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三峡论坛杂志还有吗

三峡论坛杂志还有吗

发布时间:

三峡论坛杂志还有吗

学校一般都会有校刊 干嘛一定要三峡大学的?准备读这个学校?

经常这样,不是被关了。

我是开发的 三峡论坛

好像是系统硬件维护

三峡论坛期刊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史时期中国西部资源东调及其影响研究》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长江三峡地区历史地图再现研究》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2000年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研究》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历代制度和政策因素对西部环境的影响:途径、方式和力度》子课题《西南部分》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峡历史地理综合研究》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中国内河公慈善救生研究》8、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中华大典·地学典·自然地理典》9、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清史·生态环境志》(西南及长江中下游部分)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长江三峡经济开发研究》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广填四川与清初四川社会》12、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高师历史教学中加强人地关系思维的理论与实践》13、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八五”规划项目《巴蜀文化与地理环境》14、重庆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重庆移民历史与安置经验总结》15、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16、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历史文献中的重庆》17、重庆市重点文科基地项目《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夔巫图组)18、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巴蜀文化通史·交通文化卷》19、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重庆历史地图集》20、湖北省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三峡通史·历史地理卷》 1、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旅游规划2、贵州修文桃园河风景区规划3、重庆万盛黑山谷风景区文化创意4、重庆鼎道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古川菜创意5、重庆石柱枫香坪乡村旅游风景区文化创意6、重庆武隆印象公司川江号子文化创意7、重庆北碚乡村嘉年华景区文化创意8、重庆市规划局:重庆三国文化研究9、重庆市规划局:重庆文化分区研究10、重庆市开县秦巴古道研究 1、《中国历史地理学》(独立,面向21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中国历史地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独立),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4、《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独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长江三峡历史地理》(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6、《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独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7、《古代交通生态研究与实地考察》(独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8、《南方丝绸之路》(独立),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9、《三峡经济开发的历史反思》(独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0、《中国三峡文化》(合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11、《西南交通贸易与开发》(合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2、《巴渝历史沿革》(合作),重庆出版社,2003年。13、《千古三峡》(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4、《长江文明》(独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5、《唐僖宗》(独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16、《二十世纪唐研究》(参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7、《丝绸之路大辞典》(参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8、《中国都城辞典》(参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9、《三峡古镇》(丛书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20、《诗城奉节》(丛书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21、《近2000年来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22、《西三角历史发展溯源》(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3、《重庆古旧地图研究》(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24、《近两千年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研究》(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 1、《明清时期皇木采办研究》,《历史研究》1994,6。2、《长江正源探索历史是非的考辨》,《历史研究》2005,1。3、《清代滇铜京运路线考释》,《历史研究》2006,3。4,《对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四点认识》,《历史研究》2010,1。5、《乾隆“金沙江全图”考》,《历史研究》2010,3。6、《隋唐开边县治考辨》,《中国史研究》1985,4。7、《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移民与经济开发》,《中国史研究》1993,2。8、《清代西南移民会馆名实与职能研究》,《中国史研究》1996,4。9、《有关先秦气候的研究方向》,《中国史研究》2009,2。10、《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绘的历史轨迹和理论思考》,《史学史研究》2013,211、《宋“蜀川胜概图”考》,《文物》1999,4。12、《三峡最早的航道图――峡江图考》,《文献》1995,1。13、《中国饮食辛辣口味的地理分布及其环境成因》,《地理研究》2001,2。14、《近500年来长江上游亚热带山地中低山植被演替》,《地理研究》2010,7。15、《现代历史地理学给予历史学的新启示》,《史学理论研究》1995,1。16、《近代三峡航道图的编纂始末》,《近代史研究》1994,5。17、《中国古代辛辣用料的嬗变、流布与农业社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1。18、《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转输贸易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4。19、《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制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4。20、《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续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3。21、《清代长江救生红船救生地位和效果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2,3。22、《西南政区教化名称分布变迁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4。23、《明茶马贸易〈四川省四路关驿图〉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2。24、《明清皇木采办遗迹考》,《中国历史文物》2005,4。25、《历史时期西南荔枝分布的历史考证》,《中国农史》1988,3。26、《乾嘉垦殖对四川农业生态及社会影响初探》,《中国农史》1993,1。27、《历史时期三峡森林资源的分布变迁》,《中国农史》1993,4。28、《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农副业开发研究》,《中国农史》1995,3。29、《明清时期三峡地区农业垦殖与农田水利研究》,《中国农史》1996,2。30、《明清美洲农作物引进对亚热带山地结构性贫困形成的影响》,《中国农史》2001,1。31、《湖广填四川”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的地名学研究》(合作),《中国农史》2007,4。32、《从天地生角度看中华文明的东移南迁》,《学术研究》1995,5。33、《中国区域文化地理研究的思考》,《学术研究》2002、1 。34、《刀耕火种重评》,《学术研究》2000、1 。35、《中国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反思》,《学术研究》2005,7。36、《中国古代美女的地域认同文化研究》,《学术研究》2008,1。37、《清代长江救生红船的公益性与官办体系的衰败》,《学术研究》2013,2。38、《中国地域方位嬗变与东亚大陆天地生背景》,《江汉论坛》2013,1039、《南水北调与北人南迁的历史地理背景》,《天府新论》2007,5。40、《历史时期中国野生犀象分布再探索》,《历史地理》12辑。41、《历史时期三峡森林植被分布的演变研究》,《历史地理》16辑。42、《从历史技术与环境互动的角度解剖中国西部》,《历史地理》17辑 。43、《连续地理部面的新切入点探索》,《历史地理》18辑。44、《唐宋川滇滇缅通道上的贸易》,《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1。45、《历史时期长江上游航道萎缩及对策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3。46、《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1。47、《中国西南历史气候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2。48、《唐宋西南城镇分布的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4。49、《清初四川虎患与环境复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3。50、《对古代交通里程运用要审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51、《历史时期中国楠木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4。52、《清代四川土著与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2。53、《明清时期西南城镇分布的地理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54、《四川居民个性特征的历史演变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3。55、《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3。56、《西部开发史的理论与现实思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3。57、《中国历史气候与社会》(译稿,合作),《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2。58、《近代日本对长江上游踏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3。59、《燃料换代历史与森林分布变迁》(合作),《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160、《采用物侯学研究历史气候方向问题的讨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2。61、《朦胧的理性探索》,《光明日报》1993,5,18。62、《三峡经济开发的历史教训》,《光明日报》1994,2,21。63、《西南古代交通文化》,《光明日报》1994,10,3。64、《小议地方史学观》,《光明日报》1996,2,6。65、《在继续的基础上创新》,《光明日报》1997,1,21。66、《历史上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光明日报》 1998,9,25。67、《历史上长江上游的森林砍伐与保护的历史思考》,《光明日报》 1999,7,30。68、《西部开发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光明日报》2000,2,4。69、《长江三峡人地关系的历史思考》,《光明日报》2003,2,18。70、《从移民史角度看三峡移民》,《光明日报》2001,10,16 。71、《历史上中国西部资源东调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光明日报》2005,11,29。72、《三百年来中国南方冰雪灾害及其影响》,《光明日报》2008年,3,2373、《中国历史地理研究透露出的现实关怀》,《光明日报》,2012,1,5。74、《中国历史景观地理研究回顾与前瞻》(合作),《光明日报》2013,2,20。75、《对“四川荔枝种植史”和“宜宾茶叶栽培史”二文的商榷》,《农业考古》1986,1。76、《中国古代栈道类型与分布》,《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1。77、《中国古代索桥形制及分布》,《中国科技史料》1994,1。78、《严如翌的经世文献的价值》,《清史研究》1996,3。79、《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品评》,《唐研究》第二辑。80、《近2000年长江上游荔枝分布北界推移与气温波动》,《第四纪研究》1998,1。81、《从历史地理角度看三峡特别行政区的建立》,《中国方域》2002,1。82、《清代三峡移民与经济开发》,《史学月刊》1992,5。83、《三峡得名和演变》,《史学月刊》1994,3。84、《杨贵妃食荔产地考》,《史学月刊》1988,1。85、《区域历史研究应有新理念和现实怀》,《史学月刊》2003,6。86、《明代贡象考》,《安徽史学》1997,2。87、《若干误区的误区》,《安徽史学》2000,1。88、《川滇古道沿革初考》,《西南师院学院学报》1984,4。89、《四川荔枝种植分布的历史考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4。90、《历代西南人才分布的地域演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2。91、《魏晋南北朝隋唐佛教传播与西南丝路》,《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2。92、《近10年来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综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4。93、《古代西南各民族交通科技与文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增刊。94、《云贵地区汉族移民的时间和地理特征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5。95、《新时期利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思考与展望》,《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4。96、《20世纪运用人地关系思维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述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5。97、《西部开发史的反思与“西南”、“西北的战略选择》,《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4 。98、《山川早水〈巴蜀〉与近代四川风情》,《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99、《巴蜀休闲好赌风考》,《西南大学学报》,2008年,1。100、《巴蜀朝天地名变迁考》,《重庆社会科学》,2010,7。101、《从历史地理角度看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西南史地》第1辑,巴蜀书社,2009年。102、《明代贵州绥阳南宫木厂考》,《西南史地》第1辑,巴蜀书社,2009年。103、《滇代滇铜京运对沿途的影响研究》,《清华大学学报》2006,4。104、《中国西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历史人文特征》,《时代建筑》2006,4。105、《近代日本教习对四川文化教育的影响》(合作),《中华文化论坛》2004,2。106、《巴蜀历史文化二则》,《中华文化论坛》2013,4。107、《近年来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8。108、《论历史学的求真与致用的关系》,《古代交通生态研究与实地考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109、《历史时期西南盐业开发与环境变迁》,《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陕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110、《古代重庆城市地图与重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研究》,《2000年国际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1。112、《人地时空学――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方向》,《浙江大学国际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13、《唐代长江上游的三大地域空间》,《盛唐地域结构》,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114、《21世纪的史学新方向――关怀现实》,《21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15、《多重因素下的明清西南地区产业结构和环境变化》,《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三秦出版社,2008年。116、《蜀身毒道路线考证》,《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论文集》,巴蜀书社,2008年。117、《从地理环境、生产力、生产关系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倒置与回归》,《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9年。118、《晒经石的历史考察与南丝绸之路》,《中国人文田野》第1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9、《一张安宁河照片的历史自然地理信息》,《中国人文田野》第1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0、《寻觅皇采办之路》,《中国人文田野》第2辑,巴蜀书社,2008年。121、《四川汉源明代皇木七年探秘记》,《中国人文田野》第4辑,巴蜀书社,2011年。122、《清代滇铜京运运道考察记》,《中国人文田野》第5辑,巴蜀书社,2012年。123、《广元朝天关城门老照片判读》,《中国人文田野》第5辑,巴蜀书社,2012年。124、《汉源晒经石与南方丝绸之路》,《三星堆研究》第3辑,文物出版社,2007年。125、《历史教学中人地关系思维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学》 2001,6。126、《怎样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历史教学》2003,3。127、《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尽全空和人地互动》,《历史教学问题》2005,4。128、《川滇古道上的石门关》,《历史知识》1994,6。129、《高师历史教学中加强人地关系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师范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第七卷《历史学分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30、《历史教学应加强生态意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3,4。131、《历史上的水电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3,10。132、《川滇、川黔古今交通路线择向研究》,《公路交通编史研究》1985,6。133、《贡荔古道》,《公路交通编史研究》1986,4。134、《成渝间交通发展概述》,《公路交通编史研究》1990,2。135、《“云南站赤”商榷》,《公路交通编史研究通讯》1985,6。136、《对“历史上的小巴简道”一文的商榷》,《陕西公路交通编史通讯》1985,6。137、《万胜入滇之界首何在?》,《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5,2。138、《三峡历史地理考证三则》,《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6,1。139、《隋唐石门道之石门辨误》,《重庆史学》1985,2140、《重庆古史二题》,《重庆史学》1990,1。141、《李永和蓝朝鼎起义川南战事补正》,《重庆史学》1991,2。142、《四川地方史的可贵探索》,《重庆史学》1992,2。143、《云南荔枝种植分布的历史考证》,《史志文摘》1985创刊号144、《神州何处妃子笑》,《文汇报》1986,8,12。145、《历史上的阴平道与阴平邪道》,《文博》1994,2。146、《四川古代栈道初步研究》,《四川文物》1988,1。147、《米仓道的踏察与考证》,《四川文物》1989,2。148、《关于“汉白帝城位置探讨”有关问题的补充》,《四川文物》1996,3。149、《四川屏山神木山祠考》,《四川文物》2001,11。150、《四川汉源县水井沟皇木采办遗址考》,《四川文物》2011年,6151、《重庆荔枝考》,《四川果权科技》1988,1。152、《中国栈道》,《百科知识》1990,2。153、《从地名看四川地区历史时期的芭蕉生产》,《地名知识》1990,2。154、《唐宋四川馆驿考》,《成都大学学报》1990,4。155、《元代四川站赤汇考》、《成都大学学报》1991,4。156、《南方丝绸之路灵关、石门关考辨》,《成都大学学报》1992,3。157、《南方丝绸之咱路线的再探索》,《成都大学学报》1994,3。158、《“老四川”区域的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成都大学学报》1999,2。159、《中国西南2000年来五种亚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变迁及影响》,《自然资源》1991,2。160、《历史上中国西南华南虎分布变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1991,2。161、《历史时期三峡移民与经济开发》,《经济地理》1992,4。162、《野生印度犀在西南的灭绝》,《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版)1992,2。163、《南方丝绸之路丝绸贸易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3,4。164、《现代历史地理学对中国经济建设的作用》,《科学··社会·经济》1992,3。165、《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看现在三峡经济开发》,《科学··社会·经济》1994,2。166、《明清西南丝绸之路国际贸易》,《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2。167、《清初四川虎患》,《文史杂志》1993,2。168、《巴蛇食象新考》,《文史杂志》1993,6。169、《“全蜀艺文志”的作者考》,《文史杂志》1996,5。170、《古代西南的溜索》,《贵州文史丛刊》1994,6。171、《三峡开县秦巴古道研究》(合作),《三峡大学学报》2013,4。172、《历史时期重庆政区地名得名渊源初探》(合作),《三峡大学学报》2013,3。173、《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规律及其特点》(合作),《三峡大学学报》,2012,3。174、《三峡地区教育历史与现状的思考》(合作),《三峡学刊》1995,4。175、《三峡移民与川西南开发的新思路》(合作),《长江论坛》1997,3。176、《汉中石门应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文史知识》1997,3。177、《一部富有时代特色的区域通史》,《探索》2003,2。178、《清代巴县档案中的皇木扎筏转运个案》,《舆地考古与史学新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80、《环境驱动与中国早期文化空间演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18。181、《巴文化在今社会中的烙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8,2。182、《重庆佛图关名实及地理定位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中的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183、《贵州威宁石门坎田野调查反映的环境变迁》,《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184、Three scroll maps of the jinshajiang and the qing state copper transport system ,Nanny kim ,Mining monies,and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societies, 2013-08。185、《中国古代图像史料运用的实践与理论建构》,《人文杂志》,2014,7,15。186、《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思考》,《光明日报》,2014,9,24。187、《成化<重庆郡志>和万历<重庆府志>考》,《中国地方志》,2010,2,20。 (1)杂文1、《口舌田野》,《三峡论坛》,2012,6。2、《田野随笔》(1),《三峡论坛》2013,1。3、《田野随笔》(2),《三峡论坛》2013,2。4、《奇幻地理的山水人文》,《国家人文地理》,2008,4。5、《生活在辣椒时代》,《中国国家地理》2005,1。6、《重庆火锅——天下第一锅》,《中国国家地理》2014,2。7、《巴与蜀——四川盆地托出的“双子星”》,《中国国家地理》2014,2。8、《中国辛辣文化与辣椒革命》,《南方周末》2002,1,24。9、《首先是要适宜生存》,《南方周末》2000,10,19。10、《三分天下四川人:成都人、重庆人、老四川人》,《重庆晚报》,2001,8,26。11、《盆地意识与暮气传统:比较四川、重庆人与云南、贵州人》,《重庆晚报》2001,9,30。12、《看古今巴蜀人体质容颜如何变化》,《重庆晚报》,2001,11,25。13、《移民:文化传播的酵母》,《北京日报》2003,4,14。14、《历史与现实——三峡经济开发与重庆发展战略》,《西南工商报》,1997,4,1。15、《诸葛东渡金沙江以后》,《四川日报》,1987,6,22。16、《重庆直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西南工商报》,1997,6,19。17、《亿万斯年,沧桑巨变》,《中国三峡》,2008,1。(2)杂论1、《陈可之:画家笔下的三峡世界》,《中国三峡》,2008,12。2、《中国学术评价体系与系统三题》,《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1。3、《维护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沉思》,《学术界》,2000,3。4、《拍案惊奇——一个文抄公的抄书理论》,《社会科学报》,2002年12,5。(3)序跋1、《麻城孝感乡——巴蜀荆楚共同的心灵家园》,凌礼潮《明清移民与社会变迁》,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2、《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序》,杨伟兵《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3、《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序》,严奇岩《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巴蜀书社,2009年。4、《西南史地发刊词》,《西南史地〉第1辑,巴蜀书社,2009年。5、《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中国人文田野发刊词》,《中国人文田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丽江历代碑刻辑录与研究序》,杨林军《丽江历代碑刻录与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7、《于微深处的宝藏——活在重庆的宝贝序》,阿蛮、黄家骢《活在重庆的宝贝》,重庆出版社,2011年。8、《清代广西生态变迁研究序》,郑维宽《清代广西生态变迁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三江文化年鉴》序,刘基灿《三江文化年鉴》,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汉水流域及蜀道历史地理研究》序,马强《汉水流域及蜀道历史地理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1、《巴蜀旧影》序,山川早水《巴蜀》中译本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2、《中国历史地理文献导读序》,杨光华、马强《中国历史地理文献导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学校一般都会有校刊 干嘛一定要三峡大学的?准备读这个学校?

1、《唐代诗人咏湖北》,独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2、《李白史迹考索》,独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3、《唐人生卒年录》,独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4、《杜甫研究丛稿》,独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出版。5、《李白求是录》,独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6、《四大奇书研究》,独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出版。7、《孟浩然研究》,独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8、《唐代诗人婚姻研究》,独著,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年出版。9、《唐代诗人探赜》,独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10、《全唐文作者小传校考》,独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11、《唐宋词史论稿》,独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出版。12、《先唐诗人考论》,独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出版。13、《王维新考论》,独著,黄山书社2008年出版。14、《孟浩然大辞典》(主编),黄山书社2008年出版。15、《唐代文学探论》,独著,黄山书社2009年出版。16、《唐后乐府诗史》,独著,黄山书社2010年出版。17、《宋金元诗通论》,独著,黄山书社2011年出版。18、《杜甫研究新探》,独著,黄山书社2011年出版。19、《孟浩然研究论丛》(主编),黄山书社2011年出版。20、《商周逸诗辑考》,独著,黄山书社2012年出版。21、《王辉斌学记》,黄山书社2012年出版。22、《李白研究新探》,独著,黄山书社2013年出版。 1、《李白诗中之“龙山”考》/《天府新论》1986年1期。2、《李白蜀中行踪杂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7年1期。3、《李白与王昌龄交游考索》/《天府新论》1986年4期。4、《李杜初识时地探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1期。5、《莫愁本事说略》/《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2期。6、《<蜀道难>探索——兼论李白一入长安待居的时间与游踪》/《李白研究论丛》,巴蜀书社1987年3月出版。7、《李白东涉溟海未至剡中考辨》/《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8年12期。8、《孟浩然入京新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8年5期。9、《陆文学交游考略》/《天府新论》1988年3期。10、《陈子昂死因新探》/《陈子昂研究论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12月出版。11、《陈子昂死因及雪狱探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5期。12、《<江南逢李龟年>为李白作》/《李白研究论丛》第二辑,巴蜀书社1990年12月出版。13、《<金瓶梅>研究四说》/《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0年6期。14、《学术中的误区与误区中的学术——重评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文学遗产》1990年3期。15、《<金瓶梅作者为李开先考>质疑》/《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8期。16、《李白长流夜郎新考》/《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17、《袁氏兄弟与〈金瓶梅〉抄本新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3年1期。18、《陈子昂北征与〈西还〉诗作年新考》/《陈子昂研究论集》第二集,香港·中国与世界出版公司1993年3月出版。19、《〈全唐文〉作者小传校考》(三)/《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20、《李白究竟在何地奉诏入京》/《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2月出版。21、《〈西游记〉祖本新探》/《宁夏大学学报》1993年4期,又载《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3期。22、《李白〈苦雨〉诗再考订——兼及三入长安说的证据问题》/《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合集本,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23、《李商隐卒年新考》/《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1期。24、《孔巢父与李白、杜甫交游考》/《齐鲁学刊》1994年2期。25、《杜甫诗歌:中国古代学者诗的范本——以其近体诗为研究的对象》/《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3期。26、《柳宗元妻室中的几个问题》/《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3期。27、《别具匠心:唐诗的制题艺术》/《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5期,又载《中国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12期。28、《孟浩然生平研究综述》/《四川大学学报》1995年1期,又载《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5年8期。29、《诗序合一:唐诗创作的新潮流——唐代诗序体鸟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2期,又载《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5年8期。30、《李白在四川思想究综述》/《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2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5年8期。31、《刘禹锡妻室考辨》/《吉首大学学报》1995年2期。32、《建国以来李白研究述要》/《齐鲁学刊》1995年3期。33、《再论〈西游记〉祖本为〈西游释厄传〉——对吴圣昔〈商榷〉一文的质疑/《宁夏大学学报》1996年1期。34、《李白在安徽研究综述》/《中国李白研究》1995年、1996年集合刊本,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35、《治杜如治经——评〈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天府新论》1996年6期。36、《建国以来杜甫生平研究综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3期。37、《二李一杜交游笺识——兼论李邕对杜甫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5期。38、《明末清初小说批评的特色与成就》/《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3期。39、《关于〈西游记〉祖本的再讨论——对吴圣昔〈评〉文辨驳》/《宁夏大学学报》1997年1期。40、《杜甫之父杜闲考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2期。41、《杜甫出生地考实》/《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4期,又载《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年3期。42、《艺术转型:杜甫秦州诗的文学特质》/《河北大学学报》1999年2期。43、《中国究竟有没有屈原》/《贵州大学学报》1999年3期。44、《再谈李白〈九日龙山饮》/《李白与马鞍山》,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45、《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考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4期。46、《明代托名小说批评叙论》/《南昌大学学报》2000年2期。47、《王维早期行事探究》/《山西大学学报》2000年3期。48、《三谈李白〈九日龙山饮〉〉——与郁贤皓、李子龙二文商榷》/《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辑,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49、《孟浩然生平事迹考辨》/《山西大学学报》2002年1期。50、《李白家世之谜破译》/《新疆大学学报》2003年1期。51、《柳永〈乐章集〉用典说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期。52、《王维开元行踪求是》/《山西大学学报》2003年4期。53、《李孟交游详考》/《千年诗魂,蜀道李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54、《词起源于中唐诗客论》/《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6期。55、《唐宋词分派研究述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1期。56、《王维“亦官亦隐”说质疑》/《王维研究》第四辑,辽海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57、《柳永生平订正》/《南昌大学学报》2004年5期。58、《王维转官吴越考略》/《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5期。59、《柳永词艺术成就新论》/《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5期。60、《苏轼豪放词在北宋的尴尬》/《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6期。61、《论王维的乐府诗》∕《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5期。62、《谢灵运与佛教的关系》(与人合作)∕《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6期。63、《晋宋人物白石词——南宋“骚雅词派”系列研究之二》∕《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2期。64、《元稹诗集整理中的若干问题》∕《古籍研究》2006年卷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65、《周邦彦“清真雅词”论》∕《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3期。66、《论英雄词人的“变调”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3期。67、《长安为花间词始地探论》∕《唐代文学研究》第12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68、《宋代女词人词作述评》∕《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5期。69、《论玄学与谢灵运山水诗》∕《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6年4期。70、《周邦彦与南宋词人》∕《江汉大学学报》2007年2期。71、《鲍照:刘宋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6期。72、《〈王维集校注〉若干问题举隅》∕《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3期。73、《三曹雅好乐府的原因及其乐府情结述论》∕《乐府学》总第2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74、《李白与王维未交游原因探析》∕《中国李白研究》2008年集,黄山书社2008年10月出版。75、《“稼轩体”与“稼轩风”辨识》∕《辛弃疾研究论丛》,山东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76、《论王维的佛教诗》∕《三峡大学学报》2008年3期。77、《金元诗人与唐诗的关系探论》∕《江淮论坛》2009年2期。78、《金元诗歌的变唐特色与成就》∕《三峡大学学报》2009年2期。79、《南宋诗歌的变唐历程与特色》∕《长江学术》2009年3期。80、《元代乐府与铁崖本色》∕《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4期。81、《论孟浩然与佛教及其佛教诗》∕《江汉大学学报》2009年4期。82、《李白赠内诗述论》∕《中国李白研究》2009年集,黄山书社2009年12月出版。83、《论张祜与唐代题咏诗——兼论张祜的佛教诗》∕《华夏文化论丛》总第四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84、《蔡邕蔡邕生平与创作年表》∕《古籍研究》2009年上下卷,总第55——56期,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85、《宋金元奉使诗探论》∕《江淮论坛》2010年2期。86、《唐后乐府诗的界定与分类》∕《江汉大学学报》2010年2期。87、《大唐题咏诗创作第一人:论张祜的题咏诗》∕《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年5期。88、《〈元诗选〉的文献学价值》∕《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3期。89、《元初三大诗人群体的乐府诗创作》∕《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3期。90、《〈中州集〉的文学史意义》∕《三峡大学学报》2010年4期。91、《明初乐府诗的创作趋向与特点》∕《西华大学学报》2010年4期。92、《唐后乐府诗与音乐的关系》∕《聊城大学学报》2010年4期。93、《辽金时期的乐府诗述论》∕《宁夏大学学报》2010年4期。94、《论明代的竹枝词创作》∕《天府新论》2010年5期。95、《也说王维开元天宝间的行迹——<王维开元天宝间行迹考>一文评析》∕《学术界》2010年12期。96、《宋人的乐府观与乐府诗创作》》∕《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年12期。97、《唐代诗人生平中的几个问题——就陈子昂、王维、权德舆生平研究答诸生疑》∕《三峡论坛》2011年1期。98、《论宋代的“吴体”创作与特点》》(与人合作)∕《长江学术》2011年2期。99、《论元代乐府诗的入乐问题》∕《西华大学学报》2011年4期。100、《论宋金元的杂体诗创作》∕《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5期。101、《岂能如此“释疑”——略评<温庭筠代作事释疑>一文》∕《文化学刊》2011年5期。102、《明代的拟古乐府创作及其褒贬之争》∕《阅江学刊》2011年5期。103、《论唐代的佛境风物诗》∕《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1期。104、《元初的“宋金遗老”及其诗歌创作》∕《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1期。105、《清代的海外竹枝词及其文化使命》∕《阅江学刊》2012年1期。106、《宋代诗人周紫芝及其诗歌综合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1期。107、《再谈杜甫的婚姻问题——简评<杜甫妻室问题辨正式>一文》∕《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3期。108、《还是多读一点书的好——略评<学术考辨与文史涵养不可或缺>一文》∕《学术界》2012年5期。109、《论元代的诗派及其宗唐复古倾向》∕《江淮论坛》2012年4期。110、《论乐府与歌行的关系》∕《长江大学学报》2012年8期。111、《汪象旭与“西湖文人集团”——<西游记>祖本为大略堂本再探讨》∕《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6期1112、《历代孟王优劣论简述》》∕《唐代文学研究》总第10辑(2004年)。113、《王维的边塞之行及其边塞诗》∕《唐代文学研究》总第13辑(2010年)。114、《“前乐府”及其在先秦的创作》∕《西华大学学报》2013年2期。115、《唐代诗人的乐府观》∕《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2期。116、《明清时期“水浒传序”述论》∕《聊城大学学报》2013年3期。117、《论“前乐府”的批评》∕《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3年2期。118、《蔡邕与<琴操〉及其题解批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3期。119、《论何良俊的戏曲学理论》∕《阅江学刊》2013年3期。120、《论曹氏父子乐府观之形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4期。121、《唐代新乐府诗派的批评理论》∕《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4期。122、《论元代诗人杨维桢的古乐府观》∕《宁夏大学学报》2013年5期。123、《陶渊明未曾交游谢灵运原因探考》∕《栗里论陶》,江西美术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124、《夏商周“乐府”考论》∕《学术论坛》2013年8期。125、《金代诗人的乐府观与乐府批评》∕《民族文学研究》2013年6期。126、《刘次庄<乐府集〉及其题解批评》∕《西华大学学报》2014年1期。127、《胡震亨的“唐代乐府论”》∕《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1期。128、《郭茂倩<乐府诗集〉的乐府批评》(与人合作)∕《聊城大学学报》2014年1期。129、《王世贞<艺苑卮言>的乐府诗论》∕《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1期。130、《周紫芝新乐府观述论》∕《阅江学刊》2014年2期。131、《左克明及其<古乐府>的题解批评》∕《学术论坛》2014年3期。132、《徐献忠与<乐府原>考释》∕《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3期。 1、《还诗人的历史真实于当代——王辉斌的李白研究述评》(马若冰)/《绵阳师专学报》1996年年1期。2、《略谈王辉斌的杜甫研究》(魏天民)/《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6年年4期。3、《从“知人”到“论世”的全过程探索——王辉斌教授的唐诗研究述评》(沈小川)/《贵阳金筑大学学报》1997年年2期。4、《评<杜甫研究丛稿>》(龙建国)/《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0年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5、《评<李白求是录>》(张春义)/《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1年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6、《一部极富学术个性的专著——评王辉斌教授<孟浩然研究>》(房日晰)/《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2年1期。7、《多元求是、创见迭出——评王辉斌教授<孟浩然研究>》(赵海菱)/《襄樊学院学报》2002年3期。8、《王辉斌与孟浩然研究》(魏延晖、赵英华)/《襄樊日报》2002年12月24日4版。9、《笃实谨严、博雅精详——评王辉斌教授<四大奇书研究>》(徐兴菊)/《襄樊学院学报》2003年3期。10、《李白研究的又一新著——王辉斌教授<李白求是录>评介》(阮堂明)/《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3年3期。11、《唐诗个案研究中的力作——评王辉斌教授<孟浩然研究>》(文师华)/《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1期。12、《孟浩然研究的拓新与集成——评王辉斌教授<孟浩然研究>》(李云琦)/《唐代诗人婚姻研究》附录一,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年出版。13、《孟浩然研究的丰硕成果——评王辉斌教授<孟浩然研究>》(周相录)/《唐代诗人婚姻研究》附录一,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年出版。14、《<李白求是录>提要》(张明非等)/《唐代文学研究著述集成》第五卷,三秦出版社2004年出版。15、《<杜甫研究丛稿>提要》(张明非等)/《唐代文学研究著述集成》第五卷,三秦出版社2004年出版。16、《视角独特、新见迭出——评<唐代诗人婚姻研究>》(崔际银)/《唐都学刊》2004年6期。17、《洞幽烛微、创见迭出——评王辉斌<唐代诗人婚姻研究>》(萧兰英)/《荷泽学院学报》2005年4期。18、《唐代文学研究的四部曲——评王辉斌<唐代诗人探赜>》(孙微)/《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6期 。19、《<唐代诗人探赜>》(李德辉)/《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6年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20、《耕耘在唐宋文学领域的新收获——评王辉斌先生<唐宋词史论稿>》(徐燕婷)/《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1期。21、《评王辉斌先生<唐代诗人探赜>》(李园)/《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2期。22、《王辉斌<唐代诗人探赜>平议》(沈文凡、周菲菲)/《云梦学刊》2007年3期。23、《评〈唐代诗人探赜〉》(陈才智)/《中国文学年鉴》2006年版,中国文学年鉴出版社2007年出版。24、《我自写我的词史——王辉斌新著<唐宋词史论稿>读后》(欧明俊)/《贵阳学院学报》2007年4期。25、《新出词籍介绍·唐宋词史论稿》(彭国忠)/《词学》第十八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26、《王辉斌先生<先唐诗人考论评议>》(孟修祥)/《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12期。27、《探幽发微、补苴罅漏的<先唐诗人考论>》(杨栩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6期。28、《评<王维新考论>》(黄震云)/《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9年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29、《<孟浩然大辞典>学术研讨会综述》(高新伟)/《襄樊学院学报》2008年10期。30、《评王辉斌先生<先唐诗人考论>——兼及作者三十年的治学之路》(吴中胜、史元梁)/《襄樊学院学报》2009年4期。31、《评<唐宋词史论稿>》(欧明俊)/《宋代文学研究年鉴》2006——2007年辑,武汉出版社2009年出版。32、《王辉斌先生<唐代文学探论>评议》(孟修祥)/《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10期。33、《求新求是,精益求精—评王辉斌<王维新考论>》(陈冠明、黄晓静)/《运城学院学报》2009年6期。34、《开拓疆域 填补空白—评王辉斌教授〈唐代诗人婚姻研究〉》(高新伟)/《运城学院学报》2010年4期。35、《乐府诗研究领域的新拓展——评王辉斌<唐后乐府诗史>》(苗菁)/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文学网”,又载《三峡论坛》2011年5期。36、《王辉斌<宋金元诗通论>述评》(萧晓阳)/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文学网”,又载《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期。37、《<孟浩然研究论丛>序》(傅璇琮)/《孟浩然研究论丛》,黄山书社2011年8月出版。38、《<王辉斌学记>序》(傅璇琮)/《阅江学刊》2012年3期。39、《关于唐后乐府诗的发展、范畴及规律性特点——读王辉斌<唐后乐府诗史>所想到的》苗菁)/《乐府学》第7辑,学苑出版社2012年出版。40、《评<杜甫研究新探>》(吴振华)/《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12年辑,又载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文学网”。41、《王辉斌<宋金元诗通论>评议》(汪超)∕《宋代文学研究年鉴》2010——2011年辑,又载《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期。42、《商周逸诗辑考的开拓意义及其学术价值——王辉斌教授<商周逸诗辑考>述评》(沈文凡、林琳)∕《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期,,又载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网”。44、《<商周逸诗辑考>的学术启示》(傅璇琮)∕《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15日,又载中国社科院“中国文学网”,并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中国社会科学战线网”转载。45、《唐后乐府诗史的原创研究——读王辉斌<唐后乐府诗史>所想到的》(傅璇琮)∕《文汇读书周报》2013年12月29日,又载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文学网”。46、《汉宋之学结合的结晶——评王辉斌<王维新考论>》(马连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网”。47、47、《王辉斌教授<李白研究新探>出版》(姬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网”。

三峡论坛期刊是核心吗

查知网及有关资料,有以下几个刊物,因为百度不允许写邮箱。只能发刊物介绍和资料。1,《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是三峡大学主办的以水电工程技术为主的学术刊物。主要栏目:水电论坛、土木工程、机电工程、信息技术、化学与生命科学、数理研究。2012版科技核心期刊。2,《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原名《湖北三峡学院学报》)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三峡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刊物。 主要栏目:博导论坛、三峡文化与经济、经济研究、文学研究、思想政治、理论与教育研究、历史研究、语言文学研究。3,《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双月刊)创刊于2009年,是由三峡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主要栏目:百家论坛、三峡文化研究、水电文化论坛、水文化研究、生态与环境资源、移民研究、武陵民族研究、三峡田野、屈原研究、昭君研究、杨守敬研究等重点专栏。4,《实用医学进修杂志》(季刊)创刊于1973年,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三峡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开设有医学进修专题、学术窗口、医师园地、中医药园地、卫生预防、学生园地、医学新知等10余个栏目。资料来源:学术资讯网如果我们的答复能帮到你一点,请及时采用给分。

这个太多了,有上百种!以下是根据影响因子结合引文量及“二八律”选出的18种核心期刊,其IF均高于,所占比率约20%。可供读者投稿和检索参考。(1)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ANNU REV PLANT BIOL)《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年评》创刊于1950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2;国际刊号:1040-2519;综论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影响因子为。(2)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TRENDS PLANT SCI)《植物科学趋势》创刊于199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C0008;国际刊号:1360-1385;为从分子生物学到生态学的基础植物科学研究提供跨学科论坛。影响因子为。(3) Plant Cell (Plant Cell)《植物细胞》创刊于1989年,全年12期。原版式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1040-465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 侧重于植物发育的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分子和遗传基础方面的研究。影响因子为。(4)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CURR OPIN PAANT BIOL)《植物生物学新见》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C0084;国际刊号:1369-526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urrent Biology Ltd., 84 The Obalds Rd, London WC1X 8RR, England。影响因子为。(5)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ANNU REV PHYTOPAYHOL)《植物病理学年评》创刊于1963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9;国际刊号:0066-428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nnual Review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6) Plant Journal (PLANT J)《植物杂志》创刊于1991年,全年24期。原版刊号:588C0082;国际刊号:0960-7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td., Journal Subscriptions,刊载植物分子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7) Plant Physiology (PLANT PHYSIOL)《植物生理学》由美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创刊于192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0032-08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USA. ED: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刊载本学科以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成果。影响因子为。(8)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PLANT MOL BIOL)《植物分子生物学》创刊于1984年,全年18期,16开,每期80页。原版刊号:582LB071;国际刊号:0167-4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Journals Department, Distribution Centre刊载植物分子生物学与植物分子遗传学基础理论和遗传工程方面的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影响因子为。(9)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 (CRIT REV PLANT SCI)《植物科学评论》创刊于1983年,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B0010;国际刊号:0735-26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RC Pres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10)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PLANT CELL ENVIRON)《植物、细胞与环境》创刊于197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84页。原版刊号:588C0072;国际刊号:0140-779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td.刊载绿色植物生理学,包括植物细胞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环境生理学、农作物生理学和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11)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MOL PLANT MICROBE IN)《分子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创刊于198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56页。原版刊号:582B0109;国际刊号:0897-028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研究论文和评论,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遗传学、微生物和植物的共生作用及其对栽培植物、野生植物和植物产品的影响。影响因子为。(12)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J EXP BOT)《实验植物学杂志》创刊于1950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24页。原版刊号:588C0002;国际刊号:0022-0957;发行出版机构地址: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生理、生化、生物物理、实验农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植物学家、园艺学家、土壤学家、环境与海洋生物学家。影响因子为。(13)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PLANT CELL PHYSIOL)《植物和细胞生理学》创刊于1959年,全年12期,16开,每期250页。原版刊号588D0057;国际刊号:0032-078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日本植物病理学会,T170-8484日本东京都丰岛区驹ごめ1-43-11;发表高等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与生化以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14) New Phytologist (NEW PHYTOL)《新植物学家》创刊于1902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56页。原版刊号588C0055;国际刊号:0028-646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学各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与书评,涉及生物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化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学科。影响因子为。(15) Planta (PLANTA)《植物学》创刊于1925年,全年15期,12开,每期96页。原版刊号:588E0003;国际刊号:0032-093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Platz3, D-14197 Berlin, Germany;刊载植物生物学原始论文,侧重分子细胞生物学、超微结构、生物化学、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形态发生、生态环境生理学、作物技术、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影响因子为。(16)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J PLANT GROWTH REGUL)《植物生长调节杂志》创刊于1982年,全年4期,18开,每期66页。原版刊号588E0008;国际刊号:0721-759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报道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生化学、林学、园艺学和农学中有助于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最新发现,侧重除莠剂在内的天然和全盛物质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影响因子为。(17) Phytopathology (PHYTOPATHOLOGY)《植物病理学》创刊于1911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126页。原版刊号:588B0006;国际刊号:0031-949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研究论文,图像精密。影响因子为。(18) Austral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UST J PLANT PHYSIOL)《澳大利亚植物生理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全年8期,18开,每期100页。国际刊号:588UA002;国际刊号:0310-784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SIRO Publications, 刊载植物生理学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简报。涉及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等。影响因子为。

核心期刊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认的核心期刊有北大、南京大学、社会科学院三大体系,还有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科技核心等。目前在国内一共有7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不是核心期刊。

三峡大学杂志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11.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12.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13.其他:请勿一稿两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审查。审查通过编辑部会通知您一般杂志社审核时间是1-3个月:如果要是到我中心给你论文代发请详细看。

李声权简介 李声权,男,译审,湖北宜昌人,曾系中国图书馆学会、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湖北省科技写作研究会、湖北省科技情报学会会员、宜昌市翻译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曾任图书馆馆长、调研员。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当过中学语文教师,后调往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工作,先后任《水电科技情报》杂志主编、《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主任兼主编、《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调研员,兼俄语教师。三十多年来,除编辑工作外,还从事翻译工作。在国内50多家报刊上发表科技、科普、图书情报、文化教育、文艺等方面译作凡一百多万字。1997年翻译了苏联儿童文学集《飞行员之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与人合译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参考手册(非预应力)》(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翻译出版了童话故事集《隐形帽》(湖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李声权,男,译审,湖北宜昌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曾任湖北恩施县中学语文教师,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图书馆馆长、《水电科技情报》杂志主编、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校区)学报主任兼主编、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调研员兼俄语教师。曾系中国图书馆学会、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湖北省科技写作研究会、湖北省科技情报学会会员、宜昌市翻译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三十几年来,除从事行政和编辑工作外,还从事翻译工作。在国内五十多家报刊上发表科技、科普、图书情报、文化教育、文艺等方面译作近两百万字。1997年翻译苏联儿童文学集《飞行员之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翻译《前苏联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设计与施工》(与人合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翻译俄罗斯现代童话故事集《隐形帽》(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译海微澜——翻译作品选》(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2015年翻译儿童科幻小说集《神秘星球之旅》(四季出版社)。

作者简介】李声权,男,译审,湖北宜昌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曾任湖北恩施县中学语文教师,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图书馆馆长、《水电科技情报》杂志主编、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校区)学报主任兼主编、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调研员兼俄语教师。曾系中国图书馆学会、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湖北省科技写作研究会、湖北省科技情报学会会员、宜昌市翻译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 三十几年来,除从事行政和编辑工作外,还从事翻译工作。在国内五十多家报刊上发表科技、科普、图书情报、文化教育、文艺等方面译作近两百万字。1997年翻译苏联儿童文学集《飞行员之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翻译《前苏联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设计与施工》(与人合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翻译俄罗斯现代童话故事集《隐形帽》(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译海微澜——翻译作品选》(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2015年翻译儿童科幻小说集《神秘星球之旅》(四季出版社)。全文 0 3

中国三峡杂志

国内影响最大的绝对是人民日报,其次是光明日报、解放日报 。但我跟喜欢《南风窗》杂志。

我认为要看你的目标群是什么,如果就是想面向所有人群,那当然是日报,晚报类的报纸媒体,但是如果你的目标群是有深度的一些青年人群,那么我认为有思想的报纸: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有深度的杂志:南风窗

福建地区:福建日报 海峡都市报 海峡生活报

宜昌《三峡文学》:宜昌市云集路21号。《三峡文学》是一本由宜昌市文联主办,三峡文学杂志社出版以三峡地区为主面向全国发行的文学类刊物。刊物分为〈爱着〉〈忙着〉〈快乐着〉〈活者〉〈痛着〉〈思想着〉几个版块,以关爱生命 伸张爱情为内容定位。主要面向国家公务人员 社会名流 教师 知识女性 成功人士等。是一本品格男人的心灵史,成熟女性的枕边书。与众多流行杂志相比,本杂志既保留了传统文学杂志的艺术性思想性,又能符合大众口味。是一本兼具高雅性与流行性,思想性与通俗性的都市新杂志。 武汉《知音》: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湖北知音传媒集团(邮编:430077)《知音》杂志创刊于1985年。高举“人情美,人性美”的旗帜,坚持“篇篇可读、期期精彩”的精品办刊意识。锐意求新,开拓进取,始终把握着时代的脉搏。多层次、多方位、多视角地展示社会生活中真实与广阔的精彩画面,赢得了读者厚爱,月发行量高达680余万册,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之一;当代最受欢迎的中国期刊之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最新排名第五位。《知音》杂志创刊20多年以来,多次受到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局的表扬和嘉奖,被评为历届全国优秀期刊,荣获国家期刊奖,进入“全国百种社科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武汉《长江文艺》:430077,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417号武汉《芳草》:430010,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公园44号武汉《今古传奇.故事版》:430077,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路417号武汉《写作》: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

  • 索引序列
  • 三峡论坛杂志还有吗
  • 三峡论坛期刊
  • 三峡论坛期刊是核心吗
  • 三峡大学杂志
  • 中国三峡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