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励志故事三则
国学经典启蒙读物是我国传统的启发童蒙学问的书籍。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国学经典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西汉时期的路温舒,他少年时非常热爱学习,可家里十分贫穷,没钱去读书,只好以替人放羊为生。有一天,他赶着羊群来到一池塘边,看见一丛丛又宽又长的蒲草,灵机一动,采了一大捆蒲草背回家,晒好压平之后,切成与竹简同样的长短,编连起来。然后他向人家借书,抄写在这些蒲草上,做成一册一册的书。从此,他每次去放羊,身边都带着这种书,一边放羊一边读书,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后来,路温舒靠自学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因为他精通汉书、熟悉法律,以后做了狱吏,最后官至临淮太守,成为著名的法律专家。
【智慧小语】:历史上许许多多的伟人志士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学不辍,终于学有所成。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一个人想要追求知识和美德,想要有所作为,就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努力坚持、辛勤付出。
从前,孔子跟从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了一首曲子后,孔子每日弹奏,丝毫没有厌倦。过了十天,师襄子说:“这首曲子你弹得很不错,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虽学会了曲谱,可还没有掌握一些高难度的技巧。”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掌握了弹奏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品味出这首曲子的神韵。”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领会了这首曲子的神韵,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一个人,尚未深入他的内心世界。”
又过了很多天,孔子庄重地向远处眺望,说:“我现在知道作曲者是什么人了。这人长得黑,身材魁梧,胸怀大志,要统一四方,一定是周文王。”师襄子听后,立即离席行礼,说:“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啊!”
【智慧小语】:学习需要用心专一,深入其中。倘若停留在表面,或是深入得不彻底,便难以领悟其中更深的道理。而且学习也不是为别人学,是为我们自己学,为更好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服务社会而学。因此,真正有志于学习的人,会用心投入,深入下去,不会轻易带过或是半途而废。
《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管宁和华歆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成天形影不离。
有一次,他们在田里锄草。管宁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会,继续锄他的草。华歆得知后,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子摸来摸去,爱不释手。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他:“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华歆听了,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一个大官在窗外经过,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管宁对外面的喧闹充耳不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华歆却被这种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热闹。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等到华歆回来后,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管宁割席”。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如果不肯亲近有道德的仁者,无形中会给自己带来无限的危害。一旦让小人有机可乘,你所做的一切会一败涂地,甚至有可能堕入罪恶的深渊。
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国立学校”的意思。自 “西学东渐”后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指以先秦的经典与诸子学说为根基,并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及同时期的诗经、楚辞、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等等各类文化学术及同时期的以二十四史为主的史学。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的五则国学经典小故事,欢迎阅读:
一、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解释:父母所喜欢的事物,一定要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讨厌的事物,一定要小心谨慎地除去。如果自己的身体受了伤,就会让父母担忧;如果自己的品行上有了污点,就会使父母感到羞耻。
故事:岳母刺字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岳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每次作战时,岳飞都会想起“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由于他勇猛善战,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立了不少功劳,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岳飞还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岳家军”。“岳家军”的士兵都严格遵守纪律,宁可自己忍受饥饿,也不敢打扰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他们天一亮就起来,为主人打扫卫生,清洗餐具后才离去。“岳家军”的士气让金军闻风丧胆。金兵统帅长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在一次岳家军与金军的战役中,当岳家军追到距金兵大本营只有四十五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复江山时,皇帝赵构怕岳飞打败金兵后,接回原先的皇帝,而自己的王位就保不了,因此和奸臣秦桧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秦桧还诬告岳飞谋反,将他关入监狱,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岳飞死时只有三十九岁。他一生谨记母亲的教诲,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忘记母亲“精忠报国”四个字。
二、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解释:父母爱我关心我的时候,我孝敬父母有什么困难呢?父母不喜欢我的时候,我还能一样的孝顺,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孝顺。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子女应该劝说他们改正,规劝时一定要和颜悦色,说话时声音一定要轻柔。
故事:薛包孝敬后母
古时候,有个叫薛包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后母对他很不好,经常让他挨饿受冻,还时常打他。不得已,薛包只好顺从父母心意,到其他屋独自居住,他每天早晨照常为父母打扫房屋。即使这样,父母仍然不能接受他,又赶走他。于是,薛包就到房屋外另搭茅屋居住,心中毫无怨气。每天早晨仍然回家问安,夜晚为父母安铺床席,更加谨慎孝敬,委婉侍奉,从不间断。大概过了一年多,薛包的孝心终于感动了父母,于是,让薛包回家居住。从此全家和睦相处,共享天伦之乐。父母去世后,薛包的弟弟要求分家产,各自生活。薛包无可奈何,便将家产平分。他说:“奴婢们年岁大了,你不能使唤,就让他们跟着我吧!”他还将贫瘠的土地和荒弃的屋舍留给自己。对于衣服和家具,自己也只挑拣破旧的。兄弟分家以后,薛包的弟弟不善经营,生活又奢侈浪费,数次将财产耗费破败。薛包关切开导,又屡次将自己的所有钱和物拿来救济弟弟。薛包孝敬父母,爱护弟弟的故事,很快传遍乡野,后来他被荐举任用为侍中一职。
三、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解释:作为兄长要善待弟弟,作为弟弟要尊敬兄长,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这也是对父母的一处孝顺。与人相处时把财物看得很轻,哪里还会产生怨恨呢?与人说话时做到互相忍让,愤恨自然就消失了。
故事:孔融让梨
汉朝时,有个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孔融先拿。你猜,孔融拿来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见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就故意问孔融说:“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儿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不是还有个弟弟呢,他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孔融才四岁,就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称赞他。
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典故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
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孔子于是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
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
丘吾子哽咽地说:“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
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第三大过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
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
【智慧小语】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是却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一定要抓紧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阴。
凿壁借光的故事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王羲之吃墨
关于儿童国学经典小故事有哪些呢?利用好儿童故事这一文学样式,不仅能够带给孩子无尽的愉悦,促进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而且对儿童的智慧、性格、个人生存能力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儿童国学经典小故事,欢迎阅读参考!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一块楚国丢失的宝玉——和氏璧。
秦王听说了这件事,也非常想得到和氏璧,便派人给赵王送了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赵王想:如果我不答应秦王,他肯定会兴兵来进攻;如果我答应他,有可能既丢了宝玉还得不到城池。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正当赵王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蔺相如对赵王说:“大王,请您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就算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也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机智又勇敢的人,就同意了。
蔺相如到秦国后,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秦王说:“天下人都说这和氏璧是世间难得的宝玉,我倒想见识见识。”蔺相如用双手把“和氏璧”递给秦王,秦王接过来看了又看,赞叹道:“果然是块宝玉。”说完,他又把和氏璧传给大臣们看。
可是,过了很久,秦王始终不提割让十五座城池的事情,这时,蔺相如终于明白了,其实秦王根本不想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可是,和氏璧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样才能拿回来呢?蔺相如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计策。
蔺相如走到秦王跟前,说:“大王,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您看。”
“在哪?”秦王赶紧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一拿到和氏璧,便迅速后退几步,怒气冲冲地对秦王说:“我认为您并没有用城池换和氏璧的诚心,现在,和氏璧在我的手里,如果您抢,我就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说完,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就要撞向柱子。
秦王大惊,连忙摆手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过的话怎么会不算数呢?”说完,便叫人拿来地图,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池,都划给赵国。”
蔺相如可没那么容易相信秦王,他想了想,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闻名的宝贝,如果您要接受这块宝玉,必须先斋戒五天,然后在朝廷上举行盛大的接受仪式,到那时,我一定将宝玉奉上。”秦王见他态度如此坚决,只好答应了。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回到旅店后,马上让侍从打扮成买卖人的模样,并吩咐他把和氏璧藏在身上。随后,侍从偷偷地走小道,连夜跑回了赵国。
几天后,当秦王发现这件事时,和氏璧早已回到了赵王的手里。秦王十分恼怒,可又觉得蔺相如机智勇敢,是位难得的人才,便没有扣押他,让他回了赵国。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聪明的小孩,名叫曹冲,曹冲的爸爸是个大官。
有一天,外国人送给他一只大象,他很想知道这只大象有多重,于是就对手下的官员说:”你们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我想知道它有多重。”
这可是一件难事,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怎么称它?手下的官员开始使劲想,没有那么大的秤,人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把大象抬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大家都围着大象发愁,谁也想不出称象的办法。
这个时候,跑出来一个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说:“我有办法,我有办法!”
官员们一看,原来是曹冲,大家心里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办法来,一个五岁的小孩子,会有什么办法!而且大象这么重,他怎么可能想到办法称它呢!
可是千万别瞧不起小孩子,这小小的曹冲就是有办法。他想的办法,就连大人也想不出来。
他爸爸就说:“你有办法快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曹冲说:“我称给你们看,你们就明白了。”
他叫人把大象牵了过来,跟着他到河边去。他的爸爸,还有那些官员们都很奇怪,曹冲去河边干什么呢?大家都想看看他到怎么称大象,就一起跟着来到河边。
河边正好有只空着的大船,曹冲说:“把大象牵到船上去。”
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很多。曹冲说:“在船挨着水的地方画一条线做记号。”记号划好了以后,曹冲又叫人把大象牵上岸来。这时候大船空着,就往上浮起来很多。
大家看着,一会儿把大象牵上船,一会儿又把大象牵下船,心里想:“这孩子在玩什么把戏呀,他这样怎么能称出大象有多重呢?”
接下来曹冲叫人搬了很多石块过来,装到大船上去,搬了很多很多,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
曹冲看见船上的记号到了水面,就大喊:“行了行了!不要再搬啦!”就叫人把石块一块块搬下船来。
这时候,大家明白了:石头装上船和大象装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个记号的地方,这时候,石头和大象是一样重的;再把这些石块称一称,把所有石块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大家都说,这办法看起来简单,可是要不是曹冲做给大家看,大人还真想不出来呢。
所有的官员还有曹冲的爸爸都竖起大拇指说:“曹冲真聪明!”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核心部分,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国魂的载体。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国学经典小故事大道理,希望大家喜欢!
[原文]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文]父母所喜欢的事物,一定要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讨厌的事物,一定要小心谨慎地除去。如果自己的身体受了伤,就会让父母担忧;如果自己的品行上有了污点,就会使父母感到羞耻。
[故事]岳母刺字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岳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每次作战时,岳飞都会想起“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由于他勇猛善战,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立了不少功劳,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岳飞还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岳家军”。“岳家军”的士兵都严格遵守纪律,宁可自己忍受饥饿,也不敢打扰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他们天一亮就起来,为主人打扫卫生,清洗餐具后才离去。“岳家军”的士气让金军闻风丧胆。金兵统帅长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在一次岳家军与金军的战役中,当岳家军追到距金兵大本营只有四十五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复江山时,皇帝赵构怕岳飞打败金兵后,接回原先的皇帝,而自己的王位就保不了,因此和奸臣秦桧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秦桧还诬告岳飞谋反,将他关入监狱,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岳飞死时只有三十九岁。他一生谨记母亲的教诲,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忘记母亲“精忠报国”四个字。
[原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译文]冬天的时候要照料父母,让父母感到温暖,夏天的时候要让父母感到清爽凉快;早上起床后要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后,要向父母报平安;外出离家时,必须禀告父母,回来后也当面禀告父母,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生活习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
[故事]圆圆的老老朋友
他老老的,动作慢慢的,有好多白头发,脸上还有好多皱纹。
“圆圆,外公来了!”外公从乡下来到城市,好久没有看到外公的圆圆,一直躲在妈妈的背后。
外公来的第二天早上,爸爸妈妈要上班,妈妈要圆圆陪外公到公园散步,圆圆有点不想去,因为她说的话外公听不懂,真无聊!
在去公园的路上,圆圆一直走在前面不答理动作慢腾腾的外公。他们经过一家玩具店时,圆圆马上跑过去,指着一个娃娃对外公说:“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外公摇摇头。
圆圆说:“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啊!一点儿也不好玩!”
外公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
晚上,妈妈煮了外公最爱吃的稀饭,可是圆圆最讨厌吃稀饭了,所以一直吵着要吃炸鸡。妈妈对她说:“妈妈小时候家里很困难,外公每天种菜,卖菜,只能吃稀饭过日子。因为外公的辛苦,我们才有现有的生活啊!乖,去叫外公吃饭啦!“
“真的是这样吗?”圆圆有点儿不相信,想问又不敢去敲外公房间的门。
外公突然开门看到圆圆,说:“你怎么站在门口呀?”
“妈妈说吃饭了……还有……我想问外公……”圆圆想知道妈妈说的是不是真的。
外公笑着跟她讲以前的故事。“没想到外公讲的故事这么好听!”圆圆开始喜欢外公了。
又过了几天,外公要回乡下去了,妈妈问圆圆:“要不要跟外公一起回乡下去玩?”圆圆回答说:“好哇!”
不过,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到了外公家,外婆很热情地迎接圆圆,她觉得好开心哪!可是圆圆接着就发现,这里既没有电视也没有空调,她生气地跺脚走了出去。
圆圆在稻田旁边走来走去。“呱!呱呱!”一只青蛙跳到她的面前,圆圆开心地叫着:“好可爱的青蛙!”
就这样,圆圆在田里跟青蛙玩了一个下午。
晚上,吃完饭后,外公和圆圆坐在院子里,看着有月亮的天空,外公说着他小时候的故事。一会儿,圆圆就趴在外公的腿上睡着了。
圆圆过了几天和城市不一样的乡村生活,在溪边找小鱼小虾,听外公讲故事,吃外婆煮的东西,圆圆越来越喜欢外公外婆,也越来越喜欢他们住的地方!
这一天,爸爸妈妈来接圆圆回家了,可是她舍不得跟外公外婆分开。圆圆想:“以前我对外公外婆的态度不好,真是对不起!”可是她不敢说。一直到要上车的时候,她才大声地喊着:“外公外婆,我好喜欢你们!”
外公外婆笑着说:“欢迎你下次再来!”
“以后我要对外公外婆更好,他们是我的老老朋友!”圆圆心里想着。坐在车上,圆圆的心还是留在了外公外婆那里。
[原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译文]冬天的时候要照料父母,让父母感到温暖,夏天的时候要让父母感到清爽凉快;早上起床后要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后,要向父母报平安;外出离家时,必须禀告父母,回来后也当面禀告父母,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生活习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
[故事]孝敬父亲的小黄香
东汉时期,有个小孩叫黄香。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对父亲非常孝顺。这年的冬天,十分寒冷。黄香在睡觉的时候,感觉被窝里简直像个冰窟窿,浑身直打颤。正当黄香即将睡去时,他突然想到:我的床这么冷,父亲的床不也一样吗?透过窗户,他看到父亲忙碌的身影。唉,都这么晚了,父亲还在劳作,真是辛苦呀!黄香一骨碌爬起来,向父亲的床走去。他一头钻进了父亲的被窝。嗬,真凉啊,父亲的棉被比自己的要薄!黄香躺在父亲的被窝里,冷的有些受不了了,他就一边躺着,一边背诵白天刚学过的诗文。过了一会儿,被窝里就渐渐暖和了。劳累了一天,疲劳不堪的父亲来到自己的床边,正准备睡觉,忽然发现了躺在被窝里的黄香。“我的儿,你这是在干什么呀?”父亲惊讶地问道。黄香忙从被窝里爬了出来,匆匆向自己的床走去。“我这是为父亲温暖席被啊,您劳累了一天,这样睡进去也可以驱驱风寒。”小黄香边走边说。“嗬,嗬,我家的香儿真懂事,真懂事!”父亲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国学经典励志故事十篇
在国学经典中有很多的故事蕴含着值得我们深思的哲理,以下是我整理的国学经典励志故事十篇,欢迎阅读参考!
曹操很喜欢曹植的才华,因此想废了曹丕(pī)转立曹植为太子。当曹操将这件事征求贾翊(yì)的意见时,贾翊却一声不吭。曹操很是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说话?”。
贾翊说:“我正在想一件事呢!”。
曹操问:“你在想什么事呢?”。
贾翊答:“我正在想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招致灾祸的事。”。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贾翊的言外之意,于是不再提废曹丕的事了。
在南朝时,齐高帝曾与当时的书法家王僧虔一起研习书法。有一次,高帝突然问王僧虔说:“你和我谁的字更好?”。
这问题比较难回答,说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违心之言;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会使高帝的面子搁不住,弄不好还会将君臣之间的关系弄得很糟糕。
王僧虔巧妙地回答道:“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
皇帝就那么几个,而臣子却不计其数,王僧虔的言外之意是很清楚的。
高帝领悟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也就作罢,不再提这事了。
智慧小语:语言,可以是武器,会伤人;也可以是鲜花,给人带来愉悦。掌握语言的技巧,不是花言巧语,而是以语言为载体,传递爱,熄灭纷争。
越国人甲父史和公石师各有所长。甲父史善于计谋,但处事很不果断;公石师处事果断,却缺少心计,常犯疏忽大意的错误。因为这两个人交情很好,所以他们经常取长补短,合谋共事。他们虽然是两个人,但好像有一条心。这两个人无论一起去干什么,总是心想事成。后来,他们在一些小事上发生了冲突,吵完架后就分手了。当他们各行其是的时候,都在自己的政务中屡获败绩。
一个叫密须奋的人对此感到十分痛心。他规劝两人说:“你们听说过海里的水母没有?它没有眼睛,靠虾来带路,而虾则分享着水母的食物,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还有琐,它是一种带有螺壳的共栖动物,寄生蟹把它的腹部当作巢穴。琐饥饿了,靠螃蟹出去觅食。螃蟹回来以后,琐因吃到了食物而饱,螃蟹因为有了巢穴而安,谁也离不开谁。不知你们听说过蟨(jué)鼠没有?它前足短,善求食而不善行,可是卭(qióng)卭岠(jù)虚则四足高、善走路而不善求食。平时卭卭岠虚靠蟨鼠提供的甘草生活,一旦遭遇劫难,卭卭岠虚则背着蟨鼠逃跑,它们也是相互依赖的。恐怕你们还没有见过西域的二头鸟。这种鸟有两个头共长在一个身子上,但是彼此妒忌、互不相容。两个鸟头饥饿起来相互啄咬,其中一个睡着了,另一个就往它嘴里塞毒草。如果睡梦中的鸟头咽下了毒草,两个鸟头就会一起死去,谁也不能从分裂中得到好处。北方还有一种肩并肩长在一起的'比肩人’,他们轮流吃喝、交替着看东西,死一个则全死,同样不可分离。你们两人与这种'比肩人’很相似,'比肩人’是通过形体、你们是通过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既然你们独自处事时连连失败,为什么还不和好呢?”
甲父史和公石师听了密须奋的劝解,言归于好。
智慧小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朋友之间应相互宽容体谅。只有团结合作、取长补短,才能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从小就很孝敬父母,以其孝行而著称乡里。孔子将“孝道”的学问传述给他,在《孝经》当中,与曾子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孝道表露开解无遗。孔子嘱托曾子一定要把孝道发扬光大,可见曾子的孝心孝行非同一般。
有一次,曾子到山里头去砍柴,只有母亲在家。不巧,家里突然来了客人。母亲一时不知所措,惟恐因待客不周而失礼,情急之下,她就用力咬了自己的指头,希望曾子在山里头心能有所感应,赶快回家。果然,母子连心,曾子正在山中砍柴,突然感觉一阵心痛,他马上就想到了母亲,于是就赶紧背着木柴赶回家中。
又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蒸梨给年迈的婆婆吃。当时梨蒸得还不熟,她就端给婆婆吃。曾子看了非常生气,也很懊恼,就把妻子休出家门。从此,曾子父兼母职,也没有再娶。
还有一次,曾参与父亲曾晳一同在瓜地里劳作,曾参稍不留神,斩断了瓜苗的根,曾晳看到孩子不知爱惜物力,做事不谨慎,举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参的背部打去。曾参见父亲因自己做错事而生气,心里很惭愧,也不逃避,就跪在地上受罚,可身体承受不住,便晕倒在地,不省人事,过了很久才慢慢苏醒过来。
曾参刚睁开眼睛,就想到了父亲。为让父亲安心,他欢欢喜喜地爬了起来,整理好衣冠,恭恭敬敬地走到父亲面前行礼,向父亲问道:“父亲大人,刚才孩儿犯了大错,使得父亲费了很大的力气来教育我,您的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吧?”
问候完父亲,父亲见曾参似乎没有什么大碍,稍放了心,曾参于是退回了房间,拿出琴开始高声弹唱起来,他希望欢乐的音乐与歌声能传到父亲耳中,让父亲更加确认自己的身体无恙,可以安心。
听到这件事的人都很敬佩曾参对父亲的孝顺,可孔子很不高兴,对门下的弟子们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弟子们有些奇怪。曾参知道后,内心很是惶恐不安,老师如此生气,一定是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仔细检点反省,却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于是,就请其他同学去向老师请教。
孔夫子此时便向前来请教的弟子说道:“舜在侍奉他的父亲瞽瞍(ɡǔsǒu)的时候非常尽心,每当瞽瞍需要舜时,舜都能及时地侍奉在侧;但当瞽瞍要杀他的时候,却没有一次能找到他。如果是小的棍棒,能承受的就等着受罚;可如果是大的棍棒时,就应该先避开。这样,瞽瞍就没有犯下为父不慈的罪过,既保全了父亲的名声,舜也极尽自己孝子的本分。而如今,曾参侍奉他的父亲,却不知爱惜自己的身体,轻弃生命直接去承受父亲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么?哪有比这更不孝的呢?”
弟子们恍然大悟,曾参感叹地说:“我真是犯了大错呀!”于是就很诚恳地向孔夫子拜谢并悔过。
智慧小语:曾子一生秉承孔老夫子的教诲,依教奉行,专心致力于孝道,也用自己一生的行持来告诉我们,如何顺承亲意,如何将孝道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真正的孝道,不只是表面的顺从。除了养父母之身,更要养父母之心,全父母之德。
有一天,齐景公宴请各位大臣。酒席上,君臣举杯助兴,高谈阔论,直到下午才散。酒后,君臣余兴未尽,大家一起射箭比武。轮到齐景公,他举起弓箭,一支箭也没射中靶子,然而大臣们却在那里大声喝彩道:“好箭!好箭!”
景公听了,很不高兴,他沉下脸来,把手中的弓箭重重地摔在地上,深深叹了一口气。
正巧,弦章从外面回来。景公伤感地对弦章说:“弦章啊,我真是想念晏子。晏子死了已经17年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当面指出我的过失。刚才我射箭,明明没有射中,可他们却异口同声一个劲地喝彩,真让我难过呀!”
弦章听了,深有感触。他回答景公说:“这是大臣们不贤。论智慧,他们不能发现您的过失;谈勇气,他们不敢向您提意见,唯恐冒犯了您。不过呢,有句话说'上行下效’。国君喜欢穿什么衣服,臣子就学着穿什么衣服;国君喜欢吃什么东西,臣子也学着吃什么东西。有一种叫尺蠖(huò)的小虫子,吃了黄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变成黄色;吃了蓝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又变成蓝色。刚才您说,17年来没有人再指出过您的过失,这是否是因为晏子去世后,您就听不进批评而只喜欢听奉承的话呢?”
齐景公闻言豁然开朗。
智慧小语:只有真心愿意接受批评,才会经常听到别人对你的批评、建议。如果总是听到别人恭维自己,那恐怕原因就在自己身上。
《史记·留侯世家》中讲了一个张良敬老的故事。张良,原姓姬,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宰相。公元前230年,秦国灭掉韩国,张良因此与秦国结下深仇大恨。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没有成功,遭到通缉,于是张良就改名换姓,逃到下邳(pī)躲藏。
一天,张良悠闲地在下邳桥上散步,有一位穿着粗麻衣服的老人,走到张良面前,故意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张良心下纳闷,紧接着听到老人喊他:“小子,去给我把鞋子捡上来!”张良非常恼怒,但他念及老者年纪大了,便忍气吞声地到桥下捡鞋。鞋捡上来了,没想到老人又冲着张良伸出脚,说:“给我穿上鞋!”张良心想:好人做到底,既然已帮他把鞋捡上来了,也就跪着替他穿上鞋。老人穿上鞋,站起身大笑而去。张良感到惊讶,目送老人离去。老人离开了约一里远,又返回来说:“真是孺子可教啊!五天后天一亮在此地等我。”张良心想这老者是个奇人,必有来历,于是恭恭敬敬地答应下来。
五天后的黎明,张良依约前往。但老人已先等在那里了,他生气地说:“跟老人家有约,却迟到了,五天后同一时间,你再来这里。”又过了五天,公鸡刚啼叫,张良就赶紧穿衣出发,等到桥头一看,老人还是先到了。老者十分气愤,对张良说:“又迟到了,五天后你再来。”五天后,还没到半夜张良就到桥头等候。不久,老人也来了,见张良早他到达,很高兴,说:“年轻人就该这样。”随即拿出一本书,说:“这本书读了就可以做君王的老师。十年后就可以发迹。十三年后,年轻人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老人没有再说其它话就离开了,从此以后张良没有再见过这位老人。等天亮一看,原来老人送的书是《太公兵法》,张良就常常研读它。
相传《太公兵法》是姜子牙帮助周武王讨伐商纣后所写的兵书。张良后来果真利用书中的兵法,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
智慧小语:张良的敬老尊贤与持之以恒的态度,为自己赢得了信任与赏识,也正因为他怀着恭敬之心去研读老者所授之书,才能真正领悟书中精髓,并因此受益。
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巧,刚刚入门不久,他就要与王子期比赛,看谁的马车跑得快。可是,他一连换了三次马,比赛三场,每次都远远地落在王子期的后面。
赵襄王很不高兴,责问王子期道:“你既然教我驾车,为什么不将真本领完全教给我呢?难道还想留一手吗?”
王子期回答说:“驾车的方法、技巧,我已经全部教给大王了。只是您在运用的时候有些舍本逐末,忘却了要领。一般说来,驾车时最重要的是使马在车辕里松紧适度,自在舒适;而驾车人的.注意力则要集中在马的身上,沉住气,驾好车,让人与马的动作配合协调,这样才可以使车跑得快,跑得远。
可是刚才您在与我赛车的时候,只要稍有落后,心里就着急,使劲鞭打奔马,拼命要超过我;而一旦跑到了我的前面,又时常回头观望,生怕我再赶上您。
总之,您是不顾马的死活,总是要跑到我的前面才放心。其实,在远距离的比赛中,有时在前,有时落后,都是很正常的。而您呢,不论领先还是落后,心情都十分紧张,您的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比赛的胜负上了,又怎么可能去调好马、驾好车呢?这就是您三次比赛、三次落后的根本原因啊。”
智慧小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集中精力,掌握要领,不计功利。如果过于患得患失,往往会事与愿违。
孔子的弟子高柴,字季羔,也叫子羔,憨直忠厚,在春秋时期,担任卫国的刑官,为官清廉,执法公正。
有一次,有一个人犯了法,季羔按刑法,下令砍掉了他的脚。
不久,卫国里发生了卫灵公之子蒯聩称兵作乱之事,季羔因此逃了出来。当季羔逃到城门口时,竟发现守城门的人,恰是那位被他砍掉脚的人。
这位守城人,一看是季羔,不但没有借机抓他,反告诉季羔说:“那边有个缺口,可以逃出城去。”
季羔答道:“君子是不会去逾越围墙的。”
守城人停了一下,想了想,又告诉季羔说:“在那边有个小洞,也可以爬出城外。”
季羔又答道:“君子是不会从洞里钻着出去的。”
搜捕的人眼看着就要到了,危急之下,守城人左右看看,马上告诉季羔说:“这有一间房子,先生您或许可以先藏一下。”
于是季羔就躲进了房子里。
过了不久,追捕的人停止了搜索,季羔也安全了。当季羔准备离开时,心中感谢守城的人,对他说道:“我不能违背法令,亲自下令砍了你的脚,如今我在危难之中,这正是你报仇的好时机,你反而三次让我找机会逃走,这是为什么呢?”
守城人说:“砍了我的脚,是因为我犯了罪,这是无可奈何之事。可那时,您按法令来治我的罪,叫行刑的人先砍别人的,再砍我的,是希望我能得到机会侥幸赦免。当时案情已经查明,罪行也已判定了,可要宣判定刑的时候,您那忧愁的样子,我都看在眼里了。我知道,这并非因为您对我有所偏爱,而是因为您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这便是我敬重您的原因。”
孔子听说了此事,不免赞叹道:“季羔真是善于为吏啊,同样是执行法令,仁爱宽恕就可以树立恩德,严酷暴虐就要结成仇怨。秉公办事,仁爱存心,这是子羔的做法呀!”
智慧小语:季羔秉公执法,并无私心私怨。虽执法以公,但居心以仁,由此也让受刑者敬重。守城人虽被处以刑罚,但自知是自己的过错,没有半点埋怨之意,在季羔受难之时,仍帮助季羔躲过劫难,同样令人敬佩。
孔子往北游到了农山,子路、子贡和颜渊陪从在旁。孔子向四面眺望了一会,长叹一口气说:“唉,你们几个谈谈各自的志向吧,我将从中选择。”
子路于是走到前列说:“我希望用白羽装饰起来的箭,把弓扯得像满月一样;用赤羽装饰起来的旗帜,像日色一样的灿烂。呜钟击鼓的进军号响彻云霄,旌旗铺满大地。我独当一面出来抵抗,一定能够拔下敌人的旗帜,占领广阔的土地,大奏凯歌。”
孔子听了说:“你真是勇敢过人啊!”
子贡也走到了前列来说:“我希望齐国和楚国在广阔的原野上打起来,两国的防御工事可以相互瞭望得到,两国兵马扬起的尘土飞扬在一起,彼此拔出刀来,扭结在一起。于是我穿上白色的衣裳,戴上白色的帽子,在齐楚之间陈述自己的意见,把战争导致的利害关系加以推论,以解决两国的兵患。”
孔子听了说:“你真是能言善辩啊!”
颜渊却避而不答,孔子问:“怎么唯独你没有志愿呢?”颜渊回答说:“文、武两方面的事,他们已经说了,我还要说什么呢?”孔子说:“各人谈各人的志向,你还是谈谈吧。”
颜渊于是回答说:“听说香草和臭草不是藏在一个器皿里,尧王和桀王不领导一个国家,因为不是同一个类别。我愿得遇圣明的君主,帮他施行礼治,以礼乐教育、感化百姓。使他们在城市里不必设防,两国边境不越境,将兵器铸为农器,把军马放在平原大泽中去,百姓们没有怨女旷夫的忧思,国家没有战争的灾难。那么,子路的勇力、子贡的辩巧,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孔子听了严肃地说:“你真是有德行啊!”
子路问:“夫子您选择哪一个呢?”孔子说:“不损害财力,不危害百姓,又没有浮夸的话,就要推颜渊了。”
智慧小语:子路骁勇善战,希望披上铠甲,迎战于敌军,凯旋而归;子贡善辩,希望游说两国之间,以辩才解决争斗;颜渊愿以德辅佐圣王,以礼乐治国,希望百姓们安居乐业,变兵器为农器,永离战火硝烟。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立志需要谨慎,立志的方向与目标,应以利他为出发点。一旦选择错了方向,会将自己的人生引入歧途。
江西抚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负籍远游,曾挑着书箱行李,从家乡临川,来到宜黄鹿岗芗林书院求学。在名师杜子野先生指导下,他勤奋苦读,每至深夜。
一日,王安石翻阅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得知李白梦见自己所用的笔头上长了一朵美丽的花,因此,才思横溢,后来名闻天下。于是他拿着书问杜子野先生:“先生,人世间难道真会有生花笔吗?”
杜子野正色道:“当然有啊!事实上有的笔头会长花,有的笔头不会长,只是我们的肉眼难以分辨罢了。”
王安石见杜子野先生如此认真,便道:“那么先生能给我一支生花笔吗?”
于是,杜子野拿来一大捆毛笔,对王安石说:“这里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其中有一枝是生花笔,究竟是哪一枝,连我也辨不清楚,还是你自己找吧。”
王安石躬身俯首道:“学生眼浅,请先生指教。”
杜子野摸着胡须,沉思片刻,严肃地说道:“你只有用每枝笔去写文章,写秃一支再换一支,如此一直写下去,定能从中寻得生花笔。除此,没有别的办法了。”
从此,王安石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导,每日苦读诗书,勤练文章,足足写秃了五百枝毛笔。可是这些笔写出来的文章仍然一般,也就是说还没有从中找到“生花笔”。他有些泄气,于是又去问杜子野先生:“先生,我怎么还没有找到那枝生花笔呢?”
杜子野没有说什么,饱蘸墨汁,挥笔写了“锲而不舍”四个大字送给他。
又过了好久,王安石把先生送给他的九百九十八枝毛笔都写秃了,仅剩一枝。一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写了一篇《策论》,突然,他觉得文思潮涌,行笔如云,一篇颇有见地的《策论》一挥而就。他高兴得直跳了起来,大声喊:“我找到生花笔了!”
从此,王安石用这枝“生花笔”学习写字,接着乡试、会试连连及第。以后又用这枝笔写了许多改革时弊、安邦治国的好文章,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智慧小语:梅花香自苦寒来,生花妙笔得成于一个“勤”字。曾经有人问牛顿:“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牛顿回答说:“假如我有一点微小成就的话,没有其它秘诀,唯有勤奋而已。”
有一次,子贡参观完十二月合祭百神的祭礼,回来后拜见孔夫子,孔夫子于是问子贡说:“你觉得快乐吗?”
子贡答道:“一国的人都高兴得像发了狂似的,可是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可快乐的。”
孔子微笑着说:“百日的劳苦,一天的欢乐,这是君主的恩泽,不是你所能了解的。每日紧张劳苦却不休息,就连文王、武王也办不到;而只放逸享乐却不努力,文王和武王也是不做的。能够劳逸结合,有紧有松,才是真正的文武之道。”
智慧小语:《格言联璧》说:“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闲字,然闲字要从勤中得来。天下最讨便宜,是一勤字,然勤字要从闲中做出。”倘若我们懂得劳逸结合,松紧有度,不但不会荒废时光,身心也不至于过度疲劳。珍爱生命当从和谐身心开始。
我记得那是一篇,一个没有劳动能力的妈妈为了供女儿上学,不得不每天去捡废品,有次女儿和同学上街,遇见了捡废品的妈妈,妈妈也看到女儿和她的同学,她不想让女儿丢脸,就假装不认识女儿,转身走了。女儿当时看到妈妈蒙了,她都不知道母亲每天都这么辛苦,她看着母亲慌张的转过身就走的身影,心理难受极了,她站马路的这边,心疼的大喊到,妈妈。母亲听到声音时,身体僵住了,她感到万分抱歉,她不想让女儿的同学知道她的母亲是个收破烂的,回过神准备走的时候,突然手里的废品带被人抢了去,回头只见女儿那泛红的双眼,吸了吸鼻子,女儿笑着说:妈,我帮你。母亲听到女儿的这句话红了眼眶,心理五味杂陈。
《意林》的内容风格现实温暖,通常用一些故事、寓言和生活经历来吸引读者。以下是我搜索整理一篇经典意林励志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灵陷阱时,各种消极情绪就会接踵而至,直到被自己折磨得筋疲力尽、衰竭而亡。
1965年9月7日,美国纽约举行的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正在激烈的角逐中,路易斯弗克斯发挥出了不错的水平,一路遥遥领先,他只要再得几分便可稳拿冠军了。
在决赛开始不久,弗克斯发现有一只苍蝇落在了主球上。本来这只是极为不起眼的一件事情,却影响了弗克斯的视线,也影响了他的发挥。他挥杆驱走了苍蝇,待他调整好心情准备俯身击球时,那只苍蝇又飞回来了。这幽默的一幕引得观众一片大笑,弗克斯涨红了脸,再一次扬起手赶走了苍蝇。
弗克斯的心情显然已经被这只可恶的小东西给破坏了,更糟糕的是,苍蝇似乎有意与他作对,当他一回到球台上,苍蝇又飞落到主球上。周围的观众忍不住再次大笑起来,弗克斯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愚弄的小丑,他愤怒了。他在心里恨死了这只苍蝇,心中无限的怨恨已经把他的情绪破坏到了极点,弗克斯终于失去了理智,愤怒地用球杆去击打苍绳。不幸的是,球杆触动了主球,裁判判他击球,因此他失去了一轮机会。
不理智导致的烦躁心情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了连环效应,引得弗克斯方寸大乱,在接下来的几轮比赛中他连连失利。而他的对手约翰迪瑞则愈战愈勇,一步步地赶上来并超过了弗克斯,最后夺走了的金牌。
第二天清早,人们在河里发现了路易斯弗克斯的尸体——他因为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而投河自尽了。
人们也许会同情他的不幸,但是我们更应看到他不能承受打击的脆弱。因为他的修为不够,导致他极易被周围的事物影响心情,并最终导致。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时间都要调整好心态,从容面对。
她是一个孤儿,一直跟着奶奶长大。
上了高中之后,需要上夜自习,很晚才能回来。从灯火辉煌的东风大道到家,还需要走上一段曲折幽深的小巷,尽管有幽暗的路灯,尽管她一再表示自己什么也不怕,而奶奶还是不放心,每晚都在路口等着接她回家。
就因为这个,她不想上学了。那天,奶奶为了接她,滑倒在路上,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奶奶就没命了。“我可不能没有奶奶,如果没有奶奶,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这些天,她心里一直涌动着退学的想法,而且越来越强烈。
这天,她刚转过路口,就看见了奶奶。同时,她还发现了一个老人在那里摆摊修车。她和奶奶走的时候,老人也收了摊不紧不慢地跟在后边一起往回走。
后来,她知道老人略有些跛足,就住在离她们并不远的后街。她觉得这位修车的老人很慈祥,奶奶也觉得他人很好。由于老人一般在她放学的时候才收摊,于是,奶奶放心地把她交给了老人。每天很晚的时候,幽长的巷子里都回荡着这一老一少回家的欢声笑语。
她不知道老人一天出摊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老人一天到底能挣多少钱,她所清楚的是,因为这位老人,她就再没有想过辍学的事情。
后来她上了大学。再后来,她有了不错的工作。那年冬天,她回去看望已经风烛残年的奶奶,听说后街那位跛足老人去世了。她去吊唁。虽然那位老人没有给过自己什么,但一个个晚上的同行,还是让她产生了感情。
她碰上了老人的女儿,悲戚地说,老人可是位好修车师傅啊。老人的女儿并不认识她,说,我爸爸哪里会修车啊,刚退休的那一年,他在晚报上看到一个故事,就说什么也要去那个街口修车去。她突然想起几年前,她曾经在晚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表达过那条幽长的巷子给她带来的烦恼。她问老人的女儿,老人读到的故事主人公是不是一个女孩?
是。
女孩是不是有一个相依为命的奶奶?
是。
而您的父亲是不是怕女孩辍学,每晚出去修车是假,送女孩回家是真?
是。
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泪眼模糊中,她觉得整个世界,都被老人的一颗心温暖了……
心灵鸡汤小故事感悟: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倘若世间缺少了情感,我们将失去阳光雨露,永远行进于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没有尽头,陪伴我们的只有绝望、疲累,最后直至麻木……亲人的关心,素昧平生的`人的好意,都是我们生命中拥有的光亮。
求人真的是一件需要勇气的工作,要面临别人绝不包涵的拒绝,可能是那种爽性不肯搭理的样子。此刻追念起来,还好谁人时候年青,方才走出校门,反而可以或许遭受这些对象,假如是此刻,我真的很难想象本身像谁人时候一样,去做这样的工作。
其时的我真心诚意地想,这个从来没有和我糊口在一起的母亲,经验过何等艰巨的日子,我应该帮她。于是我承诺了。
为了糊口,开头的几个月,我什么事情都做过:旅馆处事员、客栈打点员、国有企业中天天闲着没有工作做的老总秘书……换事情的原因,最主要照旧人为问题。因为要租屋子,要应付日常的支出,所以谁人时候,选择事情的首要尺度是人为是不是高。直到厥后,在伴侣的推荐下,我进入了一家国际管帐师事务所,以后,我的糊口走上了正轨。
大部门人和我一样,没有有钱的爸爸,因此在大学结业之后,需要本身去谋事情。首先是要可以或许本身养活本身。
8年之后,当我们在北京再见的时候,他已经是珠海电视台的一名编导,而我成了凤凰卫视的一名记者。他汇报我,他用5年的时间,从县城走进省电视台,然后独身来到珠海,从一名编外人员成为电视台的正式员工。他说:“深圳的那段日子,教会我如安在艰巨的时候,激励本身必然要走下去。”
这样的好性情,让各人集团无语,继而以为,这丫头是不是有点傻啊。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假如我没有选择来到深圳,没有随着母亲,我会像不少同学那样,几个月下来,在外资企业已经有了不错的表示。有时候我会以为,我仿佛挥霍了半年的时间。可是此刻追念起来,我真的要感激母亲,感激在深圳的这段日子。
在这段日子里,我也体验到许多时候为了保留,必需有足够的勇气和韧劲,面临这个社会中的人和事。
因为在这段日子里,我看到了那么多在糊口底层挣扎的人们如何糊口,我也打仗到了形形色色三教九流的人物,他们做着差异的工作。有的人安分守纪,逐步寻找着时机;有的人用不合法的手法,但愿可以或许在最短的时间赚到最多的钱。可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为了保留。
三次事后,她主动炒鱿鱼走人,到了别家公司,找到此外老板,做了同样的要求。前前后后,找了不下三十家公司,要求惊人一致。也有人以为她实力不错,但愿她低落要求先熬炼熬炼,她却不愿,僵持原则。
最后,终于有一个好意人被我们打动,于是我们又赚了一点钱,可以办理一大帮人一个月的生计问题。
这样一根筋的人,也真是傻到让人束手无策。就在各人唏嘘不已时,小薇却真的找到了那样的一份事情,固然人为不高,但地位满足,小薇屁颠颠地上班去了。
尚有一次,母亲不知道从那边拖来100箱饮料,从东北运到了深圳,而她本身不知去向。我惊慌失措地找了一个客栈把这些饮料存放起来,可是开始为仓储费发愁。
意林中有许多很不错的励志文章,适合我们去读一读,体会一下文章的原理,从中引发本身的斗志,以下是blanche我分享给各人的关于意林中的励志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小薇的傻名声算是彻底坐实。更出人意表的是,某天她突然找到老板,要求本身带团队,并把之前的事情业绩全部亮出来。老板虽暗示赞赏,却照旧把小薇打发了归去。小薇可不规划就这么算了,隔几天,再次找到老板,再次做出同样的要求。
1、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2、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恼怒,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一带饱学之人勤奋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无数与勤奋有关的事例历来为人们称道,车胤“萤入疏囊”是勤奋;孙康“雪映窗纱”是勤奋;匡衡“凿壁偷学”是勤奋;苏秦“悬梁刺股”是勤奋;祖逖“闻鸡起舞”也是勤奋,勤奋使他们最终都成就了一番伟业.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 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成语“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意林》以“一则 故事 ,改变一生”为宗旨,通过“小故事大智慧、小幽默大道理、小视角大意境”来感动我们。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意林故事,供大家阅读! 意林故事:樱桃的滋味 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电影里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对我影响深远,因此我很乐意再讲一次。 有个失意的人爬上一棵樱桃树,准备从树上跳下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他决定往下跳的时候,学校放学了。小学生成群走过来,看到他站在树上。 一个小学生问他:“你在树上干什么?”人倒霉时,连想自杀都不顺利!唉。看着小孩,他心想,总不能告诉小孩他要自杀吧。于是他只好说:“我在看风景。” “你有没有看到身旁有许多樱桃?”小学生问。 他低头一看,之前根本没有注意到树上真的结满了大大小小的红色樱桃。 “你可不可以帮我们摘樱桃?”小学生说,“你只要用力摇晃,樱桃就会掉下来了。拜托啦,我们爬不了那么高。” 这是什么日子啊? 失意的人拗不过小学生,只好答应帮忙。他开始在树上又跳又摇,很快地,樱桃纷纷从树上掉下来。小学生们全都兴奋地抢着捡食樱桃。 由于是放学时间,地面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他也被要求一跳再跳,一摇再摇。然后是小孩的欢笑声、大呼小叫声。 一阵嬉闹之后,樱桃掉得差不多了,小学生们也渐渐散去了。失意的人坐在树上,看着小学生们欢乐的背影,不知道为什么,自杀的念头一下子就没有了。 他看了看周遭,摘了些还没掉到地面的樱桃,无可奈何地爬下樱桃树,拿着樱桃慢慢走回家里。 他回到家后,家仍然是那个破旧的家,一样的老婆和小孩。 老婆问他到哪里去了,他拿出了那些樱桃。老婆露出了笑脸,没再说什么,孩子们全都又叫又跳,好高兴爸爸带樱桃回来了。 晚餐之后,太太端出樱桃来。大家开心快乐地吃着樱桃。 看着大家,他忽然有种新的体会和感动。他心里想着,或许这样的人生还是可以过下去的吧……故事就是这样了。我不晓得它有什么法力,可是这个故事却帮助我渡过了当时的低潮和难关。后来我常常把故事告诉别人,也看到了它神奇的魔力。每当它真的发挥功用时,我就觉得仿佛我自己也尝到了樱桃的滋味。 我常常在想,这个神奇的故事迷人的地方到底在哪里? 后来我想通了几个道理。首先,它不只是一个故事。当你听过这个故事,就像我一样,你不难发现自己的心中也有一棵樱桃树。它其实一直在那里,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其次,当你也像电影里面的人一样,热心地用力摇晃樱桃树,摘下樱桃分给别人时,你很容易就会带给别人快乐,也会带给你自己快乐。最后,也是最神奇的地方是,你越是那样和别人分享,樱桃就越结越多,并且滋味越来越丰富。 意林故事:身边的溪流 8年前,我曾在伊犁的深山中疲惫地步行一天,其间迷了路,沿着向山地低处流淌的小溪找到阿希河的河道,河边就是公路,继续往南走就可以到达一个哈萨克人的村子,那里有我要去访问的一间水泵机房。临近天黑我才到达目的地,素昧平生的主人一直在河边等候。 因为是夏季,草丛里会有毒蛇活动,早晨出发时,我认识的哈萨克朋友让我穿上一双雨靴——蛇牙咬不透这种胶鞋。太阳落山后,山里迅速寒冷起来,我在空寂而起伏的山地草原上忽然感到了恐惧,我不知道会不会遇到狼,于是在沿途的林地里捡了一根趁手的桦树枝防身。几十岁的人,为了给自己壮胆,时不时挥动那根桦木棒,好像又回到了想象自己是个勇敢武将的少年状态。 当暮色和寒气越来越重时,我才遇到一辆吉普车,司机告诉我走错路了。因为方向不同,司机建议我上他的车,去两小时车程之外的矿区暂住一夜,那里有招待所,第二天他可以捎我去目的地。另一个方案是,送我回到走错岔路的地方,往山下走,找到小溪,沿着溪流再往低地走,就可以找到公路,那样离我的目的地就不会太远。 很久以后,我回想起那次步行,依旧不会忘记我在焦躁和疲惫中,找到向山下流淌的溪水时的喜悦。事实上,我还没有看到它,就听到了它的声音。那会儿,我感到“水声淙淙”的“淙淙”是多么准确,而这种简单的、对词语的感悟分散了疲惫感,使我的心情又平静下来,支持我往山下步行。 在天黑前的寒意中,在苍茫的草丛中,溪水还闪耀着一些残余的反光,很快,乌云聚集在山地里,预示着这个夜晚不会有星光和月亮。在这个天气多变的雨季,说不定夜里还会下雨。找到那条溪流的兴奋感,还包括看到溪边向山下延伸的管道,而且管道显得还很新——这仿佛告诉我,我想多了,这里也是人们经常工作的地方:我用溪水洗了脸,觉得“没什么好怕的”,并且大喊大叫着沿着草丛往山下跑,脑子里颠簸的各种杂念,使我奇怪地想起抱着头往山下滚的鲁智深。 写到这里,那条小溪的声音又回响在耳边。 意林故事:柔韧的力量 文/赵元波 柔弱的小草会从坚硬的水泥裂缝间钻出来;坚硬的牙齿同柔软的舌头都在嘴里,可最先脱落的是牙齿;汽车轮子起初并没有橡胶轮胎,一开始用木板,但行驶一段时间后,就断裂了;于是人们就用更坚硬的钢板代替,可还是断裂了;再换合金的,还是不行……直到后来,换成了橡胶,才解决了问题。坚硬的钢板解决不了的问题,柔软的橡胶却可以解决,这就是柔的力量。 坚强的形式有很多种,柔韧也是坚强的一种表现形式。面对扑面而来的打击,宁折不弯固然是一种坚强,但以柔克刚更是一种智慧。人类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威武不屈的人当然可敬,但能够用柔韧的智慧去化解矛盾,克服困难,战胜对手,更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意林故事:当我老了 我毅然决定放下手头的一切工作,回国回家去陪伴母亲一个月。 开始两天,母亲忙着张罗来张罗去,没有时间坐下来。后来有时间坐下来了,母亲开始给我讲人生的大道理,只是这些大道理,是几十年前她反复讲过的。于是我耐心地告诉她,那些道理过时了。于是,母亲就会痴呆呆地坐在那里。 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我发现母亲由于身体,特别是眼睛不好,做饭时不讲卫生,饭菜掉在灶台上,她又会捡进碗里。我要到外面吃,母亲马上告诉我,外面吃不干净,假东西多。我又告诉母亲,想为她请个保姆,她生气地一拐一拐地在房间里噼啪噼啪地走,说她自己还可以去给人家当保姆。我无话可说。 我要走之前,母亲吃力地从床底下拉出一个小纸箱,打开来,取出厚厚的一叠剪报要我带走。我正在为难,这时,那捆剪报里飘落下一片纸片。我拿起小剪报,发现是一篇小 文章 ,题目是《当我老了》: 当我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请理解我,对我有一点耐心。 当我把菜汤洒到自己的衣服上时,当我忘记怎样系鞋带时,请想一想当初我是如何手把手地教你。 当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你早已听腻的话语,请耐心地听我说,不要打断我。你小的时候,我不得不重复那个讲过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进入梦乡。 当我忽然忘记谈话的主题,请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回想。其实对我来说,谈论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能在一旁听我说,我就很满足。 当你看着老去的我,请不要悲伤。理解我,支持我,就像你刚开始学习如何生活时我对你那样。当初我引导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请陪伴我走完最后的路,给我你的爱和耐心,我会报以感激的微笑,这微笑中凝结着我对你无限的爱。 我一口气读完,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猜你喜欢: 1. 意林励志文章精选 2. 意林励志文章精选 3. 意林爱情故事 4. 意林励志文章 5. 意林中的励志文章
最好的应该是《故事会》吧,《上海故事》《百花故事》《今古》《新故事》也发行得不错,但就这二本刊来说,上海故事和百花故事的相貌要好点,今古和新故事里面都是一些人的广告,影响读者。其它故事类杂志就一般般了。所以我觉得排名应该如下:1:《故事会》 相信这个大家都认可吧2:《上海故事》《百花故事》这二本的发行和广告质量都不错,论印刷《百花故事》应该更胜一筹,前后都有不少彩页。《上海故事》也是老牌杂志,做得还不错。3:《今古传奇》《新故事》,其实这二本刊的发行还不错,但这二本近年来印刷和上面的广告越来越差,已经严重影响了这二本刊的品质,可能是这二年平面媒体这一块受网络影响大,纸张越来越差,上面尽是一些人的小广告,希望这二本刊能多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不要再贪黑心钱了。4:请楼上的采纳我的建议,所以第四名我推荐《故事大王》了,呵呵
故事会、今古传奇。
题主是否想询问“ 上海故事期刊最近有没有更新”?有。《上海故事》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出版的杂志,以发表通俗文学、传奇故事为宗旨。创刊以来,承蒙千百万海内外读者、作者的关爱,发行量一直稳定地保持在50万册以上。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上海故事期刊最近有更新。上海故事期刊的栏目有:惊险与传奇、人生百味、上海滩、都市阳台、本乡本土、海外传真、青春派对、武侠天地、短镜头、一把幽默、四格情趣、直通车等。
在网上订最便宜,一本才3元
商业故事期刊属于二类期刊。一类期刊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二类的是除国家级核心期刊之外的其它核心期刊,三类的就是普通期刊。期刊分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所有的期刊中提取突显少数优秀的重点期刊,故一般分级层次不多,大多为2--3级,少数在4级以上。
一般来说都您的毕业论文都是可以用的,不过不知道你是用来干嘛的,要发表一些好的期刊,论文还 是需要好好修改和写作的,一般来说都您的毕业论文都是可以用的,不过不知道你是用来干嘛的,要发表一些好的期刊,论文还 是需要好好修改和写作的,
《WTO经济导刊》《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国际商务》《国际贸易问题》《国际经贸探索》《国际商务研究》《广告大观》《21世纪商业评论》《对外经贸实务》《大经贸》《创业邦》《市场经济与价格》《成功营销》《国土资源信息化》《国土资源通讯》《国土资源导刊》摘自常青藤论文网-------
是要评职称吗?一下的这些都是可以发的经济类的《现代营销》《西部皮革》《知识经济》《经营管理者》《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经济师》《金融经济》《决策与信息》《智富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故事》《现代经济信息》《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新经济》《经济技术协作信息》《改革与开放》《财税月刊》《时代金融》《理财》《中外企业家》《北方经贸》《企业文化》《企业技术开发》《当代经济》《商》《今日财富》《河北企业》《经济》《现代国企研究》《现代企业文化》期刊分为核心级,国家级,省级,评职称的等级越高要求发表期刊的等级也越高,在核心期刊上面发表文章,可以在白渡:先是输入壹品后再输入优刊,可以看看这里的的要求是什么,那么基本上也是可以懂的。对作者的职称和学历也有一定的要求。各级别论文发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