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线上线下研究论文

线上线下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线上线下研究论文

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探讨论文

摘 要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正式来临,在这种局势下,“互联网+农业”逐渐兴起,并且发展效果显著。本文分析探讨“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经济 影响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经济也得到了有效发展,农民对土地的利用率要求发生改变,既要满足温饱供给,还要提升农业产品质量及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笔者分别从“互联网+”时代研究、“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互联网+”时代研究

所谓“互联网+”是指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技术升级、信息挖掘、信息与技术应用,通过“互联网+”可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力,使国家财富逐渐增加。而“互联网+农业”则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贯穿到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等环节中,“+”并非指农业与互联网的相互融合,而是通过与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结合来实现互联网与农业的全面融合,促进农产品要素的合理优化,为农业生产及运营提供有效支撑,使农产品迅速更新换代。总之,“互联网+农业”是传统农业朝互联网方式发展的有效管理方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互联网+农业”主要有三种管理模式。

(一)基于生产领域

在农产品生产领域,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其中,拓展智慧农业模式覆盖范围,提升农产品生产的精确化,减少劳动力浪费,为农民争取更多经济效益。

(二)基于流通领域

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农业电商模式,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从线下单一渠道向线上线下共同流通渠道转变,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

(三)在产业链方面

基于产业链方面,通过农业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产业链中,可获取更多农产品信息,如农产品市场销售信息、农产品生产技术信息等,并不断完善融资服务和法律服务,促进“互联网+农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二、“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农业生产逐渐朝规模化发展,促进我国农业更好地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业生产逐渐规模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集约化生产局面逐渐形成。在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后,我国农业生产逐渐向规模化趋势发展。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在农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粗放管理现象极为严重。尤其在资金周转、农资产品采购方面,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基于这种情况,应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但因其缺乏完善的经营模式,导致互联网实施力度严重不足。

(二)实现农村网络普及化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许多居民家中均配备了完善的信息设备,如宽带进村等。此外,我国农业经济产业将各种互联网技术贯穿其中,使原本技术荒漠朝新兴技术发展,我国农业经济水平极速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剧了网络工具的创新速度,提升了我国农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的速度,通过线上线下的互通,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有效发展。据相关报告显示,农村地区逐渐成为网民数量最大的地带,随着未来互联网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普及,“互联网+农业”将拥有更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主要实践路径

“互联网+”时代下,为实现农业经济创新发展,还应采取有效的管理途径,如扩大产品生产经营产业链经济、加大农业信息化管理投入力度、创建并完善农业电子商务、培养农业信息化管理人才。详情如下:

(一)扩大产品生产经营产业链经济

在传统农业产品的销售模式上,多以出售原农产品为主,在这样的销售环境中,农户的收入低,加上受到自然环境与农贸交易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更是得不到保障。有关部门应结合地区农业发展特点,扩大农产品生产经营产业链,完善集生产、经营、加工于一体的农产品经营产业链。有关部门还应为扩大农产品产业链对农户的'收益影响,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增加对农产品的加工和经营环节。

一方面,在农副产品加工环节中,集合农业生产与工业加工,并经再次加工和生产后,将原始农产品加工成为现代市场需要的产品。经加工后的原始农产品提升了自身附加值,并且产品质量有了保证。所以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农产品的再加工被普遍使用。

另一方面,在农产品的经营环节上,有关部门应结合目前正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和交通运输服务的优点,突破地域条件限制,扩大农产品销售区域,增加农产品经营收益。

(二)加大农业信息化管理投入力度

在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非常普遍。首先,在农业经济管理的市场调研方面,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收集与整理市场信息,然后根据收集的数据分析市场动向。其次,在经济管理中的农业资金分配上,需要掌握并分析每一个生产环节的生产信息,然后确定农业生产资金的分配方向与具体的分配方式。最后,对于农业生产技术如种植技术、饲养技术等,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询和学习相关的技术资料,并且运用到实践中。所以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而言,需要设备的支撑、人员的驾驭以及技术的基础。

(三)创建并完善农业电子商务

为促进我国农业创新发展,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电子商务,这也是农业电商最直接的表现。实际上,农业电商的完善并非只是帮助农民买卖农产品,而是通过明确农民消费导向,使其了解市场实际需求。从中也不难发现,农业电商的创建及完善的目的在于促进农业传统经营观念的转变,形成互联网思维。就目前来看,我国部分农村已着手构建农村电商生态体系,试图通过网购来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规避农产品买卖信息的不对称风险,提高农产品网络信息的利用率。

(四)培养农业信息化管理人才

人才培养是每一个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要培养农业信息化管理人才,不仅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要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储备好人才,力求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熟练地运用到农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中,积极引进和培养农业信息化技术,以及经济和管理类型人才,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素质够高的农业经济管理团队。同时,还可以鼓励农民群众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参与到基础信息化技术的学习中,努力提高其文化水平,要以能力为主、学历为辅,保证高素质、高修养的管理人才投入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当中,这样才有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

四、结语

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放宽,我国的农业经济也随之得到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我国农业经济水平的发展。“互联网+”时代下,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笔者分别从扩大产品生产经营产业链经济、创建并完善农业电子商务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促进我国农业事业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为宾阳县宾州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徐瑛楠.“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通讯世界,2017(19):30-31.

[2]郭浩.“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农民致富之友,2017(10):9-10.

[3]郭佳妮.“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17(05):7-8.

互联网教育论文篇三:《“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 摘 要: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互联网会变革教育业务流程,从而打造新的教育生态;“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等。本文梳理了2015“互联网+教育”开放论坛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素材。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智慧教育;教育大数据 一、引言 自从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引发了一场革命,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关于“互联网+教育”的讨论持续升温。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1] 为了探讨“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寻求“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召开。论坛以开放的形式邀请了18位专家围绕课程、教学、学习、管理、评价、环境、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八大核心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变革和转型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这些报告既有宏观的理论引领,也有中观的课程规划和 实施方案 ,还有微观的操作策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这次会议的主题进行综述。 二、“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1.“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 “互联网+教育”是什么?这是讨论“互联网+教育”是否可以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前提。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清超教授首先对“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分别从“互联网+教育”形态形成的可能性、“互联网+”能推动学校结构性变革和教育变革动力三个方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柯教授认为基于大数据平台、学习分析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促使了“互联网+”新一代教育环境从“干预手段”到“教学生态”的变革;同时课程教学也逐渐从封闭到开放融合,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到“半开放式/连接式”教学的翻转课堂和社会化自组织的开放式MOOC课程教学进行变革。柯清超教授认为,“互联网+教育”实现了一系列的转变,包括从知识建构到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个体学习到小组建构的转变,从直接传授到自主发现的转变,从多媒体演示到探究工具的转变。他以“联合国 儿童 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项目”、“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技术启迪智慧项目”等作为案例分析了应用ICT来创新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实践[2]。 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我们应该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形成对学习者、课程、学校、教育政策、机制体制等相关因素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2.“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__民主任认为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互联网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互联网+”促进了教育领域中五个方面的转变,即:教的工具、学的工具、评的工具、课的结构和课的形态的转变。__民主任分析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指出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MOOC的出现是一个革命性的契机,MOOC的极大发展,将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使得原本无法上大学的群体可以无障碍地学习大学课程,真正实现受教育机会的公平。MOOC促使课程教学将从一名教师逐渐变成教学团队,弥补知识快速更新中的教师短缺问题,课程质量大大提升;MOOC加速了大学国际化进程[3]。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思考互联网对大学功能带来的影响,现代大学的功能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文化 传承逐渐转变成为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等功能为主的研究院、考试院,甚至未来向数字化、泛在化和全球化的虚拟大学转变。 3.互联网教育与学习革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钟秉林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呼唤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同时互联网教学对传统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钟秉林教授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若干对策,如:加强“连结”与“互动”、完善学习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探索和完善互联网教学的运行机制等。他还告诫学术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避免炒作概念、片面夸大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倡导严谨求实的态度,跳出互联网教学发展的误区;提高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4] 4.“互联网+”促进学校组织结构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的余胜泉教授认为“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社会空间、新的分工形态;“互联网+”解决了教育中的两个焦点悖论:即公平和质量问题。余教授认为未来学生和家长可以订制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活动,以反映儿童的个性、兴趣、家长的目标与价值观;未来学校的形态是自组织的,他以Minerva大学为例分析了这所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线下教学资源无限扩大并化身为虚拟大学的特征。未来,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s,学生带着自己的移动设备来上学)将成为事实,因此学校要开始重新审议并制定网络开放政策,要建设网络上的校园文化,要建设网络上的学习空间,实现线上线下(OTO)融合的校园育人环境。[5]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会重构学校教育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内容供给的重构、智慧学习环境的重构、教与学方式的重构以及管理与评价的重构。当然,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但可以改变学校的基因,“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 5.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 首都师范大学的孙众副教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教师的“隐与现”、学生的“惰与乐”、技术的“强与笨”,从而提出了教学范式转型的解决方案,并基于互联网构建了互联网+教学的COME模型(Classroom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E-learning)。孙众副教授基于互联网构建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COME校园混合课程,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无缝交流;这种移动互联的课程和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痕迹,便于教师进行过程诊断;此外,还可以进行多维的精准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通过基于COME模型的教学,采用实体课堂+在线+手机的学习方式,能够找到学生的“乐”学点,实现了新的在线交流方式。在评价中COME模型采用“任务+评价表、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得过程性数据的存留和学习分析更加便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干预、学业表现的预测以及在线学习行为的分析。[6] “互联网+教育”促成了教学结构和范式的转型,不仅创新了教学理念,而且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6.“互联网+”促进课程的转型 清华附中的李晟宇老师分享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的转型专题,李老师以清华大学的一个校级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教学体验项目探究》为案例,讲解了课程转型的过程和具 体操 作策略。该项目借助互联网,建立了MOOC教学资源,整合了学科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引入项目管理、 时间管理 、四象限、SWOT等先进的管理学理念,有效提升了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依托网络云技术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实现了师生交互方式的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微信公众订阅号上学习内容和新闻的推送,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革新。[7]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李栋提出了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课程,该创新课程的组织方式包括:在线离线互动、线上线下结合和开放型课程设计等三种方式。李栋认为,创新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创新导师科技成果持续对接与跟踪指导、学生创新力评价与 职业规划 ”。[8]可见,“互联网+课程”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课程”使得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及时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 从以上六位专家和老师的视点可看出,“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是多样化的,不仅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教的方式,而且真切关注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正契合了国家新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对于学校层面,“互联网+”带来的转变更是具体的,深入到学校组织管理、课堂教学、课程优化等各个方面,学校的围墙逐步被打破,学校、教师和学生变得越来越“泛在”,“互联网+”让教育更加无形、有趣、多样。未来将会有更多“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和变革成果。 三、“互联网+”促进评价的变革 评价是任何一种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都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次论坛共有3位专家的报告涉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评价问题,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朱雪梅教授和北京市教委专职委员李奕博士。 1.伴随式评价――“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 华东师范大学的任友群教授从“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和辨析开始,抛出了伴随式评价是“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的观点。 任友群教授认为,“教育+互联网”是从当下教育、教学的既定逻辑出发,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使得既定教育、教学逻辑运转得更加顺畅,在“教育+互联网”的格局中互联网或信息技术并没有成为再造或重塑性的力量;而“互联网+教育”则是深度应用“互联网思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性力量”,再造、变革现有教育的既定逻辑。[9] 评价的变革包括评价内容的变革(从评价“可以测量的能力”扩展到评价“难以测量的能力”)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的“纸笔评价”走向“数字评价”)。要支撑评价内容的拓展、评价方式的变革都需要“伴随式评价”,所谓“伴随式评价”有三大特征:第一,伴随生活全领域(只有伴随生活才有可能解决那些“难以测量能力”的“测不准”问题);第二,伴随学习全过程(只有伴随学习才能使评价真正应用于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第三,伴随个体自适应。而要实现“伴随式评价”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2.“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 南京师范大学的朱雪梅教授用实证方法开展了一项长达十年并且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研究――《“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在该研究中,朱教授开发了专门的支撑评价工具,利用网络平台中可预设、可调节的各类专门化观察量表,利用移动终端在听课过程中采集“教”与“学”的表现性数据信息,通过后台计算与图形化处理后,为评估结论提供客观的量化证据,实现科学的课堂诊断,达到了矫正偏差教学行为的目的。该研究以信息技术推动课堂评价变革,用移动终端替代传统纸笔听课工具;将课堂观察表及行为标准嵌入平台中,克服传统评课缺乏标准的问题;课堂评估基于移动互联网,克服传统听评课受到时空限制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克服传统评课无科学论据的问题;多元化评价主体交互协作,克服传统评课主体单一的问题;因此,朱雪梅教授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数据思维+课堂观察=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论断。 同时,朱雪梅教授还提出了“互联网+校本教研评估”的观点,通过校本教研平台的实践研究实现了“让教研评估迈进数字化时代”。该平台改革了当前校本教研工作只“研”不“评”的现状,突破了教育信息化“学习空间人人通”未通的瓶颈,探寻了教育评估手段从 经验 迈向“数字化”的路径,消除了常态化教研活动深受时间与空间束缚的困境,降低了评估主观性,提高了校本教研品质与管理效率,引导了智慧教研方式。因此,朱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公式:互联网+数据思维+校本教研评估=学校可持续发展。[10] 3.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 来自北京市教委的李奕委员在分析了首都教育“深综改”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以及考试评价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后认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惶恐,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优势的展示机会。李奕指出,广义教育供给下“移动互联”成为必须的选择:在供给方式上,在线教师服务、在线课程服务、在线诊断服务、跨部门、跨系统服务等这些移动互联的方式更为时尚也更加尊重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在供给内容上,基于大数据分析后的课程资源供给,定向推送作业、教辅、服务索引,教师在线的智力支持服务,促进优质教育服务的迁移与流转,以新型资源观指导资源库建设,服务于学生的能力成长,供给“同伴”,构建在线学生自我诊断的“体检中心”和“化验室”,使质量监控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管理监督;在供给节奏上,长短课结合,大小课结合,学段内快慢结合,长周期作业;在线自我诊断的频度依据学生认知个性、进度的供给;在线双师辅导的周期要合适等。[11] 从这三位专家报告可得出,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工具、评价的方式,一切围绕评价的关键词都变成了“互联网+”。伴随式评价实现了互联网与人的融合,评价标准与评价工具的互联网加法承载了数据思维,助力了科学教学评价的可持续发展。在无法改变考试作为学生终极考核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思路让评价更加有针对性,学校教育一样可以个性化,大众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变得更加容易,这都是“互联网+”评价的重要表现,一旦“互联网+”迸发力量,必然像火山喷发一样散出无限能量。 四、教育大数据的管理与决策 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杨现民博士和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分别就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进行了分析。 1.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 杨现民博士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了“教育大数据是发展智慧教育的基石”的论断。杨博士利用教育大数据的冰山模型,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发力点,并对“信息化视角下的智慧教育管理”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认为“通过智慧管理云平台系统,对外界需求进行智能处理,为教育管理提供资源配置、数据集成、信息管理、运行状态监控、教育质量监测等业务支持,实现教育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警、远程督导和个性服务,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的过程。同时,杨博士还分析了国内外大数据助力智慧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十多个案例,如清华大学、康涅狄格大学、深圳市教育资源科学动态规划、美国数据通用标准、美国ECLS项目等。杨博士认为如何构建立体化教育数据网络、教育大数据如何落地应用推广、如何保障教育数据质量与安全、如何合理合规运营教育大数据等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2] 2.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决策 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阐述了数据挖掘及其教育大数据对于支持教育决策的重要作用,指出是教育数据的决策支持应用是为了让淹没在众多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能够“说话”,为教育领域中的相关人员提供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从而帮助他们做出知情的决策。魏博士以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和科研作为案例,分析了这三个领域中的大数据收集及其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的有关信息,并最终服务于教育决策的过程,认为大数据和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是作为审慎决策的依据,可以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13] 无论是进行智慧教育管理还是开展教育决策,这都说明了当前时代是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在教育行业里,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大数据,大数据分布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教育者如何将大数据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去改变教育教学是当下的研究方向。“互联网+”有意义,大数据有帮助,教育呼唤“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质变。 五、“互联网+”改革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中的主导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理念转变和专业发展,再宏大的教育变革也只能是空话。 1.“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 国务院参事汤敏就“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进行了探讨,汤敏先生从对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开始讲起,以“一乡村中学与人大附中同堂上课”和“田东上法初中双师教学课堂”为例,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双师教学”的特点,并给出了建议。汤敏认为,应该把“双师教学”模式与国培、省培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和各地课本版本安排,在全国、省区内分别都找出一批优秀教师,把他们的课全程录制下来;对参与录制课程的学校、有一定的激励;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和多方式的培训试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录制的优质课堂传播出去,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乡村教师培训的目的。[14] 2.“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陈颖老师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陈老师以西城区教师研修网为例,介绍了西城区教师研修网的基本情况、教师网上研修的几个基本要素(平台、资源、活动和组织管理),着重讲解了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教师自我 反思 和同伴互助、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群体学习和行为改进以及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丰富网上学习资源等三个问题。[15]目前西城区教师已经实现了网络研修的常态化,陈老师认为“教师网上学习是如何进行知识建构的、大量的网上研讨数据能否作进一步提炼、影响教师深层学习的因素是什么、如何促进教师的深层学习”等这几个问题将是未来研究需要突破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下一代人才的质量,汤敏参事和陈颖老师都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做法。针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既要考虑“双师教学”的人力做法,也要有“混合式学习”的技术做法,既要有“双师教学”的合作思维,又要有多元化学习、时时更新教师知识的观念;教师可能无法改变教学的物理环境,却可以借助“互联网+”延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进步。因此,“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植入“互联网+”的基因,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技能。 六、“互联网+”促进同伴教育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石义琦教研员认为,同伴教育是指建立有相互认同感的社会关系主体之间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相互传递思想、情感,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相互感染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技术促进了同伴教育的开展。石老师以“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大平台”和南山“课堂重构”模式作为案例,分析了互联网对同伴教育的支撑,认为网络提供了人性化的交流平台,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舞台与交流的空间。南山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了南山“六学”同伴教育课堂,即“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同伴助学、互动展学、网络拓学和实践研学”,同时在同伴教育区域基本模式基础上,构建了各具校本特色的变式模式,比如:基于智能学习的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基于APP的游戏化学习与创客学习模式、基于MOOC的翻转学习模式等。[16] 随着QQ、微信等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同伴教育变得越来越具有可行性,“互联网+”成就了教育服务;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教育APP的常态推广、MOOC翻转学习等都会成为学生的同伴,真正实现“互联网+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七、结束语 综上观点不难发现,无论是互联网对于教育、课程、教学,还是学校的组织结构,都可以集中一个观点来概括,那就是“互联网+”对教育和教学带来了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教育”促进了教育形态、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学范式的转变,也促进了课程、学习方式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一种化学变化,化学的反应会改变物质的形态和性质,正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教授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所说的:期待“互联网+教育”变成一个化学效应,减少负面效应。无论是任友群的“伴随式评价”还是朱雪梅的“多元交互式评价”,都离不开“互联网+”的逻辑支撑,但是“互联网+”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用来支撑评价的工具,“互联网+评价”是对传统教育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智慧的、是自适应的,是“化学变化”也是“生态变化”。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17]。基于MOOC、SPOC模式的学习效果超于传统课堂,网络教育的奇点可能临近了,信息技术的变革教育的威力可能要爆发了。[18]但是“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既有新的机遇,也要面对新的挑战。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冷静应对,既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大数据、智慧教育等新的技术和概念层出不穷,“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2]柯清超.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3]__民.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4]钟秉林.互联网教学与学习革命.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5]余胜泉.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组织结构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6]孙众.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7]李晟宇.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8]李栋.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9]任友群.伴随式评价:变革的先导[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0]朱雪梅.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1]李奕.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2]杨现民.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3]魏顺平.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持案例分享(国家开放大学)[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4]汤敏.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5]陈颖.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6]石义琦.同伴教育:教育信息化新视角[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7]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 [18]王涛.互联网变革教育的实践路径[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猜你喜欢: 1. 浅谈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2. 有关网络教育论文 3. 关于互联网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互联网+”形势下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论文

疫情后线上线下教学论文研究

通过 总结 ,找出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 经验 与教训,实事求是地总结去年的情况。如果你有需要改变的地方,会鼓励你为下一年的工作设定合理的目标,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疫情期间线上 教学 工作总结 ,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工作总结相关内容推荐↓↓↓

教师年终工作总结

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

初二语文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思想工作总结

党风廉政建设个人工作总结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总结1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时代的迅速发展,渴望求知的人是越来越多,然而网络 教育 给了我们一个大好时机——再次重返校园。尤其对于在职人员来说,远程教育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人生起点。迎来了新的教育方式,让我们随时随地不受地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的新知识,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自离开校园参加工作后,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再一次重返校园进行学习。因为人生在世,没有经历过最努力、最艰辛的拼搏,就不会尝到在生活中奋斗的快乐。想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那就必须用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工作与时间不充许我们这样去做。但是可喜的是,21世纪的网络时代给了我们求知的希望,找到了求学之路——奥鹏远程教育。也让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新里程。有了这样好的机会,我们何尝不去把握呢?这次,我是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机遇是来了,最为重要的是把握,如果没有付诸实际的行动,只有一个好的机会,再好的机遇也是纸上谈兵。

去年的一个很偶尔的机会,我在网上不经意间查到了奥鹏远程教育。此时心中求知的愿望已经萌发,充满着新的希望。此时此刻有谁能体会到我的快乐呢!这种快乐,就好比沙漠上迷失很久的行路人,终于找到了解渴的水源一样欣喜若狂。

说起远程网络教育,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它给我的感觉是新颖、好奇。或许就是这种好奇心,像一个强大的磁场,使我对网络学习产生很大的乐趣。

经过一番努力,第一学期的网络学习我很快顺利地完成了,这更是让我在学习上信心百倍。有了目标,有了希望,有了动力,有了冲劲,有了恒心,有了毅力,我才有信心把网络学习搞好。我白天努力工作,晚上抽空刻苦学习。我的付出,得到了可喜的回报!我从内心为自己感到骄傲。在这段短暂的网络学习中,我得到了榆林奥鹏学习中心的老师与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老师的谆谆教导,还有与我共同努力学习的校友们的帮助,我很感谢他们,给了我学习上的动力,更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在网络学习中感觉到了人生从未有过的快乐与欣喜。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总结2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20__年寒假,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全国人民措手不及。如东县学校党总支、校长室高度重视,靠前指挥,严格落实上级要求,精准有序展开疫情防控,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减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可能给师生、学生家长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2月1日,学校为帮助广大群众增强科学防范疫情的意识和能力以稳定人心,特安排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国心理科普讲师、县心理协会会员、校心理健康教师周云老师利用微信平台对学生、家长进行远程培训。

面对延迟开学的通知决定,学校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准备,利用“空中课堂”系统,搞好学科网络授课,确保“停课不停学”。与此同时,学校校长室研究决定开通了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及时跟进心理辅导 措施 ,保证了延时开学期间师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受影响。2月13日学校邀请周云老师向全校师生、家长推送了心理健康辅导( 家庭教育 专题)寒假特别微课。强调了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做好有效陪伴特别重要,并提出“四要、四不要”,为师生及家长提供专业辅导,家庭教育痛点难点,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校呼吁全校师生员工及学生家长在做好防护保证健康的情况下,保持安适平静的心态,不要恐慌,相信党和政府一定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疫情,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停课不停学不减效”。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总结3

紧锣密鼓的一天结束了。从早上七点起床,通知孩子朗读课文,布置预习作业,到开始线上同步学习,布置线下作业,完成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等工作。一切好像跟平时上课没有什么区别,因为这些都是教学常规工作,但是却又觉得跟平时上课大大的不同,是不能立刻了解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度,还是不能立刻为孩子们答疑解惑?是不能弯下身手把手的纠正孩子们的生字书写,还是已经被群里家长们的信息狂轰乱炸的昏了头?安静的课堂搬上了手机,电脑,电视,纸质的练习变成了五花八门的电子书练习图片。老师们各个变成了电脑小能手,录视频,找小程序,录微课,尽己所能的让学生真正在线上学习到知识,而不是让学生感觉这只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游戏。

为了更好的开展线上课堂工作,学校提前安排家庭教育高级指导老师开展了一次大型的线上直播讲座,讲座名称为《送给新学期有梦想的孩子》,这场讲座意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家长孩子们提前熟悉线上学习模式。

教务处事先布置老师完成了课堂预案,让老师们提前一天将课堂预案发到学生群,课堂预案包括本课的上课内容, 课前预习 内容,课后复习内容,重点难点等等。

老师们同步线上学习,认真记笔记,课后在微信群里再进行知识补充,在同事群里交流好的教学经验,在钉钉群里批改作业······

线上学习的老师们听得格外认真。

线下交流的格外的热烈,互相取经。

老师们辅导作业丝毫不敢马虎,各种大招齐上阵。

当然查遗补漏,一个也不能少,老师们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在忙乱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即使格外的不适应,但是也不抱怨。疫情虽然将大家关在家中,但是关不住大家工作的热情,群里有老师一直在期待,正式上班的那天早日到来。我想当老师们站上讲台的那一刻,一定会对孩子们说一句:孩子们,我想死你们了。

家长们在这一天也不闲着,早早的测试线上学习的工具,确保自己的孩子第二天能准时准点的听上课。所以电视机前、电脑前、手机前,倒映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睛。

家长们此时也成为了老师,在微信群里咨询老师问题,监督孩子批改作业,按时按点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群里人员太多,很多信息不能及时回复,家长们也都能理解,帮助老师协调处理问题。这场疫情让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密切,我想也让家长更加的明白了老师一天的工作日常,相信回到学校会更好的配合老师的工作。

这是滨江小学老师、孩子、家长们的一天。我们学校的现状也仅是全国各行各业的一个缩影而已,工作不能停,停课不停学。我们一直在贯彻上级领导的指示要求,并严格实施。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总结4

随着疫情形式更加的严峻,我们的教育工作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这学期对于社会,对于家长,对于老师,甚至对于学生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对于我们这些从来没有过网络授课经验的老师来说,也是一次挑战。对于今天的网络授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总结:

一、教学准备

课前我结合市局直播课对自己的课件做了调整,进行知识精简。在班级直播课的课件中我及时补充了重点和考点。然后再发起班级在线直播。

二、签到情况

我班共44人,课前打卡学生42人。收看直播间的40人,另外还有两人迟到听课时间不到20分钟。所以听课率仅有90%。

三、教学过程心得

这种教学方式确实非常新颖,,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非常新奇但是说实话不太适合农村的学生。比如说我班的4名不看课的学生经班主任了解后发现都是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初中生不像小学生那么听话,也不像高中生那么懂事。所以网络课堂就需要家长的监督。因此我在课堂上不定时点名提问学生,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能够坚守课堂。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不能像平时课堂那么随时提问,随时解决问题。教师的管理能力隔着屏幕也下降了一个等级。我班网络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不主动发问,有问题也不习惯主动发起连麦,这就要老师多关注重点难点的讲解和落实。

四、作业检查

今天的作业时把课堂的笔记背过,要求家长监督在 笔记本 上签字。学生对于家长的签字拍照上传。这是比较简单的作业,20名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背过,课后在钉钉的家校本上发布作业后,十分钟之内就提交了。截止到晚上8:30分,一共提交39份,有五个学生未能及时提交。总的来说不尽人意。

五、今后措施

1、加强课堂监管力度,如采用视频会议形式模拟课堂提问。

2、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习情况

3、多在作业批改时回复一些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任务。

网络教学任重道远,它是未来的必然的教学手段。对于我们这些传统课堂还没有摸索清楚的教师们来说,它却来的猝不及防。我们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适应并战胜这些困难。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总结5

正如培训中北师大陈丽教授所言:在线教育非常显著的一个缺点,便是使得师生“时空分离”,一改原来熟悉的课堂模式和环境,自然无法迅速获得教学效果。网授课能直接看出的问题有:课堂容量大,对一节课的重难点缺少有效的选择;提问不精准,导致学生在回答时困难重重;教学语言不够规范,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干净利索的表达。而这些在直播课中被无限放大的问题最终都指向了一个人专业成长的节奏,正如有人说,一个教师有什么才能看见什么,教师看见什么才能引导学生看见什么。这就要求教师拥有“可见”的专业智慧和“不可见”的人格魅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我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做努力:首先,继续寻找推动自我成长的切口。比如,设计流畅、有内在逻辑的教学环节、使用规范的、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在准备录播课时,我反复观看自己的教学视频,总结了自己课堂用语的几种问题:思路不够流畅,有时候会出现口头语、病句等问题,有时候语速较快,没有考虑学生是否接受。语言表达的背后是对文本的解读和教学环节的思考,也是一个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通过规范的课堂用语、符合学情的提问来促进自己设计流畅的、有逻辑性的教学环节,应该成为我的努力方向。

其次,增加阅读量和自主写作任务。专业阅读应该是专业成长的土壤,要想带领学生走向更远的彼岸,就要有发现美景的眼睛。因此,我可以进行定量的专业阅读,并以公众号为平台坚持每天的写作和记录。点滴积累,不能让每天的教学成为雁过无痕般的遗憾,不能让自己在琐细的工作中没有收获。最后,探索有效的落实 方法 。七年级在落实教学效果的过程中一直坚持普通的检查背诵的方式,这让我和学生都感到疲惫。这学期我会改进检查方式,引导学生在掌握背诵知识的同时收获愉悦,不把语文背诵看作负担。

关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总结 范文 5篇相关 文章 :

★ 疫情网上教学工作总结十篇

★ 关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总结范文5篇

★ 疫情期间教师线上教学总结范文五篇

★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案例总结心得体会范文5篇

★ 疫情期间老师线上教学总结反思范文精选5篇

★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 疫情防控期间教师网上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心得5篇精选

随着近期疫情形势的好转,在科学评估本地疫情防控形势后,预计开学复课的日子不远了。就要回到久违的学校了,老师们的忧虑逐渐堆积起来:如何让学生尽快平复心情来学习呢?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如何呢?下一步该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呢?01上好生命教育第一课,平复学生跌宕之心经历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相信每个重新走进课堂的学生,面对依旧美好的春光,心情却不轻松、难淡定。让学生尽快平复心情,是我们复课后的首要任务。充分挖掘出这场疫情的课程资源,上好生命教育的第一课,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疫情信息量与信息渠道的不同,学生对疫情的感受认知也不一样。我们可收集相关疫情资料,让学生对疫情发生、发展有一个整体认知。从看到那一组组起伏的数据开始,重点关注可敬的白衣天使和被病毒吞噬的生命,分析疫情对我们带来的不便,了解系列防控隔离措施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理性面对、科学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进一步认识到病毒对人类的伤害,更要认识到健康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生命教育不只是让学生看到一个人的生死,更多的是知道善待生命、维护健康的重要意义。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了被病魔吞噬的生命,也看到了生命脆弱的一面,要学会呵护生命,尊重生命。同时,我们更要引导学生看到生命顽强的一面。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由于隔离防护到位,所幸我们大多数人没有受到伤害,还能够回到教室上课;也有许多与病毒携带者亲密接触后,由于自身健康免疫力强而也没有感染的人;还有许多感染者在医务人员的及时治疗后,康复出院。有了科学的认知,才能平复心情,安下心来学习。引导学生升华一个认识:这场疫情防控斗争取得的胜利,是国家重视全民发动,科学防控救治措施到位,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结果。让学生增强爱国情怀,增强对医务工作者的敬意。同时,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健康生活的习惯。02重建班级团队文化,帮助学生革除陋习恢复学习状态线上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值得老师进一步引导、发扬。由于线上教学的局限性,少了师生互动、学生交流的环节,学生在学习中表情显得木讷,反应迟钝;过度依赖荧屏,学习没了老师的激励与监管,又没了同学之间的比较与督促,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参与性;有的学生还趁机沉迷网络游戏,难以自拔。我们必须看到,学生长时间的居家线上学习,在学习方式、行为习惯上发生了一些改变。许多家长反映,孩子长时间呆在家里没出门,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有时望着窗外发呆,懒得说话。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成为开展线下教学的障碍。重建班级文化、活跃班级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摆脱荧屏依赖,尽快恢复学习状态,建构日常学习行为规则,是开课初的当务之急。在班上,通过开展团队建设、个性展示、小组合作等互动性强的活动,激发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交流互动,让他们讲疫情故事,谈居家感受,展望今后学习生活打算……增强学习信心,重建学习规则。所以,复课后老师切不可因学习周期短、学习任务重就急于新课教学,而疏于行为习惯的纠正,这样会导致事倍功半。我们要先让学生改变居家线上学习的一些陋习,重建班级团队文化,明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一个最佳的状态,进入线下学习。03摸清底细找出问题,做好学科知识内容衔接学科知识内容的衔接,是学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经过长时间的线上学习,本学期课程内容已经完成了相当一部分。要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衔接,我们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摸清底细。首先,做好线上教学情况摸底。教师要提前梳理线上学习期间每节课的学习笔记,找出教师线上讲课疏漏的地方,了解每堂课的学习重难点是否掌握,查查学生是否有缺课情况。再者,开展线上学习效果检测活动。理科类课程可以组织一次综合性摸底检测,文科类课程可以通过现场抽查,通过听、说、读、写等分组互动办法,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第二步:找出问题。摸清了底细后,要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学生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个性化问题。要鼓励学生通过复习、检测等手段,找出个人线上学习的失误,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步:查缺补漏。我们不主张复课后,老师对线上教学的内容从头重讲。一来本学期课时不允许,二来炒现饭式的重复,也没有必要,势必事倍功半。安排查缺补漏有两个途径:一是集中突破。对共性问题和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个性化问题,专门备课,安排少量课时实行定点突破;对学生个性化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回看线上教学视频,自主复习、反复练习、个别指导等办法进行逐步解决。二是平时课前补充。对与前面内容连贯性强的新课内容,可在新课之前,课上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前后知识点复习梳理,让学生在知识学习链接上实行无缝对接。总之,这场疫情灾难给了我们弥补生命教育一课的机会,线上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把握疫情后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把坏事变好事,疫情不但不延学,还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再次打乱了我们的学习方式,由线下学习转为线上学习。 居家办公、线上教学成为了工作新常态,这是教与学的变革,我认为这将是教育教学的一种新常态,势必会影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说困难与问题同在,挑战和机遇并存。我认为线上教学,网络课堂一定会成为未来教育的普遍形式,虽然现实存在问题很多,但它势不可挡。对线上教学,我有几个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一、线上学习尽量要模拟学校的课堂的模式。 学校的课堂模式,才是学生熟悉的模式,才能比较正常开展教学活动。具体的操作模式是:在钉钉上打开在线课堂模式,全部同学打开视频,可以时时的看到学生。这样学生就不会随意的坐在电脑边发呆,走神,甚至边上课边去打游戏。在上课时要有仪式感,让生感觉到在家也是在课堂上课一样。在上课时可以适时的连麦。在线课堂方便了连麦功能,只要网络信号好,可以随便连上任何一个同学。我一般会在一节课上连麦三次至四次,这样可以适时现线上课堂的互动,同时可以观察到学生的学习动态,学习效果。 二、学习内容可以前置。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线上学习正是有这个优点,每天可以布置前置性预习新课作业,出示预习提纲,通过观看优质的微课视频(我一般是让学生观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微课),把明天要学的新课先通过微课先学一遍,然后再自学课本,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把书上的懂的问题把它记下来,明天的课汇报交流解决,这样的课效率很高,在短短的30分钟内可以完成学校40分钟的任务。 三、操作实验性学习可以后置。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问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且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线上学习无法开展像在教室一样的操作实验学习,但是如果操作实验布置在作业中,每个学生的家就是一个“实验室”,操作的空间,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比如我在教学《容积与容积单位》时,跟学生复习完体积和体积单位之后,直接出示什么容积这个概念: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体积。并且给学生举例了箱子容纳物体的大小叫箱子的容积,油桶装油的多少叫油桶的容积,仓库储存物体的多少仓库的容积。在这个概念的讲解还算容易,但在讲解容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韩这个环节,因为学生不在教室现场,不能用做实验的方法来感知,来体念:1L 和1mL的进率关系,我只能指着课件上的量桶上的刻度说这样的1000mL就是1L ,所以1L=1000mL。在上完线上课之后我布置如下的家庭作业:1、利用家里的量杯等工具,找到1ml、1l有多大。2、想办法自制一个500ml的量杯,并以100ml为单位标上刻度。3、把100ml的水倒入1l的容器里看看倒几次能倒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这次线上作业,学生做得很有兴致,参与度很高,给我们线上课堂作了一个很好的补充。四、每天录制微课作业讲解小视频。 在线上课堂中学习中,因为无法及时面对交流的原因,课堂一些重难点题目对于一些中下学生总是有吃不透的现象,在作业中肯定会反映出来。针对这种现象,每天录制一些微课讲解小视频很必要。每天大概发30分分钟左右提前录制好,待学生都已提交作业,我已经批改好作业,再发到钉钉群上,让学生先看视频,然后才订正作业。对于个别几个不自觉的,直接发到家长微信上要他订正作业。这样的作业效果比刚上第一周网课时好了很多。五、提升我们的技术制作。 我觉得今后的教学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不管线上还是线下,都要灵活运用直播课堂、微课视频、教学课件等来增强教学的情境性、体验性、互动性,趣味性,特别是关键知识点,可以用播放微课,反复使用,效果事半功倍,所以时代需求和教学的需要都迫使我们不断学习新技术,迎接新变革,不断地接触学习和掌握,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养。 六、涵盖全面发展。 线上教学不仅是学科教学,而是全科教育,更要把德育、体育、美育、劳动、实践等各方面涵盖其中,突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比如,网课第一周开展的线上升旗仪式,对家长和学生教育影响很大,效果良好。要积极通过文章推送、微课视频开发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我校的“六大特质、八大能力”的育人目标。 线上课堂课堂的策略还有很多,比如课堂语言必须简略,长话短说;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当然线上课堂,因人而异,因班而异,然而也有一些共通的地方,希望能抛砖引玉。此文基本上是自家之言,词不达意,笼统空洞,望批评指导。 疫情是一场大考,时间是命题人,我们都是答卷人。我们能否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需要每一位同仁,共同来思考,共同来行动。星光不忘赶路人,我们一起加油!

论文题目线上线下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关于酒店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 服务补救情境下星级酒店顾客重购意愿分析2、 浅析体验经济时代的酒店个性化服务创新分析3、 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4、 提高酒店前厅部对客服务质量对策研究5、 基于网络评价内容分析的张家界高星级酒店餐饮服务质量改进研究6、 基于服务设计方法的智慧酒店用户体验研究7、 靠谱的酒店智能化服务,让客人体验更多神奇8、 酒店智能化服务9、 浅析酒店服务的语言艺术10、 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11、 浅谈如何提高酒店餐饮服务质量12、 浅析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的制约因素13、 浅谈酒店服务与服务意识--以三亚艾迪逊酒店为例14、 酒店餐饮服务模式转变分析--从标准化到个性化服务15、 服务特性对酒店成功运营的影响因素探析--以香格里拉酒店为例16、 酒店服务文化构建研究以大连凯伦饭店为例17、 酒店服务管理的有关问题及措施18、 员工满意度与酒店服务质量的关系探析19、 透过全国饭店职业技能大赛创新酒店服务教学改革20、 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的酒店服务供应链契约设计研究

写关于酒店管理的应该会好点儿,你可以看看(现代管理)或者(管理科学与工程)或(服务科学和管理)

毕业论文调查问卷不可以线上加线下结合毕业论文的访谈都是在线下进行的,能有效的进行指出错误,除非特殊情况可以线上进行。毕业论文(graduation study)是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论文题目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出,学生选定课题后进行研究,撰写并提交论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研究的学年论文

互联网教育论文篇三:《“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 摘 要: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互联网会变革教育业务流程,从而打造新的教育生态;“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等。本文梳理了2015“互联网+教育”开放论坛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素材。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智慧教育;教育大数据 一、引言 自从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引发了一场革命,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关于“互联网+教育”的讨论持续升温。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1] 为了探讨“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寻求“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召开。论坛以开放的形式邀请了18位专家围绕课程、教学、学习、管理、评价、环境、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八大核心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变革和转型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这些报告既有宏观的理论引领,也有中观的课程规划和 实施方案 ,还有微观的操作策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这次会议的主题进行综述。 二、“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1.“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 “互联网+教育”是什么?这是讨论“互联网+教育”是否可以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前提。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清超教授首先对“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分别从“互联网+教育”形态形成的可能性、“互联网+”能推动学校结构性变革和教育变革动力三个方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柯教授认为基于大数据平台、学习分析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促使了“互联网+”新一代教育环境从“干预手段”到“教学生态”的变革;同时课程教学也逐渐从封闭到开放融合,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到“半开放式/连接式”教学的翻转课堂和社会化自组织的开放式MOOC课程教学进行变革。柯清超教授认为,“互联网+教育”实现了一系列的转变,包括从知识建构到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个体学习到小组建构的转变,从直接传授到自主发现的转变,从多媒体演示到探究工具的转变。他以“联合国 儿童 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项目”、“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技术启迪智慧项目”等作为案例分析了应用ICT来创新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实践[2]。 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我们应该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形成对学习者、课程、学校、教育政策、机制体制等相关因素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2.“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__民主任认为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互联网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互联网+”促进了教育领域中五个方面的转变,即:教的工具、学的工具、评的工具、课的结构和课的形态的转变。__民主任分析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指出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MOOC的出现是一个革命性的契机,MOOC的极大发展,将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使得原本无法上大学的群体可以无障碍地学习大学课程,真正实现受教育机会的公平。MOOC促使课程教学将从一名教师逐渐变成教学团队,弥补知识快速更新中的教师短缺问题,课程质量大大提升;MOOC加速了大学国际化进程[3]。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思考互联网对大学功能带来的影响,现代大学的功能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文化 传承逐渐转变成为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等功能为主的研究院、考试院,甚至未来向数字化、泛在化和全球化的虚拟大学转变。 3.互联网教育与学习革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钟秉林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呼唤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同时互联网教学对传统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钟秉林教授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若干对策,如:加强“连结”与“互动”、完善学习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探索和完善互联网教学的运行机制等。他还告诫学术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避免炒作概念、片面夸大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倡导严谨求实的态度,跳出互联网教学发展的误区;提高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4] 4.“互联网+”促进学校组织结构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的余胜泉教授认为“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社会空间、新的分工形态;“互联网+”解决了教育中的两个焦点悖论:即公平和质量问题。余教授认为未来学生和家长可以订制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活动,以反映儿童的个性、兴趣、家长的目标与价值观;未来学校的形态是自组织的,他以Minerva大学为例分析了这所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线下教学资源无限扩大并化身为虚拟大学的特征。未来,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s,学生带着自己的移动设备来上学)将成为事实,因此学校要开始重新审议并制定网络开放政策,要建设网络上的校园文化,要建设网络上的学习空间,实现线上线下(OTO)融合的校园育人环境。[5]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会重构学校教育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内容供给的重构、智慧学习环境的重构、教与学方式的重构以及管理与评价的重构。当然,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但可以改变学校的基因,“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 5.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 首都师范大学的孙众副教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教师的“隐与现”、学生的“惰与乐”、技术的“强与笨”,从而提出了教学范式转型的解决方案,并基于互联网构建了互联网+教学的COME模型(Classroom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E-learning)。孙众副教授基于互联网构建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COME校园混合课程,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无缝交流;这种移动互联的课程和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痕迹,便于教师进行过程诊断;此外,还可以进行多维的精准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通过基于COME模型的教学,采用实体课堂+在线+手机的学习方式,能够找到学生的“乐”学点,实现了新的在线交流方式。在评价中COME模型采用“任务+评价表、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得过程性数据的存留和学习分析更加便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干预、学业表现的预测以及在线学习行为的分析。[6] “互联网+教育”促成了教学结构和范式的转型,不仅创新了教学理念,而且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6.“互联网+”促进课程的转型 清华附中的李晟宇老师分享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的转型专题,李老师以清华大学的一个校级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教学体验项目探究》为案例,讲解了课程转型的过程和具 体操 作策略。该项目借助互联网,建立了MOOC教学资源,整合了学科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引入项目管理、 时间管理 、四象限、SWOT等先进的管理学理念,有效提升了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依托网络云技术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实现了师生交互方式的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微信公众订阅号上学习内容和新闻的推送,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革新。[7]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李栋提出了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课程,该创新课程的组织方式包括:在线离线互动、线上线下结合和开放型课程设计等三种方式。李栋认为,创新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创新导师科技成果持续对接与跟踪指导、学生创新力评价与 职业规划 ”。[8]可见,“互联网+课程”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课程”使得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及时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 从以上六位专家和老师的视点可看出,“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是多样化的,不仅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教的方式,而且真切关注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正契合了国家新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对于学校层面,“互联网+”带来的转变更是具体的,深入到学校组织管理、课堂教学、课程优化等各个方面,学校的围墙逐步被打破,学校、教师和学生变得越来越“泛在”,“互联网+”让教育更加无形、有趣、多样。未来将会有更多“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和变革成果。 三、“互联网+”促进评价的变革 评价是任何一种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都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次论坛共有3位专家的报告涉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评价问题,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朱雪梅教授和北京市教委专职委员李奕博士。 1.伴随式评价――“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 华东师范大学的任友群教授从“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和辨析开始,抛出了伴随式评价是“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的观点。 任友群教授认为,“教育+互联网”是从当下教育、教学的既定逻辑出发,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使得既定教育、教学逻辑运转得更加顺畅,在“教育+互联网”的格局中互联网或信息技术并没有成为再造或重塑性的力量;而“互联网+教育”则是深度应用“互联网思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性力量”,再造、变革现有教育的既定逻辑。[9] 评价的变革包括评价内容的变革(从评价“可以测量的能力”扩展到评价“难以测量的能力”)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的“纸笔评价”走向“数字评价”)。要支撑评价内容的拓展、评价方式的变革都需要“伴随式评价”,所谓“伴随式评价”有三大特征:第一,伴随生活全领域(只有伴随生活才有可能解决那些“难以测量能力”的“测不准”问题);第二,伴随学习全过程(只有伴随学习才能使评价真正应用于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第三,伴随个体自适应。而要实现“伴随式评价”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2.“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 南京师范大学的朱雪梅教授用实证方法开展了一项长达十年并且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研究――《“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在该研究中,朱教授开发了专门的支撑评价工具,利用网络平台中可预设、可调节的各类专门化观察量表,利用移动终端在听课过程中采集“教”与“学”的表现性数据信息,通过后台计算与图形化处理后,为评估结论提供客观的量化证据,实现科学的课堂诊断,达到了矫正偏差教学行为的目的。该研究以信息技术推动课堂评价变革,用移动终端替代传统纸笔听课工具;将课堂观察表及行为标准嵌入平台中,克服传统评课缺乏标准的问题;课堂评估基于移动互联网,克服传统听评课受到时空限制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克服传统评课无科学论据的问题;多元化评价主体交互协作,克服传统评课主体单一的问题;因此,朱雪梅教授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数据思维+课堂观察=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论断。 同时,朱雪梅教授还提出了“互联网+校本教研评估”的观点,通过校本教研平台的实践研究实现了“让教研评估迈进数字化时代”。该平台改革了当前校本教研工作只“研”不“评”的现状,突破了教育信息化“学习空间人人通”未通的瓶颈,探寻了教育评估手段从 经验 迈向“数字化”的路径,消除了常态化教研活动深受时间与空间束缚的困境,降低了评估主观性,提高了校本教研品质与管理效率,引导了智慧教研方式。因此,朱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公式:互联网+数据思维+校本教研评估=学校可持续发展。[10] 3.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 来自北京市教委的李奕委员在分析了首都教育“深综改”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以及考试评价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后认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惶恐,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优势的展示机会。李奕指出,广义教育供给下“移动互联”成为必须的选择:在供给方式上,在线教师服务、在线课程服务、在线诊断服务、跨部门、跨系统服务等这些移动互联的方式更为时尚也更加尊重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在供给内容上,基于大数据分析后的课程资源供给,定向推送作业、教辅、服务索引,教师在线的智力支持服务,促进优质教育服务的迁移与流转,以新型资源观指导资源库建设,服务于学生的能力成长,供给“同伴”,构建在线学生自我诊断的“体检中心”和“化验室”,使质量监控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管理监督;在供给节奏上,长短课结合,大小课结合,学段内快慢结合,长周期作业;在线自我诊断的频度依据学生认知个性、进度的供给;在线双师辅导的周期要合适等。[11] 从这三位专家报告可得出,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工具、评价的方式,一切围绕评价的关键词都变成了“互联网+”。伴随式评价实现了互联网与人的融合,评价标准与评价工具的互联网加法承载了数据思维,助力了科学教学评价的可持续发展。在无法改变考试作为学生终极考核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思路让评价更加有针对性,学校教育一样可以个性化,大众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变得更加容易,这都是“互联网+”评价的重要表现,一旦“互联网+”迸发力量,必然像火山喷发一样散出无限能量。 四、教育大数据的管理与决策 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杨现民博士和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分别就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进行了分析。 1.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 杨现民博士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了“教育大数据是发展智慧教育的基石”的论断。杨博士利用教育大数据的冰山模型,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发力点,并对“信息化视角下的智慧教育管理”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认为“通过智慧管理云平台系统,对外界需求进行智能处理,为教育管理提供资源配置、数据集成、信息管理、运行状态监控、教育质量监测等业务支持,实现教育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警、远程督导和个性服务,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的过程。同时,杨博士还分析了国内外大数据助力智慧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十多个案例,如清华大学、康涅狄格大学、深圳市教育资源科学动态规划、美国数据通用标准、美国ECLS项目等。杨博士认为如何构建立体化教育数据网络、教育大数据如何落地应用推广、如何保障教育数据质量与安全、如何合理合规运营教育大数据等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2] 2.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决策 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阐述了数据挖掘及其教育大数据对于支持教育决策的重要作用,指出是教育数据的决策支持应用是为了让淹没在众多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能够“说话”,为教育领域中的相关人员提供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从而帮助他们做出知情的决策。魏博士以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和科研作为案例,分析了这三个领域中的大数据收集及其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的有关信息,并最终服务于教育决策的过程,认为大数据和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是作为审慎决策的依据,可以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13] 无论是进行智慧教育管理还是开展教育决策,这都说明了当前时代是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在教育行业里,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大数据,大数据分布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教育者如何将大数据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去改变教育教学是当下的研究方向。“互联网+”有意义,大数据有帮助,教育呼唤“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质变。 五、“互联网+”改革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中的主导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理念转变和专业发展,再宏大的教育变革也只能是空话。 1.“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 国务院参事汤敏就“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进行了探讨,汤敏先生从对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开始讲起,以“一乡村中学与人大附中同堂上课”和“田东上法初中双师教学课堂”为例,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双师教学”的特点,并给出了建议。汤敏认为,应该把“双师教学”模式与国培、省培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和各地课本版本安排,在全国、省区内分别都找出一批优秀教师,把他们的课全程录制下来;对参与录制课程的学校、有一定的激励;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和多方式的培训试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录制的优质课堂传播出去,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乡村教师培训的目的。[14] 2.“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陈颖老师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陈老师以西城区教师研修网为例,介绍了西城区教师研修网的基本情况、教师网上研修的几个基本要素(平台、资源、活动和组织管理),着重讲解了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教师自我 反思 和同伴互助、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群体学习和行为改进以及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丰富网上学习资源等三个问题。[15]目前西城区教师已经实现了网络研修的常态化,陈老师认为“教师网上学习是如何进行知识建构的、大量的网上研讨数据能否作进一步提炼、影响教师深层学习的因素是什么、如何促进教师的深层学习”等这几个问题将是未来研究需要突破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下一代人才的质量,汤敏参事和陈颖老师都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做法。针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既要考虑“双师教学”的人力做法,也要有“混合式学习”的技术做法,既要有“双师教学”的合作思维,又要有多元化学习、时时更新教师知识的观念;教师可能无法改变教学的物理环境,却可以借助“互联网+”延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进步。因此,“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植入“互联网+”的基因,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技能。 六、“互联网+”促进同伴教育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石义琦教研员认为,同伴教育是指建立有相互认同感的社会关系主体之间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相互传递思想、情感,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相互感染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技术促进了同伴教育的开展。石老师以“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大平台”和南山“课堂重构”模式作为案例,分析了互联网对同伴教育的支撑,认为网络提供了人性化的交流平台,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舞台与交流的空间。南山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了南山“六学”同伴教育课堂,即“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同伴助学、互动展学、网络拓学和实践研学”,同时在同伴教育区域基本模式基础上,构建了各具校本特色的变式模式,比如:基于智能学习的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基于APP的游戏化学习与创客学习模式、基于MOOC的翻转学习模式等。[16] 随着QQ、微信等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同伴教育变得越来越具有可行性,“互联网+”成就了教育服务;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教育APP的常态推广、MOOC翻转学习等都会成为学生的同伴,真正实现“互联网+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七、结束语 综上观点不难发现,无论是互联网对于教育、课程、教学,还是学校的组织结构,都可以集中一个观点来概括,那就是“互联网+”对教育和教学带来了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教育”促进了教育形态、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学范式的转变,也促进了课程、学习方式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一种化学变化,化学的反应会改变物质的形态和性质,正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教授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所说的:期待“互联网+教育”变成一个化学效应,减少负面效应。无论是任友群的“伴随式评价”还是朱雪梅的“多元交互式评价”,都离不开“互联网+”的逻辑支撑,但是“互联网+”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用来支撑评价的工具,“互联网+评价”是对传统教育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智慧的、是自适应的,是“化学变化”也是“生态变化”。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17]。基于MOOC、SPOC模式的学习效果超于传统课堂,网络教育的奇点可能临近了,信息技术的变革教育的威力可能要爆发了。[18]但是“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既有新的机遇,也要面对新的挑战。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冷静应对,既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大数据、智慧教育等新的技术和概念层出不穷,“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2]柯清超.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3]__民.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4]钟秉林.互联网教学与学习革命.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5]余胜泉.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组织结构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6]孙众.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7]李晟宇.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8]李栋.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9]任友群.伴随式评价:变革的先导[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0]朱雪梅.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1]李奕.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2]杨现民.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3]魏顺平.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持案例分享(国家开放大学)[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4]汤敏.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5]陈颖.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6]石义琦.同伴教育:教育信息化新视角[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7]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 [18]王涛.互联网变革教育的实践路径[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猜你喜欢: 1. 浅谈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2. 有关网络教育论文 3. 关于互联网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互联网+”形势下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论文

从马云提出新零售的理念后,2018年上半年新零售出现呈现3种趋势:一种是线上线下加速融合,一种是社交电商凸起,一种是范零售品类的扩张。让传统实体商业与电子商务从厮杀仇恨阶段,走向了相互融合阶段,线下线下的零售也都看到了新的希望。商业是整个 社会 正常运转的保证,致力于从事这一行业,是经济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线下线下融合发展的原因 1.从技术的角度来讲:语音图像识别、LBS、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为零售业提供了一种新奇高效的购物体验。技术的更新必然导致商业行为的更新,在整体消费总额不变的情况下,新的消费体验必然成为挤压争夺消费顾客的强劲力量,新生的90后,00后更是新奇有趣的拥趸者。 2.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零售行业进入诸侯混战的年代,多样化的 社会 群体意识导致多样化的产品服务,构成了去中心化的 社会 网络,无论是购买者群体还是供应商,集中垄断程度变小且又有新进入者,如百草味、江小白等横空出世。 3.从商业成本的角度讲:线上获客成本激增,与线下人工成本相比,线上运营维护解读的成本处于较低的水平,通过低的获客成本结合高的线上运营效率,才能获取较好的盈利。 受疫情影响传统企业的实体店受到冲击而倒闭,线上网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零售领域上,消费者的注意力已从实体店转移到网络购物APP上,相伴而生的是体验感不足和到店体验需求所带来的的影响,想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要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无缝衔接,使得双方能够实现扬长避短,相辅相成的效果。 我们应基于消费体验的融合,通过结合互联网运营模式,实现消费者到店体验的优化,如新型门店样板-业态重构融合,品牌合作线下门店,无人零售业态。主要集中在范生鲜与3C家居生活品类,通过线上线下体验的融合,不仅培养了消费体验中的便捷感,而且线下购物体验感强,满足消费者追求自我品牌表达,彰显生活品质的需求。从产品上抓住痒点就是要给用户以新颖、趣味性和享受性。而这种痒点的触动,是需要心的服务与体验,让用户从使用产品到享受产品,提升粘性。注重突出消费者在融合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注重将线下整体布局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互融合。在消费者推动中建立全新的发展格局,保障传统零售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中,能为消费人员提供更多服务。 其次是基于供应链效率提升和渠道下沉的融合。以最小的交付成本获取最大的用户满意度。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传统零售渠道层级提升供应链效率,延伸到下游便利店,抓住终端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利润和话语权,如阿里零售通、百世店加和京东新通路等。 接下来是基于消费场景延伸的融合,在消费升级过程中的即时性消费场景。在碎片化时间里人们越来越追求自我满足,习惯即刻送达的用户无法忍受更长的等待时间。即时性消费能很好的抓住满足便利性的需求,让用户不自觉中形成习惯,如外卖、闪送到家。在闪送的模式中由即时性消费变为“刷牙式”的消费行为习惯,从而发展高客单价,高毛利的商品与服务,走出低毛利高成本的困境,将具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97590亿元,同比增长,其占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较去年上升了个百分发点,涨幅是同期的近5倍。在疫情常态化下零售品牌经营绕不开线上线下融合,而在其道路上品牌面临一些共性问题,如线上线下仓储如何调动,畅销货如何线下推动,如何解决线下压货、渠道窜货问题。线下往线上引导帮助品牌实现线上线下数字化融合经营实现逆势增长成为我们应解决的问题。企业在融合线上线下发展中应利用大数据,企业多方协调互补及内部推广。 1.企业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对线上线下销售融合契合点、优势互补现状针对性分析,做好消费差异性要素综合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客户,提供更个性化的需求,建立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提高企业整体销售成效,为企业现代化管理发展提供优势条件。在开发新零售要注重资源整合,建立完善的一体化资源支撑体系,进行全渠道统一仓库管理、配货,促使线上线下发展能获取良好的发展成效。 2.做好多方协调互补,商城经营和管理进行优化,重新定义一套内部结算机制。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协调管理发展目标;对各项重要资源深入挖掘,促使传统销售、电子商务发展优势有效补充,突出资源整合优势;注重强化资源整合价值为新零售工作多方位优化提供更多极具价值的保障。企业做好全局规划,统筹兼顾优化调整整体发展,对企业现代化和发展要求进行分析,明确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3.从企业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对企业展开多方位改革,调节企业发展利益分配关系,这样便于对企业线上、线上展开全面管理。在企业内部推广中,要注重强化电商部门以及多个部门之间的协作融合,为线上线下融合创造更大便利。在科学化的保障机制应用中强化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应进行差异化分工,为销售行业提供更多高质量保障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高质量服务以及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这样能促使市场客户获取更优质的消费体验,建立良好的竞争优势,在全 社会 范围中建立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线上线下论文参考文献

Essay Outline标题:数字媒体艺术发展下的线上艺术展一. 前言(约150字)• General Statement(背景概述)           随着当代人物质生活的日益满足和精神需求增长发展趋势下,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呈上升趋势。而传统线下艺术展无论是在空间地理位置交通上都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必须去到现场和只是用眼睛去观察的基础上,迫切需要一种打破固有传统模式的方式以更为便捷和新颖的方式去享受艺术。受疫情在全球的肆虐的负影响,线上展览给艺术展带来了全新的契机。 • Thesis Statement(全篇论文的论点)     随着数字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线上艺术展为解决空间、时间局限的问题带来解决。不仅为展览提供了一种更大的范围的协商,还丰富了艺术形式、成为展示或者展览的一种知识型的大的转变。 • Map Sentence(论文结构概述) 本文通过研究现阶段线上艺术展的内容、形式和发展状况,结合具体的案例阐述了线上艺术展在现阶段的运调查分析。基于当前已有线上艺术馆的线下艺术馆,作出阶段的前后状况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做除阐述和分析。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阐述数字媒体发展下的线上艺术展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二. 正文 (每段约400字)400*3=1200段落1(正方) -  中心句   线上展厅将为艺术提供与全球观众互动的另一种可能性。 ​1. 理论支撑: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林提出“实体空间的展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线上平台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缺憾,让更多的人可以在线了解展览的内容与理念。”(1) 2. 理论支撑:在艺APP创始人谢晓东在2020年3月18日中国首个线上艺术周“2020春季·Collect+艺术周”上说,“艺术馆线上路演的直播,让时间裂变得更快,讲解艺术价值的沟通效率更高也更明确,这种有效的传递从‘一对一’变成‘一对N’,效率是远超线下的”。(2)3. 理论支撑:意大利文化部提出“居家时期的文化艺术大餐,让人们在困难中仍能与艺术和文化相连”。意大利文化部主管博物馆 的负责人 Antonio Lampis 说 :“在此艰难时刻,虽然我们的文化遗产场所临时关闭,但必须记住它们是跳动的心脏,代表着我们的身份。”(3) [4. Concluding Statement](结论句,直接了当地说明你想阐述的观点,并将其引入下一个主题段落): 虽然目前线上线下艺术展联动的前景为人们所期待,但目前线上艺术展仍然有其局限性。 段落2(反方) -  中心句   线上艺术馆的形成必将运用到交互设计,观众的参与度决定了其存在的价值。线上展览首先彻底改变了观展的方式,它是挑战了继杜尚之后艺术作为事件的一个形式,因为它缺乏了这种在场性以后,主体身不在场,必将会涉及到一个主体性的问题。 1.理论支撑: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提到:“目前的线上展只是线下展览的简单复制,线上展览难以呈现艺术品本身丰富细腻的质感,立体的展品被压缩为图片排列在线上展览中,而图片所能传达的作品信息非常有限。即使谷歌艺术博物馆宣扬的高像素作品图,艺术批评家高远也认为“网上的高清大图和看画册没什么区别,代替不了观看原作,线上展览只能是线下展览的补充。”(4) 2.理论支撑:郑文在《线上“撸展”,文艺青年为何提不起劲儿?》一文中提出“看展除了享受艺术,拍照也是重要的一项文艺青年在微博、小红书、豆瓣里比比皆是,他们热衷看展,更善于用影像记录看展的“自己”。几个重要的网红博物馆和艺术展,都是文艺网红的目的地。而线上艺术展并不具备这一特性。”(5) 3. 理论支撑:在虚拟VR交互过程中,无法做出更得多自主选择,维利里奥(Paul Virilio)在《解放的速度》(La Vitesse de libération,1995)一书中,他深刻指认了网络信息技术建构起来的远程登录已经造成了存在论当下在场的土崩瓦解。机器性与我们结合得太紧密,以至于我们人性的部分就会失去部分的真实。(6)[4. Concluding Statement]   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下解决和突破这部分问题带来的难关,是线上艺术馆未来发展道路上必须突破和思考的。 段落3 (自己的立场)-  中心句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影响着这一时代下艺术家的思考方式。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更新,其呈现方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 ​1. 理论支撑:1962年,伊凡·沙瑟兰德教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表了题为《绘画板》的论文,首次提出"计算机图形学"的概念,确定了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一个崭新的科学分支的独立地位。 2. 理论支撑:“文化的共享和文化的传播,是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应有之义。互联网作为科技时代下的产物,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推动中国文化和艺术走向世界,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7) 3. 理论支撑:线上展厅降低了门槛及成本,让大众更容易接触到艺术作品,让艺术变得触手可及,更加平易近人。线上展厅能呈现数量庞大的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这一优势是线下展会无法比拟的。(8)三. 例子。用具体例子用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例子1- 中心句 2017年11月泰特现代艺术馆Modigliani展 推出HTC ViveVR体验向公众开放。 1.理论支撑:越来越多的艺术品开始使用VR平台作为表达媒介,他们可以将精神上的观众带入由艺术家梦寐以求的沉浸式世界。泰特现代主任弗朗西斯·莫里斯(Frances Morris)表示:“我们很高兴与维维合作,为访客带来新的令人兴奋的数字体验。 “我们一直在寻求推动创意界限,我们认为这将是一个绝妙的机会,让公众通过新技术对这位受人喜爱的艺术家有不同深入的了解。”(9) 2.理论支撑:网上展厅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将作品于观众之间的物理距离大幅度缩小,立体的作品如雕塑和装置艺术可通过3D建模多角度、高精度呈现细节,让人近距离感受到艺术品的魅力。展品3D旋转的展示方式配合文字和语音,还可放大观看纹理,比在现场观看还要清晰。同时,网上展厅也是展示摄影和录像作品的绝佳平台,通过分享的功能,还能给作品带来更多关注。(10) 3.理论支撑:IF2019大会上,著名AR公司Magic Leap提出了企业的核心理念:只有将艺术家的想象力与科学家的技术相结合,才能带给人们更加美好的生活。 [4. Concluding Statement] _由于过去艺术展览紧密依附于实体空间,艺术展的线上空间呈现和电子商务发展并没有站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前列。而这波倒逼线上空间的浪潮同时暴露了当下艺术线上空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潜力。 例子2 - 中心句 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就曾与VR开发商合作,推出了一种全新的互动展览方式。“Bounlevard”(APP)早在2015年就有VR观展体验,其中包括高分辨率作品图、音频讲解、3D模型等等。 1. 理论支撑:博物馆科学可视化主管Vivian Trakinski说: “虚拟现实是一个神奇的领域,它可以暂停我们人类对时空的感知。在虚拟现实中,没有什么东西太小、太大、太快、太慢、太远或者太久以前无法欣赏。” 2.理论支撑:《线上展览不是一场秀》中,31会议副总裁程治刚先生对线上展览也有定义,认为“线上展览不是一场秀,更不是H5的秀;线上展览不是线下展览的替代或补充,而是一种新的商业形态,是场景重塑和价值再造。” 3.理论支撑: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特聘教授亚历山大·科赫所指出的:“数字博物馆已经不再是我们曾认为的作为实体博物馆的额外补充,而是已经成为展览分类里的独立一项。” [4. Concluding Statement]   线上线下艺术馆的联动与艺术馆内的交互设计,为人们带来了极为便捷的方式,并广泛运用在国内外的展览中,与数字化相结合是一大重要趋势。打破传统的方式,让现代科技给艺术带来的更深更具体全面的体验。 例子3 - 中心句2020中央美院线上毕业展云端绘梦是中央美院史上最大规模的本科毕业展。1.理论支撑:据百度观星盘数据统计,2020年2月起,“普通展会”搜索量下降,“线上展会”搜索量却增长。同时线上云展会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商务部发言人近期表示,商务部鼓励举办线上展会,鼓励政府主办的线下展会率先在线上开展,探索线上线下同步互动、有机融合的办展新模式。 2.理论支撑:“疫情期间,被动的线上展览催生了更加主动多变的艺术创作方式,被病毒隔绝在家的心也找到了在室外空间环境里放飞自我的契机。”传统的文化艺术,之所以有些小众,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传播渠道有限。互联网及云技术的出现,为文艺作品开辟了无限的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从而大大刺激了文艺生产力。(11) [ Statement]   线上艺术馆的背后不仅是艺术形式的知识型革新,也为其他行业领域发展带来新的商业机遇和技术推进。 四、 结论 (Restatement or summary of the main points (NOTHING NEW); final comment(约150字)• Restatement of the Thesis Statement (重述中心论点) 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大背景和推进下,线上艺术馆和线下艺术馆的联动设计为弥补诸多不足带来了解决的可能性。同时也为丰富了艺术形式、展示或者展览的一种知识型带来了大的改变。 • Recapitulation of the Map Sentence  (Note: Present perfect tenses)(重述论文结构) 通过研究现阶段线上艺术馆的内容、形式和发展状况,结合具体的案例阐述了线上艺术馆在现阶段的运调查分析。基于当前已有线上艺术馆的线下艺术馆现阶段的前后状况做出对比,,分类以及未来的趋势等方面做了阐述和分析。 • Concluding Sentence. (结论句) 交互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艺术馆传统建设侧重于线下展出,受其展品局限性,从“物”到“人”的转化面窄,人性服务细节有待完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交互方式来给参观者提供方便灵活和人性化多元信息服务。艺术馆线上线下的联动,在为人们提供边界的同时,也给艺术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5、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1】马琳.线上策展或将重新定义艺术展览.文汇报.2020年05月18日 【2】吴丹.艺术展转战线上成趋势:价格更透明 传播更高效.新浪财经.2020年03月24日 【3】Ewbar.线上艺术展览肯定不是一个伪命题,但为什么它让人感到别扭?.凤凰新闻年04月22日 【4】\【9】AIP国际艺术教育.线上艺术展到底是新的机遇还是无奈之举.AIP国际艺术教育.2020年07月15日 【5】郑文.线上“撸展”文艺青年为何提不起劲儿?.文娱价值观.2020年05月22日 【6】维利里奥.《解放的速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 【7】 .疫情影响下,艺术展览如何提高访客量?.搜狐.2020年07月03日 【8】/【10】 积木易搭.疫情影响下,艺术展览如何提高访客量?.搜狐.2020年07月03日 【11】光明网.艺术上云端,魅力新体验.光明日报.2020年03月14日

互联网教育论文篇三:《“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 摘 要: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互联网会变革教育业务流程,从而打造新的教育生态;“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等。本文梳理了2015“互联网+教育”开放论坛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素材。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智慧教育;教育大数据 一、引言 自从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引发了一场革命,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关于“互联网+教育”的讨论持续升温。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1] 为了探讨“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寻求“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召开。论坛以开放的形式邀请了18位专家围绕课程、教学、学习、管理、评价、环境、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八大核心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变革和转型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这些报告既有宏观的理论引领,也有中观的课程规划和 实施方案 ,还有微观的操作策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这次会议的主题进行综述。 二、“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1.“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 “互联网+教育”是什么?这是讨论“互联网+教育”是否可以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前提。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清超教授首先对“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分别从“互联网+教育”形态形成的可能性、“互联网+”能推动学校结构性变革和教育变革动力三个方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柯教授认为基于大数据平台、学习分析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促使了“互联网+”新一代教育环境从“干预手段”到“教学生态”的变革;同时课程教学也逐渐从封闭到开放融合,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到“半开放式/连接式”教学的翻转课堂和社会化自组织的开放式MOOC课程教学进行变革。柯清超教授认为,“互联网+教育”实现了一系列的转变,包括从知识建构到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个体学习到小组建构的转变,从直接传授到自主发现的转变,从多媒体演示到探究工具的转变。他以“联合国 儿童 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项目”、“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技术启迪智慧项目”等作为案例分析了应用ICT来创新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实践[2]。 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我们应该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形成对学习者、课程、学校、教育政策、机制体制等相关因素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2.“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__民主任认为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互联网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互联网+”促进了教育领域中五个方面的转变,即:教的工具、学的工具、评的工具、课的结构和课的形态的转变。__民主任分析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指出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MOOC的出现是一个革命性的契机,MOOC的极大发展,将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使得原本无法上大学的群体可以无障碍地学习大学课程,真正实现受教育机会的公平。MOOC促使课程教学将从一名教师逐渐变成教学团队,弥补知识快速更新中的教师短缺问题,课程质量大大提升;MOOC加速了大学国际化进程[3]。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思考互联网对大学功能带来的影响,现代大学的功能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文化 传承逐渐转变成为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等功能为主的研究院、考试院,甚至未来向数字化、泛在化和全球化的虚拟大学转变。 3.互联网教育与学习革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钟秉林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呼唤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同时互联网教学对传统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钟秉林教授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若干对策,如:加强“连结”与“互动”、完善学习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探索和完善互联网教学的运行机制等。他还告诫学术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避免炒作概念、片面夸大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倡导严谨求实的态度,跳出互联网教学发展的误区;提高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4] 4.“互联网+”促进学校组织结构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的余胜泉教授认为“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社会空间、新的分工形态;“互联网+”解决了教育中的两个焦点悖论:即公平和质量问题。余教授认为未来学生和家长可以订制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活动,以反映儿童的个性、兴趣、家长的目标与价值观;未来学校的形态是自组织的,他以Minerva大学为例分析了这所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线下教学资源无限扩大并化身为虚拟大学的特征。未来,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s,学生带着自己的移动设备来上学)将成为事实,因此学校要开始重新审议并制定网络开放政策,要建设网络上的校园文化,要建设网络上的学习空间,实现线上线下(OTO)融合的校园育人环境。[5]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会重构学校教育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内容供给的重构、智慧学习环境的重构、教与学方式的重构以及管理与评价的重构。当然,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但可以改变学校的基因,“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 5.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 首都师范大学的孙众副教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教师的“隐与现”、学生的“惰与乐”、技术的“强与笨”,从而提出了教学范式转型的解决方案,并基于互联网构建了互联网+教学的COME模型(Classroom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E-learning)。孙众副教授基于互联网构建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COME校园混合课程,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无缝交流;这种移动互联的课程和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痕迹,便于教师进行过程诊断;此外,还可以进行多维的精准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通过基于COME模型的教学,采用实体课堂+在线+手机的学习方式,能够找到学生的“乐”学点,实现了新的在线交流方式。在评价中COME模型采用“任务+评价表、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得过程性数据的存留和学习分析更加便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干预、学业表现的预测以及在线学习行为的分析。[6] “互联网+教育”促成了教学结构和范式的转型,不仅创新了教学理念,而且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6.“互联网+”促进课程的转型 清华附中的李晟宇老师分享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的转型专题,李老师以清华大学的一个校级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教学体验项目探究》为案例,讲解了课程转型的过程和具 体操 作策略。该项目借助互联网,建立了MOOC教学资源,整合了学科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引入项目管理、 时间管理 、四象限、SWOT等先进的管理学理念,有效提升了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依托网络云技术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实现了师生交互方式的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微信公众订阅号上学习内容和新闻的推送,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革新。[7]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李栋提出了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课程,该创新课程的组织方式包括:在线离线互动、线上线下结合和开放型课程设计等三种方式。李栋认为,创新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创新导师科技成果持续对接与跟踪指导、学生创新力评价与 职业规划 ”。[8]可见,“互联网+课程”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课程”使得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及时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 从以上六位专家和老师的视点可看出,“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是多样化的,不仅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教的方式,而且真切关注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正契合了国家新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对于学校层面,“互联网+”带来的转变更是具体的,深入到学校组织管理、课堂教学、课程优化等各个方面,学校的围墙逐步被打破,学校、教师和学生变得越来越“泛在”,“互联网+”让教育更加无形、有趣、多样。未来将会有更多“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和变革成果。 三、“互联网+”促进评价的变革 评价是任何一种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都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次论坛共有3位专家的报告涉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评价问题,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朱雪梅教授和北京市教委专职委员李奕博士。 1.伴随式评价――“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 华东师范大学的任友群教授从“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和辨析开始,抛出了伴随式评价是“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的观点。 任友群教授认为,“教育+互联网”是从当下教育、教学的既定逻辑出发,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使得既定教育、教学逻辑运转得更加顺畅,在“教育+互联网”的格局中互联网或信息技术并没有成为再造或重塑性的力量;而“互联网+教育”则是深度应用“互联网思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性力量”,再造、变革现有教育的既定逻辑。[9] 评价的变革包括评价内容的变革(从评价“可以测量的能力”扩展到评价“难以测量的能力”)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的“纸笔评价”走向“数字评价”)。要支撑评价内容的拓展、评价方式的变革都需要“伴随式评价”,所谓“伴随式评价”有三大特征:第一,伴随生活全领域(只有伴随生活才有可能解决那些“难以测量能力”的“测不准”问题);第二,伴随学习全过程(只有伴随学习才能使评价真正应用于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第三,伴随个体自适应。而要实现“伴随式评价”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2.“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 南京师范大学的朱雪梅教授用实证方法开展了一项长达十年并且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研究――《“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在该研究中,朱教授开发了专门的支撑评价工具,利用网络平台中可预设、可调节的各类专门化观察量表,利用移动终端在听课过程中采集“教”与“学”的表现性数据信息,通过后台计算与图形化处理后,为评估结论提供客观的量化证据,实现科学的课堂诊断,达到了矫正偏差教学行为的目的。该研究以信息技术推动课堂评价变革,用移动终端替代传统纸笔听课工具;将课堂观察表及行为标准嵌入平台中,克服传统评课缺乏标准的问题;课堂评估基于移动互联网,克服传统听评课受到时空限制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克服传统评课无科学论据的问题;多元化评价主体交互协作,克服传统评课主体单一的问题;因此,朱雪梅教授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数据思维+课堂观察=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论断。 同时,朱雪梅教授还提出了“互联网+校本教研评估”的观点,通过校本教研平台的实践研究实现了“让教研评估迈进数字化时代”。该平台改革了当前校本教研工作只“研”不“评”的现状,突破了教育信息化“学习空间人人通”未通的瓶颈,探寻了教育评估手段从 经验 迈向“数字化”的路径,消除了常态化教研活动深受时间与空间束缚的困境,降低了评估主观性,提高了校本教研品质与管理效率,引导了智慧教研方式。因此,朱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公式:互联网+数据思维+校本教研评估=学校可持续发展。[10] 3.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 来自北京市教委的李奕委员在分析了首都教育“深综改”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以及考试评价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后认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惶恐,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优势的展示机会。李奕指出,广义教育供给下“移动互联”成为必须的选择:在供给方式上,在线教师服务、在线课程服务、在线诊断服务、跨部门、跨系统服务等这些移动互联的方式更为时尚也更加尊重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在供给内容上,基于大数据分析后的课程资源供给,定向推送作业、教辅、服务索引,教师在线的智力支持服务,促进优质教育服务的迁移与流转,以新型资源观指导资源库建设,服务于学生的能力成长,供给“同伴”,构建在线学生自我诊断的“体检中心”和“化验室”,使质量监控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管理监督;在供给节奏上,长短课结合,大小课结合,学段内快慢结合,长周期作业;在线自我诊断的频度依据学生认知个性、进度的供给;在线双师辅导的周期要合适等。[11] 从这三位专家报告可得出,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工具、评价的方式,一切围绕评价的关键词都变成了“互联网+”。伴随式评价实现了互联网与人的融合,评价标准与评价工具的互联网加法承载了数据思维,助力了科学教学评价的可持续发展。在无法改变考试作为学生终极考核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思路让评价更加有针对性,学校教育一样可以个性化,大众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变得更加容易,这都是“互联网+”评价的重要表现,一旦“互联网+”迸发力量,必然像火山喷发一样散出无限能量。 四、教育大数据的管理与决策 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杨现民博士和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分别就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进行了分析。 1.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 杨现民博士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了“教育大数据是发展智慧教育的基石”的论断。杨博士利用教育大数据的冰山模型,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发力点,并对“信息化视角下的智慧教育管理”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认为“通过智慧管理云平台系统,对外界需求进行智能处理,为教育管理提供资源配置、数据集成、信息管理、运行状态监控、教育质量监测等业务支持,实现教育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警、远程督导和个性服务,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的过程。同时,杨博士还分析了国内外大数据助力智慧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十多个案例,如清华大学、康涅狄格大学、深圳市教育资源科学动态规划、美国数据通用标准、美国ECLS项目等。杨博士认为如何构建立体化教育数据网络、教育大数据如何落地应用推广、如何保障教育数据质量与安全、如何合理合规运营教育大数据等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2] 2.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决策 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阐述了数据挖掘及其教育大数据对于支持教育决策的重要作用,指出是教育数据的决策支持应用是为了让淹没在众多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能够“说话”,为教育领域中的相关人员提供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从而帮助他们做出知情的决策。魏博士以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和科研作为案例,分析了这三个领域中的大数据收集及其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的有关信息,并最终服务于教育决策的过程,认为大数据和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是作为审慎决策的依据,可以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13] 无论是进行智慧教育管理还是开展教育决策,这都说明了当前时代是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在教育行业里,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大数据,大数据分布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教育者如何将大数据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去改变教育教学是当下的研究方向。“互联网+”有意义,大数据有帮助,教育呼唤“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质变。 五、“互联网+”改革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中的主导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理念转变和专业发展,再宏大的教育变革也只能是空话。 1.“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 国务院参事汤敏就“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进行了探讨,汤敏先生从对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开始讲起,以“一乡村中学与人大附中同堂上课”和“田东上法初中双师教学课堂”为例,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双师教学”的特点,并给出了建议。汤敏认为,应该把“双师教学”模式与国培、省培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和各地课本版本安排,在全国、省区内分别都找出一批优秀教师,把他们的课全程录制下来;对参与录制课程的学校、有一定的激励;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和多方式的培训试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录制的优质课堂传播出去,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乡村教师培训的目的。[14] 2.“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陈颖老师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陈老师以西城区教师研修网为例,介绍了西城区教师研修网的基本情况、教师网上研修的几个基本要素(平台、资源、活动和组织管理),着重讲解了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教师自我 反思 和同伴互助、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群体学习和行为改进以及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丰富网上学习资源等三个问题。[15]目前西城区教师已经实现了网络研修的常态化,陈老师认为“教师网上学习是如何进行知识建构的、大量的网上研讨数据能否作进一步提炼、影响教师深层学习的因素是什么、如何促进教师的深层学习”等这几个问题将是未来研究需要突破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下一代人才的质量,汤敏参事和陈颖老师都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做法。针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既要考虑“双师教学”的人力做法,也要有“混合式学习”的技术做法,既要有“双师教学”的合作思维,又要有多元化学习、时时更新教师知识的观念;教师可能无法改变教学的物理环境,却可以借助“互联网+”延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进步。因此,“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植入“互联网+”的基因,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技能。 六、“互联网+”促进同伴教育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石义琦教研员认为,同伴教育是指建立有相互认同感的社会关系主体之间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相互传递思想、情感,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相互感染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技术促进了同伴教育的开展。石老师以“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大平台”和南山“课堂重构”模式作为案例,分析了互联网对同伴教育的支撑,认为网络提供了人性化的交流平台,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舞台与交流的空间。南山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了南山“六学”同伴教育课堂,即“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同伴助学、互动展学、网络拓学和实践研学”,同时在同伴教育区域基本模式基础上,构建了各具校本特色的变式模式,比如:基于智能学习的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基于APP的游戏化学习与创客学习模式、基于MOOC的翻转学习模式等。[16] 随着QQ、微信等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同伴教育变得越来越具有可行性,“互联网+”成就了教育服务;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教育APP的常态推广、MOOC翻转学习等都会成为学生的同伴,真正实现“互联网+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七、结束语 综上观点不难发现,无论是互联网对于教育、课程、教学,还是学校的组织结构,都可以集中一个观点来概括,那就是“互联网+”对教育和教学带来了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教育”促进了教育形态、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学范式的转变,也促进了课程、学习方式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一种化学变化,化学的反应会改变物质的形态和性质,正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教授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所说的:期待“互联网+教育”变成一个化学效应,减少负面效应。无论是任友群的“伴随式评价”还是朱雪梅的“多元交互式评价”,都离不开“互联网+”的逻辑支撑,但是“互联网+”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用来支撑评价的工具,“互联网+评价”是对传统教育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智慧的、是自适应的,是“化学变化”也是“生态变化”。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17]。基于MOOC、SPOC模式的学习效果超于传统课堂,网络教育的奇点可能临近了,信息技术的变革教育的威力可能要爆发了。[18]但是“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既有新的机遇,也要面对新的挑战。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冷静应对,既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大数据、智慧教育等新的技术和概念层出不穷,“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2]柯清超.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3]__民.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4]钟秉林.互联网教学与学习革命.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5]余胜泉.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组织结构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6]孙众.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7]李晟宇.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8]李栋.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9]任友群.伴随式评价:变革的先导[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0]朱雪梅.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1]李奕.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2]杨现民.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3]魏顺平.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持案例分享(国家开放大学)[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4]汤敏.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5]陈颖.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6]石义琦.同伴教育:教育信息化新视角[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7]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 [18]王涛.互联网变革教育的实践路径[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猜你喜欢: 1. 浅谈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2. 有关网络教育论文 3. 关于互联网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互联网+”形势下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论文

[ 1 ] 崔玉敏. 小公司病.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01;[ 2 ] 刘志远. 候青川. 财务管理.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01;[ 3 ] 袁建国. 财务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07;[ 4 ] 李海波. 财务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08;[ 5 ] 梁继先. 中小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 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报, 2005, ( 03);[ 6 ] 李冬梅. 中小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报, 2005, ( 04);[ 7 ] 张树森.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于对策[ 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报, 2008, ( 01);[ 8 ] 何学红.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J ]中国西部科技,2008, ( 10);[ 9 ] 王沛宁.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J ]甘肃亚盛集团,2008, ( 03);[ 10 ] 曹伟. 我国利润分配会计的几个问题研究[ J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004, ( 02)

  • 索引序列
  • 线上线下研究论文
  • 疫情后线上线下教学论文研究
  • 论文题目线上线下
  •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研究的学年论文
  • 线上线下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