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毛古斯舞论文参考文献

毛古斯舞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毛古斯舞论文参考文献

土家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张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县,常德市的石门等县。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建始、巴东、恩施、利川等县市,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两县;重庆市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黔江、酉阳、石柱、秀山、彭水等区县;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县。扩展资料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土家族节日: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正腊月间的年节(过赶年)、元宵节,二月社日、花朝节,三月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向王节,七月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等,都是较为重大的节日。土家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张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县,常德市的石门等县。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建始、巴东、恩施、利川等县市,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两县;重庆市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黔江、酉阳、石柱、秀山、彭水等区县;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县。扩展资料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土家族节日: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正腊月间的年节(过赶年)、元宵节,二月社日、花朝节,三月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向王节,七月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等,都是较为重大的节日。

《西游记》第六回说二郎神“义结梅山七圣行”,又说他“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六圣与二郎结为兄弟”。这样,二郎神本就是七圣之一了。 传说中的梅山七圣:袁洪(白猿)、金大升(水牛)、戴礼(狗)、杨显(羊)、朱子真(大猪)、常昊(长蛇)、吴龙(蜈蚣); 梅山七圣究竟是何许人?文献中线索甚微,只能借助民间宗教与民俗材料进行考察。 今湘西土家族流行的“毛古斯”舞,有“敬梅山”一场,“是用七根长六寸的茅草,扎成一束,压在石下,借此虚拟出梅山神的神位。传说梅山神是天上七姊妹星下凡,在民间化为猎女,一次梅山为民除害与猛虎搏斗,衣裙俱毁,殒身石崖之下。人们要祭奠她,但又不便塑造出裸体像,便以茅草作象征,拟出神位来。” [此处说梅山神是“天上七姊妹星下凡”,化为“猎女”,与“七个猎户”之说相吻合,当即梅山七圣。 参考文献: 百度知道

恩施属于在施州民俗传承的范畴。毛古斯舞,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拨步卡”,汉语多称为“毛古斯”或“毛猎舞”。毛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湘西土家族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主要流布在湘西的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既有舞蹈的特征,又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浑然一体。表演大多与跳摆手舞穿插进行,有时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毛古斯舞动作特点别具一格,表演者屈膝,浑身抖动,全身茅草唰唰作响,头上五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表演中碎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艺术品和艺术风格,比如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有一些很古老的舞蹈和雕刻。

俄罗斯芭蕾舞论文参考文献

特色:苏联解体之后,作为芭蕾大国的俄罗斯如今是否能继续保持自己的主导地位,各大舞团是否还能维持日常的创作活动,发扬光大俄罗斯舞派的光荣传统?笔者于去年12月进行了一个月的实地考察,下面是一些初步印象。新团林立,良莠不齐基洛夫舞团和雅科勃松基金会联合筹建了一个新的舞团——基洛夫剧院小芭蕾舞团,最近它到莫斯科进行了巡回演出。据该团艺术指导维诺格拉多夫和伊莉娜·雅科勃松的介绍,这个舞团的宗旨是“恢复雅科勃松的舞蹈杰作,向观众介绍国内外优秀作品。”这次他们给莫斯科观众献演了雅科勃松的名作《罗丹雕塑》、《三联画》(据莫扎特音乐)和《婚礼行列》,但显然排练不够,表演水平不如雅科勃松生前的那个时期。该团还上演了彼季帕编导的《小丑节》(德里戈作曲),同样因普希金剧院的尺寸较小的剧场和演员的水平的限制,使这个名作没有闪烁出应有的光辉。另一个小舞团“七人舞团”由维朗尼卡·斯米尔诺娃领衔,他们演出的五场舞剧《道路的开端》,显得枯燥乏味。由陆楚康(译音)担任艺术指导的“公民舞团”邀请米哈伊尔·拉甫罗夫斯基排演了新舞剧《启示录》。这是一部圣经题材的舞剧,由瓦列利·基克塔作曲。剧中魔鬼撤旦一角特邀舞星基里洛夫饰演,形象鲜明,受到青睐。而整个作品,评论者认为,拉甫罗夫斯基在这里有些大材小用,无法施展他的创作潜力。小型舞团的兴起,是当前俄罗斯舞坛的典型现象,这是国家歌剧舞剧院经费短缺,人心思动,寻求财源的结果。除上述几个以外,莫斯科还有十几个,它们的成员和艺术指导经常变化,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负盈亏,编制较小,因而不能上演大型舞剧,一般以演独幕舞剧和古典芭蕾选段为主。这些小型舞团一方面活跃了舞坛的创作气氛,引进了竞争机制,打破了原来的“国家模范剧院”的“大锅饭”体制,另一方面却又在物质条件上增加了创作人员的负担,现在他们要用不少的时间去拉赞助、租剧场、推销戏票……等等。这一切不能不影响到演出的艺术质量,不少舞团排练时间很少,特别是群舞失掉了从前的和谐与美感。小型舞团也为一些著名舞蹈家提供了实践和试验的基地,打破了从前某一编导的创作风格一统天下的局面。戈尔杰耶夫、斯米尔诺夫-戈洛瓦诺夫、拉德琴科等昔日大剧院舞星都组织了自己的舞团,有的以演古典名作为主,有的以现代芭蕾为主线,也有的,如“节日芭蕾舞团”则以出国巡回演出挣外汇为主要宗旨。大剧院的芭蕾舞团,本身也分裂为三大块:由格里戈罗维奇任艺术指导的大剧院青年芭蕾舞团共约120人,由彼得罗夫任艺术指导的克里姆林宫代表大会剧场芭蕾舞团(瓦西里耶夫和马克西莫娃也在此效力,担任特邀编导和客座明星)以及仍旧留在大剧院舞台上的中、老年演员(实力较弱,只能上演一些象《天鹅湖》、《吉赛尔》之类的传统剧目)。另外两家大型舞团——莫斯科音乐剧院舞团和莫斯科芭蕾舞剧院,也因主要演员大批外流,进入了创作萧条阶段,新作很少,传统剧目表演质量下降。传统剧目仍受欢迎目前整个芭蕾艺术面临危机,失掉不少观众,然而传统芭蕾名作仍受热爱。《天鹅湖》、《吉赛尔》、《海盗》、《唐吉诃德》……等等,古典芭蕾舞剧仍在各个剧院的上演场次统计表上占据领先地位。为纪念普罗科菲耶夫诞生100周年而上演的新排舞剧《灰姑娘》(编导:瓦西里耶夫、克里姆林宫舞团演出)大为走红,观众对光彩夺目的服装和新颖的舞蹈编排赞叹不己。为纪念尼金斯基百年诞辰(1989)而演出的《牧神午后》、《彼得鲁什卡》、《春之祭》也颇受青睐。不久前莫斯科舞蹈剧院(院长乌斯曼诺夫),编演了《月光下的德国舞蹈》(采用D大调小夜曲音乐),艾夫曼为彼得堡当代舞剧院编排的《安魂曲》,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彼得堡音乐学院附属芭蕾舞团(艺术指导:多尔古申)恢复上演了费多尔·洛普霍夫的交响芭蕾开山之作《伟哉苍穹》以及《阿芙乐拉婚礼》(据佳吉列夫舞团版本重排),也引来了大批观众。从靠国家吃大锅饭向争取杜会赞助过渡今年是俄罗斯皮亚特尼茨基民间合唱团成立80周年,该团在柴可夫斯基音乐厅举办的庆祝演出受到热烈欢迎。该团第一代演员的代表、常任艺术指导塔季亚娜·乌斯季诺娃为这个著名舞团创作了几十个精彩舞蹈,其中最著名的有:《沃罗尼什轮舞》、《萨拉托夫竞演舞》和《勃梁斯克嬉游舞》。这些舞蹈活泼生动,技巧高超,富有俄罗斯民族特色。在这些演出中,观众看到了“永远进取、乐观向上”的俄罗斯民族精神。同样,他们相信,整个说来俄罗斯的舞蹈文化包括俄罗斯芭蕾学派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获得复兴。为此目的,一些企业慷慨解囊资助舞蹈团体,让他们得以生存和发展。今年为庆祝佳吉列夫诞生120周年举办的“佳吉列夫艺术节”(其活动延续三年之久),得到了他故乡彼尔姆市的文化基金会的大力协助。不少城市的大企业和合资公司也纷纷与著名舞团建立合作关系,资助演出活动,而舞团则参与广告宣传为企业增加知名度。与商品经济相适应,不少舞蹈院校决定取消过去的免费教育制度,改为招收自费生,同时发放奖学金。目前一个外国舞蹈留学生每年要交纳1000~3000美元不等的学费,但由于仰慕俄罗斯学派心情迫切,报名者颇为踊跃。在东京,莫斯科舞蹈学院还创办了分院——“俄罗斯芭蕾学院”,定期成批派遣教师主持教学工作。莫斯科室内舞蹈比赛期间举办十天的现代舞蹈讲习班,一反惯例实行收费招生,每学时收费25卢布。这些收入将用来改善院校的办学条件,增加教师收入,举办有关舞蹈活动。今年九月将在莫斯科举行的四年一度的国际芭蕾比赛,由于经济拮据,这次大赛险些不能如期举行。经多方奔走磋商,现已决定改由俄罗斯联邦文化部主办,几家大企业和国际组织资助必需的经费,从而摆脱了危机。本次比赛将决赛参赛节目限制在彼季帕的遗产(柴可夫斯基三大舞剧、《雷蒙达》、《唐吉诃德》、《舞姬》、《小丑节》等等),以此纪念这位芭蕾大师的诞辰130周年。为了确保公证,本届比赛组委会决定增设新闻界评委会和“新闻界奖”,邀请各国著名理论和评论家担任评委。几点看法借此机会,我逐一走访了曾在我国工作过的三位专家。伊莉娜专家10月份刚从北京回来,印象犹新,她非常感谢中国有关领导和自己的学生们的热心接待。她回国后担任了一家游艺艺术学校的芭蕾教师,发挥余热。鲁米扬采娃(古雪夫夫人)仍在舞蹈学校(现已改名为“彼得堡芭蕾学院”)执教,指导外国进修生。谢列勃连尼科夫年逾七旬,身体衰弱,但也还在坚持教学活动,每周教两次双人舞课。三位专家十分关心中国芭蕾教学和创作,他们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看来俄罗斯芭蕾学派也许会由中国同行来继承发扬了,希望你们利用现有的良好条件好好创新,同时保持自己的民族特点。”他们一致对目前俄罗斯芭蕾所处的危机表示忧心忡忡,但告诉笔者说,各大舞蹈学校的教学活动尚属正常,很少舞蹈教师外流国外。综上所述,俄罗斯芭蕾在苏联解体之后元气大伤,经费匮乏,人才外流,基本上没有什么新的佳作上演,可谓走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然而,他们究竟是有上百年传统的芭蕾大国,仍旧保留着相当可观的教师、演员和编导队伍,一旦政策对头,解决了经费难题,东山再起的“柳暗花明”前景是并不遥远的。而在目前阶段,利用这一机会(不少俄罗斯芭蕾大师英雄无用武之地,十分希望来华短期工作),对于发展我国芭蕾艺术实在是极其有利的。可以多多组织人才交流和演出,也可以派遣我们的教师编导前往彼得堡和莫斯科有关院校进修深造,同时可以联合办学,利用双方有利条件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种方式都值得进一步探讨,分别予以实现。代表人物:只认识个费奥多尔·福格尔曼还有弗拉基米尔.安德罗波夫指挥俄罗斯人民演员生于乌克兰霍梅尔尼茨基市。1968年毕业于利沃夫国立雷森科音乐学院乐队系。1968年至1971年,在白俄罗斯国立鲁纳恰尔斯基音乐学院任教。1974年至1976年,任白俄罗斯国立交响乐团进修指挥和音乐学院歌剧创作室指挥。197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白俄罗斯音乐学院研究生班,曾在明斯克国立(现为国家)模范大剧院出色地指挥了柴可夫斯基的歌剧《约兰塔》演出。1976年至1978年,任白俄罗斯电影制片厂音乐编辑。1978年被录用为大剧院指挥和舞台乐队艺术总监。他以高超的专业水平和组织能力创建了管乐队并排演了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古典和现代各作曲家,各时代和各种风格的作品。近年来,该乐队多次在大剧院,以及俄罗斯国内外成功地多场专场音乐会。2000年至2002年,弗拉基米尔.安德罗波夫任大剧院歌剧团艺术总监 。曾指挥许多歌剧和芭蕾作品,包括柴可夫斯基的歌剧《禁卫兵》、《叶甫根尼.奥涅金》、《约兰塔》,达尔戈梅尔斯基的《美人鱼》,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莫扎特和萨列里》、《沙皇的未婚妻》,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东诺夫》,帕伊谢洛的《漂亮的女磨坊主》,威尔第的《纳布科》、《命运的力量》,普契尼的《托斯卡》,普罗科菲耶夫的《对三个橙子的爱》;指挥过的芭蕾作品有:谢德林的《小驼背马驹》,哈恰图良的《奇波利诺》。在大剧院曾经排演了歌剧《漂亮的女磨坊主》和多部芭蕾舞作品,如茹科夫的《失眠》,柴可夫斯基作曲的《黑桃皇后》和维贝尔恩作曲的《帕萨卡利亚》。1988年录制了世界上第一张福明的歌剧“美国人”唱片(剧本创作:克雷洛夫)从2003年起任阿斯特拉罕国立音乐剧院艺术总监。2001年曾被授予友谊勋章。

探讨芭蕾表演中美感意识的形成与体现芭蕾由于有着不可摧毁的审美定势、严格的舞蹈规范、一套完整、科学的训练体系,以及所有动作符合美学审美的张力感,成为美丽的象征,被奉为“舞蹈艺术的皇冠之珠”。 文章旨在对舞者在芭蕾表演中外部动作研究的基础上,对美感意识的形成与体现是如何贯穿着外部动作表现力的研究。 ——题记 “芭蕾”是法文“ballet”一词的音译,是欧洲古典舞剧的统称。芭蕾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后来传入法国。路易十四国王的提倡和皇家舞蹈学院的精心整理使芭蕾形成了一套体现古典主义审美理想的舞蹈动作和舞姿规范。而自19世纪,被世人称为“第一个在脚尖上跳舞的人”的法国芭蕾皇后玛丽·塔丽奥妮的出现之后,为芭蕾舞艺术带来了一场飞跃性的革命,并使足尖舞几乎与芭蕾画上了等号,成为舞蹈艺术中最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所具有的特性构成了其形式美,达到了其他艺术所无法比拟的美学境界。芭蕾舞是一种虚拟程式性很强的艺术,要求规范化,动作姿态也有一定的程式和规格。“开、绷、直、立”被称为芭蕾的四大技术原则。作为一种视觉表演艺术,足尖舞的出现使芭蕾增强了舞姿的雕塑感及对空间的冲击力,延伸了肢体线条并强化了舞者的轻盈与柔美感,使之具有了超凡脱俗的幻觉和幽灵般的动感,将人类带入到一个亦实亦虚的、充满幻想的超脱世界。 一、芭蕾美感意识的形成 意识,即人类特有的、能够反映客观存在的、最高级的一种思想形式。美感是由审美对象身上客观存在的美在审美主体心中所引起的喜悦、欣赏心理及对其做出审美评价的心理过程。而美感意识,在此即是指芭蕾舞表演艺术家在审美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的综合。吕艺生教授的《舞蹈学导论》中说到,自芭蕾诞生以后,经过长时间的规范,形成最基本的腿部外开即脚的五个位置以及后来脚尖技术。作为芭蕾审美标志,这两者使芭蕾建立了最不易被推翻的审美定势,芭蕾的审美是不可摧毁的。这要归功于芭蕾具有完整的一套舞蹈规范,即合乎舞蹈动作审美规律的标准、法式、规格,它带有模范性和典范性。也正由于有了这些,才产生了芭蕾舞的形式美。 此外,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方面,即芭蕾舞蹈动作中的张力美对芭蕾美感意识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欧建平老师在《西方舞蹈鉴赏》中写到倡导形式论芭蕾美学的美国哲学家和舞蹈理论家戴维·麦克尔·列文是这样评论的:“重量与无重量间的张力应是芭蕾艺术的核心,当这个核心适当地被孤立,被展示,即被释放时,它的自身便完全可以具有细腻的表现力。”他极力主张芭蕾从自身的运动规律“重量与无重量间的张力”这个“芭蕾艺术的核心”出发,并去独立展示和释放这个核心,那动作本身的细腻变化和对比的表现力便在其中了。就像人体运动力学这样解释张力:若将人体看作一个力学系统,则人体内部各部分相互作用的力称为人体内力,如肌肉张力、韧带张力、关节约束力等,其中肌肉张力是人体内力中的主动力。张力在芭蕾舞足尖技术中的作用如下,脚尖向下与地面顽强地对抗,寻找一种穿透力,在它的作用下,身体向地心引力不断挑战,用力向上提升,以减轻身体对腿和脚的压力,使其能够在空中自由舞动,在获取有力量的支撑力的同时,又有意识地拉长了腿部的线条;与此同时,四肢以身体中段为核心,像太阳光线一样以不可阻挡的力量竭力地向四面八方放射延伸,最大限度地占有舞台空间,加强对空间的冲击力。如果运用这种意识训练出来的肌肉呈长线条的,充满力量,富有柔韧性,那么就应该具备应付具有高难度的芭蕾舞舞步和技巧动作的能力。反之,如果舞者缺乏运用这种肌肉张力的意识,所展示在观众面前的动作就是松散、笨重、机械而又缺少生命力的。由此可见,要想达到芭蕾足尖艺术这种与其他艺术所难以比拟的动感魅力的形式美,就要在舞蹈训练及表演过程中特别强调张力的运用,它是芭蕾舞艺术的核心,是构建芭蕾美感意识的重要因素。 各门艺术之间的审美意识是相通的。在探讨芭蕾动作张力感时,笔者发现,它恰巧与美术形式效应中的张力学说相符合。在美术形式效应中,芭蕾动作张力感被看作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性质。它是这样被解释的:运动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常所指的某一物的位置移动,另一种是从不存在物体运动的地方观察到的运动,这就是张力。它产生的方向总是同中轴线的趋向一致,表现为定向运动的扩张感,是具有倾向性的张力。比如欧洲的哥特式建筑,典型的尖顶直插青天,强化了高耸入云、引向天国的意境。这是从审美的视觉心理效应的角度上说的。芭蕾中的足尖舞,以脚尖面积为支点支撑起整个身体,正是从视觉上强化了双腿修长的感觉。整个身体能量内聚上提,加强了身体的挺拔向上的感觉,绷直的脚尖使原本带有自然状态的松弛、弯曲的腿部线条拉长、延伸到想象中更远的空间,从而获取更修长飘逸、优美典雅的舞姿。那种轻盈、敏捷和对空间的冲击力,为芭蕾开创了一种新风格,形成了崭新的审美标准。例如在古典芭蕾舞中最典型的,最能体现古典芭蕾优美线条和风格的舞姿,立足尖的主力脚动作,就是要有一种顽强的上升感,是依靠脚踝的弹推,膝关节的屈伸以及胯部位的托提,合力完成将承受身体重量的脚推立到脚尖上的动作,但这绝不意味着大功告成,而是感觉在已形成的舞姿上不断持续地顶足脚背,寻找脚尖向下的穿透力,膝关节的伸展力,及胯部包括髋、臀、腰和腹部的肌肉群收紧向上的提拔力。充满张力的高高扬起的后腿以优美的线条向后有力地伸展,呼吸带动双臂微微扬起,纱裙随之飘舞,刹那间舞姿上的停顿,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超越,把人们带入了如梦如幻的境界。这恰恰是与美术形式效应中的张力相吻合。 艺术的基本属性就是美。舞蹈作为一门时间性和空间性的艺术,与其他表演艺术的最大不同是,它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动作是其最基本的元素,动作性是其非常重要的基本特征,它是使舞蹈具有美感形式的最基本的条件和主要因素。芭蕾舞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形成一种独立的、完整的艺术形式,创造了足尖舞技巧,发展了各种腾空跳跃、打击和旋转技巧,并产生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与我国戏曲中的舞蹈“曲、圆、收”、民间舞的“三道弯”的审美标准有很大的区别,“开、绷、直、立”成为芭蕾美学中的技术原则。挺拔优雅的舞姿,轻盈飘逸的跳跃,婷婷袅袅的脚尖旋转,极富生命力的张力感等,有这些美感意识的形成,才使得芭蕾的艺术魅力能够给予人们更强烈的审美感受。 二、芭蕾美感意识的体现 在获得以上芭蕾美感意识的过程中,舞者先是以审美主体的身份,对芭蕾舞艺术的美学原则、动作等有较深刻、透彻的分析和理解,形成一种整体的美感意识,然后舞者再由审美主体转化、过渡到审美客体,通过自身作为表演艺术的物质材料与手段,即表演者的身体和动作,对其表演作艺术美的净化,使之成为有意味的美的形式,引发观众获得审美满足,这就是美感意识的体现。每一个舞者如果没有加强对芭蕾舞美感意识的训练,那就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缺少灵魂的舞蹈机器、舞蹈匠人,而无法达到芭蕾足尖所营造的那种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完美地向人们展示芭蕾所具有的独特的形式美。这必须要通过艰苦的训练,学会用身体去掌握芭蕾动作形式美的规律,以及对整个身体的控制力,获得稳定、灵敏、向上提拔的力量,使我们的身体能够协调运转,以获得最大的创造美感的自由度。 芭蕾表演是舞者身心的整体表演,在内外结合的技术上必须要把内在生命的动力和外在的舞姿、动作、技巧的表现中的作用、技法相互联系并融合在一起。大部分芭蕾舞基训动作从把杆到中间,从控制到跳跃、旋转等技巧,其目的之一就是训练身体的柔韧性、稳定性、灵敏性等力量。每一次的蹲、绷脚,每一次的跳跃和旋转都要做到身体的极限,为舞台表演做好充分准备。 在表演中,芭蕾的美感意识要自始至终地贯穿其中。芭蕾人体的“外开”,是人对身体自然的对抗,不仅是技术与功能问题,也成为审美意识的重要部分。“外开”完全违背人体自然规律,将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各自向外旋转90度,脚的五个基本位置也都处于绝对外开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让整条腿的幅度从前后运动扩展到任何方向的最大限度的运动,使舞蹈变得更加轻松优雅。同时,最重要的是通过“外开”将人体自然状态的曲线与弯曲隐藏在观众看不到的角度中,使人体翘起的臀部,圆润的小腿肚和突出的脚后跟等部位在观众的视线中消失,将人体自然曲线尽量拉长变为直线,将腿部的比例尽可能地延伸到最长。肩关节和胸部关节的柔软与外开,使手臂和身体连成一气,给人以优雅、轻盈、和谐、流畅、柔和的感觉,整个身体充满张力感,完美地体现出芭蕾审美意识。 作为芭蕾审美显著标志的足尖舞中,芭蕾舞美感意识的体现对舞者来说就意味着更进一步地加大了对身体训练的难度和要求。在做技术动作的时候,要调动所有主观上对足尖技巧的美感意识,将这种属于非视觉的心理内容,通过具体的技术动作,进行物态化的体现,创造出可视的、完美的艺术形象。立起脚尖时,肌肉要为抵抗重力的阻力做带有爆发性的提升、收紧,同时吸气;落地时整个身体继续保持向上的提升力以对抗重力在此时所起的加快加重的向下的自然动力作用。整个身体要感觉在尽量延缓落地的速度。一切似乎都在身体肌肉和呼吸的高度控制中悄然无声地完成,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优秀芭蕾舞演员的技能及艺术涵养。如果在足尖的训练过程中能不断地加强每次轻盈的立起和有控制地落下,这种在不同状态下所需要的不同的肌肉控制力的意识,就可以在获得扎实的足尖基本功的同时,掌握对动作的艺术修饰能力,以便更好地炫耀华丽的技巧,展示芭蕾足尖舞的动作形式美。芭蕾舞中的脚是极富有表现力的。在舞蹈中的它总是处于兴奋的状态,可以随时随地地立起脚尖,把身体送往空中。这时就要充分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通过蹲,合理地运用全身的力量,把身体重量通过柔韧的脚腕及坚实、稳固的掌骨到达脚尖,吸气、提胯,只有这样,力量才能畅通,给人以举重若轻的感觉。由于足尖的运用,大大缩小了身体的支撑面积,使人产生强烈的视觉心理效应:灵动、惊异、超脱、引人瞩目,由此,使芭蕾舞成为最有效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 作为一名舞者,要想达到艺术巅峰,除了要对身体进行符合专业需要的严格训练,还必须要有高标准的美感意识,才有助于使动作更加规范、严谨,使身体在动作过程中具有艺术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以及具备体现芭蕾那种具有超凡脱俗的幻觉和轻盈飘逸的美感意识的能力,最终达到体现完美的艺术表现的目的,以满足人们对芭蕾艺术的审美意识的不断更新、变异。 参考文献: [1] 运动生物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205页. [2] 王令中著.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8月.第95页. [3] 朱立人.芭蕾术语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2页. 作者单位: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

你可以找这个。 《中国舞蹈史》作者:王宁宁,江东,杜小青等 讲述了多元发展的中国古典舞二、从“希望”中崛起的中国现代舞三、对人性的张扬与表达 请采纳

《芭蕾舞集教学论研究》你可以看看。 《芭蕾术语词典》

古典舞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论古典舞教学法

摘 要: 中国古典舞蹈特有的风格和强大的表现力,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的实践中创造的。我们要让中国古典舞蹈这一艺术发扬光大,以民族文化为本,以培养基础技能为用,以发展综合智能为重,去剖析教学法。通过把握教学法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综合性的规律,去掌握中国古典舞。只有这样,作为教师,才能使自己具有驾驶课堂的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 科学性 系统性 民族性

近些年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速度可谓是相当迅速,各地区舞蹈工作者们的创作层出不穷,艺术上让人惊叹。然而中国古典舞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环境,这样才能使中国古典舞不断的传承下去。中国古典舞从产生的那天起,古典舞教学法一直是舞蹈界比较看重的课程。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 渔。”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地去完成一部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的教学法。

一、教学法突出了科学性原则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科学性原则表现在:一是它同其它学科的教学法一样,首先明确该科目教学法的定义,以及教学法与单科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包括的内容。接着,了解舞蹈一般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掌握舞蹈教学法课的内容,以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阐述,掌握其整体结构,包括概述,动作剖析,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及组合范例。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把握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征。教学法对动作的剖析,运用了哲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普遍联系的观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其中,对基本功体态,如:步、位、手。软开度训练如:射燕,探海及其作用和意义。基 本动作如:地面训练,扶把训练,把下训练,功能训练等作了详尽 的描绘。特别是对功能训练的阐释最为科学,每个动作的描述都遵循动作的目的和作用到动作的衔接、到由此引发出的动作种类、到动作的做法,再到动作的感觉,最后是动作的节奏及易犯的毛病等逻辑顺序来进行。动作的做法被规定到某部位、某关节,甚至是指尖大的地方。感觉要到位,蹲时身体要有内 在的对抗贯穿于整个过程中。节奏要把握清晰,这对教员的教学意义重大。蹲的科学节奏一般为舒缓的,丰富的节奏。如:2/4,6/8拍皆可。蹲还可与转、跳、控制等结合,易犯毛病为身体未提住,重心在脚跟上等。其蹲的幅度由不同种类的蹲与动作连接决定。这些都是经过精心的探讨和实践的结果。 身韵的成形,把古代的哲学思想和现代审美融合,是外部身法 和内在神韵的合称。由此看来的身韵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它强调人体运动划圆的轨迹及其过程中“反 晍 ”倾向,运动的力源,以腰为轴,以神领形,内气导引等。这其中都含有古代佛、儒、道哲学的'多少因素。而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对此都作了明确的讲解,使我们在 舞蹈理论上能受获益非浅,从而指导实践。并且身韵教材确立以动作出发,提取元素入手,在形、神、静、律等四个方面把握中国古典舞的特征,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动作节奏丰富,韵律感强的科学的舞蹈身韵课教材,为教学法作了有益补充。中国古典舞与其它舞蹈一样,是利用人体肢体来传情达意,所 以,这就与人体科学密切相关。我们的基训动作以研究人体运动 学,解剖学等方面入手,遵循训练由小到大,有浅入深..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训练法则。把动作的审美与人体科学结合起来。

二、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系统性原则

“系统”在辞海中解释为“始终一贯的条理;顺序。”中国古典舞教学法是具有系统性的。我们知道中国古典舞教学法从宏观来讲是对中国古典舞,主要是对其教学任务、内容、步骤、方法个组织形式的系统规范和理论阐释。由此可看出,该教学法结构条理清楚;从微观来看,其动作剖析的内容更具条理性。首先,它清晰地分出基本概念、舞姿、把上把下动作及身韵几大块面。其次,就拿把上动作来看,它又按照人体运动的逻辑顺序安排了一定秩序,擦地到蹲到小踢腿到腰到弹腿,最后到控制。就连每个动作的剖析也都规范了编写的顺序。这一点可从科学性中获知。这样一来,把教学法所要阐释的内容有条不理地连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教学法这一系统化的整体。

三、中国古典舞民族性原则

关于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民族性,单就其本身只是一部某科的教学法,从客观反映某一科知识来讲,它是不具民族性的,但其内容来看,其民族性是由中国古典舞的民族性决定的。因为中国古典舞教学法是为中国古典舞服务的。使中国古典舞在理论的基础上得 到升华。 除了从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得知其民族性以外,仅就由 “拧”、“倾”而发生出射燕、探海、斜探海等基本舞姿。就总体而言体现民族性有四方面:①在舞者自身的技能上强调柔韧性和腰部的训练,尤其是对肩、腰、腿、髋的柔韧性要求很高。②在中国古典舞的运动节奏上表现为弹性节奏和点线结合的特点,在动作的内在节奏上抑扬顿挫、对比跌宕、刚柔相济,吞吐自如。③在基础训练中贯穿着身法韵律,贯穿着提、沉、冲、靠等动律元素。④民 族舞蹈的技术,技巧体现民族性,比如以拧倾形态舞姿为特色的转,民族技巧——翻身。与武功技巧相结合的弹跳,这些舞姿与我们的民族艺术是分不开的,在教学法中都有体现。 教学法还对中国古典舞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身韵作了讲解。 “韵”乃中国古典舞美学特征的内核。它既意味着风格韵味、节奏韵律,又意味着精神气质、风采神韵,既是“内气”的外化,又是生命活动的显观,是神与形高度交融的标志。而且身韵本是来源于 戏曲舞蹈脱离出来的独立的“舞蹈本体”,有较强的民族底蕴。教学法对其的记录无疑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艺术宝藏。

四、结语

中国古典舞蹈特有的风格和强大的表现力,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的实践中创造的。我们要让中国古典舞蹈这一艺术发扬光大,以民族文化为本,以培养基础技能为用,以发展综合智能为重,去 剖析教学法。通过把握教学法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综合性的规律,去掌握中国古典舞。只有这样,作为教师,才能使自己具有驾驶课堂的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伟《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唐满成、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胡万勇(1968-),男,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副教授。

谈舞蹈教师肢体语言的美育功能摘要:舞蹈是有生命的、运动中的人体艺术,舞蹈教师要对舞者的肢体进行严格而科学的训练,以便达到舞蹈内涵所要达到、所要表现的最佳状态如从简单的站姿、坐姿、走姿到软开度的训练,以至于跳、转、翻等各种技能技巧的训练,这些都是更好地表现舞蹈最高境界之所需。同时还要通过老师的训导、示范等,使舞者日常的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显现出其人格及职业的魅力。关键词:舞蹈教育、肢体语言、内涵、美育功能、美感舞蹈教育是一种通过肢体语言进行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是专业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统一,也就是教书(学)与育人的统一。这是一个对肢体进行严格训练和科学训练的过程,也是对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动作养成的过程,舞蹈教师是整个训练的执行者、诱导者和贯彻者。舞蹈教育是用肢体语言通过示范动作传递肢体艺术进行教学,其他学科的教师则是把所要教授的内容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因此,舞蹈教师的肢体语言有着更特别的意义,有着特殊的美育功能。舞蹈教师是用肢体语言把舞蹈的内涵、教育的内涵和老师本身的内涵,通过舞蹈中的肢体美、教学中教态每和生活中的自然美表现出来。它不仅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而且还具有欣赏价值和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欲望,更是一种动力。它所传递的信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姿多彩。舞蹈教师的美育功能来自舞蹈艺术本身的美这种美是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这种美是经过严格训练后的精雕细琢,修饰性很强,具有艺术造诣所赋予的灵气,它符合舞蹈审美诸元素的需要。不同风格的舞蹈动作以及各种优美的舞姿和高难度的技巧等,是经过艰苦磨练后才能达到的专业性很强的富有艺术性的肢体美,是任何口头语言都难以比拟的。教师在教学中,把这些富有专业内涵的舞蹈动作,通过关的肢体语言,示范给学生们,如:在教授中国古典舞神韵所要表现的“形、神、劲、律”中的“律”时,其中一个简单的“亮相”,既可运用正律,也可运用反律。正律动作通过顺利顺势则顺水推舟,一气呵成,犹如行云流水。而反律,一个动作和动势的走向分明是往左却突然急转几下的往右,或者由前突然变化向后等等。这种反律通过教师的肢体表达,有着异峰突起、出其不意的效果,使动作有了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感觉。更美的是教师在动作过程中,从手指尖到脚指头、从头发梢到神经末梢、从眼神到呼吸都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感。舞蹈只有通过美的肢体和美的神韵,配以美的音乐,才能表达美的内涵,达到美的享受。这种肢体语言美,给人一种美的意境。而学生在享受美的熏陶的同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跃跃欲试,渴望效仿和追求……舞蹈教师的美育功能是教态语言的美这种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表现或理想的形象显现,与人的精神品质息息相关。这种美的教态语言是一种知识品位、文化修养、职业道德、聪明智慧、教学方法及态度等方面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师优雅的艺术气质,始终是学生竭力效仿和尊崇的榜样,尤其是教师的艺术涵养更能激发学生对艺术美的追求。教育的最高水平应该是无声胜有声,身教重于言教。舞蹈教师有着用肢体语言和教态语言传递美的内涵的教师职业内涵以及教师本人素养的融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印在学生们的脑海里。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掌握舞蹈的技术、技能,更要教他们做人的标准。一个学生追求的生活目标是高深还是庸俗,是奋发还是功力,是诚实还是虚伪,舞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比任何其他教师更直接更有力更深远。大到教师的教学风格,人格魅力,小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手势,一个呼吸,一个眼神,~个微笑,一个表情,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和每一个细小动作都有他的用意所在。教师的表率作用是无穷的,是对学生具有强烈震撼力的感染力的,~个自身修养高的老师,常常是学生崇拜的偶像、模仿的榜样,在教学中其讲述的观点及阐述的内容,极易为学生接纳,其言行极易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身体力行、身先士卒、为人师表,既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体现。特别是舞蹈教师,以愉快的教态语言和学生沟通,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舞蹈教师的美育功能是教师本身的一种自然美如果说第一种美是来自于舞蹈本身的肢体美,是经过专业训练才能达到的话,而第二种教态美则是教师综合素质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表现及活动,那么第三种美就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结合,是前两种美在教师心灵深处的烙印,或者说前两种美在脑海中的积淀,是一种渗透到骨子里的东西,是任何人无法拿走的东西,也就是人的内在气质的一种表现。这里既有职业特点,又有专业特点,是个人的学识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整体显现,是一种不经意的表现,是一种下意识的最自然美的流露。有人常讲,一位好演员不一定是一位好教师,但好的专业教师一定是一位好的演员,这也充分说明对舞蹈教师的要求标准很高,在专业上既要会跳,又要会教,必须做到知其然还有知其所以然,并且还要学会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法,更要学会做人。舞蹈教师所从事的是教育的职业,传授的是舞蹈的专业,因此,在舞蹈教师的肢体语言里,既有舞蹈演员的艺术气质,又有教师的学者风范,既有五大搜演员的个性张扬和坚韧的毅力,又有教师那种含蓄和丰厚的内涵。舞蹈教师的肢体语言或者说体态语言是一种外在形象,也反映着他的气质和内心,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教师把各种形式的美的形象,呈现在自己的学生面前,深深留在他们的脑海里,达到净化灵魂、提高境界、丰富知识、陶冶情操的美育目的,因而以形象——肢体语言美感教育人会有显著的功效,会帮助学生树立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感受、理解、想象和创造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早就一代人格完美、素质全面的新型人才。

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舞蹈意识培养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舞蹈意识培养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自上世纪末,舞蹈教学在高校阶段推广开来,不仅有效提升优化了教学模式,同时还推进了校园群体锻炼模式的发展,体育舞蹈教学在高校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同时由于自身的特点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舞蹈意识,强化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有效推进终身锻炼习惯的培养,为提升全民身体素质作出有效贡献。

关键词: 高校;舞蹈教学;舞蹈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高校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适应市场化经济推进的社会变革,高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改变原有的教育机制,将体育教学内容从知识类向着实践类发展,实现更加多元化的高校体育教学,实现学生素质全面提升,促使学生逐步培养锻炼意识。

一、高校舞蹈教学实施在价值层面的意义

(一)高校舞蹈教学的健身性价值

身体健康是不分种族、性别、国界的,对身体健康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首要目标,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知也更加全面化,不仅在于身体的健康,对于心理和思想上的健康也更加关注。随着健身文化进入国内之后,舞蹈医疗的相关学科也被传入,面向大学生实施舞蹈教学除了能够强健身体,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之外,还具有强力的释放心理压力的效果,舞蹈这种运动方式能够帮助在校大学生有效排遣压力,实现更为完善的思想表达。

(二)高校舞蹈教学的观赏性价值

高校的舞蹈教学具有强烈观赏性价值,向人们展示更加丰富的艺术价值,给予舞者以及观众高质量的视觉享受。舞蹈的展示承载着三个方面美感的欣赏性:首先,舞蹈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自身的体态美,在实现大学生自身舞蹈技艺提升的基础上优化学生自身的形体美感。人体线条的呈现能让大学生切实地意识到身材比例、健康状态的价值,以此意识到舞蹈能够给予身体和气质上的优化,从而推进大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舞蹈课程。舞蹈本身作为体育锻炼项目的一部分,在锻炼协调能力的同时还能通过强化舞者器官,加之丰富的音乐作为辅助,能够在提升学生听觉辨识能力的基础上制造动静结合的运动美感,实现舞蹈作品的完整性。音乐是舞蹈学习的灵魂所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节奏和舞蹈动作相映成趣,舞者可以利用肢体语言进行音乐艺术的具现化表达,推进音乐基础运动的发展,实现节奏和旋律的一体性优化,完善音乐的流畅度以及舞蹈呈现的状态。

(三)高校舞蹈教学的社会性价值

舞蹈教学模式既可以以独舞模式展示舞者个人魅力,同时也可以采用群体训练的方式增强舞者之间的联系,中世纪欧洲贵族之间的舞蹈是交流的主要方式,中国的舞蹈也是传递信息、欣赏文化传承的模式,舞蹈表达不会拘泥于语言和区域的隔阂,是一种动态的表达方式,能够帮助世界各国进行高效的有效沟通。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互联网的风行,当前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时间沉溺于虚拟世界,将目光更多地投入观看舞蹈而非参与其中,大学舞蹈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加强人际交往,在大学中逐步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有效推进舞蹈教学社会性价值的实现。

二、高校教学中培养舞蹈意识的三个阶段

(一)培养舞蹈意识的'初级阶段

在舞蹈意识形成的初级阶段主要就是培养大学生对于自己身体各项机能的控制力度,舞蹈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少大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理念较为浅显且理解不够深刻,很容易在最开始进行训练过程中由于不得要领显示出一种极为不协调的学习过程,尤其是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的仪态和姿势的要求较高,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要求不断地改变自己站立、行走与动作展示的方式,提升大学生对自己身体各部位肌肉的控制能力,有效杜绝由于对身体控制力低下而产生的不协调或者肌肉紧张的状况发生,保障舞蹈学习能够形成螺旋上升的递进规律,促使学生对肢体、腰腹、形态整体的把控,树立学生初步的舞蹈意识。

(二)培养舞蹈意识的中级阶段

在舞蹈意识培养的中级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更多舞种,舞蹈本身是文化的传承,其中蕴含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的内容,是艺术沉淀和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初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对身体掌控能力之后就需要更进一步的提升学生自身的舞蹈表达能力,要将自己的感悟融入舞蹈表现过程中,理解舞蹈表达赋予学生更高层次的艺术理解,中级的舞蹈意识培养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训练和感悟任务,提升舞蹈表演时的情感内容诠释,保障学生对舞蹈演绎有自己的深刻理解,遵循具体舞蹈种类的需求演绎出或是缠绵悱恻、或是雷厉风行、或是英姿飒爽的舞蹈,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成就感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展示出舞蹈学习后的展示神韵。

(三)培养舞蹈意识的高级阶段

舞蹈意识培养的高级阶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这个阶段的重点不是在于优化学生自身的舞蹈动作展示,而是要融入跳舞者自身的情绪变化,以此为基础推进人们对于舞蹈的全方位认知,通过单人、双人甚至多人的舞蹈展示出特定的情感内容,尤其是多人舞蹈中每个人的交互、配合与最终的融合,能够形成统一化而又具有多样性的舞蹈表达形式,优化学生的肢体表达能力,同时能够传递更深的情感演绎故事,更加精细化地处理其中传达出的故事内容。

三、高校教学中培养舞蹈文化意识的主要内容

舞蹈作品本身是传递文化的,学生作为舞蹈的表现主体,要以舞蹈形式展示出更加丰富的物质内容,实现更加全面化的情感展示,从舞台展示、舞蹈技巧到艺术表达形成一体化的表达模式,以求将舞蹈文化意识实施更加全面的传承,推进舞蹈文化意识的传承。

(一)培养大学生对于舞蹈中民族的认知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孕育出不同舞蹈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进行舞蹈训练的课程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具有民族文化的舞蹈时需要针对舞蹈内容实施全方位的认知,比如民族的生活状态、文化历史、宗教礼仪、审美倾向等等,以此为学习舞蹈的文化基础,推进舞蹈学习的认知进一步夯实,从舞蹈传承的角度来讲,舞蹈本身蕴含了当地的文化、历史与社会现况,因此就需要进行全面性的分析。比如在东北地区诙谐的农耕气氛下逐渐衍生出的二人转舞蹈,西北黄土高坡中形成的秧歌,南方地区有社戏演变出来的秧歌舞曲,每一种都有特殊的地区烙印,带动文化进一步实现推广与传承。

(二)培养大学生对舞蹈作品的认知

舞蹈的发展演变是有一定规律与发展模式的,要在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内容、形式以及演出模式,这对于接受舞蹈教育的学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学习的舞蹈内容以及创作背景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的推进学生的创新发展,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而不是躺在前人的成果上止步不前,高校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鼓励,同时还可以建议校际的活动中可以引入原创舞蹈比赛项目,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推进学生发挥自主性思维,实现学生对所表演作品的深入认知。

(三)培养大学生对于舞蹈中理论性认知

一方面,舞蹈教学是完全以模仿式教育以及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的,没有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舞蹈教学很容易步入雾气之中,大学生自身缺乏实践性指导,很难让自己的作品有全面性的提升。但是舞蹈表演者必须要以理论立足,尤其是舞蹈作为体育运动如果在没有技术基础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很容易产生劳损、肌肉拉伤等情况,需要以成功经验为主实现最大限度的训练优化,有效推进科学化的舞蹈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舞蹈的表现也需要外物提升文化素养,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旁征博引,借此提升整个表演的文化内涵,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古文化艺术被关注,在大学阶段的教育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课外修养的培养,借此优化舞蹈教学中的文化内涵。

四、舞蹈学习提升体育综合素养

首先,舞蹈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舞蹈大部分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因此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除了在课堂学习要进行观察之外,还需要走入真实生活观察社会现象,观察其他舞者的跳舞规律,之后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思路认知的整理,借此实施深入舞蹈技艺提炼,教师也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认真观察周边事物的习惯。其次,提升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舞蹈的表演离不开记忆力与模仿力之间的相互强化,要将记忆中的动作与肢体相融合,在训练过程中形成肌肉记忆,从而在舞蹈演出中协调地表现给观众,实现学生身体机能的协调,起到优化学生锻炼的效果。最后,舞蹈教学能够提升学生个人的表现力,在体育锻炼中没有其他种类能兼顾观赏性、竞技性以及表现形式,舞蹈是这三者的集大成者,不仅能够实现自我展示,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观赏以及竞技性,舞蹈是以抽象的肢体语言汇聚一些不够具体的描述,从而展示自我的过程,因此创作者可以在展示时依照自己的记忆、思想、艺术表现形式等提升舞蹈的表现力,借此传递自己想融入其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内容,实现舞蹈理解的自我启发,深挖内涵,推进学生展示张扬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感染力,以情感变化带动整体的情绪传达。

五、参考文献

[1]张婷.基于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学生表演特质的培养分析[J].北方音乐,2019,(012).

[2]刘丽.新时期关于大学舞蹈教学节奏意识培养措施的研究[J].参花:下半月,2019,(010).

[3]谢迟.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高校舞蹈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9,(010).

[4]于彦云.大学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J].文学少年,2019,(013).

[5]卢永强.舞蹈艺术中的形体美-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中心理暗示的运用策略[J].读天下(综合),2019,(5).

[6]吴淑丹.编织岭南舞蹈文化的培育摇篮-浅谈岭南舞蹈文化在广东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J].艺术评鉴,2020,(16).

关于古典舞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你的要求,我这里正好有一部作品,你可以借鉴下,觉得可以就给分吧。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下面是学术堂最新整理的关于舞蹈的论文题目:1. “不动行不成,形成仍在动”——试论中国古典舞的动感与艺术形象2. 朝鲜族舞蹈和韩国舞蹈风格比较浅析3. 川剧艺术中舞蹈语态的挖掘与继承4. 从生活到舞蹈创作——谈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5. 傣族舞蹈文化浅析6. 当代巴渝地区舞蹈创作中的巴渝舞文化意蕴7. 对非物质文化铜梁龙的体验式学习8. 汉代舞蹈风格研究9. 汉代袖舞的整理与研究10. 汉族秧歌队现代审美意识11. 龙舞艺术所表达的民族心理与审美意识12. 论群众舞蹈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3. 论文化修养和传统精神如何在舞蹈教学中渗透14. 论舞蹈教育中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作用15. 蒙古族舞蹈文化浅析16. 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舞蹈要素研究17. 试论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8. 试论赏识教育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19. 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艺术审美20. 铜梁龙舞的舞蹈语态与审美风格

论古典舞教学法

摘 要: 中国古典舞蹈特有的风格和强大的表现力,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的实践中创造的。我们要让中国古典舞蹈这一艺术发扬光大,以民族文化为本,以培养基础技能为用,以发展综合智能为重,去剖析教学法。通过把握教学法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综合性的规律,去掌握中国古典舞。只有这样,作为教师,才能使自己具有驾驶课堂的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 科学性 系统性 民族性

近些年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速度可谓是相当迅速,各地区舞蹈工作者们的创作层出不穷,艺术上让人惊叹。然而中国古典舞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环境,这样才能使中国古典舞不断的传承下去。中国古典舞从产生的那天起,古典舞教学法一直是舞蹈界比较看重的课程。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 渔。”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地去完成一部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的教学法。

一、教学法突出了科学性原则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科学性原则表现在:一是它同其它学科的教学法一样,首先明确该科目教学法的定义,以及教学法与单科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包括的内容。接着,了解舞蹈一般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掌握舞蹈教学法课的内容,以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阐述,掌握其整体结构,包括概述,动作剖析,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及组合范例。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把握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征。教学法对动作的剖析,运用了哲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普遍联系的观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其中,对基本功体态,如:步、位、手。软开度训练如:射燕,探海及其作用和意义。基 本动作如:地面训练,扶把训练,把下训练,功能训练等作了详尽 的描绘。特别是对功能训练的阐释最为科学,每个动作的描述都遵循动作的目的和作用到动作的衔接、到由此引发出的动作种类、到动作的做法,再到动作的感觉,最后是动作的节奏及易犯的毛病等逻辑顺序来进行。动作的做法被规定到某部位、某关节,甚至是指尖大的地方。感觉要到位,蹲时身体要有内 在的对抗贯穿于整个过程中。节奏要把握清晰,这对教员的教学意义重大。蹲的科学节奏一般为舒缓的,丰富的节奏。如:2/4,6/8拍皆可。蹲还可与转、跳、控制等结合,易犯毛病为身体未提住,重心在脚跟上等。其蹲的幅度由不同种类的蹲与动作连接决定。这些都是经过精心的探讨和实践的结果。 身韵的成形,把古代的哲学思想和现代审美融合,是外部身法 和内在神韵的合称。由此看来的身韵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它强调人体运动划圆的轨迹及其过程中“反 晍 ”倾向,运动的力源,以腰为轴,以神领形,内气导引等。这其中都含有古代佛、儒、道哲学的'多少因素。而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对此都作了明确的讲解,使我们在 舞蹈理论上能受获益非浅,从而指导实践。并且身韵教材确立以动作出发,提取元素入手,在形、神、静、律等四个方面把握中国古典舞的特征,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动作节奏丰富,韵律感强的科学的舞蹈身韵课教材,为教学法作了有益补充。中国古典舞与其它舞蹈一样,是利用人体肢体来传情达意,所 以,这就与人体科学密切相关。我们的基训动作以研究人体运动 学,解剖学等方面入手,遵循训练由小到大,有浅入深..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训练法则。把动作的审美与人体科学结合起来。

二、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系统性原则

“系统”在辞海中解释为“始终一贯的条理;顺序。”中国古典舞教学法是具有系统性的。我们知道中国古典舞教学法从宏观来讲是对中国古典舞,主要是对其教学任务、内容、步骤、方法个组织形式的系统规范和理论阐释。由此可看出,该教学法结构条理清楚;从微观来看,其动作剖析的内容更具条理性。首先,它清晰地分出基本概念、舞姿、把上把下动作及身韵几大块面。其次,就拿把上动作来看,它又按照人体运动的逻辑顺序安排了一定秩序,擦地到蹲到小踢腿到腰到弹腿,最后到控制。就连每个动作的剖析也都规范了编写的顺序。这一点可从科学性中获知。这样一来,把教学法所要阐释的内容有条不理地连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教学法这一系统化的整体。

三、中国古典舞民族性原则

关于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民族性,单就其本身只是一部某科的教学法,从客观反映某一科知识来讲,它是不具民族性的,但其内容来看,其民族性是由中国古典舞的民族性决定的。因为中国古典舞教学法是为中国古典舞服务的。使中国古典舞在理论的基础上得 到升华。 除了从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得知其民族性以外,仅就由 “拧”、“倾”而发生出射燕、探海、斜探海等基本舞姿。就总体而言体现民族性有四方面:①在舞者自身的技能上强调柔韧性和腰部的训练,尤其是对肩、腰、腿、髋的柔韧性要求很高。②在中国古典舞的运动节奏上表现为弹性节奏和点线结合的特点,在动作的内在节奏上抑扬顿挫、对比跌宕、刚柔相济,吞吐自如。③在基础训练中贯穿着身法韵律,贯穿着提、沉、冲、靠等动律元素。④民 族舞蹈的技术,技巧体现民族性,比如以拧倾形态舞姿为特色的转,民族技巧——翻身。与武功技巧相结合的弹跳,这些舞姿与我们的民族艺术是分不开的,在教学法中都有体现。 教学法还对中国古典舞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身韵作了讲解。 “韵”乃中国古典舞美学特征的内核。它既意味着风格韵味、节奏韵律,又意味着精神气质、风采神韵,既是“内气”的外化,又是生命活动的显观,是神与形高度交融的标志。而且身韵本是来源于 戏曲舞蹈脱离出来的独立的“舞蹈本体”,有较强的民族底蕴。教学法对其的记录无疑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艺术宝藏。

四、结语

中国古典舞蹈特有的风格和强大的表现力,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的实践中创造的。我们要让中国古典舞蹈这一艺术发扬光大,以民族文化为本,以培养基础技能为用,以发展综合智能为重,去 剖析教学法。通过把握教学法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综合性的规律,去掌握中国古典舞。只有这样,作为教师,才能使自己具有驾驶课堂的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伟《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唐满成、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胡万勇(1968-),男,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副教授。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Roman字体。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与勇渡毛里求斯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拯救毛里求斯,七十年代初,朱梅麟提出了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建议,拯救毛里求斯的经济。

因为中国人对非洲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我们对非洲进行了援助,为了感谢我们他们这样做。

衰老又称老化,通常指生物发育成熟后,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加,机能和结构发生退行性变化,从而趋于死亡的不可逆过程。关于老龄化问题,百度网页一搜一大堆

衰老又称老化,通常指生物发育成熟后,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加,机能和结构发生退行性变化,从而趋于死亡的不可逆过程。 1 引言 当我们迎来1999国际老人年的时候,中国人口也悄然步入了老年型社会(注:《人口研究》编辑部.中国跨入老年型社会.人口研究,1999;5),并且将可能成为世界上老化最快的国家之一。 迅速的老龄化和高龄社会的出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出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众所周知,中国人口迅速的老龄化主要是生育率迅速下降的结果,而这一种关系很容易使人们引伸出我国计划生育与人口老化之间关系的话题。然而,这不仅涉及到计划生育工作的成就,而且还与未来的人口生育政策走向有关。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的迅速到来,面对21世纪人口的新形势,我们必须正视这种关系,重新审视我国的生育政策。 2 中国人口老化加快的成因分析 人口老化成因与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老龄化是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的过程,是年龄结构的变化。从封闭人口看,只有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才会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西方人口学家在生育率和死亡率对老龄化进程的影响研究中,得出了明确的结论: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生育率下降,而不是死亡率下降而导致的平均寿命的延长(注:李竞能.当代西方人口学说.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死亡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双向和分段的,死亡率初期的下降会导致人口年轻化,而后期下降则会促进老龄化。这一结论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是成立的。我国学者对新中国以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杜鹏,1994)。联合国1973年出版的研究综述再次指出,生育率下降是导致人口老化的最大原因,并且进一步指出,生育率下降的程度可以加速或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例如,法国虽是老年人口最早达到7%的国家, 但由这个比例翻一番达到14%的比例却花费了115年的时间。 而战后开始老龄化的日本,老年人口这一比例的倍增仅仅经历了24年的时间,成为目前世界上人口老化最快的国家。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别,主要源于两国生育率下降的速度,前者是平缓的、渐进的,而后者则是急剧的、迅速的。 如果对人口老化的成因没有疑问,那么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西方人口转变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上做了阐释。西方传统人口转变论最初是由法国人口学家兰德里于本世纪初提出来的,后来许多学者又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二战以后,人口转变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其中美国学者诺特斯坦( )的观点较有影响,他研究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人口转变问题,认为决定生育率转变的根本因素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现代化,并把人口转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到80年代,美国人口学家伊斯特林( )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现代化进程的角度考察了生育率的转变,并建立了多因素、多层次的理论分析框架。 他强调了影响生育率转变的5个基本变量,即公共健康的改进;普通教育的提高;城市化;新产品的引入和家庭计划服务()。尽管人口转变的理论存在着一些缺陷,特别是对后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缺乏解释力,但是对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是人口转变的基本原因的解释没有疑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结果,这正是今天全世界迎来人口老龄化的背景。 中国计划生育与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转变一般被认为始于新中国成立,起先是死亡率明显而迅速地下降,而全国性的生育率转变则始于70年代初期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介入,并迅速由高生育率水平转向低生育率水平。中国人口转变速度之快,为世人所注目。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关于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解释众说纷纭。显然,从传统的西方人口转变理论中得不到充分的解释。事实上,二战以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就走向一条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道路。最明显的特征是国家政府的介入,这首先表现在死亡率的下降上。西方学者研究指出,不发达国家直接利用发达国家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术,使死亡率下降比西欧曾经经历的要迅速得多。例如,毛里求斯的死亡率从27‰下降到15‰只花了7年时间, 而英格兰和威尔士却为此花了100年的时间(卡洛奇波拉,1993)。可见,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多是一种诱导型、自觉型,中国更是如此。尽管对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解释有争议,但较为普遍的观点是,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经济因素在人口转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蒋正华,1986;顾宝昌,1987)。我国的生育率转变是有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这一点可以从全国一致的计划生育政策而各地不一样的生育水平上得到验证。但是,毫无疑问计划生育政策大大地加快了我国生育率水平的转变。而加快了的生育率转变也就加快了人口的老龄化。 总之,计划生育不是我国人口老化的根本原因,因为即使没有计划生育的实施,中国人口也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老龄化。但计划生育是中国人口加速老化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中国强有力的计划生育的开展,使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而生育水平急剧持续的下降,必然使中国人口老龄化迅速展开。 计划生育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一些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量化研究(肖立见,1994)。研究结果表明,从70年代起至第三次人口普查,实施人口控制使0~14岁人口比例由假如没有人口控制的%降到实际控制之下的%;65岁老年人口的比例则由%提高到%。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 如果没有计划生育对人口的控制,0~14岁少年人口比例会由%降到%,而实际上, 是由%降到%;65岁老年人口的比例也由不控制的%上升到%,促进了中国人口由年轻型转向成年型。事实上,这种影响还将持续下去,到21世纪前半叶更加显化,也就是说老年人口的比例变化幅度更大。这里我们不妨以1999年联合国中方案预测的数据为依据,比较一下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的人口大国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在21世纪前半叶中老年人口比例变化的情况(见表1)。 表1 中国、印度、印尼三国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1995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TFR 中国 65+(%) 总人口(万人)122052 127756 137292 145446 149594 150437 147773 TFR 印度 65+(%) 总人口(万人) 93367 101366 115216 127217 138272 146711 152885 TFR 印尼 65+(%) 总人口(万人) 19746 21211 23801 26229 28352 30012 31186 资料来源:UN,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New York,1999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都是亚洲的人口大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1996年3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670、322和920美元,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居中的。这3个国家都是主张实行计划生育的,只是力度、方法和效果有所不同。1995年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的生育水平分别是、、。由于中国实施了世界上最为严厉的生育政策, 即便是21世纪总和生育率稳定在的水平, 人口老化也比其他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快得多。如果仅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对宽松的生育政策而言,中国的老化水平应该和这两个国家相差不大,而事实上相差不小。中国人口进入老年社会和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4%的时间比这两个国家差不多提前了20年。可见计划生育对中国人口老化的加速作用。 3 迅速的老龄化对计划生育提出的新挑战 由于计划生育使中国的人口提前步入了老龄社会,而且生育率迅速而持续的下降将导致下世纪上半叶人口老龄化空前的加速。据笔者中方案预测(李建新,1997)2000年中国65岁老年人口达到7%, 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14%,如果是低方案,达到14%的时间将是2020年,人口老化速度之快可以与发达国家日本的人口老化相比肩,而且成为下世纪世界上人口老化最快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实际上在人口年龄结构上的变化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增加,老龄人口中高龄人口的比例增加(高龄化),劳动力人口中老年劳动人口(45~59)的比例增加。人口老化毫无疑问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老年人口以及老年人口中高龄人口比例的增加,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的增大和社会保障系统的负担加重。而劳动力人口的老化则直接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影响。 自马尔萨斯人口论诞生以来,有关人口与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悲观论倾向于夸大人口规模、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副作用,不断地以"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危机"等警示人类。人口乐观派则认为从宏观和长期的视角看,人口增长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谁是谁非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如果说人们对人口规模、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依然存在着某些争论的话,那么人口结构与发展关系似乎不存在那么多争议。自5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西方人口学家越来越关注人口老化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上看,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人口老龄化会使劳动力年龄人口比例相对下降,劳动力资源相对缩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生产和开发,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其次,人口老化之后是劳动力人口老化,因为持续的低生育率会使青少年人口比例低,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这样势必造成劳动力年龄人口老化。在科技就是生产力的时代,老龄劳动力人口在接受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方面比青年劳动力要处于劣势,对新产业和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也要弱一些。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当然老龄化的影响不仅仅只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还将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医疗费用增加、社会价值观变化等等。 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劳动力人口老化也不可避免地到来。表2列出了笔者中、 低预测方案中未来劳动力人口数量和比例变化的趋势。 表2 中国未来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老化的变化趋势年份 中方案 低方案 15~59 15~29(%) 45~59(%) 65[+](%) 15~59 15~29(%)1990 年份 45~59(%) 65[+](%)1990 资料来源:根据笔者博士论文的数据计算 表中预测的结果表明,首先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还会再增加,一直保持到2020年左右,但同时劳动力人口迅速老化,表现在青年劳动力人口(15~29岁)的比例在下降,而老年劳动力人口(45~59岁)的比例在增加;其二,从2020年起劳动力人口总数不仅开始持续下降,而且劳动力人口老化进一步加剧(杜鹏,1994)。进一步分析我们会看到,两个方案的变化趋势虽然相同,但是无论是劳动力人口总数还是劳动力人口的老化速度,其变化程度都不同。这里两个方案的政策含义是,中方案是农村同批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即终身生育率)在2000年降至(1990年农村时期总和生育率为),城镇则由1990年的上调到 并保持不变,即调整方案;低方案是城镇一直坚持一孩政策,而农村仅为开放女儿户,即城镇为,乡村为的严格的现行生育政策(李建新,1997)。显然,继续实施严格的现行生育政策会使未来人口老化、劳动力老化和劳动力人口的缩减更加加剧。 正像上述分析的那样,中国也不可避免地进入老龄社会,但是我们有没有必要再加速跑入这个西方发达国家正忧心重重的老龄社会呢,这是一个值得学者、更是值得政府、政策制定部门深思的重要问题。如果说当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客观效果上只能达到控制人口数量的目标,但后果却使中国人口老化速度过快,而过快的人口老化必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许多问题,甚至许多今天预想不到的、严峻程度超过人口数量的问题,那么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4 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调整 走出人口数量的陷阱 70年代初期中国人口持续的高生育率和强劲的人口增长势头到了非控制不可的时候,那时降低生育率,控制人口数量是计划生育的首要任务。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计划生育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进入90年代中期,中国人口总和生育率(TFR)已被控制到了更替水平以下。1995年国家统计局1%人口抽样调查TFR为,1997年国家计生委的调查则为~。 如此低的生育水平令许多学者不敢相信,因此做了调整,认为当前的生育水平大致是~(乔晓春,1999)。无论是国家有关部门的数据,还是调整的数据,都说明我国人口生育率到了相当低的水平,已接近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显然这与20多年前的高生育率高增长截然不同,发生了质的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人口目前是低生育率、低惯性增长和老龄化加速的时代。面对中国人口的新形势,要不要重新审视一下我们一贯只注重控制人口数量的计划生育政策,要不要为生育政策注入新的内容,要不要针对新的形势和发展作出必要的调整。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在认识中国人口问题上,我们必须走出人口数量的陷阱。 从70年代起中国人感到了人口数量的"包袱"之后,似乎一直没有摆脱这种阴影,似乎一直存在一种对中国人口数量悲观的倾向。细心地考察一下世界人口的变化历史, 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世界人口自1798年马尔萨斯人口悲观论出现以来,特别是二战以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时期,人口悲观论就没有停止过。当发展中国家人口处在人口增长高峰的时候,美国人口生态学家保罗埃里奇()于1968年出版了其轰动一时的《人口爆炸》(Population Bomb)。 埃里奇认为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与过剩已经超过了地球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正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并预言1970~1985年期间世界将会发生大规模的饥荒和灾难。1972年罗马俱乐部出版的《增长的极限》同样弥漫着悲观论。20多年过去了,悲观论者的预言并没有出现,而世界人口却已经由埃里奇著文时的35亿左右跨过60亿大关。当然在这里我们并不否认这些著作的学术价值。1999年当我们迎来60亿世界人口日和国际老人年的时候,另一种具有讽刺意义的悲观情绪出现了。据英国《观察家报》报道,即使世界上第60亿个人出生了,那也该是抛弃世界人口过剩的恐惧症的时候了。日本厚生省的报告忧虑地说,到下一个千年结束时,东京就将成为一座被废弃的城市,日本将空空荡荡。据联合国预测,到2100年,欧洲和日本的人口将减少一半。对生育率水平低下的发达国家来说,出生率不足的含义就像人口爆炸那样意义深远(注:南方周末,1999-10-15)。虽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依然在增长,但已大大地放慢了步伐,致使联合国的预言家们不断地调低预测方案。世界人口数量的长幅以及未来的规模并没有人口悲观论者所预言的那样前景黯淡。 如果反观中国人口的情况,许多事实更是耐人寻味的。众所周知,早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就散布过许多悲观的言论,他认为:"中国人口在十八、十九两个世纪里增加了一倍,因此使土地受到了不堪负担的压力。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注: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毛泽东主席在其《论唯心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批驳了这一谬论,提出了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革命加生产"的著名论断。事实证明了毛泽东这一论断。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人口已由解放初期的5亿左右增长到10亿、 再增长到超过12亿,但是今天我们感到的是贫困减少了,生活富裕了,而这一切都是改革和发展经济的结果。笔者在此论述这些并无意要否定我国不存在人口数量问题,庞大的人口基数给我国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计划生育的开展无疑促进了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笔者在此想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中国,人口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我们不应该再把人口数量问题看得过重,我们必须打破人口数量的紧箍咒,走出人口数量指标的陷阱。 数量与结构并举的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而对人口进行调节的手段。计划生育通过生育率的调控达到对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调节。从90年代初期开始一直有许多学者提出应该完善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曾毅,1991;李建新,1996,1997;梁中堂,1999;乔晓春,1999;王国强,1999)。从理论上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下的最优人口应该不仅仅只关注人口数量和结构,而且更要注重人口质量、人力开发等。但是,计划生育所能直接调节的只能是数量与结构。如果说二、三十年前,人口数量是中国人口问题的首要问题,那么20多年的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我国的人口数量问题已不再像从前那样突出;相反,人口结构问题显兀出来。从上述的讨论中我们看到,西方人口老化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是明显的、消极的。今天这些发达国家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条件下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14%,如日本1998年已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6000美元以上。20多年以后, 我国老年人口的比例也将达到这个水平,而经济发展水平却会有很大的差距。届时,过快的老龄化人口反过来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可以想见,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会比现在发达国家的问题更突出。我们之所以不太容易走出人口数量的阴影,是因为我们无时不感到现时庞大的人口给我们的资源环境带来了压力,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困难。相反,老龄化问题虽然已经出现,但还未感到那么紧迫和严峻。事实上,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现在不严峻不意味着未来没有问题。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的调整是要遵循人口自身规律的,是要有前瞻性的。例如现在出生的人口只有在15年或20年以后才能进入劳动力人口的行列,届时如果感到人口过于老化或劳动力不足,再以计划生育来调节将是无济于事的。因此,现在应该是把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列入议事日程的时候了。 笔者主张,把现行的追求更低生育率、只盯在控制人口数量上的生育政策平稳过渡为"低生育率水平与调控人口年龄结构并举"的政策,就是说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问题并列。这一政策的含义是这样的,众所周知,中国生育率的转变在不少地区特别是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是不充分、不彻底的,高于生育率更替水平的地区或生育率水平有可能反弹的地区,应继续搞好控制人口数量的工作,使生育率水平降低到左右;另一方面,对生育率水平特别低的地区,特别是发达的城市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了以下, 则不再是继续维持这样低的生育水平,而是应该采取措施,刺激生育率回升,以达到调控人口结构的目的,当然生育率的上限仍是更替水平。所以,计划生育政策实际上是通过把总和生育率维持在或~ 的水平上来达到既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又达到调控人口年龄结构的目标。而不再是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只追求把生育率降得越低越好。因此,当我们看到1995年、1997年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的总和生育率均在之下(如果是真实的话), 那我们不应当再把它看成是成绩,而是一种担忧,一种问题。只有这样,中国人口在未来才不至于过分老化,才不至于带来许多今天预想不到的严峻问题。也只有这样,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如果能在这上面达成共识,那么下面的问题将是怎样和什么时候调整过渡的问题(由于篇幅有限,这些问题将另文论述)。

  • 索引序列
  • 毛古斯舞论文参考文献
  • 俄罗斯芭蕾舞论文参考文献
  • 古典舞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 关于古典舞论文参考文献
  • 与勇渡毛里求斯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