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桂林医学院硕士毕业论文

桂林医学院硕士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桂林医学院硕士毕业论文

不难,分数也不高,好好准备没有问题的,但是好像英语的要求比较高一点,据说是!英语是考研中难度最大的,需要花最大功夫的课程,有基础还不行,还得有方法和技巧我当时考研是报了考研, 教育网的辅导课程。他们的老师为大家做了视频指导,你可以参考!考研大讲堂之2010年考研英语完美单词记忆法2010年考研英语备考指导 2010考研英语阅读备考指导不方便粘网址,怕说是广告,呵呵,你自己搜一下就可以!这些你参考一下,要是觉得有必要,也可以报辅导班!

桂林医学院是二本,但是有些省份因为招生批次的原因可能划分在一本院校里面。

桂林医学院在广西基本是本科第二批次招生,通常认为桂林医学院是二本大学;如果不是广西考生,桂林医学院在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一批招生的话,也可以说桂林医学院是一本大学。

学校特点

桂林医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被誉为“闪耀八桂的医学明珠”。

学校还拥有众多特色专业与学科,不仅在广西省在全国的都很有影响力。虽然桂林医学院并没有入选985、211、双一流等名单,但是学校的综合实力不容小觑,是一所非常出色的一本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桂林医学院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桂林医学院在广西、黑龙江、安徽、河南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桂林医学院是一所医药类院校,有康复治疗学、临床医学、药学、临床药学、中药学等专业,建校87年。桂林医学院简介桂林医学院,简称“桂医”,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桂林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普通高等学校,入选国家“973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高校,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高等医学院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桂林医学院创建于1935年,前身为广西省立桂林高级助产护士学校,1958年学校升格为桂林医学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桂林医学院,1993年获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列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5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9年自治区教育厅发布公示将申请更名为桂林医科大学。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现有临桂、东城、乐群三个校区。

学校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开放病床2249张,年门诊量191万余人次,年住院患者近8万人次,年手术量万台次,是桂北及周边地区的医疗中心。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国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广西十佳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卫生部指定的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和国际SOS急救中心、亚洲紧急救援中心定点医院、广西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和广西桂林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建有全国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培训基地、广西首家微创技术培训基地、“省级美刀手术培训基地”。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等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设有广西唯一独立的脑血管病(脑卒中)诊疗专科,是国家爱婴医院、自治区文明单位。

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等23个学院(系、部),9所附属医院、28所临床实习医院。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设有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等26个本科专业和4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

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及医务人员6800余人。专任教师中有近5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7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中有硕士生导师670余人,博士生导师28人。学校拥有全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人才、广西“八桂学者”“八桂名师”、广西优秀专家、广西教学名师、广西优秀教师等知名专家学者150余人次。学校还聘请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客座教授等。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广西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广西自治区级特色本科专业1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西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3项,广西自治区级优质本科专业1个,广西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2个,广西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8门;有广西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广西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广西自治区特色专业与课程建设一体化项目5项,广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5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广西重点学科7个,广西一流学科(培育)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

教学成果截至2017年11月,学校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29项,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0项。学生在全国及自治区级各类技能比赛中成绩显著,在首届全国护士(英语)执业水平技能竞赛中获团体总成绩冠军和两个单项第一,在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在全国医学院校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多次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NECCS)中获得特等奖。科研成果2015年,学校科研立项共计22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3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39篇,其中SCI收录49篇,核心期刊154篇,获各类科技成果奖13项。

就业率

2018届桂林医学院本科就业率为,硕士就业率为。

2019届桂林医学院本科就业率为,硕士就业率为。

2020届桂林医学院本科就业率为,硕士就业率为。

2021届桂林医学院本科就业率为,硕士就业率为。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药学。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药学。

广西自治区级重点专业:临床医学。

广西自治区级特色本科专业:护理学。

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生物技术、药学、护理学。

广西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口腔医学、预防医学。

广西自治区级优质本科专业:临床医学。

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内科学、免疫学、外科学、生药学、外剂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广西一流学科(培育):临床医学、药学。

一篇毕业论文,综述也可以滥竽充数

桂林医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桂林医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高等院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学院分两个校区:乐群校区位于市中心,与拔地而起的独秀峰毗邻;东城校区位于绚丽多姿的漓江东畔。学校建于1935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临床医学为主,融医疗、药学、生物技术、检验、护理为一体的多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综合实力较强,在区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医药本科院校。学院拥有一支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50多人,副教授近200人,讲师600多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5400多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近5000人。学院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三个)、药学院、生物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七个二级学院和人文社科部、外语部、体育部等三个教学部。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有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医学检验、护理学等五个本科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有护理、口腔医学技术、药学等三个专业;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设有高中起点升专科、高中起点升本科、专科起点升本科三个办学层次,涵盖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检验等专业。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桂林学院2000年在我院正式成立,设有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卫生管理、医学信息管理等专业;200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我院设立教学基地,开设英语专业,作为我院本科学生双学历、双学位教育的选修专业。多年来学院十分注重对外交流合作,先后邀请医学与生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盖迪·谢克等国际著名科学家和学者来院讲学、指导科研、担任客座教授;与美国、日本、德国、以色列、韩国等国家的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培养了一批来自德国、日本以及港、澳、台地区的高级医学人才,派出中青年教师到哈佛大学等国外名牌大学深造。其中已有一批学成回国服务,担任教学、 科研骨干和重要管理职务。在科研方面,学院致力于应用研究,重视基础研究,积极开展高科技开发,拥有生物工程研究所、器官移植研究所、围产医学研究所、药物研究所等9个科研机构;近三年来,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立项课题一百多项,其中数十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编缉出版学术性双月刊《华夏医学》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多年来,我院培养了近两万名高级医药学人才,为广西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其实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医学专业的学生宁可选择写论文也不愿意参加毕业考试,临床医学专业虽然不需要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和毕业论文答辩,但是大多是毕业的条件换成了实习一年并且要通过每个科室的出科考试,这些考试也是由学校统一安排。不仅仅需要每个科室进行一个出科考,最后还要再来一个大出科考,以上都结束之后还需要一个毕业考,其中的考试内容会根据科室要求有理论、有实践操作,考试的过程漫长科目众多耗费精力不必毕业论文来的少。

很多同学在问桂林医学院自考难不难?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是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家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而桂林医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主管部门和教育考试院指定的官方自考主考院校,桂林医学院是正规公办大学。桂林医学院自考难不难?相信大家心里都是有答案的。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在招生对象、考试时间及学制不同,自考是“宽进严出”。考生参加国家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的单科考试,合格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所有科目合格后,方可申请毕业。桂林医学院自考包过可靠吗?首先先问问自己,所有的科目都能坚定能考过吗?自考是一种过程,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过,尤其是只有其中一少部分善于自主学习的考生才是自考的最终胜出者。所以桂林医学院自考难不难?看到这里,大家就应该知道,这个是比较难的。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学位,桂林医学院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大自考全国平均通过率一般在10%--30%左右,桂林医学院自考通过率也可以参考。大自考即是完全通过自己自学,不借助任何辅导班的长线自考。问桂林医学院自考难不难的朋友们,看下这个通过率,虽然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是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些。自考独立办班俗称小自考。小自考就是人们一般说的短线自考。这种自考主要是参加一些办学单位组织的助学班,同时也就国家的政策即办学单位自己能够组织一些科目的考试,另一部分科目是参加国家组织的国家统一考试。桂林医学院自考包过的说法是没有什么依据的,大家都要统一参加考试,只要是考试就会有不过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你的考试科目一部分来自桂林医学院自学考试,一部分来自你在的办学单位,这种自考要相对简单些,基本上通过率在80%以上,这类小自考通过率相对高很多。自考很难通过率低是针对社会自学考试的考生,这部分考生大多数是有家有业的在职人员或待业人员,这一类人的学习时间少、精力有限,而且缺乏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因而通过率很低,但是对于各大高校为自考生组织的自学考试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只能通过自学来考试,如果有人跟你说桂林医学院自考包过,那么你就要打个问号了。另外,2023年桂林医学院自考预报名已经开启,有意向的朋友们也可以来点击底部官网报名咨询。我们招生老师坐标桂林市,是多所学校助学合作办学点,关于桂林市成人学历提升有想了解的欢迎提问,我们在线做出专业的解答,为你保驾护航,让你在提升学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桂林医学院自考自考报名入口:

桂林医学院

桂林医学院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桂林医学院在广西、黑龙江、安徽、河南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桂林医学院是一所医药类院校,有康复治疗学、临床医学、药学、临床药学、中药学等专业,建校87年。桂林医学院简介桂林医学院,简称“桂医”,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桂林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普通高等学校,入选国家“973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高校,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高等医学院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桂林医学院创建于1935年,前身为广西省立桂林高级助产护士学校,1958年学校升格为桂林医学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桂林医学院,1993年获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列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5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9年自治区教育厅发布公示将申请更名为桂林医科大学。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现有临桂、东城、乐群三个校区。

学校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开放病床2249张,年门诊量191万余人次,年住院患者近8万人次,年手术量万台次,是桂北及周边地区的医疗中心。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国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广西十佳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卫生部指定的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和国际SOS急救中心、亚洲紧急救援中心定点医院、广西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和广西桂林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建有全国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培训基地、广西首家微创技术培训基地、“省级美刀手术培训基地”。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等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设有广西唯一独立的脑血管病(脑卒中)诊疗专科,是国家爱婴医院、自治区文明单位。

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等23个学院(系、部),9所附属医院、28所临床实习医院。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设有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等26个本科专业和4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

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及医务人员6800余人。专任教师中有近5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7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中有硕士生导师670余人,博士生导师28人。学校拥有全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人才、广西“八桂学者”“八桂名师”、广西优秀专家、广西教学名师、广西优秀教师等知名专家学者150余人次。学校还聘请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客座教授等。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广西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广西自治区级特色本科专业1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西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3项,广西自治区级优质本科专业1个,广西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2个,广西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8门;有广西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广西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广西自治区特色专业与课程建设一体化项目5项,广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5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广西重点学科7个,广西一流学科(培育)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

教学成果截至2017年11月,学校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29项,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0项。学生在全国及自治区级各类技能比赛中成绩显著,在首届全国护士(英语)执业水平技能竞赛中获团体总成绩冠军和两个单项第一,在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在全国医学院校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多次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NECCS)中获得特等奖。科研成果2015年,学校科研立项共计22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3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39篇,其中SCI收录49篇,核心期刊154篇,获各类科技成果奖13项。

就业率

2018届桂林医学院本科就业率为,硕士就业率为。

2019届桂林医学院本科就业率为,硕士就业率为。

2020届桂林医学院本科就业率为,硕士就业率为。

2021届桂林医学院本科就业率为,硕士就业率为。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药学。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药学。

广西自治区级重点专业:临床医学。

广西自治区级特色本科专业:护理学。

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生物技术、药学、护理学。

广西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口腔医学、预防医学。

广西自治区级优质本科专业:临床医学。

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内科学、免疫学、外科学、生药学、外剂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广西一流学科(培育):临床医学、药学。

桂林医学院是二本,但是有些省份因为招生批次的原因可能划分在一本院校里面。

桂林医学院在广西基本是本科第二批次招生,通常认为桂林医学院是二本大学;如果不是广西考生,桂林医学院在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一批招生的话,也可以说桂林医学院是一本大学。

学校特点

桂林医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被誉为“闪耀八桂的医学明珠”。

学校还拥有众多特色专业与学科,不仅在广西省在全国的都很有影响力。虽然桂林医学院并没有入选985、211、双一流等名单,但是学校的综合实力不容小觑,是一所非常出色的一本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桂林医学院

因为桂医主要是以实践为主,而论文的话更多的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因此的话,只要这类专业实践的时间足够长,时间的能力足够强的话,一般是不用写论文的。专业很明显的一个区别,最后一年的话,一般很多专业都是要一边实习,一边写论文和开专业,只需要把自己的实习以及实际报告写好就可以。

桂林学院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应该是一本类的院校

桂林旅院毕业论文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问题来了,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旅游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分享。

[1]魏心宇.浅析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7,(90):9-10.

[2]王青.信息技术在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考试周刊,2017,(91):143.

[3]谷静.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化旅游人才供给研究[J].林区教学,2017,(11):26-27.

[4]陈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发农村体育旅游资源的研究--以珠海市金湾区为例[J].考试周刊,2017,(A1):139-140.

[5]李丹特约记者刘进勇.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实处打造精品项目阳光工程[N].中国石油报,2017-10-23(001).

[6]王铭俊彭艺.湖南推进美丽乡村建设[N].中国环境报,2017-10-20(007).

[7]特派记者况昌勋.为海南牢记使命呵护绿水青山点赞[N].海南日报,2017-10-20(A05).

[8]施华赟.精准"治未病"守土当如是[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10-20(003).

[9]本报记者苏玉君孙楠杨笑雯.大湖湾生态新区西北内陆的.城镇化样本[N].中国气象报,2017-10-20(005).

[10]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万宏.兰州激发内生动力全力推动文旅产业[N].兰州日报,2017-10-20(006).

[11]张海英."故宫服务"可否在全国景区推广[N].中国商报,2017-10-20(P02).

[12]惠民工程助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N].商洛日报,2017-10-20(007).

[13]记者郭猛王思达."走遍秦皇岛",用脚步丈量出了什么[N].河北日报,2017-10-23(009).

[14]平裕强.陵川交警大队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N].太行日报,2017-10-23(003).

[15]记者汪瑛.精准扶贫咱们一起奔小康[N].商洛日报,2017-10-20(006).

[16]杜珊记者强犟.奋力脱贫攻坚打造美丽西寺[N].西部法制报,2017-10-21(004).

[17]通讯员葛卉黄旭峰.农行广东分行农家乐贷农民创业好帮手[N].农村金融时报,2017-10-23(A05).

[18]窦群.践行"两山"理论推进国家公园建设[N].中国旅游报,2017-10-23(003).

[19]本报记者冯颖.景区创新升级筑牢石家庄旅游根基[N].中国旅游报,2017-10-23(A01).

[20]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乐天茵子.既有住宅安装电梯或将有章可循[N].合肥晚报,2017-10-24(A08).

[21]本报记者吕晶.精准招商助力追赶超越[N].榆林日报,2017-10-23(003).

[22]记者王艺.我市旅游行业智慧化管理再上新台阶[N].大连日报,2017-10-22(006).

[23]本报记者崔振海通讯员陈艳迪.让"天生丽质"变身"美丽经济"[N].山西经济日报,2017-10-26(007).

[24]本报记者杨淑珍通讯员孙海韬张大鹏."这里的警察能力与颜值俱佳"[N].人民公安报,2017-10-30(006).

[25]本报记者梁文艳.马遥的"教学梦"做当代有为的青年教师[N].中国产经新闻,2017-10-26(003).

[26]特约记者谭玉玲.让大丹霞旅游发展充满"智慧"[N].韶关日报,2017-10-23(A07).

[27]记者杨艺华通讯员曲易伸张涛.全国统一版本离境退税系统海南上线[N].海南日报,2017-10-25(B02).

[28]本报记者刘斯会.凯撒旅游前三季净利增长超四成[N].证券日报,2017-10-30(C03).

[29]记者朱家芬.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N].楚雄日报(汉),2017-10-24(001).

[30]记者吕丽霞.商南落实责任规范程序加快提案办理[N].商洛日报,2017-10-27(003).

[31]记者董娟通讯员梁泽仁卢琳.省统计局经济形势调研和统计工作督查座谈会在朔召开[N].朔州日报,2017-10-24(001).

[32]肖相波.青岛:不断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N].中国旅游报,2017-10-31(002).

[33]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旅游学院张青.通过收益管理提升民宿经营水平的要点[N].中国旅游报,2017-10-31(003).

[34].以全球视角,创新实现餐旅行业可持续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7-10-31(A06).

[35]刘剑飞.故宫"全网售票"体现管理智慧[N].中国审计报,2017-10-23(007).

[36]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郭晓蓓.强化金融创新支持旅游产业[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7-10-30(A02).

[37]陈晓光姜久明本报记者邱丽娜赵博言.我省今年重点公路建设完成505公里[N].黑龙江经济报,2017-10-27(001).

[38]本报记者曲晓燕.探索文化国资管理新路径[N].中国文化报,2017-10-30(007).

[39]记者徐莹波.巩固创城成果不松劲加快建立长效管理机制[N].桂林日报,2017-10-24(001).

[40]汤云明.晋宁国企改革助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迈新步[N].云南经济日报,2017-10-28(B03).

[41]李辉.乐见景区价格听证"涨声"不响亮[N].广西日报,2017-10-20(008).

[42]张海英."故宫服务"不妨在全国景区推广[N].友报,2017-10-27(003).

[43]记者吉蕾蕾.导游不得擅自变更行程、强迫游客购物[N].经济日报,2017-11-03(004).

[44]记者王菲.前三季度我区旅客吞吐量逾340万人[N].西藏日报(汉),2017-10-27(001).

[45]本报记者文豪.景区停车问题成关注热点[N].成都日报,2017-10-31(007).

[46]记者李敏.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N].承德日报,2017-10-24(001).

[47]记者沈仲亮.国家旅游局将遴选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N].中国旅游报,2017-11-01(001).

[48]小丁.擦亮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品牌[N].昆明日报,2017-10-29(007).

[49]本报记者刘曌琼.出行能"说走就走"[N].陕西日报,2017-10-30(011).

[50]记者吴岗.天津:2020年底前关闭所有砖瓦黏土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11-03(002).

[51]北京商报记者舒志娟.中青旅陷"伪造拒签信"口水战[N].北京商报,2017-11-02(004).

[52]本报记者孟妮.入境游发展短板如何补齐?[N].国际商报,2017-11-01(A06).

[53]记者王珂.导游管理办法明年正式实施[N].人民日报,2017-11-03(008).

[54]撰稿本报记者王眉灵."四好农村路"带来乡村新变化[N].四川日报,2017-10-31(009).

[55]记者高岳.让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N].海南报,2017-10-31(A01).

[56]本报记者杜杨楠.坚决向"年龄附加费"说不[N].大连日报,2017-10-30(007).

[57]本报记者赵亮.我市多部门联动开展"打非治违"整治行动[N].齐齐哈尔日报,2017-10-23(003).

[58]记者李喆通讯员赵尚羊华.广东开展重点车辆行驶记录仪专项检查[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7-11-03(001).

[59]记者宋柏松通讯员丁桂艳.秦皇岛大力提高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水平[N].河北日报,2017-11-06(012).

[60]王德刚.打赢脱贫攻坚战旅游业要当生力军[N].中国旅游报,2017-11-07(001).

[1] 王衍用.对旅游资源应该进行深度研究[J].旅游学刊,2007(2):11-12.

[2] 伍延基,王计平,曾海洋.无景点旅游的理论解释与实践意义田.旅游科学,2008,22(4):28-31.

[3]宋丁.突破中国旅游市场的门票经济瓶颈[J].旅游学刊,2008,23(5):11-12.

[4]陈耀.坚持旅游规划创新,推进”大旅游”统筹发展[J].旅游学刊,2010,25(3):7-8.

[5]郭文.无景点旅游:一种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起及影响研究[J].旅游论坛,2010,3(5):566-571

[6]谢彦君.在旅游普查实践中用学术的眼光审视目前国标的得失[J].旅游学刊,2005(4):8-9.

[7]谢朝武,黄远水.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的参与型组织模式[J].旅游学刊,2002,17(2):30-34.

[8]程遂营.我国居民的休闲时间、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J].旅游学刊,2006,21(12):9-10.

[9]简玉,峰刘长,生徐钮.无景点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基于长沙与张家界旅游市场的比较分析[J].旅游论坛,2010,3(6):756-762.

[10]方田红,雷可为.关于我国无景点旅游兴起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11):88-90.

[11]川刘松.休闲旅游理论及实证分析[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8:4-21.

[12]李洪涛.我国自助游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22-24.

[13]李永文.旅游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10-11.

[14]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16-126.

[15]伏六明.无景点旅游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 82一84.

[16]克莱尔.A.冈恩(美),特格特.瓦尔(土).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M].吴必虎,吴冬青,党宁.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_5:4.

[17]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13-115,236-237.

[18]王林伶.银川休闲旅游开发与空间构建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0:1_5-16.

[19]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2003-200_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_5:19_5- 207.

[20]张景群.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M].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7-8.

[21 ]张素娟,樊莉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0,9:17.

[22]丁磊.浅析自助旅游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商业经济,2006,(3):9.

[23]陈秀琼.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门票涨价的理性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8):14-17.

[24]林炎钊.旅游形象设计:我国旅游城市面临的新课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1995,(3):53-56.

[25]林捷.互助旅游者交往特征和模式研究一一基于社会基本论的视角[D].广州:中山大学,2009:1-7.

[26]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行社经营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69.

[27]王云良.网络互助旅游及其基本特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3-28.

[28]郭小东.基于旅游心理动机视角的无景点旅游现象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研究生院,2010:31-60.

[29]顾金梅.我国导游薪酬制度的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3):14-18.

[30]钟丽娟.武汉市无景点旅游者行为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0:26-40.

[31]钟丽娟,钟丽姬,涂建华.无景点旅游下导游的应对措施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 (5 ):473-474.

[l]保罗·杜盖伊,斯图尔特·霍尔等.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Ml.商务印书馆,23:251

[2]崔凤军.城市旅游的发展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6:P65

[3]程金龙,吴国清.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刀.旅游学刊,24(2):93一94

[4]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江苏人民出版社,26:117

[5]邓湘南,张筝,蔡小于.乡村旅游的文化体验营销研究闭.乡镇经济,28(6):97

[6]顾朝林,宋国臣.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闭.城市设计,21,25(3):7

[7]胡燕雯,张朋.试论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3(3):49一5

[8]胡允银,陈睿,王超.学会吸引眼球—浅谈注意力经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4(4):89一9

[9]姜辉.城市精神与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J].商业时代,27,1:4

[1]蒋志杰,吴国清,白光润.旅游地意象空间分析—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2):32

[11]李瑞.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34):494并95

[12]刘小林.对我区旅游营销形势的认识与分析闭.西藏大学学报,1994,12(4):56

[13]李彦亮.文化在营销中的作用闭.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5):117

[14]毛金凤,杨莉,石玉.决定旅游产业市场结构的因素:旅游文化营销的媒体传播闭.商场现代化,27(1):282

[15]麦晓霜.浅论中国旅游营销发展历程[z].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6(5):116

[16]马志强.论软实力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闭.商业经济与管理,21(4):32

[17].跨文化市场营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2:23一24

[18]齐善鸿,焦彦.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规律的文化营销阴.消费经济,27,8(4):25

[19]秦学硕.重庆都市旅游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包装闭.经济地理,22(2):116一117

[20]沈福熙.城市意象—城市形象其情态语义闭.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能拿到。本科院校不会把四级和学位证混为一谈,更不会因此而为难学生。四级和学位证其实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个别学校为了提高四级通过率,刺激学生学习,所以才会把四级和学位证挂钩。英语四级没过也可以拿学位证,现在学位证已经取消与英语四级挂钩了,只存在少数特殊院校强制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包括统招专升本)毕业考试成绩合格,在校表现良好,就可以获得学士学位。有的学校要求过大学英语四级。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所有科目的加权成绩在该校所划定的分数以上,毕业论文答辩良好及以上并通过学位英语考试,毕业后可以申请学士学位。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我国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博士后”不是学位,而是指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

一、文化, 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立足点和灵魂由于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及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 在当代文化价值更加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的生产和消费, 尤其是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因为, 人们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 一旦物质需求满足以后, 更多的是追求文化、精神方面的享受。今天中外旅游者不再满足于浮光掠影式的观光旅游, 而是渴望通过旅游活动获取知识, 追求有一定文化境界的精神感受, 寻求深层次的美的欣赏。前不久, 世界旅游组织所作的《世界旅游报告》分析了国际旅游的趋势, 指出在21 世纪, 旅游市场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 文化旅游正以每年10~ 20% 的速率增长, 现代旅游已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 文化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 并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欧美有70% 的旅游者是进行文化旅游消费。近两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居世界第一的美国和法国, 有2/3的旅游收入与文化旅游有关。国外旅游消费是这样, 国内旅游亦如此。文化旅游正在国内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北京的故宫、长城, 深圳的“锦绣中华”, 云南的民族村, 陕西的兵马俑等大批文化内涵丰富、文化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成为人们旅游首选的对象。如桂林市靖江王陵墓出土了大量明代梅瓶, 2001 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 经新闻媒体报道后, 有28 个国内外参观团分别从韩国、日本、广东、陕西等地专程来桂林旅游, 除了看青山秀水,另一主要目的便是欣赏明代花瓶。近年来在中国掀起了西欧诸国游、澳新游、新马泰游等, 人们舍得花费这么多钱参加这些旅游活动, 主要目的是领略异国风情和质文化。这一现象, 现实地展示了旅游文化的人文魅力。国内不少游客亦提出这样的口号: 带着文化去旅游才是旅游的真谛, 也才是较高层次的旅游; 高质量的旅游就是品味文化、回味文化; 玩到最后是玩文化⋯⋯这一切告知我们: 旅游业已进入了竞争的最高阶段——文化竞争阶段。文化旅游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旅游的本质属性是文化, 而感受文化差异、探索文化、体验文化则是旅游行为永远的动机。换言之, 旅游业本身就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销售文化的产业, 尤其是景区景点的建设和经营。如魏小安研究员所说: 旅游景区景点的经营彻头彻尾就是文化, 而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则是在消费文化、享受文化、购买文化。一些知名度较高的风景名胜区, 往往代表着某种独特的文化, 其本身就是一本耐读的书, 所谓“入目三分景, 七分在内涵”就在于此。但旅游资源不等于旅游产品,只有经过文化的挖掘、冶炼、设计和制作, 才能成为旅游产品。所以说, 旅游文化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立足点和灵魂, 亦是旅游产品竞争的底蕴所在, 抽去这个灵魂, 就没有吸引力,更谈不上竞争力了。国内外文化旅游的兴起和迅速发展, 得到了国家旅游局和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 国家旅游局已把“文化导向”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补充到《旅游区(点) 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从等级划分和评定标准上强调旅游景区(点) 的文化内涵, 意在要求各地注重提升旅游景区(点) 的产品档次, 以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充分挖掘自然资源中的文化内涵, 是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立足点, 已成为旅游界的共识。二、桂林旅游文化资源现状及旅游景点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一) 桂林有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生动多彩的民族风情——桂林聚居的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有各具特色的建筑、饮食、服饰以及婚嫁、节庆等传统习俗, 构成了桂林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文化资源。歌仙刘三姐已成为能歌善舞的壮乡人民的化身, 这些特有的民族文化享誉海内外。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桂林有着2000 多年的历史, 距今1~ 5 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和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保存完好。桂林作为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一些景区(点) 历史文化内涵丰富, 既有兴修于秦代的兴安灵渠、明代的靖江王城、王陵, 还有着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的桂海碑林, 以及展现近代革命历程的桂林八路军办事处, 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园等。灿若星河的山石溶洞文化——桂林是个以山地为主的地区, 地形复杂, 石山林立, 喀斯特地形地貌遍布,奇峰异洞比比皆是, 形成了独特的峰林山地和岩溶洞穴景观。如桂林的芦笛岩、七星岩、荔浦的丰鱼岩等。从南朝著名诗人颜延之吟咏桂林独秀峰起, 唐代如韩愈、柳宗元、杜甫、宋之问、李商隐、张九龄、元晦, 宋代的苏轼、范成大、张孝祥、秦观、黄庭坚、李纲, 元至清代的著名文人石涛、袁枚、戴钦, 大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和现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贺敬之等, 均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游记、对联、碑铭和摩崖题词, 这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一份十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不仅从不同的角度记下了桂林的历史风貌, 亦给桂林的山水风景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姿的水文化——桂林水资源十分丰富, 年降雨量是广西4 个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年降雨量在1 599~ 2 827 毫米之间。历代文人名士对桂林的水均有高度评价, 也不乏传世佳作, 如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水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的千古佳句、现代著名诗人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世人皆知。名扬天下的桂林漓江、可与四川都江堰媲美的兴安灵渠、还有青狮潭、龙胜温泉等一大批人们早已熟知的景区(点) , 它们的美不仅在水,还在于它们的历史、意蕴和与之相辉映的湖畔、江畔建筑艺术。极具潜力的生态农业文化——桂林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森林覆盖率达66. 46% , 植物种类达1 415 多种, 目前我区有动物种类1 593 种, 是全国野生动物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 自治区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有8处, 其中国家级2 处; 自治区森林公园5 处, 国家级森林公园2 处; 近年来, 桂林的森林旅游、农业旅游悄然兴起, 桂林龙胜的龙脊梯田、资源资江—八角寨, 茶文化、酒文化、生态农业科普知识、田间实践技能的尝试、乡间生活的体验等, 构成了桂林魅力无穷的生态农业旅游文化。凝重渊博的宗教文化——广西在东汉时期起就有宗教传入, 佛教和道教在广西已有近2000 年历史。其中桂林有不少古代佛教建筑, 如佛寺、佛塔、石窟(主要是摩崖造像)、塑像, 如全州的湘山寺、恭城的文武庙, 除此外, 还有基督教的礼拜堂, 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等, 这些建筑既有精湛的技巧, 也有感人的艺术, 它包括了建筑、雕塑、绘画、景观、造型诸方面, 内容十分丰富, 且极具桂林特色。这些都是了解桂林宗教文化的珍贵资料。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桂林少数民族多聚族而居, 其房屋建筑以干栏型为主, 建筑样式却各有不同, 壮族的麻栏木楼、瑶族的半边楼、苗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鼓楼、风雨桥等, 虽是古老的传统建筑形式, 至今仍十分适合桂林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此外还有不少古老的桥、亭、阁以及明清古镇等, 构成了桂林极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二) 桂林旅游景点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桂林市各地虽然较为注重观光型自然景观的开发建设和宣传包装, 一些地方注意了民族节庆的开发和举办, 一些景区(点) 也以民族风格表演的形式来增加文化含量, 然而相当一部分景区(点) 深层次的、优秀的文化内涵还是未得到较好地挖掘和利用。即使是景区内的人文景观, 也只是重视实物的利用, 而忽略内在文化的挖掘, 没有把实物与无形的文化内涵有机结合起来, 使得一些人文景观外观形象丰富而内容空洞枯燥。一些地方的民族风情表演中有的节目格调欠高, 甚至有些庸俗化、过分商业化的倾向⋯⋯更为令人忧虑的是,一些地区还处于单纯出售旅游产品甚至是出售旅游资源的阶段, 没有在品牌策划、品牌运作上下功夫, 结果致使一些景区(点) 文化含量明显不足, 旅游产品档次不高, 游客到景区(点) 只是走马观花式看看山水风景和实物, 对游客的吸引力自然就不大。除此外, 旅游景区(点) 的讲解员和导游人员对景区(点) 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地理概貌、丰富的科学知识等不甚了解, 以致景区(点) 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地展现和宣传, 旅游者得不到高层次的文化享受, 其满意程度大大降低。 三、建设有桂林特色的旅游文化, 打造旅游景点新品牌在现代旅游市场的运作中, 人们已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认识到: 只有走出单纯出售旅游产品的低层次经营的老路子, 实行“品牌战略”, 才是旅游业长盛不衰的发展之路。旅游品牌的打造是要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基础的。从狭义利用文化资源的角度, 每个景点都有其历史背景、地域背景和景点本身的文化积淀。认真地分析、收集、整理和利用文化素材, 特别是那些可以用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素材, 结合旅游者需求特点演示和解说, 定会为景点增光生色, 形成新的卖点, 新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3 个方面打造好自己的旅游景点品牌。(一) 更新老品牌桂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且种类多样, 特点突出,一些旅游景点经过不断的开发建设和宣传包装, 已成为区内乃至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但是一些老品牌无论是在产品开发、宣传包装还是运作方式上, 只重视自然景观和外观形象的策划, 忽略了其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故未能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因此, 笔者认为, 要打造桂林旅游景点的新品牌, 首先要抓好老品牌的更新改造。这里所说的更新, 不是对老品牌的全盘否定, 而是指深入挖掘这些景点的文化内涵, 进一步丰富景点内容,提升品牌档次。对现有老品牌可以从以下4 个方面挖掘其文化内涵:1. 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凡知名老品牌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如桂林山水之所以能“甲天下”, 绝不仅因其单纯的自然风光, 而是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与附丽于其上的厚重的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桂林是我国著名的山水文化城, 已有2000 多年历史, 1982 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以甑皮岩、宝积岩为代表的史前古人类遗址文化异常珍贵; 以靖江王府、靖江王陵为代表的明代藩王历史文化壮观而完整, 全国罕见, 已成国宝; 还有南朝至近代的迁谪文化、科举文化、抗战文化⋯⋯正是这些丰厚而珍贵的历史文化和桂林秀丽的自然风光的完美融合, 才构成了桂林这座旅游城市的知名品牌, 文化底蕴是桂林山水的灵魂。前不久在桂林召开的宋人王正功“桂林山水甲天下”研讨会上,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均提出: 桂林旅游发展, 必须在自然与人文资源开发上齐头并进, 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 桂林山水首先要打好历史文化牌。兴安灵渠建于秦始皇33 年(公元前214 年) , 它不仅是中国, 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渠的修建勾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 构成东、南半个中国水运网, 对秦始皇统一岭南发挥了重要作用。灵渠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亦是一处饱含文化内涵的旅游胜地。兴安旅游如打好“秦文化”牌, 可以让人们在游览中真切地了解历史, 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激情。2. 科学文化内涵的挖掘旅游景点的科学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蕴含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各有关门科的知识方面。如喀斯特地形地貌和丹霞地貌的成因、岩溶洞穴景观及其洞穴内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的形成过程及种类、温泉的来历及其利用价值、动植物的种类及特性, 以及许多著名木建筑靠榫卯而能经受几百年风雨安然无恙等有关地理、气候、地质、建筑、动植物等方面丰富的科学知识, 均蕴含于景区景点之中, 各景区(点) 如能深入挖掘这些知识并加以整理, 根据不同的旅游者的需求, 或用文字或由导游人员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 比到处是雷同化的比拟和象形更能激发旅游者的兴趣, 同时也满足了旅游者的求知需求。3. 文学审美内涵的挖掘桂林知名品牌文化内涵的另一个层面是: 秀美无比的自然风光与历代文人墨客无数之诗词吟咏、题记、楹联等文学作品交相辉映, 可以说是无景不诗, 无诗不妙,人文与美景融为一体, 由此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文化氛围。桂林旅游景区(点) 的开发建设及宣传包装应该着力于渲染强化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如唐代文学大家韩愈的“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现代诗人贺敬之的“情一样深呀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水”等, 只要精心策划和运作, 定能使游人慕名而来陶醉于其中而留连忘返。如把这些诗词歌赋用天然奇石刻成碑, 置于景区(点) 观景的最佳处, 美文与美景相互辉映, 渲染出浓浓的诗情画意, 使人在观赏山水的形态美、结构美的同时, 又能欣赏并诵读这些脍炙人口的美文, 引发其审美思维, 使其达到情景交融的最高审美境界。4. 宗教文化内涵的挖掘宗教文化博大精深, 内容丰富, 桂林的宗教及宗教建筑共100 处, 如西山摩崖石刻、湘山寺、文武庙等。其中湘山寺素有“楚南第一刹”之称, 为唐代所建,历朝皇帝5 次膜拜。有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的“寿世慈荫”崖刻。栖霞寺建于唐代, 殿宇幽深, 规模宏大。如能认真挖掘并加以整理, 便能使桂林的宗教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市场优势。5. 附会文化发掘整理附会文化主要指人为赋予自然的民间传说或民间故事, 它使人们对自然景观的单一造型审美转向更加丰富多彩的人文审美, 从而增加自然审美的文化内涵。桂林自然景区(点) 的附会文化多与山、水、石、洞有关, 形式以象形为主, 如象动物或人物等。这些自然景观有了附会于其上的美丽动人(或凄婉动人) 的传说, 便由单一变得丰富, 生硬呆板变得生动而有活力, 景物的美感由此而生。如象鼻山的传说、刘三姐的传说等。可组织力量对桂林山水自然景观附会文化进行广泛地搜集, 根据不同景点的历史背景、地域背景和民族民俗文化背景进行去粗取精的加工, 同时还可在相应的景点进行必要的附会文化氛围的营造。(二) 打造新品牌1. 发挥民俗文化魅力推出民俗文化品牌桂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境内居住着壮、汉、苗、瑶、侗、仫佬、回、满等41 个民族, 民族风情浓郁。民俗风情是一种区域性极明显、渗透性极强、涵盖面极广、内容极为丰富的人文现象, 主要体现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文化特色的情趣上。长期以来, 各族人民在桂林这块土地上生活、生产和斗争, 创造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 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产性文化、艺术性文化、竞技性文化、工艺性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婚俗文化和节庆文化等, 构成了桂林“人无我有, 人有我特”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体系。如前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所说“民族文化、民俗风情, 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要努力开发它完善它精化它。”对桂林的民俗风情文化如能精心策划并采取各种形式表现之, 定能形成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品牌。2. 发掘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历史文化品牌人文景观大多具有史学价值, 是直观的历史教科书, 是历史的见证, 亦是历史的载体, 对这些历史知识承载物的发掘和利用, 能使游人了解人类的昨天, 从而获得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如兴安灵渠与陕西的郑国渠、四川的都江堰一道被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它不仅是中国, 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它的古、灵、巧令中外专家名士和旅游者叹为观止。参加在灵渠召开的中国水利史研究会的中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2000 多年前有这样伟大的工程并且现在尚存完好, 这是奇迹, 不但中国没有, 全世界也没有。人们评价灵渠之游为“不到灵渠岸, 无由识始皇”。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桂林灿烂的历史文化, 不管是上万年前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还是红军第一次重大战役——突破湘江等, 都能激发旅游者对桂林的深刻认识和旅游欲望。3. 充分利用名人文化资源发挥景点名人效应本着尊重历史、尊重史实的原则, 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创造品牌的需要, 发掘整理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名人在桂林的遗迹、遗存, 采用旅游者喜闻乐见的形式, 并进行适当的包装和宣传, 使其充分发挥“名人效应”, 是使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重要途径之一。桂林的名人文化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古代到桂任职或旅桂的著名文人名士, 他们中许多人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学艺术遗迹。二是近现代以及当代来桂的外国著名人士及国家领导人, 他们对桂林的赞美和评价是桂林名人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成分。三是近现代以及当代我国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到桂林游历、考察留下的踪迹以及对桂林的评价等。四是桂林涌现出来的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传奇人物和军政名人等。对名人文化的发掘利用, 可根据不同人物的情况和景区(点) 的文化需求采取不同的形式。如对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 可将他们对桂林的评价或作品用文字形式展示出来, 以扩大景区(点) 的地位和影响力; 对在桂林留下遗迹遗物的还可开放他们的故居, 展示他们的遗物等; 而对那些有着传奇经历的人物则可将他们的传奇经历、传说故事进行包装, 增强景观的神秘性和生动性, 从而增强吸引力。 4. 弘扬古建筑文化内涵重塑景点品牌建筑师们曾这样诠释建筑:“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是灵感的凝结, 历史的注脚, 文化地平线上的侧影”, 简言之, 建筑是物质外显和文化内涵的结合, 是某一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审美观的综合写照。一些名建筑还体现了建筑师和工匠们为人类造福的理想和人们对某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 开发建筑文化资源, 重点不在建筑本身, 而是在其结构外观背后所蕴藏的深厚文化意味。这种体现在建筑物中的文化才是人们的审美价值所在, 只有把它挖掘出来, 并为游客所理解和欣赏, 才能使建筑文化转化为独具魅力的旅游产品。桂林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一批独特的建筑遗产。如可与四川都江堰媲美的兴安灵渠, 恭城的文庙、武庙等。除此外, 市内众多施工巧妙、结构严整、情趣独特、造型美观、保存完好的明清古镇和亭、台、楼、阁、桥等, 均是各个历史年代的文化纪念碑。对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采取有效地保护措施的同时, 挖掘和体现它们所蕴藏的民族精神和历史知识, 对增强华夏子孙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有着特别的意义。(四) 注重导游文化的建设为品牌景点锦上添花导游工作者作为旅游文化的传播者和旅游审美行为的引导者、协调者, 其个人的文化素养、审美水平、导游艺术以及对景观文化内涵的理解等, 直接影响到游客对景观文化的审美和认知。一个知识丰富、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导游工作者, 能够凭借艺术化的语言, 故事化的讲解, 借鉴前人的审美结果, 结合自已的亲身体验, 根据游客的审美需求, 巧妙地引导游客去欣赏美、体验美, 使游客“化景物为情思”, 得到审美上的最大满足, 情感上的充分陶冶, 精神上的高度升华, 从而使景观文化价值得以极大限度地增值, 游客也因得到超值精神享受而对该景观产生认同和赞美。反之, 如果导游员素质不高, 对景区(点) 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了解, 则会导致上等绝美的景致, 高品位高等级的景观, 在他们的导游下黯然失色。因此, 培养一支文化素养高、内在气质好、语言能力强、热爱导游工作并具备较好地导游技能技巧的导游员队伍, 是桂林旅游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总之, 桂林旅游要上新台阶, 必须注重文化导向, 发掘景区(点) 的文化内涵, 打造好具有桂林特色的旅游景点新品牌。完善国际旅游城市新形象。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1

[1] Wang Baojun, Shi Bin, Hilary I. Inyang. 2008. GIS-Bas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Orientation Anisotropy of Contaminant Barrier Particles Using 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Soil and Sediment Contamination, 2008, 17(4) : 437-447.【SCI】【EI】[2] Bao-jun Wang, Ke Li, Bin Shi, Guang-qin Wei. 2008. Test on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ed fiber optic sensing technique into soil slope monitoring,Landslides,DOI .【SCI】[3] 王宝军, 施斌, 宋震. 2008. 基于GIS与虚拟现实的三维地质建模,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增2(27):3553-3563.(Method of 3D Geological Model Based on GIS and VRML,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8, (27):3553-3563)【EI】[4] 王宝军, 施斌, 蔡奕, 唐朝生.2008. 基于GIS的黏性土SEM图像三维可视化与孔隙度计算, 岩土力学, 29(1):251-255. (3D visualization and porosity computation of clay soil SEM image by GIS,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08, 29(1): 251-255)【EI】[5] Tang, B. Shi, C. Liu, . Zhao, . Wang. 2008.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eometrical structure of surface shrinkage cracks in clayey soils,Engineering Geology, 2008, 101(3-4):204-217.【SCI】【EI】[6] 刘春, 王宝军, 施斌, 唐朝生.2008. 基于数字图像识别的岩土体裂隙形态参数分析方法, 岩土工程学报,(9): 1384-1388.(The analysis method of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of rock and soil crack based on image processing and recognition,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08,(9): 1384-1388)【EI,一级】[7] 施斌, 王宝军, 张巍, 徐洁. 2008.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析与灾后调查,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14(3):387-394. (Survey and Analysis of Secondary Geological Hazards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Geological Journal China University, 2008,14(3):387-394)【核心】[8] 唐朝生, 施斌, 王宝军. 2008. 基于SEM土体微观结构研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岩土工程学报, 30(4): 560-565. (Factors affecting analysis of soil microstructure using SEM,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08, 30(4):560-565) 【EI,一级】[9] 隋海波,施斌,张丹,王宝军,魏广庆,朴春德,基于BOTDR的锚杆拉拔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8,30(5):755-759(BOTDR-based pull out tests on anchor bolts,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08,30(5):755-759.)【EI,一级】[10] 隋海波, 施斌, 张丹, 王宝军, 魏广庆, 朴春德.2008. 地质和岩土工程光纤传感监测技术综述, 工程地质学报, 16(1): 135-143.(Review on fiber optic sensor-based monitoring techniques for geological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008,16(1):135-143)【核心】[11] 隋海波, 施斌, 张丹, 王宝军, 魏广庆, 朴春德. 2008. 边坡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7():3725-3731.(Study on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or-based Monitoring for Slope Engineering, Chinese Jou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8, 27():3719-3725)【EI】[12] 朴春德, 施斌, 朱友群, 魏广庆, 王宝军. 2008. 钻孔灌注桩压缩变形BOTDR分布式检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4): 80-83(Distributed monitoring of bored pile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based on BOTDR,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2008(4):80-83) 【核心】[13] 隋海波, 施斌, 张丹, 魏广庆, 朴春德, 王宝军. 2008. 基坑工程BOTDR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研究,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8(2):184-191.(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or-based Monitoring for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 2008, 28(2):184-191) 【核心】[14] 王宝军; 施斌; 唐朝生;基于GIS实现黏性土颗粒形态的三维分形研究,岩土工程学报, 2007,29(2):309-312.(Study on 3D fractal dimension of clayey soil by use of GIS,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07,29(2):309-312.)【EI,一级】[15] 王小明; 王宝军; 施斌; 张大祥; GIS支持下工程勘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工程勘察, 2007(2):1-9.(Design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Based on GIS and Its Realizatio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2007(2):1-9.)【核心】[16] 王小明; 王宝军; 施斌;基于GIS的可视化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系统研究,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7,27(3):363-376.(Research of the Visualization System for Soil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GIS,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 2007,27(3):363-376.)【核心】[17] 唐朝生,施斌,刘春,王宝军,高玮, 黏性土在不同温度下干缩裂缝的发展规律及形态学定量分析,岩土工程学报, 2007, 29(5):743-749.(Developing law and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shrinkage cracks of clayey soil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07,29(5):743-749)【EI,一级】[18] 唐朝生,施斌,刘春,王宝军,影响黏性土表面干缩裂缝结构形态的因素及定量分析, 水利学报, 2007, 38(10): 1185-1193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rface cracking in clay due to drying shrinkage,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07,38(10): 1185-1193.) 【EI,一级】[19] 陈峰军; 施斌; 黄河; 王宝军;生态土壤稳定剂对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27(3):302-306.(Numerical Analysis of Ecotype Soil Stabilizer Effect on Soil Slope Stability,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2007,27(3):302-306.)【核心】[20] 熊孝波,桂国庆,许建聪,王宝军,童立元,肖泽阳,可拓工程方法在地下工程岩爆预测中的应用,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6):695-701.( Application of extension method to p re diction of rockburst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8(6):695-701.) 【EI】[21] 张巍,施斌,索文斌,蔡奕,王宝军,冻土瞬态温度场的分布式光纤监测方法及应用,岩土工程学报,2007,29(5):723-728.(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ors in transient temperature field of frozen soil,Chinese Jou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07,29(5):723-728.)【EI,一级】[22] Chao-Sheng Tang, Baojun Wang,Wei Gao,Bin Shi.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 large-scale bridge construction. The 10th IAEG Congress, Nottingham, United Kingdom, September 6-10, 2006. 【国际会议】[23] Yi Cai, Bin Shi, Chaosheng Tang, Baojun Wang. Pilot study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soil with inclusion of polypropylene fibre and lime. The 10th IAEG Congress, Nottingham, United Kingdom, 6-10 September, 2006. 【国际会议】[24] 索文斌; 王宝军; 施斌; 刘杰;基于GIS的大型工程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系统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5,32(4):88-92. (Research on large engineering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or based on GIS,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2005,32(4):88-92.)【核心】[25] 姜洪涛; 王宝军;基于GIS的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系统分析,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5,25(4):451-457.(Analysis on the Assessment System of GIS-Base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Disaster Pn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2005,25(4):451-457.)【核心】[26] 孙伟晔; 王宝军; 施斌; 周汇光. GPS、GIS在公路网规划中的应用,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5,25(2):169-172.(Application of GPS and GIS in Highway Network Planning, 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5,25(2):169-172.)【核心】[27] 赵德君; 王宝军;任意地质图剖面生成的方法探讨,西部探矿工程,2005,106(3):91-92.(Discussion on Resulting Method of Arbitrary Geological Profile,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2005,106(3):91-92.)[28] 蔡奕; 施斌; 刘志彬; 唐朝生; 王宝军;团聚体大小对填筑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5,27(12):1482-1486.(Experimental study on effect of aggregate size on strength of filled soils,Chinese Jou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05,27(12):1482-1486.)【EI,一级】[29] 王宝军; 施斌; 刘志彬; 蔡奕;基于GIS的黏性土微观结构的分形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4,26(2):244-247(Fractal study on microstructure of clayey soil by GIS,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04,26(2):244-247)【EI,一级】[30] 王宝军; 施斌; 周汇光; 蔡奕,GIS在边坡有限元数值分析前处理中的应用,高校地质学报,2004,10(1):128-133. (GIS and Pre-Process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2004,10(1):128-133.)【核心】[31] 刘义怀; 王宝军; 吉林; 施斌; 蔡奕, 大型桥梁工程勘察信息管理剖析,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6),:769-776.(Analysi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of the Large-scale Bridges,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2004,40(6):769-776.)【核心】[32] 周汇光; 王宝军; 施斌; 基于GIS的大型桥梁工程勘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4,Vol24(2),pp:172-176.(GIS based desig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vestigation for large bridge engineering,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4,24(2):172-176.)【核心】[33] 刘志彬, 施斌, 王宝军, 2004. 改性膨胀土微观孔隙定量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 26(4):526-530.(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micropores of modified expansive soils,Chinese Jou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04, 26(4):526-530)【EI,一级】[34] 邵莉, 施斌, 王宝军, 祁长青,周汇光. 2004. 基于GIS确定性模型的土体边坡稳定性评估研究, 工程勘察,(2):1-7. (Study on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Soil Slope by Using GIS-based Deterministic Model,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2004(2):1-7)【核心】[35] Cai Yi, Shi Bin, Jiang Hongtao, Wang Baojun, Zhou Huiguang, and Sun Weiyi,A study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aided decision making system for large-scal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in Italia 2004; 32nd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 Anonymous,),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 Congres Geologique International, Resumes (August 2004), 32, Part 1 482【国际会议】[36] Liu Zhibin, ShiBin, Wang Baojun, Determination of the optimum magnification about soil SEM images for morphological fractal research, IS-Osaka 2004, Japan. 【国际会议】[37] 王宝军,周汇光,孙伟晔,蔡奕,邵莉,滞洪区安全滞洪GIS管理剖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Vol(4):46-49. (Application of GIS in safe flood detention zone,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2003, Vol(4): 46-49)【核心】[38] 王波, 施斌, 王宝军, 贾学天. 2003. 利用WEB GIS建立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系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5):71-74. (Establishing urban underground pipeline management,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2003, (5):71-74)【核心】[39] 蔡奕, 王宝军, 施斌, 方海东. 2002. GIS环境下膨胀土胀缩等级的模糊数学判别, 工程勘察, 2:1-4.(Determination of Expansive Soil Grades Using Fuzzy method in GIS Environment,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2002, 2:1-4)【核心】[40] 方海东, 刘义怀, 施斌, 吴振君, 王宝军. 2002. 三维地质建模及其工程应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3:52-55. (3D geoscience modeling and it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2002, 3:52-55)【核心】[41] Shi Bin, Hua Jianwei, Wang Baojun, Jiang Hongtao, Wu Zhishen Environmental Geotechnical Problems of Municipal Sanitary Landfills in the East-South of China,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 and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eoul, Korea, July 2-5, 2002. 【国际会议】[42] Bin Shi, Yi Cai, Baojun Wang, Hongtao Jiang and Li Shao, Determination of Expansive Soil Grades Using Fuzzy method in GIS Environment, Proc. Of 9th IAEG, South Africa, Sept, 2002【国际会议】[43] 方海东, 施斌, 王宝军. 在环境岩土工程中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桂林工学院学报, (21)4:371-375.(Review and prospect of GIS application in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 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1,(21)4: 371-375) 【核心】[44] Baojun Wang, Bin shi, Ling Zhang. 2001. Liquefaction Analysis by GIS Method,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 soil engineering, 6-8 Dec. Hong Kong: 165-168. 【ISTP】[45] 张凌, 施斌, 王宝军. 2000. GIS环境中砂土液化评价方法,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5:15-16.(Evolution method of liquefaction in GIS environment,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2000, 5:15-16) 【核心】[46] 施斌, 姜洪涛, 王宝军, 张凌. 2000. 工程粘性土微观结构分析技术, 工程地质学报,增刊: 379-381. (Analysis technique of engineering clayey soil micrestructur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000, supp:379-381)【核心】[47] Wang Baojun, Shi Bin, and Zhang Ling, The Fractal Dimensions of the Expansive Mudstone in the Process of Swelling and shrinking,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gh Altitude & Sensitiv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0,pp228-235. 【国际会议】[48] 王宝军, 陈征宙, 李清波, 王勇强. 1999. 黄河小浪底斜坡变形的“反叠瓦”式构造机制研究, 高校地质学报, 5(1): 100-104. (Study of mechanisms of the “over-covered titles” structure in slope deformation of Xiao Langdi of Yellow river, Geological Journal China University, 1999, 5(1):100-104)【核心】[49] . Preparation of soil specimens for SEM analysis using freeze-cut-drying,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environment,58:1-7. 【核心】[50] 张凌, 王宝军, 施斌. 1999. 土粒度分维的确定方法探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6)5:43-45. (Discussion of methods for soil grain size fractal,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1999, (26)5:43-45)【核心】[51] Shi B.,Jiang ., Zhang L. And Wang .,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Techniques for Engineering Clayey Soils, Proceedings of Second China-Japan Joint Symposium on recent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Geotechnology, Dec. 9-10,1999, pp361-372. 【国际会议】[52] 王宝军,施斌,名胜古迹破坏的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环境保护科学,沈阳,1997,23(5):33-35.[53] 施斌,王宝军,宁文务.各向异性粘性土蠕变的微观力学模型,岩土工程学报,1997,(19)3:7-13. 【EI,一级】[54] Shi Bin, Wang Baojun,Li Qi and Jiang Hongtao, Quantification of microstructure of fine grained soil, Proceedings of the 30th IGC, Geology,1997,pp277-284. 【国际会议】[55] Li Shenglin, Shi Bin, Du Yanjun, Li Qi and Wang Baojun, On the internal fac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swelling-shrinkage of expansive soil, Proceedings of the 30th IGC, Geology,1997. 【国际会议】[56] 施斌,李立,姜洪涛,王宝军,DIPIX 图像处理系统在土体微结构定量研究中的应用,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版),1996,(32)2:275-280. 【核心】[57] Shi Bin, Wang Baojun, Jiang Hongtao. “Quantitative Appraisal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mpacted Clayey Soil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6,(41)11:925-929. 【SCI】[58] 施斌,王宝军,姜洪涛. 击实粘性土微观结构特性的定量评价,科学通报,1996,(41)5:438-441. 【SCI】[59] Shi Bin, Wang Baojun, and Jiang Hongtao,Quantitative analyses on the microstructures of compacted expansive soil (in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Anonymous,),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Congres Geologique Internationale, Resumes (1996), 30, Vol. 3 381【国际会议】[60] Shi Bin, Li Qi, Salah Bishir, Wang Baojun, and Wang Youcheng,Environmental-geotechn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contaminated by waste alkaline liquor from paper mills (in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1996), 3, Vol. 1 239-245【国际会议】[61] Shi Bin et al, Treatment of Soft Foundation of Expressway to New Nanjing Airport, Proceedings of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 Soil Engineering, Nanjing, May 27-30, 1996. 【国际会议】[62] ShiBin, Wang Baojun, Progress in Studies on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of Expansive Soils in China, Proc. Of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Beijing, China, 【国际会议】[63] Shi Bin, LiQi, WangBaojun,On the International Fac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Swelling-shrinkage soil, Proc. Of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Beijing, China, ; 【国际会议】

唐国强, 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桂林工学院学报(教学研究增刊), 2001, 21 (6): 57~59唐国强, 杨端翠, 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中国地质教育, 2002(1): 52~54唐国强, 杨端翠.大学数学教学中注重能力的培养论文, 中国地质教育, 2003(1): 23~24唐国强,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若干思考, 桂林工学院学报(教学研究增刊), 2003, 23: 49~51唐国强, 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数学教学之中, 桂林工学院学报(教学研究增刊),2007(6): 109~111唐国强, 我院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情况调查及分析, 桂林工学院学报(教学研究增刊), 2008, 28: 112~115唐国强, 实施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教育与探索, : 14~105

1、隐伏花岗岩预测及深部找矿(袁奎荣等) . 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国观赏石(袁奎荣,邹进福等),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青海锡铁山隐伏铅锌矿床预测(袁奎荣,肖垂斌,陈儒庆等).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100 万中国南方部分地区隐伏花岗岩分布与预测图(袁奎荣,刘家远) . 桂林: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花岗岩与石材开发(袁奎荣,邹进福) . 桂林: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88 1、 花岗岩构造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与围岩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华南隐伏花岗岩预测与地体构造关系及其找矿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个旧- 大厂及其外围地区锡矿成矿条件、找矿方法及找矿远景研究. 国家“六五”攻关项目(参加与领导),1981~ 、东准噶尔富碱花岗岩地质意义与含矿前景研究. 国家三O 五项目(与刘家远等),1992~1995. 1 、普通岩石学简明教程(俄) (翻译其中一部分) . B1B1 祖布科夫著. 北京: 地质出版社, 、轻金属冶金译文集(俄) (翻译其中一部分) . 中南矿冶学院情报室.3 、国外磷矿文集(俄) (翻译其中一部分) . 北京: 地质出版社.4 、核原料地质概况(英) . 奈尔格尔著. 二机部内部出版. 1 湖南丁宁湾伟晶岩与稀有元素成矿关系(内部) . 湖南望湘花岗岩与稀有元素成矿关系(内部) . 湖南千里山花岗岩与有色金属矿床的成因关系(内部) . 广东某地角闪斜长煌斑岩与铀矿成矿关系(内部) . 广东某地花岗岩与热液铀矿成矿关系(内部) . 某地铀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内部) . 华南某地花岗岩及其所含锆石变种的初步研究(与林绍标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科研论文集, 华南某地地洼型花岗岩的特征. 全国岩矿会议论文集, 广西姑婆山花岗岩的时代及平桂地区锡矿成矿时代问题(与吴正阳合著) . 冶金部地质科研会议: 锡矿专辑, 广西姑婆山花岗岩的特征及其成因问题(与何柏安合著) . 冶金部地质科研会议: 锡矿专辑, 岩浆岩地区断裂构造的特征及其识别标志. 中南309 队专题报告, 不同成因花岗岩类的特征及其工作方法. 中南309 队专题报告, 岩组分析基础. 二机部230 研究所专题报告, 广东海南石碌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步分析(与李公时、梁金城合著) . 中国南方富铁矿资料汇编, 鄂东南某富铁含矿断裂带的初步研究(与王祖宣、陈兰桂、侯光汉、易诗军合著) . 地质力学论丛.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7 (4) . 又见: 岩组分析方法文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 岩组图的制作法. 岩组分析方法文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 海南石碌铁矿的成因及富铁矿与构造的关系(与侯光汉、李公时、梁金城等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7 (3) .18 海南岛西部海西地槽的发现及其对铁矿的意义(与梁金城、朱敏达、李公时、侯光汉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7,(3) . 又见: 冶金部地质司冶金地质科研成果(摘要) 汇编, 新疆阿勒泰铁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问题(与陈兰桂等合著) . 冶金部专题科研报告, 新疆阿勒泰海相火山岩及其与铁矿的成因关系(与易诗军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9,增刊. 又见: 冶金地质矿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从海南石碌铁矿六、七层的构造分析谈石碌铁矿几个地质问题(与梁金城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9,(3) .又见: 全国铁矿科研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再论海南岛与大陆东南沿海的海西地槽与铁矿找矿问题(与梁金城、朱敏达等合著)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0,(3) .23 姑婆山里松花岗岩原始形态恢复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1,(1) . 又见: 南岭花岗岩学术会议资料, 海南岛西部阳起石岩—变质火山岩的原岩恢复问题(与李公时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1,(2) . 又见:湖南地质学会论文集———矿物岩石专辑, 海西花岗岩的初步研究(与杨心宜、梁金城等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1 (3) . 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国际学术会议(南京: 1982) 宣读.25′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Hercynian granites of South China. 姑婆山锅状花岗岩基的构造分析. 全国第一届显微构造与组构会议资料. 又见: 南京国际花岗岩会议论文摘要汇编,′The structure analysis of pan - like granite of Gupushan. 花岗岩体中断裂构造的初步研究. 全国第一届显微构造与组构会议论文汇编. 又见: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2,(2) . 构造地质论丛,1985,(5) .28 华南花岗岩类中Ⅰ型- S 型与磁铁矿成矿系列- 钛铁矿系列的不固定关系(与杨心宜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2,(3) . 又见: 南京国际花岗岩会议论文摘要汇编,′The unf ixed relationship between I type - S type and magnetite series -ilmenite series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华南花岗岩断裂带热液银金矿床的几个地质问题(与梁金城、邓燕华、盛云台、张乐凯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3,(3) . 又见: 冶金工业部黄金情报网: 银金矿产选集(2),或成都: 全国第三届矿床会议论文, 中国南部花岗岩在锡成矿中的作用(与杨心宜合著) . 南宁: 国际锡矿地质学术讨论会交流. 又见: 国际锡矿学术讨论学术论文摘要汇编,′The role of granites in tin metallogenesis of South China. 断块构造对中国南部花岗岩内生锡矿的控制作用(与杨心宜合著) . 北京: 首届全国断块构造学术讨论会大会交流.又见: 断块构造理论及其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The tectonic envi ronment and endogenic tin metallogeny of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Yuan Kui rong and Yang Xinyi,Greece : The Crust, Gneissic Orientation St ructures in granitoids and thei r genesis. Greece : The Crust, 陆缘地体增生构造的多期活动——华南含锡花岗岩的大地构造成矿环境(杨心宜合著) . 澳大利亚: IGCP - 220 第三次国际学术讨论会,′Multiperiodic activation of the accretionary st ructure in the continental marginal terranes - geotectono - metallogenesis environment of tin - bearing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花山岩套的成岩成矿特征在华南中生代花岗岩锡成矿演化上的意义(与金跃群、杨心宜合著) . 瑞典: 第六届国际矿床会议,′Signif icance of metallogenetic and diagenetic f eatures of Huashan suite to tin mineralization of Mesozoic granites in SouthChina. 陆缘地体增生与广西花岗岩类及其成矿的关系(与杨心宜合著) . 南京: 国际大陆边缘地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又见: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8,(3) .36′Accretion of coutinental marginal terrances and the granites in Guangxi with relation to metallogencsis. 个旧—大厂地区隐伏花岗岩及找矿意义(与王玉梅、刘生合著) . 桂林: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钨锡矿床会议交流. 又见: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30 周年校庆论文集, 有关广西花岗岩的几个地质问题(与刘生合著) . 广西地质学会年会资料, 花岗岩内部构造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与围岩关系.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报告, 广西地区隐伏花岗岩预测及锡矿找矿意义(与王玉梅、杨心宜合著) . 桂林: IGCP - 220 项目第四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宣读,′The prediction of hidden granites and it’s signif icance f or exploring tin ore deposites in Guangxi areas, 大陆地体增生、演化对花岗岩构造环境及特征的制约(杨心宜、沙连堃合著) . 广州: 国际花岗岩成岩成矿学术讨论会宣读,′Accretion and evolution of continental terrances as a cont rol over the tectonic sett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es in South-eastern China. 隐伏花岗岩和矿床预测与地体关系(与杨心宜合著) . 南京: 第四届环太平洋国际地体构造学术会议论文,′Terranes in relation to hidden granite and ore prediction. 二叠纪以来中国主要大陆块漂移特征(与郭福祥合著) . 南京: 第四届环太平洋国际地体会议论文,′Drif t properties of the main continental blocks of China since Permian. 花岗岩隐伏“体中体”的预测及其对深部找矿的意义. 四川眉山: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 隐伏花岗岩“顶上带”综合模式与深部找矿. 南京: 有色金属隐伏矿床学术讨论会论文, 隐伏花岗岩及深部找矿(与王玉梅、杨心宜、刘家远合著) . 华盛顿: 28 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Hidden granites and exploration of deep ore deposits. 花岗岩与石材开发(与邹进福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9 (1~4),1990 (1~2) .48 地体构造对中国金矿成矿特征及规律的制约(与杨心宜、刘生合著) . 沈阳: 国际金矿地质与勘探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ont rol of terrane tectonic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 patterns of metallogenesis of Chinese gold deposits. 广西平桂地区隐伏锡矿预测及其找矿效果(与刘文龙合著) . 西宁: 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 “顶上带”在预测隐伏花岗岩及深部找矿中的重要意义. 西宁: 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 花岗岩与石材开发(与邹进福合著) . 西宁: 第四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 岩浆侵位定位构造分析———隐伏含锡花岗岩预测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与刘文龙合著) . 南京: IGCP - 282 项目第一次国际会议,′The analysis of magmatic emplacing st ructures : A n important method of predictive research of hidden tin - bearing granites. 平桂地区花岗岩浆侵位定位特征与隐伏花岗岩预测(与刘文龙合著) . 南宁: 广西地质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 广西花岗石石材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前景的初步研究(与刘文龙合著) . 南宁: 广西地质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 中国北方隐伏花岗岩预测与深部找矿问题(与刘生、邹进福合著) . 沈阳: 首届北方花岗岩会议, 隐伏花岗岩与盲矿体找矿问题(与邹进福合著) . 地质找矿新进展.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采矿情报网, 花岗岩固态侵位与隐伏矿床预测(与陈儒庆合著) . 矿床地质与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华南隐伏花岗岩预测与地体构造关系及其找矿意义.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报告, 初论中国观赏石资源特点及开发前景(与刘文龙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1,(增刊) . 又见: 全国有色冶金岩矿地化学术会议大会报告, 欧洲珠宝业的概况与发展趋势(与尹宗烈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1,(增刊) .61 隐伏花岗岩预测及深部找矿的进展和展望(与邹进福合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2,(3) .62 走在前沿的广西珠宝教育和科研. 广西珠宝,珠宝科技,1994,(增刊) .63 翡翠皮色与赌石的预测(与陈志强合著) . 中国宝玉石,1996,19 (1) .64 翡翠的矿物成分与赌石的预测(与陈志强合著) . 矿床地质,1996,15 (增刊) .65 中国观赏石事业的前景预测(与邹进福合著) . 矿床地质,1996. 15 (增刊) .66 华南中生代隐伏花岗岩成矿与基底地体关系(与杨心宜,陈儒庆,郭福祥合著) .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1996,′Mineralization of mesoioic hidden granites in south China and its relation ship with basement terranes. 30 th international gteological congress,1996, 翡翠皮色与赌石的预测(与陈志强合著) .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1996,′Crust color and crure - stone prognosis of jadeite jade. 30 th inter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e,1996, 关于利用和开发中国观赏石资源的建议(与周军,袁雁合著) . 中国地质,1998,(1) .69 翡翠赌石的地质预测(与陈志强,袁雁合著) . 云南地质,1998,(3,4) .70 观赏石的评价(与周军,袁雁合著) . 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 新华出版社,1999, 东西方人的藏石风格(与周军合著) . 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 新华出版社,1999, 大力培育观赏石市场(与周军,袁雁合著) . 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新华出版社,1999, 中国观赏石(与邹进福,刘文龙合著) . 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新华出版社,1999, X 光岩组分析在中国珍珠组构上的应用(与邓燕华,马红艳合著) .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9,30 (5) .75 优质翡翠与显微构造的成因关系(与邓燕华合著) .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1,21 (1) .

  • 索引序列
  • 桂林医学院硕士毕业论文
  • 桂林医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 桂林医学院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 桂林旅院毕业论文
  •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