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名气大论文期刊

名气大论文期刊

发布时间:

名气大论文期刊

发表论文最好的期刊就是核心期刊c刊,然后这些刊物是比较有代表性,而且有权威性的

国外影响力比较大的期刊主要包括:SCI、EI和ISTP,俗称国际三大检索。国内方面:CSCD、中文核心期刊目录、CSSCI。

核心论文期刊如下:

1、南大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而成CSSCI来源文献检索界面,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

2、北大核心期刊:

又叫中文核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众多期刊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专家参加的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成果以印刷型图书形式出版,此前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了八版。

3、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叫科技核心,分为自然科学卷和社会科学卷,期刊较多。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1996年开始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计量研究工作, 建有“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社科论文摘转量统计库。

5、CSCD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

一般常见的核心期刊有:《科学引文索引》、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统计源期刊。等这样的一些核心期刊,也是比较有名的。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

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

核心期刊的确定方法有多种,中国一般根据以下几条原则来综合测定:载文量(即刊载本学科的文献量)多的期刊、被二次文献摘录量大的期刊、被读者引用次数多的期刊。

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7.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气论文期刊排名

这方面的核心;

电 气 应用

电气 自动,化

制造业  自动化。

三个蛮不错的。

电子技术最著名。

JCR分区2区的期刊,但是在国内属于中科院分区3区的期刊。

IEEE出版包括期刊、杂志、会议论文、电子书、行业标准等多个种类的内容。

IEEE出版电子工程、计算机、生物技术、通讯、电力与能源及其他几十个技术领域的180多本同行评议、高被引、高质量的领军期刊、会刊、通讯和杂志,其中,149本期刊被SCIE收录。

IEEE出版的期刊质量相对较高,该领域全球最高被引期刊大部分都来自IEEE。据最新JCR报告,在电气工程领域排名前25期刊中,有22本期刊来自IEEE。另外,IEEE有8本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别位于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信息、制造工程等领域第一。

目前,IEEE结合当今研究热点,创立了一些新刊,如2016年创办了IEEE Trans. on Intelligent Vehicles 等4本期刊,2017年已创办IEEE Trans. on Gree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等6本期刊。

有很多,如下: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电力系统自动化3.电工技术学报4.电网技术6.电源技术8.电工电能新技术9.中国电力10.继电器(改名为: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11.电力自动化设备1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3.电力电子技术17.电机与控制学报18.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4.华东电力29.电气应用31.电测与仪表

有名气的期刊发表参考文献

在正文书写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居中),“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一律书写在论文正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节)之后。

参考文献引用的技巧

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有引用了他人的学术观点、数据、材料、结构等,就一定要记得详细的标注出来的。我们引用参考文献也应该要规范,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标注的参考文献不规范,也从侧面反映出论文写作者的水平和态度。

参考文献不宜过多,文献的多少能体现出论文占有资料的程度。一般情况下,中文论文的参考文献偏少,但也不能简单以文献引用量达到多少简单划分,不同性质的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多少页相差很大。

优秀参考文献范例参考

1. 若是图书:

作者名.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页码.

[1] 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 Bell, Roge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 Nida, Eugene A. &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注:有些图书类的'参考文献中,最后的页码并未标出,也就是说在出版年后面就结束了,如上述四例。

2. 若是期刊文章

作者名. 文章名[J]. 期刊名, 出版年(期号): 起止页码.

[5] 陈燕南. 从语域变体看翻译中的误译现象[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63-65.

[6] 何庆机.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 上海翻译, 2007(4): 16-20.

[7] 焦俊峰, 姚喜明. 《卖花女》语域变异的艺术效果分析[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3):25-28.

3. 若是论文集

论文作者名. 文章名[A]. 论文集作者名. 论文集名称[C].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

[8] Wilson, M. A case study[A]. M. Wilson. Writing Science[C]. London: Longman, 1999.

[9] 郭著章. 语域与翻译[A]. 杨自检, 刘学云. 翻译新论[C].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

4. 若是报纸

作者. 文章名[N]. 报纸名, 年-月-日(版次).

[10] 叶延芳. 文学翻译: 还是回你原来的家[N]. 中华读书报, 2003-08-27(3).

5. 若是学位论文

作者. 文章名[D]. 单位, 年份.

[11] 林自华. 功能翻译理论及文本类型翻译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2006.

[12] 杨才英. 英语语篇中人际意义的连贯性[D]. 中国海洋大学, 2003.

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专著、论文集、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或者引用日期.

书写格式:

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

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中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

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大气科学顶级期刊

分类: 理工学科 >> 工程技术科学 解析: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P4--大气科学(气象学):1、气象学报 2、大气科学 3、高原气象 4、气象 5、应用气象学报 6、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7、热带气象学报 8、气候与环境研究 9、气象科学 网上搜的,希望对LZ有帮助

太多太多了,而且您给的范围稍微大了点。

2011第六版北大撒核心期刊目录这两类核心期刊名目如下: P4 大气科学(气象学)类核心期刊表1大气科学5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改名为:大气科学学报)8气象科学2气象学报9气候与环境研究3高原气象6气象10气候变化研究进展4应用气象学报7热带气象学报X(除X9) 环境科学类核心期刊表1环境科学8环境科学与技术14工业水处理2环境科学学报9生态环境(改名为:生态环境学报)15环境工程3中国环境科学16自然灾害学报4环境科学研究10环境污染与防治17灾害学5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1化工环保18水处理技术6环境工程学报12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197环境化学13生态毒理学报20中国环境监测

大气科学期刊官网

几个都差不多吧,你查查他们的影响因子,我觉得好像大气科学好一点。都收版面费

【专升本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专业有哪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去哪里报考?详情如下:点击查看:江苏专转本视频课程点击查看:江苏专转本题库试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专业有哪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可以报考的专业有:金融工程、会计学、财务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去哪里报考江苏专升本报名入口官网网址: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报名注意事项:登录方式:考生进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在首页“招考业务”栏目下选择“普通高校专转本”点击进入。在报名期间会出现“江苏专转本报名入口”,考生直接点击进入,未在专升本报名期间报名系统不开放。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服务于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占地2000余亩;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位于天长市金牛湖新区,毗邻南京市六合区;无锡校区位于无锡市锡东新城,建有滨江学院(现已转设为无锡学院)和南信大无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无锡研究院、无锡校区国教院;另在南京市江北新区、六合区、雨花台区建有大学科技园及其文旅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358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约28300人、硕博研究生约6200人、留学生(学历生)约1300人。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教育部近两次一级学科评估中先后获评全国第一和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总论等8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5个本科专业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教9个学科领域。学校设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22个专业学院,设有国际教育学院、雷丁学院(中英合作)、沃特福德学院(中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龙山书院(大类培养)、藕舫学院(创新创业)、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师博士化率超过85%,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的超过67%。专任教师中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18人、教育部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青项目获得者11人、国家特聘专家16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97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首席科学家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学者、教育部特聘青年学者、国家优青、万人青拔等其他“四青”人才27人,以及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省教学名师等近700人次。现拥有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长江创新团队、江苏双创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44个。学校坚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是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为全国首批唯一入选省属高校。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是首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大气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0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设大气科学拔尖班、华为实验班、腾讯实验班、京东实验班、国科大联培班等。《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环境科学概论》《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等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天气学分析基础》《GIS气象应用》《高频电子线路》《社区服务创新实践》《统计学》《红色经典与信仰史话》等14门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一批国家精品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建有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数字取证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省科技创新智库基地、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江苏省智能气象探测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地理大数据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协同精密导航定位与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气象能源利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新加坡研究中心、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省重点培育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省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等3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建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和“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其中“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现有《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阅江学刊》三份学术期刊,其中《大气科学学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CD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阅江学刊》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47万余册,数据库总量近60种,中外电子图书199万余种,电子期刊226万余册,年订阅纸质中外期刊1015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学校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培养拔尖精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国际化人才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获得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及本科组唯一“高教社杯”、中国机器人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算法竞赛冠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众多竞赛最高奖项。2016年大学生男排获得全国联赛总冠军。学生参与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率达50%。在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我校名列第55位。近三年,研究生获省级以上竞赛获奖532项,其中,国家级获奖187项。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96%以上,升学率(含出国)达。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20万余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社会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自“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含课题专项)178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7项、省部级项目303项,获授权专利363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185项,获批国家首批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获批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80余项,获批“气候系统预测研究中心”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立项。“气候系统预测研究中心”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为落地江苏首个。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学校教师还获得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全球环境变化职业中期奖、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等国际性奖项多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园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大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为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学校获批 “天气气候变化与预测技术”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外专项目27项,2名外籍专家荣获江苏省外专最高荣誉“江苏友谊奖”,5名外籍专家入选江苏“外专百人计划”名单。多项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学校积极推动海内外合作共建,着力汇聚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与全国各省市区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遥感所、自动化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中心,中船重工724所、716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惠普企业服务集团(DXC)、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全面深化合作,与航天宏图、国睿科技、腾讯云、安徽金盾、象辑知源、中科三清、华风、中国电科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全信传输、太极计算机、旗云中天、富景天策、新华三、奇安信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联合成立校企研究院。建有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和安徽天长等校地联合研究院和研究生院。与江北新区签署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中国气象谷,开启“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建设新征程。与天长市签署战略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已正式启用,谱写学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雷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莫纳什大学,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10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学校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创办雷丁学院,是首批“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20+20联盟”高校;与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沃特福德学院于2022年4月获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开展面向信息工科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江苏省唯一拥有两个本硕一体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高校。建有国际教育学院,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奖学金、南京市政府奖学金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创办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设在学校的“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及“亚太经社会/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已为158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45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是全球学员覆盖范围最广、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多次获世界气象组织高度评价和嘉奖。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展望“十四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永恒主题,以服务支撑国家和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聚焦“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坚持“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理念,秉承“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办学宗旨,围绕“面向行业、面向地方、面向国际”的服务面向,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推动大气科学学科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作出更大贡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转本专业有哪些?由考生网收集整理,更多江苏专转本相关信息,请关注江苏专转本栏目页面。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专升本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11第六版北大撒核心期刊目录这两类核心期刊名目如下: P4 大气科学(气象学)类核心期刊表1大气科学5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改名为:大气科学学报)8气象科学2气象学报9气候与环境研究3高原气象6气象10气候变化研究进展4应用气象学报7热带气象学报X(除X9) 环境科学类核心期刊表1环境科学8环境科学与技术14工业水处理2环境科学学报9生态环境(改名为:生态环境学报)15环境工程3中国环境科学16自然灾害学报4环境科学研究10环境污染与防治17灾害学5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1化工环保18水处理技术6环境工程学报12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197环境化学13生态毒理学报20中国环境监测

大气科学进展是SCI收录期刊,国内大气科学领域时最好的,其他的气象学报与大气科学差不多,好于另外两个。版面费是都要收的,但是如果没有资助的话可以申请减免,能不能成就看运气了~

  • 索引序列
  • 名气大论文期刊
  • 电气论文期刊排名
  • 有名气的期刊发表参考文献
  • 大气科学顶级期刊
  • 大气科学期刊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