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孔子的仁与礼之关系研究论文

孔子的仁与礼之关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孔子的仁与礼之关系研究论文

论孔子的仁与礼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论孔子的仁与礼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孔子思想是由“礼”到“仁”的演变路径。孔子在吸收和损益周礼德性原则的基础上,吸纳前人"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的观点,把它同礼的基本原则联系起来,但又不囿于礼,坚持在更为广阔的人际关系中弘扬仁爱精神,并以此影响礼改造礼,最终形成了自己由 "孝悌为仁之本"到"爱人"至"克己复礼"的仁论思想。

关键词:仁 礼 克己复礼 爱亲 爱人

一、孔子之前的周礼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是在原始宗教礼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的特征是融宗教、音乐、诗歌、舞蹈、伦理于一体,其内容形式,自夏而周经历了由鬼神崇拜逐步转变为重视德性伦理,由粗糙变为日趋文雅,由不完备到逐渐完备的过程。

周礼有别于商礼和夏礼,区别的重点在于周公“以德治礼”,他为礼注入了道德理性精神。《左传》文公十八年季文子引周公之语说:“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①“则”,即礼之基本原则,它是考察人们德行的标准(“则以观德”),而德行又是办事的基础(“德以处事”),并且可以直接地影响办事的效果和评价(“事以度功,功以食民”)。对于“则”,杨伯峻先生解释说:“六年传云‘导之礼则’,此‘则’字亦礼则之义。以礼则观人之德。德有凶有吉,合则为吉德,不合则为凶德。”

②德有凶有吉,遵从礼的基本原则即为有德,违背礼的基本原则的就是无德,这样就引德入礼,使周礼蕴含了具有指导和规范德行作用的道德理性。

以道德理性为特征的周礼是对礼的一次变革。周礼由对虚幻世界的追求,转为对人伦的重视,这对于人们摆脱宗教蒙昧,发展理性活动,起了重大促进作用。然而这种作用亦是有限的。周礼中有大量的宗法内容存在,理性原则往往依附于宗法关系,为血缘所包裹。在理论上对此有所突破并展现出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始于孔子时代,而且这些是以孔子“仁”的思想的提出为标志的。

二、孔子对“礼”的改造即由“礼”到“仁”的演变

孔子尚礼,他通过考察三代之礼发现了两点:其一,三代的礼乐是因袭承接而发展的;其二,这种发展是有所损益的,尤其在两代礼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周礼十分的丰富多彩,因此他十分惊叹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周礼的道德理性原则是“尊尊亲亲”。所谓“尊尊”,即在氏族内部强调下对上的尊崇;“亲亲”,则是氏族内部依亲疏关系不同而表现出的爱有差等,血缘愈近,则所爱愈亲。这种讲究血缘关系的爱是以父母子女之爱为核心的,并借此而派生出忠、孝、悌、直等道德观念。古人把这种亲亲之爱及其派生出来的德行,称之为“仁”。《国语晋语》记载郦姬言:“为仁与为国不同,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

③所以她在“爱亲之谓仁”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层更高的层次,即“利国之谓仁”。这种构想对孔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孔子正是以“爱亲为仁”为基础,把它同礼的基本原则联系起来,将周礼演变为仁。

(一)孝悌。在孔子及其弟子看来,孝悌是行仁的基本要求。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孔子的弟子有若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孔子对孝悌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他要求人们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 (《学而》),“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他不仅强调要赡养父母,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子女做到“敬”,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孔子要求子女既在物质上,更要在精神上关爱自己的父母。《论语阳货》篇记载了一段孔子与宰我关于居丧的讨论,最后孔子评价宰我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对宰予对待居丧的轻慢态度给予了“不仁”的评价,可见孔子对“爱亲”的看重和“爱亲之谓仁”思想对孔子的影响。

(二)爱人。《论语颜渊》记载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他说:“爱人”。孔子释“仁”为“爱人”,试图把“爱人”作为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进而达到促使整个社会形成友爱互助氛围的目的。他要求青少年们做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这一句话清晰地展示了由孝悌而走向仁的逻辑进程,“泛而众而亲仁”也说明了“泛爱众”与仁在内涵上的联系,在孔子看来,如果把孝悌之爱推行到血缘关系以外的人群中去,做到“爱众”,那是十分高尚的,那就不仅是仁,甚至可以说是“圣”。孔子论仁过程中由“孝悌”到“爱众”的推进,也足见孔子对“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这一观点的吸收和继承。

(三)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自身德行的培育是从克己复礼中开始的。当颜渊向孔子请教该如何培育仁时,孔子回答他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具体要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即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视、听、言、动之间皆合于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不是表现为某种具体的德行,而是抽象的德性,是忠、恕、恭、宽、信、敏、惠、直、勇等诸多美好德行的统称。礼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在的规范和评判标准,抽象意义上的仁在指导具体行动的过程中,人们正是通过礼来判定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某种德行的要求的。因此,孔子特别强调礼对这些具体德行的限定和影响,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孔子正是在不断地克己复礼的过程中一步步深化,由礼领悟到仁的。

三、仁与礼的关系

(一)仁是本质,礼是表现。在孔子这里,“仁”是核心是本质,而“礼”则是“仁”的本质的外化。“仁”与“礼”的关系是内在与外在的关系,“合礼”是“仁”的外在规范和表现,受“仁”支配,“仁”才是最终的内在标准。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认为礼是立身的标准,也就是说礼具有一种外在规范性的特征,它反映的是仁的内涵。因此,我们在看待孔子“礼”的思想时,应该看重的是那种“礼”的规范精神。

(二)孔子在强调仁是礼之本的同时,亦强调礼对仁的辅益作用。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孔子强调礼对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仁要在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正是礼所反映的对象,从这一点上说,仁要通过礼来实现自己。正因为如此,所以孔子在倡导仁的同时,始终坚持礼。

总而言之,孔子思想的形成是在继承和损益周礼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前人“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的观点而发展起来的。孔子首先强调“爱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然后从父母亲情扩大开来,鼓励做到“仁者爱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最后说到具体方法时强调正身,“克己复礼为仁”。这一思想正是对周礼“亲亲尊尊”德性原则的继承和拓展。由此可知,孔子仁论思想路线是由礼逐步深化到仁的路线。

扩展资料:

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人物生平

贵族出身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

圣人降世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长女和次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儿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儒略历公元前551年;格里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一般依《史记·孔子世家》说。)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

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早年经历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已经十九岁了,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步入仕途

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鲁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鲁国内乱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孔子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自己老了,不能用了。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晋魏献子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在近处不会埋没与自己亲近而有贤德的人,在远处不会埋没受人推举而有贤德的人,这可以说是仁义了。

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冬天,晋国铸刑鼎。孔子认为晋国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没有好的制度和法度。

鲁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孔子已经40岁了,孔子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四十岁不疑惑。

出仕修经

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阳虎想要见孔子,而孔子却不想见到阳虎,后来两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随后孔子被升为小司空。

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

离开鲁国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春天,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周游列国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孔子路过匡城(今河南睢县)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吴国使人聘鲁国,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六十岁,称自己这时候,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自己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

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孔子离开陈国,来到了蔡国。

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离开叶国返回蔡国的途中,孔子遇到一位隐者。

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孔子又回到卫国,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吴国讨伐鲁国,吴国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在卫国,孔子的夫人亓官氏去世了。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率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说是向孔子学来的。68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季康子欲施行田赋,孔子反对。对冉有说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君子的行为,应该用他的礼数来判断。施舍的时候,会从重付出。做事的时候,会中庸而行之。死的时候,会对自己薄葬。

回到鲁国

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孔子已经70岁了,称自己这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身处乱世的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这一年,颜回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伤,感慨到昔日曾跟随自己从陈国到蔡国去的学生,此时却都不在身边受教了。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天,西狩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同年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孔子见鲁哀公,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恒,没有得到支持。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驾鹤西归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责问子贡为何那么晚来见自己。于是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孔子流下了眼泪,讲到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夏朝的人死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死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死时在两个楹柱之间。昨天黄昏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本作文是关于高三2500字的作文,题目为: 《我们认知的孔子的“礼”、“仁”“孝”》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所谓礼是指周公制定的周礼,这是西周君主等级制社会的传统秩序和体制,是君主和臣民共同遵守的原则。孔子认为只有恢复西周礼治才是“礼崩乐坏”社会的出路。

“礼”的含义在孔子看来,礼应该是上至天子,下到庶民,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所以,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贯彻其内在精神。

他曾感叹地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篇第1章》)当林放问礼之本时,他回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篇第4章》)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

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篇第1章》)。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理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偏第2章》)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对礼的僭越,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篇第1章》)“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他批评“管仲之器小哉”,“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篇第22章》)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他讽刺地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篇第17章》)宰我欲去三年之丧,他斥之为“不仁”(《阳货篇第21章》)。

他教育弟子的基本原则,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颜渊篇第5章》)。因为“礼”的内在精神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和每个人的地位名分又是相通的。行为上恪守自己的名分就是守“礼”,越出自己的名分就是违礼。因此,孔子不但明确提出“正名”的主张,而且还通过编修《春秋》,对种种违礼僭越的行为进行了讥刺贬斥。

“礼”所讲的行为准则,也具有教化性质,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从而在精神上与“仁”相通。“复礼”不仅仅要恢复西周公的各项礼制的形式,更要复归到这种礼制得核心——仁中,一方面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另一方面则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孝”的含义以孝来说,《论语》上说孝悌是“仁之本”,是古代最重要的道德要求。怎样才是做到了孝呢?孔子回答弟子的问题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孝就是要以礼事亲,落实在礼上;礼是仁的标准。

另一方面,孔子又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只是按照礼的要求对父母尽赡养之责,而没有对父母的爱敬之情,就与饲养犬马没有区别。礼又不能脱离德,仁的礼的灵魂。《论语》上又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追远”,是指认真对待丧礼和祭礼。这样做可以使“民德归厚”。也就是说,礼虽然只是形式,但反过来也起着培养仁德的作用;通过礼的熏陶,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使百姓的道德风气淳厚起来。

这是就孝这个具体德目来说。就总的来说,礼的基本精神是爱和敬,是人们之间的互相尊敬和团结友爱;通过礼的普遍推行,才使仁爱精神落实于全社会。正是在德和礼相结合的传统文化的陶冶下,中国人在道德上互敬互爱,行为上彬彬有礼,成为闻名于世的基本准则。

“仁”的含义孔子在以求“仁”为核心的的“修”己之道中,内要“克己”外要“复礼”。把道德本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规范紧密的结合起来,他们在道德实践过程中呈现一种互动关系,他们互为前提,互相促进。

孔子以“仁”为主的伦理道德思想始于个体的“克己复礼”,按照“仁”之要求走向自我人格的完善,实现个人道德的超越,从而用“爱”为核心,依靠“忠恕”之道,对家庭,政治阶级以及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礼”与“仁”关系礼是仁的具体体现,仁是礼的内在标准;礼是外,仁是内;礼是用,仁是体;礼是形,仁是神。礼与仁就象硬币的两个面,互相依存,密不可分。仁须外化为礼。礼是具体的行为规范,任何人都必须受到规范的约束。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强调了仁的真善美品格和实践意义。

当然,无仁之礼则是无神之形,“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仁与礼融合才能尽善尽美。

“礼”与“孝”的关系首先,从其产生来看,礼与孝均是中国伦理史上出现较早的观念与德目,而且,二者均是从祭祀活动中相互凭借、相伴而生的。最初的孝,不是后来的善事父母(人伦道德)之意,而是指由敬天发展而来的敬祖观念,这种敬祖意识主要是凭借祭祖活动来表达的。

其次,二者在强调“敬”这一点上,其精神实质是完全相同的。孝的第一要义是子对亲之爱,子对亲之爱必须包含或体现为敬,不表现为敬的爱就不是处于下位的儿子对父亲的爱了。也就是说,亲亲与尊尊是紧密相连的,爱亲须以父子上下尊卑有序为前提。这也许就是中、西家庭伦理道德之分别重视敬、爱之差异的根源吧!

也就是说,在西方亲子之间,只讲平等意义上的亲与爱,而在中国,爱必须建立在尊卑有序的基础上,爱而不乱人伦辈份,爱,下对上要体现为敬,上对下则体现为恩惠的慈爱。西方人直呼父辈名字与中国人的讳大人名则鲜明地体现了这一差异。“礼者,敬而已矣。”(《孝经•广要道章》)“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曲礼》)从上述可见,孝与礼,均强调“敬”,这是完全相同的。

最后,无论是从礼与孝的内在作用机制,还是从礼、孝在整个儒学体系中的作用机制来看,二者均是内情外行、孝里礼表的关系。如果说,孝乃为德之本,为天经地义之事,为万事万物之纲纪,那么,礼是指导行孝的具体实践原则和实践规范,或者说,人们的孝心、孝行无不通过合乎礼仪的行为表达出来。

组长:何栋

孔子的仁与礼论文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我整理的孔子的仁与礼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由仁之作为动态的范畴这一特点,我们又不妨推断: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或即是孔子未曾明言的独特的人性观。

关键词: 孔子 仁礼相成 动态 人性观

孔子的学说,当时深得其心的弟子颜渊已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叹(《论语·子罕》以下引《论语》只出篇名),不同的弟子对孔子学说的理解也已有差异。孔子卒后,关于孔子学说的真谛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两千多年来,解释孔子的着述汗牛充栋,但孔子的思想却不仅没有因此而变得清晰明朗起来,相反,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更加难以把握了。不过,在众多不同的解释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为大家所一致认同的东西,这就是仁和礼。尽管人们对仁和礼各自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仍有不同意见,但几乎无人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意义的两个概念。

一、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据学者们研究,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于古东夷文化,后来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1)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但是,在这崩溃和混乱的局面中,礼乐文化反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方面,有识之士鉴于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竭力强调以礼治国的重要性,认为礼是“国之基”,“人之干”,“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一股颇具规模的礼治思潮蔚然兴起。

另一方面,那些越位逾分的大夫和陪臣,为了巩固其已经获得的地位权力,满足其高高在上的虚荣心,也需要用礼乐来文饰自己。他们除了自己亲自学习礼乐知识外,还重用一些懂得礼乐知识的人。掌握一定的礼乐文化知识成为当时一般士人入仕为官的一条捷径。如此一来,学习和研究礼乐文化竟成为一时的社会热门(关于春秋时期礼治思潮的兴起和学礼之风的盛行,吴龙辉博士有较详细的论述

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但孔子对于礼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曾说: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

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那么,这个更本质的内涵是什么呢?《论语·阳货》中的一段记载,给我们提供了很珍贵的启示: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从以上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三年之丧这一礼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一种形式,实际上,它是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恰当的方式。一个真正热爱和怀念父母的人,会自觉地遵守这一规定,否则便于心难安。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孔子称之为仁。仁既是礼所由生的内在根据,也是人们自觉守礼的内在动力。只有仁发于心,则行才能合于礼,仁心不动,礼就失去了根据,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虚文。既然是虚文,当然就可以随意改动,也可以随意废弃了。宰我欲改三年丧制,孔子便斥之为“不仁”,原因即在于此。由此可见,所谓礼的本质内涵不是别的,正是仁。孔子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的确,为人而不仁,如何能理解礼乐制度的本质内涵呢?不能理解其本质内涵,又如何能尊重其仪文形式呢?

毫无疑问,在孔子的心目中,仁显然超越礼而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论语·八佾》如下一段记载,可以证明这一点: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曰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冯友兰解释此段说:“子夏以‘绘事后素’而悟及‘礼后’,盖人必有真性情,然后可以行礼,犹美女先有巧笑美目,然后可施脂粉也。否则礼为虚伪形式,非惟不足贵,且亦可贱矣。”又说:“不仁之人,无真性情,虽行礼乐之文,适足增其虚伪耳。”

(3)冯友兰用“人必有真性情,然后可以行礼”来释“礼后”,可以说十分恰当独到。所谓“真性情”,即是根之于心、流露于外的仁心、仁性。由此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对于礼的优先性和决定性的地位,的确是无可怀疑的。

必须注意,孔子并没有因为仁的发现而贬低或轻视礼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和规范价值,相反,恰恰是仁的发现为礼的合理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根据。礼既然是仁心外化的必然表现,那么只要是人,如果他内心还有一点真性情,如果他不想泯灭这点真性情而沦为禽兽的话,那么他就应该而且必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范,否则,他就是“不仁”。

更为重要的是,属于心性范畴的仁还为礼的永恒性奠定了基础。世道会变,但人之为人本诸自然的一些基本性情不会变(如亲情、友情、恻隐之情等等),与这些性情相适应的一些人类行为的基本规范也不会变。荀子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荀子·天论》)董仲舒也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三策》,见《汉书·董仲舒传》)这些话人们往往只道其荒谬的一面,而未见其合理的一面。如果能从儒家心性论的角度去审视,则这些话未尝没有一定的逻辑必然性。换言之,礼的合理性、权威性、永恒性在儒家那里不是凭空确立的,而是有其心性的基础。事实上,从本诸自然的人之常情出发来论证传统礼义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这是自孔子以至当代新儒家一脉相传的家法。可以说,由孔子创立的儒家仁学,自始至终都担负着为传统礼义辩护的理论使命。

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3)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如果说,礼是孔子归本三代、述古得来的话,那么作为礼之根本的仁,则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仁基一立,本诸三代的礼乐制度,在三代礼乐秩序这一现实的根基崩解之后,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生长点”

(1)。在这个“生长点”上,三代礼乐这颗数千年历史孕育而成的文化的种子,经孔子亲手采撷、点播,又重新生根发芽。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穿越,终于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确实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借助于仁,中国传统文化顺利地实现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转折;借助于仁,孔子之前数千年和孔子之后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得以沟通连接,而没有中绝断裂。大哉仁!大哉孔子!

二、仁、礼相成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仁和礼实在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彼此混然一体,而非毫不相干、各自独存。它们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如果说,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话,那么礼便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其本质的唯一恰当的方式和途径。孔孟都曾把礼比喻为出入房屋所必经的门户。孔子说: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

孟子说:

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孟子·万章下》)

以礼为门,这个比喻形象而又恰切,准确地反映出礼在孔子和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一个人,除非自甘堕落做那见不得人的“穿窬”者(《阳货》),否则,便不能出不由户,也不能行不由礼。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人才能实现其人之为人的本质,或者说,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仁才能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而只有当仁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时,它才能成为一种真正完美的人格。孔子教人“成仁”、“成人”,实际上就是引导人们将其潜在的德性经由礼的规范和约束,在实践中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可以说,离开礼,别无其他“成仁”、“成人”的门路。《论语·宪问》篇载子路问孔子“成人”之道,孔子即回答说: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卡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恭而无礼而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

看来,一旦失去礼的规范和约束,不仅“成人”无望,而且还会使一些原本可贵的品质走向它们的反面,带来种种弊端,甚至酿成大乱。特别是“勇”,孔子认为“君子道者三”,而“勇者不惧”居其一(《宪问》)。他还说:“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可见,他主张有勇。但“勇而无礼则乱”,“君子有勇而无义则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则盗”(《阳货》)所以,他又明确表示自己“恶勇而无礼者”。其弟子子路以勇武闻名,孔子也很看重他,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听了很高兴,而孔子却接着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认为子路虽是一个难得的治国之才,但还不是一个仁者:“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也。”(《公冶长》)孔子为什么不以仁许由,原因或不止一条,但子路的“勇而无礼”,恐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孔子认为应“为国以礼”,而子路却总是“其言不让”(《先进》),“野哉由也”是孔子经常训斥子路的话。孔子曾说“事君尽礼”(《八佾》),又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但他认为子路及其另一位弟子冉求都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他们只可以说是有才能的“具臣”,而不能说是“以道”、“尽礼”的“大臣”。

尽管他也肯定子路、冉求都不至于跟随着乱臣贼子去做那“弑父与君”的悖逆之事,但从君子人格的完美性上看,由于不能“以道”、“尽礼”,所以总不免有所缺欠。在众多的弟子中,孔子唯一许为“三月不违仁”、并且曾想以衣钵相传的人是颜回。为什么呢?原因也可能不止一条,但颜回对礼的地位和价值有着深刻的体认,深得孔子仁学和礼学的关系之奥秘,或许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克己复礼为仁”即是孔子传给颜回的仁学大法。颜回请问其目,孔子又教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十六字诀。颜回听了恍然有悟,恭恭敬敬地谢道:“回虽不敏,请事斯语。”(《颜渊》)后来颜回赞美孔子对他教育的恩德时,用的也是“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这样的话。看来,颜回对礼的体会和践履与孔子许其为仁之间,恐怕有着不小的关联。而礼对孔子“成仁”或“成人”之教的价值及其在孔门儒学中的地位,也由此可以想见了。

从成就完美人格的角度来说,仁可以说是德之质 ,而礼则是德之文,文质须相辅而行,才能成就完美的人格。所以孔子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卫灵公》)

又说: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

三、由仁礼相成看孔子的人性观

仁礼相辅相成的关系,或者可以这样来比喻:根之于心的性情之仁犹如一块璞玉,虽然蕴含着上好的玉质,但未经雕琢之前,它还不能说是纯美纯善的艺术品。它不仅质朴无文,混沌未开,而且还混合着其它杂质,甚至藏污纳垢。这时,充其量它只是一块上好的玉材而已,既非艺术成品,也就没有多少观赏价值。一块玉材只有经过一番精雕细刻之后,才能剔去杂质,尽现文理,成为美仑美奂、赏心悦目的艺术珍品。同样,根之于心的仁要从潜在的德性之真发展为现实的人格之美,也必须经过一番刻磨雕琢的功夫,只不过刻磨雕琢的工具不是刻刀,而是礼。因此,学礼、知礼、视听言动皆不违礼是人们修养成人必不可少的功夫。仁不存于心,礼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仁虽存于心,没有礼的约束和规范,也未必能实现为完美的人格。《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几句话,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而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也必须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也才感到妥帖。

通过上述喻论,我们似可对孔子的人性观有所解悟。有的学者说,孔子对人性未曾有明确的主张,此说似可商榷。仁作为潜在的德性根之于心,其质地美善,但未经礼的雕琢之前,它又非纯美纯善,这就是我们从上述喻论中得出的结论。如此,则似乎可以肯定: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即是孔子的人性观。以此为基础,孔子既确立了仁的自主性地位,又确立了礼的规范性权威。因为人性有善,所以“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因为人性非纯美纯善,所以需要“学礼”、“知礼”,“克己复礼为仁”,“不学礼,无以立”。毫无疑问,如果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果为孔子的人性观,则人在修养成人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有的学者之所以有此看法,主要原因可能即是未能认清孔子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这一独特的人性观。

关于孔子人性观的上述认定,还可以使我们对于从孔子到孟荀之间儒学发展的逻辑线索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事实上,孟子的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本恶,恰是孔子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两个方面合乎逻辑的分化和发展。孟子就其性美善的一面而言性善,以此为基础,强调“存心养性”,强调道德自觉;荀子则就其人性非纯美纯善的一面而言性恶,强调克己修身,强调礼法规范。看起来矛盾对立、不可调和,事实上却本出一源,都是上承孔子而来。

从仁礼相辅相成的关系中推论孔子的人性观乃是一个尝试,结论未必恰当,但研究孔子的人性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以子贡在孔门弟子中的地位及其与孔子关系的密切,他所“不可得而闻”的,别人恐怕也难得而闻。因此,《论语》所载孔子明确论及人性的话只有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也就不奇怪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太相信子贡的话。从《论语》所载内容来看,孔子的确不象后来的孟子和荀子那样,直接而明确地谈论人性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这可能与他对人性动态而复杂的特点的深刻体认有关。

比如,当宰我欲改三年之丧而孔子批评他“不仁”时,这正如我们平常指责某某人“没人性”一样,其中正暗含着一个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再如,孔子论“直躬”,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这个“直”实际上就是父子天性的自然流露。天性由中而出,不加伪饰,是为直。孔子很珍视直性,反对不直,认为“人之生也直,枉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直所透露出来的真性情乃是“礼之本”,如父子天性即是孝敬之本。失去了这点天性,什么孝敬什么礼义,统统失去了意义。这点天性乃是善的种子,或者用w阳明的话说,是照亮人生的“一点灵明”,可贵无比。

但是,孔子又说,“直而无礼则绞”。这又说明,直之为性虽然可贵,但若无礼乐文饰节制,也未必即是美德,纵使父子天性也不例外。如果对父母不能“生事之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则单凭一点父子天性,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孝敬。如此一来,则孔子关于天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必经礼乐规范而后至美至善的思想,岂不是昭然若揭了吗?细审上引孔子话语,其间虽无一个性字,但其所论却都是人性在具体情况下的具体表现。孔子正是从这些各不相同的人性表现方式中,展露出人性动态而又复杂的特点。只要我们转换角度,改变方法,放宽视野,则就不难发现,孔子的人性观绝非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可范围,而是有着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孔子仁礼的思想论文素材

孔子仁学思想包含着人类的某种普世价值的观点,可以根据自己对于仁学思想的理解进行阐述,例如:

孔子仁学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的儒家思想,儒家是中国古代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为历代儒客尊崇。

作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和墨家并称显学。 在秦始皇时"焚书坑儒"受到重创, 在汉武帝后兴起。

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士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诚、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

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民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现存的儒家思想(不同于孔子的思想)作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将阶级视为人类社会的基础,鼓吹封建道德观,强调通过个人的自我约束,而忽略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西方学者认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国家难于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

论孔子的仁与礼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论孔子的仁与礼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孔子思想是由“礼”到“仁”的演变路径。孔子在吸收和损益周礼德性原则的基础上,吸纳前人"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的观点,把它同礼的基本原则联系起来,但又不囿于礼,坚持在更为广阔的人际关系中弘扬仁爱精神,并以此影响礼改造礼,最终形成了自己由 "孝悌为仁之本"到"爱人"至"克己复礼"的仁论思想。

关键词:仁 礼 克己复礼 爱亲 爱人

一、孔子之前的周礼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是在原始宗教礼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的特征是融宗教、音乐、诗歌、舞蹈、伦理于一体,其内容形式,自夏而周经历了由鬼神崇拜逐步转变为重视德性伦理,由粗糙变为日趋文雅,由不完备到逐渐完备的过程。

周礼有别于商礼和夏礼,区别的重点在于周公“以德治礼”,他为礼注入了道德理性精神。《左传》文公十八年季文子引周公之语说:“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①“则”,即礼之基本原则,它是考察人们德行的标准(“则以观德”),而德行又是办事的基础(“德以处事”),并且可以直接地影响办事的效果和评价(“事以度功,功以食民”)。对于“则”,杨伯峻先生解释说:“六年传云‘导之礼则’,此‘则’字亦礼则之义。以礼则观人之德。德有凶有吉,合则为吉德,不合则为凶德。”

②德有凶有吉,遵从礼的基本原则即为有德,违背礼的基本原则的就是无德,这样就引德入礼,使周礼蕴含了具有指导和规范德行作用的道德理性。

以道德理性为特征的周礼是对礼的一次变革。周礼由对虚幻世界的追求,转为对人伦的重视,这对于人们摆脱宗教蒙昧,发展理性活动,起了重大促进作用。然而这种作用亦是有限的。周礼中有大量的宗法内容存在,理性原则往往依附于宗法关系,为血缘所包裹。在理论上对此有所突破并展现出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始于孔子时代,而且这些是以孔子“仁”的思想的提出为标志的。

二、孔子对“礼”的改造即由“礼”到“仁”的演变

孔子尚礼,他通过考察三代之礼发现了两点:其一,三代的礼乐是因袭承接而发展的;其二,这种发展是有所损益的,尤其在两代礼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周礼十分的丰富多彩,因此他十分惊叹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周礼的道德理性原则是“尊尊亲亲”。所谓“尊尊”,即在氏族内部强调下对上的尊崇;“亲亲”,则是氏族内部依亲疏关系不同而表现出的爱有差等,血缘愈近,则所爱愈亲。这种讲究血缘关系的爱是以父母子女之爱为核心的,并借此而派生出忠、孝、悌、直等道德观念。古人把这种亲亲之爱及其派生出来的德行,称之为“仁”。《国语晋语》记载郦姬言:“为仁与为国不同,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

③所以她在“爱亲之谓仁”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层更高的层次,即“利国之谓仁”。这种构想对孔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孔子正是以“爱亲为仁”为基础,把它同礼的基本原则联系起来,将周礼演变为仁。

(一)孝悌。在孔子及其弟子看来,孝悌是行仁的基本要求。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孔子的弟子有若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孔子对孝悌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他要求人们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 (《学而》),“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他不仅强调要赡养父母,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子女做到“敬”,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孔子要求子女既在物质上,更要在精神上关爱自己的父母。《论语阳货》篇记载了一段孔子与宰我关于居丧的讨论,最后孔子评价宰我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对宰予对待居丧的轻慢态度给予了“不仁”的评价,可见孔子对“爱亲”的看重和“爱亲之谓仁”思想对孔子的影响。

(二)爱人。《论语颜渊》记载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他说:“爱人”。孔子释“仁”为“爱人”,试图把“爱人”作为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进而达到促使整个社会形成友爱互助氛围的目的。他要求青少年们做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这一句话清晰地展示了由孝悌而走向仁的逻辑进程,“泛而众而亲仁”也说明了“泛爱众”与仁在内涵上的联系,在孔子看来,如果把孝悌之爱推行到血缘关系以外的人群中去,做到“爱众”,那是十分高尚的,那就不仅是仁,甚至可以说是“圣”。孔子论仁过程中由“孝悌”到“爱众”的推进,也足见孔子对“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这一观点的吸收和继承。

(三)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自身德行的培育是从克己复礼中开始的。当颜渊向孔子请教该如何培育仁时,孔子回答他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具体要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即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视、听、言、动之间皆合于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不是表现为某种具体的德行,而是抽象的德性,是忠、恕、恭、宽、信、敏、惠、直、勇等诸多美好德行的统称。礼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在的规范和评判标准,抽象意义上的仁在指导具体行动的过程中,人们正是通过礼来判定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某种德行的要求的。因此,孔子特别强调礼对这些具体德行的限定和影响,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孔子正是在不断地克己复礼的过程中一步步深化,由礼领悟到仁的。

三、仁与礼的关系

(一)仁是本质,礼是表现。在孔子这里,“仁”是核心是本质,而“礼”则是“仁”的本质的外化。“仁”与“礼”的关系是内在与外在的关系,“合礼”是“仁”的外在规范和表现,受“仁”支配,“仁”才是最终的内在标准。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认为礼是立身的标准,也就是说礼具有一种外在规范性的特征,它反映的是仁的内涵。因此,我们在看待孔子“礼”的思想时,应该看重的是那种“礼”的规范精神。

(二)孔子在强调仁是礼之本的同时,亦强调礼对仁的辅益作用。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孔子强调礼对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仁要在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正是礼所反映的对象,从这一点上说,仁要通过礼来实现自己。正因为如此,所以孔子在倡导仁的同时,始终坚持礼。

总而言之,孔子思想的形成是在继承和损益周礼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前人“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的观点而发展起来的。孔子首先强调“爱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然后从父母亲情扩大开来,鼓励做到“仁者爱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最后说到具体方法时强调正身,“克己复礼为仁”。这一思想正是对周礼“亲亲尊尊”德性原则的继承和拓展。由此可知,孔子仁论思想路线是由礼逐步深化到仁的路线。

扩展资料:

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人物生平

贵族出身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

圣人降世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长女和次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儿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儒略历公元前551年;格里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一般依《史记·孔子世家》说。)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

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早年经历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已经十九岁了,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步入仕途

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鲁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鲁国内乱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孔子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自己老了,不能用了。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晋魏献子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在近处不会埋没与自己亲近而有贤德的人,在远处不会埋没受人推举而有贤德的人,这可以说是仁义了。

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冬天,晋国铸刑鼎。孔子认为晋国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没有好的制度和法度。

鲁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孔子已经40岁了,孔子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四十岁不疑惑。

出仕修经

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阳虎想要见孔子,而孔子却不想见到阳虎,后来两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随后孔子被升为小司空。

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

离开鲁国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春天,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周游列国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孔子路过匡城(今河南睢县)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吴国使人聘鲁国,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六十岁,称自己这时候,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自己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

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孔子离开陈国,来到了蔡国。

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离开叶国返回蔡国的途中,孔子遇到一位隐者。

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孔子又回到卫国,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吴国讨伐鲁国,吴国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在卫国,孔子的夫人亓官氏去世了。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率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说是向孔子学来的。68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季康子欲施行田赋,孔子反对。对冉有说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君子的行为,应该用他的礼数来判断。施舍的时候,会从重付出。做事的时候,会中庸而行之。死的时候,会对自己薄葬。

回到鲁国

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孔子已经70岁了,称自己这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身处乱世的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这一年,颜回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伤,感慨到昔日曾跟随自己从陈国到蔡国去的学生,此时却都不在身边受教了。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天,西狩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同年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孔子见鲁哀公,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恒,没有得到支持。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驾鹤西归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责问子贡为何那么晚来见自己。于是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孔子流下了眼泪,讲到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夏朝的人死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死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死时在两个楹柱之间。昨天黄昏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摘 要】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学术界观点不一,颇有争议,但总体来说趋向于“仁学核心说”,但也有学者认为“关于孔子的思想核心争议,多是来自观察的角度不同”。文章正是立足于这一点,结合学术界关于孔子核心说的观点论述,对《论语》中的仁、德思想内容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论述,以便进一步分析理解孔子的主体思想内容。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孔子;仁、德;思想 要准确把握和理解《论语》中的“仁、德”思想,必须明确“仁、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要讨论这一点首先要弄清楚孔子的思想核心内容。再将其思想核心与孔子的德之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对《论语》中孔子的“以仁释德”思想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一、核心之论 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历来学术界观点不一,众说纷纭,现就目前学术界关于孔子思想核心内容学说观点进行简要梳理总结,以便能恰当理解论证孔子的“以仁释德”思想。目前,学术界关于孔子思想核心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仁”是核心说。目前这种观点在学术界是主流,而且代表多为名家大家,如冯友兰先生认为:故直尚有行不通处,而仁则无行不通处。故仁为孔子“一贯”之道,中心之学说。故《论语》中亦常以仁为人之全德之代名词。唯仁亦为全德之名,故孔子常以统摄众德。此外,冯友兰先生还认为:仁可包括孝、忠、智、礼、信等德目的含义。持此观点的还有谢无量(《中国哲学史》)、匡亚明(《孔子评传》)、劳斯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卷)等著名学者。 二是“礼”是核心说。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仁”只不过是解释礼、恢复礼的一种手段和措施。如李泽厚先生认为:孔子讲仁是为了释礼,与维护礼直接相关。礼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要求维护和恢复这种体系是仁的根本目标,故提出孔子“以仁释礼”的观点。美国著名学者Fingarette Herbert的观点更为明确:孔子思想外在的礼仪是中心,不是内在的个体心理(仁),此外还有著名学者蔡尚思也持此种观点。 三是多核心说。认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仁礼”、“仁义”、“仁义礼”等复合或多个概念搭配组成。还有学者认为,孔子思想的包容性与庞杂性,很难用单一的核心学说来概括。学术界关于什么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一直存在着争议,这种争议很大程度上来自观察的角度不同。 二、以仁释德 “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孔子伦理概念群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要明确“仁”与“德”之间关系,首先要对《论语》中“仁”的含义、内容及地位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仁的含义 关于仁的内涵解释是多方面,古今中外学者对此解释可以说众说纷纭,但大都是以德释仁的方法,对仁进行分析阐述,现就朱熹等为例,以人物时间顺序进行简单对比分析。 一是朱熹以德释仁。在《论语集注》中,朱熹常常使用“以德释仁”的方式将德与仁联系起来阐述。朱熹通过“以德释仁”的方式表达了对仁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德的内涵得以进一步明晰和深化。朱熹首先阐述了德与仁的关系: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发,盖其德之一端也。仁者,本心之全德。二是晚清通儒陈澧认为:“仁”有三义,一曰爱;二曰心德;三曰淳恳。由此可以看出前两点是根据朱子“爱之理,心之德”的分解而来。三是杨慧杰先生认为,仁有七义:德之总称;一德之名;抉择;自我实现;功能;功夫;仁者。这是杨慧杰先生在“爱与心德”解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七种解释。四是谢无量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论述孔子之“仁说”时,论述了孔子仁智勇三大德,同时对这三德的关系也做了说明,并认为:“仁可以兼智勇,智勇不能兼仁,故仁为全德之名也。”他进而认为:“仁者实为天理之至纯,可以总括人心之全德者。五是冯友兰先生认为“仁”为全德之名,统摄众德,包含孝、礼、忠、信、直等德目的含义。六是劳斯光先生认为“仁”观念是孔子学说之中心,亦是其思想主脉之终点,“仁”为视人如己,净除私累之境界,并认为“仁、义、礼”构成孔子基本理论,并认为仁能统摄义、礼。再联系朱熹将仁解释为“爱之理,心之德”,杨伯峻在解释《论语》中109个仁时将105个都解释为“仁德”,都可谓以德释仁的典型。 综合上述七家学者对仁的含义解释可归纳为:爱;心德;一德之名;仁德;德之总称;全德;自我实现;功能;功夫;仁者等十一种解释,以德释仁者居七(爱、仁者也为德目之一),且上述学者都强调”仁”为孔子的思想核心,由此可以见得仁是和德密不可分的。对于个人的品德,孔子强调仁和义,尤其是仁。它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在《论语》里,孔子用“仁”这个字时,有时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所有人的德性,这便是“仁人”一词的含义,这种场合下“仁”是品德完美。由此可见“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因为从上述各家观点的论述很容易看出: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勇、清、直、道、和乃至中庸等概念都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论述重点,但无论是从内涵还是外延来讲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和根本目标,那就是德。 因此,本文认为孔子无论是“以礼释仁”还是“以仁释礼”、以及对仁的各种阐释和发挥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德、普及德,借以实现德治的大同理想社会。仁的思想即便是孔子儒学的最高境界或思想核心,但其内容任然是由众德组成,其根本目的还是实现德,实践德。这正是孔子思想中“以仁释德”的最明显例证。 (二)仁的内容 作为孔子的重要思想内容“仁”,在《论语》中一共出现110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但在另一方面孔子又“罕言利与命与仁。”且不轻许人以仁,并认为自己不具备仁的资格,仅以君子居。下面我们就以孔子弟子问仁及孔子理解的仁等几个方面来理解《论语》中“仁”的思想,以便能进一步佐证孔子的“以仁释德”思想。 第一,孔子心目中的仁。孔子及弟子关于仁的问答论述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仁的含义。孔子心目中的仁的含义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侠义的仁简单的说就是爱人,如樊迟问仁。孔子则直言“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孔子的回答是慎语,勿多言,这些回答只是具体而简单的含义。而具有广义的则是对颜渊、仲公和子张问仁的回答分别是: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缘,在家无怨;恭宽信敏惠等宏观方面的论述。 如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意思是说,如果在政治领导上能奉行这五种德行,便是仁。这里主要是就政治和行政领域而言,孔子理解的仁政主要着眼在执政者德行,而不及于政策措施。同时也表达出,仁可以散化为一组更具体的德目,反过来说,一些更具体的德行共同构成了仁的体现。从而,仁既代表了诸多德行的统一性,又是诸德行的总和,可以是整个德行的代表。后世儒学认为仁不仅是所有德行中最重要的德,而且是几个主德之首,更是能够代表各种德性的唯一德性。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这里的回答当然可以被认为与问者的特定状况有关,同时,与子张问仁孔子答恭、宽、信、敏、惠,也是类似的,盖仁是全德,故可以散见几个不同的其他德行。这些对仁的抽象广义解释在本章前面已有论述,不再赘述。 第二,理想之仁。在孔子的心目中仁无疑居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体验和实践仁的主体依然是人,可以说通过仁的体验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一个“道德的自我”。同时仁在实践的过程中,是一个渐进的历程,任何人在一个时间和一个阶段也不能完美的实现它,所以孔子也不以仁人自居,也不轻许人以仁,有人说:“雍也仁而不佞。”孔子的答复是,“不知其仁(意即雍不为仁),焉用佞”。又答复孟武伯说,子路、冉有、公西华,都“不知其仁”。孔子对所有学生,仅仅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这也未必是说颜渊是仁人。对于令尹子文和陈文子,说他们“忠”或“清”,却不同意他们是仁。 那么在孔子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算仁人呢。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中孔子及与弟子关于子产、管仲的平价,来简要分析一下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之仁。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产之惠。从上述第一段材料可以看出子产具有“恭、敬、惠、义”为特征的君子之德,但孔子只称之为惠人即宽厚慈惠之人。众所周知,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其主要政绩为“论政宽猛、子产告范、不毁乡校、铸刑于鼎”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政治措施,并使郑国民众在强国林立之间平安生存数十年,并以此成为孔子最尊敬的人之一。以至于在其去世之时,孔子泣而流泪称之为“古之遗爱矣”,而并没有许之于仁。分析其原因:一是子产施政宽猛(刑)相济,而不是孔子提倡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二是子产施政益民的范围只是郑国一国之众,而非孔子的天下苍生;三是子产铸刑鼎治国政,而不是孔子所提倡德礼相结合的以德治天下。 管仲之仁。从上述第二、三、四段材料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说管仲不俭,不知礼,却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由这点来看,孔子认为管仲纵是“有反坫”“有三归”等诸多“不礼”的行为,孔子却称其仁。原因有三:一是有德政之举,辅助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符合孔子“远人不服,修文德使来之”的政治理念;二是有德治之功,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匡扶周室,使天下有一个较长期的(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安定局面,这是大有益于大众的事,而这就是仁德。由此可见,按照孔子的观点,谁能够使天下安定,保护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并使之安居乐业,就可以许他为仁。从上述最后一段材料子贡与孔子的问答可以看出孔子最终评价仁人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实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宏伟政治理想目标。由此可见孔子心目中理想“仁”的重要标准,不但要有德政之举,而且还要有德治之功。 (三)求仁之举 仅就仁的概念含义而言,孔子对仁的广义解释包含着求仁的方法,首先是“克己复礼为仁,”并进一步指出“为仁由己”不由人,具体方法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本文认为其含义还应有“非礼勿思”,这符合孔子“仁由己”即主张内在约束的思想特点,在这一层含义中,孔子强调了礼的重要行,同时主张外在的规范“礼”与内在的约束“克己”相结合以实现“天下归仁”目标。其次是以礼待人,仁心爱人。如仲公问仁,孔子的回答也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强调与人相处要以礼相待,并且要在行动上给予充分重视,如“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其次是真心爱人,替他人着想,做到“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后是对待他人无论是外在于行,还是内在于心,都要表里如一,真正做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三、以德为本 仁被朱熹阐述为德的具体表现,在某些情况下,仁表现为“德之一端”,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仁则表现为德的全部。因此,我们可认为朱熹将仁界定为一个经验性的道德本体,通俗地讲,就是诸多道德品质的本原,那么,以“爱人”为基本内涵的仁自然也是以德为本原了,下面以文献为例,进行分析:“心不违仁者,无私欲而有其德也”;“仁,则心德之全而人道之备也”; 尹氏曰:“成德以仁为先。”上面材料旨在说明想要拥有德,就必须按照仁的准则行事,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其德”。 也就是说,在这里,朱熹认为仁是以德为目的的,在现实中实践仁, 实际上是间接地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最终使自己的道德趋于完善。 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仁、礼、德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礼只是仁的体现与落实,没有礼,仁就无所依托此,在“齐之以礼”的同时,还要“道之以德”,把德与礼或说是仁与礼紧密结合起来。在孔子这里,仁既是德,德既是仁,“仁德”作为一种系统的道德思想体系,却是孔子首先提出的。把德和礼联系起来,把道之以德与齐之以礼统一起来的德治思想,也是孔子首先提出的。虽然仁和礼是统一不可分割的,但从思想的发展来看,孔子在思想史上做出的新贡献是他的德治思想和仁的思想。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虽然齐之以礼是孔子的目标,而孔子所最关心和讲得最多的,却是道之以德。” 我们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德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包容性,并且很难理解把握,这才促使仁、礼的思想的产生,因为只有两个概念,才能更好的从内心和外在两个方面,对德进行完美的诠释。相对于德来讲,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仁是德的内心道德情感,礼是外在行为规范;仁是德的基础、灵魂,礼是德的体现、落实。有了仁,德才有人性内心的约束和最终归属,那就是一心向善;有了礼,德就可以落实到具体行为上,就有了可以实际检验的德具体标准。仁、礼不只是使德从内心到外在得到落实,它们反过来也起着培养着德的作用;通过仁、礼的内外两方面规范和约束,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因此,从周公以礼释德思想的产生,到孔子以仁释德思想的建立,并通过孔子对礼之思想的发展和超越,才从内心和外在两个方面对德之思想的真实内容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阐释。至于中庸思想,孔子曾说过“中庸之德为至德矣”,本文认为只是德之思想得以完美体现的准则和尺度。至此孔子的“以仁释德”的思想体系已完全确立了起来,其主要内容就是仁礼相结合,中庸为准则,以德为根本。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 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5] 钱逊.先秦儒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6]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 北京:三联书店,2008. [7]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册[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8] 王博著.汤一介,杨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先秦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 Fingarette Herbert: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72.

孔子仁礼思想论文的参考文献

【摘 要】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学术界观点不一,颇有争议,但总体来说趋向于“仁学核心说”,但也有学者认为“关于孔子的思想核心争议,多是来自观察的角度不同”。文章正是立足于这一点,结合学术界关于孔子核心说的观点论述,对《论语》中的仁、德思想内容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论述,以便进一步分析理解孔子的主体思想内容。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孔子;仁、德;思想 要准确把握和理解《论语》中的“仁、德”思想,必须明确“仁、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要讨论这一点首先要弄清楚孔子的思想核心内容。再将其思想核心与孔子的德之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对《论语》中孔子的“以仁释德”思想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一、核心之论 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历来学术界观点不一,众说纷纭,现就目前学术界关于孔子思想核心内容学说观点进行简要梳理总结,以便能恰当理解论证孔子的“以仁释德”思想。目前,学术界关于孔子思想核心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仁”是核心说。目前这种观点在学术界是主流,而且代表多为名家大家,如冯友兰先生认为:故直尚有行不通处,而仁则无行不通处。故仁为孔子“一贯”之道,中心之学说。故《论语》中亦常以仁为人之全德之代名词。唯仁亦为全德之名,故孔子常以统摄众德。此外,冯友兰先生还认为:仁可包括孝、忠、智、礼、信等德目的含义。持此观点的还有谢无量(《中国哲学史》)、匡亚明(《孔子评传》)、劳斯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卷)等著名学者。 二是“礼”是核心说。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仁”只不过是解释礼、恢复礼的一种手段和措施。如李泽厚先生认为:孔子讲仁是为了释礼,与维护礼直接相关。礼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要求维护和恢复这种体系是仁的根本目标,故提出孔子“以仁释礼”的观点。美国著名学者Fingarette Herbert的观点更为明确:孔子思想外在的礼仪是中心,不是内在的个体心理(仁),此外还有著名学者蔡尚思也持此种观点。 三是多核心说。认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仁礼”、“仁义”、“仁义礼”等复合或多个概念搭配组成。还有学者认为,孔子思想的包容性与庞杂性,很难用单一的核心学说来概括。学术界关于什么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一直存在着争议,这种争议很大程度上来自观察的角度不同。 二、以仁释德 “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孔子伦理概念群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要明确“仁”与“德”之间关系,首先要对《论语》中“仁”的含义、内容及地位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仁的含义 关于仁的内涵解释是多方面,古今中外学者对此解释可以说众说纷纭,但大都是以德释仁的方法,对仁进行分析阐述,现就朱熹等为例,以人物时间顺序进行简单对比分析。 一是朱熹以德释仁。在《论语集注》中,朱熹常常使用“以德释仁”的方式将德与仁联系起来阐述。朱熹通过“以德释仁”的方式表达了对仁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德的内涵得以进一步明晰和深化。朱熹首先阐述了德与仁的关系: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发,盖其德之一端也。仁者,本心之全德。二是晚清通儒陈澧认为:“仁”有三义,一曰爱;二曰心德;三曰淳恳。由此可以看出前两点是根据朱子“爱之理,心之德”的分解而来。三是杨慧杰先生认为,仁有七义:德之总称;一德之名;抉择;自我实现;功能;功夫;仁者。这是杨慧杰先生在“爱与心德”解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七种解释。四是谢无量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论述孔子之“仁说”时,论述了孔子仁智勇三大德,同时对这三德的关系也做了说明,并认为:“仁可以兼智勇,智勇不能兼仁,故仁为全德之名也。”他进而认为:“仁者实为天理之至纯,可以总括人心之全德者。五是冯友兰先生认为“仁”为全德之名,统摄众德,包含孝、礼、忠、信、直等德目的含义。六是劳斯光先生认为“仁”观念是孔子学说之中心,亦是其思想主脉之终点,“仁”为视人如己,净除私累之境界,并认为“仁、义、礼”构成孔子基本理论,并认为仁能统摄义、礼。再联系朱熹将仁解释为“爱之理,心之德”,杨伯峻在解释《论语》中109个仁时将105个都解释为“仁德”,都可谓以德释仁的典型。 综合上述七家学者对仁的含义解释可归纳为:爱;心德;一德之名;仁德;德之总称;全德;自我实现;功能;功夫;仁者等十一种解释,以德释仁者居七(爱、仁者也为德目之一),且上述学者都强调”仁”为孔子的思想核心,由此可以见得仁是和德密不可分的。对于个人的品德,孔子强调仁和义,尤其是仁。它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在《论语》里,孔子用“仁”这个字时,有时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所有人的德性,这便是“仁人”一词的含义,这种场合下“仁”是品德完美。由此可见“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因为从上述各家观点的论述很容易看出: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勇、清、直、道、和乃至中庸等概念都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论述重点,但无论是从内涵还是外延来讲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和根本目标,那就是德。 因此,本文认为孔子无论是“以礼释仁”还是“以仁释礼”、以及对仁的各种阐释和发挥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德、普及德,借以实现德治的大同理想社会。仁的思想即便是孔子儒学的最高境界或思想核心,但其内容任然是由众德组成,其根本目的还是实现德,实践德。这正是孔子思想中“以仁释德”的最明显例证。 (二)仁的内容 作为孔子的重要思想内容“仁”,在《论语》中一共出现110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但在另一方面孔子又“罕言利与命与仁。”且不轻许人以仁,并认为自己不具备仁的资格,仅以君子居。下面我们就以孔子弟子问仁及孔子理解的仁等几个方面来理解《论语》中“仁”的思想,以便能进一步佐证孔子的“以仁释德”思想。 第一,孔子心目中的仁。孔子及弟子关于仁的问答论述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仁的含义。孔子心目中的仁的含义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侠义的仁简单的说就是爱人,如樊迟问仁。孔子则直言“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孔子的回答是慎语,勿多言,这些回答只是具体而简单的含义。而具有广义的则是对颜渊、仲公和子张问仁的回答分别是: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缘,在家无怨;恭宽信敏惠等宏观方面的论述。 如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意思是说,如果在政治领导上能奉行这五种德行,便是仁。这里主要是就政治和行政领域而言,孔子理解的仁政主要着眼在执政者德行,而不及于政策措施。同时也表达出,仁可以散化为一组更具体的德目,反过来说,一些更具体的德行共同构成了仁的体现。从而,仁既代表了诸多德行的统一性,又是诸德行的总和,可以是整个德行的代表。后世儒学认为仁不仅是所有德行中最重要的德,而且是几个主德之首,更是能够代表各种德性的唯一德性。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这里的回答当然可以被认为与问者的特定状况有关,同时,与子张问仁孔子答恭、宽、信、敏、惠,也是类似的,盖仁是全德,故可以散见几个不同的其他德行。这些对仁的抽象广义解释在本章前面已有论述,不再赘述。 第二,理想之仁。在孔子的心目中仁无疑居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体验和实践仁的主体依然是人,可以说通过仁的体验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一个“道德的自我”。同时仁在实践的过程中,是一个渐进的历程,任何人在一个时间和一个阶段也不能完美的实现它,所以孔子也不以仁人自居,也不轻许人以仁,有人说:“雍也仁而不佞。”孔子的答复是,“不知其仁(意即雍不为仁),焉用佞”。又答复孟武伯说,子路、冉有、公西华,都“不知其仁”。孔子对所有学生,仅仅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这也未必是说颜渊是仁人。对于令尹子文和陈文子,说他们“忠”或“清”,却不同意他们是仁。 那么在孔子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算仁人呢。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中孔子及与弟子关于子产、管仲的平价,来简要分析一下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之仁。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产之惠。从上述第一段材料可以看出子产具有“恭、敬、惠、义”为特征的君子之德,但孔子只称之为惠人即宽厚慈惠之人。众所周知,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其主要政绩为“论政宽猛、子产告范、不毁乡校、铸刑于鼎”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政治措施,并使郑国民众在强国林立之间平安生存数十年,并以此成为孔子最尊敬的人之一。以至于在其去世之时,孔子泣而流泪称之为“古之遗爱矣”,而并没有许之于仁。分析其原因:一是子产施政宽猛(刑)相济,而不是孔子提倡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二是子产施政益民的范围只是郑国一国之众,而非孔子的天下苍生;三是子产铸刑鼎治国政,而不是孔子所提倡德礼相结合的以德治天下。 管仲之仁。从上述第二、三、四段材料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说管仲不俭,不知礼,却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由这点来看,孔子认为管仲纵是“有反坫”“有三归”等诸多“不礼”的行为,孔子却称其仁。原因有三:一是有德政之举,辅助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符合孔子“远人不服,修文德使来之”的政治理念;二是有德治之功,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匡扶周室,使天下有一个较长期的(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安定局面,这是大有益于大众的事,而这就是仁德。由此可见,按照孔子的观点,谁能够使天下安定,保护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并使之安居乐业,就可以许他为仁。从上述最后一段材料子贡与孔子的问答可以看出孔子最终评价仁人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实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宏伟政治理想目标。由此可见孔子心目中理想“仁”的重要标准,不但要有德政之举,而且还要有德治之功。 (三)求仁之举 仅就仁的概念含义而言,孔子对仁的广义解释包含着求仁的方法,首先是“克己复礼为仁,”并进一步指出“为仁由己”不由人,具体方法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本文认为其含义还应有“非礼勿思”,这符合孔子“仁由己”即主张内在约束的思想特点,在这一层含义中,孔子强调了礼的重要行,同时主张外在的规范“礼”与内在的约束“克己”相结合以实现“天下归仁”目标。其次是以礼待人,仁心爱人。如仲公问仁,孔子的回答也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强调与人相处要以礼相待,并且要在行动上给予充分重视,如“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其次是真心爱人,替他人着想,做到“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后是对待他人无论是外在于行,还是内在于心,都要表里如一,真正做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三、以德为本 仁被朱熹阐述为德的具体表现,在某些情况下,仁表现为“德之一端”,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仁则表现为德的全部。因此,我们可认为朱熹将仁界定为一个经验性的道德本体,通俗地讲,就是诸多道德品质的本原,那么,以“爱人”为基本内涵的仁自然也是以德为本原了,下面以文献为例,进行分析:“心不违仁者,无私欲而有其德也”;“仁,则心德之全而人道之备也”; 尹氏曰:“成德以仁为先。”上面材料旨在说明想要拥有德,就必须按照仁的准则行事,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其德”。 也就是说,在这里,朱熹认为仁是以德为目的的,在现实中实践仁, 实际上是间接地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最终使自己的道德趋于完善。 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仁、礼、德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礼只是仁的体现与落实,没有礼,仁就无所依托此,在“齐之以礼”的同时,还要“道之以德”,把德与礼或说是仁与礼紧密结合起来。在孔子这里,仁既是德,德既是仁,“仁德”作为一种系统的道德思想体系,却是孔子首先提出的。把德和礼联系起来,把道之以德与齐之以礼统一起来的德治思想,也是孔子首先提出的。虽然仁和礼是统一不可分割的,但从思想的发展来看,孔子在思想史上做出的新贡献是他的德治思想和仁的思想。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虽然齐之以礼是孔子的目标,而孔子所最关心和讲得最多的,却是道之以德。” 我们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德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包容性,并且很难理解把握,这才促使仁、礼的思想的产生,因为只有两个概念,才能更好的从内心和外在两个方面,对德进行完美的诠释。相对于德来讲,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仁是德的内心道德情感,礼是外在行为规范;仁是德的基础、灵魂,礼是德的体现、落实。有了仁,德才有人性内心的约束和最终归属,那就是一心向善;有了礼,德就可以落实到具体行为上,就有了可以实际检验的德具体标准。仁、礼不只是使德从内心到外在得到落实,它们反过来也起着培养着德的作用;通过仁、礼的内外两方面规范和约束,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因此,从周公以礼释德思想的产生,到孔子以仁释德思想的建立,并通过孔子对礼之思想的发展和超越,才从内心和外在两个方面对德之思想的真实内容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阐释。至于中庸思想,孔子曾说过“中庸之德为至德矣”,本文认为只是德之思想得以完美体现的准则和尺度。至此孔子的“以仁释德”的思想体系已完全确立了起来,其主要内容就是仁礼相结合,中庸为准则,以德为根本。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 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5] 钱逊.先秦儒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6]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 北京:三联书店,2008. [7]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册[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8] 王博著.汤一介,杨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先秦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 Fingarette Herbert: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72.

论孔子的仁与礼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论孔子的仁与礼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孔子思想是由“礼”到“仁”的演变路径。孔子在吸收和损益周礼德性原则的基础上,吸纳前人"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的观点,把它同礼的基本原则联系起来,但又不囿于礼,坚持在更为广阔的人际关系中弘扬仁爱精神,并以此影响礼改造礼,最终形成了自己由 "孝悌为仁之本"到"爱人"至"克己复礼"的仁论思想。

关键词:仁 礼 克己复礼 爱亲 爱人

一、孔子之前的周礼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是在原始宗教礼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的特征是融宗教、音乐、诗歌、舞蹈、伦理于一体,其内容形式,自夏而周经历了由鬼神崇拜逐步转变为重视德性伦理,由粗糙变为日趋文雅,由不完备到逐渐完备的过程。

周礼有别于商礼和夏礼,区别的重点在于周公“以德治礼”,他为礼注入了道德理性精神。《左传》文公十八年季文子引周公之语说:“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①“则”,即礼之基本原则,它是考察人们德行的标准(“则以观德”),而德行又是办事的基础(“德以处事”),并且可以直接地影响办事的效果和评价(“事以度功,功以食民”)。对于“则”,杨伯峻先生解释说:“六年传云‘导之礼则’,此‘则’字亦礼则之义。以礼则观人之德。德有凶有吉,合则为吉德,不合则为凶德。”

②德有凶有吉,遵从礼的基本原则即为有德,违背礼的基本原则的就是无德,这样就引德入礼,使周礼蕴含了具有指导和规范德行作用的道德理性。

以道德理性为特征的周礼是对礼的一次变革。周礼由对虚幻世界的追求,转为对人伦的重视,这对于人们摆脱宗教蒙昧,发展理性活动,起了重大促进作用。然而这种作用亦是有限的。周礼中有大量的宗法内容存在,理性原则往往依附于宗法关系,为血缘所包裹。在理论上对此有所突破并展现出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始于孔子时代,而且这些是以孔子“仁”的思想的提出为标志的。

二、孔子对“礼”的改造即由“礼”到“仁”的演变

孔子尚礼,他通过考察三代之礼发现了两点:其一,三代的礼乐是因袭承接而发展的;其二,这种发展是有所损益的,尤其在两代礼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周礼十分的丰富多彩,因此他十分惊叹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周礼的道德理性原则是“尊尊亲亲”。所谓“尊尊”,即在氏族内部强调下对上的尊崇;“亲亲”,则是氏族内部依亲疏关系不同而表现出的爱有差等,血缘愈近,则所爱愈亲。这种讲究血缘关系的爱是以父母子女之爱为核心的,并借此而派生出忠、孝、悌、直等道德观念。古人把这种亲亲之爱及其派生出来的德行,称之为“仁”。《国语晋语》记载郦姬言:“为仁与为国不同,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

③所以她在“爱亲之谓仁”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层更高的层次,即“利国之谓仁”。这种构想对孔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孔子正是以“爱亲为仁”为基础,把它同礼的基本原则联系起来,将周礼演变为仁。

(一)孝悌。在孔子及其弟子看来,孝悌是行仁的基本要求。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孔子的弟子有若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孔子对孝悌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他要求人们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 (《学而》),“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他不仅强调要赡养父母,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子女做到“敬”,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孔子要求子女既在物质上,更要在精神上关爱自己的父母。《论语阳货》篇记载了一段孔子与宰我关于居丧的讨论,最后孔子评价宰我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对宰予对待居丧的轻慢态度给予了“不仁”的评价,可见孔子对“爱亲”的看重和“爱亲之谓仁”思想对孔子的影响。

(二)爱人。《论语颜渊》记载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他说:“爱人”。孔子释“仁”为“爱人”,试图把“爱人”作为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进而达到促使整个社会形成友爱互助氛围的目的。他要求青少年们做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这一句话清晰地展示了由孝悌而走向仁的逻辑进程,“泛而众而亲仁”也说明了“泛爱众”与仁在内涵上的联系,在孔子看来,如果把孝悌之爱推行到血缘关系以外的人群中去,做到“爱众”,那是十分高尚的,那就不仅是仁,甚至可以说是“圣”。孔子论仁过程中由“孝悌”到“爱众”的推进,也足见孔子对“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这一观点的吸收和继承。

(三)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自身德行的培育是从克己复礼中开始的。当颜渊向孔子请教该如何培育仁时,孔子回答他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具体要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即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视、听、言、动之间皆合于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不是表现为某种具体的德行,而是抽象的德性,是忠、恕、恭、宽、信、敏、惠、直、勇等诸多美好德行的统称。礼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在的规范和评判标准,抽象意义上的仁在指导具体行动的过程中,人们正是通过礼来判定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某种德行的要求的。因此,孔子特别强调礼对这些具体德行的限定和影响,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孔子正是在不断地克己复礼的过程中一步步深化,由礼领悟到仁的。

三、仁与礼的关系

(一)仁是本质,礼是表现。在孔子这里,“仁”是核心是本质,而“礼”则是“仁”的本质的外化。“仁”与“礼”的关系是内在与外在的关系,“合礼”是“仁”的外在规范和表现,受“仁”支配,“仁”才是最终的内在标准。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认为礼是立身的标准,也就是说礼具有一种外在规范性的特征,它反映的是仁的内涵。因此,我们在看待孔子“礼”的思想时,应该看重的是那种“礼”的规范精神。

(二)孔子在强调仁是礼之本的同时,亦强调礼对仁的辅益作用。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孔子强调礼对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仁要在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正是礼所反映的对象,从这一点上说,仁要通过礼来实现自己。正因为如此,所以孔子在倡导仁的同时,始终坚持礼。

总而言之,孔子思想的形成是在继承和损益周礼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前人“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的观点而发展起来的。孔子首先强调“爱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然后从父母亲情扩大开来,鼓励做到“仁者爱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最后说到具体方法时强调正身,“克己复礼为仁”。这一思想正是对周礼“亲亲尊尊”德性原则的继承和拓展。由此可知,孔子仁论思想路线是由礼逐步深化到仁的路线。

扩展资料:

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人物生平

贵族出身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

圣人降世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长女和次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儿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儒略历公元前551年;格里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一般依《史记·孔子世家》说。)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

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早年经历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已经十九岁了,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步入仕途

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鲁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鲁国内乱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孔子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自己老了,不能用了。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晋魏献子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在近处不会埋没与自己亲近而有贤德的人,在远处不会埋没受人推举而有贤德的人,这可以说是仁义了。

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冬天,晋国铸刑鼎。孔子认为晋国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没有好的制度和法度。

鲁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孔子已经40岁了,孔子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四十岁不疑惑。

出仕修经

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阳虎想要见孔子,而孔子却不想见到阳虎,后来两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随后孔子被升为小司空。

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

离开鲁国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春天,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周游列国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孔子路过匡城(今河南睢县)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吴国使人聘鲁国,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六十岁,称自己这时候,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自己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

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孔子离开陈国,来到了蔡国。

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离开叶国返回蔡国的途中,孔子遇到一位隐者。

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孔子又回到卫国,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吴国讨伐鲁国,吴国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在卫国,孔子的夫人亓官氏去世了。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率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说是向孔子学来的。68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季康子欲施行田赋,孔子反对。对冉有说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君子的行为,应该用他的礼数来判断。施舍的时候,会从重付出。做事的时候,会中庸而行之。死的时候,会对自己薄葬。

回到鲁国

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孔子已经70岁了,称自己这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身处乱世的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这一年,颜回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伤,感慨到昔日曾跟随自己从陈国到蔡国去的学生,此时却都不在身边受教了。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天,西狩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同年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孔子见鲁哀公,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恒,没有得到支持。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驾鹤西归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责问子贡为何那么晚来见自己。于是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孔子流下了眼泪,讲到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夏朝的人死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死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死时在两个楹柱之间。昨天黄昏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孔子关于仁的论文

从“仁”与“礼”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凡君子所行就是“仁”,即使在当下不符合“礼”,但从长远看来还是符合“仁”的标准的;而小人就必须用“礼”来约束,使之行为不违背“仁”。以“仁”、“礼”关系作为标准,孔子从道德上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从智力上把人分为上智、中人及下智。下面是我整理的孔子关于仁的论文,欢迎来参考!

关键词:“仁”;“礼”;划分

对于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关系,一般认为二者是意识和实践的关系,“仁”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和追求的最高目标,“礼”是价值标准和外在要求,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说“仁”就是内化的“礼”,“礼”就是外化的“仁”,“仁”是内圣的基础,“礼”是外王的条件,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成就内圣外王的圣贤。但是,在《宪问》中有记录,“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可以看出,孔子对于管仲是肯定的,说管仲的行为是符合“仁”的标准的;而在《八佾》中,“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在这一句中,明显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管仲不符合“礼”的规定性的。由此可见,管仲这个人在孔子那里,用孔子的“仁”和“礼”的标准去衡量,是只符合“仁”而不符合“礼”的。一般的对于“仁”与“礼”的关系的认识,是认为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也就是说,具有“仁”的品质的人,他们的行为也必然合乎“礼”的规定,反之,在行为上能遵守“礼”的人,也肯定就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仁”的境界。但是孔子却认为管仲达到了“仁”却不符合“礼”,这与一般的对于孔子“仁”和“礼”关系的认识是相矛盾的。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仁”与“礼”并没有内在的一致性。那么这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君子是一刻也不会离开“仁”的,君子之所以叫做君子就是因为他们符合“仁”的标准。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果一个人是君子,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是符合“仁”的标准的,即使在当下不符合“礼”的要求,从长远看来,还是符合大众利益的,还是可以归于“仁”的。就像《宪问》里说,“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未死,有利于天下民众,便是大节,为公子纠而死,只是小信小节,小节要服从大节。顾炎武在《曰知录》中说:“略其不死子纠之罪,而取其一匡、九合之功,盖权衡于大小之间而以天下为心也。”可见,即使管仲的做法不符合“礼”的要求,他依然是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在《伯泰》中有记载:“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颜渊》中也说:“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无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他们本身不能达到“仁”的境界,所以他们的行为必须有一定的规定性以保证其不会破坏“仁”,这个规定性就是“礼”。“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礼”是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一种工具,是维护一种秩序或者达到“仁”这样一种状态的必要手段。

可见,“仁”与“礼”的区别并不在于一个是“意识”一个是“实践”,而是对于不同等级的人要达到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不同规定性。是孔子对人的不同划分导致了“仁”与“礼”这两个概念的差别。简而言之,孔子认为能达到“仁”的境界,并且其行为不违背“仁”,不违背民众利益的人是“君子”;而不能达到“仁”的境界,并且其行为必须依靠“礼”来约束才能不违背“仁”的要求的人是小人或者愚人,也可以说是一般民众。根据这个标准,从道德上,孔子把人划分为君子与小人;从智力上,把人划分为上智,中人与下智。

孔子所说的君子始终是不违“仁”的,而小人却在不同的方面,从不同的'程度上违反了“仁”。一、在对待“天”、“道”、“命”的态度上,“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君子有所畏,所以他们在行事的时候,必然是以不违背“天命”、“大人”或者“圣人之言”为前提,或者说是出发点的。而他们行事的目的也是有利于这些他们所敬畏的事物的。而小人则无所畏惧,他们没有任何敬畏,所以在行事中只依据自己的好恶来行动,所以行事的结果往往造成许多不利的结果或者影响。“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所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可见,君子通常在“大道”上有所担当,而小人却在小事上计较。

二、在对待义利的关系上,“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始终把“德”和“义”摆在首位,并不以自己的私利为目的,心怀天下,为人民着想,所以能凡事皆以“仁”为出发点,小人却正好相反,如果没有一定的礼数来加以约束,他们就会没有任何顾忌的去追求私利。

三、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君子在与人交往中,注重整体的利益以及团结,可以为了整体而牺牲自我。小人只会为了一己的私利而勾结在一起,当整体失去价值的时候,小人们便会分散开来。这种现象也就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而“礼”恰恰是要把大家约束在一个维度之内,使得人们不能随意的破坏一种和谐或者说秩序。破坏整体利益的就是只顾一己私利的小人,也可以说,“礼”就是用来规范小人的行为的。

四、在对待困难的态度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君子面对困难毫不退避,敢于直面问题,并且能够坚守自己的立场与信念,不像小人一样整天为了困难而哀愁,消极。君子解决问题依靠自己,不依赖于别人,也不会为了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而危害别人的利益。小人就正好相反了。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小人往往会借助别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的,有时甚至是使用损人利己的方式。

正因为君子在各个方面,无论是行为还是信念都坚持大众为先,不以自己的利益为重,所以君子的行为从始自终都不会离开“仁”,也就是说,君子的行为就代表了“仁”。小人作为与君子相对的一群人,他们凡事以自己为先,这样就容易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更有甚者会祸国殃民,所以对于这类人,要制定一套“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规定他们该做什么,要如何做。这样才不会危害人民的利益与统治的秩序。

在智力上,孔子把人划分为三个等级:上智、中人和下智。“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在这里,孔子说的“上”指的就是他的道德理想、政治理想等等。对于中人以下智力的人,不必对他说太多高深的,他所不能够理解的话语,即使告诉他,他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行事,如何帮助实现“上”,只需要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要如何去做就可以了。这样形成的规定性就变成了“礼”,中人以下的人只要遵守“礼”就不会违背“仁”。对于中人以上的人,他们的智力可以领悟到孔子所说的“上”所容纳的广泛内涵,并且能够自觉的为实现“上”而作出努力。他们会思考什么于“上”是有益的,什么于“上”是有害的,能够自觉的趋利避害。所以他们的行为就不会违背“上”,也就不需要“礼”的约束。因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

可见,孔子理想中的人是君子,是上智之人,因为只有他们能实现孔子的理想与信仰。但对于小人和下智之人,孔子也没有放弃,依靠“礼”来约束他们,依靠“教”来化育他们,期望他们能够配合君子和上智之人来实现自己的追求。

关于孔子的研究论文

孔子与水摘要孔子一生对水情有独钟,他通过对水的观察和思考,从而提出自己深刻的见解和认识,告诉我们要有河水般的执着精神、进取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关键词孔子水进取作为儒家的圣贤,孔子给后人树立了道德大师的形象,他开创的儒家文化,不仅仅是维系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的纽带,其中的许多精髓至今还深深植根于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和国民性格,对中国周边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泽被深远。孔子一生对水情有独钟,他通过对水的观察和思考,从而提出自己深刻的见解和认识.,进而以此更好的来把握和认识人生。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人生的天然教科书,文人择水而居,临水而咏,踏水而歌,所思所想皆能折射出其独有的情怀,历朝历代名人都会对水加以推崇,管子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等记载都把水视为离不开的重要物质,同时,它又是催生文学精品的产婆,文人自古就和水相亲,一不小心就留下千古绝唱.苏轼赤壁泛舟“不知东方之既白”,前后两篇《赤壁赋》,成为流传百世的华章。水无尊贵卑贱之分,再高的水流终究要落地而奔走。水的平民化是文人心灵的归宿.因此孔子面对大水时,不由叹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为何又会被孔子这样的智者所乐呢?因为水的许多特征与儒家的许多伦理道德有着相似之处“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真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孔子眼中的水,像德、像仁、像公正、像坚强的意志。有人说水是宇宙的缩影,孔子则更加具体化,认为它是仁德之人的缩影,儒家独特的思维把水完全人格化了。孔子乐水绝不仅仅是对自然的陶醉,更主要的是对水的观察和体验,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并把水之美和人类道德精神联系起来,并由此推衍出儒家的文化道德内涵,成了儒家文化的道德之水、人格之水。二、“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人生境遇人生在世,不如意处十有八九。孔子生于鲁国,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诸侯之间时常发生兼并战争.年轻时的孔子可谓意气风发,立志作出一番大的成就“.吾十五有志于学”,他不但十五岁便立志学习周礼,立志甚早,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这番美妙的憧憬,内容却显得有些渺茫,实现不易,孔子用道德建构的“理想国”,以喋喋不休的劝说来进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事业。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孔子率领自己的门徒周游列国,所到之处,处处碰壁,不是冷遇便是奚落“.伐树于宋,削迹于卫,戚戚然以至于死。”孔子也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此悲惨的境况,不能不使他无数次地黯然神伤,终于不平则鸣,喊出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巨大牢骚。自古文人仕途失意,便想乘桴入海,绝尘弃缘.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孔子也不例外.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进取精神孔子在不得志时,曾经发出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叹,事实上,孔子并不是真的想隐逸在苍茫的大海中,过道家所谓“逍遥游”式的生活,其实这只不过是老人家“干七十余君无所遇”的无奈与感慨。孔子实际上是个主张积极入世并身体力行的人,他认为作为一个“士”,应该走出家门,辅佐明君.而不是囿于乡里,一事无成。不肯出去从政治国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称作士;并且特别反感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有人以《论语.先进》“四子伺坐章”为例,说孔子也有超然出世的思想。一天,孔子饶有兴致地问围坐在自己身边的几位得意弟子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纷纷慷慨陈词,惟有曾点与众人的志向相左“: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番话显得很没有抱负,没想到却得到了夫子的赞同:“吾与点也!”。“乍一看来,沐浴春风,与世无争,其实这种境地正是建筑在其前述子路以勇武卫国,冉求以礼乐治国,公西华以外交护国的基础上,是国家治理成更高水平的表现,正说明孔子积极入世的态度.事实上,孔子为了入世治国‘,席不暇暖‘’三月无君,则惶惶如也’他自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是何等积极,何等自信!他的一生屡遭坎坷,却从未停息过对理想的追求,一次孔子,站在滔滔大河边上,望着滚滚东流的河水,思绪万千,一方面感叹人生年华如流水,一方面赞美水之无畏无惧、百折不回的进取精神,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青春终会老去,万事万物都将成为一江春水,面对有限的人生,作为天地间渺小如草芥的人又怎样度过这一生呢?孔子告诉我们用积极的观点来看待人生,像流水一样,不断向前涌进。他这话的意义,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这方面孔子本身也是以身示范,尽管在弘道的过程中,处处碰壁,但是他依然如奔流的河水.执着、义无返顾的追求着他心中的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站在大海、大江、大河、小溪旁,面对昼夜不停的流水,感悟人生的真谛,像孔子一样学习水不断进取的精神,真是受益无穷。参考文献:[1]周瀚光朱幼文.管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2.[3]刘向撰赵善诒疏证.说苑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4]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5]骆承烈.孔学研究.齐鲁书社.2002.

关于孔子思想的研究论文

对于孔子思想,大家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下面就随我一起去阅读关于孔子思想的研究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论文摘要: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以约驭博、寓教于乐等,分析其教育思想对当今教学方法有重要启示。

论文关键词:

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非常重视教育,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含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因素,因此至今仍有不朽的生命力,它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极大的教益和启示。

1 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社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能够用精辟的语言相当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如:“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里也都有数。并且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三种不同性格。

再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共西华曰:“由也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样的问题,由于询问者的情况不同,孔子的答复也不同,“一进之,一退之,所以约之于义理之中,而使之无过不及之患也”。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所以在他们问仁、问礼、问政、问孝的时候,孔子的回答往往是深浅难易、繁简详略各不相同。

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论语述而》篇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子弟”。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同样学习文行忠信、诗书礼乐,程度不同,能力也各异。有的“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同样是身通大艺者,也各有特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我们从孔子运用“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经验中,可以受到两点启发:第一,教育和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第二,既要坚持共同目标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避免一刀切。

2 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谈到“启发式教学”,许多人都会想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产婆术”著称的启发教育,但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育,而且“启发”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所创造的。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其内涵要比苏格拉底更丰富、更为深刻。我们不妨将之称之为“产婆术”的苏格拉底启发式对话与孔子的启发教学作一下比较。

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都苏问,欧答)问:“虚伪应归于那一类?”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偷盗、欺、奴役等应归于那一类?”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那些极大地损坏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答:“不能。”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朋友。”苏问:“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自己的士兵说援兵马上就到,从而鼓舞了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呢?”答:“应该算是正义的。”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了下去,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答:“应属于正义类。”苏格拉底仍不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吗?”答:“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从这一段生动的对话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结论。

下面再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照宋人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未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明白时的矛盾心理。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路,这就叫“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一种想说又难以表达的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却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或者可以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可以发现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二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地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由此可见,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教学虽然能够是学生印象深刻,但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恐怕难以深入。

而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第二种矛盾且暂无法解决时,教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教学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进行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3 求知应求实,勤奋,学思并重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主张求知应先端正态度,求知应先求实。一个有智慧的人贵在自知,明白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一个人能够做到自知,就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也就能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另外孔子曾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论语述而》)他对当时人们对历史上不确凿的事任意牵强附会大为不满,教导学生做学问要实事求是,要向古人学习,古人对待历史不确凿的作法就是存疑。存疑,并不是有疑问不提出来而有所保存。恰恰相反,他是指在自己实事求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要敢于对自己认为不确凿的问题提出疑问。“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当今的教学实际过程中恰恰就需要这种思想,要鼓力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到的事物,要敢于从课本中走出来,不要唯书本马首是瞻,对自己认为有错误的问题要敢于质疑。否则,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一旦失去,在学习上就永远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

(一)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易传》中多次提及的“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

(二)与时俱进

孔子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绝不是愚顽不化的人。人们误解《礼运》篇,以为孔子向往的大同社会是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时代”,其实,认真对读《孔子家语》与《礼记》的该篇,就会发现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时期。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论语》、《中庸》、《易传》中都记有孔子的相关论述,而《周易》中所说的“与时偕行”,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三)天人和谐

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在《易传》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贲·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自然并列,就应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观念。孔子认识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丰富的天人和谐等生态意识,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论语·述而》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家语·五帝德》记孔子说:“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包含有注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规律的意义。

二、孔子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这取决于四个有利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大、决策者的决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传统。在传统方面,杨振宁极为看重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张,几乎就是我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

再如,在兴起于西方的现代教育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

(二)经济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高效率、标准化。在这种体制下,人只被视为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或只是庞大而复杂的制造金钱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他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真诚全面的关心。与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仅是利用人、控制人。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用一位日本企业巨子的话说,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持《论语》。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现得最为全面。其博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这一切无不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

(三)政治

当今世界有两大显著趋势,其一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人们被愈加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和矛盾似乎在朝着扩大、加剧的方向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幽魂仍在四处游荡。在未来的世界中,各国应当遵循怎样的政治伦理,才能使我们这个星球平安无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恕”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应当是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实现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共同繁荣的基本法则。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应成为歧视和强权的现实借口,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不足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一元宿命。唯有彻底摒弃满怀恶意的达尔文主义的西方政治思维,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不仅被历代的读书人称为“圣人”,而且在现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孔子在世界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但孔子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有不同的形象,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孔子形象。我们一直想了解:孔子本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对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这对于我们当前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所能做的,大家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接近历史上本来的孔子,但同时,我们的认识又不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永远值得人们重新研究的缘由所在。孔子开创的中国文化传统并没有完全成为过去,并不象有些学者所说的变成了“游魂”。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去解读它、了解它。孔子的一生是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一生,是追求社会治平、世界太平之道的一生,同时又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人生都有悲剧色彩,但他们每个人的具体经历和情景是各相不同的。孔子在他那个时代,可以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似乎是逆着潮流而走。但是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自己的民族和人类,所以说他是东方的圣人。在现在中西对话中,孔子是东方文化的象征。 一那么下面我先简单地谈谈孔子其人。孔子后来被尊为圣人,其实他这个人的一生也是很平常的。他晚年的时候曾经总结自己一生的修养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个总结大体上说明了孔子一生的生命历程。孔子三岁丧父,少年丧母,家境贫困。孔子生于陬地,在他幼年的时候,母亲就把家迁到鲁国的都城曲阜。为什么迁到曲阜?曲阜是当时的文化政治中心。鲁国是周公的后代,周公是“制礼作乐”之人,曲阜在当时是文化典籍集中的地方,孔子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孔子在很小的时候玩游戏就显示了与众不同之处,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拿礼器来做礼仪方面的游戏,这与一般的儿童不一样。孔子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我年少时地位卑贱,所以学会了很多卑下的事情。孔子曾经在鲁国当过管理粮草和牛羊的官吏。这是很小的事,但他做得很认真,一丝不苟。当他管理仓库的时候,“会计当而已矣”,很认真很仔细;他在做牛羊官的时候,牛羊很肥壮。这就说明孔子无论做什么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认真地做好,不眼高手底。这就是一个伟大人物的行事。孔子一生非常勤奋地学习,从未间断,自“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没有间断过。他的学习态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不同于现在的一些人以学习作为实现其他的目的的手段,学习是孔子生命的一部分,可以是培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境界。就象他讲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在学习中对知识产生一种乐趣。孔子一生就是这样的,他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可以说是对其一生的一种总结。孔子一生无所不学,但学无常师(《论语·子张》)。在他一生的经历中,他曾向当时一个很小的诸侯国的人学习请教过历史文化问题,还曾专门跑到东周(今洛阳)问礼,据说还向老子问过礼。这里顺便说一下,中国文化里头主要的有两派,一派是儒家,以孔子为代表,一派是道家,以老子为代表。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儒家和道家是“儒道互补”,两家思想不同,但可以相互补充,形成张力,使得中国文化延续不断。这个说法可以商榷。我认为,儒、道是同根而生的。特别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比如湖北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比现在的通行本早得多,这里头有些关键的地方与现在通行本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现行本批判儒家的地方,出土本却很多地方和儒家思想没有根本上的不同。这就更证明了,他们的根本思想是同根的。当时孔子生活的时代,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时代。在周商时代,学校教育是官学,贵族可以学习,一般

以孔子仁爱为主题的论文

当代大学生要践行孔子的仁爱之道要做到践行,实践中能够深化对仁爱之道的理解。通过正确认识并践行仁爱之道,把握学习规律,就能学有所得。孔子总是鼓励人多学习,多行动,总是要求人常常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完善自我。作为当代大学生,社会对其自身修养,学识理论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辈应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努力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学习生涯中,博学、审问,在做人处事上,慎思、明辨,在人生道路上,笃行不止。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的过渡期。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关于孔子仁义的论文

“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仁的人生哲学思想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文化地位的依据。“仁”作为道德观念虽不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但其基本内涵却来自孔子的发明。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孔子仁义的论文,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孔子的“仁义”思想。

当今社会,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企业诚信缺失、社会诚信缺失、个人诚信缺失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已经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党的十八大提出;到建国一百周年时,要把我国建成为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13年3月召开的两会期间,人民网策划的“把你的声音带到两会来”,一些代表和网友呼吁,塑造道德要从青少年抓起,表明全社会和民众对重塑社会道德的渴望与呼唤。“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需要进行专门道德教育和管理,学校作为培育人的机构,肩负着教育和管理的重任。而孔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伦理价值观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仁义礼智信”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道德建设的根,把它纳入思想道德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对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道德缺失原因

只有对导致青少年道德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提升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养的良好效果。笔者认为,道德缺失原因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教育方式不健康

青少年的道德与父母的言行、教育方法、责任等密切联系。现在许多父母节衣缩食,要给儿女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最好的物质生活,无原则的对儿女的溺爱、迁就,使其从小就养成懒惰、任性、自私、攀比等不良心理。稍不如意,就采取极端方式反抗、出走甚至是自杀。一些家长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存在问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缺乏与子女有效的沟通。有的父母工作和生活压力大,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等。这些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阻碍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良性发展。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范围很广,包括社会关系、社会风气、习惯势力、文化设施,亲友关系等,是客观存在的,对青少年的发展来说,是一种隐性的社会约束力量,对青少年道德形成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一些拜金主义,享乐思想的存在,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等使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受到一定的冲击,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不容小视。并且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青少年学生接触的事物更多、更杂,模仿能力也越来越强。模仿的大多是不健康的东西。这些因素也腐蚀了青少年那颗涉世未深的心,导致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现象明显。

道德教育与现实脱节

道德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体现在日常活动中人们待人接物上。如果道德远离了生活,就成了“政治口号”,成了空的东西。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道德规范,内容比较空泛,没有很好地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缺乏针对性,往往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不佳。教育与实际脱节,不但导致青少年信仰的失落,而且也是个别青少年自私、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形成的根源。

学校思想教育疲弱

目前,很多学校教育还存在重智轻德现象,把抓专业课的教学放在首要位置,思想道德教育课所分配的时间越来越少,也不重视传统美德课,使青少年对我国的道德传统美德不了解。在德育课中,重视德育的理论灌输,轻视道德的实践教育;重视道德规范教育,忽视道德信仰教育。而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容只有通过实践内化为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才能推动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而道德实践活动恰恰是我国学校德育教育所缺乏的。

2 仁、义、礼、智、信的内涵

孔子的学说,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他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思想,其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仁”即同情、友爱之意,即爱人,爱人是人对自我的发现,自我的肯定和自我尊重,体现在教学中,是处理好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的一济良方。引申为人们应以博大的胸襟对待一切人和事。

“义”即公正或合乎公益的道理或举动,是处理人际关系,遵守言约信用的道德行为和价值取向,是作为人应该遵守的最高道义和应该依归的人间正义。体现为勇敢、忠诚、见义勇为,敢于坚持正义,惩治邪恶。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在中华文化中,对人生的终极目标和根本价值的思考与追求,体现为对义的思考与追求。

“礼”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引申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礼即行为规范、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之用,和为贵”,“和”是礼的最高价值,其价值取向为“和谐”,继承和发展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智”即聪明、智慧之意,引申为知识。古语有“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智从道德智慧引申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信”即诚实,不欺。引申为学生在学习和做人做事时要诚实,不舞弊、不欺。要言必行、行必果。如果一个人言不由衷,说假话,肯定不会再有信誉。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

3 融入“仁义礼智信”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的途径

在授课过程中,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职业道德方面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教育效果不明显。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育手段与途径相对单一,道德知识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使学生加深印象,并主动参与学习,可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什么叫行为导向教学法?指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通对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样式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塑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维人格。教学技术包括:项目教学、模拟、表演、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设问等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给学生更多参与、体验、感悟、思考和内化的机会,通过教学与活动逐渐提升学生的高度责任心、诚信待人,与人为善。使学生知、信、行相统一,使学生树立一种责任意识,培养道德素养。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服务活动

一些特殊的节假日,可带领学生走入社会,通过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运用,为群众提供一系列无偿的帮助:敬老助残、公益宣传、或者去福利院当义工、去农村看望留守儿童等。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扶危济困、爱心帮扶、保护环境等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仁义礼智信”与社会接轨,去社会实践中去体验。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道德之心,教会他们在生活中如何仁爱,思考生命的意义。以爱心为动力,身体力行,提倡“经世济民,以人为本,义利兼顾”之道,把学生的道德知识内化信念,外化为行动。我校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2008年被评为德育示范校以来,这几年在社会服务活动方面稳步推进,使道德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搞好学校道德讲堂

2011年,中央文明办提出的学校要建设道德讲堂,提升师生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笔者认为搞好这个道德讲堂对青少年学生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建设道德讲堂,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师生“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伴送爱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通过听、看、讲、议、行等方式,传播身边凡人的“仁义礼智信”推动先进道德观念入脑入心,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净化学生心灵,弘扬善行,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为重点的道德教育。

将“仁义礼智信”融入到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教育中,遵循学校德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德育工作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学校可以利用班会、晨会、国旗下的讲话,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的道德的熏陶。也可以利用广播站和板报等宣传工具进行以“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专题的事例教育,还可以利用不同的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等节日,让学生通过节日,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内心感谢父母,感恩亲情。还可以通过“成人宣誓”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成年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利用讲座、报告会、讨论会、辩论会等活动,使学生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情感得到升华,责任感、使命感、奉献精神得到强化。

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一直是重智轻德,三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班干部几乎都要成绩好的学生才有资格,而学习稍差、但品德良好的学生几乎与这些荣誉无缘。为了改变这种缺陷,笔者认为,在评选三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班干部时还要重点考查德,有才无德的坚决不评,对遵守道德突出的学生给予褒奖,加大对违反道德行为进行惩罚,逐步完善德育的评价机制,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积极践行仁义礼智信。在校园文化中开辟一个“本期校园之星园地”或“最美园地”,每个月为一期,专门针对学生的好人好事、文明礼貌等优秀品质进行宣传,可以设置“助人为乐之星、拾金不昧之星、诚实守信之星、孝老爱亲之星、爱护环境之星、文明礼貌之星等等,以学生为榜样对学生的善举进行宣传,从而给学生以直观、鲜活的印象,深化了学生对道德力量的了解和认同,使学生在道德实践过程中有了标准和参照。

强化兼专职德育师资队伍

要提升青少年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就要配备较强的德育师资队伍,除了专职的德育课教师和班主任以外,还应邀请热心德育工作的校外人士担任辅导员、开设讲座或组织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充分调动师资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要像重视业务学术骨干那样重视德育队伍的选拔培养,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德育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只有教师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了,学生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

将“仁义礼智信”的内涵贯穿整个德育教育过程,是一个系统、长期而全面的工程,要达到最终的道德教育目标,道德缺失的原因又复杂,仅凭学校的教育可能会事倍功半,还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只有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措施得力,排除管教误区,净化社会环境,才能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德才并进、全面发展。

论孔子的仁与礼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论孔子的仁与礼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孔子思想是由“礼”到“仁”的演变路径。孔子在吸收和损益周礼德性原则的基础上,吸纳前人"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的观点,把它同礼的基本原则联系起来,但又不囿于礼,坚持在更为广阔的人际关系中弘扬仁爱精神,并以此影响礼改造礼,最终形成了自己由 "孝悌为仁之本"到"爱人"至"克己复礼"的仁论思想。

关键词:仁 礼 克己复礼 爱亲 爱人

一、孔子之前的周礼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是在原始宗教礼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的特征是融宗教、音乐、诗歌、舞蹈、伦理于一体,其内容形式,自夏而周经历了由鬼神崇拜逐步转变为重视德性伦理,由粗糙变为日趋文雅,由不完备到逐渐完备的过程。

周礼有别于商礼和夏礼,区别的重点在于周公“以德治礼”,他为礼注入了道德理性精神。《左传》文公十八年季文子引周公之语说:“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①“则”,即礼之基本原则,它是考察人们德行的标准(“则以观德”),而德行又是办事的基础(“德以处事”),并且可以直接地影响办事的效果和评价(“事以度功,功以食民”)。对于“则”,杨伯峻先生解释说:“六年传云‘导之礼则’,此‘则’字亦礼则之义。以礼则观人之德。德有凶有吉,合则为吉德,不合则为凶德。”

②德有凶有吉,遵从礼的基本原则即为有德,违背礼的基本原则的就是无德,这样就引德入礼,使周礼蕴含了具有指导和规范德行作用的道德理性。

以道德理性为特征的周礼是对礼的一次变革。周礼由对虚幻世界的追求,转为对人伦的重视,这对于人们摆脱宗教蒙昧,发展理性活动,起了重大促进作用。然而这种作用亦是有限的。周礼中有大量的宗法内容存在,理性原则往往依附于宗法关系,为血缘所包裹。在理论上对此有所突破并展现出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始于孔子时代,而且这些是以孔子“仁”的思想的提出为标志的。

二、孔子对“礼”的改造即由“礼”到“仁”的演变

孔子尚礼,他通过考察三代之礼发现了两点:其一,三代的礼乐是因袭承接而发展的;其二,这种发展是有所损益的,尤其在两代礼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周礼十分的丰富多彩,因此他十分惊叹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周礼的道德理性原则是“尊尊亲亲”。所谓“尊尊”,即在氏族内部强调下对上的尊崇;“亲亲”,则是氏族内部依亲疏关系不同而表现出的爱有差等,血缘愈近,则所爱愈亲。这种讲究血缘关系的爱是以父母子女之爱为核心的,并借此而派生出忠、孝、悌、直等道德观念。古人把这种亲亲之爱及其派生出来的德行,称之为“仁”。《国语晋语》记载郦姬言:“为仁与为国不同,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

③所以她在“爱亲之谓仁”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层更高的层次,即“利国之谓仁”。这种构想对孔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孔子正是以“爱亲为仁”为基础,把它同礼的基本原则联系起来,将周礼演变为仁。

(一)孝悌。在孔子及其弟子看来,孝悌是行仁的基本要求。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孔子的弟子有若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孔子对孝悌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他要求人们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 (《学而》),“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他不仅强调要赡养父母,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子女做到“敬”,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孔子要求子女既在物质上,更要在精神上关爱自己的父母。《论语阳货》篇记载了一段孔子与宰我关于居丧的讨论,最后孔子评价宰我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对宰予对待居丧的轻慢态度给予了“不仁”的评价,可见孔子对“爱亲”的看重和“爱亲之谓仁”思想对孔子的影响。

(二)爱人。《论语颜渊》记载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他说:“爱人”。孔子释“仁”为“爱人”,试图把“爱人”作为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进而达到促使整个社会形成友爱互助氛围的目的。他要求青少年们做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这一句话清晰地展示了由孝悌而走向仁的逻辑进程,“泛而众而亲仁”也说明了“泛爱众”与仁在内涵上的联系,在孔子看来,如果把孝悌之爱推行到血缘关系以外的人群中去,做到“爱众”,那是十分高尚的,那就不仅是仁,甚至可以说是“圣”。孔子论仁过程中由“孝悌”到“爱众”的推进,也足见孔子对“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这一观点的吸收和继承。

(三)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自身德行的培育是从克己复礼中开始的。当颜渊向孔子请教该如何培育仁时,孔子回答他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具体要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即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视、听、言、动之间皆合于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不是表现为某种具体的德行,而是抽象的德性,是忠、恕、恭、宽、信、敏、惠、直、勇等诸多美好德行的统称。礼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在的规范和评判标准,抽象意义上的仁在指导具体行动的过程中,人们正是通过礼来判定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某种德行的要求的。因此,孔子特别强调礼对这些具体德行的限定和影响,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孔子正是在不断地克己复礼的过程中一步步深化,由礼领悟到仁的。

三、仁与礼的关系

(一)仁是本质,礼是表现。在孔子这里,“仁”是核心是本质,而“礼”则是“仁”的本质的外化。“仁”与“礼”的关系是内在与外在的关系,“合礼”是“仁”的外在规范和表现,受“仁”支配,“仁”才是最终的内在标准。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认为礼是立身的标准,也就是说礼具有一种外在规范性的特征,它反映的是仁的内涵。因此,我们在看待孔子“礼”的思想时,应该看重的是那种“礼”的规范精神。

(二)孔子在强调仁是礼之本的同时,亦强调礼对仁的辅益作用。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孔子强调礼对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仁要在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正是礼所反映的对象,从这一点上说,仁要通过礼来实现自己。正因为如此,所以孔子在倡导仁的同时,始终坚持礼。

总而言之,孔子思想的形成是在继承和损益周礼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前人“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的观点而发展起来的。孔子首先强调“爱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然后从父母亲情扩大开来,鼓励做到“仁者爱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最后说到具体方法时强调正身,“克己复礼为仁”。这一思想正是对周礼“亲亲尊尊”德性原则的继承和拓展。由此可知,孔子仁论思想路线是由礼逐步深化到仁的路线。

扩展资料:

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人物生平

贵族出身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

圣人降世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长女和次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儿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儒略历公元前551年;格里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一般依《史记·孔子世家》说。)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

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早年经历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已经十九岁了,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步入仕途

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鲁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鲁国内乱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孔子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自己老了,不能用了。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晋魏献子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在近处不会埋没与自己亲近而有贤德的人,在远处不会埋没受人推举而有贤德的人,这可以说是仁义了。

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冬天,晋国铸刑鼎。孔子认为晋国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没有好的制度和法度。

鲁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孔子已经40岁了,孔子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四十岁不疑惑。

出仕修经

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阳虎想要见孔子,而孔子却不想见到阳虎,后来两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随后孔子被升为小司空。

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

离开鲁国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春天,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周游列国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孔子路过匡城(今河南睢县)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吴国使人聘鲁国,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六十岁,称自己这时候,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自己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

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孔子离开陈国,来到了蔡国。

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离开叶国返回蔡国的途中,孔子遇到一位隐者。

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孔子又回到卫国,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吴国讨伐鲁国,吴国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在卫国,孔子的夫人亓官氏去世了。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率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说是向孔子学来的。68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季康子欲施行田赋,孔子反对。对冉有说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君子的行为,应该用他的礼数来判断。施舍的时候,会从重付出。做事的时候,会中庸而行之。死的时候,会对自己薄葬。

回到鲁国

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孔子已经70岁了,称自己这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身处乱世的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这一年,颜回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伤,感慨到昔日曾跟随自己从陈国到蔡国去的学生,此时却都不在身边受教了。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天,西狩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同年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孔子见鲁哀公,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恒,没有得到支持。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驾鹤西归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责问子贡为何那么晚来见自己。于是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孔子流下了眼泪,讲到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夏朝的人死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死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死时在两个楹柱之间。昨天黄昏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 索引序列
  • 孔子的仁与礼之关系研究论文
  • 孔子仁礼的思想论文素材
  • 孔子仁礼思想论文的参考文献
  • 关于孔子的研究论文
  • 以孔子仁爱为主题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