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藏文毕业论文藏式骰子

藏文毕业论文藏式骰子

发布时间:

藏文毕业论文藏式骰子

上一周,和阿森,王爷,艺儿还有Kevin去老光明茶馆拜访道夫推荐的马夫。由于老光明茶馆里烟雾缭绕,所以艺儿和Kevin选择在茶馆门口聊天,我在茶馆里待了一会觉得冷的不行,所以也出去了,茶馆门口一群老爷爷们围坐在一起掷骰子,并不时发出HA,HI,SHO等之类的声音。当时我和艺儿说可以试着在这里观察半小时看能不能摸透这个游戏的规则,事实证明,实在太难了,因为老爷爷们都使用藏语交流,而且游戏的道具还蛮多的,除了骰子,骰碗,还有一堆海贝和些许仿制的袁大头。 那天之后我对这个游戏念念不忘,所以问溏心客栈的网红拉姆,拉姆也讲不清这游戏叫什么名字,是小夕姐偶然听到我在问这个游戏才告诉我她会玩,我执着于想知道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所以一直在问,小夕姐说好像叫“咻”。对于这种不确定的回答我还是蛮失望的,因为我想知道名字然后在谷歌上查询玩法。 不过还好今天小夕姐我们都有空,就决定一起在太阳下边晒太阳边玩游戏,还是蛮好玩的,很有策略性的游戏。玩了两局,第一局我险胜,第二局我则完败。晚上打开电脑搜寻“西藏的骰子游戏”,就跳出了我想要的内容,这个游戏的名字原来真的叫“SHO”,这的确是西藏最火的民间游戏,可谓家喻户晓。更有意思的是有西藏大学的学生还专门就这个游戏写了一篇论文,想看这篇论文的可以点击阅读原文!SHO的历史 SHO的历史源远流长,寻根溯源,还得从骰子说起。据文献记载,骰子在上千年前已经在青藏高原上出现,在远古时期藏族先祖把骰子作为打卦的卜辞。 公元六世纪时期,吐蕃王朝逐渐强大,当时用骰子进行占卜打卦已十分盛行,“在新疆若羌地区出土的吐蕃文物中发现了骰子,其形制与现在的骰子完全一样”。自佛教传入藏区后,苯教势力日渐衰落,佛苯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最后导致吐蕃王朝的彻底崩溃,藏族历史也进入了分裂割据时代,使得一时盛行于吐蕃王朝上层阶段的诸多文化流传到底层的地方区域里,同时骰子也开始走向民间。 建立于1642年的甘丹颇章地方政府时期,骰子游戏已成为一种即斗智又消遣的娱乐活动,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种娱乐活动。直到今天,骰子游戏仍然是藏区传统的娱乐活动,成为藏族民间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游戏道具 一对骰子 骰碗,一般采用优质木料做成 骰盘,骰盘多为圆形皮制软垫,直径约为20厘米,高度约为3厘米,表面平整光滑 筹码,一般用相同形状和颜色的古币、小木棍或铁丝制作,每人9个 小子儿,用来计数,一般用海贝、豆粒或小石子,其中以海贝为最好,标准数量为64颗 骰垫。用表面光滑的布料、氆氇或皮革做成,面积约1平方米,多用藏毯 游戏术语(可忽略) 需要2和3点时说:“倘若爬上如意树,缎袍皮袄破也罢。” 需要7点时说:“喇嘛说莫做三恶,自己却为所欲为。” 掷到2点,会说:“二点来得不迟也不早,对家从我手中跑不了” 掷到3点,会说“格西(高僧)从马上摔下来,不用下马讨了个巧” 游戏规则 游戏一般有2人、3人、4人、6人局之分, 4人和6人局是二人为一组对峙。其中3人局(3人或6人三组)是最常见的玩法,由于三家都想赢得胜利,互相之间必须斗智斗勇。 开始时每人(每组)手持九枚筹码,上午必须由年岁最大的开始掷骰子,下午由年岁最小的开始掷骰子,然后按顺时针方向掷骰子。 游戏开始后按照骰子点数摆放的第一个筹码,规定为放两枚,如果掷出的点数为2、3或12,则可以放三枚,这一开头的筹码叫做母筹码,从第二次起只能下一枚筹码,这种单放的筹码称为子筹码。 游戏过程中,当掷出的点数与自家原先摆放筹码所处的点数吻合时,可以从手中的筹码在自家筹码上另加一枚,凡点数与自家的筹码之间的点数相同,可以合并。 玩家筹码间可以互相拼杀,其条件为以多吃少、等数互吃(吃的子回到玩家手上重新开始)。不管是合并、上加或吃对家的筹码,都有再次掷骰的权力。此外,当自家的筹码数目比对方少,而且刚好掷到对家筹码所处的点数上时,只能停留在原位,按兵不动。当一家的筹码被对家吃光时,只要这一家掷出九点(必须是6+3点),那么将手中的九枚筹码全部放在九点上,与对家继续游戏。 另外,当玩家掷出2点时,可以在2点上放2枚筹码。如果2点上已有自己的筹码,可以直接加上多于原有筹码一枚的筹码,比如原有二枚筹码,则可以再加三枚;如果2点上有对家的筹码,则可以吃对家的筹码,而且在2点上放比对家原有筹码多一枚的筹码,然后让对家继续掷骰子。如果玩家掷出2点后,不想直接放筹码或吃对家的筹码,则可以再掷一次,然后可以将掷出的点数与2点同时运用。 骰子游戏中分晓胜负的主要形式有: 玩家中谁先将自己的筹码过关斩将,走完64颗小子儿者为胜者,特别是将九枚筹码集合在一起后,成功过关是最佳的胜利方式; 当母筹码摆放后,玩家此后掷出的点数都打在对家母筹码的位置上时,只能把自己的母筹码往前挪位,这样一直把母筹码走完局点时也算是赢得胜利; 在游戏过程中,当一个玩家掷出2点时,他就可以继续掷骰。如果连续三次掷出2点,赢得胜利; 当玩家掷出两颗骰子上下叠起的特殊点数时,只要能够及时、完整地颂出针对这一情况的专用骰词,则不仅赢得该局胜利,连整套玩具都归为己有,并且将这种现象视为最为吉祥。 注:此游戏很适合酒吧内玩,如果骰子掉落,罚酒;如果筹码被挤走,罚酒......

《西藏民间体育及游艺》/专著/藏文/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格萨尔艺人桑珠说唱本》/编著/藏文/(2001年版6部、2002年版五部、2003年版五部、2004年版四部、2005年版3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出版/课题组副组长、课题主持人《艺人桑珠谚语集》/编著/藏文/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主编《历史造就的统一体》/译著/汉译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合译《格萨尔艺人桑珠说唱本·果岭》/艺人说唱本/藏文/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整理《格萨尔艺人桑珠说唱本·木雅黄金宗》/艺人说唱本/藏文/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编辑《格萨尔艺人桑珠说唱本·百热山羊宗》/艺人说唱本/藏文/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03年出版/编辑《格萨尔艺人桑珠说唱本·辛丹内讧及西扎吾措宝藏》/艺人说唱本/藏文/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03年出版/终校《宗巴赞帽》/册子/藏、汉、英/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编辑(合作)《西藏民俗扬弃论》/专著/藏文/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藏族婚礼中的娱乐活动》/论文/藏文/《西藏文艺》1986年第四期《漫谈藏族婚俗中的若干问题》/论文/藏文/《中国藏学》1988年第一期《浅谈兄弟共妻》/论文/汉文/《西藏研究内参》1989年《试论民间文学的若干问题》/论文/藏文/《西藏艺术研究》1989年第一期《从金果地区的“果谐”看藏族果谐产生年代》/论文/藏文/《西藏艺术研究》1990年第二期《谈谈如何使使用藏语文工作落到实处》/笔谈/藏文/《西藏日报》1990年12月《夏尔巴人的民族属性问题》/论文/藏文/《西藏研究》1990年第四期《传统酒歌小议》/论文/藏文/《西藏民间文学》1991年第一期《谈藏族谜语及对歌》/民俗介绍/藏文/《西藏民间文学》1991年第二期(收录于《西藏民俗精选本》/民族出版社1999年出版)《试析民间文学与社科研究的关系》/论文/藏文/《西藏民间文学》1991年第三期《下大力走开拓之路》/藏文/《日喀则报》1991年12月《谈西藏传统婚礼的意义》/议论文/藏文/《雪域文化》1992年第一期《浅析民间文学的搜集工作》/论文/藏文/《西藏民间文学》1992年第二期《“鲁木”与“嘎崩”游戏》/民俗介绍/藏文/《西藏民间文学》1992年(收录于《西藏民俗精选本》/民族出版社1999年出版)《试析视屠夫为下等人习俗形成的渊源》/论文/汉文/《西藏研究》1993年第三期《谈“敬酒嬉戏”所引发的对传统文化的联想》/论文/藏文/《西藏民间文学》1993年第三期《评述珠峰自然保护区境内的过年过节习俗》/论文/藏文/《西藏艺术研究》1994年第一期《试析视屠夫为下等人习俗形成的渊源》/译文/藏文/《西藏研究》1994年第二期《郭家乡的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探讨》/论文/汉文/《西藏研究》1994年第二期/合写《有关藏族族源传说问题之我见》/论文/藏文/《西藏民间文学》1994年第四期《初论藏族古代两种特殊的婚姻形式》/论文/汉文/《西藏研究》1995年第一期 /合写(收录于《西南地区民间文化论文选》/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谈农村家庭主妇》/笔谈/藏文/《西藏民间文学》1995年第二期《世界屋脊沧海桑田之传说》/译文/汉译藏/《西藏民族宗教》1995年第二期《爱国高僧伦珠陶凯生平》/译文/汉译藏/《西藏民族宗教》1995年第二期《西藏人口变迁》/汉文/《北京晚报》1995年5月《金果地区的斗牦牛节》/民俗介绍/汉文/《西藏民俗》1995年第三期《评述藏族传统投石游戏》/论文/藏文/《西藏艺术研究》1996年第一期《话说藏历新年》/笔谈/汉文/《西藏广播电视报》1996年2月《论藏族早期丧葬习俗》/论文/藏文/《西藏民间文学》1996年第一期/合写《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西藏发展》/论文/汉文/《西藏研究》1997年第一期《初探金果地区的夏宴及其“果孜”仪式》/论文/藏文/《西藏艺术研究》1997年第一期《试论藏族骰子游戏》/论文/藏文/《西藏民间文学》1997年第二期(收录于《西藏民俗精选本》/民族出版社1999年出版)《简介后藏婚礼仪式》/民俗介绍/藏文/《西藏民间文学》1997年第三期/合写《一个古老村庄的岁末饭》/民俗介绍/汉文/《西藏民俗》1997年第三期《藏族传统滑冰及拔河习俗》/民俗介绍/藏文/《西藏民间文学》1998年第一期《初探藏族酒文化及其扬弃问题》/论文/藏文/《西藏艺术研究》1998年第二期《西藏骑射竞技详说》/民俗介绍/汉文/《西藏旅游》1998年第二期《简述西藏民间体育三项》/民俗介绍/汉文/《西藏民俗》1999年第三期《抱举石头竞技》/民俗介绍/藏文/《西藏民间文学》1999年第三期《西藏民俗扬弃问题初探》/论文/藏文/《中国藏学》2000年第一期《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正确认识和对待藏族传统文化》/论文/汉文/《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一期《考析西藏产生和存在一妻多夫婚姻形式的原因》/论文/藏文/《西藏研究》2000年第三期《格萨尔王传的新生》/介绍文/汉文/《中华儿女》2001年第二期《谈尼木传统制箭工艺》/介绍文/藏文/《西藏民间文学》2001年第四期《尼木造纸工艺的过去与现状》/论文/藏文/《西藏民间文学》2002年第一期《西藏〈格萨尔〉抢救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藏文/《西藏研究》 2002年第一期(2001年北京国际藏学会交流论文)《藏族民俗对其他民族的影响》/译文/汉译藏/《西藏民间文学》2002年第二期《谈西藏的婚姻禁忌》/论文/藏文/《西藏研究》2002年第三期《优秀艺人桑珠说唱本工程》事迹材料/汉/《中国西藏》2002年第六期《优秀艺人桑珠说唱本工程》/译文/汉译藏/《中国西藏》2002年第六期《〈格萨尔〉千年纪念答客问——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次旺俊美访谈录》/专访/汉/《中国西藏》2002年第六期《〈格萨尔〉千年纪念答客问——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次旺俊美访谈录》/译文/汉译藏/《中国西藏》2002年第六期《初论五种古代藏族婚姻形式》/论文/藏文/《西藏民间文学》2002年第四期《谈〈果岭〉的特点及其整理后的思考》/论文/藏文/《西藏研究》2003年第三期(2002年第五届国际《格萨尔》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试论藏族传统禁忌中的取舍问题》/论文/藏文/《西藏研究》2003年第四期

隐藏式骰子的创新点在于它们的结构。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隐藏式骰子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模块化结构,使得投掷时隐藏起来,不像传统骰子那样显而易见,这使得投掷骰子时更加具有悬念。

收藏杂志电子版

有一些可以免费制作电子杂志的软件,目前主要有IEBOOK和ZMAKER两种。如果是要印刷的话,也可以用pdf或word文档。

看看知网、超星阅读等应该没问题,你先下载软件再进入查询就鞥找到,但是要收费的哦。或者找大学或者史志办朋友,他们有阅读卡,你可以蹭着下载哈

是为了收藏或是情怀。杂志很有年代感,在这样一个电子书充斥市场的年代,纸质杂志的存在本身就很值得珍惜。

那要看你想要做什么介质的

论文格式隐藏

当文章引用或借用的资料所在的著作第一次出现于注释中时,须将该书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一并注出。

作者姓名后面用冒号;著作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出版地后用间隔号(中圆点);出版社名称后加逗号;出版年代后加“版”字,再加逗号;页码后用句号。

著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分隔,如:xxx、xxx;如系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如:xxx等。

著作名如有副标题,则在书名号内以破折号将标题与副标题隔开。

论文的注释形式可以分为三种:夹注、脚注、尾注。

夹注是在正文需要注释的地方用括号夹在正文中间进行注释,注释的内容较少,文字较短时就可采用夹注。

例如:关于花岗岩的形成与演化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这就是着名的granites and granites (有各种各样的花岗岩) (Read,1948) 。

社区是指建立在血缘、地缘、情感和自然意志之上的富有人情味和认同感的传统社会生活共同体(滕尼斯,1999) 。

脚注即在本页的最下端用一横线将正文隔开,把注释写在横线之下。采用脚注,便于读者阅读时两相对照,及时查看。

你可以参考下面的格式。。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 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 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论文正文(1) 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 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 结论。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论文装订论文的有关部分全部抄清完了,经过检查,再没有什么问题,把它装成册,再加上封面。论文的封面要朴素大方,要写出论文的题目、学校、科系、指导教师姓名、作者姓名、完成年月日。论文的题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写在表皮上,不要写里面的补页上。

参考文献加标注一般是在引用文字的末尾点击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选择尾注就可以了,参考文献应该属于尾注,在菜单里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脚注是在文章的某一页下面的注解,而尾注就是在文章最后了,打开后就可以选编码,即角码。可以自己设定类型、格式。双击编码就可以在文章和参考文献间转换。在英文输入法状态下输入[1],选中[1].按ctrl+shift++号键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方法,需要手动添加中括号。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参考文献格式:作者.题名[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发布年份.李琳.住院烧伤患者综合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9.其他的: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沈平,彭湘粤,黎晓静,等.临床路径应用于婴幼儿呼吸道异物手术后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30-932.作者.书名[M]. 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胡雁.护理研究[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8.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丁文祥.数字革命与国际竞争[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作者.题名[EB/OL].网址,发表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患者安全的10个事实[EB/OL].其他: [R]、[P]、[A]、[C]、[Z]等。

藏春阁杂志电子版

“PENTHOUSE”意思是:n. 阁楼;顶层公寓,屋顶房间

读音:英 ['penthaʊs]  美 ['pɛnthaʊs]

相关短语:

1、The Penthouse 空中花园

2、Duplex Penthouse 复式阁楼 ; 间双层顶层豪宅

3、Penthouse Hotel 阁楼酒店

例句:I now have three cars and a penthouse in one of the nicest buildings in

Dallas.

译文:我现在有三辆车和在达拉斯最好的建筑之一的顶层公寓。

扩展资料

“PENTHOUSE”的近义词:cockloft

读音:英 ['kɒklɒft]  美 ['kɑk,lɔft]

意思是:n. 阁楼;顶层公寓

相关短语:

1、cockloft type block detail 双层房舍

2、attic cockloft garret 顶楼

例句:The paper compendiously analysed the case of the cockloft wall crack of tier

bricklaying building.

译文:对砌体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现象作扼要分析。

网站上买的大部分是电子档下载的,除非你是在实体店去购买才会有那种纸张的杂志,不过现在互联网发展这么快的今天,想要在网上买纸张版本的有一点难咯

“黑洞”是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强大得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根据广义 相对论,引力场将使时空弯曲。当恒星的体积很大时,它的引力场对时空几乎没 什么影响,从恒星表面上某一点发的光可以朝任何方向沿直线射出。而恒星的半 径越小,它对周围的时空弯曲作用就越大,朝某些角度发出的光就将沿弯曲空间 返回恒星表面。 等恒星的半径小到一特定值(天文学上叫“史瓦西半径”)时,就连垂直表 面发射的光都被捕获了。到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说它“黑”,是指它就像 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实际上黑洞真 正是“隐形”的,下面将会叙述。 黑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跟白矮星和中子星一样,黑洞很可能也是由恒 星演化而来的。我们曾经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白矮星和中子星形成的过程。当一颗 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氢),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 经不多了。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壳 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直到最后形成体积小、密度大的星体,重新有能力 与压力平衡。 质量小一些的恒星主要演化成白矮星,质量比较大的恒星则有可能形成中子 星。而根据科学家的计算,中子星的总质量不能大于三倍太阳的质量。如果超过 了这个值,那么将再没有什么力能与自身重力相抗衡了,从而引发另一次大坍缩。 这次,根据科学家的猜想,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心点进军,直至成为一 个体积趋于零、密度趋向无限大的“点”。而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程度 (史瓦西半径),正象我们上面介绍的那样,巨大的引力就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 外射出,从而切断了恒星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黑洞”诞生了。 与别的天体相比,黑洞是显得太特殊了。例如,黑洞有“隐身术”,人们无 法直接观察到它,连科学家都只能对它内部结构提出各种猜想。那么,黑洞是怎 么把自己隐藏起来的呢?答案就是——弯曲的空间。我们都知道,光是沿直线传 播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可是根据广义相对论,空间会在引力场作用下弯 曲。这时候,光虽然仍然沿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传播,但走的已经不是直线, 而是曲线。形象地讲,好像光本来是要走直线的,只不过强大的引力把它拉得偏 离了原来的方向。 在地球上,由于引力场作用很小,这种弯曲是微乎其微的。而在黑洞周围, 空间的这种变形非常大。这样,即使是被黑洞挡着的恒星发出的光,虽然有一部 分会落入黑洞中消失,可另一部分光线会通过弯曲的空间中绕过黑洞而到达地球。 所以,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观察到黑洞背面的星空,就像黑洞不存在一样, 这就是黑洞的隐身术。 更有趣的是,有些恒星不仅是朝着地球发出的光能直接到达地球,它朝其它 方向发射的光也可能被附近的黑洞的强引力折射而能到达地球。这样我们不仅能 看见这颗恒星的“脸”,还同时看到它的侧面、甚至后背! “黑洞”无疑是本世纪最具有挑战性、也最让人激动的天文学说之一。许多 科学家正在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而辛勤工作着,新的理论也不断地提出。不过, 这些当代天体物理学的最新成果不是在这里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十本都没人管你,只要不是 龙虎豹 火麒麟 和藏春阁 这样类型的

藏语藏缅语研究论文集

没有语言和符号,就没有人类文化。人类社会中的许多重要的文化要素,主要是通过语言和各种符号系统来相互传递的。语言人类学所关注的恰恰是人类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方式,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在沟通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以及沟通手段与适应策略的关系等问题。 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和其他活动,是产生语言的先决条件。作为语言本身,与人类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文化能够影响语言的结构以及语言的内涵,而语言的差异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文化而产生的。另一方面,语言也可以反过来影响文化的发展,很显然,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关联、彼此制约的关系。 藏民族的语言文字作为一个系统,与创造和使用这种语言文字的民族所处的地域、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藏族语言和文字符号的功能,以及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变化,都是由这个社会环境中的语言群体所制约的,是属于他们的社会行为。语言文字也会随着藏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完善,不断走向丰富。客观环境的变化必然会促使人们重新认识自己的语言,调整自已语言的表达方式,使之最大限度地与客观环境和需要相适应,这正是推动藏民族语言文字进步的动力。一、藏语的基本特征语言是原始人类在劳动和互相交际中产生出来的,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的产生表明,人的发音器官已逐渐形成,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即意识也在不断走向成熟。语言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成了人们不可须臾离开的、最为重要的沟通手段。语言一旦形成,就成为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也具有共享性。 当原始部落发展到民族的时候,便出现了民族语言。语言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民族的烙印,并且随着民族的发展演变而不断发展变化。一个民族的社会状况和生活方式也要通过语言来表现。因此,民族语言不仅反映民族经济、历史和文化,就连共同的心理素质也通过语言来表达,而且依靠语言来维系民族内部的联系和情感。因此,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从民族学的角度看,民族语言既是构成民族的第一要素和重要特征,也是区别民族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藏语是藏民族的主要语言。藏语的使用区域主要是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各省区的藏区。一些与我国接壤国家的部分地区也使用藏语。 按照语系分类,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根据1998年的统计,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汉藏语系人数占70%以上。汉藏语系中的语言,有着不同于其他语系语言的一些特征:如在语音上,大部分词以单音节词根为基础,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区别意义,声调和声母有一种互相适应的关系,如清塞音声母只出现在单数调上,浊塞音声母只出现在双数调上;在语法上缺乏形态变化,主要以虚词和词的次序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另外,还有一类表示事物或动作天然单位的词又称量词,这是在其他一些语系的语言中所没有的,此外,汉藏语系中的各语言间都有一定数量的同源词。 藏语在汉藏语系各语族、语支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中,是价值极高的语言之一。藏语言的历史,实际上是藏民族社会发展史的一部分。藏语的形成与演变,伴随着藏族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这是因为语言自身蕴涵了反映社会变迁的机制,社会的变化会促使人们改进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也总是在服务社会,总是在一个动态环境中逐渐走向成熟。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因素以及发展状况,对语言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导致藏语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差异。 国内外学者对藏语发展阶段的界定不尽一致。我国一些藏学者将之划分为五个时期:1.上古时期(公元6世纪以前),即远古部落时期的藏语口语。在吐蕃王朝之前,经历过漫长的原始部落和部落联盟时期,延续了长达31代吐蕃部落王统传承。当时,青藏高原上有着许多小邦国或部落,其分布范围很广,包括现今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巴尔提等地。这一时期,以古老的象雄文明为代表,产生了藏族原始宗教苯教,并产生了最古老的文字“象雄文”。苯教的传播和发展,构成了7世纪以前藏族文化的主要面貌,并对包括语言在内的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而又持久的影响。2.中占时期(公元7~9世纪),此时为吐蕃王朝时期的藏语口语。松赞于布征服苏毗王朝和象雄王朝,完成了西藏本土的统一大业。这一对期是青藏高原大开放、大发展的时代,是藏民族整体文化的孕育时期,也是藏族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研究,藏语声调也是在区一时期产生的。吐蕃时期对外部文化的学习和吸收,对吐蕃及以后藏族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极为重要的是,吐蕃时期创制的藏文字从那时起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从此,藏民族有了用目已的文字撰写的各类文献资料,包括传承至今的敦煌吐蕃藏文写卷,早期的佛经、译著等。文字的出现从根本上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空上的局限,不仅使语言得以记录和保存,也大大促进了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吐蕃周边国家的语言、佛教的传人对藏族语言文字的形成与演变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3.近古时期(公元9~13世纪)。从吐蕃王朝崩溃到元朝统一治理西藏之前的400年间,西藏大小部落各自为政,不相统属。然而,在古格王朝时期(公元1l世纪)仍然顺利完成了藏文字的第三次厘定,使藏族语言文字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4.近代(公元13~19世纪)。自西藏归属元中央政府,施行统一治理以来,藏区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藏族社会系统状态的变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量高水平的藏文文献典籍的问世,不仅提升了藏族文化的整体水平,也极大地推进了藏族语言文字的改革与创新。5.现代时期(公元20世纪以来)。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藏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如借词和外来词汇愈来愈多等。由于更多新名词和科学术语的出现,不仅使词汇更加丰富,语言的表述也更加准确。 语言是没有国界的,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藏族语言的使用范围,不仅限于我国境内的三大藏区和其他地区。除我国之外,如不丹王国、锡金王国和尼泊尔王国等国家的一些地方也在使用藏语,只是他们所使用的藏语同国内藏族地区的语言有着较大的区别。藏民族的语言同世界其他一些民族的语言一样,在其发展与传播过程中,形成这个语言的中心地区往往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且具有辐射作用。同样,一种语言在某一地区被选择和使用也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连续性。 藏语作为藏民族表达思维活动的口头形式,主要包括语音和词义两个部分。在藏语的语音结构中,声调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藏语的重要语音特征。在语音系统中,将声调识别为与辅音和元音同等重要的语言要素,并作为特定语音分析层次的一个功能单位来对待。实际上,藏语声调的变化较小,各地的调类和调值比较统一。藏语声调产生和分化的条件清楚,调值与声韵母还保持着比较自然的联系。与此同时,各地声调发展不平衡,现代藏语中几乎保留了声调发展各个阶段的不同形态。复辅音声母是藏语语音的一个重要特点。历史上,藏语有着丰富和复杂的复辅音声母。随着语音的发展和变化,复辅音声母已经逐渐简化和消失。现代藏语方言中所保留的复辅音声母同藏语书面语(藏文)中的复辅音声母比较起来,显然已经简单得多了。但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诸语言中,除嘉戎语外,现代藏语方言中的复辅音声母还是比较丰富的,它基本上反映了藏缅语族语言这一语音特征。现代藏语三个方言中,安多方言有比较多的复辅音声母,而卫藏方言除一部分地方有带前鼻音成分的复辅音声母外,多数地方复辅音声母已经消失。所以,复辅音声母也是划分方言在语音上的一个重要标志。藏语调类的分合、新音位的产生、浊音的清化、元音的复化等现象,都和复辅音声母及其发展变化有关。古藏语有30个单辅音声母,220余个复辅音声母。古藏语的复辅音系统极为繁杂,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类是带前置辅音的复辅音声母;第二类是带后置辅音的复辅音声母;第三类是带前置辅音和后置辅音的复辅音声母;第四类是带复合前置辅音的复辅音声母;第五类是带复合后置辅音的复辅音声母。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极为普遍,第三类占有一定的比例,第四类则较少,第五类只有在个别情况下出现。到后来,藏语的单辅音声母一般为30个左右。复辅音声母主要有前置辅音加基本辅音,基本辅音加后置辅音两类。在能够反映古代语音的书面语中有180多个复辅音声母,而且还有三合、四合复辅音,但现代藏语中主要是二合复辅音。韵母分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辅音韵尾的韵母三类。 藏语像其他藏缅语言一样,是以动词为中心的语言。藏语中动词的属性常常能影响句中其他词语语法功能的变化。然而,藏语动词虽居句末,但在用格上常常支配前面的名词。换句话说,藏语动词的性质决定作为主语名词的标记。如A能否控制B,主要表现在动词语尾上,而A对B的控制程度的强弱则表现在主语名词的用不用施格上。就是说,动词上同样需要体现主语名词的一定语法功能,如人称、自主性等,而且用不用标记会改变主语名词与动词的语法关系。 现代藏语的主要特征表现为:1.复辅音趋于简化和消失,只在部分方言土语中保留着带前置辅音的二合辅音。2.浊辅音声母肝清化,现代藏语某些方言中所保留的浊声母均源于古代复辅音声母的浊基辅音。3.单元音或复合元音构成的韵母明显增多;元音有长短之别,且与声调形成了互补关系。4.辅音韵尾趋于简化,从而促使带辅音韵尾韵母的简化和元音的变化。5。除安多方言之外,具有完整的声调系统。6.谓语是后置表系统,属典型的“动居句尾”型语言,而且现代藏语多数方言其谓语的语法意义由谓语之后的语法成分来表示,因而形成了极为丰富的表达语法意义的助词,其作用也在不断增加。7.有丰富的体范畴,也有时式范畴。8.卫藏方言有着严格的敬语与非敬语的区别。9.主要以虚词和词序来表达句子的各种关系。句子语序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在主语后,谓语前,若是双宾语,间接宾语在前,直接宾语在后;人称代词、名词作修饰语时,在中心语前,需加表领属的助词;形容词、数词、指示代词作修饰语时,在中心语之后;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在中心语前。构词以复合法为主,即通过修饰、联合、支配、表述方式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语素来构成复合词。 假如我们对属汉藏语系的藏语和汉语进行一些比较,不难发现二者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如藏汉语言都具有以虚词和词序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共同框架。藏语以虚词和语序作为主要语法表达手段,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辅助动词与虚词、助词有着同等重要的功能。另外,从语言发生学的分类上看,藏汉两种语言也有着亲缘关系。如在词汇的应用上,藏汉两种语言之间有着较多的同源词;在语音上,都有以声母、韵母为单位的独特的语音结构。所不同的是,汉语没有藏语那么多的复辅音声母。二、各具特色的方言民族语言分布的复杂性,以及语言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是研究群体之间社会亲缘关系的基础。所以,这一研究领域也总是受到语言人类学家的重视。 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的差别、集居状况的不同,使操持同一种语言的民族出现了语言之间的差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方言。一般认为,隔离是产生语言差异的重要条件。既是在同一区域内,地理距离越大,语言的差别也就会越大。 对藏语方言的划分,主要是以语音的差异以及历史渊源来确定的。研究表明,藏语方言语音的结构特点以及方言在语音上的实际差异,与藏民族的历史扩散及现代地理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一般以传统的国内地域概念——三大藏区(卫藏、康、安多)来进行方言分类的,即卫藏方言、康方言和安多方言。卫藏方言,指西藏自治区境内的前藏(拉萨等地)、后藏(日喀则等地)、山南地区和阿里地区的方言。康方言,是指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范围内的方言。安多方言,指青海省大部分藏区(除玉树藏族自治州之外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藏族的方言。 因为这里要介绍的藏族方言是一个语言范畴的概念,所以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某一块地域。否则,就很难较为全面地了解藏语方言。为使读者在更广泛的领域内了解藏语方言状况,这里参照江荻先生的论点,以我国藏区地理方位的卫藏为中心,分为中部、东部、西部、南部和北部五大区域,并将临近我国藏区并使用藏语的一些境外地方也囊括其中,采用传统的藏语方言分类和境内外地理名称并用的方式,对藏语方言的语音及其特点进行一些介绍。 总的看,在各地方言中,单元音韵母多少不一。如卫藏方言,在拉萨语中单元音达16至17个,有单辅音声母28个。卫藏方言中有鼻化元音。康方言中的德格语中,单辅音声母有42个。康方言中也有鼻化元音。现代藏语中卫藏、康方言元音分长短,配合声调,并与声调互补。在卫藏、康方言中,复元音韵母主要是二合的复元音韵母。按性质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真性复元音韵母,几个元音并立,不分主次。与此同时,紧张清晰的元音结构,呈现为藏语语音的一大特点。在有的地方话中,如普兰话不仅有非鼻化的真性复元音,还有鼻化的真性复元音。第二种是假性复元音韵母构成的元音。在安多方言中,元音不分长短,单元音的多少不一。如甘肃的夏河话中单元音只有6个。但总的看,藏语是一个单元音占优势的语言,复元音较少,并且多为后起现象。带辅音韵尾的韵母一般为30个左右,可以作尾的辅音有8个。保留韵尾较多的是安多方言,最少的是康方言,而卫藏方言介于二者之间。在不同的方言土语中,声调数量不等,一般是4个。如拉萨话有4个调,工布话有6个调,木雅话有两个调,安多方言无声调。声调有着区别词义和语法意义的功能。藏语还有一个轻声,主要是音节弱化的结果。藏语中相邻音节的连读,声调会发生相对固定的变化,而且不限于词的内部,词与词、词与语法成分之间也会发生变调。 三、藏文的形成及推广应用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文字的创制和推广应用所带来的文明成果是多方面的,它所产生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甚至会改变一个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人类正是凭借文字的记录功能,不断积累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在继承前人劳动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更加灿烂的文明成果。 藏民族最早的文字是象雄文。象雄文出现在公元前l至2世纪的古象雄王国。象雄王国是曾经雄霸青藏高原的一个古老王国。其疆域最大时,西起今阿里地区的岗仁波齐,东至今昌都丁青。汉史中所谓“羊同部落”,就是指象雄王国。正如《册府元龟》所记:“大小羊同,东接吐蕃,北直于阗,东西千余里,精兵八九万……”象雄王国在公元7世纪被松赞干布吞灭之前,一直是一个独立王国。象雄文字也叫“玛尔文”,它类似汉族的甲骨文。在那时,“玛尔文”主要用于苯教的咒誓、祭祀、禳祓活动和记载他们的经文等。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这种文字没有能普及到大众社会。但在藏区一定范围内,这种文字的使用至少延续了千年以上。有资料显示,吐蕃最初也曾使用过“玛尔文”。公元7世纪初,苯教的巫师们仍用象雄文来缮写苯教的经文等。有学者认为,松赞干布最初遣使分别向尼泊尔和唐朝求婚时,书信很可能是用象雄文写成的。也有苯教徒称,早期的许多苯教文献是由象雄文翻译成藏文的,不知真假。还有一些藏学专家认为,藏文是在象雄文的基础上,学习克什米尔和印度的文字而创制成功的。我国藏学专家黎蔷则认为:“目前藏语中的借词,有些是从象雄文转借而来的。而玛尔文(通常称‘象雄文’)同古代的旁遮普文和克什米尔文有很相近之处”。在丹麦学者艾立克•哈尔所著的《来自西藏苯教的语言——象雄语词法词典》,德裔美籍学者劳弗尔所著的《藏语的借语》中也有类似观点。藏学家南喀诺布在《关于藏族古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称:“在西藏的古老寺院里,有不少藏书是古象雄文的手抄本,是用称作‘玛尔体’的高体,短元音的草书写成的……就是今天我们使用的藏文草书字”。当然,这些看法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众所周知,因在较长的时间里佛教与苯教之间不断进行极为残酷、激烈的斗争,加之后来的统治者推行“崇佛灭苯”的政策,以及其他诸多的原因,导致苯教文献几乎全部被毁或失散在外。时至今日,象雄文在国内几乎很少有人知晓。近年来,国外编有象雄文词汇与藏文、英文对照词典。我们面对这个古老的文字,要做出符合历史的科学结论,还需要考证和深入研究。公元7世纪,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执政时期,向民众推广新创的藏文字。自此,形成了藏民族记录藏语的统一的文字符号系统。藏文字的诞生和推广应用在藏民族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藏民族为自己的文明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自从有了藏文字,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珍贵史料、文献典籍难以计数,其种类之繁、数量之多是惊人的。在我国各民族中,藏民族的文化遗存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 藏语的助词基本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位于词和短语后面表示句子成分之间各种关系的结构助词;第二类是加在动词后面表示时态意义的时态助词;第三类是加在句子末尾或句子中表示语气的助词。结构词在藏语语法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相当于藏文文法中所讲的格助词;结构助词分施动、领属、存在、趋向、缘由和比较6种。 藏语的数词为十进位,基数词都是单音节的单词。高位数词如“百”、“千”、“万”、“十万”、“亿”等,是用不同的词来表示的。十位数和个位数可以连用,只是个别的语音稍微有点变化。

  • 索引序列
  • 藏文毕业论文藏式骰子
  • 收藏杂志电子版
  • 论文格式隐藏
  • 藏春阁杂志电子版
  • 藏语藏缅语研究论文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