作过种种描述和解释,有的把它说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说成是“劝服影响”,也有的把它说成是“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传播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的社会性行为;等等。郭庆光教授在其新著《传播学教程》中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那么何谓网络传播?� 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我们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四、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我们刚才界定了网络传播学中的网络传播定义,它明白无误地确立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网络传播活动。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传播学亦称“传学”,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同人和社会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研究传播的概念和本质,信息与对象交互作用的规律,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映,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本身的地位和作用,传播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传播学将传播分为四个层次:(1)人的内向传播。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2)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3)组织传播。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4)大众传播。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的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20世纪30年代发韧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到西欧和日本,并逐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设立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定期交流各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网络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交流。信息其实就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网络传播学是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作为人类网络传播内容的信息,能够使人类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获取,对人类的文化和政府的政策带来深刻的影响。传播作为联系信息生产、积累和获取的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网络传播作为信息交流、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使信息得以广泛散发、吸收和利用。网络传播在人类的信息流通过程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与手段的变革将对人类信息流通活动的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属性 我们认为,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理由主要有以下两条。 1.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认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无疑是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网络传播学的研究中要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但是,这改变不了网络传播学的社会科学性质。 2.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我们由此也可以断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 六、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 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在网络传播活动中涉及到大量的政治问题,例如国际政治斗争往往会在网络传播中充分得以体现,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颠覆活动。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研究中要运用到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网络传播活动是人的活动,研究中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研究网络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活动。网络传播过程中要涉及到经济投入、产出问题,要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低成本高收益。网络传播学是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研究中必然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 七、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进入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规模快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垮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立刻形成了对互联网的评介、研究的热潮,新闻传播学者亦对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给予了充分关注。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的定义,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到5000万人使用的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互联网只用了5年。到1998年底,美国的网络用户已达6200万。因此,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的概念被提出。从1995年起,国内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在网上建立网站。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传播学者开始将互联网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其网络作用方面。 1997年10月16日—17日,中国报刊月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央视调查咨询公司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3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网络新闻媒体进行的第一次网络信息传播领域的理论研讨会议。由于当时中国新闻媒体上网者很少,只有人民日报网络版、华声报电子版等少数中国新闻机构在会上作了介绍性发言,会议邀请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主管给中国新闻界介绍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1999年7月1—2日,中国记协在杭州主持召开了’99全国网络新闻媒体理论研讨会。5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网络版的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30多家新闻机构向大会提交了论文。10多家新闻机构的代表在会议上发言,与会代表从近年来各自的网络新闻传播实践出发,广泛交流了对网络信息传播各个领域的看法。 1.国外的研究 国外不少代表性的相关著作在国内外形成很大影响,而且这些著作大多被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蒋显�NFDA1�、姜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埃瑟·戴森的《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尼尔·巴雷特的《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查克·马丁的《数字化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等。 这些译著虽然并不能被看作是网络传播学的著作,只能说是相关著作,但是它们打开了国内各界人士的眼界,促使中国人关注正在来临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其中《数字化生存》一书1998年被《新周刊》第53期评为《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 2.国内著作 国内学者近年来,撰写了多种评介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的专著。如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著作。紧随其后出版的是罗伊撰写的《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郭良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年12月出版)由8位年轻学者执笔,共7本著作组成,力图用中国人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网络。作为中国学者为网络时代立言的原创著作,继续推出的有萧琛撰写的《全球网络经济》(华夏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陈炎撰写的《Internet改变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严耕主编的《透视网络时代丛书》(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姜奇平主编的《数字论坛丛书》(海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刘吉和金吾伦的《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明安香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2月)等。 3.网络传播研究状况 网络传播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新闻传播学者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甚至连研究本身都与网络紧密结合,包括从网上获取资料、网上采访、网上调查等等。 新闻传播学者和直接从事网络传播的新闻传播者撰写的大量文章和论文,可分为以下方面:探讨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探讨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传媒的关系,探讨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与经营,对国外网络传播法规的评介,对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状况的调查,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总起来看,对网络传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现阶段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 4.网络传播学研究前瞻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网络传播业的蓬勃发展,为网络传播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也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互联网,传入中国,扩展了网络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网络传播业的发展,促使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筹划如何培养网络新闻学或网络传播学的高级专门人才,激励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对网络传播学的原理方法作深入的研究。可以预计网络传播学在21世纪必然会掀起一个新的研究热潮。

参考文献 [1]易中天.《西北风东南雨---方言与文化》[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1版[2]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版2版《现代电视纪实》朱羽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3]周祖谟.《方言校笺》[M]中华书局2003年最新版[4]张益民.《浦江方言内涵探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3版版[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版[6]蒋婕.优秀电视方言节目--《听我韶韶》个案分析[J] 《今传媒》2012年第3期

传播广播自考论文参考文献

媒体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我整理了媒体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你有用。

参考文献

[1]刘扬。 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影视剧传播与本体美学特征 [J]民族艺术研究 .

[2]陈共德。 我国新媒体电影发展路径分析 艺术评论 [J] .

[3]陈思羽,姜东波。 论影视媒体的新媒体化转型[J] 艺术百家 .

[4]宁翔。 论新媒体广告的现在与未来 [J] 电影评介 .

[5]权亚楠。 微电影流行性成因分析 [J] 电影评介 .

[6]姜燕。 新媒体对新世纪十年中国电影制作的影响 [J] 现代传播 .

[7]陈吉。 一场失却了灵魂的杂耍--新媒体时代的中国电影批判[J] 探索与争鸣.

[8]石磊。 新媒体概论[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5.

[9]郭宇靖,张家正。 微电影:商业色彩下的电影梦 [J] 中国传媒科技 .

[10]齐伟。 微博与华语电影营销的新选择 [N]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11]刘瑞红,梁锐。 影视领域中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分析 [J] 电影文学 .

[12]未知作者。 从影视到影像--北京电影学院首届“新视像·新媒体艺术节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3]吴徐君。 综合性院校影视和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J] 电影文学 .

[14]孔彬。 消费电子技术发展对广播影视新媒体的影响 [J] 广播与电视技术 .

[15]未知作者。 上海电影节巴塞罗那首度跨界举办新媒体论坛 [J] 互联网天地 .

[16]李鹏。 互联网--第二媒介时代纪录片发展的新纪元 [J] 电影评介 .

[17]甘美忠。 消费电子技术发展对广播影视新媒体的影响 [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18]唐乘花,肖凭。 浅论微电影在企业营销中的运用 [J] 消费导刊 .

[19]刘新业。 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传播变革 [N] 沈阳大学学报 .

[20]张名章。 网络剧的'艺术生成与美学特征 [J] 民族艺术研究 .

[21]未知作者。 新媒体,人人看电影?人人做电影?[J] 中国传媒科技 .

[22]林三芳。 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影的平民化路线-兼论新媒体对国产电影平民化的影响[J] 当代文坛 .

[23]韩学周,马萱。 新媒体营销在电影中的推广应用--以《失恋 33 天》为例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24]谷国庆。 电影发行的新媒体渠道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25]黄凌子。 影像、网络与大众--以《11 度青春》为例看”新媒体电影“现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J] .

[26]卢志强,张丽。 新媒体冲击下的影视与音乐产业 [J] 电影评介 .

[27]秦翼。 新媒体时代电影趣味的多元化转变 [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8]柳婷婷。 网络新媒体电影评论概析 [J] 电影评介 .

[29]向勇,李天昀。 试论新媒体电影的版权保护问题 [J] 艺术评论 .

[30]未知作者 新媒体:人人看电影,人人做电影[J] 中国传媒科技。2011(6)Christina Fan. Twitter Used to Predict Box Office Revenues. [OL]

[31]Seung-Bo ParkKyeong,Jin OhGeun-Sik Jo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 a movie using character-net. [J]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32]Ufuk SakaryaZiya TelatarA.,Aydin Alatan. Dominant sets based movie scene detection.[J] Signal Processing

[33]Delon, J. Movie and video scale-time equalization application to flicker reduc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34]Ufuk SakaryaZiya TelatarA. Aydin Alatan .Dominant sets based movie scene detection.[J] Signal Processing

参考文献 [1]易中天.《西北风东南雨---方言与文化》[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1版[2]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版2版《现代电视纪实》朱羽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3]周祖谟.《方言校笺》[M]中华书局2003年最新版[4]张益民.《浦江方言内涵探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3版版[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版[6]蒋婕.优秀电视方言节目--《听我韶韶》个案分析[J] 《今传媒》2012年第3期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人类传播史,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当今因特网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的新特征使得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学的任务、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概述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前瞻。 〔关键词〕因特网/网络传播/网络媒体 Abstract: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theory can't properly explain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phenomenon and therefore a new network communication must be founded. The research object, research actuality and future of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ory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Network communication, Internet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称为“控制研究”。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来说,社会控制不难实施。国家和政府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包括对媒体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的管理,对媒体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分配传播资源等等。 对于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而言,这种实实在在的社会控制几乎无法做到。由于网络传播容量的无限性,物质载体的无形性,仅从技术上来看,要想控制网络传播都是不可能的。每天,互联网上都会有成百成千的新网站出现,要想控制住每一个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完全是空想。国家无法对其进行审批登记,也无法用经济力量对其进行控制(建立一个网站的资金非常之少),甚至想要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的传播,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社会控制,对于网络来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沙漏式”传播模式下,记者和编辑站在“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决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闻的命运:让哪些新闻通过这个狭窄的“漏口”传播出去;哪些新闻不能传播,就地“封藏”。不仅如引,他们还担负着“议程设置”的职责,即将某信息放在何版面(节目)位置刊播、设计多大版面(节目时间)刊播、以什么方式组织报道,等等。 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趋向弱化。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网上媒体采用多媒体技术向网上发布信息,不仅发布关于该信息的文本,还能显示图像、声音,供受众自由选用。在信息的编排上,网上媒体除少数重大新闻事件采取同步传播外,对大多数信息采取异步传播,将各种信息散布在网上,并随时更新,让受者去“点播”,使受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按自己喜爱的顺序浏览或下载新闻信息。 在网络传播中,有条件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去,成为名副其实的传者。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由于网络新闻传播较之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属性上所具有的种种差异,因而在互联网的新闻传播领域,以往一些传统的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以至消失: 一是新闻传播的区域界线。新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 二是发布信息的时间界线。一个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发布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新闻网站中。以往新闻传媒特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消失。 三是各类传媒信息传播方式的界线。网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增强传播效应,同时,还可以在网上运行各种内容丰富的信息数据库。以往报刊、广播和电视各种新闻传播媒体独有的优势,在网际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融为一体,加之传统媒体未曾拥有过的信息传播优势,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将这一切化合成一种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总之,网络传播对传统的传播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造成社会控制的弱化,传播效果研究面临新课题,从而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三、什么是网络传播 什么是网络传播,这是关系到网络传播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首要问题。 在回答什么是网络传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讨什么是传播。许多学者对于传播作过种种描述和解释,有的把它说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说成是“劝服影响”,也有的把它说成是“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传播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的社会性行为;等等。郭庆光教授在其新著《传播学教程》中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那么何谓网络传播?� 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我们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四、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我们刚才界定了网络传播学中的网络传播定义,它明白无误地确立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网络传播活动。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传播学亦称“传学”,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同人和社会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研究传播的概念和本质,信息与对象交互作用的规律,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映,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本身的地位和作用,传播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传播学将传播分为四个层次:(1)人的内向传播。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2)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3)组织传播。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4)大众传播。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的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20世纪30年代发韧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到西欧和日本,并逐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设立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定期交流各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网络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交流。信息其实就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网络传播学是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作为人类网络传播内容的信息,能够使人类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获取,对人类的文化和政府的政策带来深刻的影响。传播作为联系信息生产、积累和获取的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网络传播作为信息交流、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使信息得以广泛散发、吸收和利用。网络传播在人类的信息流通过程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与手段的变革将对人类信息流通活动的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属性 我们认为,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理由主要有以下两条。 1.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认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无疑是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网络传播学的研究中要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但是,这改变不了网络传播学的社会科学性质。 2.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我们由此也可以断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 六、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 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在网络传播活动中涉及到大量的政治问题,例如国际政治斗争往往会在网络传播中充分得以体现,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颠覆活动。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研究中要运用到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网络传播活动是人的活动,研究中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研究网络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活动。网络传播过程中要涉及到经济投入、产出问题,要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低成本高收益。网络传播学是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研究中必然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 七、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进入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规模快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垮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立刻形成了对互联网的评介、研究的热潮,新闻传播学者亦对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给予了充分关注。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的定义,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到5000万人使用的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互联网只用了5年。到1998年底,美国的网络用户已达6200万。因此,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的概念被提出。从1995年起,国内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在网上建立网站。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传播学者开始将互联网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其网络作用方面。 1997年10月16日—17日,中国报刊月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央视调查咨询公司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3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网络新闻媒体进行的第一次网络信息传播领域的理论研讨会议。由于当时中国新闻媒体上网者很少,只有人民日报网络版、华声报电子版等少数中国新闻机构在会上作了介绍性发言,会议邀请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主管给中国新闻界介绍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1999年7月1—2日,中国记协在杭州主持召开了’99全国网络新闻媒体理论研讨会。5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网络版的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30多家新闻机构向大会提交了论文。10多家新闻机构的代表在会议上发言,与会代表从近年来各自的网络新闻传播实践出发,广泛交流了对网络信息传播各个领域的看法。 1.国外的研究 国外不少代表性的相关著作在国内外形成很大影响,而且这些著作大多被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蒋显�NFDA1�、姜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埃瑟·戴森的《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尼尔·巴雷特的《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查克·马丁的《数字化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等。 这些译著虽然并不能被看作是网络传播学的著作,只能说是相关著作,但是它们打开了国内各界人士的眼界,促使中国人关注正在来临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其中《数字化生存》一书1998年被《新周刊》第53期评为《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 2.国内著作 国内学者近年来,撰写了多种评介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的专著。如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著作。紧随其后出版的是罗伊撰写的《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郭良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年12月出版)由8位年轻学者执笔,共7本著作组成,力图用中国人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网络。作为中国学者为网络时代立言的原创著作,继续推出的有萧琛撰写的《全球网络经济》(华夏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陈炎撰写的《Internet改变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严耕主编的《透视网络时代丛书》(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姜奇平主编的《数字论坛丛书》(海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刘吉和金吾伦的《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明安香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2月)等。 3.网络传播研究状况 网络传播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新闻传播学者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甚至连研究本身都与网络紧密结合,包括从网上获取资料、网上采访、网上调查等等。 新闻传播学者和直接从事网络传播的新闻传播者撰写的大量文章和论文,可分为以下方面:探讨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探讨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传媒的关系,探讨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与经营,对国外网络传播法规的评介,对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状况的调查,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总起来看,对网络传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现阶段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 4.网络传播学研究前瞻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网络传播业的蓬勃发展,为网络传播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也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互联网,传入中国,扩展了网络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网络传播业的发展,促使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筹划如何培养网络新闻学或网络传播学的高级专门人才,激励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对网络传播学的原理方法作深入的研究。可以预计网络传播学在21世纪必然会掀起一个新的研究热潮。

传播与广播论文参考文献

新闻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现如今,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新闻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 王黎明. 区域可持续发展[M].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04: 148- 156

2. 王德业主编. 区域形象浪潮[M]. 新华出版社, 1998, 06: 35- 39

3. 罗志英. 地区形象论[M].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 01: 66- 67

4. 禹贡, 常立新. 论区域形象识别系统—— 兼论常德区域形象设计问题[J].武陵学刊, 1995, 5: 100- 103

5. 赵定涛, 李丰. 当代宏观管理新课题——区域形象管理及其展望[J].预测,1997

6. 格伦. 布鲁姆等人著,有效的公共关系[M], 华夏出版社2002年

7. 斯劳拉.里斯著《公关第一广告第二》[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8. 王飞,冯年华,曾剐.区域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师,2006(3)

9. 陈先红. 基于关系生态管理的公共关系理论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36.

10. 李莉莉. 青岛荣膺最具软实力城市[ N ] . 青岛日报,2009206227.

11. 田书芹. 青岛城市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的经验及启示[J ]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12. 何修猛. 现代公共关系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01

13.孙迎光, 韩秀景. 组织形象塑造[M]. 上海三联书店,2009,07

14.董璐. 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9

15.郑生勇, 乜瑛. 公共关系学[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01

16.刘晓辉,贵州发展休闲农业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

17.刘婵婵,孙秀茹,白玉华.区域形象战略研究—— 兼论广西区域形象战略[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18. 于光远. 地区形象设计与建设[N]. 广州日报, 1996- 4- 9

1、杨步国张金海著《整合一报业集团化背景下的报业广告经营》,2005年l月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2、朱海松:《麦肯的方法》,2002年4月第一版,广东经济出版社。

3、黄升民等著:《数字电视产业经营与商业模式》,2002年第一版,中国物价出版社。

4、高振强:《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3年l月第一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5、钟海帆:《走进美国广电传媒》,2003年4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6、曹璐胡正荣等著:《卫星电视传播》,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7、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2002年9月第一版,南方出版社。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1999年n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张海鹰腾谦著:《网络传播概论》,2001年5月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0、周伟:《媒体前沿报告—一个行业的变革全景和未来走向》,2002年3月第一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11、郑保国:《论媒体经济与传媒集团化发展(论文集)》,2003年9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胡正荣主编:《中国传播论坛2001一变动中的全球广播电视》,2003年8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3、冯广超方饪纯:《数字电视广告》,2004年2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4、周鸿铎:《电视节目营销策略》,2000年10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5、曾华国:《媒体的扩张》,2004年1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16、米歇尔·森格特瑞:《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2000年,华夏出版社。

17、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2002年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8、周鸿铎胡传林刑建毅著:《传媒经济》,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导论》(俞利军译),1998年第一版,华夏出版社。

20、赵曙光禹建强张小争:《中国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2年n月第一版,新华出版社。

【1】阿尔文·托夫勒【美】.未来的冲击【MI.孟广均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加】.麦克卢汉精粹【MI.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1

【3】菲利普·科特勒【美】.市场营销导论【M』.俞利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1

【4】桂敬一【日】.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M】.刘雪雁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

【5】杰克·富勒【美】.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陈莉萍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6】罗杰·费德勒【美】.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

【7】尼克·史蒂文森【英】.认识媒介文化【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3

【8】马克·波斯特【美】.信息方式【MI.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

【9】萨尔坦·科马里【美】.信息时代的经济学【M』.姚坤何卫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1

【1】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美】.传播学概论「MI.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11】伊丽莎白切尔【英】.企业家精神:全球化、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信出版社,24

【121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美】.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MJ.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2

【13】丁和根.传媒竞争力—中国媒体发展核心方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5

【14】杜骏飞.弥漫的'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2

【15】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

【1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7】胡钮.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M】.北京:新华出版社,2

【18】金暗.报业经济学.【Ml.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2

【19】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20】李良荣.新闻学导论【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1】凌昊莹.媒介经营管理【MI.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2

【22】刘海贵.中国报业发展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6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骆正林.传媒竞争与媒体经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8

【24】陆小华.新媒体观〔Ml.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8

【25】陆小华.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四】.北京:中信出版社,22

【26】沙莲香.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7】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3

【28】邵培仁.媒介经营管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29】孙燕君.报业中国【明.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2

【30】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1】吴飞.大众传媒经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3

【32】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

【33】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2

【34】喻国明.传媒影响力—传媒产业本质与竞争优势【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35】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6】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1

【37】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38】赵曙光,史宇鹏.媒介经济学—一个急速变革行业的原理和实践【间.长沙:湖南出版社,23

【39】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I.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40】朱春限现代传媒产品创新理论与策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5

【41】朱春限传媒营销管理【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9:

【42】宋健武.竞争与融合闭.新闻与写作,28(l)

【43】朱丛艳,许冠英.论报纸的网络化生存【J】.新闻理论探讨,26(2)

【44】张丽萍.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形态的变革明.新闻实践,28(l)

【45】谢石山.正确估价网络媒体对报纸的冲击阴.湖南社会科学,21(4)

【46】靳更新.深度报道在报纸与网络竞争中的作用【J】.新闻传播,21(2)

【47】齐爱军,彭金凤.应对网络媒体—报纸寻求新的报道模式【J】.新闻记者,22(1

【48】任秋菊.左手办报,右手办网【Jl.青年记者,26,(24)

【49】严怡宁.美国报纸的网络化生存:优胜劣不汰【J】.中国报业27(5)

媒体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我整理了媒体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你有用。

参考文献

[1]刘扬。 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影视剧传播与本体美学特征 [J]民族艺术研究 .

[2]陈共德。 我国新媒体电影发展路径分析 艺术评论 [J] .

[3]陈思羽,姜东波。 论影视媒体的新媒体化转型[J] 艺术百家 .

[4]宁翔。 论新媒体广告的现在与未来 [J] 电影评介 .

[5]权亚楠。 微电影流行性成因分析 [J] 电影评介 .

[6]姜燕。 新媒体对新世纪十年中国电影制作的影响 [J] 现代传播 .

[7]陈吉。 一场失却了灵魂的杂耍--新媒体时代的中国电影批判[J] 探索与争鸣.

[8]石磊。 新媒体概论[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5.

[9]郭宇靖,张家正。 微电影:商业色彩下的电影梦 [J] 中国传媒科技 .

[10]齐伟。 微博与华语电影营销的新选择 [N]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11]刘瑞红,梁锐。 影视领域中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分析 [J] 电影文学 .

[12]未知作者。 从影视到影像--北京电影学院首届“新视像·新媒体艺术节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3]吴徐君。 综合性院校影视和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J] 电影文学 .

[14]孔彬。 消费电子技术发展对广播影视新媒体的影响 [J] 广播与电视技术 .

[15]未知作者。 上海电影节巴塞罗那首度跨界举办新媒体论坛 [J] 互联网天地 .

[16]李鹏。 互联网--第二媒介时代纪录片发展的新纪元 [J] 电影评介 .

[17]甘美忠。 消费电子技术发展对广播影视新媒体的影响 [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18]唐乘花,肖凭。 浅论微电影在企业营销中的运用 [J] 消费导刊 .

[19]刘新业。 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传播变革 [N] 沈阳大学学报 .

[20]张名章。 网络剧的'艺术生成与美学特征 [J] 民族艺术研究 .

[21]未知作者。 新媒体,人人看电影?人人做电影?[J] 中国传媒科技 .

[22]林三芳。 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影的平民化路线-兼论新媒体对国产电影平民化的影响[J] 当代文坛 .

[23]韩学周,马萱。 新媒体营销在电影中的推广应用--以《失恋 33 天》为例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24]谷国庆。 电影发行的新媒体渠道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25]黄凌子。 影像、网络与大众--以《11 度青春》为例看”新媒体电影“现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J] .

[26]卢志强,张丽。 新媒体冲击下的影视与音乐产业 [J] 电影评介 .

[27]秦翼。 新媒体时代电影趣味的多元化转变 [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8]柳婷婷。 网络新媒体电影评论概析 [J] 电影评介 .

[29]向勇,李天昀。 试论新媒体电影的版权保护问题 [J] 艺术评论 .

[30]未知作者 新媒体:人人看电影,人人做电影[J] 中国传媒科技。2011(6)Christina Fan. Twitter Used to Predict Box Office Revenues. [OL]

[31]Seung-Bo ParkKyeong,Jin OhGeun-Sik Jo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 a movie using character-net. [J]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32]Ufuk SakaryaZiya TelatarA.,Aydin Alatan. Dominant sets based movie scene detection.[J] Signal Processing

[33]Delon, J. Movie and video scale-time equalization application to flicker reduc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34]Ufuk SakaryaZiya TelatarA. Aydin Alatan .Dominant sets based movie scene detection.[J] Signal Processing

体育赛事传播特点研究论文

地址: (注:复制到地址栏回车就行了!呵呵)1、 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不平衡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纲+文献综述) 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不平衡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纲+文献综述)目录摘要4一、绪论7(一)、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必要性7(二)、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必然性8二、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现状9(一)、实物性...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504 KB 日期:2008-06-05 2、 科技进步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 摘要: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科技进步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以科技进步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促进和负面影响的论述,为广大体育工作者合理利用科技的力量提供借鉴。关键词:科技进... 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212 KB 日期:2007-11-23 3、 试论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阐释了体育游戏的概念、重要性;简明介绍了体育游戏的产生、发展、功能、分类;阐述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选择和注意事项。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游戏重要性 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133 KB 日期:2007-11-23 4、 试论未来体育及普通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摘要:根据体育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指出未来体育发展的特点。未来学校体育的整体战略思想是:以身心和谐为前提,终生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进行健康教育,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关键词:未来体育高... 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111 KB 日期:2007-11-23 5、 我国学前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开展状况所存在的问题,从我国学前体育的开展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着重阐述了体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如何促进我国学前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关键词:学前体育教育现状... 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183 KB 日期:2007-11-23 6、 我国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休闲体育产业作为经济产出的显著变量与文化要素,已成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体育休闲产业。我国春节、“五一”和“十一”黄金周假日制... 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158 KB 日期:2007-11-23 7、 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 摘要:根据我国当前高校连年扩招和高校一系列改革的新形势,阐述我国产生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压力的一些原因。提出培养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 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188 KB 日期:2007-11-23 8、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摘要:文章认为西藏传统体育是西藏人文资源的组成部分,是在西藏高原地域环境和地域条件及藏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并在西藏经济社会的进程中和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得到认识。它和西藏历史、宗教... 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396 KB 日期:2007-11-23 9、 文案创作在体育营销中的作用 文案创作在体育营销中的作用摘要2Abstract2关键词4绪论4第一章体育营销的意义6一、体育营销的商业价值6二、体育营销的概念7第二章认识体育赛事和赛事营销8一、体育赛事的概念和分类8二、赛事活动的...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48 KB 日期:2007-11-19 10、 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基于对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的调研,给出了基于校园网的在线体育课程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以解决当前大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那种集中的自选课制度带来的弊端。在详尽分析了系统的三类用户需求后,... 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159 KB 日期:2007-11-03 11、 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浅探 摘要: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多媒体技术带来一场教育革命。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不可能游离于这场变革之外。但是体... 类别:其它原创 大小:498 KB 日期:2007-10-14 12、 体育教育与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及健商 摘要:健商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最新的健康文化和全新的健康理念,大学生的健商与自身体育文化素养水平有密切关系,即体育文化素养水平越高健商水平也就越高,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体育文化水平及健商得到提... 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183 KB 日期:2007-10-14 13、 文案创作在体育营销中的作用 文案创作在体育营销中的作用目录文案创作在体育营销中的作用2摘要2Abstract2绪论3第一章体育营销的意义4一、体育营销的商业价值4二、体育营销的概念5第二章认识体育赛事和赛事营销6一、体育赛事的概...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39 KB 日期:2007-10-13 14、 对体育舞蹈运动员心理特征的初步分析 对体育舞蹈运动员心理特征的初步分析摘要:通过对九名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分析,了解运动员的行为习惯,使教练员能更好的掌握和调节运动员的-i)iI练和比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关键词:体育舞蹈;气质;性...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13 KB 日期:2007-06-22 15、 不同体育教学方式对高职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 不同体育教学方式对高职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美操“处方教学法”,排球课“游戏教学法”,篮球课“多角色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和武术“课内外结合教学法”等不同体育教学方式,对促进大学生健康素质提高有明显...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47 KB 日期:2007-06-12 16、 健美操对女生身体形态与素质的影响(体育论文) 健美操对女生身体形态与素质的影响摘要:健美操作为我校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深受女大学生的喜爱,经过一学年的实验测试,对其形态指标等项目进行调查分析,证明通过健美操的教学与训练,对女大学生形体健美、身心健...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91 KB 日期:2007-06-12 17、 健美操的编排与训练(体育论文) 健美操的编排与训练摘要:健美操既是健身美体、陶冶情操的大众健身方式,又是竞技运动的一个项目"它不仅能使人在欢乐和愉快中得到锻炼,增强体质,还具有健身、健美、医疗、保健、娱乐、消遣!、社交等功效"应根据...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2 KB 日期:2007-06-12 18、 浅谈大学生竞技健美操的心理训练(体育论文) 浅谈大学生竞技健美操的心理训练摘要针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和在高校中普及的形势,为适应健美操运动不断加快发展的步伐,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竞技健美操中心理训练的多方面进行探讨,得出在大学生健美操训...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21 KB 日期:2007-06-12 19、 竞技健美操新版规则变化的特点及对策研究(体育论文) 竞技健美操新版规则变化的特点及对策研究摘要: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每次修改都会对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和与之相匹配的训练方法带来重大变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通过对2001和2005年版的国际竞技...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60 KB 日期:2007-06-11 20、 关于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体育论文) 关于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摘要】跆拳道运动作为一项源远流长的民族体育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本文主要通过对跆拳道运动介绍,从跆拳道运动的起源,我国跆拳道运动的现状,我国跆拳道运动的发展特点等内...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59 KB 日期:2007-05-23 地址: (注:复制到地址栏回车就行了!呵呵)求采纳

第1点能够对整个的体育未来的一些发展有很好的了解,第2个特征就是能够让我们对体育新闻有更多的,兴趣慢慢的去,对体育新闻有很好的一个传播性,第3点能够让大家都了解体育,爱上体育。

融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与丰富了内容传播的渠道与模式。传统体育新闻的传播,主要是依托电视平台播放节目,并以电视台为主导,对内容的制作与播出进行把控与管理。而融合背景下,体育新闻节目可实现跨平台、跨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无论是体育新闻节目的采编与制作,还是播出平台的选择,都具备更加显著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如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对体育新闻进行传播,既可录播后按照既定的周期进行播出,也可运用网络直播的方式输出节目内容。

电视媒体不再是体育新闻传播的唯一渠道,而选择网络平台进行体育新闻传播,不仅充分调动大众的参与度,还可即时性地采集与整理节目后期的反馈信息。由此,使得体育新闻节目的制作更具有参考性与方向性,并依托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体育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不仅在信息输出的模式上发生转变,体育节目的制作、播出方式、行业主体等都产生一系列变化。如竞技类型的体育新闻地位凸显,传播者的权威性被弱化,受众的参与更加深入且具备更大的话语权。

且这诸多要素间会因网络文化、融媒体技术的应用而产生“化学反应”,即体育新闻节目的采编与制作,会参考市场与大众的需求与反馈,并会利用不同的呈现方式传播所要输出的内容。目前,体育新闻传播会以更加碎片式的方式获得多元、深度的渗透。

体育节目相关的信息会在微博热议话题进行发酵,也可在专门的电子杂志或是传统媒体上进行连续性的报道。甚至,每一个网友都可成为体育新闻的传播载体,从不同的角度对内容进行分解、解释、评论与转发。多形态、多形式的传播方式,更利于体育新闻行业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应用与蓬勃发展,为体育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主办单位在选择与设定体育新闻直播形式的过程中,会对赛事规模、受众覆盖、热议效果、节目引流等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由此,使得体育新闻传播的维度更加丰富与多样。既要考虑受众的反馈与满意度,还需思考商业价值问题。体育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不再满足于新闻采编、制作与播出上的创新,需对体育产业进行升级与转型。将新闻传播行业与体育发展领域进行深度的融合,跨领域、跨平台、跨产业地进行合作与协同发展。

体育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形态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的过程中,使得信息传播展现出多维度特征。即需从信息传播渠道、内容制作、新闻采编、直播平台、商业效益等不同维度出发,综合性、全方位地设计与分析体育新闻节目的制作、商业合作与运作等事宜。

基于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平台,商业直播迅速崛起,并应用到电子商务、娱乐、电视新闻等各个领域。而关于体育新闻传播特征的研究,相关人员需从受众参与度、信息传播途径、体育新闻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思考。尤其,当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参与到这个领域的过程中,使得体育新闻传播具备显著的交互性特征。

基于网络平台播放体育新闻节目、体育赛事的过程中,线上网友可即时性地发表态度与观点,甚至对正在传播的内容进行直观性的评价。体育新闻的传播,不再单一地的面向以往固定的受众,很多网友也会依托便利的网络直播平台积极地参与其中。

以体育新闻节目为核心,平台、普通网友、体育迷、官方媒体、自媒体都以自身独特的方式成为信息的传播载体。且在跨领域、跨圈层的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令体育新闻的覆盖面、影响力等获得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受众的主体地位被凸显,并展现出主导趋势。

未来体育运动发展趋势与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方向论文

体育运动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能够满足人们对身体活动的基本需要,通过体能和精力的宣泄、运动技能的充分表现以求得身心的和谐,它的特性符合人类的攻击天性,是好斗精神的恰当疏泄口,与此同时它又能体现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以下是我整理的未来体育运动发展趋势与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方向论文,欢迎阅读。

论文关键词:

体育运动、发展趋势、体育教育、发展方向

论文摘要:

体育运动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能够满足人们对身体活动的基本需要,通过体能和精力的宣泄、运动技能的充分表现以求得身心的和谐,它的特性符合人类的攻击天性,是好斗精神的恰当疏泄口,与此同时它又能体现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由此,不论将来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如何变化和发展,体育运动将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它总是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一、前言

我们面临的未来社会,将是建立在现代高度发展的商品社会的基础上的,它仍将具有典型的商品社会属性,仍然具有竞争性、求利性、开放性和平等性。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全球信息资源共享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速,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合作将更加加强,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体育运动的主要功能就是能够满足人们对身体活动的基本需要,通过体能和精力的宣泄、运动技能的充分表现以求得身心的和谐,它的特性符合人类的攻击天性,是好斗精神的恰当疏泄口,与此同时它又能体现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较好的社会化途径之一。由此,不论将来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如何变化和发展,体育运动将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它总是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二、未来体育运动的特点

1.目前国际社会同时面临着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导致的全球化趋势,以及由于民族主义的抬头所形成的分裂化趋势

世界的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人类固有的攻击天性在民族主义的包装下成为所谓的“民族战斗热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民族战斗热情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也变成爆炸式的.发展形势,信息交流成几何倍增长,人类的交流已经突破了所有的地域限制,使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更为激烈。特别是地区性(如亚太地区、南美地区)合作与高科技化趋势加强。与此同时,富有民族特色的竞技项目与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项目增多。体育竞赛已经成为国家或地区间综合实力较量的“战场”,这对于促进各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因而,获得奥运会等大型运动会的举办权之争将变得更加激烈。

竞技运动向文明“战争”方面向发展,而非竞技运动则以健身为目的的分化趋势更加清晰可辨。

2.未来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更加增强

未来社会的高科技化及和谐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的灵活性与自由性,使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对话增多,网络虚拟社会也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将越来越少。

但人有群居的要求,是社会性的群体,需要进行社交活动。因此在未来,日常健身必不可少的运动场所,作为社会的缩影,其社会功能将明显增强,将成为人们进行交往的主要场所之一。各式各样的人聚集在运动的场所中,除健身强体外,还可以各得裨益,青少年可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平等参与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成年人则为共同利益或兴趣,在运动中结交朋友、融洽关系、商谈业务,显示其社会地位;老年人可以健身防病,消除孤独,激发活力,颐享天年。

3.未来体育运动将向身心和谐方向发展

未来社会的快节奏、高时效、高技术密集型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心理紧张加剧,体力耗能降低,体脑倒置。为补偿这种偏差,缓解脑力紧张,人们对体育活动的要求也会逐步提高。不仅要求体育活动能锻炼肌肉,更希望其能训练心脏,增强心力,消除心脑紧张。因此,体育的趣味性增加,快乐体育将成为主流,体育的艺术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人们可以从身体活动中获得美感,享受身心的愉悦。

体育的自然性增强,出于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古老的、随意的、简单的户外活动如爬山、林间漫步等形式愈加受到人们的喜好:同时体育的冒险性加大,在大自然中尽情展示自己,既享受大自然的旖旎风光,又体验战胜自然的快感,在大自然中炼就机体、陶冶情操。

4.将产生更多的健心健脑的、新型的运动项目

由于信息共享,使各国丰富多彩、富于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得以交流和流传。另外,未来社会将逐步向脑力型社会转变,体育也必将适应社会需求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以提高心力,培养脑力为主要目标,兼顾体力耗能的运动项目将日益受到欢迎,如球类、赛艇等。新型的运动项目可能被创造出来;如肢体性电子游戏、网络虚拟运动等,都可能发展为新的运动项目。

将选择、倡导、发展一些以强调内部感觉为主,利用暗示性语言调整呼吸、活动、疏通脉络的运动项目,如气功、太极拳等,并从中摸索规律,借鉴传统文化,创造新的健心健脑运动项目。因此,在未来社会,新型运动项目将会不断涌现。

5.体育运动的形式将更加多样化

具有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提供的信息共享,使人们能很快接收大量的、各式各样的运动形式,古典的、现代的、国际的、民族的各种形式的运动,只要感兴趣就可模仿、学习,并且通过媒体快速传播,流行开来。

由于信息社会的灵活性、自由性,使得大众能各取所需、各尽所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动。因此自我体育运动将更加增多,个体化将更加明显;有共同兴趣的小团体活动增加;家庭体育活跃;非竞技体育将蓬勃发展。

6.未来体育知识将更加系统化,主动模仿、主动学习成为体育学习的重要方式

未来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将大幅提高,人们对于人体科学的了解、对于体育学科的认识、对于动作技能的掌握,将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人们树立了终生体育的观点,能主动吸收各种信息,模仿、创造学习动作技能,自觉确定运动目标与运动方案,寻求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通过信息技术系统,主动模仿、主动学习功作技能,将成为运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对教练员、教师运动学习指导能力的要求提高,特别是利用高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学习指导的能力。

三、未来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

未来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将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严峻挑战。如何才能使未来学校体育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体育运动的发展,这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一个问题。

结合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本人认为,未来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整体战略思想应该是:体育教育要面向全社会,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为前提,以终生体育为方向,以快乐体育为主体,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为目的。

未来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下面的措施来进行:

1.培养未来社会意识。

2.系统学习体育知识,精修一、二项终生运动项目。

3.加强科研工作,把身心问题研究、体育与心脑功能的研究、未来技术手段与体育教学的研究作为学校体育科研尤其是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教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4.顺应未来高等教育的潮流,强化学生的通识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培养信息意识,即培养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信息科学方法及信息科学思想观念,提高运动学习指导的能力。

5.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在职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习。总之,未来社会的科技手段发展,将会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同时将对体育运动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学校体育更是首当其冲,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对未来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仅为初探,目的是引起同行对此问题的重视,亦为引玉抛砖,以期让更多的同道加入到此列,深入研究,为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贾小平,段国军.试论未来体育及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向.《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2.孙 鸿.终身体育与未来学校体育教育.《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论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 要:学校体育是保障体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保障学校体育存在着意识薄弱、体育制度缺失、体育人才匮乏、体育缺乏有效管理等问题,并提出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学校体育;现状;发展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如今,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渠道。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主导和主流。

1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现状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体育教育界人士对体育教学模式、内容等研究如火如荼,硕果累累,不仅极大地活跃了学校体育的学术思想,而且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出现了“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创意体育”等一些非常之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然而,许多教师由于对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前提下的体育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理论认识不到位、方法不优化,因此在改革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误区。

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取得的成果

学校体育指导想由多元主张走向凝聚性共识

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百年来从军国民体育思想,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增强体质”、“保家卫国”“技能技术教育”的体育思想。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以来,先后有“体质教育”、“快乐体育”、“技能教育”、“全面教育”、“和乐教育”等多种思想观点提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学术争鸣局面。至20世纪末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由过去多元思想的学术论争,走向现在更为集中和科学的两种主流思想,表明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更为成熟,更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所认同。这两种主流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分别具有政府主导、学界认同、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特点。在指导学校体育的实践上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参与体育的态度与能力。

开放与发展的学校体育新观念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深人,在理论创新和不断探索的基础上,我国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形成了开放的、发展的学校体育观。而今中国的学校体育的研究不再是自我封闭的、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内部的学校体育,而是全球性的打破空间界限,以全球视野借鉴世界各国经验。在对外交流和学习中,我国学校体育界成功地借鉴了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等国家的有益经验,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内容,促进了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在理论层面上学校体育是学校内部的教育活动,从实践上看,学校体育发展不仅仅局限在校园内部,而应该与日益发展的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加强联系。

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体育教师原有的一些思想观念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特点与要求,了解国际教育改革的走向。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与学力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新审视体育的功能与作用,把握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学规律与方法;完善与充实理论知识,才能适应新课程推进的要求。

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国外先进理念与经验的消化与理解不透,生搬硬套,未解决本土化问题。

第二,对传统历史经验的继承与吸收不够,甚至有否定历史经验的主张。再次,对体育课程的教学规律、教学特点等基本问题的认识深度不够,在宏观上引起误导、理论上造成混乱。最后,新体育课程的名称不统一,目标体系的科学性、评价方法的操作性都存在科学依据不足的问题。在选题方面,重复性研究较多,原创性、新颖性课题较少。不少论文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在研究方法中,实证研究偏少,而文献性、调查性、思辨性研究的较多;研究方法创新的很少,部分运用不规范不准确。如问卷调查的科学性、样本的合理性问题,对问题的科学设计与结果分析的深度不够。在规范程度上,部分论文的研究规范较差,如结构不合理,无背景,无参考文献,有的还表现在研究过程不完整、表述不够清晰。

2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趋势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面向对世纪教育振兴计划》,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城市学校为龙头,以广大农村和薄弱地区为重点,加大改革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全面提高学校体育的质量和效益。主要趋势:

①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终身体育是目标的最大归宿;

②对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更为合理、科学,向课内外的一体化、整体结构化方向发展;

③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娱乐化、健身性、兴趣性与文化性;

④学校体育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促进身心协调全面发展,强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⑤学校体育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

⑥学校体育科研将有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并带动指导实践的进步,突破口将以体育教学领域为焦点,以体育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等为内容。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学校体教育工作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学校体育还很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有待与解决的问题,当然也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我国学校体育工作面临大好机遇和严峻挑战,任重而道远。在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同时,寻求有中国特色的实施素质的工作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广大体育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金红梅.简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5,4.

  • 索引序列
  • 传播特色研究论文的参考文献
  • 传播内容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传播广播自考论文参考文献
  • 传播与广播论文参考文献
  • 体育赛事传播特点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