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自己去搜
请结合给定资料,联系社会实际,围绕你对“给定资料7”中划线句的理解,以“你我共建,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思路清晰,结构严谨;(3)语言流畅,书写工整;(4)总字数800-1000字。
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针对这一变化,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工作也需与时俱进,只有共建、共治,才能共享美好生活。
共治共建共享需要转变政府角色,从划桨者变为掌舵者。划桨和掌舵的区别在于,是否给市民足够的空间。市民是城市的见证者也是经历者,他们对于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更有发言权,如快递小哥穿梭在街头巷尾更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所在街区的情况,成为城市共享共治的新生力量。政府从“划桨者”向“掌舵者”的转变,需要引导全社会居民共同参与,形成“多中心治理模式”,政府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调动起各方主体参与社会建设和治理的能动性,才能更好的实现共治共享。社会的改革发展需要政府从大处着眼、从全局统筹,更需要市民从小处着手、从细节把控。
共治共建共享需要正视政府与市民的关系,从“你和我”到“我们”。政府和市民的关系从来不是对立的,二者都是城市治理中的重要一环,只有政府和市民合力,才能下好城市治理这盘棋。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的“三民”活动政府从老百姓的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民活动”的开展,是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提意见、评议政府工作的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提升了政府效能。市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烈,在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政府做到“事事有回音”,是我们的共同努力,才让城市的建设更加美好。
共治共建共享需要激发群众热情,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路长制”方案具体,操作流程明确,责任主体清晰,建立了“发现问题、现场处置、情况上报、指挥调度、落实整改、结果反馈”全闭合的工作“回路”,社区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得到较大的提升。“五十五条巷子”发动景区物业管理公司实行“百商联勤”模式,组织并指导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范,成立老党员工作室,利用群众力量,解决老百姓和游客的难事和纠纷。
共治共建共享不是一句空谈,是需要政府应转变角色、处理好政府与市民的关系,并激发群众热情。城市治理的优化,往往就是经由政府和市民之间的互动,一点一点积累,一厘米一厘米推进,通过共治、共建的良性互动,将会共享城市治理的成果。
城市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新模式——近域城市整合研究王士君 高 群 王 丹摘要 市场机制下的生产要素流动以及经济发展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走向,改变了近域城市间要么行政协调、要么纯粹竞争的传统相互关系,代之以“整合并共同繁荣 ”这一新的发展模式。以前期实证研究为基础 ,从理论上论述了城市整合的背景、理论内涵和城市不整合的状态特征 指出制度创新、生产要素互补、企业集团化 、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共享共建是近域城市整合的动力机制和“结节点”同时还提出了“成长三角” 、 “雁行式” 、 “多极式” 、“双核式”等近域城市整合发展模式 。关 健 词 城市 整合 模式1“近域城市整合”的提出及理论内涵城市间距离缩短 ,大城市群崛起并左右区域经济,这是近年我国区域与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特点。目前 ,我 国有 大城 市 万 人 口 以 上个川 ,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与现代化交通通讯手段的双重推动下 ,形成了诸如京津唐 华北 、沪宁杭 华东 、辽 中南 辽宁 、成渝原 四 川 、深广 广东 、厦泉漳 福建 、青济 山东 、长吉 吉林 、哈大齐 黑龙江 等众多城市群。这些 由地域邻近的两 、三个大城市为主体组成的大城市群—即近域大城市,是区域存量资本和生产要素高度集聚的地区,是区域未来发展的生长点和增长极。然而 ,与城市群崛起的同时, “过分追求局部利益而忽视甚至破坏整体持续发展 ’ , ,也成为当前我国区域与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大城市聚集地 区 ,受局部利益驱动 ,城市间相互作用的负面后果更为严重 。在世界经济日益走向区域化 、集团化的今天 ,大城市间这种不整合关系,不但严重制约 了城市 自身的发展 ,也破坏了相关区域的发展。因此 ,探讨区域城市群体的整合机制和模式 ,促进地区合作关系的形成 ,成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前沿性的问题。“整合”一词 源于 地质学 英文为或者 ’ ,现 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 、经济学的研究。 “社会整合”是指调整社会中不同因素的矛盾、冲突和纠葛,使之纳入统一体系的过程川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分立而又有联系的单位通过相互适应,遵循相 同的行 为规范 ,从而达到团结一致 ,形成一个均衡的体系 “文化整合”是指相异的或矛盾的文化特质在相互适应以后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文化体系 “经济整合”是指对产业结构 、经济的组织结构等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和重组 ,提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优势互补 ,从而增强竞争力 。而“近域城市整合”则是指地域毗邻的城市间,建立在合作、竞争和控制三维框架下 的动态 的、可调控的可持续发 展过 程。“整”是“合”的前提 , “合”是“整 ”的结果 , “整 ”是开始,“合”是相对的、暂时的均衡。而“整”与“合”所产生的效应即是“发展 ” ,发展是整合的最终 目标。城市是 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的复合体,城市整合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 。 群体中的城市彼此都存在差异 ,差异的存在是整合的内在基础 。基于差异的整合,是城市相互作用从无序到有序、从无机到有机、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最佳方式。城市的整合基于互补和共享 ,是以多元主体和异质性因素的存在为前提的。整合并不抑制多元状态 ,而是增进多元主体和各种异质性因素的交往和联系。整合是拓宽城市生长点和生存空间的切入点 ,是对现存城市关系格局 的一种 突破。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 、彼此联系 、协同作用 ,在空间形态上就表现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点一轴一面系统的融合。通过整合不仅可以改变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也能够改变和塑造城市自身,整合是形成有序结构和网络化的必要途径 ,是寻求城市间固有的规律性的手段 。 当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每个城市都追求自身利益 ,都想扩大 自己的影响范围。这是整合的障碍 ,也是整合发展的意义所在。也正 因为此 ,整合发展中的宏观调控 、规划或计划协调手段必不可少。无论是区域 ,还是城市,在很大程度上 ,整合是一种政府行为。因为城市 间的排斥、竞争和磨擦需要整体的调控以及必要的约束和限制。 “协调”和“一体化 ”这两个概念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替代“整合”一词 ,但是“整合”比这两个概念更具包容力、灵活性和力度。整合包括被整合者的相互协调 ,但不限于协调 ,它还包括磨合、调控、约束甚至 限制。整合并不排斥竞争,如果整合方式合理 ,合作与竞争都是形成有序的积极因素。在整合过程中,竞争的一般概念必须深化拓宽。 “竞争”一词 的丁文词源意为“共 同追求” ,这一涵义更相似于合作的概念 ,而不是冲突性的对抗行为这一狭隘的概念。合理的竞争能促进专业化和创新发展 ,但是不受控制的竞争 盲 目竞争行为会阻碍协调 ,过多的控制又会抑制创新 ,三者都适度才会在整合中形成 良性循环。2 近域城市整合的动力机制和“结节点”,在经济活动中,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或依存关系不是暂时的,而是连续不断的,他们的相互作用动静结合、反复进行。每个城市都会发现他们处于一种类似的“囚徒的困境” ,不整合的发展方式将使各方的整体利益受损。如果存在一个相互沟通的渠道 ,那么对城市群体来说,合作意向是各方的最佳选择 。在无限次“博弈”的过程中,各方都有机会影响竞争对手的行为 ,只要各方都关心未来的收益 ,那么不整合所产生的后果就足以说服各方采取有效的策略,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对待整合,城市群体中的各方就会取得最优效益。各方的着眼点应是他们在整个过程中的总体利益而不是某一阶段的局部利益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整合的目标是总体利益和各自利益都较大。要实现这一 目标需建立针对 目标的分析评价反馈系统和实施管理协调系统 ,通过这两个系统的引导与制约使 目标与结节点 推动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深化,从而使整合的过程不断深化。在这个大的系统中,会不断的有新的结节点加入整合过程 ,目标也处于经常的更新之中,整合的目标和结节点都是在不断变化 中的要素,分析评价反馈系统和实施管理协调系统也相应的不断升级优化,这其中包含着保证整合进行的触发机制和整体协调机制。近域大城市之间的整合必须构建这样的作用机制才能保证整合的有序进行。这里的“结节点 ”实质是指城市整合的切入点,既有要素含义 ,又有空间区位意义 。因为在现有条件下 ,近域大城市的整合很难 自发形成,必须在制度、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凸显整合的结点 ,也就是探索城市间协作、交流 、发展的生长点 ,城市间进行整合的“锲合点 ” 。它们可以是城市之间通过交流而产生的具有进一步扩散价值和作用的推动性政策、推动性产业和特殊的地域。 “结节点”不仅使城市 自身获益 ,也使城市群体的发展水平提高,其社会经济活动服务于整个城市群体。如制度上的创新 、生产要素的互补 、企业的集团化 、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 、共享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从地域上看,城市的边缘区 、城市群体间共享性的基础设施所在地等已经在发挥整合结节点的作用。制度创新制度确定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则 ,主要包括政策和体制两个方面。我 国的大城市仍 以单位所有制 、就业终身制等传统的社会体制维持社会的运作,社会体制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 ,应通过职能分工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城市的调控和管理体制、财税体制、户籍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坚持制度创新,建立具有更高运行效率的经济运作机制和社会组织机制 ,来打破城市之间要素流动不畅的局面 ,创造更有力的制度环境,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态势,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期城市间经济关系的整合所必须的,也是首先需要解决的 。生产要素互补在城市群体中,由于资源享赋的差异 ,各城市在生产要素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互补,某些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初级生产要素上比较丰富,如 自然资源、初级劳动力资源等 ,某些城市的高级生产要素较有优势,如资本、高级技术人才、科教机构 、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网络等。城市间通过推动生产要素的互补 ,加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合理配置 ,从而使生产要素得到高效利用 。企业集团化改革开放以来 ,企业 已经逐渐成为独立的市场行为主体和区域经济的运行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集团可以逐渐发展成为城市之 间连接的桥梁。企业集团可以股权、资金 、技术、销售为纽带 ,统一控制与支配企业的生产经营 ,采取多种联合形式,有效的突破城市 间的行政壁垒 ,解决城市群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通过存量调整和资产重组等方式推动国有资产从劣势企业 向优势企业转移,形成跨城市、多方位、多层次的协作 ,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城市主导产业在城市间的相互渗透 ,建立产业间的密切联系 ,构造更为灵活的产业体系,在互动互补 的过 程 中实 现 各城 市 主 导 产业 的共 同发展 。从而达到经济整合发展的目的。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近域大城市群体可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凭借市场机制的作用协调城市间的经济社会活动 ,谋求共同发展。市场发育成熟、市场体系健全 、市场规则合理 ,城市群体内外的资源才能得到优化配置。这个市场体系应包括各种生产要素,其 中最重要的是资本市场和人才市场。因为一个功能完善的资本市场对整合经济条件各异的大城市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有利于城市群体利用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 ,人才的 自由流动有助于实现各城市在市场上的效率和公平。共享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城市的空间格局具引导作用 ,基础设施的布局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都涉及较大的区域范围而不仅仅局限于市区或城市本身。科学、高效率的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以及 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对城市群体的持续 、健康、快速发展非常重要。基础设施与生态的共建和共享使各城市共同分担责任和利益 ,摆脱仅从 自身利益 出发的局限性,避免了不合作的方式使各方的整体利益都受到损害。3 城市间不整合的状态特征城市经济职能趋同,分工不合理 ,产业同构化长期的行政壁垒阻碍城市间的横向联系以及同一区域资源结构的相似性,是造成城市工业结构雷同、产品结构类似、技术结构相同的主要原因。城市之间普遍缺乏合理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 ,城市之间重复建设并争原料、争市场 ,从而导致城市分工不明确 在城市开发区建设方面也表现 出专业化不 明显的特征 ,对产业配置缺乏宏观调控 ,各种类型的开发区结构雷同。这些现象总体上导致城市经济职能趋同、分工不合理 、产业 同构化 ,因而整个城市群体的发展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 ,难以发挥整体效应。城市群体内市场屏障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市场体制尚不完善 ,市场的作用 尚未达到理性水平 ,其在生产、管理和流通领域中的基础作用受到 限制 ,实际上各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封锁和割据。市场的分割使竞争力本就脆弱的国内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 ,由此带来 巨大的经济损失。僵硬的行政区域管理系统人为地将经济活动束缚在按行政隶属的条块中,导致经济的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各城市作为独立的行政区 ,为追求 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往往采取行政手段实施地方保护 ,直接干预经济而不考虑整个区域的经济环境 在外 向型经济中各自为战,在吸引外资和引进项 目上竞相低价恶性竞争,从而损害了城市群体的整体利益。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由于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大城市的集聚和迅速扩张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预大大加强 ,人地矛盾日趋激烈 ,而且各个大城市的经济结构大多 向重型化发展 ,长期以来环境的治理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使本来就很脆弱的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尤其是市际的交叉污染相互扩散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往往造成区域整体环境质量下降。如辽中南城市群的工业废气排放不仅造成低层大气污染 ,还形成酸雨危及东北地区各省 长江三角洲素以“江南水乡”著称,但京杭大运河、淮河污染和太湖富营养化的问题已经危及城市居民的饮用水,苏州、无锡、常州市内河道早 已鱼虾绝迹 地面水源严重污染 过量开采地下水也造成区域性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和极为严重的地面沉降现象。缺乏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城市规划自成一体各城市的城市规划多以 自身行政区范围为界 ,往往不考虑区域整体发展状态 ,追求 自成体系,各大城市间缺乏应有的整合。这样既难以保持和发扬各城市的特色和优势,也难以形成整体区域经济网络。城市规划着重于条条 ,缺乏有效处理块与块 、条与块之间建设发展问题的协调机制 ,使区域发展 中的许多现实间题得不到解决 。交通网络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大城市的交通通讯情况 比中小城市发达 ,但是由于各地交通网络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仍 旧难以满足城市群体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需求。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体内虽然拥有水运 、铁路、公路 、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 ,交通线网密度和运量在全国同类区域中均为最高,但仍远远落后于本地 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 ,在综合交通运输网建设 中忽视了内河航运的统一规划 ,不但使水运的优势没能充分发挥而且使交通体系整体上难以形成网络。交通设施的建设往往未充分考虑城市群体发展的整体利益 川 。又如湖南黄花国际机场建在长沙市最北端, 增加了株洲 湘潭两市市民共享这一基础设施的难度 。企业规模偏小 ,组织结构封闭大中型企业本应在城市群体中发挥规模优势,组织产业链条和产品链条 ,但是绝大部分企业将科研 、生产 、销售以及社会服务功能都集 中于一体,企业组织结构呈现“大而全 ”的高度封闭性 ,降低 了企业对地方的经济联系和生产的社会化水平 同时 ,受部门和地方利益的制约,企业不同所属关系形成各自的利益群体 ,企业的联系与协作仍然局限于本部门和本地区 ,不注重城市群体内企业的有效和合理的经济联系 。以上这些不整合状态已经构成大城市群体健康发展的突出障碍 ,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4城市整合发展的一般模式“成长三角”整合发展模式”“成长三角”模式下的诸城市群体 ,不仅在结构形态上表现为“三角形 ” ,而且在经济发展上 由于城市规模和实力的不同也形成了以一个主角带动两个副角的稳定结构。典型的“成长三角”整合模式的城市群体有 长沙一株洲一湘潭 ,厦 门一泉州一漳州 ,武汉一宜 昌一襄樊 ,哈尔滨一大庆一齐 齐 哈 尔等。三角结构中,长沙、武汉 、哈尔滨、厦 门等,或为首府城市或为区域的经济中心 ,无论在政治地位还是社会文化发展水平,都远高于其副角城市 ,因此 ,在城市群体的整合发展过程中,主角城市可充分利用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对于不适宜发展的产业或基础不好的产业可主动转移向副角。整合的重点在于改变城市功能趋同、城市间分工不明确 、 “大而全 ”的工业发展的历史烙印,通过职能更新 ,树立主角城市的形象 ,重点发展都市旅游业 、信息产业 、金融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较高层次的产业结构 副角城市可通过突 出发展在全国乃至世界居优势地位的专业化部门巩固“成长三角”的产业实力 ‘ 。“雁行 ”整合发展模式 “雁行”整合发展模式的结构是以核心城市作为整个城市群体的“发 展极 ” ,以铁路 、公 路 、海路 、河路 、航空构成交通框架,以其他不同功能和规模的大城市为“协调极” ,形成高层次的、整体的经济网络和新型的地域生产力关系。城市群体共有的文化底蕴和城市间文化的认同与融合对于城市群体社会经济整合十分有利,并且城市之间的经济联合与协作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发展极 ”位于城市群体整合发展的“领头雁 ”位置 ,负责引导人流 、物流 、资金流 、信息流在整个城市群体中的互动运行,同时,作为创新区 ,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观念创新等,不断的向其他大城市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观念 发展极 与其他大城市形成一定的分工体系和发展梯度 ,从而在整合的过程中,有利于人流、物流 、资金流、信息流的增值循环 ‘ 。 “雁行”整合发展模式的典型大城市群体有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体包括包括上海 、南京、杭州 、宁波、苏州、无锡、常州,此七大城市分属三个省级行政区管辖 以沈阳为核心的辽东半岛城市群体,包括沈阳 、大连、鞍山、抚顺 、本溪 、辽阳 以青岛为核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体,包括青岛、济南 、淄博、潍坊、烟台以郑州为核心的河南城市群体,包括郑州、洛阳、开封 、平顶山、新乡 。“多极式”整合发展模式 “多极式 ”整合发展模式以香港、广州 、深圳 、澳门所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体最为典型 ,城市之间存在强大的吸引力和制衡关系,是一种多极化的格局。港澳和深穗之 间的合作 已有 良好的基础 ,但“前店后厂”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群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必须展开全方位的整合。因为港澳地区有大量广东移民,在文化上同深穗存在紧密的血缘联系,四大城市也各有优势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有着较为成熟的市场体制并且拥有大量高级管理 、技术人才 澳门虽地域狭小,但在旅游博彩服务业方面已取得相当成功的经验 ,而且澳门有“欧洲咨讯中心”之称,可双 向传播欧洲与澳门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信息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 中心,虽然与香港相比实力较为逊色 ,但其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的作用也是香港不可替代的,在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的研发方面也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和专业人才 深圳是群体中的第三大城市 ,虽然基础科研力量并不雄厚 ,但 由于机制灵活和政策的优惠,高新技术产业却相对发达 。所以 ,可在港、澳 、深、穗之间建立协调管理机制 ,协调有关各方的基础设施、环保及产业结构等各种问题 ,特别是各大城市之间的竞争关系。香港、澳门发挥其国际化优势 ,为整个城市群体筹集资金 ,开拓国际市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建设国际化的信息网络为主导 在工业 、科技、文教、国内交通方面以广州为主导 ,发挥广州作为华南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的地理 、历史优势 深圳则致力于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先锋。“双核”整合发展模式在“双核 ”整合发展模式 中,随着高速公路等现代交通通讯的进步 ,城市在空间上距离缩短 ,而且两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也 比较类似 和接近。问题在于各城市的单干思想 比较强烈,整合愿望淡薄。但是面临共同的困境如 资金不足 、资源曦乏 、基础设施滞后等等,单独解决这些问题 ,两市都力不从心。如果整合解决共同性 问题 ,把整合深入到各个层面 、各个环节中,发挥整体优势,两市都将从中受益。因此 ,顺从发展的客观要求,人为地促进整合进程 ,将大大加快城市群体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双核型整合发展模式中,中心和副中心之 间的整合实际上是区域 间的整合,两市的整合可以带动区域的整合。由于两市发展水平接近 ,在这种双核型城市格局中,关键在于打破条块分割 ,促进城市互补 ,特别是 目前相对较弱的城市的具体定位和策略选择 ,正确的处理与中心城市在发展中的优势互补新型合作关系。通过副中心城市的超常规发展 ,促使 “双核牵引”的崭新格局形成 ” 。与其他模式相 比, “双核 ”整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改变两市孤立发展的状态,使彼此的毗邻状态成为区位的优势 ,而不是制约。从整体角度调整和重组产业的布局 ,逐步确立城市经济综合体中的主导产业群体,形成两市之间多维度的产业转移、传递和互动。 “双核”整合发展模式的典型大城市群体有 北京一天津 ,成都一重庆 ,长春一吉林 ,石家庄一保定等等。参考文献【1】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 」北京 统计 出版社,【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建议 面对 世纪我国城市化新形势,要重视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国家 自然 科学基金委员会简报,
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国政府把工业污染防治作为环 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工业污染防治取得了较大进展。——实现工业污染防治的战略转变。70年代,中国的工业污 染防治主要集中在点源治理上。进入80年代,中国通过调整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结合技术改造,强化环境 管理等政策和措施,对工业污染进行综合防治。到90年代,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推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工业污染防治的指导思想上确立“三个转 变”,即:在污染防治基本战略上,从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逐步转变为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在污染物排放控制上,由重浓度控 制转变为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在污染治理方式上,由重分散的点源治理转变为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工业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为有效地防治 工业污染,中国政府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保护 政策,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政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政策、环保技术政策、环保产业政策等。在 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也对工业污染防治作出了明确规定。各级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地方性的工业污染 防治政策。——企业环境监督管理得到加强。中国政府通过推行环境影 响评价和“三同时”(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设施与生产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对控制新污染源起 到了显著作用。全国县以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分别达到%和%。到1995年底,全国开展排污申报登 记的城市有480个,企业万家;发放排污许可证的城市有240 个,企业万家,发证万份。1979年以来,全国共征收排污 费247亿元。——工业污染防治措施逐步完善。一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和结合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完成了一大批污染治理项目。化工、冶金、轻工、机械、电力、建材等行业积极推行清洁 生产,加速技术改造,强制淘汰了一大批污染重、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使工业生产连年增长,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效 益逐年提高。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是一个老企业,多年来,他们依靠科技进步,对资源浪费严重、排污量大的生产装置进行技术改 造,从根本上解决了多种化学品的污染。二是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区域改建,关闭、搬迁、治理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使 部分地区的污染趋势得到缓解。北京市关闭了污染严重的首钢特钢南厂,消除了市区一大污染源。上海市加强苏州河、黄浦江上 游和重点城区的污染防治,使部分城区的污染得到了治理。三是加大了污染限期治理的力度。从1978年起,国家下达的两批367 项限期治理项目及地方政府安排的22万项限期治理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四是污染防治向区域和流域综合整治发展。从80年代后期 起,中国政府分别对本溪市、包头市大气污染,白洋淀、淮河流域水污染等区域和流域进行综合整治。1995年中国政府颁布了《淮河流 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正在按计划积极推进。五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废气、废水、废渣“三废”处理能力和综合利用率。“八五”期间(1991—1995年),中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1990年的吨标准煤下降到1995年的吨标准煤,累计节约和少用亿吨标准煤,年节能率为 。1995年,全国县以上工 业企业废水处理率%,燃料燃烧废气消烟除尘率%,生产工艺废气净化处理率68. 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 值190亿元。太原钢铁公司退休工人李双良,从1983年起带领20多名老工人用了10年时间将一座巨大的渣山削为平地,解决了太原钢铁公司长期以来危害一方的重污染源,使废钢渣得到了综合利用,仅回收废钢铁就达90万吨,创造价值亿元。中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 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都来自于燃煤,使得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城市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大气污染,有些地区和城市还产生了酸雨并呈发展 趋势。中国政府已经采取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和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费等政策措施来控制酸雨。中国酸雨问题专家经过 多年的研究证明,中国内地排放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主要在境内输送,酸雨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中国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一样,无论是现在还是到本世纪末, 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国没有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具体义务,但本 着对保护全球气候负责的态度,采取了节约能源与发展能源工业并重的方针,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大力 发展水电,适当发展核电,加强地热、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污染物排放的 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速度,部分地区和城市的一些环境质量指标基本保持稳定,有的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中 国工业化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比较落后,因 此,防治工业污染仍是中国环境保护的一项艰巨任务。中国政府历来把城市作为环 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10多年来,中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19 80年全国城镇人口为19140万人,1995年达到35171万人;1980年 全国设市城市223个,1995年增至640个;城市化水平由1980年的 %提高到1995年的%。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在城市 化进程中也产生了环境污染问题,对此,中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控制,努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城市功能布局。到1995年底, 中国640个设市城市都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31559个建制镇也编制了总体规划。依据《城市规划法》,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 把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等环境保护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许多城市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在老区改 造和新区开发中,按照城市功能分区,调整工业布局,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改变工厂和居民混杂状况,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 面控制城市环境污染,建成一大批布局合理、社会服务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中国确定了52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公布了99座国 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予以重点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染防治能力。目前,全国城 市居民用气普及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20%,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率%,城市建成区 的绿化覆盖率%。在1994年,北京市投资亿元用于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50多亿元用于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日处理50万吨的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大型的大屯垃圾转运站 和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使北京市的环境面貌从总体上有了较大改观。——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从1989年 起,中国政府在全国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国家和省级政府分别对37个重点城市和330多个城市进行定量考核。 这项制度的实施,加强了各级领导对城市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并把定量考核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初步形成了市长统一领导、 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国各城市加大环境整治投资,加快建设速 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到1995年,全国建成烟尘控制区11333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800平方公里,增加公共绿地亿平方米。杭州市中东河、成都市府南河、天津市海河、上海市苏州河、南京市秦淮河、南通市濠 河等一大批城市河道经过大规模的整体改造,使城市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复苏,城市化进程推进,这一方面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着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因而有效利用能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人类的迫切任务。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后,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已普遍达成共识,逐步被引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1. 城市环境规划 城市规划概况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调整提高城市建设节约水、能源、土地等资源和治污、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纳入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市是人类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改变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集中地,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结构、人工结构、资源结构、生态环境结构四个方面的。要实现这一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城市规划就要做到如下几点: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城市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要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有机更新,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要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坚决查处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行为。要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尽快把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3)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和福利分房旧体制下形成的福利供热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新体制的需要,也是造成采暖能源浪费严重的重要经济根源。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变暗补为明补,逐步停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统包的传统用热制度,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缴费采暖,实行采暖用热商品化,采暖补贴货币化。采暖地区的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造。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提高采暖舒适度和热能利用效率。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关系广大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冬季取暖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通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包括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要将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5)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全面启动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城镇,要率先实现污水回用与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步增长;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要直接瞄准回用目标,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完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推动建筑节能由局部试点转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强化先进适用技术在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将经试点和示范工程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和部品,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2.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3]。 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相反,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反过来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4]。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的重要途径。 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1984)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诱发人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体来讲,城市生态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遵循生态学与城市规划学有关与,系统、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辩识、模拟、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掌握城币生态系统的演变及其因素,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综合布局与安排,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规划方案,调整城市人类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城市的和谐、高效、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5]。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经济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生态环境的和谐[6]。 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协调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保证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1)阈限物质法则 任何空间、资源规划均有一个“度”,要考虑“最适”和“阈限”。在规划过程中,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价值观,保证城市对生态系统的索取和废物的排放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以内,使城市的发展强度与城市的发展能力相适应,从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多样性共生原则 任何一个系统中的子系统间总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Hough评论说,“如果健康被描述为抵抗力的能力,那么多样性也意味着健康”[7]。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将城市生态系统置于整个生物圈范畴内进行规划,建立市区和郊区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城区及周边的各种生物。 (3)相生相克原则 在系统中总存在着子系统间既共存又制约的关系,一种组成要素的危害性,可能在另一生态要素上体现出来。在城市的生态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普遍联系并识别城市生态环境中各组成要素间密切的利害关系,找出现象的本质、根源,从而将这种关系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4)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原则 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降低资源的消耗率;其二是推行清洁能源、材料加大回收力度。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模式的演变,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生产工艺、产业结构设置高效能的运转系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5)预防和保护齐头并进的原则 对于已经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应对;对于未知还未表现症状的要有所预见。我国推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EIA),从根本上讲就是可持续性城市生态规划的一部分。任何一项工程实施前必须经过环境影响评价,预见其建成后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效益程度,从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同时,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该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建立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同时逐步完善绿地生态系统,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 1 使用布袋 我们去商店或农贸市场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 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箱。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 我们的家,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 是随处可见塑料袋,遇到刮凤的天 气,它们就会在空中飞舞,降落在树 枝上、河流中,影响卫生和市容。塑 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数量,占用耕地,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为严重的是塑 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进 行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仅图一 时方便,却把垃圾遗弃给子孙后代。 这样做合适吗?以北京为例,若人均 每天消费一个塑料袋(约克重),每 天就要扔掉4吨塑料袋,仅原料就价 值4万元。小小塑料袋的害处真够大。 我们从前也是用可以重复使用的菜篮 子和布袋子购物买菜的,普遍使用塑 料袋只是近几年的事。我们应该恢复 既往的优良传统。德国年轻人正以挎 布袋购物为荣,让我们也来追随这种 “绿色时尚”吧。 2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美国洛杉矶的居民,在1943年发现空气中有一种微白的薄雾,有时 带有黄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泪,这种薄雾日趋严重,但直到10年后才 找到真正的祸首——汽车。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 雾事件,前者有40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3/4 的人患病。汽车排放的废气,在每年5-10月份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形成 光化学烟雾,引起眼病、喉头炎和头疼,还降低了大气能见度,使车祸和 飞机坠毁事件增加。如今,汽车废气的治理已取得相当的成功,但数量的 急剧增长,使汽车仍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据报道,近年国内某些 大城市也出现过光化学烟雾污染。不仅如此,制造汽车的过程中也要消耗 自然资源,也要排放污染物,汽车还产生噪声等危害。而且日益增加的汽 车给城市交通造成重大压力,造成交通拥堵。这些都严重地困扰着我们的 生活,而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少乘小汽车,提倡乘坐公共汽车。 3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4 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5 倡步行,骑单车 6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7 不燃放烟花爆竹 8 双面使用纸张 9 节约粮食 10 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 11 消费肉类要适度 12 随手关闭水龙头 13 一水多用 14 尽量购买本地产品 15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6 拒绝过分包装 17 使用节约型水具 18 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 19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2O 尽量利用太阳能 21 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2 使用节能型灯具 23 简化房屋装修 24 修旧利废 25 不随意取土 26 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27 不乱占耕地 28 不焚烧秸杆 29 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 3O 不恫吓、投喂公共饲养区的动物 31 不吃田鸡,保蛙护农 32 提倡观鸟,反对关鸟 33 不捡拾野禽蛋 34 拒食野生动物 35 少使用发胶 36 减卡救树 37 不穿野兽毛皮制作的服装 38 不在江河湖泊钓鱼 39 少用罐装食品、饮品 4O 不用圣诞树 41 不在野外烧荒 42 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43 不乱扔烟头 44 不乱采摘、食用野菜 45 认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46 不鼓励制作、购买动植物标本 47 不把野生动物当宠物饲养 48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鸟类并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条件 49 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 50 不鼓励买动物放生 51 不围观街头耍猴者 52 动物有难时热心救一把,动物自由时切莫帮倒忙 53 不虐待动物 54 见到诱捕动物的索套、夹子、笼网果断拆除 55 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 56 在房前屋后栽树 57 节省纸张,回收废纸 58 垃圾分类回收 59 旧物捐给贫困者 60 回收废电池 61 回收废金属 62 回收废塑料 63 回收废玻璃 64 尽量避免产生有毒垃圾 65 使用无氟冰箱 66 少用纸尿布 67 少用农药 68 少用化肥,尽量使用农家肥 69 少用室内杀虫剂 70 不滥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 71 自己不吸烟,奉劝别人少吸烟 72 少吃口香糖 73 不追求计算机的快速更新换代 74 集约使用物品 75 优先购买绿色产品 76 私车定时查尾气 77 使用无铅汽油 78 不向江河湖海倾倒垃圾 79 选用大瓶、大袋装食品 80 了解家乡水体分布和污染状况 81 支持环保募捐 82 反对奢侈,简朴生活 83 支持有环保倾向的股票 84 组织义务劳动,清理街道、海滩 85 避免旅游污染 86 参与环保宣传 87 做环保志愿者 88 认识草原危机 89 认识荒漠化 90 认识、保护森林 91 认识、保护海洋 92 爱护古树名木 93 保护文物古迹 94 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95 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 96 控制人口,规劝超生者 97 利用每一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境意识 98 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 99 了解绿色食品的标志和含义 100 认识环保标志
小城镇建设面临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论文
随着环境的恶化,我国对于小城镇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在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出现了环境问题,本文主要对于小城镇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于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进行了简单阐述。
近些年,全世界都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大城市具有的问题,现在已经不断想着小城镇建设扩散。随着近些年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在小城镇中进行环境管理和治理也迫在眉睫,只有更好的解决了环境问题,才能使城镇达到可持续发展,更好的维持其经济的稳定进步。
1 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水域污染
近些年,随着工厂建设的增多,虽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其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吨数也不断增多,在废水中有很多污染物并不能进行化学溶解,如果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水流入江河湖泊,就会造成严重的水域污染。在现阶段的废水处理中,虽然国家对此已经进行了处理规定,但是由于废水处理的难度很大,需要投资很多,许多企业在进行废水的排放中,并没有进行预先的处理。这种情况在小城镇中更严重,由于管理部门对于废水的管理力度并不大,所以更多的企业对于废水处理并不重视。这些带有悬浮物、氮磷污染物的废水流入水域后,会给水域中的动物造成严重的伤害,也会对于地下水造成严重影响。
大气污染
随着工业生产增多,汽车使用量的增加,大气排放气体也不断增多,这些含有煤烟的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后,会给大气造成严重的伤害,加大酸雨出现的频率,加剧全球变暖的速度。
垃圾污染
随着各种行业的发展,城镇中垃圾的数量也不断增长,在这些垃圾中存在的无法讲解的物质,如果处理工作做得不好,很容易赢下地下环境,对土壤及地下水都会造成严重的损伤。
噪声污染
各种声音的出现,在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会形成噪音,对人体的伤害很严重。很多城市住宅区的噪音严重超过规定要求,对于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小城镇的主要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小城镇的进步迅速,但是随着小城镇的工业迅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环境的问题。由于小城镇的环境管理力度并不够,环境污染现象发展迅速,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健康。在小城镇中主要出现的环境问题包括以下几种:
工厂垃圾以及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在小城镇中,由于并没有垃圾集中处理的机构,所以工业生产的垃圾和人们日程生活垃圾,在处理上并没有相关规范,多数垃圾并不会经过分类处理就进行了随意的倾倒或者填埋工作,这也就造成了小城镇严重的垃圾污染,这些垃圾中存在的不可降解垃圾有很多,对于倾倒填埋区的土壤以及地下水污染严重。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小城镇进行矿产等开发的时候,并不会对于开矿进行详细的规划,并不会适可而止,在开矿过程中采矿手段落后,很可能会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在工业的生产中,对于排放气体并不会进行预先的过滤处理,所以这些气在排放后,会给小城镇的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使大气环境遭到破坏,及影响农业发展,也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污染处理设施不足给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制约,在小城镇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上,都没有很好地处理手段,所以就造成了严重的水域污染状况。
在进行畜禽养殖的过程中,养殖人员并没有对于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排泄物进行很好地处理工作,所以当这些物质直接流入农田等区域时,会给农业造成破坏,影响土壤质量,造成土壤的盐碱化。
3 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从环境系统角度看,小城镇乡村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流和信息的传递中心,以是沟通城市与乡村生态系统的节点。小城镇环境既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又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许多小城镇周围地域开阔,环境容量较大,天然净化功能炉较强,自然资源丰富。加强环境保护可以使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城市是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正处于初始阶段,小城镇的环境尚未受到很严重的污染或破坏,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现化小城镇,不重蹈发达国家早期及我国大中城市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在建设现代化城镇过程中,必须同时加强城镇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4 加强小城镇发展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加强和改进小城镇规划工作,优化城镇布局
首先确定小城镇的功能定位,从小城镇功能定位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出发做好小城镇的规划。小城镇的规划要做到几个结合:即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面、经济功能和社会生态功能、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现有能力水平与改革开发潜能的有机结合。要把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规划、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实现几个集中:即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新建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发挥项目环评的作用
小城镇新建项目一定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把关。一是要符合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二是项目要符合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要求以及总量控制目标,三是项目要建在合适的功能区。强化项目环评公众参与,认真听取公众意见。支持位于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较强、潜力较大的区域的城镇加速发展。
构建小城镇生态环保体系
要加强小城镇生态建设,大力提高小城镇绿化覆盖率,特别是提高人均拥有的公共绿地率,形成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小城镇特色。小城镇的绿化不能光种草,一是耗水多,二是生态效益不一定好。应做到草花藤科学搭配,针阔叶混交,对树种结构的选择要做到“五性”:生态性、适地性、经济性、需求性、观赏性。形成多品种、多样性、多层次,充分利用光、热、土、肥、气等资源,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的生物群落。有条件的地方,在小城镇外围还可以建设成片森林或森林带,起到生态屏障的作用。
完善好基础设施建设
应当建立与城镇发展相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大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能力。小城镇应搞雨污分流,对污水的处理要走“大中小微”结合的路子。要因地制宜广开气源,开发好清洁能源,积极发展集中供热,解决分散的大气生活面源污染问题。推广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5 结论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进步,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并且恶化迅速,如果不能对于环境问题进行合理的治理,将影响小城镇的发展速度,制约其经济的进步。所以在小城镇的管理中,管理人员必须对于环境问题进行重视,积极制定环境治理方案,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高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方案,确保小城镇的稳定、健康、环保发展。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范文篇二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社区,原是一个外来名词,源于欧美,在日本被称为地域社会,而在以前的中国又称居民小区。为此,对社区如何定义,则是第一个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其次,社区的性质和功能又受人的认识的制约。既然社区是居民集中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它就必然涉及到生活、就业、教育和娱乐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之间应如何协调、如何统筹、又如何制度化和法制化,则是社区管理体制的第一个重要课题。 一、传统城市街道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事业单位与政府脱离,单位组织与个人之间也出现了分离,使得城市社区出现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大量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功能与企业剥离。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也使得一部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职能从政府职能中分化出来,所有这些转移出来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直接由社区承担下来,社区功能呈现出社会化、多元化的趋势,城市社区建设的要求非常迫切。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还是一件新生事物,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 总结 ,不断摸索。传统城市街道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有:政治行政色彩较浓,居民自治意识不强;经济功能强,管理、服务功能弱化;管理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缺少人文建设,居民缺乏归属感等等。 二、新型社区管理的启示和 经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社区建设也在蓬勃发展,各地开始了社区管理体制的构建实践,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社区管理模式。社区管理模式是对不同类型城市在各自特色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组合基础上,实现城市高效有序运行目标的特定方式的形态概括。城市基层的政权结构、社会结构都处于动态的演变过程中,中国的社区建设应该呈多元模式进行。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深圳莲花北模式……从1999年12月28日南京锁四社区在全国第一家进行社区体制改革以来,许多城市陆续推出各具特色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这些模式各有特色,对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都具有推动意义。目前,城市基层的政权结构、社会结构都处于动态的演变过程中,各种社区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归根到底又不能脱离不同地区、不同社区的具体条件和客观实际。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必须遵循“渐次推进,梯级发展,全面带动”的思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和选择最合适的改革路径,达到政府提高管理效率、居民当家作主、社区和谐安宁的目的。 三、建设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要顺利进行社区管理体制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是准备。加强宣传教育可采取召开教育大会、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和发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努力使改革精神深入人心,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这种共识主要包括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充分认识重要性是指建设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是城市基层政权建设新的突破口,是全方位拓展社区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它有利于推动基层民主和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是关系到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要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并要树立长期作战、常抓不懈的思想,正确理解渐进规律,指望在短时期内把所有问题都解决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要作长期的思想准备,循序渐进,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并最终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和逐步完善。 (二)调整居委会管理规模,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 适当调整居委会管理规模,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是搞好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要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以及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原有街道、居委会规模作适当调整,以调整后的居委会辖区作为地域,并命名为社区。上海、深圳、沈阳、南京、青岛、合肥、石家庄、哈尔滨等城市的实验区,对街道和居委会的管辖范围进行了调整,其中以沈阳市的做法最具有代表性。沈阳在沈河、和平两个实验区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重新划分社区。新型社区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按居民居住和单位自然地域划分出来的“板块型社区”;二是以封闭型居民小区为单位的“小区型社区”;三是以职工家属聚集区为主体的“单位型社区”,四是以不同功能特点划分的“功能型社区”。这种按照居民居住的自然地缘关系,社区的资源配置,适度的管辖人口和人们的心理认同感来划分社区的方法,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可以达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加强党和政府对社区的管理 实行社区管理必须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并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社区中的促进作用和服务作用。必须加强社区各类基层党组织的联系,培养高素质的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并始终坚持党对社区建设的方向进行政治上的引导和组织上的保证。政府是社区管理中的重要力量之一,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负责制定和组织落实社区发展规划,对推进本地区的社区建设负总责。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协调企业、社团、志愿者和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解决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困难,形成社区建设工作的整体合力。在具体做法上,政府应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并在分析一些社会现象、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数量特征,以及国内外各种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指标体系,并逐步量化,以便于对各种各社区管理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监督、预测和服务。政府要现代化,政府从直接提供公共物品到对公共物品的质量进行监督和保障;居委会要民主化,居委会对居民负责,工作贴近居民。 (四)建立健全社区的自治组织 在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组织过程中要遵循“直接民主”的原则,社区自治组织应该包括社区成员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协调议事委员会等。在民政部启动的“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的试点工作中,各实验区在居民自治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做法。大力发展社区民间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居民公民化,在社区为居民服务的同时,居民要为社区作贡献。如上海卢湾区在社区内建立了社区居委会议事层与执行层的分离的工作体制;沈阳市在重新划分管辖区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自治体系,分为决策层―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招考执行层―社区委员会,议事层―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领导层为社区党组织;北京西城区建立了社区管理体系和社区中心。虽然这些组织的名称各异,但他们为如何在社区建立新的自治组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创新社区组织机构。按照“议行分设”的理念创新社区组织,创立“一会(分)两站”模式,从组织结构、性质、职能、人员、经费、场地等关键问题一一分离,理请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委会及社区服务站相互关系,创新新型的社区工作站和社区服务站两个社会组织,使社区居委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居民自治组织。 (五)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法 转变政府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须要求,也是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这就决定了政府各职能部门必须按照新体制的要求,切实转变职能,真正把赋予社区的各项职责落实到位。应理顺政府与社区、社区与社会各组织之间的关系。为规范新型社区组织运作,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和办法,明确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社区居委会的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使政府在社区腾挪出空间给社区居委会搞居民自治,培育了公民社会,积累了社会资本。政府“减肥”――将社区公共事务作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政府的责任,让其从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为间接提供公共服务,从靠设立机构提供公共服务到靠政策工具提供服务;从给钱、给物、给机构到培育各类民间组织,让民间组织承担起政府下放的职能,从而使政府的职能归位,社区的自治力量增长。在转变职能过程中,要把着眼点放在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来,放到为群众服务上来,服从大局,适应城市新体制的变化,根据社区管理的要求,切实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实现重心、权利、财力的下移,并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运作方式,把该放下去的权不折不扣的转移下去。 (六)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等的建设 一是法律支撑。目前,因无明文规定,连专家都很难说清楚社区组织的定位和性质。据统计,理论界关于“社区”的定义多达76种。这个事实,成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不得不迈的“一道坎”。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在相关法律中明确“社区”的概念和范围。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同时,应对与社区相关的1000多条法律、法规尽快进行修改和调整。有专家提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组织法》,或将它作为母法,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一些必要的细则,逐步建立、完善有关社区管理法制体系。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涉及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当前一些需要城市建设和管理只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有时存在着相互推委的现象,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合力,这就需要对一些工作进行一个明晰和划分的过程,并用制度、法规加以保证。二是改革居委会干部制度。可对社区干部实行公开招聘,通过民主选举,竞争上岗。这有利于提高居委会干部的素质,形成一支年轻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又能安置下岗职工和大中专 毕业 生,开辟新的就业 渠道 。三是加强硬软件建设,主要是指加强理论研究,加大对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知道力度。硬件建设包括对街道办事处、社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办公场所等。 (七)创新社区服务体系 各社区居委会成立社区服务站,各街道办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在社会福利中心建成了区一级社区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区、街道、社区居委会的三级社区服务网络。并对社区服务站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使其按照产业化、实体化模式运作,出台相关规定等配套措施,成立社区服务专项资金,规定政府按照购买服务项目的方式,对社区服务站从事为居民提供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区残疾人服务、社区老人服务等无偿服务进行评估、补贴,并鼓励社区服务站低偿运营,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使政府提供了品种多样的福利和服务等新公共产品。 另外,还要提供社区居民交往平台,以政府信用为起点,积累城市社区人际关系的信任基础;在社区公共事务中倡导平等和宽容的原则,强化居民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城市相应地要求改革原有的管理体制。实践已经证明,社区管理体制是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具体内容,建设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在城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在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市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一定要增强建设新的社区管理体制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追求精神需要的不断满足,在尊重历史和关注现实的基础上,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地建设,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地拓展,最终把各级各类城市都建成人们安居乐业、文明的城市,有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匡夫,李天好.论社区自治.东岳论从,2002(3). 2、奚从清.构建中国社区建设理论的框架体系.社会学月刊,2002(8). 3、夏建中.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的组织与服务,社会学,2000(7). 4、吴新叶.城市社区管理中的政府失灵,城市发展研究,1999(6).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看了“城市社区管理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 2. 社区管理论文 3. 农村社区管理论文 4. 城市社区教育论文 5. 政府管理论文范文
写基层治理论文要以某地为例,可以更好地深入研究和了解基层治理的概念,以及它在某个特定地方的实践情况。例如,可以以某个城市或乡村为例,研究当地政府实施基层治理政策的情况,以及这些政策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从调查、实地考察、参考文献等多种途径收集数据,以便更深入地分析和论证基层治理在某个地方的实践情况。
对城管执法工作存在问题的思考措施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广大市民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服务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城管执法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存在的矛盾和困难也呈上升趋势。这些问题,都是社会转型时期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是新时期形势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在适应城市的发展方面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一)齐抓共管机制尚未形成。1、综合整治靠突击。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在城市创建的目标下,遇有重大活动时,往往习惯用“运动式”的方法搞城市管理,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力量进行突击整治,短期内能取得立杆见影的效果。这期间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推诿扯皮少,市领导及相关单位也大力支持,一旦阶段性创建任务完成,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揽机构来组织落实长效管理,形成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局面。2、基层政府管理城市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城市管理点多面广,尤其在现场、现行方面,管理重心太高,往往出现“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作为城市管理主要责任人之一的区(街办)、社区、城中村(组),没有管理城市的具体责任和压力,因而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投入到基层城市管理工作中,致使管理脱节、断链,城市管理网络不健全。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很多违章占道现象背后,都有街办、村组、驻街单位的背景。如我市某街道办事处和村组的干部,有的还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带头违规“种房”、违章占道经营,甚至带头向政府提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有关部门查处时,他们一面以照顾困难名义为违章者说情开脱,私下又支持违章者与职能部门对抗,使城市管理工作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二)执法难度大。1、执法手段单一。根据《行政处罚法》和部分行政法规的规定,违章者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依法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从我国目前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看,具有上述行政强制措施权的只能由法律设定,而且只有司法机关和工商、税务、海关等少数行政机关可以实施。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了各类行政处罚,但对违章者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后续监管措施,没有赋予城管行政执法部门任何有效手段。某年5月26日,某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在审议《某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建议表决稿)》时,专门就是否取消有关“暂扣物品”的相关条款进行单项表决,最终删除了建议表决稿中“可以暂扣其经营的物品和装盛器具”内容;而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仅设置了实施罚款和责令清理、改正的行政处罚措施。现实的执法情况是,违章者对执法人员的管理根本就不理睬,罚款没钱,责令清理、改正我不干。执法人员没有什么办法强制其交罚款或强制其清理,也不能暂时限制其自由带回机关处理。这样一来,除了做工作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加以管理。2、执法效果不佳。目前,我市违反市容环境、秩序的违法行为出现以下特点。第一,普遍性。违法违章现象大量存在,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征。第二,动态性。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性质上的不确定,没有规律可以掌握,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第三,反复性。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违法行为呈现出多发性、反复性和经常性,被纠正或教育后,又重新开始,始终得不到彻底解决。这些情况,使得我们的执法人员穷与应付,疲于奔命。3、执法人员安全无保障。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执法人员的教育,要求执法人员决不能与群众发生冲突,决不允许发生打架等暴力事件,起到了较好效果。但是,不法商贩、“钉子户”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以来,我市就发生情节严重的暴力抗法15起。实际上全省乃至全国各大中城市和鄂州市的情况大同小异,甚至更严重。由于城管执法机关自身缺乏强有力的强制手段,发生暴力抗法时,只能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由于多种原因,一般都是按普通民事纠纷处理,很多都不了了之。在实践中,一些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遭受威胁,有的甚至殃及家庭;有的受伤的队员几乎都没有得到任何赔偿,给其身心带来了极大创伤,造成在日常执法过程产生了畏难情绪,而违法行为者却越来越目无法纪,无视执法人员,从而形成了“加大执法力度,就造成暴力抗法,一暴力抗法执法人员就松懈,一松懈就乱,一乱就紧”的怪圈。这种情况下,城管执法人员只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不出事,执法效果可想而知。(三)执法环境差。1、违章行为当事人认识上有误区。他们没有意识到城市管理法规也是行政法规体系的组成内容,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一样,违反了要承担法律责任。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中碰到最多的申辩理由是:“我又不偷不抢,在街边摆东西谋生,犯什么法!”他们在内心深处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导致不主动配合执法,有时纠缠、拒绝、阻碍甚至少数“钉子户”暴力抗法的事件不断发生。2、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不理解。部分市民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不理解,不配合。当执法人员对违法行为实施必要的处罚时,经常有一大帮围观群众,出于“ 同情弱者”的简单心理,乱“打抱不平”,乱起哄,喝倒彩,甚至还指责执法人员欺侮老百姓,彻底否定城管执法人员的执法行动,助长了违法行为人的底气,形成了不利于城管执法的社会氛围。给城管执法部门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3、市民的整体文明素质不高。一些市民的环境卫生习惯较差,社会公德意识薄弱,讲文明、树新风的观念还十分淡薄。一些干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不高,不少人只抱怨不参与,只指责不自责,袖手旁观而不身体力行。二、对策建议(一)积极探索城市管理长效机制。1、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有必要按照“统一指挥,条块结合,部门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成立政府的非常设机构——城市管理委员会,具有更广泛的包容性、协调性和动员性,是创建指挥部的常态化。由市长担任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委员。在区、街道两级参照市模式,街道城管委还吸收驻街较大单位分管负责人参加。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市、区城管局和街道城管科。委员会虚实结合,通过相应的规定,厘清各方面城市管理职责,将部门之间、行业之间、条块之间、上下之间与城市管理相关的横向关系全面贯通;制定城市管理的目标计划,决策城市管理中带共性的重大问题,协调推进城市管理法规的覆盖范围;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案件移交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运作高效、配合密切的城管执法联动机制,从宏观上、源头上解决城管执法职责不明、配合不好、保障不力的问题,为“大城管”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2、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网络”的模式,以及“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区街负责,交叉任职,双重领导”的原则,市级设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与市城市管理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相对集中城市管理领域的行政处罚权,归并相关行政管理职能,使之具有统筹全市城市管理和执法的能力。3、发挥街道、社区基层城市管理的重要作用。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推进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明确城区各街道办事处为城市管理的主要责任单位,促使他们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日常城市管理上来,负责本辖区城市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社区(居委会)、城中村村委会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组建工作专班,切实负责本辖区的日常城市管理工作。各驻街单位也应按照确定的范围和职责,承担相应的城市管理任务。同时,将城市管理的责任履行情况,纳入各区、街办和市直各部门的年度工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发挥“人民城市人民管”的作用。(二)建立执法保障机制。借鉴长沙、宜春等城市做法,在公安局内整合成立城市管理警察支队,专门配合支持城管执法。其主要任务是把维护治安秩序与预防和处理暴力抗法结合进行,他们并不直接参与日常的城管执法,而是根据执法需要,派警察跟随执法,发生暴力抗法时,由警察根据情况或当场处理,或带离现场,或依法采取其他强制措施,以有效制止暴力抗法事件发生,震慑违法者,既提高执法效率,保障文明执法的效果,同时又能保证经营户平等竞争,守法经营。在审判工作方面,城管执法机关有不少需要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能否迅速有效的执行,直接关系行政处罚的权威与效果。同时,随着城管执法工作的加强,所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也呈上升之势,这些都需要法院的支持。可以建立一个协调机构,法院行政庭、执行局为主,统筹安排,简化手续,加强城管执法案件的强制执行力度,并对城管执法机关进行执法指导,减少因执法行为不规范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保障城管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三)坚持疏堵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需求必然有供给,像修鞋,修自行车、缝补衣服、卖早点等,很难根本杜绝。从事此类经营活动的人员和接受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进城务工农民、下岗工人和收入不高的普通市民。这就要求管理者要从现阶段城市发展水平及人们的经济状况出发,研究疏堵结合的长效管理办法。可采取“三不”和“三分”的原则来处理,即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不影响群众生活秩序和治安的前提下,区分行业,区分区域和地点,区分时间进行规范管理和疏导。1、区分行业:如将修鞋、擦鞋、修自行车、缝补衣服等群众生活需要的服务项目,开展“送市场、送方便”等活动,纳入社区服务体系,由社区进行管理。对非法食品加工设摊,占道卖盒饭等则坚取缔。2、区分区域和地点:如在人口众多,农贸市场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地方,由街道利用空置土地设置临时性的农贸市场,引导游动摊贩进场经营。在小区里适当设置一些小型公共广告栏,疏导小广告,减少管理工作量。3、区分时间:针对早点、夜市等饮食摊群卫生状况差、出摊占道、油烟噪音扰民等问题,我们正在研究疏导管理的办法,按照统一开市、闭市时间等“8个统一”的要求,对城区早点、夜市进行定点规范,既可兼顾困难群众就业需求,方便市民生活,又可缓解执法人员与个体经营者的矛盾。(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一个国家法律化程度不仅取决于依法执法的力度,更主要通过国民的法律素质及守法自觉性来体现出来,两者相辅相成。1、树立良好的城管执法形象。需要城管执法人员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倡导文明执法,不断加大执法宣传力度,树立城管执法新形象。2、加大对城管工作的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文明城市建设,有利于城管执法出发,善于把城管执法的重点难点转化为百姓关注的热点和新闻媒体的卖点,客观、真实、准确地报道城管动态,增强城管执法的影响力和公信力。3、强化市民教育。要在群众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城市的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宣传“城市管理,人人有责;管好城市,人人受益”的观念,促使广大群众增强自律意识,自觉遵守、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爱护城市环境,理解城管,重视城管,实现全民参与、齐抓共管。
城市管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衡量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城市管理在城市文明进步中所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增强城市规划的权威性;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发挥城市建设的投资效益;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看到,经过30年改革开放,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管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同时,城市管理滞后也成为各个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信息滞后,管理被动后置,经常是由群众电话反映、信访,或者媒体进行曝光后城市管理部门才知道问题;各专业管理部门职能交叉、管理多头,造成出现问题时有的事无人管、有的事多头管的局面;缺乏对城市管理的系统、统筹考虑,局限于就事论事,搞突击式、运动式的管理,没有建立起一套长效管理的机制,使问题屡禁不止、越管越多;规划和管理滞后,城市管理各部门仍然以传统粗放式管理方式为主。 城市管理的工作越来越重,用原有的管理手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速度,如何运用高科技手段、高效能的管理方式管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目前国家批准的数字城市化建设就是城市管理方式转变的有效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达到快速响应、有效管理、转变政府服务管理职能的目的。
导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促进城市科学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每个人应该参与进来。以下是800字作文:创建文明城市,我们在行动,供大家参考。
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以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发展综合水平的全面考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促进城市科学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城市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是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赢得“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增城市政府不断地探索,发展,计划,实践。我市政府不断推陈出新,提出针对有效的宣传口号,给我们不断教育,例如“文明是把尺子,时刻衡量着你我他”,“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一连串的口号使我们的精神修养不断提高,使我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凡事贵在实践。政府不仅对市民进行宣传教育,开展关于城市形象、社会公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公益广告宣传活动,而且也举办了相应的教育实践活动。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养文明习惯、树文明形象,坚决制止不文明行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垃圾,不乱贴画广告,不乱穿马路,不乱停放车辆,不乱建乱搭棚亭房屋。
作为增城市的一份子,我们也要为“创建文明城市”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要做到语言礼貌。举止文明、尊老爱幼、衣着大方等基本要求。在公共场合绝不大声喧哗、要顾及他人感受,爱护公物,保证城市的卫生……在不同的场合,注意遵守有关规定,在举手投足间表现出文明城市的精神。有一次,我逛街的时候,乱贴的“牛皮癣”映入我的眼帘,我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把它撕掉。路过的人都说,你刚把它撕掉,不一会儿,又有人贴上去,你这样做都是徒劳的。但我说,少一块“牛皮癣”,城市的文明就多一点。文明城市的建设需要我们不断建设。话音刚落,路人纷纷加入我们的行列。
其实文明无处不在,只是大家不注意,如果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有些菜市场和小区里贴着许多文明标语。其实做到文明并不难,但是坚持做到文明就不容易了,所以,我们要以最简单的开始,从基础最起。把一座城市建设得更美好,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事。只有齐心协力,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积极的贡献,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美丽。
绿化是城市的外衣,建筑是城市的骨架,环境是城市的容貌,市民是城市的灵魂。文明城市不仅是要看她的楼有多高,街道有多宽,种了多少树,栽了多少花,搞了多少景点,更要看城市中人的素质,关注人的不起眼的细节,不引人注意的.“小事”。
梓潼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每年开大庙会的时候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此游玩,观光。作为一个梓潼人,我们就应该将一个文明的现代化城市风采展示出来,尽显梓潼无限的魅力。但是总有少数的人,随地吐痰、乱丢垃圾、说脏话,做有损于城市形象的事。有一次,我看到有几个年轻人在路边打架,说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我真想对这些人说:“你们这样做,真不应该啊,难道这样文明吗?”
“好的环境可以愉悦人,更重要的是改变人、塑造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从书上看到的一段话,是啊,要想改变城市面貌,不但要把建设搞好,还要把精神文明传播好。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建设者,城市文明离不开市民文明。作为城市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每个市民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亮色。把一座城市建设的更美好,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事。只有齐心协力,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积极的贡献,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愈来愈美丽。
我给自己提出一个要求,作为一个学生,不但要学习好,还要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培养自己的文明习惯,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作为一个市民,我们要做到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不乱穿马路、不乱停乱放、不损坏公共设施、不损害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讲粗话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做到向不文明行为告别,自觉抵制不文明言行。人们常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送人一点文明,我们的城市就会更加美丽起来。让我们携手,从“我”做起,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我们展示了城市的美,这样我们自己心里也会更美。想一想,我们的周围,不见痰迹了,没有垃圾了,言语好听了,一切变得都有秩序了,我们的心里能不高兴吗?“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这里的“我”,有你,有我,有他,是我们大家。只有我们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的城市就能变得更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文明是划分人与动物的标准;文明是一个国度兴起的基础;文明是国家软实力强大的标志;同样,文明是一个城市崛起的量度。从古至今,文明逐渐完善,强大,趋于高度饱和状态,人们的素质,城市的文化水平也逐渐趋于高水准。这便使人们对城市的文明程度有了一个评价,有了“文明城市”这样的一个称号。
“文明城市”的评定,不仅使人们对文明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促使人们更加文明,而且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和经济水平,使城市朝更快更好更稳方向发展。文明城的创建,离不开大家的努力,离不开政府的付出,更离不开我们积极参与的态度与决心。
“文明城市”称号为城市赢得了更多人的肯定,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发展经济,有了更好的形象去面对全世界。城市建设力度增强,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升高。就拿一所高中学校来说,“文明城市”对它的影响十分巨大。临沂三中作为临沂一所高中老校,在育人方面已经很成熟,校园环境也十分优美,经过“文明城市”的创建,把校园五大常规要求落实地更彻底——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安安静静、板板正正、平平安安;严格遵从“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施行从细、从严、致高、致远的管理理念,将文明城的创建推向了一个新的风口浪尖。临沂三中被山东省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临沂市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临沂三中的校徽采用对比鲜明的红色和蓝色,象征着热情和智慧。蓝色图案形如纷飞的鸽子,自由奔放;又如奔腾的海浪,生生不息;又似一只张开的手,托起冉冉升起的太阳,象征着发展中的临沂三中必将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就像发展中的“文明城市”——临沂,也必将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文明城”的创建使我们每个人感受到城市的热情,城市的无限魅力,让每个人生活在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沐浴最灿烂的、最温暖的阳光。着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齐心协力,努力拼搏来完成。
其实,我们不需要做多伟大的事,只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随手捡起一片废纸就可以为创城做贡献;随手关掉一盏费电的灯,就可以为创城出一份力;只要一件很小的事就可以显示你品行的高尚,体现你道德的规范,同时体现的是城市的整体素质。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创城添光添彩,为创城团结力量。
文明城市的创建需要文明的教育,文明的经济,文明的卫生,更需要文明的我们。让我们一起“创文明城,做文明人”!
无论遇到多难的事情,我们首先都要理性分析,而不是盲目解决。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理性 作文 高中,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理性作文高中1
偌大的演播厅里坐无虚席,站在演讲台上的智能机器人正慷慨激昂地宣布着公司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台下的人类则机械一般木讷地抄下演讲版上的内容。而在世界另一个半球的公司总裁–仍是一位人工智能计算机,在下达终端指令。人类对计算机来说,不过就是失了感性的更低端的机器罢了-多么典型的科幻小说,那么原因呢?
当人类失了价值观与同情心–你看,多么可悲啊。
不可否认,人类确实在某些时候得向自己的创造品计算机学习:在高压力的环境下做出正确的决断;在众多选择中没有犹豫;还有遵循与接纳;适应新环境,新规则的本领……理性的思维,或许是大多数人类生来便需要主动获取的。
但当理性挥舞着胜利的旗帜迈向人类最高目标之坛,事情又变得截然不同–当人们渴望理性,并追求绝对的理性,那还有什么社会可言?当人们只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当他们忽略了世界上那大多数的人,眼中只剩下自己,又怎么能称他们为生活在一个群体里?现有的司法体系构建在社会惯例与普适道德观上,当道德观不尽相同,甚至成为追逐纯理性附产物的小把戏,便也没有什么法可言了。失去了统治或者领导的阶层,人类毫无悬念地不会有今日的地位。第一段中的场景在此时好象就是一个念念不去的咒。这一个咒,禁锢了人类的步伐。
话语再归到人工智能计算机上。人类满怀激情与憧憬地编下程序,创造了人工智能–而这样炽热的情感,也是我们或许在整个地球上都与众不同的。我们有同情心;我们有同理心;我们会为了自己的良心做事;我们会为了他人的快乐作出牺牲,我们–不想丢掉这种能力。没有人可以保证机器人必然会取代人类成为统治阶级,但假设他们没有,人类却也变成了机器人。这该多么可怕呀。用冷漠的态度操纵更冷漠的思维,那么估计整个世界都要日日飘雪。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要丢掉自己原本的纯与善吧,不要象计算机一样对待世界吧–在变得更好更优秀的征途上,从旁借鉴必不可少,但也莫忘了最初的模样–那个感性的,有血有肉的我们。
关于理性作文高中2
呆呆地望着那条在鱼缸里不断吐泡泡的金鱼,很难理解它竟然那么快乐。或许,对鱼儿来说,水就是幸福。一只鱼儿不渴望天空,所以它在水里遨游;而一只鸟儿从不向往大海,所以它在天空展翅。
没有理由让它们的欲望换一下位置,否则,水里不会有鱼,天空不再有鸟。只有悲剧。
我的鱼儿,守着它的水,游出一串串的水泡。抬头望见了阳台上大朵大朵的阳光———因穿过如帘的绿藤的缘故,明暗拼凑成一片可爱的光影。轻轻捧着鱼缸,让我的鱼儿嗅一嗅阳光的味道。
刚把它放在阳台的边缘,忽然一根长藤垂下来,恰好伸入鱼缸,击出了水珠。鱼儿惊愰了一下,绕着这根藤的几片叶子游动。我看着这条有点张狂的藤,它实在很绿,甚至粗壮,几乎是最长的一条。它一定是不停地向上攀爬,吸足养料后,疯长。它想和远处的白杨比一比吗?但是它没有想到身体的重量会让它难以支撑,终于跌落回原处。它把头伸进鱼缸,要给那只鱼儿讲些什么吗?这时,它已没有了最初的力量。人把它移向外面,但它又重重地跌落了下去,发出重重的声响。
鱼缸里的鱼依旧摆着尾巴,吐着泡泡。
天空好蓝。我静静地坐着,在阳台上。这样的天气总是有人放风筝。
风筝,时常让人同情,在它的下面有一根来缚它的长线。但是,让它在风中如此美丽地停留或上升。风筝,是属于握着线的那只手的欲望;线,是那只手理性的牵制。线拉着风筝让它在高处盛开它的美丽。如果风吹断了那条线,风筝面对的将是一场迷失后的坠落。
我感觉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跌落,都源于推动理性的疯长,就像根藤蔓;一切美丽,都成功于欲望与理性的平衡,就如那只手上的线与线上的风筝。
柔柔的风吹来,阳台上藤轻颤。听一曲歌子,和阳光一起快乐。
那条鱼儿轻摆着尾巴,向阳光炫耀它的泡泡。我看到,鸟儿又飞过天空。对这所有,我只有微微一笑。
关于理性作文高中3
我们知道,偶像最早指代的是宗教神灵、部落图腾。那时的崇拜即是烧香捐资、贴像诵经。这原本只是一类合理健康的 文化 ,可在中国,显而易见的社会异化却便我们最后用强硬去破除这一类信仰,文化阵痛至今未愈。
类比以上,我们也明白,对青春偶像的崇拜,仅仅是个人喜好的表达,但如“王俊凯十七岁庆生”的事件,不得不让我们直视偶像文化异化的危险边缘。
这类行为的弊处堪称显著。
从少年偶像的个人角度而言,事业必然对其学业造成冲击。要明确的一点是,学习并不只是为了今后生活的优渥。事业成功,学习就可有可无,现代 教育 无疑要去防止这种看法,可惜的是这却是它本身隐现的论调。
回到话题,从少年偶像推广到整个青春偶像群体,偶像行业对于个人的极度吹捧对偶像个人产生了扭曲。相比欧美娱乐界从业者,中国娱乐行业的回报率实际上是过高的,演员偶像尤甚,王小波先生曾写过有关的杂文,这似乎由来已久。我们说,金钱与崇拜不会使人变质,但会使得变质力所能及。近来娱乐业内的吸毒、出轨丑闻是个人异化的缩影。
个人的异化必将致使社会的变化。这其中又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榜样效应,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了月亮的光鲜,于是对六便士弃若敝屣,这是名利观的异化;再者,关于此次“庆生活动”的耗资不必多言。这些粉丝难说没有家计非裕之人,他们对于信仰的奉献使人想到罗马的“赎罪券”,又与最近的“网红经济”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消费观的异化。
我想我们都体会到了害处。前面讲到过宗教,也提到过偶像本身无害甚至是经济发展的推手,但类似的“庆生”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又对文化及人格的塑造无益。
罗马天主教失去了它的统治力;新文化运动颠覆式的破坏让人心痛。可以想见,假如偶像崇拜如斯恶化,终有一天社会将它回炉重造。其物力人力的耗损及文化缺口不言而喻。
因此,对偶像的理性对待是对个人、社会及这个行业的保护。今日我们不会将佛寺教堂看作迷信,也不把朝圣受洗视为陋习。这是因为什么?因为我们懂得更改权衡。那么对待一个如此的宗教意味的现象,我们也该保持理性。
理性难以耗去信仰,信仰可轻易毁却理性。
关于理性作文高中4
近日,网上一组“揭穿乞讨”的图片走红。图中,城管队员李文超脱去执法服装,举着写有“”的纸牌,蹲在路边提醒过路民众,呼吁大家提高警惕。
面对影响城市秩序的行为,城管队员惯常使用的方式是强行驱赶,而此次,李文超却以举牌的方式温和提醒。从方式上看,这种温和的做法既避免了与的直接冲突,又能防止民众对城管产生“暴力执法”的误会;从效果上看,这样的行为不但能够达到防止民众的目的,而且能够让在民众谴责的目光中产生自我羞愧,最后主动离开。所以,相对于硬碰硬的驱赶方式,李文超举牌的做法更显智慧,更有温度。
于此同时,李文超还脱去制服,蹲了下来。此举虽然有执法不规范之嫌,但又何尝不是公务人员放低姿态、与民众平等对话的体现呢?城管队员肩负着城市管理的职能,城管制服是其管理者身份的象征,它代表着国家所赋予的执法职责,更承担着服务群众的重大责任。可是在某些个人心中,这身制服却变成了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变成了谋取私利、作威作福的依据。李文超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骄人,主动放下“老爷”的架子、关紧权力的“笼子”,虽然没有身着制服,但是他用亲民的方式同样获得了民众的信任;虽然只是蹲在路边,可是谁能说他在民众心中的形象不高大呢?
我们还应注意到,李文超在谈及为什么这样执法时表示,穿着执法服装、强行驱赶会影响城管形象,担心引起市民误会。为什么?城市管理者以正当的理由规范执法,为什么会引起不应该有的误会?除去城管人员自身社会公信力不足这一因素,民众滥用同情心也是干扰执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注重仁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我们总是产生同情弱者的心理。城管队员面对的执法对象,往往是流动摊贩、行乞人员等弱势群体,所以他们更容易获得民众的怜悯与同情。可是我们不能忽视,他们在乞食谋生的同时,也确实影响了城市的面貌,破坏了社会的秩序,为治安埋下了很大的隐患,给城市管理留下了巨大的缺口。当人们对此不辨真伪、滥施同情的时候,他们不仅伤害了维护群众利益的执法者,最终也将伤害到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每一个自己。法外容情、温情执法固然重要,情外有理、理性执法更应是中国社会法制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李文超脱下制服、温情执法,获得民众点赞,这是对执法者人性化执法的褒扬;若是哪一天,作为城管的李文超不用畏惧误会,穿上制服、规范执法,也能获得民众点赞,那才是一个成熟社会真正应该具有的法制与理性。
关于理性作文高中5
对一个国家民族而言,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而对个人而言,亦是一样,借鉴他人的优点,全面看待问题,彼此理性互鉴,共同发展,成就非凡人生。
全面深思他人的优缺点,理性选择借鉴。以镜正衣冠,以史为鉴。唐太宗李世民深知此点,时时刻刻注意自己言行,避免以往朝代的暴君之行,汲取先帝优势;深知“亲小人,远贤臣”的危害,亦知“桓,灵”等帝君的后果,所以刘邦诸葛亮才创下统一三国之大观,但也因‘扶不起的阿斗’亡了国。借鉴汲取先人的优点,从中 总结 经验 ,必能创下辉煌,但若不听取他人建议,明知故犯,也会酿成大错,故曰“思辨之,笃行之,兴也。”
严谨认真,深思熟虑,多于理性之人交往。当你不知何为正,何为误时,一定要认真考虑,多向名人请教。汉高祖刘邦能成就一番事业,不仅因自己的能力,还因为有名相诸葛亮的相助,刘邦并没有认为自己神通广大,反而次次,事事皆向诸葛亮请教;不也正因为周总理的倾囊相助,才能得到更高的成就吗?他们本就是能人,尚且向他人请教,更何况我们呢?我们更应‘三顾茅庐’,严谨认真,若“遇其斥咄”,“色愈恭,礼遇至”。如此,便能攀得高峰,享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了吧?
文明交流,探讨本质,勇于发声,总结思考。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会出现文明的碰撞,要究其本质,理性看待不同文明,尊重他人,总结思考本身。在2018年的峰会中,俄罗斯总统同 说:“怎么办啊?你们做的这么好,明年我们就比不上你们了!” 幽默的回答:“这好比葡萄酒和茅台,各有各的味道!”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味道,我们要认同自己,尊重他人,理性看待不同性格的人,不同性格的事,并从中总结学习和思考,故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每个人都有优点,但也有缺点,在互鉴的同时要看到对方的优点,也要找到缺点,检查自己身上是否有同样的缺点,并对此加以改正。总之,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理性对待自己或是他人身上的优缺点,促进共同进步。
理性对待互鉴,全面看问题,立足整体,促进个人发展,成就非凡,点亮人生!
关于理性作文高中5篇相关 文章 :
★ 描述理性作文800字5篇
★ 以理性为话题作文800字议论文
★ 以理性为话题的800字作文
★ 双十一理性消费作文800字5篇
★ 以理性的选择为话题作文800字
★ 关于疫情的思考作文800字
★ 双十一理性消费作文800字5篇(2)
★ 关于理性的作文素材
★ 以理智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 高一作文成长路上议论文800字五篇
环境艺术专业的毕业论文提纲模板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人类意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之后,环境艺术设计这一概念应运而生。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为人类营造更加和谐、更加宜居的生活空间,成为当前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目标。可见环境艺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题目:建筑速写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环境艺术概述
环境艺术的基本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性
地域性
民族性
时代性
实用性
技术性
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
园林景观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
广场设计
环境雕塑设计
室内空间设计
2环境艺术设计的程序与表现
环境艺术设计生成的过程
设计初期调查
现场调查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阶段
施工监理阶段
环境艺术设计的成果形式
设计规划说明书
设计方案效果图
立体模型和动态影像
环境艺术设计效果图的表现手法
电脑效果图的表现
手绘效果图的表现手法与特点
手绘效果图的作用和意义
建筑速写与手绘效果图的关系
3建筑速写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建筑速写的概念
建筑速写的特性
建筑速写的灵活性
建筑速写的快捷性
建筑速写的生动性
建筑速写的概括性
建筑速写的艺术性
建筑速写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
建筑速写能够培养学习者的视觉形象表达能力
建筑速写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者的审美能力
建筑速写为环境艺术设计收集素材
建筑速写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建筑速写是环境艺术设计快速表现的有力手段
建筑速写与园林景观设计
建筑速写与城市规划设计
建筑速写与广场设计
建筑速写与环境雕塑设计
建筑速写与室内空间设计
4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速写能力
提高环境艺术设计表现的多样性
培养空间转换的思维训练
建筑速写的基础要点与表现技法
建筑速写的'特点
建筑速写工具的选择
透视的应用
建筑速写的美学原则
建筑速写的构图要点
建筑速写中主体建筑的主要表现方法
提高建筑速写能力的有效过程
初期线条的练习
临摹与照片的绘制
室外写生的必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建筑速写的习惯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说说现在的环境来开头二、可以写写看到一些污染的地方,如:小河,喂鱼池......三、写写保护泉城的一些建议以及保护措施。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的概念及分类▲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台风,海啸,,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2)人为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两种不同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一、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污染物:各种重金属 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等造成人或动物中毒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调整能源战略是大气污染防治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2、措施:①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②开发洁净煤技术③开发和④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⑤其它,如调整,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第三章 的利用与保护淡水资源短缺:1、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的多少的指标多年平均 2、淡水资源短缺的实质供与需的不平衡问题一世界淡水资源短缺原因: 自然原因:①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有限。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湖泊,浅层地下水 ②淡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国家多年平均排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人为原因:③淡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④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增长快淡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危害:①制约经济发展②影响粮食生产安全③损害生态环境④损害人体健康⑤引发国际冲突二中国淡水供应与需求▲1、短缺原因:自然原因:①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②地区分布不均③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④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增 ⑤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⑴我国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⑵我国不同地区差异::(以上海为例)水资源总量丰富,多水带――水质型缺水 原因:水污染严重. :(黄河,淮河,)总量不丰富,过渡带,缺水最严重――资源型缺水 原因:自然原因:①少,季节、年际变化大②流经本地区的河流小,季节、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总量不丰富,缺水带——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带来生态问题,如土地加剧地下水超采的后果:,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恶化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开源:①修筑水库②开渠引水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再利用⑤⑥。节流:农业: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水农业。工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用率⑤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2、供需平衡对策开源:①修筑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②开渠引水――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问题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再利用⑤⑥。 节流:农业: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水农业。工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用率⑤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 生态:地退田还湖、、退牧还草,植树造林 。 其他: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调整二、耕地日渐减少世界耕地需求趋势:耕地资源,耕地资源不足世界可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①土地、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使可减少②人口急剧增加,所需耕地越来越多③非不断增加二、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①占国土面积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②耕地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③非农业增长迅速④中低产田多,不合理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加剧耕地不足2、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山地多,平原面积小,干旱面积大3、我国近年减少的原因:自然原因:灾毁耕地 人为原因:生态退耕;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4、我国耕地分布:主要分布在400MM等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黑龙江、内均耕地最多5、注意三点:①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逐步下降②人口数目多的时期,人均耕地少③人口增长快的时期,人均耕地减少快6、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 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耕地供需矛盾实质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三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耕地的利用与保护:1、我国土地: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2、我国土地利用核心问题:护有限的▲3、我国在解决土地现状与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时,采取的措施①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土地退化的防治:1、土地退化的定义:地资源的质量的降低,自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2、土地退化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异常;全球变暖 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乱砍乱伐;水资源的不合利用;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污染3、土地退化的表现-------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土壤质量下降4、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5、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地区, 土地退化现象:, 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 , 不合理的灌溉引起的盐渍化,土壤侵蚀 , 土壤侵蚀,污染造成的土地质量下降为主 青藏地区, 寒漠化 6、我国三大生态问题:,,荒漠化:发生地:我国的,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地区)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原因:自然:①陡峻②土层浅薄③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 人为:①过度砍伐②毁林开荒③陡坡开荒:为例: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原因:自然:①黄土土质疏松②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植被低 人为:①破坏植被-----方式的改易,营造宫殿,樵采,战争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中不注意环保④人地矛盾突出江南丘陵:红色荒漠;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原因:自然:①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表起伏大,坡地水土不稳定③河流水系发育,侵蚀能力强 人为:①毁林开荒②滥砍滥伐,过度樵采③人地矛盾突出荒漠化:西北地区为例:外力作用:风蚀作用 原因:自然: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④水资源的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⑥人地矛盾突7、土壤侵蚀的防治原则:①建立“防、治、 用”相结合的体系②将防治工作与消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8、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①生物措施:还草,植树种草,营造②工程措施:修库,修,淤地坝③措施:等高耕作,使用,适时耕作,舍饲养畜复习9.我国的基本特点: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2.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4.量多,相对数量少三、一些频临耗竭中国供需矛盾的原因:①总量虽丰富,而人均占有量低②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品位下降③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与生产力的布局不匹配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能源分类:产生的方式: 可分为和。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理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形成的,又称为,它们是当今世界中的三大支柱,构成了全球能源家族结构的基本框架。一次能源中还包括水能、太阳能、、、、以及等。是指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电能是最主要的。电能是从其它形式的一次能源转化而来的。、汽油、煤气、等。按形成和来源:与太阳有关的能源: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波浪能、海流能 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温泉 球一月球一太阳相互联系有关的能源:潮汐按利用时间长短:常规能源:已大规模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 :正在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能源。太阳能、、、、、()等按性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和 非:煤炭、石油、天然气一的分布:1、煤的分布:北半球多于▲2、煤带:世界:大陆煤带:从我国的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直到英国 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 的煤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 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的储量最多,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3、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主要分布区:世界, , 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尼, 中东,蕴藏量最丰富。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 , 从,经加拿大、美国西部 墨西哥和,到哥伦比亚 中国, 东部, 大庆、、大港、中原、胜利等和沿海 西部, 、、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二的消耗与前景:1、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低 2、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仅次于美国(原因:人口多,利用率低),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三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以煤炭为例:开采, 破坏地表,如露天开采会引发滑坡、崩塌,井下采煤会导致采空区;煤炭堆放要占地,废渣可能会自燃;排水造成水土环境污染;等等。运输过程可能会污染空气、水与土壤;煤炭的堆放要占地,可能破坏景观,造成污染。 会产生大量的CO、粉尘以及多种芳烃化合物,污染空气;释放大量的CO2,造成全球增温;释放SO2和,导致酸雨的形成,进而破坏水生。并可能改变土壤性状,危害农作物与森林。▲四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1.采用开采化石燃料资源,提高资源的,改变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严重耗损。2.在能源资源开发与使用中,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要防止各种有机、无机污染物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进入大气、水体、土壤,引起环境污染问题。3.在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因开采能源而扰动、破坏土地,造成时,由采矿者负责进行复垦,恢复到可利用状态。4.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包括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实现脱硫,推广洁净煤技术等,减少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用可的代替化石燃料资源二、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1、在以来,世界能源结构已经由石油时代逐渐过渡到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水电等多种能源互相补充、竞相发展的时代。2、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必要性: ①从全球发展趋势看,由于人口数量增长,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人类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②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引发的日益显著。所以,今后世界能源的总趋势是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和高效、清洁的能源技术。3、能源:是指消费的各类能源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占70%左右,而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占60%左右,煤炭只占30%左右。一太阳能:最重要的一种可 1、太阳能的优缺点: 优点:①能量巨大②清洁无污染③可再生,用之不尽 缺点:①能量分散,密度低,利用困难②受天气影响大,只能在晴天使用2、太阳能的利用方式:①光热转换②3. 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 太阳能贫乏(原因?)3、影响太阳能分布的因素: ①纬度:纬度低,强;纬度高,弱 ②天气:晴天多,获得的多;阴天多,则少 ③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地势低,厚 ④大气透明度: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透明度差,则弱4、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①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洁净,透明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②晴天多,日照时间长③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太阳能贫乏的原因:雨多,雾多,晴天少 台湾、西南部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晴天多二风能:1、风能的优缺点:优点: ①可再生②清洁无污染③,成本较低 缺点:①低②受季节限制,风速不稳定③储存、输送困难2、我国风能分布规律:空间:北方>南方 ;从海边向内地迅速减弱,内陆又增强 时间:冬春>夏秋3、站选址:年平均风速高,风力较稳定地区三水能:使用最广泛的可: 1、水电的优缺点:优点:①可再生②清洁,无污染③发电成本低④建成后,兼有多种效益 缺点:①建站周期长②搬迁居民③发电量受水量季节变化影响④可能给库区及周围地区环境带来不利影响2、图,建设对环境的有利不利影响3、水能资源前五位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 水电比重最大国家:挪威,巴西4、图,我国水能分布(影响因素: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 西南:水量大;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中南:水量大;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西北:水量大;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华东:水量大;落差小 东北、华北:水量小;落差小四: 1、分布:狭窄的海湾,浅海,江河入海口2、优缺点:干净、无污染,阻碍船只和鱼类进出五:1、传统利用方式:柴草,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2、新的利用方式:(主要成分为甲烷),为,制取受温度限制 南方利用时间长,北方利用时间短3、沼气是农村比较理想的能源的原因:①原料丰富,可分散制取,就地使用②解决农村生活用能不足问题③缓解燃料同饲料、肥料间的矛盾④实现,提高,促进农业增产⑤促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4、怎样解决我国农村能源不足问题:①营造②发展沼气③开发④,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⑤推广省柴灶六地热能:1、优缺点: 优点:①成本低廉②可再生 缺点:①开发技术难度较大,所需费用较高②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③更新速度慢④含有有毒物质,注意环保2、分布: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生态环境保护1、森林是陆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在的。2、保护森林,植树造林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一、森林的生态价值:①调节气候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吸收噪声,吸烟除尘,释放氧气,净化空气④繁衍物种,维护⑤保护农田⑥美化环境 森林的经济价值:①制作家具②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 ③森林中还有多种药材④重要的等 森林的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更大,人们把森林比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首要价值:改善生态环境明确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沿海:防御台风、海啸侵袭,改善沿态环境 长江中上游林、山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城市的作用: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保护海岸,维护▲二、森林破坏的后果: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全球气温升高,▲三、林破坏的原因:①过度的焚耕开垦②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③商业性采伐④采矿、水利、公路建设,城镇建设⑤农业时代的毁林开荒,滥砍滥伐⑥战争,8、频繁的原因:自然:①流经湿润区,雨季长,大,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②广,支流多③有些年份季风活动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洪水与川水叠加④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特别是段,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水流不畅⑤中游无足够的调洪和滞洪场所 人为:①中上游山区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流量增大②中上游山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泄洪能力下降③中下游,由于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水能力减弱▲我国有哪些措施:①加强法治,严禁滥砍滥伐②,,建③计划采伐,采育结合④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⑤鼓励保护性开发,改变山区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天然草地的分布:降水不够丰沛的地带。经济价值:发展的基地▲生态价值: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调节气候▲草地退化人为原因:人口增加->畜牧产品需求增加->超载过牧->草场退化 草地退化表现: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我国草地退化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⑴原因: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降水减少③鼠害,虫害严重。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乱采滥挖④滥捕滥猎野生动物⑤人工管理少⑥水资源不合理利用⑵治理措施:①实行禁牧、轮牧制度②变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舍饲、半舍饲方式③加强牧场的④建立饲草料基地,建设“草”⑤优化畜群结构,合理放牧⑥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湿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