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美国园艺学报官方网站

美国园艺学报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

美国园艺学报官方网站

很简单,在你熟悉的领域写你熟悉的东西即可。它们经常征稿。最好用电子邮件发稿,效率高、回复快。这里顺便给你介绍一些经验及注意事项,也许可以提高命中率:稿子后,要有完备的联系方式:作者名字、署名、地址、电话、邮箱,QQ什么的都要详细,以便编辑联系你啊!要是没有这些,发了你文章,难找你拿米米啊!还有,详细的联系方式是编辑鉴定作者是不是抄袭稿子的一个重要依据。发电子邮件,得注明投什么栏目,写上你名字和稿子名字。不要心血来潮,写稿子要积累,写稿前,你要多了解、研究你投稿杂志。包括杂志定位,板块情况、目标人群、栏目的风格、栏目设置、字数等。做到有的放矢。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所所长)1911年2月生,广东省台山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6-1983年任北京市农科院蔬菜所所长,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副所长、所长,曾任中国园艺学会、北京市蔬菜学会副理事长,《园艺学报》副主编,中国农科院顾问,第二届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64-1969年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1978-1983年北京市第五届政协委员等。延安时期,积极从事以品种引种为重点的园艺和经济作物的农业科研工作,选育出优良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等70多个新品种进行推广。推广的甘露西瓜由于质量好,周恩来总理将该瓜空运到重庆招待客人。1939和1940年连续两年获陕甘宁边区模范妇女的荣誉称号。1943年在陕甘宁边区《解放日报》发表了种菜法、番茄王等文章。1958年参与筹建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蔬菜所成立后,任副所长主持全面工作(无正所长),在研究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带领科技人员进行蔬菜品种资源搜集、育种、选种、防治病虫害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此后,在研究所两次下放北京市,两次回中国农科院的机构变动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研究室,配齐相关专业和人才。1962年,组织专家研究编制了1963-1972年我国蔬菜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了在以后十年中蔬菜科技工作的重点研究课题和目标。1962-1963年组织召开了全国性的蔬菜育种研究座谈会和蔬菜品种资源研究座谈会。1965年选育出质量好、商品率高的洋葱品种540号、601号。1978年主持了马铃薯研究组工作。1983年,主持六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研究课题,选育出早熟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京丰1号。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参加编写了《中国蔬菜栽培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等著作。《中国蔬菜栽培学》获1990年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所长)1929年7月生,北京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1956年-1960年在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园艺系果蔬育种教研室读研究生,获苏联生物学副博士学位。1953年-1955年在华北农业科学院研究所园艺系蔬菜研究室工作。1962年-1970年和1978年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工作;1960年-1962年和1970年-1978年下放在北京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工作。60年代以后先后任番茄品种选育项目主持人、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还兼任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顾问,中国地膜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花卉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食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展览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发明奖评委会特邀审查员,《园艺学报》主编,《中国蔬菜》主编,日本国科学基金会国际奖国外推荐人,农业部蔬菜专家顾问组组长, 农业部、轻工业部罐藏番茄加工适应性研究协作组主持人。任六五、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蔬菜新品种选育技术课题第一主持人,八五第二主持人,农业部重点课题蔬菜花卉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主持人。截止到1999年,主持、参加番茄育种研究工作,先后育成北京10号、早粉2号、大粉1号、大粉2号、大黄1号、蔬研11号、中蔬4号、中蔬5号、中蔬6号、中杂4号等10余个番茄新品种。其中早粉2号是我国最早育成、推广面积最大的早熟粉果品种。代替了国外引入的早熟品种,并成为早熟番茄育种的优良亲本,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参与对全国番茄病毒病毒源鉴定及株系分化研究。1997年该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任所领导期间,在中国农科院率先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为本所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74年以来倡导并与其领导一起组织了全国蔬菜科研协作攻关,全国蔬菜杂种利用科研协作,对推动这些方面的研究和推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六五、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蔬菜新品种选育技术课题,对改善我国蔬菜生产和供应,减少农药污染有重要意义,大大提高了我国蔬菜抗病育种工作水平。1997年,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授予他中华农业科教奖、农业科研奖。主持或参加撰写的专著10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有:《中国蔬菜栽培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中国主要蔬菜抗病育种进展》、《中国农业科技四十年》以及《中国蔬菜科学技术发展战略设想》、《蔬菜科技和生产现状及其建议》等,其中《中国蔬菜栽培学》一书1990年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所长)1938年11月出生,江苏省启东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62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之后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工作,1979年任该所副所长,1980年任所党委副书记,1986年任所党委书记,1988年任所长兼所党委书记,1994年11月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1997年担任农业部第五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园艺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长,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理事、副理事长,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学会副理事长。1995年至2001年期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60年代中至1978年主要在四川渡口基点工作,任基点组长,推广蔬菜科研成果,主持番茄等蔬菜作物育种,为当地工矿区蔬菜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回院后,继续从事番茄杂交育种研究。配置出-批优良杂交组合。截止到1994年,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期间主要从事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番茄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与课题组的同志一起先后育成多个番茄优良品种,其中中蔬4号、中蔬5号和中蔬6号番茄新品种先后成为华北地区中熟番茄品种中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抗病育种研究中参与了为害番茄的病毒种群及其株系分化研究;明确了番茄TMV抗性为显性基因遗传,CMV受多基因控制。先后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第三完成人)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完成人)各l项。八五期间还主持并完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助项目(获资助65万美元)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近几年来还主持国际遗传资源研究所资助项目不同类型芋头种类资源的RAPD和酶谱分析,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白菜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均取得重要进展。培养硕士、博士生多名,发表论文30余篇,任主编出版著作3部。1979年-1994年,先后担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党委书记期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率先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为蔬菜花卉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所长)蔬菜遗传育种专家。1939年9月3日生于湖南衡阳,中国共产党党员。1964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同年8月份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先后任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所党委书记。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轻纺环境学部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农业转基因安全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十五863计划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园艺学报主编,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农学院等学校的兼职教授。1970年开始从事甘蓝遗传育种研究,1970-1971、1978年至今任甘蓝育种课题组组长,与课题组同志一起,70年代初在国内首先突破甘蓝自交不亲和系。1973年育成我国第一个甘蓝杂交种京丰一号。后又相继育成不同类型的甘蓝新品种20余个,并在全国30余个省(市、区)广泛推广,种植面积占全国甘蓝总栽培面积的60~70%。1979年在国内外首次发现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 90年代突破甘蓝雄性不育系选育与利用技术,选育出一批不育株率及不育度达到100%、经济性状及配合力优良的甘蓝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和孢子雄性不育系。并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出5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甘蓝新品种,并开始大规模进行制种利用。80年代以来,先后主持或参加科技部、农业部、北京市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多项科研课题。包括国家科技攻关专题、课题,863计划子课题,农业部科技重点项目、948项目,北京市科技重点项目等。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立项、咨询、评估。 截止到2004年,主编或参编科技著作10余部,主要有《甘蓝栽培技术》(1991年)第一作者;《中国蔬菜抗病育种进展》(1996年)副主编;《蔬菜优质高产栽培的理论基础》(1999年) 副主编;《蔬菜学》(2004年)主编。先后在《Euphytica》、《中国农业科学》、《园艺学报》、《中国蔬菜》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生10余人。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奖励11次。其中1985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第二名), 1991及1998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第一名),获发明专利2项(第一发明人)。1986年获人事部授予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8年获首都劳动奖章、1988年和2001年两次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10月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获人事部杰出人才一等功奖励、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所长)博士,研究员,中国共产党党员。1979年9月入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读书,1983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1983年8月入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学习遗传育种,1986年7月毕业获硕士学位,1986年7月至今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工作, 1988年8月-1993年10月任助理研究员,1993年11月-1999年2月任副研究员,1999年3月至今任研究员,1996年2月获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博士,1997年3月-2000年11月任副所长,2000年11月任所长,2001年12月31日至今任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马铃薯育种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16项,已主持筛选出10余份炸片炸条品质优良新品系,参加或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中薯1号、中薯2号、中薯3号、中薯4号4个马铃薯新品种,为发展二季作和冬作农业提供了技术基础;在2n配子遗传与育种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控制花粉形成的有效基因为2-4个的新观点,此结果已在国际权威刊物发表,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并获1998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主持人)。作为主要执行人之一承担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项目,被UNDP、经贸部、农业部评为完成得最好的单位之一;1998年参与筹建美国百事集团-中国农科院农业发展中心并开展合作,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开展科技扶贫,在深入贵州贫困县多次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贵州省推广脱毒马铃薯温饱工程国务院贵州扶贫项目,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推动了科技扶贫工作,受到中央领导、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肯定,2000年获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次参与国际组织的项目评估和专家顾问活动。1997年同团中央青农部、中青农村发展中心一道发起了建设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活动,社会影响较大。任副所长期间,分管科研、科技成果开发、国际合作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本所国际合作项目总金额达100多万美元,为提高该所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知名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截止到2004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4篇,其中获奖论文3篇、39篇为第一作者,参加编写著作11本,约100万字 。

SCI期刊,挺不错的!我有个朋友投的就是这个,不过是找的熟人,速度挺快的HortScience,园艺科学(美国),这个刊物在整个园艺学刊物中并非很出名的刊物,影响因子较低,所以与其它刊物(美国园艺学报,英国园艺学报)比较起来应该比较容易。通常情况下审稿会在2个月左右结束,之后如果是小修,那么大概再需要一个月就差不多知道消息了;如果需要大修和重新审稿,就再需要大概2个月。之后接受定稿也要一个月吧,而且这个刊物是双月刊,每年6期,所以要想印刷发表出来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我看了你说的研究内容,投HortScience符合他们之中soilmanagement部分的内容要求,不过应该还有其他方面的刊物,比如plantandsiol或者土壤科学方面的问题。其实作为一个要毕业的研究生,你应该最清楚那些刊物属于你的选择范围,因为你平时的文献阅读让你对自己的研究有一个大体定位。多数情况下文章都是可以发表的,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刊物。同时你在写作的时候也需要引用相关的文献,从那些文献所载的刊物,你也应该有个大体的目标刊物。通常情况下在开始写一个文章的时候,心里应该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刊物,之后根据这个刊物的文章风格和格式进行书写,之后修改尝试投稿。因为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关于hortscience的具体准备稿件和投递稿件的信息请参看他们网站的介绍:详细研读,并在准备稿件的时候严格遵守提到的格式,会让稿件的接收几率更高,速度更快。注意,sci的发表往往细节决定失败,所以要有耐心。同时在论文投稿版应该有比较全面的,关于初次投稿和准备稿件的注意事项及相关诀窍。

北方园艺杂志官网

S6-5 北方园艺 投稿须知 《北方园艺》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主管、黑龙江省园艺学会和黑龙江省农科院主办的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普及相结合的园艺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多年来已形成了自己的办刊特色,受到全国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第一线等科技人员和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欢迎,既是科技人员技术交流和发布佳篇新作的信息平台,也是园艺种植户的致富帮手和秘籍锦囊。本刊凭借自身的翔实内容和丰富的载文量一直置身于 全国自然科学(中文) 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等行列, 并 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 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华艺电子出版事业群收录 。 从 2007 年第 1 期起,《北方园艺》页码增至 170 页,扩大了信息发布量,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术交流。本刊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来稿及时处理;并秉承择优择新、鼓励后学的方针,对科研结题项目、优秀博、硕士论文稿件优先发表;对时效性强对生产具有极强指导意义的文章可在当期发表。同时欢迎作者、读者能对本刊的办刊形式和内容提出宝贵意见。 本刊辟有试验研究、栽培技术、专题综述、设施园艺、园林花卉、生物技术、植物保护、贮藏加工、食用菌等栏目。来稿要求文责自负、杜绝一稿两投;稿件要求具有创新性、材料翔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炼等特点。欢迎投稿! 为加快审稿进程,免除周折,保证您的论文能够及时进入学术审查程序,编辑部对来稿提出以下具体要求,请您仔细阅读,敬请悉心合作! 1、文章书写格式 试验研究论文: 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正文第一页脚注(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参考文献。英文题目、英文姓名、英文单位全称、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综述类文章 :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正文第一页脚注(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参考文献(不少于 5 个)。 栽培技术及经验交流类文章 :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正文、正文第一页脚注(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参考文献(可选)。 2、文章题目 要求 20 字以内,不带有副标题。 3、正文脚注 基金项目 :标明课题来源,并提供项目编号;不是也回答:否。 作者简介 :请提供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学历、职称、研究方向、现从事工作、作者电子信箱、电话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如有需要可附加作者照片并详细介绍。可以加入通讯作者简介。所有作者须注明所在单位全称、城市及邮政编码。书写英文姓名时采用姓前名后,姓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名为两个字时,中间加一短横“ - ”线,例如: LIU Li, LIU Li-jun 。 4. 参考文献 文献序号请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排序,并在正文引用处加注右上角标,需符合著录规范。如,引用期刊著录顺序为“ [ 序号 ] 作者(列前三位作者,中间用逗号“,”, 3 人以上列出前 3 人后加等) . 题目 [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 . ”。 例如:“ [1] 张君,王萍,李丽彦,等 . 中国兰花 [J]. 北方园艺, 2005 , 06 : 26-29. ”。 引用普通图书 [M] 著录顺序(包括会议论文集 [C] 、资料汇编 [G] 、学位论文 [D] 、报告 [R] 、参考工具书 [K] 等)为“ [ 序号 ] 作者 . 文献提名 [ 文献标识类型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起止页码(可选) . ”。 例如:“李西开 .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1983:22-25. ”。 5、文章各级标题 正文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 可用至三级标题。如一级标题为 1,2,3…… ;二级标题为 …… ;三级标题为 …… 。 6、计量单位 要符合国家标准,如 a( 年 ) 、 d( 天 ) 、 h (小时)、 min (分钟)、 hm 2 (公顷)、 kg (公斤)、 t (吨)、 m 2 (平方米)、 m (米)、 cm (厘米)、 667m 2 (亩)、 kg/667m 2 (亩产量)等。 7. 图表要求 所有表格请制成三线表,制图去掉背景及网格线,去掉图及图中标注的框,字体最小用 6 号字,应能在 word 文档中打开并修改。 Excel 作图要带数据源。 8. 特殊说明 来稿尽可能精炼语言,篇幅最多不超过 6000 字,技术类文章在 3000 字以内; 凡是急需发表的论文,请在文中说明最晚发表时间,以免延误。 本刊已加入 CNKI 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等电子期刊网络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以上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稿件一经刊出,即赠送每位作者 1 本样刊。 . 本刊投稿务必发送电子版,请在稿件后注明:联系人姓名、单位、地址、邮编、电话、 E-mail, 投寄日期及要求。凡是电子信箱投稿者,本刊将在 3 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初审意见, 7 个工作日后回复学术审查意见, 10 个工作日未见回复者,请与本刊电话或 Email 联系。 务请各位作者认真阅读本刊征稿简则,并按要求投稿。 来稿请寄 : 150086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 368 号 黑龙江省农科院《北方园艺》编辑部 联系电话 : 联系人:黄峰华 贾丹萍电子信箱:

北方园艺是A刊。《北方园艺》创刊于1977年,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黑龙江省园艺学会、黑龙江省农科院主办的园艺核心期刊。《北方园艺》主要报道果树、 蔬菜、 瓜类、 花卉 、食用菌类等栽培方面的科研成果。

北方园艺一官网登录不进去,是因为北方园艺的官网系统出现了故障,目前还在修理中。

直接通过邮政汇款,只要是北方园艺给的通知,就不会出问题, 为北方园艺投稿信箱,现在可以通过网站投稿,只有这两个方式为该期刊的正规投稿渠道,只要是这两个渠道的信息,就可以汇款了,不会爱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官方网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从1995年开始,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1997年第5期,由每期64页变更为80页;2001年第4期,由普通16开本变更为国际大16开本;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四大”后,2003年1月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更名为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后,2004年1月,由每期80页增至112页;2006年1月,又由每期112页增至144页;2007年1月,再次由每期144页增至176页,不断增加论文刊登数量。

1、首先应贴合当下文章论述观点安全现状,发表原创性成果(包括综述和研究型论文)。2、论文要文字简练、对象明确、观点鲜明、数据准确、逻辑清晰。3、最后在《学报》官网下载最新论文模板,排版以6页左右为宜。

刊名:中国安全科学学报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SJ)主办: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周期:月刊编辑:从文网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3-3033CN:11-2865/X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创刊时间:1991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化学文摘(美)(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管理学报官方网站

最快一天拒稿,一般三天以内。

《管理学报》创刊于2004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管理学核心期刊。 据2018年5月24日《管理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管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有72人。

《管理学报》主要栏目有中国管理论坛、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与财务管理、会计学MIS&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管理学报》还开设了“管理学在中国”、“争鸣与反思”等特色栏目。其它栏目包括“组织与战略”、“创新与创业”、“营销与服务”、“信息与知识管理”、“物流与运作管理”、“管理与文化”、“环境与社会”等。《管理学报》的“管理学在中国”栏目荣获湖北“特色栏目”期刊奖。

北京大学图书馆系统网站看。您可以通过登录北京大学图书馆系统网站找到电子资源板块,搜索管理学报即可。管理学报是中国管理科学领域的重要刊物,在网站可以随时查看。

陶瓷学报官方网站

国家级特色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陶瓷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江西省特色专业:雕塑、能源与动力工程、产品设计、美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工商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

江西省品牌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陶瓷艺术设计、雕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能源与动力工程、设计、工商管理、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

江西重点建设学科

江西省高水平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设计学

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惟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有资格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硕士(学士)学位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陶瓷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学校前身是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1947年设置专科建制的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成为当时江西省五所专科高校之一;1958年设置普通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是原轻工业部所属的八大轻工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和江西省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198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校概况:学校现有湘湖等三个校区,占地2000余亩。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文博学院等11个教学院(部、系)及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独立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研究生1321人(博士生78人),留学生近百人,已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专任教师78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339人、博士170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水平人才50余人,各类国家级艺术大师26人次,各类省级专家人才近200余人次。

学科专业:学校设有48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覆盖了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历史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注重艺工并重、艺工商交融,突出“设计艺术和陶瓷工程”优势,构建形成了“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与机电、陶瓷经济与管理”三大优势特色学科群,精心培养从陶瓷材料、设计、制造到管理的全产业链高水平专门人才。“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美术学”学科进入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设计学”成为江西省高校学科联盟首批牵头学科。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设计学”“美术学”2个学科位列全国第十、江西省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位列江西省第二,学校综合得分位列江西省第四。

教育教学: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1个。学校坚守“脑手并用、科艺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将“三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衔接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合一”的独特育人氛围。近年来,学生先后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200余项,其中,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4项、最佳创意奖、最佳人气奖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金奖、全国税法知识竞赛金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良好,自主创业率高,连续六年位列全省高校第一,学校荣获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先进单位。2018年,学校《“三创合一、艺工商融合”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再次彰显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特色。

科学研究:学校始终致力于陶瓷材料、生产工艺、装备技术创新研究,建成了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首个)、陶瓷新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级科研服务平台和绿色陶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29个省部级科研服务平台以及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学校拥有国家陶瓷质量检测中心、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中心、全国陶瓷信息中心和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形成了全方位服务并引领陶瓷产业发展的完整支撑体系,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标志性成果,制定、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30余项,推动现代陶瓷工业体系的构建和陶瓷产业的升级发展。学校与全国各大产瓷区、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300余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了我国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环境友好型陶瓷透水砖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江西、广东、山东、广西等产瓷区推广应用,为国家建设海绵城市提供材料支撑。2016年,学校教师课题组《用于水处理的高性能陶瓷膜》项目荣获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江西省唯一)、《基于序列信息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类型预测》项目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科技部科技服务业行业试点单位(江西省唯一)。学校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陶瓷》、《陶瓷学报》和《中国陶瓷工业》等学术期刊,享誉国内外陶瓷界。

核心期刊不管是那个期刊,最快也是需要6个月左右

陶瓷学报是SCI。《陶瓷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由景德镇陶瓷大学主管主办的陶瓷类专业学术期刊

据2018年9月《陶瓷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陶瓷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有55人。据2018年9月21日中国知网显示,《陶瓷学报》共出版文献2545篇、总被下载422962次、总被引11794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据2018年9月2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陶瓷学报》载文量为1937篇,被引量为7508次,下载量为90784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陶瓷学报》影响因子为。

栏目方向:

(1)报道内容:

《陶瓷学报》主要报道该学科的学术论文、科技报告研究简报、学术动态、文献综述、陶瓷美术理论与作品。

(2)主要栏目:

《陶瓷学报》主要栏目有陶瓷材料科技类论文,兼及陶瓷机械、陶瓷窑炉及陶瓷艺术类学术论文。稿件包括陶瓷材料及工艺、陶瓷机械、陶瓷标准与检测、陶瓷艺术及理论等,涵盖先进陶瓷、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古陶瓷、艺术陶瓷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陶瓷学报

  • 索引序列
  • 美国园艺学报官方网站
  • 北方园艺杂志官网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官方网站
  • 管理学报官方网站
  • 陶瓷学报官方网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