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杨超。杨超,教授,飞行器设计学科博士生导师,男,汉族, 1966 年 12 月出生。 1989 年毕业于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 1992 年获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 701 所)空气动力学硕士学位, 1996 年获北航飞行力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 2001 年破格评聘为教授,曾任北航五系副主任、飞机所所长、飞机系主任、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党总支书记。现为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和气动弹性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空气弹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工程力学”期刊编委、国防科工委航空器总体和结构标技委总体和气动专业组成员、美国 MSC 软件气动弹性和飞行载荷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2004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4 年负责课程“航空航天概论”被评为国家和北京市精品课。 主要研究领域是飞行器设计领域的气动弹性、飞行力学与总体设计,研究对象包括固定翼飞机、导弹、直升机和微小型飞行器等。主持科研课题 20 余项,包括预研、自然基金以及近 20 种型号的科研课题,在颤振、飞行载荷、气动伺服弹性、主动气动弹性机翼、直升机机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方面有多年理论和实践,发表重要期刊论文 40 多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1 )飞行器气动弹性数字化设计、主动气动弹性机翼设计与试验技术2 )颤振、飞行载荷、阵风载荷分析与控制技术3 )气动弹性优化设计与多学科优化设计技术4 )直升机非线性飞行动力学与控制5 )飞机及微小型飞行器总体综合设计与集成测试近年来获得的主要成果有:1 )“气动伺服弹性分析技术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 2000 年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 1 )。2 )“现代军用飞机飞行载荷综合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2005 年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 3 ),3 )“米- 17 系列直升机火箭发射后座力对飞行参数的影响研究” 1999 年获中航总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 4 )。发表的代表性论文有:[1] 多输入气动伺服弹性系统抗阵风不灵敏度分析 . 航空学报 , 2000, 21(6)[2] 混合遗传算法在气动弹性多学科优化中的应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4 , 30(12)[3]Flight Loads and Dynamics of Flexible Air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4,17(1)[4] 主动气动弹性机翼的颤振主动抑制与阵风减缓研究 . 机械强度, 2003 , 25(1)[5] 气动伺服弹性系统不确定性建模与鲁棒稳定性 . 航空学报, 2003 , 24(4)[6] 带有飞行控制系统系统飞机的伺服弹性试验研究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3, 29(11)[7]Synthesis on Flutter Suppression Control Law for Active Aeroelastic Wing. AIAA-2001-1463[8] 主动气动弹性机翼技术分析 . 北航学报 , 1999, 25(2)[9] 平衡截断方法在气动伺服弹性系统模型降阶中的应用 . 航空学报 , 2001,22(2)[10] 导弹气动伺服弹性稳定性分析 . 飞行力学, 2000,18(4)[11] 直升机机动飞行逆仿真研究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2000, 26(6)[12] 直升机飞行动力学高阶线性系统建模 . 飞行力学 , 2000,18(1)联系方式: (办), (办), ( Fax )通讯地址:( 10008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所Email:
l 《航空知识》专业编辑需求部门:《航空知识》编辑部岗位职责:《航空知识》专业编辑招聘人数:若干岗位要求:1、 本科或以上学历,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2、 具有航空专业背景,热爱航空,擅长考据,对职位有很高的兴趣3、 具备较好的写作能力和文字功底,愿意长期从事编辑工作4、 具备一定的图片处理编辑能力,有较好的艺术美感5、 有相关媒体经验者优先;对军事科技历史有强烈爱好者优先简历投递地址: 《航空模型》专业编辑需求部门:《航空模型》编辑部岗位职责:《航空模型》专业编辑招聘人数:若干岗位要求:1、 本科或以上学历,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2、 具备较好的写作能力和文字功底,愿意长期从事编辑工作3、 熟悉Photoshop、CAD、3D等制图软件4、 具有航空专业背景,飞行器设计专业优先5、 具有模型制作经历和文字处理经历者优先。特别欢迎参加过各级模型比赛尤其是大学生载重比赛的同学应聘。简历投递地址: 《航空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专业编辑需求部门:航空学报编辑部岗位职责:《航空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专业编辑招聘人数:若干岗位要求:1、 流体力学、航空发动机、飞机设计、飞行力学等专业2、 硕士或以上学历3、 英语六级以上4、 用中、英文发表过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具有较强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5、 工作踏实认真,责任心强;善于学习,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愿意长期从事编辑工作。6、 具有北京市户口或有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经验者优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南昌航空大学学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航空发动机航空模型航空维修与工程航空知识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中国民用航空航空标准化与质量航空电子技术等等,你需要哪方面,可以再找。
中国东方航空官方客服95530东方航空客服电话0377一6561一2452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ST东航 ),是由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于1995年4月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2006年12月18日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向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所约定的股份变更登记日(2007年1月10日)登记在册的流通A 股股东每10股支付股对价股份,共9,600万股企业法人股。自股改方案实施后的首个交易日,由原非流通股股东所持有的290,400万股企业法人股于2010年1月13日上市流通。
95530。
东方航空热线电话:95530。
东方万里行会员热线:4008395530。
贵宾热线:4008295530。
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是我国三大国有骨干航空运输集团之一。经过持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整合,基本形成了以航空运输业为核心,其它相关产业为支撑的航空运输集成服务体系。如果有任何疑问,可拨打客服电话95530进行查询。
95530设有中、英、日、韩四种语言选择,座席代表每天24小时向旅客提供非面对面服务。较之本地原有的单一业务功能,客服中心通过统一的服务平台向旅客提供服务销售一体化的东航产品。
95530的服务内容涵盖航班信息查询、客票的预订、变更等票务及资讯服务;东方万里行常旅客会员服务;国内酒店客房的预订服务,还可以提供商务差旅、旅游度假、团队及集团大客户等服务。同时95530也是东航的投诉受理中心,全面受理旅客在东航运输全程中的意见与建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95530
中国东方航空全国客服热线是服059-52321-6213。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广州,于1991年2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以蓝色垂直尾翼镶红色木棉花为公司标志,是中国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
南航年客运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机队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是中国航班最多、航线网络最密集、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视觉识别系统是由标志、中英文标准字体、标准色彩、吉祥物、辅助图形五部分构成。它们是整个企业信息传达与形象识别的核心,由此确立了企业对外的基本视觉形象。
机上服务:
除了头等舱、商务舱及经济舱的设置,南航于2010年3月18日在其国内航线上正式推出高端经济舱,成为中国首家在客机上增设高端经济舱的航空公司。新增设的高端经济舱比普通经济舱的座位多出40%的空间。
将原经济舱座椅的前后间距由31英寸扩大为35至37英寸,并根据机型大小设置了24至53个高端经济舱座位,通过加装门或隔帘分离出专门的区域。共有约300架南航客机在2010年7月前完成改造,总计7000个高端经济舱座位投入市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东方航空
东方航空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系方式:公司电话,公司邮箱,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5条联系方式,其中有电话号码1条。
公司介绍:东方航空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1986-03-04在上海市市辖区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虹桥路2550号。
东方航空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左焰,注册资本20,000万(元),目前处于开业状态。
通过爱企查查看东方航空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
你好,我打开官网看到这个信息尊敬的各位专家和作者你们好,由于航空学报中英文网站和服务器在国庆期间进行了转移,导致目前网站和系统使用不太稳定,由此给大家带来的麻烦,敬请谅解。为了更好的使用,根据编辑部的使用经验,总结如下:1. 请不要再使用以前收藏的地址。2. 对浏览器的缓存进行清理。3. 重新在百度进行搜索航空学报官网或者直接输入网址()访问。4. 如果仍然不能,请重复操作几次。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联系编辑部。联系电话: 苏磊 张晗,李丹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负 责 人:兰秀清 主管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报刊刊期:季刊 主办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编辑出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编辑部 发行方式:自办发行 通讯地址:四川省广汉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编辑部 订阅方式:本报刊社自办 邮政编码:618307 联系电话: 创刊日期:1990. 国内统一刊号:CN51-1589/U 国内邮发代号:自办发行 电子邮箱: 【栏目信息】 ★本刊概况: 本刊始终坚持以教学训练和飞行安全为中心,立足学院,面向全民航,开展飞行与安全、教学与训练的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提供国内外民航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信息,已经成为反映我国民航飞行训练与飞行安全的重要窗口。 ★主要版块栏目: 飞行签派 飞行技术 飞行训练 飞行力学 驾驶舱资源管理 飞行模拟 航空电子 航空法规 航空安全 空中交通管理 飞机维护 事故分析与对策 航空人为因素 民航英语 民航教育 国外民航 航空气象 机场建设 航空医学 民航经济 航空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主办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主编:郑孝雍地址:四川省广汉市邮政编码:618307电话: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4288国内统一刊号:CN 51-1589/U单价:10定价:60 答案补充 再打打看,这是他们主页上的公开电话,应该不会有问题!两个都打打
出版社名称 出版社地址 出版社电话 《求是》杂志社印刷厂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 北京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6号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6号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四号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136室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高粱斜街44号 北京科文剑桥图书有限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208号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6号 北京跨世纪文化事务所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满庭芳园D座 北京劳动就业报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3号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理工科技大厦 北京人才市场报 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人民文化宫内 北京人教励耘教育书社 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东大街东公街60号 北京人教育馨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芳城园三区13号楼 北京人手册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41号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北京师大附中书刊发行部 北京市宣武区安平里1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市天主教天光编辑部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4号天主教堂天光编辑部 北京市燕山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100号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体育大学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东路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 北京威科商律出版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9号国际大厦后楼201B 北京新鸿文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0号 北京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西里二区13号楼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兵器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10号 长城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40号 当代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4号 党建读物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7号 地震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9号 地质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1号 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3号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2号 法律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西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德外大街4号 工商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纪家庙育芳园东里23号 光明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国防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3号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6号 海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31号 海洋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航空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4号 红旗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 华龄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甲10号 华文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力学胡同3号 华夏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香河园北里4号 华语教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3号楼 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 教育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6号 金城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十一区37楼一层 金盾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5号 经济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 经济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右安门内大街65号北京商业银行506 经理人杂志社北京分部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8号盛世嘉园B座12B01 竞赛画报杂志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8号红都商务会馆B座 军事史林杂志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 开明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 科技与人才(职海) 北京市新世界北办公楼1001崇外大街38号 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路15号 科学普及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6号 蓝天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4号 劳动人事出版社北京代理发行站 北京市东城区广义街甲2号 劳务信息 北京市骡马市大街魏染胡同49号 旅游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煤炭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煤炭信息研究711室 民族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气象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前程周刊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8号招商局大厦14层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西里33号清华同方产业楼三层 全国化工工程建设标准编辑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化工大院3号楼 群言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厂胡同北巷1号 人民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166号 人民法院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人民交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沙滩后街55号 人民军医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丙23号B座 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2号 人民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 人民体育出版社 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8号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芳群园三区3号楼 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66号 人民音乐编辑部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人民音乐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2号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 人民邮电出版社《电信科学》编辑部 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A座人民邮电出版社《电信科学》编辑部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上海浦东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发行部 北京市丰台区北甲地路2号院玺萌鹏苑6-27-D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先晓胡同10号 石油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二区1号楼 世界知识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干面胡同51号 市场报《人才》周刊 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红庙金台里2号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团结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皇城根南街84号 外文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文化艺术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西苑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15号 现代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 线装书局 北京市朝阳区春秀路太平庄10号 新华出版社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 新华丛书编委会 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95号 新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星球地图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69号 学苑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2号院1号楼 言实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五区4号院6号楼 冶金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嵩祝院北巷39号 语文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南小街51号 原子能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43号 招工招聘快讯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6号月坛公园内西南角 知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中共党史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芙蓉里南街6号院1号楼 中国标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 中国长安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14号 中国城市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21号 中国出版集团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郊定福庄东街一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术语中心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中国档案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21号 中国地图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白纸坊西街3号 中国电力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6号 中国电影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2号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大街东后巷28号 中国发展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路金果胡同8号 中国方正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 中国纺织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6号 中国妇女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中国工人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45号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9号 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海关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甲9号中国远东大厦305室 中国华侨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20号院3号楼304室 中国画报出版社人文中国编辑部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西路33号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普惠南里14号 中国检察出版社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西路5号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北配楼 中国金融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小红庙南里3号 中国经济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北街3号 中国精神文明大典编委会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路郑常庄323号 中国矿业报《财富珠宝》周刊编辑部 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70号 中国劳动保障报职业导刊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3区号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号 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内大街刘海胡同7号 中国旅游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甲9号 中国盲文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城内街39号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总编委会 北京市东城区前海西街18号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玉林里7号 中国农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甲2号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企业家大辞典编辑部 北京市东城区东旺胡同41号 中国青年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94号万信商务大厦502室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6号 中国人口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南街80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兴发大厦807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8号 中国人事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5号 中国三峡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3号院12号楼 中国商务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 中国商业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报国寺1号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二条21号 中国社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甲33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中国摄影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红星胡同61号 中国石化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24号 中国书店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115号 中国书籍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楼 中国蔬菜实用新技术大全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6号 中国税务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槐柏树后街21号 中国税务杂志社 北京市宣武区枣林前街68号中国税务杂志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 中国统计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75号 中国文联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中国文史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 中国物价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院3号楼 中国物资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 中国戏剧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南村甲81号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三条9号 中国新闻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17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兴路7号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街11号 中华诗词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兵马司17号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楼 中信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号塔园外交办公大楼一单元四层 中信联合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塔园外交办公大楼一单元701号 中央编译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斜街36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60号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中央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大街前毛家湾1号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中央音乐学院西小院 中医古籍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新仓18号 紫禁城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作家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北华大学招生代码是10201。
刊名: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主办: 北华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吉林省吉林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9-4822CN: 22-1316/N邮发代号: 12-18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吉林林学院学报》与《吉林医学院学报》合并创刊时间:2000本刊为北华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它以反映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研究成果、培养人才、推动科学发展为使命。所发表的学术成果力争带有创见性、前沿性和现实性。本刊由学校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组成编委会,对学报的办刊方向、宗旨与质量进行审定。《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特色:1.栏目品牌化本刊善于捕捉学术前沿信息,就学术热点、焦点、亮点及时广泛组织专家学者进行集中讨论。建有学者库,拥有庞大学者作者群网络,借助这一优势构建稳定且颇具影响的学术平台,打造特色栏目、品牌栏目。2.编辑“学者化”把握相关领域的学术动态信息,追踪学术热点、焦点,了解并结识相关学者,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交流、人际交往能力,是本刊选用编辑的基本条件。目前,本刊拥有两个较为成熟颇有影响的特色栏目,即“语言规划与现代化”和“东亚研究”。 北华大学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北国江城——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前身四所院校均有半个世纪以上的办学历史,北华大学传承了四校办学积淀的底蕴,萃取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精华,学校事业健康发展,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北华大学学报(包括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创刊于2000年,是北华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8年以来,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与“双百”方针,坚持“质量第一、学术第一、开放创新、打造精品”的办刊原则,努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特色,连续、集中、及时地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和学术热点、焦点问题,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气氛,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术人才的成长。在北华大学党委和校行政班子的领导和支持下,在编辑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学者的支持下,《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取得了不斐的成绩,连续获得:吉林省一级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优秀主编奖”,《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奖项。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北华大学ISSN:1009-5101CN:22-1319/C地址:吉林市吉林大街15号邮政编码:132033 主 编:郑 毅编 辑:李 丽李红光赵俊梅于蓬蓬李开拓王 坤英文编辑:马 颖《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会主任:刘和忠副主任:郑毅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源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据不完全统计,除三大数据以外,近年来,我刊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权威刊物转载33篇,排在省属高校学报前列,在全国综合性大学排名中也取得了很好的名次。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北华大学主办、北华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FD)统计源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吉林省一级期刊。双月刊,逢双月出版,121页,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发政治理论、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语言文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各学科学术研究论文。此外还不定期开辟区域文化研究、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等专栏。欢迎国内外学者向本刊投稿。按编排规范对作者的来稿有如下要求:?1.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字以内的摘要,3-8个关键词。?3.该论文若为基金项目,请注明名称、批号。?4.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请写在当页地脚,用数字加圆圈标注置于说明文字后,以区别于参考文献。?5.参考文献以在正文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置于方括号中,列于正文末。正文中同一文献如出现多次,用同一序号标示,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和各种未定义类型文献,请标出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论文集中析出文献需写出起、止页码)。(2)期刊,请标出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报纸,请标出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4)电子文献,请标出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日期。(5)外文文献所列项目和次序与中文文献要求相同。?6.英文题名、英文作者署名及通迅地址、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与中文一一对应,置于参考文献之后。7.投稿方式:(1)作者在投稿时,请把电子文本(word)发,同时应在“主题”栏注明属哪类稿件,如,文学、史学,等等。(2)也可按照不同的学科发送到各自的信箱(详见各栏目编辑介绍)。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8.勿一稿多投,否则后果自负。稿件审阅时间为2个月,如2个月内没有收到稿件处理意见,请您自行处理。9.稿件文责自负,但编辑部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
历史文化学院(东亚中心)下辖:历史系,包含历史学(师范)、历史学(历史文化产业)两个方向的本科专业;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吉林市文化研究中心;东北区域历史文献数字化信息中心;吉林地区历史与文化研究所等。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为吉林省省属高等院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东亚地区颇有影响。吉林市文化研究中心为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东北区域历史文献数字化信息中心为省教育厅专项资助中心。教学与学术科研机构有北华大学学报编辑部、吉林地区历史与文化研究所、金毓黻史学思想教研室等。历史系,主任王雪梅。内设:中国史教研室,主任钟兴龙;世界史教研室,主任申文勇;东亚区域史研究室;东北民族史研究室;东北文献研究室;东北经济史研究室;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室;金毓黻史学思想教研室,主任陈陶然。日本研究所,所长郑毅,副所长刘景瑜;韩国研究所,荣誉所长崔博光(韩国),所长廉松心,副所长李善洪;东北史地研究所,所长张林,副所长孙颢;近代中国研究所,所长王立新,副所长赵文铎;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郑毅,副所长刘厚生。吉林地区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陈洁。内设:吉林经济史研究室,主任陈洁;吉林文化史研究室,主任侯雁飞;东北地方史研究室,主任张林;夫余历史教研室,主任王雪梅;吉林地区历史文化调研室,主任王景泽。历史文化学院一部分以学术研究为主的教师,另组成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院。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院1984年,原吉林师范学院成立古籍研究室,1985年改建为古籍研究所,是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与研究领导 小组在吉林省的常驻机构。2004年改建为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古籍研究所建制保留。2007年改建为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院。院长:郑毅东亚区域研究所所长:廉松心东亚历史研究所所长:张丽梅东亚文献研究所所长:赵兴元中国史教研室是2007年6月由原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合并而成的。教研室现有教师 16人,教授 3人,副教授 11人,讲师 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在读博士3人 。1994年,中国古代史课程组被评为省优秀课程组。2007年,中国古代史课程被评为省精品课程。2009年,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组被评为校优课。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教研室成员积极进行科研工作。近5年共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7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数十篇。世界史教研室世界史是历史系的专业基础课,世界史教研室拥有教学水平较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富有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梯队。在世界史教研室的全部7名教师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2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世界史课程组带头人郑毅教授、研究生导师,曾被吉林省人事厅、教委等六部门联合评为吉林省首批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999年世界史课程组被评为北华大学校级优质课,2004年通过复审成为吉林省优质课。2005年,专门史学科被评定为北华大学重点资助学科;世界近现代史被评定为北华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世界史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来,世界史教研室成员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积极的开展教研工作,并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专著20部,主持、参与各级教学科研立项2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 书记:刘亚丽组织委员:宫炳成宣传委员:郑毅 统战委员:赵文铎 纪检委员:王雪梅青年保密委员:赵文铎 院长兼东亚中心主任:郑毅副院长:宫炳成历史系主任:王雪梅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有香团委会书记兼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郭宝盛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宫健泽办公室秘书、博物档案资料室管理员:曹晶、郑春辉辅导员:郭宝盛、李晓丹资料档案中心管理员:张利 科研团队1:(从左至右)李善洪 李晓丹 廉松心孔艳波郑毅 胡黎霞(退任)申文勇 王立新 刘琳琳科研团队2:(从左至右)钟兴龙 刘哲 张丽梅(调离)陈洁 侯雁飞 孙颢 陈陶然 宫炳成其他老师:王景泽 张林 刘景瑜 赵兴元 史向辉 王雪梅 赵文铎梁立佳 宫健泽 李丽刘国石(退任)等 其它科研人员:崔博光(韩国)刘厚生金和天 等 历史文化学院办公处各科室介绍地址:北华大学南校区院系办公楼3层301 办公室:曹晶302 办公室主任室:张有香303 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郭宝盛304 副院长室:宫炳成305 书记室:刘亚丽306 中国史教师工作室:钟兴龙 张林 陈陶然307 系主任室:王雪梅308 中国史教师工作室:侯雁飞 陈洁 刘哲 孙颢309 世界史教师工作室:申文勇 孔艳波 刘琳琳 王立新310 教师工作室:王景泽311 文物档案资料室1312 卫生间313 体育学院南校区教研室(宇通驾校招生办公室)314 文物档案资料室2、装订室咨询方式:历史文化学院综合办公室: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办公处各科室介绍地址:北华大学南校区院系办公楼1—2层101 图书资料档案中心、会议中心:张利102 收发室201 副主任室:宫健泽202 办公室:郑春辉203 教师工作室:李晓丹204 东北史地研究所:张林 孙颢205 韩国研究所:廉松心206 近代中国研究所:王立新 赵文铎207 教师工作室:李善洪208 教师工作室:赵兴元209 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语言文化)研究所:刘厚生、日本研究所:刘景瑜210 主任室、院长室:郑毅211 教师工作室:崔博光(韩国)212 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乐队213 卫生间214 教师工作室:史向辉215 共同研究室咨询方式: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办公室: 历任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要职务负责人:党委书记:赵志刚(2007·2——2010·5)刘亚丽(2010·5——至今)院长:王景泽(2006·12——2009·10)郑毅(2009·10——至今)历史系主任:宫炳成(2007·2——2010·6)王雪梅(2010·6——至今)综合办公室主任:宫健泽(2007·2——2009)张有香(2009——至今)团委书记兼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戚新(2007·2——2008·9)郭宝盛(2008·9——至今)中国史教研室主任:王雪梅(2005——2010·6)钟兴龙(2010·6——至今) 学院党委组织沿革:党委书记:赵志刚刘亚丽组织委员:宫炳成宣传统战委员(后分为宣传委员、统战委员): 胡黎霞宣传委员: 郑毅统战委员: 赵文铎纪检委员: 赵兴元王雪梅青年保密委员: 赵文铎
① 北华大学是几本
北华大学在吉林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通常说北华大学是二本大学。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市。
北华大学截至2018年5月,学校拥有东、南、北三个校区和一所附属医院。而且本科专业83个,涵盖11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涵盖10个学科门类。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并且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61所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② 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函授站有哪些
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相关信息, 可上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官网查看。 有详细介绍。 祝你好运。
③ 北华大学专升本
不想学物流那就选北华呗。
北华大学(Beihua University),简称北华,是吉林省人民 *** 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吉林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为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
中国 *** 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首批成员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吉林省人民 *** 和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高校。北华大学是吉林省唯一举办林学、林业工程等涉林一级学科的高校,吉林省60%以上的林业技术与管理骨干毕业于北华大学。学校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12年12月,学校获批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2014年10月,学校获批为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东、南、北三个校区和一所附属医院,占地面积293万平方米(含教学实验基地),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馆藏图书万册;设有24个学院,1个工程训练中心。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有教职工2510人,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692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010人,本科生24196人,来华留学生612人。
④ 北华大学教务处网站
北华大学教务处网站://
拓展资料:
北华大学(Beihua University),简称北华,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原吉林师范学院(1906年清 *** 创办,省立院校,中国第一批师范院校)、吉林医学院(1928年孙宗尧创办,省立院校)、吉林林学院(1952年吉林省创建,省立院校)、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1920年创建,中国冶金部直属院校)合并组建成北华大学。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拥有东、南、北三个校区和一所附属医院。本科专业83个,涵盖11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涵盖10个学科门类。并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61所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北华大学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吉林师范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06年清 *** 在吉林崇文书院创建的吉林省初级师范学堂。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吉林师范学校获得新生。1952年8月迁到江南(现吉林二中校址)。
1966年7月,吉林师专与四平师专合并,仍称吉林师范学院。1978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吉林师范学校恢复为吉林师范学院。
吉林医学院的前身是1928年孙宗尧创办的吉林私立助产学校。 1947年12月被 *** 吉林教育厅接收,改名为"吉林省立助产学校"。1948年3月吉林市解放,省人民 *** 将原吉林省立助产学校和华英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合并接收。
1949年6月改名为"吉林省卫生干部学校"。9月,校址迁到崇文胡同,即现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所在地。1958年升格为吉林医学院。1959年6月,又调整为吉林省吉林医学专科学校。1973年11月恢复为吉林医学院。
吉林林学院的前身在吉林林业学校,始建于1952年,校址在长春市何家屯。1953年10月,学校迁往吉林市江南,1958年3月,改名为吉林省林学院。1960年5月,更名为吉林林学院。1964年3月,吉林林学院改建为吉林林业工程学院。
1972年吉林省林业技工学校、吉林省林业干部学校和吉林省林业学校三校合一,成立吉林省林业学校,校址在吉林市江南泰山路32号。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教育部批准,在吉林省林业学校的基础上,恢复和改建吉林林学院。
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吉林省最早的工业学校--吉林省立职业学校,始建成于1920年9月,原址在吉林市德胜门外,北山脚下。1935年,校名改为吉林省立吉林工科两级中学。1946年吉林解放后,划归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领导,改名吉林工业专门学校,选定江北人造石油工厂住宅区作为新校址(现北华大学北校区)。
1952年秋,学校改由重工业部领导,改名为吉林工业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创办了吉林电气化学院。1959年6月,经冶金部批准,升格为吉林冶金电气化专科学校。1984年10月,改名为吉林电气化专科学校,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领导。
1999年9月,以上四所学校合并成为北华大学。
⑤ 北华大学 如何在查成绩 2019年
北华大学 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查成绩 2019年。
⑥ 北华大学校园网如何申请
到北华大学网站上找到校园网络这栏 然后有相关提示。 校园网上网帐号申请与交费办法: 一.新帐号的注册 a) 新帐号到北华大学网站上找到校园网络这栏 然后有相关提示。 校园网上网帐号申请与交费办法: 一.新帐号的注册 a) 新帐号注册的时间:每学期末放假前一个月内(注册下学期的帐号)和新学期开学 后一周内(注册本学期帐号) ,其它时间无法注册校园网新帐号。 b)在上述时间内到“校园网自助服务平台” ://, 点击“用户预注册” ,认真填写相关内容进行申请。(注意:“自助服务平台”只对校园网 开放,如图书馆、寝室、各教学机房等) c)※校园网用户注册时“帐号名”必须填写学生证上的学号, “用户姓名”必须填写学生 证对应真实姓名,此两项不吻合的无法通过审核。(※注意:本项十分重要,学生证与学 号将作为修改帐号的唯一凭证) d)Email 地址是找回密码的唯一方式。 e)如实填写完申请信息后 1-4 个工作日内成为正式用户,此时可再次登录“校园网自助 服务平台”查看“交费虚拟电话号” 。 f)※校园网帐号施行实名登记制。由于要对每个用户进行上网行为记录,因此每个人申 请到的帐号必须本人使用,不能转借他人。 g)※凡是用虚假信息注册的用户一经发现立即关闭其帐号的使用。 h)除办公楼外可以使用校园网的公寓: i. 南校区:1#至 6#公寓 ii.北校区:4 公寓、5 公寓、9 公寓 iii.东校区:1#至 12#公寓 二.交费与开通 a)校园网收费标准为 100 元/学期。交费方式为向联通公司固定电话(虚拟电话号)交 电话费的方式进行。目前校园网的交费虚拟电话号为“6474”开头的 8 位中国联通固 话号码。 b)交费地点:东校区--A 座教学楼一楼联通营业厅;南校区--院系办公楼一楼联通营业 厅;北校区--6 号公寓一楼联通营业厅。 c)交费后 2-4 日内开通。 d)交费后必须保留交费凭证(联通营业厅机打收据) ,若产生费用问题以便查证,没有 交费凭证产生费用问题后果自负! (重要!) e)每次帐号开通时, 凡是虚拟电话号内余额大于等于 100 元的帐号均会被自动扣费开通。 因此,不准备使用校园网的用户请不要交费,否则扣费后无法退回,只能使用。 三.帐号的注销 a)每学期交费截止之后交费虚拟电话号内余额不足 100 元的帐号, 均视为用户自动停止 使用校园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将注销其帐号,届时会在网站上公布被注销帐号名单,用 户若有疑义请在公布之日起 30 天内咨询信息管理中心。 b)被注销帐号不可恢复。 四.认证客户端 a)拥有帐号后,用户需要下载并安装认证客户端进行登录连接校园网络。 b)使用前请阅读《校园网使用说明》 ,按照要求设置自己的计算机。 c)校园网施行帐号、MAC 地址绑定管理,即每个用户只能在一台机器上使用自己的帐 号。第一次登录帐号即绑定计算机,因此新用户第一次使用帐号登录时务必使用自己的 计算机 注册的时间:每学期末放假前一个月内(注册下学期的帐号)和新学期开学 后一周内(注册本学期帐号) ,其它时间无法注册校园网新帐号。 b)在上述时间内到“校园网自助服务平台” ://, 点击“用户预注册” ,认真填写相关内容进行申请。(注意:“自助服务平台”只对校园网 开放,如图书馆、寝室、各教学机房等) c)※校园网用户注册时“帐号名”必须填写学生证上的学号, “用户姓名”必须填写学生 证对应真实姓名,此两项不吻合的无法通过审核。(※注意:本项十分重要,学生证与学 号将作为修改帐号的唯一凭证) d)Email 地址是找回密码的唯一方式。 e)如实填写完申请信息后 1-4 个工作日内成为正式用户,此时可再次登录“校园网自助 服务平台”查看“交费虚拟电话号” 。 f)※校园网帐号施行实名登记制。由于要对每个用户进行上网行为记录,因此每个人申 请到的帐号必须本人使用,不能转借他人。 g)※凡是用虚假信息注册的用户一经发现立即关闭其帐号的使用。 h)除办公楼外可以使用校园网的公寓: i. 南校区:1#至 6#公寓 ii.北校区:4 公寓、5 公寓、9 公寓 iii.东校区:1#至 12#公寓 二.交费与开通 a)校园网收费标准为 100 元/学期。交费方式为向联通公司固定电话(虚拟电话号)交 电话费的方式进行。目前校园网的交费虚拟电话号为“6474”开头的 8 位中国联通固 话号码。 b)交费地点:东校区--A 座教学楼一楼联通营业厅;南校区--院系办公楼一楼联通营业 厅;北校区--6 号公寓一楼联通营业厅。 c)交费后 2-4 日内开通。 d)交费后必须保留交费凭证(联通营业厅机打收据) ,若产生费用问题以便查证,没有 交费凭证产生费用问题后果自负! (重要!) e)每次帐号开通时, 凡是虚拟电话号内余额大于等于 100 元的帐号均会被自动扣费开通。 因此,不准备使用校园网的用户请不要交费,否则扣费后无法退回,只能使用。 三.帐号的注销 a)每学期交费截止之后交费虚拟电话号内余额不足 100 元的帐号, 均视为用户自动停止 使用校园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将注销其帐号,届时会在网站上公布被注销帐号名单,用 户若有疑义请在公布之日起 30 天内咨询信息管理中心。 b)被注销帐号不可恢复。 四.认证客户端 a)拥有帐号后,用户需要下载并安装认证客户端进行登录连接校园网络。 b)使用前请阅读《校园网使用说明》 ,按照要求设置自己的计算机。 c)校园网施行帐号、MAC 地址绑定管理,即每个用户只能在一台机器上使用自己的帐 号。第一次登录帐号即绑定计算机,因此新用户第一次使用帐号登录时务必使用自己的 计算机
⑦ 北华大学英语听力平台网站是多少谢谢 知道的告诉下
⑧ 北华大学教务网登陆账号是什么
北华大学(Beihua University),简称北华,坐落在中国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省属规回模最大的综合性重点答大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原吉林师范学院(1906年清 *** 创办,省立院校,中国第一批师范院校)、吉林医学院(1928年孙宗尧创办,省立院校)、吉林林学院(1952年吉林省创建,省立院校)、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1920年创建,中国冶金部直属院校)合并组建成北华大学。
⑨ 北华大学交计算机作业的网站是多少
欣赏美需要用心,假若你没有一个发现美的心,满世界都是俗物。而美也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喜欢牡丹的华贵,有人则喜欢百合的素雅。我认识一位女孩,她的声音特别好听,圆润中带点磁性。其实最早“认识”她是因为画,我们单位的餐厅需要一副画,领导说让HW画吧。我当时对她的名字有点好奇——怎么像个男孩的名字?
⑩ 吉林北华大学的学历国家承认吗 可以在教育网上查到不 学校怎么样 请具体介绍一下
当然承认 北华大学是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融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总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在校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外国留学生17000多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39人,其中教授149人、副教授69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为我校 *** 教授、林学学科首席专家。 学校实行校、院、系三级建制,校、院两级管理。现设有16个学院,6个教学辅助单位,8个科学研究所。现有16个硕士点,45个本科专业,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专业涵盖理、工、农、医、文、史、法、教育、管理9个学科门类、其中医学检验诊断学、生化制药、古籍整理与东北地方史研究、自动化技术、长白山森森资源保护与开发等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 学校的教学设施行先进,功能齐全。图书馆藏书115万册,《北华大学学报》等4种学术刊物,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 学校十分重视国际教育与交流工作,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的19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新校区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开工,经过2_3年的努力和建设,北华大学将会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美丽的松花江畔,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竞争力强、使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学科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复合材料学报外审了有希望。因为复合材料学报已经通过了投稿和编辑部初审,所以复合材料学报外审了有希望。接下来还需要专家外审、主编或副主编审定、编辑部全文审阅、转达审稿修改意见最后到作者修改然后进行排刊就可以了。
地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工程训练中心,《复合材料学报》编辑部邮编:100191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本团体的名称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英文名称:Chinese Society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缩写:CSCM。第三条 本团体的宗旨: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展览会、培训课程、科技奖励等活动,主办系列科技期刊,建设我国复合材料从业人员学术交流与行业合作的平台;紧密联系复合材料领域的科研人员、生产技术人员与研究生,加强我国复合材料领域学术界、工业界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促进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推动我国复合材料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倡导节能环保,提升产业结构,增加企业创新能力与产品附加值;坚持独立自主、民主办会的原则,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为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第四条 本团体接受登记管理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第五条 本团体的住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第二章 业务范围第六条 本团体围绕复合材料领域或相关学科开展以下工作:(一)活跃学术思想,开展学术与技术交流,促进复合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学科建设和培养科技人才。(二)依照有关规定编辑、出版《复合材料学报》、复合材料科技书刊、学术会议论文集及其它技术资料,组织撰写学术著作和科普读物。(三)促进和开展对会员及科技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四)普及复合材料科技知识,传播推广复合材料先进技术,开展技术培训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五)开展国际复合材料学会间科技交流活动,发展同国外的科学技术团体及专家、学者的友好交往和技术合作。(六)开展港、澳、台地区复合材料科技交流活动,发展同港、澳、台地区的科学技术团体及专家、学者的友好交往和技术合作。(七)对复合材料科技发展战略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决策论证,提出政策建议,进行科技开发、咨询和技术服务。(八)接受委托进行科技项目论证、评估,受有关部门委托承担科技成果鉴定等任务。(九)通过学会活动,积极发现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科技成果,依照有关规定经批准进行科技奖励活动,并向有关部门推荐,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十)反映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意愿和要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举办为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各种活动。(十一)举办科技展览、科技交流会等,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产学研合作,组织会员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第三章 会 员 第七条 本团体的会员包括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分为高级会员、普通会员、学生会员。第八条 申请加入本团体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拥护本团体的章程;(二)有加入本团体的意愿;(三)大学本科毕业在科研、教学、生产单位从事复合材料领域工作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讲师、助理研究员,或具有相当于上述水平的复合材料领域科技人员,以及热心倡导本学会工作的相关管理工作者,可以申请成为普通会员;(四)具有两年以上会龄;获得相当于副教授以上的专业职称,或具有复合材料领域博士学位;或在与复合材料及相关领域从业5年以上并有显著成就的科技人员,可以申请成为高级会员;(五)高等院校本科三年级以上学生可作为学生会员参加本会组织的相关活动。(六)具有一定的科研力量,从事复合材料科学技术及其有关专业的科研、教学、生产、设计、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以及有关学术性社团,可申请成为单位会员。第九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是:(一)提交入会申请书,个人会员须经本会会员推荐;(二)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三)由学会办公室颁发会员证。第十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个人会员(一)有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不含学生会员);(二)优先参加本会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三)优先取得与自己业务有关的本会刊物和学术资料;(四)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单位会员:(一)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二)优先参加本会的有关活动;(三)优先取得本会的有关学术资料;(四)可要求本会优先给予技术咨询;(五)可请求本会协助举办培训班等;(六)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七)入会自愿,退会自由。第十一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团体决议;(二)维护本团体的合法权益;(三)完成本团体交办的工作;(四)按规定缴纳会费;(五)向本团体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第十二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团体,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一年不缴纳会费或不参加本团体的活动,视为自动退会。第十三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第十四条 本团体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一) 制定和修改章程;(二) 选举和罢免理事;(三) 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四) 制定并修改会费标准;(五) 确定工作方针和任务;(六) 决定名誉职务的设立;(七) 决定终止事宜;(八) 决定其他重大事宜。第十五条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第十六条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届四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 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第十七条 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团体开展日常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第十八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一) 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二) 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三) 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四) 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五) 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六) 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变更和注销;(七) 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八) 领导本团体各机构开展工作;(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十)筹措本会活动经费;(十一)制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监督其执行情况;(十二)决定表彰奖励事宜;(十三)决定名誉职务的人选;(十四)决定其他重大事项。第十九条 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第二十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情况特殊的,可采用通讯方式召开。第二十一条 理事会换届:(一)按照中国科协相关政策要求,每届理事会规模必须报请中国科协批准,每次换届必须更换至少1/3理事;(二)新一届理事会候选人名单由上一届常务理事会确定,新一届理事会成员由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确定;(三)理事候选人年龄不超过65周岁;(四)理事候选人必须是至少一届的“学会”会员,并由理事推荐(五)理事连续任期不得超过三届,常务理事连续任期不得超过二届(但新当选正、副理事长的可再延长一届)。理事与常务理事的组成要体现老中青的结合原则。注重年轻的学会工作者;(六) 一般情况下,每届新当选的理事应不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一,连任理事不少于总数的二分之一;新当选的常务理事应不少于总数的二分之一,连任常务理事不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一。第二十二条 本团体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八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常务理事人数不超过理事的三分之一。第二十三条 常务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第二十四条 常务理事会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可采用通讯方式召开。第二十五条 本团体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 在本团体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二)理事长、副理事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岁,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60周岁且为专职;(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四)愿意为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热心学会工作,坚持民主办会原则;能够成为学会的核心力量。第二十六条 本团体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后,方可任职。第二十七条 本团体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任期每届四年,连任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后,方可任职。第二十八条 理事长为本团体法定代表人。因特殊情况,经理事长委托,理事会同意,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后,可以由副理事长或秘书长担任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代表本团体签署有关重要文件。本团体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第二十九条 本团体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二)检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三)进行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委托的其它任务。第三十条 本团体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二)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三)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四)决定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五)传达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发扬民主,认真听取广大会员和学会骨干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并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六)处理其他日常事务。第三十一条本会可根据需要设立分支机构,并履行相应的登记程序。第三十二条分支机构在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领导下,负责组织所属业务范围内的活动。分支机构由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委员若干人组成,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聘任,任期4年为一届。主任委员连任不能超过两届。第三十三条本会的办事机构在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由秘书长负责主持、处理日常工作。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第三十四条 本团体经费来源:(一)会费;(二)中国科协拨款;(三)支撑单位拨款;(四)政府资助;(五)捐赠;(六)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和服务的收入;(七)学会持有的知识产权的回报;(八)其他合法收入。第三十五条 本团体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本会开展评比、表彰、奖励,不收取任何费用。第三十六条 本团体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资产来源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第三十七条 本团体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第三十八条 本团体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财务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第三十九条 本团体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认可的审计机构组织的财务审计。第四十条 本团体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第四十一条 本团体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第四十二条对本会章程的修改,须有10名以上会员联名提议,经理事会研究同意后报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第四十三条 本团体修改的章程,须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经同意,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第四十四条 本团体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要撤销的,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第四十五条 本团体终止动议须经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第四十六条 本团体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第四十七条 本团体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第四十八条 本团体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团体宗旨相关的事业。第八章 附 则第四十九条 本章程经2012年 10月 12日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第五十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团体的理事会。第五十一条 本章程自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