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基督徒怎样写毕业论文

基督徒怎样写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基督徒怎样写毕业论文

摘 要:宗教不是一个空名,而是一个实在,是一个以信仰为纽带把社会成员联系起来的组织。任何宗教都不可能是私人或个人的。强调宗教的公共性,就是强调宗教团体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强调宗教、哲学、神学的公共性是西方社会思想的一种发展趋势。中外学者对公共性的理解存在的差异,是他们各自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处境引起的。历史和现状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走政教合一的“公”的宗教道路,而就政府与宗教团体的关系来说,其最佳状态应当是相互调适,共存共荣,和睦相处。在当代中国,合法的中国宗教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很多。 关键词:宗教公共性;中国传统宗教;当代中国宗教 Abstract:Religion is not hollow but substantial,as an organization to link social this sense,no religion is private or publicity of religion is emphasized here to draw religious groups' notice to public affairs in there is a tendency of development to emphasize the publicity of religion,theology and philosophy in the Western world of social ,in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environments of existence,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s differ in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and status quo,China will not tend to take the road of integrating state with a “public” for the rel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church,the best policy is mutually adapting,sharing woe and weal and harmoniously getting along. Key Words:publicity of religion;traditional Chinese church;contemporary Chinese church 当前有关“公共宗教”、“公共哲学”、“公共神学”的讨论非常热烈。笔者认为,诸如此论的名称皆是处于不同语境下的思想者为了强调某个具体对象(宗教、哲学、神学)之某种性质(公共性)所使用的术语。这些术语在特定语境下有其具体的内涵及意义,不能到处套用,而应分析其适用性和限度。 一、公共性与宗教的公共性 对“公共性”和“宗教的公共性”进行反思,首先使笔者联想起古希腊哲学家的一个故事。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和犬儒派哲学家第欧根尼在一起讨论哲学。柏拉图鼓吹他的“型相论”(理念论),并使用了“桌子性”(tablehood)和“杯子性”(cuphood)这样的名词。第欧根尼说:“柏拉图,我可以看到桌子和杯子,但我看不到你的桌子性和杯子性。”柏拉图则说:“那是因为你有一双看得见可见的桌子和杯子的眼睛,却没有可以用来识别桌子和杯子的本质的理智。”[1]在这个问题上,柏拉图肯定事物性质的实在,并进而认定事物的性质有独立存在的地位;而第欧根尼否定事物性质的独立自存。我们可以评价说,柏拉图的睿智穿透了事物的表面,达到了对事物性质的一般性认识,但他将事物的性质视为独立自存则是错误的;而第欧根尼认为事物的性质不可能有像实体那样的独立存在,这是对的,但他要是认为人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感性经验层面,无法对事物的性质达到一般性的认识,那么这是错的。 现今学界对“公共性”这个概念的解释相对明晰,而在理解“公共宗教”、“公共哲学”、“公共神学”时若不联系这些名称的具体所指,就会使人感到不知所云。因为,这世上有哪一种宗教、哲学或神学完全不具有任何公共性?又有哪一种宗教、哲学或神学不能在特殊意义上给自己冠上公共之名,或称自己为公共的呢?重要的不是一般地判断宗教、哲学或神学有无公共性,而在于联系具体对象,判断它在什么范围内、什么意义上具有公共性。 我们在英文辞典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解释:publicity是形容词public的名词形式。Public的释义有两大类,第一大类:(1) 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2) 为公众的,公用的,公共的;(3) 从事公共事务、群众娱乐活动、社会服务的。第二大类:(1) 向大众公开的;(2) 众所周知的。[2]我们要注意的是,publicity虽然是一个名词,但它的所指仍旧是事物、对象的某种性质,而不是某种事物和对象。 宗教不是一个空名,而是一个实在,一个以信仰为纽带把社会成员联系起来的组织。就此而言,任何宗教都不可能是私人或个人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像宗教信仰自由、政教分离、宗教与教育的分离等原则的确立使得宗教团体变得私人化或个人化,乃至于使人们生出这样的幻像——可以有完全私人的宗教或者完全私人的神学。然而,我们只要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所谓宗教、哲学、神学的私人化(个人化)只是表示其公共性的削弱,或公共程度的压缩,而非完全丧失。 一般说来,使用公共性字眼的学者想要倡导扩大宗教、哲学、神学的公共性,但正因为公共性的概念太一般了,乃至于我们必须将它与具体的对象联系起来,方能判断这样的倡导有何意义,而在这里,在何种领域中扩大公共性就成为最关键的问题。在不同场景下一般性地倡导宗教公共性的扩大是无意义的,甚至是危险的。 默茨(Johann Baptist Metz)强调基督教及其教会具有的公共性,教会(ecclesia)的本义就是一个开放的集合(open assembly),原本就含有“公共”的意思。启蒙时期以前,基督教的社会功能与西欧社会的方方面面紧密相连。基督教的公共性达到极致,而人民的公共生活受到教会的统治和支配,在教会建制(church institution)中私化(privatised)了。默茨在分析基督教传统的私化时把启蒙时期的教会与国家和社会的分开视为基督教目前所处困境的根源。他说:“区别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是有价值的,但似乎并不能弥补基督教所丧失的公共地位与角色。”[3 ] 新教神学家弗勒斯德尔(Duncan )探讨建立一门公共神学的可能性。他说:“公共神学是一门讨论有关神的神学,它具有指向公共可共享之真理,并参与公共讨论及见证那真理对世上所发生的事之正当性及关怀今日人民与社会所面对的严峻问题。它从所受托的传统提供坚定的信念、挑战和见解,而非寻求共同的表述或重述每人的说法。”[4]这样的呼吁有其特殊用意,其主旨无非是要神学更多地关注公共事务,参与社会的改革与建设。 在我看来,这些倡导呼吁公共性的学者们用来解释公共性的那些概念更加值得注意。例如,潘兰特(Raymond Plant)力陈神学本身的公共性,并指出明了神学公共性的关键在于对一般与个别之关系的理解。他说:“一般与个别的张力位于政治神学的核心。神学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学科,试图寻求达到某些一般的关于神在这个世界上的性质和行为的真理。而另一方面,政治的社团,他们的信仰和价值是非常专门的和个别的。神的本性(至少在古典有神论中)可以被认为是无时间的,无变化的,而政治总是涉及具体的社团在特定的时间和在特定的地点的生活方式。”[5]17他又说:“神学……怎么能够和政治领域相关联呢?政治完全是在一个充满差异的领域中形成的,在其中,不同国家、种族、性别、群体的成员有着不同的、相互之间并不和谐的利益和目标,而这些利益和目标又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下得到不同的解释和拥有不同先后秩序。”[5]18这种意思在莫尔特曼那里说得更清楚。他说:“基督教神学的主题就使它成为一种公共的神学。它涉及社会的公共事务。它在对基督的期盼的光明中思考什么是神的王国的普遍关怀。”“公共神学不得不与神学的公共相关性发生关系,这种相关性处于基督徒身份的核心处,它关心的是神国莅临在人类历史的公共世界中。”“没有公众的关联性就没有基督教神学的定位,反过来说,没有基督教神学的定位就没有公众的关联性。”[6]可见,强调神学的公共性就是强调神学主题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就是宗教信仰的公共关联性。 总而言之,强调宗教、哲学、神学的公共性是西方社会思想的一种发展趋势。它是对传统宗教、哲学、神学的一种挑战,是在一个社会、政治、经济全球化以及人类文化多样化和生活世界科技化的处境中建构或重建宗教、哲学、神学的尝试。二、中国传统宗教的公共性 西方学术界有关公共宗教、公共哲学、公共神学的讨论对中国学术界有影响。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中外学者对公共性的理解是有一些差异,但并不大,而且这些差异的产生并非语词本身引起的混乱,而是由中外学者各自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处境所引起的。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中西差距之缩小,这些理解上的差异将会削弱,不会阻碍中外学者的相互理解。 在现代汉语中,“公共性”一词译自英语publicity。我们知道,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在词法上的最大差别就是喜用双字词,少用单字词。与现代汉语词“公共”最接近的古汉语词是“公”。它作为形容词时的现代释义主要有:(1) 公正;(2) 公有(共有);(3) 公开。[7] 中国先秦时代的“公”,有三层含义,一是公家、朝廷、官府;二是共同;三是公平、公正。第一层含义是最主要的,而且具有深刻的宗教内涵。那些具有公共身份的国君、贵族就是当然的宗教领袖,是宗教祭仪的主持者。国家、政治、社会、个人、道德、宇宙、自然、宗教、鬼神大都统一在这个“公共”领域(政治统治领域)。 中国古人对宗教的理解也体现出“公”的意思。“宗”指宗族、宗亲、宗庙等;“教”指学说、伦理、规章、教化、教导之意。“礼”亦与今日“宗教”之内涵重合,既有伦理制度、教义思想,亦包括宗教仪式及祭典。“神道设教”更是反映了统治阶级或社会圣贤对宗教公共性的关注。“天”具有先验的公共性与至上性。“天帝”、“天命”、“天意”是中国社会秩序和精神信仰的基础。它以宇宙观形式,成为古代社会秩序合法性证明的基本方法。正所谓“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是“公”的起源。“天”是至善、至公、至大。“公”作为公平的准则而演变为公共、公益、公道、公正。天命就是大公无私的意义呈现。 这样一种“公”的模式,既是政治思维方式,又是社会行为规范;既是宇宙秩序,又是道德精神;既是王权专制,又是宗教崇拜。在这样一种模式的制约下,宗教被纳入公共政治的领域,直接成为统治架构中的组成部分。宗教是一种权力或资源,非私人所能完全拥有。相对于“公”的宗教,那些非官方的、非正式的、不合法的事情,比如祭拜私鬼、私建庙宇、私自入道、私自度僧等等,被列为公共性的对立面,称之为“私”。公、私的区别,在宗教是正统与异端,在政治上是合法与非法,在道德上则是公正与偏狭。[8] 中国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不仅使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使中国语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古代汉语中的“公”的概念经过长期的发展,用于不同的对象,则派生出多项语义,例如公安、公案、公报、公布、公差、公产、公道、公德、公断、公法、公房、公费、公愤、公告、公海、公函、公家、公开、公款、公理、公立、公例、公粮、公路、公墓、公判、公平、公仆、公然、公审、公事、公诉、公堂、公文、公务、公物、公休、公议、公益、公用、公寓、公园、公约、公债、公正、公职,等等。“公”几乎可以添加于任何“在者”,而无论其是实体,还是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况、活动。上述辨析表明:西方的“公共”概念和中国古代“公”的概念的含义并不完全对称,但经过长期的交流和发展,现代汉语有足够的表达手段转述publicity的各种含义,不会造成太大的误解。[9]相反,倒是这些语词的使用者若是不明了其所指对象的性质,加以滥用或乱用,那么倒是令人困惑的。 三、当代中国宗教对公共事务的参与 就“公”的主要意义而言,中国的传统宗教并不缺乏公共性,但具体不同的宗教在不同时期的公共性有程度上的差异。在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中,“公”字的涵义发生了变化,宗教的公共性的存在及其表达形式也已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简要地说来就是大一统的“公”(官)变成分层次的“公”,原先意义上的宗教公共性弱化,公共空间逐步增大。 新中国建国初期,宗教管理是“内部行政事务”,视宗教为控制性上层建筑,实行了封闭型行政管理方法。正是这种单纯的行政制度安排及管理,依靠少数宗教工作干部,按政策使用行政方法对宗教进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在此制度空间内,政府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宗教团体则在此前提下从事各种宗教活动。这种管理方法,基本沿袭了中国历史上“公共宗教”模式,宗教及其活动难以适应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公共性。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宗教的管理方法,已由单向式行政管理趋向宗教组织的自治与行政管理相结合,宗教团体能够以“非政府组织”的形式参与社会公共事业。现代意义上的宗教公共性得到初步呈现。宗教事务具有了公共、公开等性质,改变了原来把宗教作为“内部事务”来处理的行政方法及“宗教不对外”的行政习惯。(注:《上海市宗教事务条例》第四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宗教事务,指宗教与国家、社会、群众之间存在的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国务院宗教局局长叶小文曾经在《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历史篇章》中指出:要把宗教工作靠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内部工作,变为进一步由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社会事务来管理,并把这种管理推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参见叶小文:《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历史篇章》,《中国宗教》2002年第1期。)这样的公共性成了宗教在中国社会合法存在的标志和必要条件。 在建立现代社会制度的基础上,传统宗教的公共性转换为公共制度问题。宗教的教化功能不再泛化,无所限制,并以社会团体的身份结束了传统公共宗教的发展模式。政府、宗教团体、个人信仰之间的界限得到明确,进而政府与宗教团体各自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关系界限得到明确,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一个重大现象。[10]在这样的宗教制度变迁中,私人信仰取得法律的保障,而宗教团体则消除政府组织的形式,成为社会团体。 这样的社会化将是中国宗教的发展趋势。中国宗教由此将具有越来越大的社会性和公益性。这样的发展趋势相对于传统的公共性(政治性、官性)而言,是私化了,但相对于现代意义的公共性(社会性)而言,则是公共化了。政府对宗教由控制转变为依法管理,而宗教团体则自治自理,非行政、非营利、非市场,以社会团体的身份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在中国这样一个以无神论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国度里,任何一种宗教要想正常地发展,都必须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与其他宗教团体和社会团体的关系。历史和现状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走政教合一的“公”的宗教道路,而就政府与宗教团体的关系来说,其最佳状态应当是相互调适,共存共荣,和睦相处。在当代中国,合法的中国宗教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很多,这就需要宗教团体思考把自己的力量主要用于何处。方立天教授指出中国宗教要走文化宗教之路。他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发挥中国宗教文化内在的积极因素,这是社会对中国宗教的要求、时代对中国宗教的要求;同时,这也为中国宗教开辟了广阔的、健康的、良性的发展道路。”[11]我相信,这条路将给中国宗教带来更多的公共性。

有点难写哎~~是通俗文学了~深刻思想是提炼不大出来的~可以分析男主角的形象,复仇主题,与宗教的关系,也可以和中国的复仇小说进行比较,做一篇比较文学的论文。

联系外国文学的理论知识这个我不太明白我是中专毕业的,我只知道大仲马的 基督山伯爵很好看,而且我多次细细的读过,觉得很有滋味。也看的明白,我觉得连文化不高的我都喜欢读这部国外小说,你完全可以从外国文学界的通俗小说入手,其次书中可以反映出当时欧洲平民读者对通俗的小说的态度,结合小说中的曲折的线路,和环环相扣接近于天方夜谭式的情节发展完全可以反映出当时外国文学界对这种通俗易懂扣人心弦的复仇小说是多么的青睐,也反映出的了作者对当时所处社会的种种观点和希望。我语言组织的不太流畅希望对你能有一点点小帮助。

论文格式论文请以横式书写,并附上五百字以内摘要及三至五个关键词。一、 每篇论文均需包含:前言、本论、结论。使用符号,依壹、一、(一)、1、(1)顺序表示。二、 字型大小:(一) 题目:18级字,标楷体。(二) 关键词:12级字,新细明体。(三) 各章标题:16级字标楷体。(四) 各节小标题:14级字标楷体。(五) 正文:12级字,新细明体。(六) 独立引文:与正文间隔一行,每行低三格,12级字,标楷体。(七) 注释:10级字,新细明体,并以阿拉伯数字标示,如:.(八) 文内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年、月、日,及部、册、卷、期数等。三、 请使用新式标点符号,书名、期刊名用《》,篇名用〈〉,书名和篇名连用时,省略篇名号,如:《文心雕龙‧神思篇》。学位论文等未出版请采用「」。四、 注释请采当页注,体例依下列格式:(一)引用古籍原刻本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南宋鄂州覆北宋刊龙爪本),卷2,叶2。(二)引用古籍影印本 (明)郝敬:《尚书辨解》(台北县:艺文印书馆,1969年,《百部丛书集成》影印《湖北丛书》本),卷3,页2。(三)引用现代专书郑定国:《邵雍及其诗学研究》(台北县: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页102。(四)引用期刊论文 金培懿:〈伊藤仁斋「论语古义」在日本「论语」注释史上的地位〉,《中国书目季刊》第31卷第3期(1997年12月),页7-31。(五)引用论文集论文 蔡辉振:〈论鲁迅小说之艺术风格及其文学地位〉,《纪念鲁迅诞辰12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年),页808-847。(六)引用学位论文:林叶连:《中国历代诗经学》(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0年5月),页102。(七)引用会议论文: 李威熊:〈明代经学发展的主流与旁支〉,「明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5年12月22、23日),页10。(八)引用报纸论文: 丁邦新:〈国内汉学研究的方向和问题〉,《中央日报》,1988年4月2日,第22版。(九)再次引用:同一资料引用两次以上(含两次)时,依下列方法注记:1.作者、书名、章节、页数全同时,仅需注明「同前注」,卷数、页数不同时,应将不同之卷、页数标示,如:注1:苏精:〈基督教传教士与中文活字印刷〉,《图书与资讯学刊》(1987年8月),页1。注2:同前注注3:同前注,页3。2.再次徵引的注,如果不连续,则应将被徵引原注的页码标出,再注记徵引的卷、页数,如: 注1:徐朔方:《汤显祖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第2章〈坎坷的仕途〉,页59。 注2:李哲贤:《荀子之核心思想》(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4年12月),页102。注3:同注1,第3章〈最后的岁月〉,页202。五、全文以一万至一万五千字为原则。毕业论文格式 “封面”样式 编号 xxxxxx大学毕 业 论 文课题名称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2004 年 月 “目录”样式 Reflection on Chomsky’s Idealization of LanguageI. IntroductionII. DemonstrationA. Language as a concrete system of signs, has its own significance in the context of . Language is a conventionalization of . Language as a social institution, is born with society. It develops and interacts with the .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 Language evolves hand in hand with the society. from the society upon language. 1) Macrolinguistic perceptive 2) Microlinguistic perceptive from language upon society 1) Intera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society 2) Social factors and linguistic researchIII. Conclusion “英、中文摘要、关键词”样式 AbstractThis paper begins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Chomsky’s methodology of idealization in linguistic research. Although the idealization in physical research from which Chomsky’s idealization deprives can still keep natural laws’ validity, the author points out Chomsky’s idealization is not accessible. The key point lies in the exclusion of social factors in his research. Then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e reason why Chomsky’s exclusion of social factors is not accessible from two aspects: (1) Language is a concrete system of signs. (2)Language is a social institution. Only in the context of society are these features significant and integrate, can language bear its form and forward its development and keep up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society. Therefore instead of “being idealized” out of linguistic research, social factors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base of the research. Otherwise the object of the research will be totally changed and the research itself will be misguided. As for what factors can be temporarily idealized without changing language’s fundamental features? This is a question worth our further study in the future. 摘要:本文从Chomsky在语言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理想化模式入手,认为Chomsky为了使研究变得简单,便将与语言关系紧密的社会因素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这是一种不可取的理想模式。接下来本文从两个主要方面阐述了理想化模式不可取的原因:一是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只有在社会的环境下才能具有完整的意义。二是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结构,无论是它的产生还是发展过程,都在不断地和社会发生着相互作用。故而只要是研究语言学,我们就不能将社会因素“理想化”。至于什么因素可以暂时不予考虑,这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理想化,符号系统,社会结构,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基督徒论文范文人论文

真理是人们用来防身的武器,也是用来杀敌的武器。不管是谁,胜利的人就有真理,因为他赢得了真理;失败的人没有真理,因为他失去了真理。真理的功能就像一把武器,防身和杀敌,它只能被人来利用,因而没有实在意义。真的真理没有用,假的真理才好使;好的真理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他说他的;因为真就是假,假就是真,所以你同意就是真,不同意就是假;你现在说真,等一会就说假;为了真时你说假,为了假时你说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存乎一心。有人说神是真理,但神说的却全是谎言;有人说神说爱世人,但神杀人却比任何人都多。有人说良心是真理,但却把良心给狗吃;有人说科学发展是真理,但科学发展的结果却是把地球来当掉!有人说自由是真理,但自由却必须受牵制;有人说爱是真理,但却要你来为他奉献;有人说善是真理,但善却需恶来衬托;有人说美是真理,但没有丑就没有美;有人说民主是真理,但只有我的民主是真理。有人说道德是真理,但只有约束你的道德才是真理。弱肉强食是真理,但人人都说那是丑恶的;自私自利是真理,但人人都说那是邪恶的;人生如幻是真理,但人人天天都认认真真地在拼得你死我活;诸行缘起是真理,但人人的欲望却填不满。真理呀真理,若是真的真理,为何没人要你?若是假的真理,为何人人都跟随你?真理在哪里?你坐到疲倦时伸伸懒腰是真理;你不顺心而生气是真理;肚饿吃饭是真理;疲倦就睡觉是真理;善恶不分是真理;真假不分是真理;天地不仁是真理;。。。。但都和人类没关系。最假的真理是:真理是真的!最真的真理是:真理是假的!

宗教在救灾、救援过程中发挥着比较大的作用。在非典时期,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提到过这个问题。我们生活在无神论社会,这个传统已经非常深厚了。但是,当人们碰到巨大的灾难、碰见命运的无常的时候,仍然会非常本能地回落到宗教。一个正常的社会,宗教应该担当维持社会基础性秩序的功能,一个社会要有秩序,那秩序的基础就是安顿人的心灵,构建一个精神的秩序。胜任这个职能的,肯定是宗教,可能其他东西也有,但宗教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理性的因素,是在宗教因素之后才可能涉及到的。尤其是发生这种较大灾难的时刻,宗教的作用会超过所有的世俗因素,不管是政府,还是一般的民间慈善公益机构。因为,它可以直接触及人的心灵。这次汶川大地震后,我们看到,宗教组织是非常活跃的,只不过我们官方媒体都没有报道,只是报道了一些佛教、基督教组织捐款之类的消息。其实,在救灾现场,活跃着很多宗教组织。我听到比较多的是基督教的一些教会组织,现在仍然活跃在灾区从事救灾工作。面对灾难,宗教可以发挥多重作用,一重作用与一般公益组织相同,提供一些物质性帮助。但是,宗教组织除此之外,还可提供精神上的支援。这一点,不论政府还是民间公益组织都不具备,而对于受灾的民众来说,这却是一个最重要的需求。由此延伸到理论层面,基于自由主义立场如何看到宗教和自由社会的关系问题。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对于宗教与自由社会的关系,有非常恰当、精辟的分析。其基本看法是,一个自由社会是不能没有宗教的,离开了宗教的自由社会是不可能的。离开了宗教,自由的秩序是不可能的。我觉得,这个看法被很多声称是自由主义者的人忽视了。他们恰恰做了与此相反的事情,一门心思摧毁宗教对社会的价值。他们中很多人还在充当社会丑恶势力的帮凶。这是以自由主义之名所从事的非常糟糕、非常阴暗的行径。自由主义当然是一个很伟大的思想传统,但是,自由主义也有一个黑暗的历史。自由主义试图消解宗教,实际上是把人还原到单纯肉体的层面,是一个物质的存在。这样解释自由主义,最终导致我们生活的世界完全物质主义化。现代性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与此有着深刻的联系,尤其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中国历史上,自由主义积极地反对宗教,而这与集权主义、专制主义异曲同工。在中国,如何看待宗教、如何看待传统,更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与现代西方自由主义面临的完全不同。现代西方自由主义是一个现代现象,19世纪以后才有现在看到的自由主义。西方形成宪政制度,形成一个好社会的基础性秩序的时候,发挥作用的实际上是另外一套理念,宪政主义。这套理念在自由主义的历史叙事中被忽视了。英国的宪政主义者跟宗教有一个很复杂的关联,我们也可以看看,美国的立宪者是如何对待宗教的,他们是如何看待一个宗教对宪政秩序的价值。我觉得,自由主义应该放宽视野,探究西方在形成现在我们看到这样一套好社会所必需的优良制度体系时,宗教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因为现在中国面临的是构造这么一个几千年来一直梦想的优良秩序的问题。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立宪。那么,在立宪的过程中,宗教以及宗教组织,究竟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关于宗教与宪政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方面是,我们在宪政结构里面怎么安排宗教。宪政制度要处理宗教和宗教权利问题、宗教与国家和政府的关系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却是,在宪政秩序生成过程中,宗教可以发挥什么作用?一个是宪政制度发生学中的宗教,再一个就是宪政结构里的宗教。在这两个问题中间,自由主义者更多的考虑了政教分离之类的宪政原则,而没有认真思考,在一个宪政秩序生成过程中,在现代宪政秩序生成过程中,貌似保守的宗教,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去研究。下面来谈谈儒家或者儒教发挥社会作用的问题。近年来,在救灾的公益活动中,在我们所说的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的场景里面,儒家的表现大概是比较差的。基督教的表现是最活跃的,其次是佛教,尤其是现在,大陆很多佛教组织学习台湾的人间宗教,积极投身于社会自治事业之中。相对来说,儒家的表现是比较滞后的。这与现在所说的大陆儒家复兴形成了一个反差。一方面自己觉得在复兴,但是,当民众真正需要某些带有宗教情怀的关怀的时候,却看不到儒家的身影。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不知道我们儒家的朋友,将怎样处理这个问题?我想起两年前,我跟蒋庆在广东开会,争论过儒教问题。我的基本看法是,不管是考虑到当下的制度环境,还是从应然的角度来说,儒教都应该走“社会化”的道路。它应该从参与、组织、领导社会自治开始做起。我们处在一个现代社会,尤其是处在中国这么一个具体的制度架构里,你去幻想和君王对话,或者是直接改造君王,既不恰当,也不可能。这在政治上是反动的,在实践当中是不可行的。我觉得唯一可行、而且正当的做法,就是建立一个“人间儒教”,从民众生活的社区、从民众关心的领域开始,组织其具有儒家价值追求的自治组织,儒者在其中充当自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大概是儒家真正可行的一条出路。如果放宽视野,这本身就是一种立宪的活动。通过广泛的自治上,比如说儒家办学校,办教育,办社会公益事业,文化事业,艺术事业,就成为社会的一个个治理中心。你已经分享了原本属于国家的部分权力,本身就已经构成了对权力的一个限制。所以,儒家需要在作为一个宪政秩序的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我自己一直想写一篇文章,讨论儒家的社会治理理论。我觉得,现代儒家缺乏这么一套东西。像现代新儒家发展了形而上哲学,蒋庆发展了公羊家的政治哲学,在这之外,是不是还需要一套儒家的社会治理理论?儒教在现代的这种衰落,社会结构的变化应该是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比如,城市化,乡村生活解体,家族不复存在。这对儒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儒家,或者儒教面临一个根本问题:在现代大社会中,在我们通常说的开放社会或者陌生人社会,也即,在一个血缘关系并不是很重要的社会里面,你的这一套理念、这一套价值的社会依托究竟在哪里?李鸿章讲,中国面临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历史上第一次。所有诞生于古典时代的高级宗教都曾经面临过这3000年未有的大变局,这个挑战最早是基督教遇到的。传统的基督教也是依托在家庭的。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现代商业社会发展,是基督教早就面临的挑战。整个教会,从宗教改革开始,一直到罗马教会在当代召开的几次宗教会议,一直都在试图应对这个问题。佛教也是这样的情形。上个世纪初,中国曾经出现过佛学繁荣,可能也是因为面临现代性挑战。而台湾的人间佛教,恐怕就是佛教找到的一个答案,它回答了,在一个现代社会,一个有着3000年或者是2000年传统的宗教,如何找回自己的生命力?我们中国人总认为自己的经历很独特,30年增长以为是奇迹,但其实,现代世界历史上已经发生或几次这样的奇迹了,还有比中国经济增长更好的奇迹,比如美国、德国、日本、甚至苏联。儒家也经常有一种悲怨的心情,认为自己是独家遭遇3000未有的大变局,但实际上,所有的正统宗教、伟大宗教都经历过这样的转折。村子里的宗教作为一个学术研究对象,当然是有价值的,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但作为宗教实践是没有出路的。村子里的宗教永远不可能成为高级宗教。这种高级宗教,比如基督教、佛教的出现乃是伟大的神秘事件,基督、孔子、佛陀这种人物是奇迹,因而才能够创造出伟大的教条,具有神秘的吸引力。村子里的宗教永远是低级的。而且,村子里的宗教通常情况下是反宗教的。高级宗教通常要破除这种迷信。历史上,儒家的伟大人物都是要摧毁这些迷信的。你看韩愈,就写过这类文章。正统的儒家是反对村子里的那些迷信的,包括家族中原始崇拜的因素。儒家确实面临一个根本性的挑战,在汶川大地震就可以看到,在汶川这样一个社会里,似乎没有宗族,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小家庭,一个家庭就是父母和孩子,这个时候,你的那套价值依托何处?你必须要找到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组织方式,让儒家的价值理念在那里体现出来。

范文:我命由我不由天,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风水师。——题记人常说,环境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这个人将要到哪去可以先看这个人从哪里来。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岔路口面前,我们总是犹豫,该往左走还是往右走;考试面前,我们总是犹豫,该选A还是选B;命运面前,我们总是犹豫,该是屈服还是挑战。上天给了每个人一个公平的平台,后天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自己。让一个只会安于现状的人来说,也许他的命运与自己没有丝毫关系完全取决于上天的安排,但如果让一个有头脑,敢于挑战,敢于拼搏,敢于尝试的人来说,也许会是人定胜天的说法。每个人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路口,但总有那么一些人怕了,放弃了选择的机会,让自己陷入一种不堪的状况;也总会那么一些人抱着尝试的心态选择了,最终功成名就。东汉末年,刘备陷入即将灭亡的处境,他被曹操包围,地位也将随着刘表之死变得一文不值,当他听说隆中卧龙岗的诸葛亮博有才识,但是没人请出过他,刘备却执拗的去尝试拜访诸葛亮,第一次第二次都未曾见过诸葛亮,刘备真诚拜访又去了一次,第三次,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就一直等到他自己睡醒,才坐下谈话。后来在诸葛亮的帮助下解除了当时的困境。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1960年的一次饥荒,让多少当时的中国人败在了饥饿下,人民流离失所,贫困交加,饱暖不得保障。袁隆平也是一位忍受饥饿的人,他不甘倒下,他以自己的才智,进行一次次的实验,他顶着炎炎夏日的太阳,忍受着炽热,驼背弯腰,寻找自己实验用的植株,他尝试了千万次,失败了千万次,但他始终不放弃,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尝试,他成功了,成为了我们举世瞩目的崇拜者,他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己的方法扩展到全国甚至到了各个国家,让我们中国人摆脱了饥饿的压迫,让我们人类有了力气去拼搏,去努力。并非所有事情都被环境所限制,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的路最终还是属于自己来完成的,如果一个人总是安于现状,事事都要被环境所牵制,那么这个人始终都是寄人篱下的。尝试了不一定成功,但是每一次尝试都是你积下的结晶。如果说,你有机会去尝试,那么你每次的尝试都代表你离成功的更进一步。尼采,德国哲学家,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开始他是一名哲学家,他的著作对于许多科学领域都提出了批判,但是也由于这个原因他的思想并不使当时人接受,尼采却一直发表抨击,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的著作,并且建立许多新的哲学。但尼采后来却长期不被人理解,最终失去了理智。他其实已经走到了成功的边缘但他却仍是没有忍受住,最终在精神中崩溃。如果当时尼采可以尝试着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环境去发展,那么以他著作的成就也许会是另一种样子。梦想,环境,命运,尝试改变环境去成就梦想,尝试改变环境去选择命运,尝试着去做自己的风水师。纵观古今,凡有成者,他们无不具有勇于尝试的精神。刘备不因自己形势险危儿放弃自己的理想,去尝试着三顾茅庐,最终成功;袁隆平不因艰苦而放弃拯救中国的胸怀大志,去尝试着杂交水稻,最终成功;而尼采却相反,他因为接受不了长期的不被人认同而导致神经崩溃,最终在这样中死去。其实我们都在怀疑自己,我行吗?就这样的一念让两个起点相同的人却走完了两条不相同的路。我们总是不相信自己,总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时间,却未曾想过去做自己命运的风水师。有些时候就该试一试,在面对命运对你发起挑战时,不管成功与否,不妨对自己说,试一试,在试一试。

抉 择 生活的艺术就是平衡得失的艺术。年轻人在颠簸的小船上抛弃了“诚信”的背囊,或许他认为自己平衡了得失。但在我看来他已丢弃了一根人生的支柱,做了错误的抉择。 窗外微风吹拂着我微微发烫的脸颊,一股股思绪涌上心头…… 如果我是米洛斯的维纳斯我决不舍弃“美貌”;如果我是古希腊的柏拉图我决不舍弃“才学”;如果我是威尼斯的夏洛克我决不舍弃“金钱”……如果我只是我自己,那么我决不会放弃“诚信”。 生活在现代的我首先是一个人,一个脱离母体后独立的人。我渴求用良好的道德规范改变我的修养;而诚信就是必不可少的一条。 “信”源于“诚”,“诚”又因为“信”而更显真挚。中华民族的文化中“诚信”占有很大的比重。流放溆浦的屈原,放牧的苏武,捐躯的文天祥用他们的行为证实了对祖国的诚信。受宫刑的司马迁,受贬谪的姚崇,背向自刎的侯赢用他们的举动验证了自己对朋友、主公的诚信。每每打开这些历史画卷我都会为之震撼为之感动,并希望在他们的名字后面续上我的姓名。 有人说选择了“诚信”,那你放弃什么呢?其实具体放弃什么无关紧要。我只知道“诚信”这一抉择可以平衡得失,使我的工作、生活少些成人的世故圆滑,多一分心灵的感动与沟通。 设计建设纽约摩天大楼花旗大厦的谢方里教授向世人证实了这一点。当他发现大厦的设计存在漏洞,大厦可能在狂风中被折断时,他毅然向市政当局提交了调查报告。一切的荣誉、金钱、掌声都似乎离他远了,但他却在广播中发出了真挚的话语:“我不乞求原谅,只求大厦能尽快加固。”平凡的话语感动了平凡的人,由于谢方里的诚信,他的工程师生涯得以延续。这才诞生了牢固性最强的世贸中心。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了解“诚信”的真谛,明白“诚信”的重要性呢?他们以别人的脸色为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为辞藻,以别人的喜怒来润色修改,写出了一个毫无真诚的可笑人生。 当自己处于人生交叉路口时,仔细地想想人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才较为重要,作出一个理智的抉择。只有这样才能让五彩的云霞照耀自己,让生命感知人性的真挚和生活的无边快乐。 【点评】充实的论据和形象的表达是本文的特色。如第三、第五两段排比的使用,以维纳斯、柏拉图、屈原、苏轼、司马迁等九位中外名人为例,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展示了人们对诚信的不同态度;第七段又以谢方里教授知错即改取信于民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论证诚信的重要;第八段则以比喻论证法,从反面阐述丢掉诚信的可笑,将抽象的说理转化为形象的诠释。本文不仅巧用例证法,还擅长运用描写、抒情等形象的表达方式。如第二段把细致描写与抒情融为一体,特别是文章结尾将理性的议论变为饱含激情的期待,给予读者极 这里有很多贴上去的网址我都测试过了,确实有很多文章。你可以看完再给分

基督教论文写作方法

我不知道楼上哪来得如此多的资料。我仅就我写论文的一点感受来谈谈吧。首先,确定问题,即论题,你的问题?比如苏联为什么不出兵朝鲜?其次,阅读文献,看看前人已经得到什么。你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什么理论依据。你可以有什么创新,甚至可以在调整自己的论题,以求最大的效果。最后,确定自己的逻辑框架,怎样分析最有力。在确定主题时,不妨问一下自己专业以外的人最关心什么,你们领域里又有什么还没有涉及。如果,您是一个大一新生,不妨就写一个问题的综述。这样,老师其实最喜欢这样的学生。

第一章综述第二章研究内容第三章总结展望第四章为英文材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基本格式1、问题的提出表述为什么要做本课题,亦即介绍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和背景(实践的或/和理论的)。2、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叙述此课题的研究要达到什么目的,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3、该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综述)他人或自己关于此课题已经进行了哪些研究,主要有哪些相关成果(观点、理论、实践成就等),总之已经获得了哪些对自己的研究有支持意义的成果;还存在哪些不清楚或未解决的问题,或者还有哪些不足,有待于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探索(而这正是自己要做的)。4、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重点和难点、预期要突破的问题(即创新点)思路:说明将通过怎样一个理论思考、实验研究等探索过程达到你的研究目的?方法:本研究中主要将采用哪些研究方法(必要的和主要的,按照大类分)?要按照研究的逻辑顺序具体说明在研究某个方面或环节的问题时将采用什么方法。重点:本课题研究中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方面或要解决的核心的问题。难点:本研究中最不容易解决好的工作环节或最难克服的问题。预期突破:你的研究有可能在某一或某些方面取得什么样的创新性成果?5、本研究的意义(理论的或/和实践的)论述本研究可能具有的各方面的意义:本课题研究在实践方面的意义;本课题研究在理论方面的意义;本研究所采取的新思路、所尝试的新方法等具有的理论或实践意义。6、本研究已经具备的条件(硬件和软件,主观和客观,资料和手段,等等,要概述)7、本研究需要提供的支持和/或有可能遇到的困难8、本研究的工作计划、方案、时间安排9、本研究的基本内容(论文框架)10、本开题报告所用和所涉及的参考文献11、有关附件列出所要采用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实验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等。提示:在最后定稿的学位论文中:1、 开题报告的1—5项内容应该出现在“引言”(或绪论、前言等)部分,并在“引言”最后概述本论文的基本逻辑结构(这是第9项的变形)。2、 开题报告的第6-10项可不直接出现。3、 开题报告的第11项附列在论文的“注释与参考文献”之后。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原始论著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同时对如何做好学术报告也谈一些经验。在讨论原始论著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我主要谈的是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文章结构的顺序依次叙述。 (一)题目 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l报、第2报之类。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署名 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文章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引言 是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材料与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处理方法等。这些按杂志规定办即可。 (五)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叙。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取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中。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白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结语或结论 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参考文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 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本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与观点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文章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科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入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 下面我举一个自己的经历。我在苏联做研究生时,发现可卡因引起的中枢阵挛性痉厥与大脑皮层的成熟有关。在兔胎儿期和新生兔期都没有这个反应,而是出生后才逐渐出现这个反应的,要到出生后21天,相当于性成熟期,才能与成年兔一样出现典型的阵挛性痉厥。这一发现当然很有意义。我的导师很高兴,说这一发现已足够作为你副博士论文的基础了。但不久,我在一本1940年德文的药理教科书中看到一段文字,记载着一位德国作者发现过与我观察到的同样现象,说明着同样的问题。我不加思索地拿着书给导师看。导师认真地从头看到底,突然拍着我的肩膀大声说:“好小伙子!我相信你一定能成才!但现在你必须从头再找新的发现。”待我又做了不少工作,论文答辩通过后,导师将那本德文书送给了我,说:“留下做纪念吧!为了你的诚实、勇敢和信心。”“诚实”是我当时就明白的,“勇敢”和“信心”是后来逐渐明白的。勇于否定自己的“发现”,有信心自己还会有新的发现,不图一时侥幸成功,尊重前人的工作,哪怕可能是无人知晓的记载,这些确实是成才必要的品德。文化大革命中,我被抄过家、毁过书、下放过五七干校,后来又多次搬迁,但这本书我一直留在身边。我不敢忘记导师对我的期望。 (九)致谢 指导者、技术协作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致谢对象。致谢应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致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致谢前要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摘要或提要 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全文。常放篇首。要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摘要就像看到了全文的缩影,或者看了摘要就想继续看全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指忠诚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好受,却很有益处。实际上,有些好药是苦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好药都苦。诸如,略带甜味的感冒冲剂、咳嗽糖浆等对病人也能起到疗治的作用。而对于病入膏肓、重症患者才提倡施以针剂、手术等。 一些家长在孩子犯错时,常常予以训斥甚至棍挞,事后还振振有辞:“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啊!”然而简单粗暴的方法往往事与愿违,孩子的缺点非但未改,还造成了意想不到的逆反心理。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指出:“逆言”,其本质是对他人实施情感上的殴打,这比肉体上的殴打更恶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遭受“逆言”情感虐待的人,成年后会自己对自己实施躯体虐待,如自残、酗酒、吸毒等等。 相反,在鼓励和客观的赞扬声中,孩子因为有了前进的动力,取得的进步尤为喜人。未成年的孩子固然如此,其实大人们也不例外。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有个缺点,甚至有犯错的时候,但我们每个人更有自尊心,爱讲究个“面子”,爱听个好话。 《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典型的例子。谋臣策士邹忌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齐威王易于接受。齐王正是因为身边有足智多谋、娴于辞令、忧君爱国的邹忌这样高超的讽谏艺术,才使他得以明昭天下。邹忌也因善于进谏而传为佳话。 确实,一个人威信的树立,靠的是诚恳谦虚的态度,不卑不亢的说话方式和技巧,自然、大方的行为举止,而非自我吹捧或压服他人。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必然会受到他人的尊重。 这样看来,良药未必非得苦口,忠言未必非得逆耳。批评者对“犯错者”晓知以理,动之以情,既是宽容的表现,更能达到助人进步的良好效果。 有调查显示,诸如“小草也有生命, 请脚下留‘青’”比“禁止践踏草地!”来得更人性化,更易于被人们认同。这些不少颇有文化味、人情味的温馨提示已逐步取代过去简单生硬的“严禁”或“不准“,在我们的视线内温情亮相,彰显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一句话说得好,会让人心情舒畅,如春风化雨;说得不好,则会影响团结,甚至伤害对方。“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就是语言魅力之所在,更是文明氛围、和谐社会的体现。

五章 罪与人的个体化 对祁克果来说,宗教B或基督教是与宗教A完全不同的途径,是宗教阶段中的最高境界或途径,唯由此途径才能最终成为单个的人。而这个途径的起点就是罪,或个人自己对罪的意识。因此,祁克果希望在理论上再次唤起了人们对罪的问题的重视。可以说罪的问题在他的思想中占据着某种核心的地位。他自己认为所写的最好的两本书之一,《致死的疾病》,就专门讨论了绝望与罪的问题。他的罪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把罪与生存中的个体精神觉醒直接关联起来,并且进而将其置于已被忽视的那个超越之维面前。在他看来,绝望证明了个体觉醒的精神具有非自立性,它依赖于一种更高的力量。而罪从根本上说就是对这种更高力量的拒绝。他对罪的讨论开创了一种生存论的阐释立场,因而成为现代思想试图去理解罪的重要进路之一。尽管祁克果把自己对罪的阐释方法归之为一种“心理学”方法,但它实际上更近于一种生存“现象学”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始终包含着这样一种维度:生存的个人对自己罪的意识或觉醒。具体地说,从这种进路去理解罪, 即是将罪的问题置于人之成为单个的人(或一个基督徒)的生存过程中去理解它。 第一节 祁克果罪论的出发点 在上个世纪祁克果所处的时代, 自然神学和思辩哲学分别在神学和哲学领域占据了主流。受启蒙运动以来人文精神的影响, 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把人的理性看作是终极性的,力求在理性中找到对于一切事物的最终说明。理性法庭成为人认识的终审法庭。当人们在这个原则下去认识罪的问题时,上帝这一超越的维度被取消了,罪(sin)的问题也就随之变成了恶(evil)的问题。 在康德那里,这种恶的问题典型地表现为是一种道德论上的问题。于是罪的起源问题成为恶的来源问题,原罪似乎成为不可理解的。他认为:“最不适当的一种方式,就是把恶设想为是通过遗传从我们的始祖传给我们”。 他力求从理性上寻找恶的根源,将恶与人的理性和行为关联起来, 从而使每个人要为这种由于自己的行为而出现的恶承担责任。“每一种恶的行动, 如果我们要寻求它在理性上的起源,都必须这样看待它,就好象人是直接从天真无邪的状态陷入到它里面一样”。 人是完全自由的,所以个人自己要为这种“陷入”负责。换句话说,如果人的理性认识到自己所应该做的,并按照那道德的律令去做,人就可以摆脱这种恶。 这其中就包含了康德伦理学的著名原则“我应该,我便能够”。 黑格尔的思辩哲学在罪的问题上不仅取消了超越的维度,同时使其进一步越过了伦理的含义6癯晌�哂新呒�庖宓摹胺穸ā保�幢豢醋魇峭贫��裱萁�囊桓龃俣�蛩鼗蚧方凇>咛宓厮担�鋈硕宰约河邢薜囊馐痘蚍此急旧砭褪嵌瘢�叭嗽谒�栽诘募醋匀坏淖刺���谧陨碇械姆此贾�涞牧�咏锥紊鲜嵌竦摹薄?nbsp;如果说人必然要从自然状态迈向自我意识,那么,这种恶就是必然的;如果说有限的认识或反思相对于其最终要演进到的更为普遍的精神而言尚属无知,那么恶就是一种无知。在这后一点上,黑格尔的思想与苏格拉底对恶的看法有相似之外。 祁克果罪的学说与上述的观点有根本的区别。祁克果认为: 正是罪的概念或关于罪的教诲最鲜明地将基督教与非基督教世界从质上区别开来,这也正是基督教从来就认为非基督教信仰和自然人都不知道罪是什么的理由。 可以说,就是在对上述观点的批判中,在与整个西方哲学思想的区别中,祁克果的罪论方显出它自己的特点。 首先, 祁克果从根本上批判了自苏格拉底以来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一直存在着的“罪即无知”的理性主义思想,这种思想总是想把罪或恶的根子归在人的认知上。在祁克果看来,造成这种倾向的原因在于,这种思想把理性或理念的世界看的更加根本,而忽视了具体生存中个人的更为源始的意愿或情感。“按照基督教的解释,罪的根子在意愿中,并非在认知中,并且,这种意愿的堕落影响到个人的意识。” 个人的意愿对于个人的生存来说,要较个人的认知具有更源始更直接的关系,而在苏格拉底式的“罪即无知”的定义中,“缺少的就是这个意愿或这个违抗的意志了。” 因为理性主义思想“无法理解人竟然可以有意识地不去为善,明知何为正确,却偏去做那错的,” 以为人只要去“我思”,就会怎样“我在”,只要知道了“应该”,就一定“能够”实行。 但从个人生存的角度看,无疑在“思”与“在”之间,在应该与能够之间, 以及在认识与实行之间无疑存在着一段距离,存在着一种决定性的转换, 基督教所言的罪正是在这种转换之中。 在现实的生存中,祁克果举出常常有这样富有笑剧性的事情: 当一个人站在那里说着正确的事情,因而表明他理解了它,可一旦行动起来却做出错误的事情,并因此表明他并没有理解它,就是极富于笑剧性的了。 这并不是说当事人在伪装,或者他能够意识到他在这两方面之间表现出的差别。 恰恰相反,正是由于一个人可以在这样说和那样做上都表现的同样真诚,人生存中这样的笑剧性才是真实的。生存于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人不仅有认知, 同时也受意愿(或本性)的支配,当两者发生冲突时,人的选择就会被延迟,只要时间长到一定程度, 认知总会被模糊或修正到与意愿相一致的地步。这期间某些理解便向当事人遮蔽起来, “这理解如不被遮蔽,就会引到他们的较低级本性所不喜欢的决定和结论上来”。 这其中所表现出的两种角度的区别就在于:苏格拉底把这种遮蔽看作是人尚未理解, 而基督教把它理解为是人不愿去理解。因此,祁克果的结论是,罪的根子是在具体生存者的意愿之中。 其次,针对黑格尔的思辩哲学, 祁克果特别批评了那种把人的罪只看作是其客观和思辩的研究对象的那种方法。他明确地指出,罪不是任何科学(思辩哲学)的合适对象, 因此它不能被思辩地思考,罪一旦被思辩地思考,它就不能不成了抽象的“否定”。但罪并不只是一种自我的否定,相反却是有所断定或主张。 这种断定之所以不被传统的思辩哲学视域之外,乃是因为罪与生存中个人的紧密关系。在祁克果看来, “罪的范畴就是单个的人的范畴”, 而这个“个别的人类存在者位于这个范畴下面的更深处:他不能被这样思考,只有‘人’这种概念才能被思考”。 换句话说,罪和单个的人作为罪者是不可分离的,罪即个别罪者,而这其中包括的含义就是,与罪相遇,首先是单个的人与有罪的自己相遇。在这个意义上,“罪是单个的人(the single individual)的资格”。 而单个的人在这里属于对罪或精神有所觉醒的范畴。因此,尽管祁克果把自己对罪的阐释方法称之为一种心理学方法,但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 用现代的观点看这种方法,实际它更近于一种“现象学”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包含着这样一种维度:个体作为罪者对自身罪的意识或觉醒。 最后,祁克果在自己的罪论中恢复了上帝这个超越之维。 在托名于克里马库斯或其他作者的著作中,因为站在基督教外的存在论立场中,这种超越之维乃以悖谬(Paradox)的方式出现,这一点和罪的关系我们下面会谈到。而在托名于安提-克里马库斯的《致死的疾病》中,因为是站在基督教内的立场,因而直接肯定了“罪就是在上帝面前”。 就是说,生存中的单个个人所以成为罪者,或对自身的罪有所觉醒,是因为“在上帝面前”,下面我们会看到,基督教中所言的罪(sin)由此和宗教A中所说的罪责(guilt)区别开来,并且,正如祁克果时常强调的,个体作为罪者的地位使人和上帝之间有那深不可测的深渊。 节二节 罪与人的不安和绝望 罪的本性是什么?它怎么源起的?对于罪的理解,自奥古斯丁以来, 在基督教内一直需要把它和原罪(祁克果将其称之为遗传之罪)联系起来, 才有可能给出某种答案。人类始祖的犯罪,以及由此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在教义学上是个即定的事实, 但在基督教外,它对人类的理性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以至在西方传统思想中,尤其是在启蒙之后,在对罪的理解上,基本上是停留在“无知”之说上。教内与教外的距离或隔阂几乎是不可愈越的。祁克果在缓解这种隔阂上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他的复调式叙述方式同样用在了罪的问题上,一方面是某种教内立场的论述; 而另一方面则是在生存论层面上的论述,即祁克果所说的“心理学”(现象学)方法的探索, 力求在启蒙之后的人文语境中对于罪的问题给出某种理解, 其结果就是在这个维度上开创了理解罪的“生存论”进路。然而不管两个维度的论述方式有怎样的区别, 论述背景却是一个:即把罪置于成为单个的人(或一个基督徒)的生存过程中。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祁克果把罪与单个的人遭遇自己时的不安和绝望关联起来, 从而在存在论层面上把人对罪的理解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在《不安的概念》一书中,祁克果(或托名作者Vigilius Haufniensis )把基督教通常所说的原罪(original sin)称之为遗传之罪(hereditary sin),他认为传统的神学家总想用这种遗传之罪去说明罪本身或罪的来源其实是一种误解, 人们并没有把握住所谓遗传之罪的主旨:“遗传之罪的本性常被考察,但其基本范畴却未被抓住---这就是不安,正是它真正决定了遗传之罪......” 因此,他试图从一种生存论的层面去理解这种遗传之罪,将其解释为人生存中“心理上”的不安状态。 这里所谓不安实际是祁克果生存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它指生存中的个人在独自面对着自身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未来,醒悟到自我的自由时,内心所经历到的颤栗。 祁克果并没有把不安本身看作是罪,它只是罪的机缘或诱因, 或者说是一种最趋近罪的生存状态或条件。 正是这种生存论上的因素,而非生理意义上的遗传,诱发了人的罪。因此,这里所谓的“遗传”体现为,正是这种生存上的不安在一代一代地遗传,并且不安在这种历史的传递中表现出一种量上的递增。 这种历史地流传到每一代人生存中的不安,对个人产生了这样的影响:不安预先地使个人有向罪发生质跃的倾向。不过,这种不安只是使个人预先具有这种倾向而已,并不是强迫个人有这种质跃。这里我们注意到,祁克果十分强调,在不安到罪之间存在着一个不能被理论说明的质跃(qualitative leap),该质跃之所以不能被理论说明,乃是因为由不安到罪的过程所具有的个体性特征所决定的。在祁克果看来,人是由永恒或无限与有限或易逝构成的合成体。个人趋近精神觉醒即意味着精神(spirit)开始作为两者的合成被意识到。不安就生发于这种精神觉醒的初始之际。从消极的意义上讲,这时,每当精神想要抓住自己之际,它都失望地发现,本无任何“东西”可被抓住,所面对的只是“无”而已。 不安正是这种面对“无”的不安; 从积极的意义上讲,精神的觉醒,初始是以“可能”的方式呈现,但这? 挚赡苋床皇枪赜谌魏巍笆裁础钡目赡埽�皇强赡苤�埽�庵挚赡苤�苋萌丝吹阶约嚎刂屏Φ挠邢蕖U馐辈话脖硐治�歉鋈嗽谧杂擅媲暗牟话病?nbsp;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讲,个人精神觉醒之初的不安现象揭示出:个人不是所觉醒的自己的主人。 然而个人却下意识地想要逃避不安给人带来的这种无可奈何,或者想靠自己的方式去消除它。无论怎样,这都会使个人与自己形成一种错误或扭曲的关系中, 其结果就是个人陷入绝望之中,这就是向着罪的质跃。 对于罪的本性的问题,祁克果主要在《致死的疾病》一书中, 将其与人生存中的绝望关联起来,对其作出了深入的研究。在这本书中, 托名作者安提-克里马库斯在基督教立场上, 指出了他所理解的罪涉及到两个重要因素或环节:“罪是绝望和处于上帝面前。” 首先,罪与个人生存中的绝望紧密相关。但什么是绝望呢? 《致死的疾病》一开篇就说到:“人是精神。但什么是精神?精神是自我。但什么是自我? 自我是一种自身与自身发生关联的关系。” 简言之,在存在论的意义上讲,人在这里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实体,而是一种关系, 精神不仅是有限与无限或永恒与易逝之间相互贯穿的关系,而且作为自我,则是这种关系的自身关联关系(即反身作为第三者)。 绝望就是在这种关系的自身关联中,形成的错误关系所致。这里, 构成自我的自身关联关系之所以是错误的,在作为基督徒的安提-克里马库斯看来, 就在于当事人没有意识到:这种自身关联的关系只能为那更高者所建立。因此,绝望的出现,指明了两件事。首先, 绝望意味着个人精神的觉醒。个人在成为单个人的过程中,作为其精神的觉醒, 精神的自我意识方有可能使之陷入绝望。在这个意义上,“绝望是精神的资格所在并与人里边的永恒发生关联”。 其次,绝望的出现说明精神下意识想要主宰自我,即与自己形成一种排他性的关系,但绝望总是对自己的绝望这个事实说明, 精神永远无法独自控制或主宰自己。 个人与自己的这种错误关系使绝望表现出两种基本的形式。 1)在绝望中不要成为自身,这就是“软弱”形式的绝望。这种形式的最初级样式就是:在绝望 个人不认识或不愿意认识自己,一心寻求能崇拜的偶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一般地说,如果个人有了一定程度的反思,能够把自我从周围世界中区别出来,但却由于种种原因不满意于它,同时又不能摆脱它, 就会采取“外向”的解决方式:他把自我看作是他可以拥有的能力或天赋等, 一心想要得到别人的肯定:“他的言行举止是基于人们的尊敬,基于别人对一个人的品评以及按人的社会地位所作的判断。” 这种情况的可怕之处在于:在他看来是对绝望的征服,而他的状况事实上仍是绝望。 这种情况发展到极端,便是个人将自己封闭起来。 封闭是这样的一种矛盾反应:一方面是恨恶自己,一方面是怜惜自己。 2)在绝望中要成为自身,这乃是“违抗”形式的绝望。随着自我意识的提高,绝望的形式和其深度也在发展, 这第二种形式就是对自身的绝望向前跨出的一大步:以违抗的心要成为自身。一方面,就行动的自我而言,绝望中的自我满足于关注它自身, 并假定此自身将无限的兴趣和意义给予了他的事业,但也正是这一点, 使得这些事业成为想象的,自我也日益成为假设的。另一方面,就被造成的自我而言, 尽管有面临自我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与苦恼,但他“与其寻求帮助, 他宁可(如果必要的话)带着全部地狱的痛苦成为自身”。 这里面包含着一种对更高者的怨恨。 就这两种绝望的形式而言,前者可以归于后者,或者说随着自我意识的提高, 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就第二种形式, 可以证明它不过是对一种更高力量的消极见证:第一,个人想要成为自己或自己的主人, 但其绝望和怨恨的事实表明个人恰不是他自己的主人;第二,个人在怨恨中实际把痛苦看作是自己存在的一种证明, 证明自己能够违抗一个无限的“救助者”。 绝望的这种发展形式,把人生存上的绝望与人的罪之间的紧密关联显明出来。 这也就是安提-克里马库斯进一步指出的罪的另一个重要环节:“罪是绝望的强化”, 这里所谓“强化”就是指“重点在于‘在上帝面前’,或具有上帝的观念”。 他之所以将在上帝面前看作是一种强化, 乃是出于他的这样一种思想:个人的自我认识在不同的标准下达到的深度不同。在人的标准下,个人对自我的有限认识使自我还是有限的自我,因而自我的绝望也只是有限程度的绝望。当上帝成为这个标准时, 情况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上帝的观念增一分,则自我也加强一分,反之,自我加强一分, 对上帝的观念也增一分,“自我是在与这自我的标准的关联中被强化,当上帝是这标准时, 则自我就被无限地强化了。” 随着自我被无限地强化,其绝望便表明是基督教意义上的罪: 唯有自我作为一个特殊的单个个人意识到自己在上帝面前生存时,它才是一个无限的自我,这自我乃在上帝面前有罪。 因此,安提-克里马库斯表明,基督教意义上的罪, 乃是在个人于上帝面前的生存中显明出来。如果说在宗教A的途径中,个人的罪责感(guilt)是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有限,不能实现绝对的伦理或永福的目标,但仍然对永恒有种向往的话, 那么在上帝面前的绝望表明,个人已经不再相信或者不再寻求这个“无限者”, 而愿意继续沉浸于或者软弱或者违抗的绝望中,这就是罪(sin)。在这个意义上,“正是在上帝面前生存的意识使得人的罪责变成为罪。” 总之,绝望证明了个人觉醒的精神具有非自立性,它依赖于一种更高的力量。在这个前提下,祁克果把罪定义为:“罪意味着:在上帝面前或怀着上帝的概念, 在绝望中不要是其自身,或在绝望中要是其自身”。 第三节 罪与个人的个体化生存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按照祁克果(或安提-克里马库斯)对罪理解的进路, 罪与个人成为单个的人的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照上述安提-克里马库斯的描述, 随着个体精神的觉醒,意识越增强,自我越突出,人的绝望就越强烈,因而罪就越强烈。 我们从上面看到,不管个人愿意与否,消极还是被动,或者是否被意识到, 绝望总会把人带到这个地步:这时个体象是和一个更高者单独面对,或者更确切地说, 象是在和一个更高者暗自较量,因为受到冒犯或怀恨违抗是个体面对这个更高者的最初和自然的反应。这时处于绝望中的个体已经如此地软弱,即使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错误, 他也会怀着对此更高者的不平,无论会有多少的痛苦,仍要固执下去。就象是说:即然已经如此,我也就不想免除。 这里所发生的不只是绝望,在安提-克里马库斯看来,如果此绝望是罪, 那么进而对罪绝望则是罪的强化。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不会相信自己的罪会被这更高者赦免, 就是说,去直接面对更高者,承认个人觉醒之精神的对他的依赖, 而从他那里得到一个全新的自我(精神)。相反,他则坚持自己的这种状态, 它坚持只听它自己的,坚持只与自己打交道;它将自己关闭于自身之中;将自己锁入了更深一层的禁锢中,并且通过对罪的绝望而保护自己不受善的任何攻击和追逐。 安提-克里马库斯认为,在越来越大的意识强度中, 罪的这种强化就是罪的状态或罪的一致连续性。罪的状态与罪的行为不同,罪的状态从更根本的层面上揭示了罪本身。 而它的特点在冒犯中全然表现出来,“关于罪的宽恕的绝望乃是冒犯, 而冒犯就是罪的强化”。 冒犯作为人罪的状态的情感性表露,它完全是个体性的,去设想一个冒犯而不想到一个被冒犯的人是不可能的。因而在这个意义上,罪正是单个的人的生存状态。 冒犯之所以可能,在安提-克里马库斯看来, 是由于人与上帝之间存在的无限的本质区别造成的。这种无限的本质区别使那更高者成为人的理智所不能理解的。 即使是上帝亲自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上,也并没有使这种理智上的不可理解减轻任何一点, 反倒是更加集中到了这位神-人身上。 这位神-人对于人的理智永远是一个绝对的悖谬(Paradox),人在这位面前受到的冒犯是:什么?那个看上去与我同样的人竟然自称是神,而且自认为有权赦免我的罪?这就是基督同时代的犹太人所受到的冒犯。 也是今天人们在那更高者面前受到的最具体和最强烈的冒犯。从这一点看,造成个体受到这种冒犯的原因可以说有两重:第一,不安或绝望已使觉醒的精神能够如此地面对这个更高者, 以致他们就象是同时代人一样。这个因素我们前面已经涉及到了。第二,这个更高者作为神人,对理智来说是一个绝对的悖谬。 这后一重因素更多地涉及到个体的理智因素。它表明在个人的理智被僵持之处, 冒犯就可能随之被激起。 而这反过来意味着:当冒犯被激起时,正表明个人的理智也达到了他的界线。实际上,对一个生存于具体处境中的个人而言, 所谓个人的理智首要地体现为个人所生活之群体或社会的价值观念、伦理规则、 以及各种的“合理说法”和习俗等, 这些都是个人之中属于自然范畴的普遍性因素。 在个人成为觉醒的精神与那Paradox相遇之际,首先受到冲击的正是这些普遍因素。它们在理解Paradox 时的无能为力,一方面让个人亲历到冒犯,同时也把个人精神的个体化出来。 这也让我们看到冒犯是个体性的。如果在生存论上说, 一个人所亲历的冒犯正是他自己的现身,而这冒犯同时又是其罪的状态的显露,那么, 这正说明了罪即个别罪人的结论。罪不是人抽象反思的对象,对罪的真正认识来自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或者说, 在那更高者面前,对自己不安和绝望的醒察。 实际上冒犯的显露表明个体的精神已觉醒到这样的地步,它已经被带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或者怀疑,或者相信;或者违抗, 或者接受;或者封闭,或者开放。在这个意义上, “冒犯很可能是主体性和单个的人的最具决定性的资格”。 这意味着在单个的人的生成中,精神特有的内向维度(inwardness)已处在开启的临界点上。对于罪或他作为罪人,它所告诉这个人的, 远较任何其他的知识途径要更为具体真实。我们在第三章中已经看到,这个内向维度, 作为觉醒的精神的一种展开,是单个的人的主要标志。它的特点就是精神的热诚关注(earnestness ), 这种热诚关注构成了个人之为单个之人的人格性本身。 只有这种热诚人格,才使之有可能性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带着自身特有的热诚。对于罪也是如此, 当个体带着这种热诚关注自己的罪的时候,也正是自己作为一个罪? 说玫饺鲜兜氖焙颉?BR> 在祁克果后期的著作《今日的时代》和《观点》中, 祁克果多次激烈地批评这个时代, 指出这个时代是一个被反思败坏因而缺少个性激情的时代, 它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人们毫无罪感和个人责任。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即在于这个时代日益突出的群体( a crowd)及其所特有的幻象。祁克果罪论的宗旨就是要恢复个人的罪感及其责任。 为达到这个目的,他不仅批判了思辩哲学,同时也批判了这种群体的幻象。 在祁克果看来,群体不仅让人感到确定和自在, 更重要的是,群体能让人免除要承担责任所给人带来的不安。然而,如祁克果自己所说,不安是个体精神的资格, 因此群体中无不安的安全感就恰是以个人的无精神性(spiritlessness)为其特征的。 这里我们就遇到了祁克果罪论所遭遇的一个主要问题。 如果罪与个体精神觉醒的不安及绝望相关,成为单个人即意味着成为罪人,那么, 对在群体中处于无精神生存状态的人,能否说他们就不是罪人,或者是处在了远离罪的状态中? 祁克果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对他之所以仍是一个问题, 是因为从他的罪论中确实难以对其给出一个十分完满的回答。一方面当他从生存论层面力求通过不安和绝望去理解罪时, 他确实把个体的意识与罪紧密关联起来, 他的罪论中始终有一个维度就是:当事者自己对自身罪的醒悟和认识。但是,祁克果并没有直接把罪等同于意识, 而是把意识看作是趋近或认识罪的最切近的途径。因此,尽管他说:“按照真正的基督徒的理解, 大多数人的生活变得太无精神性了,以致无法在严格的意义上称之为有罪”, 然而这话听上去却象是反话。实际上,处于无精神状态的人并非摆脱了不安或绝望,只是对其不意识而已,“但这不意识到自身的精神性的状态恰恰就是绝望,或无精神性的绝望”。 对于罪来说也是如此, 这里他提醒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辩证的转折:无精神性的状态只是对罪没有意识,而并不意味着其不在罪中。当人们想要在群体或理论或琐事中忘却自己的罪,想要由此摆脱潜在的不安和绝望之际,这种罪感的缺失所导致的只能是恶! 因此,祁克果的罪论乃至他整个的著述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这种群体的幻象和束缚,把个人从群体中分离出来,认识到自己是个罪人, 由此而成为一个有全新自我因而能够承担起个体责任的单个的人。但当祁克果视单个人高于人类, 并在此原则下讨论罪的问题时,从基督教神学上看,就难免会有帕拉纠主义(Pelagianism)的倾向。 尤其是在他早期的《不安的概念》一书中,如果否定原罪或人类整体的罪, 单纯从每个人精神的觉醒所导致的在自由面前的不安来理解趋向罪的途径, 这在神学上就无疑会落入帕拉纠主义的窠臼。祁克果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在其后来的著述中也力图有所修正或为自己辩护。但无论如何,既然把罪与单个的人精神觉醒的过程关联起来, 这个倾向就是难以完全消除的。这也反映出在祁克果思想中, 仍然保存有启蒙运动以来人文主义影响的痕迹。 第六章 宗教B:单个的人与信仰 按照祁克果的思想,宗教B是个人成为单个的人的最高阶段,严格地说, 只有达到这个阶段,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单个的人,或者换句话说, 个人的自我才能得到最为真实和充分的实现。这里,宗教B实际就是指基督教。因此,对这个阶段的分析, 实际就是围绕着基督教信仰所作的分析。从个人向单个之人的实现而言, 基督教构成了与伦理-宗教A迥然有别的途径。尽管基督教作为高一级阶段要以伦理-宗教A的阶段为前提, 但它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却是一般宗教所不具有的。在托名作品中, 祁克果主要通过克里马库斯在生存论的层面上论述了基督教信仰的特征。限于本文主题的语境, 我们在将其看作一种实现单个之人的途径时,基本上限在这种存在论的层面, 辅之以祁克果自己在其他(包括署名)作品中对信仰的看法。 第一节 绝对的悖谬对于宗教B的意义 在托名于克里马库斯的作品中, 克里马库斯时常把宗教B称之为关于悖谬的宗教(Religion of Paradox)。 可见悖谬是宗教B或基督教的主要特征。克里马库斯对基督教的分析就是围绕着悖谬入手的。 悖谬对于克里马库斯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存在论范畴, 有其比较独特的含义。从

毕业论文写安徒生童话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安徒生童话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徒生童话》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感受和启迪。我比较喜欢的一篇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从中知道,她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小女孩。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的晚上,人家都在家里吃东西,坐在火炉旁取暖。而卖火柴的小女孩却穿着大大的拖鞋在冰天雪地里走来走去,她的手如脚一样冻得通红。于是,她就一个人坐在一个暗暗的角落里。从自己的包里取出一根火柴,轻轻地在火柴盒上擦了一下,突然,她自己变得温暖起来,可是每一次擦亮一根,每一次又会被大风吹灭。小女孩大声的哭了,但她不敢回家,因为回到家会被父母责备,就一直在角落里,孤苦伶仃的样子。当她把最后一盒火柴一起擦亮的时候,她想起了慈祥的奶奶,奶奶活着的时候,对她最好了,她是世界上最疼爱小女孩的人,但她的奶奶已经住到了天堂,她的奶奶出现了,她看见了慈祥的奶奶,她的奶奶只是微笑的看着她,她的灵魂就被奶奶带到了天堂。这时候的我被她的奶奶深深地打动了。

我想:现在的生活条件是那么的好,而我们都不珍惜。就连童话里的许多人物,都是那么珍惜自己所处的环境,而我们却是那么的不珍惜……

我读了《安徒生童话》,那里面的人都很善良,而里面最好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她的心地善良被我深深地感动了。我决定我要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做一心地善良的孩子。

我读了一本很有趣的书—《安徒生童话选》。书中主要讲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在让我开心的同时学到了一些道理和做人的基本要求。有令人捧腹大笑的《皇帝的新装》,有优美感伤的《海的女儿》等等故事。

其中,我被《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给吸引住了,新年的前夕,正在下雪的夜晚里,一个穿着单薄的旧围裙的小女孩,又冻又饿地缩在一个墙角里,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回不了家,最后她抽出一根火柴来取暖的时候在她面前出现了许多空虚的幻境,但最后却冻死街头。想想小女孩的生活,再想想我平时吃东西时挑三拣四,我不禁感到惭愧起来。

读了《丑小鸭》后,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不要怕自己笨,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成功的。

我还特别喜欢这本书的描写方式,比喻、丰富的想象、夸张—种种方式结合起来,好象把我带到了现场,也让我不知不觉得走进了主人公的内心深处,体会到了他们的善良,让我受益非浅,知道了要做一个勇敢、善良、宽容、坚持不懈的人。

我建议大家也来读一下这本书,它一定也会让你受益非浅的!

瞧,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首首经典的诗词,一篇篇虚幻的童话,一回回精彩的小说,问题的解答,知识的理解,认真、仔细的品尝,峰回路转,悲欢离合,原来,书能带给你无尽的乐趣。《安徒生童话》这本书,使我感受特别深,所以暑假里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并且也对这本书的作者———安徒生有所了解。他是一位诗人,哲学家,思想家和民族主义者。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促使他的童话成了不朽的篇章。

《 海的女儿》这篇文章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吧!“海的女儿”是作者安徒生写的童话中的主人公。她生活在海里,是一条人鱼。她可以在海底世界自由自在地度过三百多年的岁月,然后化为泡沫,结束她无忧无虑的一生。她的寿命比人类要长好几倍,但是她却是一个低级生物,没有人类特有的那种“不灭的灵魂”。为了获得这个灵魂,进入生命的较高级境界她放弃了海里的生活,忍着痛把自己的鱼尾换成一双人腿后,便喜欢上了一个人间的王子,希望通过那个王子得到一份人类的灵魂。而那个王子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她的希望破灭了。若她再想成为“海的女儿”,就得在王子结婚之前,把尖刀刺进他的胸膛,让王子的热血流到她的腿上,这时她的双腿就能变成鱼尾,回到她的家中去回到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中去。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却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

她对生命的追求,打动了成千上万读者的心,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贵,在任何事前面都要有坚强的毅力,勇敢地去面对它,要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去对周围的每一个人,在事情来临的时候,为他人着想,体现自己的胸襟和气量,这才是人生的追求。

最近我读了一本《安徒生童话》,提起这本书,简直是家喻户晓。有令人捧腹大笑的《皇帝的新装》、有优美伤感的《海的女儿》等。

其中我最喜欢《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深深地吸引了我。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一个小女孩,穿着妈妈的鞋子,因为鞋子太大,一辆马车飞奔而过,把她的鞋撞飞了。小女孩赤着脚在冰冷的路上走着。整整一天,她连一根火柴都没有卖出去,她怎么敢回家面对父亲的责骂?于是,她躲进一个墙角,忍痛抽出一根火柴,擦亮它,小女孩好像看见一个炉子,她刚想暖一暖脚,火却熄灭了。她又擦亮一根火柴,发出美丽的火光,她看见了一桌丰盛的晚餐,一只烤鸡正向她慢慢飞来……就在这时,火又熄灭了。等她再次擦亮火柴时,已经坐在奶奶的怀抱中,奶奶看上去是那么温柔,那么和蔼,在耀眼的火光中,小女孩随奶奶一起飞向那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去……

看完这个故事我觉得那个小女孩生活很悲惨,我们和那些失去亲人的孤儿比起来,我比她们幸福的很多,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美好时光,珍爱身边的亲人,要善良、真诚的对人,让爱在身边发光,让世界充满爱。

《野天鹅》这个故事,故事里面说:有一个国王,他有11个儿子和1个小女儿,小女儿叫艾丽莎,她和哥哥们生活的很幸福。可是,有一天王后突然得了重病,去世了。让后国王又娶了一个恶毒的女巫做了王后,王后很嫉妒艾丽莎和她的哥哥们,所以把艾丽莎的哥哥们变成了野天鹅,有一次,艾丽莎去寻找哥哥们,当太阳已经剩下最后一丝光的时候,她看见了11只头戴金冠的野天鹅降落在她身边,然后变成了她的11个哥哥,他们一起住在山洞里。

有一次,艾丽莎做了一个梦:有一位仙女对她说:?在你住的山洞里有许多带刺的荨麻,用你的脚踏碎它,你就能得到亚麻,你用亚麻织11件长袖皮甲,你的哥哥们就能得救了,可是如果你在编织过程中说一句话,就会有一根箭插进你哥哥的心里。?艾丽莎立马惊醒,然后看见了她身边的荨麻,然后她就开始编织皮甲。

有一次,哥哥们飞走了,她还在编织皮甲,然后有一位王子到森林中打猎,发现了她,想带她回去,可是她不停的摇头和流泪,但王子还是带走了她。她虽然做了公主但每天忧心忡忡,每天她都要去偷偷的编织皮甲,当她快要织完的时候,她的荨麻用完了,她只好去王宫的墓地里去踩荨麻,但这事却被王子看见了,王子觉得她是个女巫,准备第二天烧死艾丽莎,艾丽莎用这最后一晚上为哥哥们编织皮甲,天亮了,艾丽莎坐在一辆马车上,手上还在织着那最后一件皮甲,老百姓看见她死到临头了还在用她的?巫术?,想去毁掉哪些皮甲,可是在这时,11只头戴金冠的野天鹅从天而降,那些人连忙散开。突然,艾丽莎把她织好的11件皮甲披在她的哥哥们身上,魔法解除啦!她的11位哥哥给大家讲述了他们和艾丽莎的故事,王子听了十分感动,然后和艾丽莎一起,回到他的王宫,在那里,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我们要向故事中的艾丽莎学习,要做个勇敢、坚强的人!

想起哪一年的儿童节,曾买过一本《安徒生童话》,送给外甥女,没送之前,自己先睹为快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里面的画很漂亮,拙拙的笨笨的,像阳光下飘浮的肥皂泡们。

我看的时候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惹人笑话:你不会没有看过吧!

我的童年在田野间奔跑冲撞,做个麦笛单调地吹上一个下午,向着远方大喊大叫然后问为什么没有回声。但我的童年没有安徒生。当别人谈论起,我只好显现出高深莫测的微笑,说:嗯,是很好看哟。少了那些天真的凝眸,少了那些温柔的想象,毕竟是遗憾。

很多时候,生活无聊得有点残酷。大学时,下定决心借来安徒生童话,认真地补课。一次在图书馆,碰到一位同学,她问我读什么书。当时我手上有两本书,一本是海子的诗,一本是格林童话,她笑了笑说,都大三了,不能看这么没有用的书。我自然是赞同她的话。后来就拼命考研究生,看考试要考的书,做跟毕业有关系的论文,春去秋来,我以为这就是成长。成长就是告别童话,面对这个世界的全部真相,然后不退缩。

成年后看过的童话,看过就忘。很多东西,只属于童年。我依然保持着我对安徒生的向往。然而,嫩叶尖上的水珠,怎么可能放入掌心?一会儿就消失了,找不到痕迹的,顶多留下一点冰冷的温暖。

假期里我读了《安徒生童话》这本书后,使我受到很大的教益。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人海口处的海面上,有一座铜像冒出水面。它告诉人们这就是丹麦,因为它是丹麦的一个象征。但它既不代表丹麦的开国元勋,也不代表丹麦某一个王朝的杰出英雄,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坐在一块石头上,若有所思地望着大海。她在沉思什么呢?谁也猜不出来。也没有人能叫出她的名字。她没有腿,只有一条鱼尾,原来她是人鱼一一“海的女儿”,丹麦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童话里的主人公。

“海的女儿”生活在海里。她可以在那深蓝色的海底世界自由自在地度过三百年,结束她无忧无虑的一生。她的寿命比人类长好几倍,但她却是一个低级生物,没有人类所特有的那种“不灭的灵魂”。为了获得这个灵魂,进人生命的较高级的境界,她放弃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忍受着把自己的鱼尾换成一双美丽的人腿后所带来的巨大痛苦,而热恋一个人间的王子,希望通过和他的爱情能分得一份人类的灵魂。但这个王子最后同一个人间女子结了婚。她的希望破灭了。如果她想仍然成为“海的女儿”继续过她那无忧无虑的岁月,就得在那王子结婚的早上,用尖刀刺进他的胸膛,让他的热血流到她的腿上。这时她的双腿就可以恢复成鱼尾,她就能再度回到海底世界,回到她的家人中去。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却自己投进海里,化为泡沫。

这真是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每每读它,我都要为人鱼姑娘而感动。

还有《野天鹅》中的艾丽莎和《拇指姑娘》中的拇指姑娘等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勤劳,勇敢,坚强的毅力,牺牲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决心。我相信,具有这些品质的人,一定能走向光明,创造出美好的生活。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不就是个例子吗?

读完这本耐人寻味的童话故事,我开始明白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不经一番寒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呢?世事的起伏本来是波浪式的,人们要能够趁着高潮一往无前,一定会达到光辉的顶点!

我读过很多书,我最爱读的还是那本《安徒生童话》。

去年六一节,阿姨给我在百润发报名参加绘画比赛,虽然没有获得名次,但我十分幸运地奖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选》,它象一块磁铁似的,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我看了一篇又一篇,看着、看着,我仿佛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那儿有小如姆指的人、有会唱歌的夜莺、还有我常看的动画片豌豆公主……我很快地被《卖火柴的小女孩》给迷住了。那是大雪纷飞的夜晚,一个小女孩披散着一头卷曲的、美丽的金发,她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睁着一双害怕的眼睛、脸和嘴唇都冻得发紫,冻僵的小手攥着一盒火柴,嘴里不断地喊着:“谁要火柴……”可是没有人回答这个可怜的小女孩。看到这里,我伤心极了。她赤着脚,在雪地里走着,终于找到了一个墙角坐下来,她不能回家,因为她没有赚到一个铜板,她只能坐在那里,幻想着,最后她脸颊通红,嘴角带着微笑无声地冻死了……突然,一股烤鸭的香气扑鼻而来,难道安徒生今天也在过圣诞节?“书呆子!”妈妈笑着说:“看你,我们馨馨看书怎么看哭了?”妈妈心疼地亲了我一下,啊!原来晚饭时间到了,那香气不正从桌子飘来吗?桌上已经摆满香喷喷的烤鸭、爸爸的拿手好菜――酸菜鱼,“快来吃饭吧!”妈妈喊我。我望着明亮的灯光想:这不正是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所向往的天堂吗?我恨不得立即插上翅膀,一下子飞到她的身边,把她领到我家来,把我的新衣服给她穿,把桌上丰盛的饭菜给她吃,那时她将会感到多么幸福。但她还是离开了这个人间……吃饭了,尽管饭菜是那么鲜美,可我总觉得不是滋味,脑海里时时出现那可怜的卖火柴的身影。

想想穷孩子在饥寒交迫中的生活,对比之下,现在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而我还总是不时地埋怨这埋怨那心里惭愧极了……

作为一名老师,我要经常翻阅一些儿童作品,可当我看了《安徒生童话》之后,感觉它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认真读一读。它会让你想到很多。

我从小就喜欢童话,因为它拥有优美的故事,生动形象,情节有趣,语言活泼,开启了我的童年心扉。《皇帝的新装》让你在笑的同时想到了更多,《白雪公主》的美妙——每读到一个童话,都让我浮想联翩,获得精神的享受,是我认识了世界的丰富多彩

-对于儿童,童话就像万花筒,变幻无穷。童话就像大海和天空那样的深邃和宽广,让人幻想,使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

这是一本大人和孩子都能受益的书。他让我们从天真无邪的角度去认识人,了解社会,品味人生,懂得什么是美与丑,什么是真与假,什么是善于恶。从平凡的童话中看到了人与人的生活,对我们的精神世界的满足提供了素材。

罗曼·罗兰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的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

让我们在这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中,感受不一样的世界。品味精彩人生,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吧,完善自己的人生吧!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安徒生童话》。这本书讲了34个小故事,我最喜欢的几个故事是1、丑小鸭 2、海的女儿 3、卖火柴的小女孩 4、夜莺 5、红舞鞋······,其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丑小鸭这两篇故事,我们课文里都学过。

“红舞鞋”,一看到这篇故事的名字,我就觉得很好奇。标题的下面有一段名人名言,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恼。——【古希腊】伊壁鸠鲁。

这个故事讲了珈伦是一个孤儿,一个好心的老奶奶收留了她。一天,珈伦在一家商店里看中了一双漂亮的红舞鞋,她就求老奶奶给她买,老奶奶满足了她的愿望。珈伦很高兴,每天都穿着这双红舞鞋,连睡觉都想穿着睡。这天珈伦要和奶奶去教堂做礼拜。在大家都唱歌赞颂上帝的时候,珈伦却在看她自己红舞鞋。

回到家,老奶奶非常生气,并告诉珈伦“去教堂不能穿红鞋。”有一次,教堂举办了一个圣餐会,珈伦又穿着红舞鞋去了。在教堂里,珈伦一直想着红舞鞋,没有向上帝祷告。当她走出教堂时,一位老士兵说:“多漂亮的红舞鞋呀,如果跳起舞来该多好看!”珈伦忍不住跳起舞来,可她停不下来了,竟然踹到了老奶奶。

回到家,老奶奶就病倒了,珈伦却穿着舞鞋参加舞会了,她不停的跳,一直跳到森林里,她很想把鞋子脱下来,可鞋和脚已经长到了一起。她看见了天使,便求天使原谅自己,可天使没原谅她。红舞鞋带着她不停的跳,连老奶奶去世了她都没能回去看老奶奶一眼,村上的人都骂她忘恩负义的孩子。最后珈伦只能求刽子手把自己的双脚砍掉,她终于停了下来。

在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读了《安徒生童话》,我不禁感叹道:好书!

在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的一篇是:《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我从中知道,他们是一对很要好的夫妻。

在一个农舍里,住着一对老夫妻。他们虽然财产特别少,但是感情很好,生活得很快乐。

老头子带着一匹马去赶集。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个赶牛人,于是他用自己的马换了一头牛。接着,他又遇到了一个赶羊人,于是就用牛换了羊……最后他抱着一只鸡来到一家酒店旁边,看见那里有人有一袋烂苹果,于是就交换了。这时有两个外国人对老头子说:“我打赌,回去一定会被老婆骂! 是一百二十磅金币。”老头子答应了。回到家,老头子把和别人交换东西的事告诉了老婆。他的老婆不但没骂他还亲了他一下。那两个外国人见了只好给了他们一百二十磅金币。

《安徒生童话》也是一本有意的书。其实我们都知道,书中的上帝,就是“爱”与“正义”的化身,但是事实上这种“希望”在现实生活上是不可能实现的,相反只会加深烦恼。

故事里许多人物都经过磨历,我们要在光明和快乐中越飞越高,飞到我们幸福的彼岸。

今天,我看了《安徒生童话》,这本书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举世公认的佳作。《安徒生童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

灿烂夺目的一颗明珠 ,这些作品饱含着作者的艰辛、智慧、热情和希望。《安徒生童话》能以丰富的想像、美丽的憧憬、

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给人以启迪。里面有许多精彩的小故事:《小小的银雏菊》《雪人》《海的女儿》……

当我读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我想:“相比与可伶的小女孩,我们现在的生活可谓幸福。有爸爸妈妈的呵护,有老师的细心教导,有同学的热心的帮助,衣食不愁。有这么好的环境,有着这么好的条件,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听老 师、爸爸、妈妈的话,好好学习呢?

让我感动是故事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小女孩虽然穷困、孤苦、无助,但是她那么坚强,她对美好的生活是那么憧憬,那么向往。一个温暖的火炉,一顿丰富的晚餐,一件精美的小礼物就可以使她满足,感受到幸福,觉得生活无 比快乐。

当我读到小女孩家中其实也很冷,只有一个破裂的屋顶遮着头,虽然最大的裂口已经用草和布堵住了,但是风可以从上面灌进来时。我感到很伤心,真想帮助她们。我知道这是个故事,但我知道社会上有很多像这样的。,我在想我还小,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去帮助那些贫苦的人,让人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爱读书,一本书像一艘船,能带领我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最近我读了安徒生童话,那有趣而离奇的故事始终在我脑海里荡漾。

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丑小鸭》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丑小鸭虽然外表丑陋,但内心美丽。面对着接二连三的困难,他积极乐观,毫不退缩。在众多人的嘲笑下,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追求。它还有着谦虚的好品质。当它历经千辛万苦,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后,仍然不骄不躁。在他童年时,有过悲伤,有过自卑,也有过沮丧。但他克服了。读了这个故事,我对比自己,有着父母形影不离的照顾,有着老师细心的培育。过的是多么无忧无虑。却还经常说着玩得不够,作业写得辛苦。这个不想吃,那个不好吃,挑三拣四的。这让我觉得很羞愧。丑小鸭的身上有着太多好品质值得我去学习。我想我也要拥有丑小ya一样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精神,也能像它一样完美蜕变。

我喜欢安徒生童话,因为它是一本拥有诗意,幻想和美好的童话书。它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的。它给动物,植物注入了生命,让它们能在童话的世界里欢乐的成长。

一本好书不仅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更让我学到了许多美好的品质,学会做人的道理。

看了安徒生童话集里的《小猪倌》,觉得很有意思。

小国的一位王子想娶一位公主,可是公主不答应。于是王子改头换面装成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来到皇宫里,求得一个养猪的差使。王子白天忙着喂猪,到了晚上,做了一个很可爱的小锅,锅沿上挂满了小铃铛,水一开,铃铛便清脆地响了起来。有一次被公主听见了,问:“这个小锅多少钱?”猪倌回答:“要您的十个吻。”第二次,王子又做了一个泼浪鼓,公主看见了又问多少钱。王子说:“要公主您的一百个吻”他们在吻的时候被皇帝发现给赶了出来。后来公主知道猪倌居然是王子,就想嫁给王子,可王子说:“我已经看不起你了,你为了一件小玩意儿,却可以亲吻一个猪倌,你现在走吧。”骄傲的公主最终被赶出了王宫。

从故事中,我们知道,应该学会真诚待人,更不能骄傲自大,要分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公主却不是这样,王子向她求婚,她认为王子的国家小,就骄傲自大,看不起他;而为了得到有铃铛的锅和泼浪鼓这些没用的玩艺儿,她却可以随便亲吻别人。所以到最后连王子也不喜欢这样的人了,因为像公主这样的人,不知道什么才是应该珍惜的。

童话,对小时候的我来说,它就像磁铁一般深深地吸引着我。有时,它又像一首首美妙的诗歌和一幅幅绚丽的画面,烙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近期,我又翻开了它——《安徒生童话全集》,书中的人物再一次映入了我的眼帘。小巧的拇指姑娘、美丽的小人鱼、可爱的白雪公主以及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的拇指姑娘等都具有优良品质:勤劳,勇敢,坚强的毅力,牺牲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决心。我相信,具有这些品质的人,一定能走向光明,创造出美好的生活。丑小鸭变天鹅不就是个例子吗?

作者安徒生希望人间出现一个美丽幸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都具有高尚的品质和理想、勇敢和舍己救人的献身精神。“拇指姑娘”——她虽然长得身材微小,但她能乐于助人,追求光明,终于也得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卖火柴的小女孩——她虽然一贫如洗,在寒冷的冬夜忍着饥饿卖着火柴,但她渴望温暖和光明,在一根根火柴燃烧放出光芒的时候,跟着慈祥的祖母走向没有饥饿没有寒冷的地方。

读完这本耐人寻味的童话故事我开始明白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不经一番寒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呢?世事的起伏本来是波浪式的,人们要能够趁着高潮一往无前,一定会达到光辉的顶点!

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海的女儿》就比较好评析,你可以搜一下我同学的毕业论文就是写得这个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安徒生童话》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最喜欢的一个安徒生童话故事的名字是《丑小鸭》。

故事讲述了因为小鸭子长得非常丑, 一点也不像它的家人兄弟姐妹都欺负它,就连它的妈妈也嫌弃它。

可怜的丑小鸭只好离开家,四处流浪。路途中它遇到了一群野鸭,还有两只大雁,还有一只大黄狗,都嫌弃它,不肯理它。伤心的丑小鸭,继续向前走。走了不久,丑小鸭在一座小木屋前遇见了一位老奶奶看见可怜的丑小鸭,老奶奶把它接到了屋里,可是老奶奶家的猫和鸡拦着不让进屋,又被赶了出来。可怜的丑小鸭无处可去,又冷又饿不知不觉的睡着了,转眼间春天到了丑小鸭也睁开了眼睛,它惊奇地发现,自己竟变成了一只白天鹅。

从此,它每天都去池塘与其他天鹅一起游泳,孩子们也非常喜欢它。(本资料来自)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我们不被理解、不被接受的时候,千万不能自卑。如果连自己也看轻自己,那么就没有人能帮的了你了。丑小鸭也能变成白天鹅,那么只要努力,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只要认真努力不断进取,一定会有收获。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童话就像一座幻想城堡,茫茫大海中的一盏灯塔。读《安徒生童话》,风格朴素清新、语言生动优美,充满着乡土气息。安徒生用童话表达了他人对间的爱。

一个个绚丽多彩的童话故事充满了无穷的神力,能把我们的眼睛拉过去,看完了还想再看一遍,拿起了就舍不得放下。它在我们的心中播下了种子,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儿,结出了果子。

童话是回味无穷的,在《安徒生童话》里,我最喜欢《沼泽王的女儿》。故事的内容是:在一个沼泽地附近,住着一群鹳鸟。一天,鸟妈妈出来找吃的,看见三只带着王冠的天鹅飞向了沼泽地,这三只天鹅原来是埃及国王的三个女儿装扮的。国王得了重病,小女儿做了一个梦,一位仙女对她说“只有到丹麦沼泽地去采一种莲花,并把它放在国王的胸前,才能治好国王的病。” 于是小女儿和姐姐穿上天鹅羽衣去了沼泽地,两个姐姐害怕掉到里面再也出不来,就返回了埃及。只有小公主不顾生命安危留了下来,掉进沼泽里以后,见到了沼泽王。沼泽王既感动又同情,愿意帮助她,送给她一朵莲花,原来那朵神奇的莲花就是沼泽王的女儿。小公主和沼泽王的女儿在鹳鸟夫妇的帮助下,安全到达埃及王宫,终于治好了国王的病。

我们也要像小公主和沼泽王的女儿一样,做一个勇敢、善良、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写作有时会让作家忘记他所“应该”去写的东西,然后写出自己真正想表达而无人接受的东西。安徒生所在的那个时代不流行什么讽刺政府腐败事实的童话,童话必须有一个好的开端和好的结尾,因为它是给孩子们入睡前听的玩意儿。然而安徒生却写了一些带有讽刺性的童话,这也使他在世时的关注不多。在他去世后,很多国家的国王什么的被送上断头台“咔嚓”之后才盛行起来,它也因此成了经典。

《豌豆上的公主》就是一篇短短的,且带有较强讽刺意义的童话。童话大意指王子为选公主苦恼,因为没有人通过测试,这个测试是让人感受到十层垫子下的一颗豌豆,最后还真让天杀的公主做到了,成了王后。我的看法就是这位公主要不是有严重的腰骨盘突出就是玩了5个小时的“爱疯”,哦,对了,那时手机还没发明呢。如果真有人做到的话她无疑是最强大脑的世界冠军——她拥有的无敌的感知力是可以逆天的。好吧,这其实是暗示和讽刺了当时的王朝实在是够无能和实在够“土豪”,够“高大上”,够愚昧。怪不得最后的结果是一个五马分尸,果真是死得其所。

最后,这篇够另类的读后感在这里结束了。感谢安徒生,感谢那些敢于说出实话,却死于非命的作家们。这,就是讽刺的意味了。

安徒生用他的一生为我们打造了一个神奇瑰丽的童话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有善良可爱的小美人鱼为爱无怨无悔地付出,有愚蠢的国王穿上了根本不存在的新衣,有被人嘲笑的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每一个故事都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人生,获得启示。安徒生童话是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这些作品饱含着安徒生的艰辛,智慧,热情和希望。这些家喻户晓的童话颂扬了正义、勤劳、勇敢,谴责了虚伪、自私、懒惰。它立足于现实生活,充满了诗意与幻想,在他的童话里,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乃至世界万物都被赋予了生命,注入了思想感情。这些作品的艺术魅力震撼了世界文坛,揭开了世界文学史上童话创作的新篇章。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海的女儿》了。它主要讲了:海王有一个美丽而善良的女儿小人鱼。小人鱼爱上了王子,为了追求爱情幸福,不惜忍受巨大

痛苦,脱去鱼形,换来人形。但王子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巫婆告诉小人鱼,只要杀死王子,并使王子的血流到自己腿上,小人鱼就可回到海里,重新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小人鱼不想杀死王子,她自己就投入海中,化为了泡沫。

这个故事的结局虽然很伤感,美人鱼在海底世界里度过三百多年的岁月,最后因为爱上了王子,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美人鱼的心地善良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它也让我们懂得了生命可贵。在任何事前面都要有坚强的毅力,勇敢地去面对它。

《安徒生童话》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感受和启迪。我比较喜欢的一篇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从中知道,她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小女孩。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的晚上,人家都在家里吃东西,坐在火炉旁取暖。而卖火柴的小女孩却穿着大大的拖鞋在冰天雪地里走来走去,她的手如脚一样冻得通红。于是,她就一个人坐在一个暗暗的角落里。从自己的包里取出一根火柴,轻轻地在火柴盒上擦了一下,突然,她自己变得温暖起来,可是每一次擦亮一根,每一次又会被大风吹灭。小女孩大声的哭了,但她不敢回家,因为回到家会被父母责备,就一直在角落里,孤苦伶仃的样子。当她把最后一盒火柴一起擦亮的时候,她想起了慈祥的奶奶,奶奶活着的时候,对她最好了,她是世界上最疼爱小女孩的人,但她的奶奶已经住到了天堂,她的奶奶出现了,她看见了慈祥的奶奶,她的奶奶只是微笑的看着她,她的灵魂就被奶奶带到了天堂。这时候的我被她的奶奶深深地打动了。

我想:现在的生活条件是那么的好,而我们都不珍惜。就连童话里的许多人物,都是那么珍惜自己所处的环境,而我们却是那么的不珍惜……

我读了《安徒生童话》,那里面的人都很善良,而里面最好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她的心地善良被我深深地感动了。我决定我要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做一心地善良的孩子。

翻开《安徒生童话》,我被书中精彩的故事所深深吸引,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丑小鸭》丑小鸭原是一个被遗忘在一棵牛蒡底下的天鹅蛋,一只母鸭把他当作一只鸭蛋孵化出来。他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因为长得丑陋,就处处挨啄、被排挤。成为全体鸡鸭嘲笑对象。后来一天比一天更糟了,大家要赶走这只可怜的小鸭,连他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鸭妈妈都开始讨厌丑小鸭。鸭儿们咬他,小鸡们啄他,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踢他。它忍受不了痛苦离开了养鸡场。可是外面的世界也并没有让丑小鸭感到快乐。他又一次被野鸭嘲笑,被老母鸡、雄猫为难,被女主人用火钳夹,还险些被猎人用枪打死,差点儿被野狗吃掉,忍饥挨饿,这些都成为丑小鸭幼年时候的一部分生活经历,

我都认为它会就这样孤独的死在外面。

可丑小鸭面对苦难,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这一切缘于他心中拥有一份崇高的理想。就是这种理想使他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

读了《丑小鸭》后,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有理想,并依靠自己的坚定信念,为之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因为逆境总是短暂的,奋斗后得来的是幸福的甜果。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是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灿烂夺目的明珠。全书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丰富,语言流畅优美,是一部影响全世界儿童的杰作。

《安徒生童话》中充满了对真善美的歌颂,启迪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其中,《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坚定的锡兵》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不仅给每一位小读者带去温馨和欢乐,更给小读者带去希望和勇气。

其中,我最喜欢《皇帝的新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里的两个为了钱给皇帝编织了一件不存在的衣服,皇帝和大臣为了掩饰自己愚蠢和不称职,只好承认自己看的见,并穿上这件不存在的衣服游行,结果被一个诚实的孩子揭穿了真相。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诚实并正视自己。不能不懂装懂,要虚心学习,做一个诚实的人。《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平安夜里赤着脚在雪地里卖火柴,她又冷又饿,几乎要冻僵了,为了能够使自己暖和一点,在一个背风的角落里点了火柴取暖。小女孩在火光中看到美味的食物,还看到去世的奶奶。最后和慈祥的奶奶飞去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天堂。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不要浪费食物,要有爱心,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假期里我读了《安徒生童话》这本书后,使我受到很大的教益。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人海口处的海面上,有一座铜像冒出水面。它告诉人们这就是丹麦,因为它是丹麦的一个象征。但它既不代表丹麦的开国元勋,也不代表丹麦某一个王朝的杰出英雄,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坐在一块石头上,若有所思地望着大海。她在沉思什么呢?谁也猜不出来。也没有人能叫出她的名字。她没有腿,只有一条鱼尾,原来她是人鱼一一“海的女儿”,丹麦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童话里的主人公。

“海的女儿”生活在海里。她可以在那深蓝色的海底世界自由自在地度过三百年,结束她无忧无虑的一生。她的寿命比人类长好几倍,但她却是一个低级生物,没有人类所特有的那种“不灭的灵魂”。为了获得这个灵魂,进人生命的较高级的境界,她放弃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忍受着把自己的鱼尾换成一双美丽的人腿后所带来的巨大痛苦,而热恋一个人间的王子,希望通过和他的爱情能分得一份人类的灵魂。但这个王子最后同一个人间女子结了婚。她的希望破灭了。如果她想仍然成为“海的女儿”继续过她那无忧无虑的岁月,就得在那王子结婚的早上,用尖刀刺进他的胸膛,让他的热血流到她的腿上。这时她的双腿就可以恢复成鱼尾,她就能再度回到海底世界,回到她的家人中去。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却自己投进海里,化为泡沫。

这真是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每每读它,我都要为人鱼姑娘而感动。

我今天看了《安徒生童话精选》,觉得有一个故事还不错,名字叫《野天鹅》,看完以后很受启发,爱丽斯拼死把十一件袍子扔向天空,十一只天鹅变成了十一个王子,国王和大主教就相信爱丽斯了,于是他们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只要一个人只要坚持,最终会获得胜利!

还有名字叫《丑小鸭》文中的丑小鸭“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鸡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在冬天里受苦。”可是,他还是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啊,谢谢老天爷!我丑得连猎狗也不要咬我了!”;而且,他始终是充满着希望的:“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上去好。”“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所以,在他遭受了无数次的挫折后,他终于从丑小鸭变成了天鹅:“他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读完之后也让我明白了在教育孩了方面有了方法,面对自已遭受的挫折,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孩子懂得遭遇是一种成长。

还有《拇指姑娘》让我休会到了庸俗与美丽的'传奇。艾丽莎那无语伦比的善良,《夜莺》告诉我们真正的美和真正的艺术等等。

看完之后让我想了很多很多,不管是孩子还是自已又成长了很多。也让我了解天真与朴素的特有的气质。

这几天,我正在看《安徒生童话》这本书,这是一本让许多人读完一遍还想再读的书。其中,最令人伤心的故事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了。这个故事讲的是在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冬天,有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只有一个身在重病的爸爸和一个穿着破衣服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已经有好几天没吃东西了,瘦的像根烂木头。这一天,她出去卖火柴,她走在天雪地里,脚上只穿了一双凉拖鞋。“卖柴火卖柴火喽!”她的嘴里喊道。她走到一个富人家,问要不要柴火,富人摇摇头,关上了门。小女孩只好失望的离去,她走在大街上,突然一辆马车驶过,把小女孩的一只鞋子弄没了,小女孩伤心的哭了。她赤着脚走在雪地上,脚被冰的通红通红,最后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坐在墙角边休息……最后冻死了。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么的可怜,奶奶死了,妈妈也走了,家里只有得了重病的爸爸和穿了一身破衣服的她。如果那时候我在的话,我一定会帮助她,送给她我最漂亮的衣服,送给她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和最豪华的房子,让她不再那么贫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现在的生活是那么美好,我们要珍惜一分一秒,好好学习,不过上像小女孩那么痛苦的生活。同时,当我们遇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时,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

再一次捧起这本我读无数次的书——《安徒生童话》。我再一次在童话世界中遨游。童话,总是值得我细细品味。我读到有趣时会笑出声来,读到伤心时也会落泪……它就是这样牵动我的每一根心弦。在这本《安徒生童话》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它告诉我:并不是每个童话都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即使结局不是美好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故事的美感。这就是安徒生写作的特别之处,它写出来的童话具有丰富的幻想,天真烂漫的构思和朴素的幽默,这就是我喜欢他写的童话的原因。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令我心碎。那是多么弱小的小女孩,却要在寒风大雪里头拖着木鞋,艰难地行走,她在墙角死去,却没有人注意……看到这里,我流泪了,这眼泪为小女孩而流。

这个故事是那个不公平时代的,这个故事能够激起我们的善良、同情。我又一次读完了这个故事,我想:我跟她一比较,我还有什么是不幸的呢?我是最幸福的人,有漂亮、崭新的衣服和鞋子,有学上,还有家人、老师疼爱着我……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它让我知道了许许多多的道理,一本好书,是我一生的好老师!

想起哪一年的儿童节,曾买过一本《安徒生童话》,送给外甥女,没送之前,自己先睹为快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里面的画很漂亮,拙拙的笨笨的,像阳光下飘浮的肥皂泡们。

我看的时候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惹人笑话:你不会没有看过吧!

我的童年在田野间奔跑冲撞,做个麦笛单调地吹上一个下午,向着远方大喊大叫然后问为什么没有回声。但我的童年没有安徒生。当别人谈论起,我只好显现出高深莫测的微笑,说:嗯,是很好看哟。少了那些天真的凝眸,少了那些温柔的想象,毕竟是遗憾。

很多时候,生活无聊得有点残酷。大学时,下定决心借来安徒生童话,认真地补课。一次在图书馆,碰到一位同学,她问我读什么书。当时我手上有两本书,一本是海子的诗,一本是格林童话,她笑了笑说,都大三了,不能看这么没有用的书。我自然是赞同她的话。后来就拼命考研究生,看考试要考的书,做跟毕业有关系的论文,春去秋来,我以为这就是成长。成长就是告别童话,面对这个世界的全部真相,然后不退缩。

成年后看过的童话,看过就忘。很多东西,只属于童年。我依然保持着我对安徒生的向往。然而,嫩叶尖上的水珠,怎么可能放入掌心?一会儿就消失了,找不到痕迹的,顶多留下一点冰冷的温暖。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买到了一本书《安徒生童话》,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看几个故事,才肯睡觉。

这本童话书中有许多故事,有家喻户晓的《丑小鸭》,有《海的女儿》……但我独有一个钟爱,就是《豌豆公主》。故事讲的是:有一位公主要出远门,却遇上了大雨,浑身都湿透了,看上去没有一点公主的风范。她去敲一座城堡的大门,想借宿一宿。而这个国家的王子想找一个真正的公主做妻子,可找遍了全世界,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那些自称公主的人,总有些不对劲,不得不使人怀疑。这位湿漉漉的公主来敲门,更使人怀疑。王后什么也没说,她让人拿来一颗豌豆放在床上,又在上面放了二十层被子和二十层床垫,让公主睡在这四层东西上睡个觉。等公主第二天醒来,大家都问她睡的得怎么样?公主说:"差极了,不知道床底下有个什么东西,硌得我几乎整夜没合眼!"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她是真正的公主。因为只有公主才能感觉到四十层被子下的一颗豌豆。王子高兴地和这位公主解结了婚,两人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这本书中有正义,也有邪恶;又勤劳的人,也有懒惰的人;又勇敢的人,也有懦弱的人……,也许只有读了这本书,才能真正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真诚、善良、拥有美丽心灵的人。

提起丹麦的文学巨匠安徒生,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作品的艺术魅力震撼了世界文坛,揭开了世界文学史上童话创作的新篇章。

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天真与朴素的特有气质。像许多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书中的天堂是那么"美".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安徒生童话》犹如一朵鲜花,绽放在每个人的心里。

《丑小鸭》它一生下来,因为生得很丑,人们和动物们都不喜欢它。寒冷的冬天,它在森林里受尽了折磨。后来它靠自己的努力,终于飞起来。它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丑小鸭变天鹅靠的正是她自己的努力。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要怕自己笨,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成功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是个生活在贫困家庭中的孩子。她的童年充满了黑暗,充满了寒冷。新年的前夕,正在下雪的夜晚里,一个光头赤脚穿着单薄的旧围裙的小女孩,又冻又饿地缩在一个墙角里,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回不了家,最后她抽出一根火柴来取暖的时候在她面前出现了许多空虚的幻境,但最后却冻死街头,读后感《读安徒生童话有感400字》。

安徒生童话立足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又充满许多人类美好人性的现象和愿望。

《安徒生童话》是著名童话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之作。里面的故事都特有淳朴,优雅,诗意的风格以及人生的哲理。里面的《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作品都描写的栩栩如生,如同一幅画展现在了眼前。

《安徒生童话》的美丽是永恒的,绝不会因为时光流逝了一万年甚至更久远而褪色,但同时,《安徒生童话》并不是美丽的全部,在我们这个信息、审美多样化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安徒生,也依然需要更多把我们带进美好环境的童话故事。

书一直都是人类的朋友,不过这位朋友与我们的每一个人的交情都不太一样。有人把它当作一位照亮前方的灯,也有人把它当作自己心灵上的安慰。这其中的原因就太多了,正所谓的书学海无涯,许多人往往望“洋”兴叹。不过,一说起书,我就想起了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书——《安徒生童话》,它可以吸引我走进它的童话世界,在那里面可以让我看到一些梦幻而美丽的场景。

《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是我最喜欢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丑小鸭历经重重磨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那是因为它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梦想。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永远不可避免的,要学会把它们踩在脚下,每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只要学会树立生活目标,在自信、自强、自立中成长,通过拼搏他们会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也可以像丑小鸭一样实现心中的梦想,没有让梦想变成心中的终身遗憾。

基督教论文格式

宗教在救灾、救援过程中发挥着比较大的作用。在非典时期,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提到过这个问题。我们生活在无神论社会,这个传统已经非常深厚了。但是,当人们碰到巨大的灾难、碰见命运的无常的时候,仍然会非常本能地回落到宗教。一个正常的社会,宗教应该担当维持社会基础性秩序的功能,一个社会要有秩序,那秩序的基础就是安顿人的心灵,构建一个精神的秩序。胜任这个职能的,肯定是宗教,可能其他东西也有,但宗教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理性的因素,是在宗教因素之后才可能涉及到的。尤其是发生这种较大灾难的时刻,宗教的作用会超过所有的世俗因素,不管是政府,还是一般的民间慈善公益机构。因为,它可以直接触及人的心灵。这次汶川大地震后,我们看到,宗教组织是非常活跃的,只不过我们官方媒体都没有报道,只是报道了一些佛教、基督教组织捐款之类的消息。其实,在救灾现场,活跃着很多宗教组织。我听到比较多的是基督教的一些教会组织,现在仍然活跃在灾区从事救灾工作。面对灾难,宗教可以发挥多重作用,一重作用与一般公益组织相同,提供一些物质性帮助。但是,宗教组织除此之外,还可提供精神上的支援。这一点,不论政府还是民间公益组织都不具备,而对于受灾的民众来说,这却是一个最重要的需求。由此延伸到理论层面,基于自由主义立场如何看到宗教和自由社会的关系问题。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对于宗教与自由社会的关系,有非常恰当、精辟的分析。其基本看法是,一个自由社会是不能没有宗教的,离开了宗教的自由社会是不可能的。离开了宗教,自由的秩序是不可能的。我觉得,这个看法被很多声称是自由主义者的人忽视了。他们恰恰做了与此相反的事情,一门心思摧毁宗教对社会的价值。他们中很多人还在充当社会丑恶势力的帮凶。这是以自由主义之名所从事的非常糟糕、非常阴暗的行径。自由主义当然是一个很伟大的思想传统,但是,自由主义也有一个黑暗的历史。自由主义试图消解宗教,实际上是把人还原到单纯肉体的层面,是一个物质的存在。这样解释自由主义,最终导致我们生活的世界完全物质主义化。现代性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与此有着深刻的联系,尤其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中国历史上,自由主义积极地反对宗教,而这与集权主义、专制主义异曲同工。在中国,如何看待宗教、如何看待传统,更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与现代西方自由主义面临的完全不同。现代西方自由主义是一个现代现象,19世纪以后才有现在看到的自由主义。西方形成宪政制度,形成一个好社会的基础性秩序的时候,发挥作用的实际上是另外一套理念,宪政主义。这套理念在自由主义的历史叙事中被忽视了。英国的宪政主义者跟宗教有一个很复杂的关联,我们也可以看看,美国的立宪者是如何对待宗教的,他们是如何看待一个宗教对宪政秩序的价值。我觉得,自由主义应该放宽视野,探究西方在形成现在我们看到这样一套好社会所必需的优良制度体系时,宗教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因为现在中国面临的是构造这么一个几千年来一直梦想的优良秩序的问题。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立宪。那么,在立宪的过程中,宗教以及宗教组织,究竟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关于宗教与宪政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方面是,我们在宪政结构里面怎么安排宗教。宪政制度要处理宗教和宗教权利问题、宗教与国家和政府的关系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却是,在宪政秩序生成过程中,宗教可以发挥什么作用?一个是宪政制度发生学中的宗教,再一个就是宪政结构里的宗教。在这两个问题中间,自由主义者更多的考虑了政教分离之类的宪政原则,而没有认真思考,在一个宪政秩序生成过程中,在现代宪政秩序生成过程中,貌似保守的宗教,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去研究。下面来谈谈儒家或者儒教发挥社会作用的问题。近年来,在救灾的公益活动中,在我们所说的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的场景里面,儒家的表现大概是比较差的。基督教的表现是最活跃的,其次是佛教,尤其是现在,大陆很多佛教组织学习台湾的人间宗教,积极投身于社会自治事业之中。相对来说,儒家的表现是比较滞后的。这与现在所说的大陆儒家复兴形成了一个反差。一方面自己觉得在复兴,但是,当民众真正需要某些带有宗教情怀的关怀的时候,却看不到儒家的身影。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不知道我们儒家的朋友,将怎样处理这个问题?我想起两年前,我跟蒋庆在广东开会,争论过儒教问题。我的基本看法是,不管是考虑到当下的制度环境,还是从应然的角度来说,儒教都应该走“社会化”的道路。它应该从参与、组织、领导社会自治开始做起。我们处在一个现代社会,尤其是处在中国这么一个具体的制度架构里,你去幻想和君王对话,或者是直接改造君王,既不恰当,也不可能。这在政治上是反动的,在实践当中是不可行的。我觉得唯一可行、而且正当的做法,就是建立一个“人间儒教”,从民众生活的社区、从民众关心的领域开始,组织其具有儒家价值追求的自治组织,儒者在其中充当自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大概是儒家真正可行的一条出路。如果放宽视野,这本身就是一种立宪的活动。通过广泛的自治上,比如说儒家办学校,办教育,办社会公益事业,文化事业,艺术事业,就成为社会的一个个治理中心。你已经分享了原本属于国家的部分权力,本身就已经构成了对权力的一个限制。所以,儒家需要在作为一个宪政秩序的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我自己一直想写一篇文章,讨论儒家的社会治理理论。我觉得,现代儒家缺乏这么一套东西。像现代新儒家发展了形而上哲学,蒋庆发展了公羊家的政治哲学,在这之外,是不是还需要一套儒家的社会治理理论?儒教在现代的这种衰落,社会结构的变化应该是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比如,城市化,乡村生活解体,家族不复存在。这对儒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儒家,或者儒教面临一个根本问题:在现代大社会中,在我们通常说的开放社会或者陌生人社会,也即,在一个血缘关系并不是很重要的社会里面,你的这一套理念、这一套价值的社会依托究竟在哪里?李鸿章讲,中国面临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历史上第一次。所有诞生于古典时代的高级宗教都曾经面临过这3000年未有的大变局,这个挑战最早是基督教遇到的。传统的基督教也是依托在家庭的。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现代商业社会发展,是基督教早就面临的挑战。整个教会,从宗教改革开始,一直到罗马教会在当代召开的几次宗教会议,一直都在试图应对这个问题。佛教也是这样的情形。上个世纪初,中国曾经出现过佛学繁荣,可能也是因为面临现代性挑战。而台湾的人间佛教,恐怕就是佛教找到的一个答案,它回答了,在一个现代社会,一个有着3000年或者是2000年传统的宗教,如何找回自己的生命力?我们中国人总认为自己的经历很独特,30年增长以为是奇迹,但其实,现代世界历史上已经发生或几次这样的奇迹了,还有比中国经济增长更好的奇迹,比如美国、德国、日本、甚至苏联。儒家也经常有一种悲怨的心情,认为自己是独家遭遇3000未有的大变局,但实际上,所有的正统宗教、伟大宗教都经历过这样的转折。村子里的宗教作为一个学术研究对象,当然是有价值的,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但作为宗教实践是没有出路的。村子里的宗教永远不可能成为高级宗教。这种高级宗教,比如基督教、佛教的出现乃是伟大的神秘事件,基督、孔子、佛陀这种人物是奇迹,因而才能够创造出伟大的教条,具有神秘的吸引力。村子里的宗教永远是低级的。而且,村子里的宗教通常情况下是反宗教的。高级宗教通常要破除这种迷信。历史上,儒家的伟大人物都是要摧毁这些迷信的。你看韩愈,就写过这类文章。正统的儒家是反对村子里的那些迷信的,包括家族中原始崇拜的因素。儒家确实面临一个根本性的挑战,在汶川大地震就可以看到,在汶川这样一个社会里,似乎没有宗族,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小家庭,一个家庭就是父母和孩子,这个时候,你的那套价值依托何处?你必须要找到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组织方式,让儒家的价值理念在那里体现出来。

历史论文格式及写法

(一)历史论文写作的基本立足点和论文取向

在历史科学工作者的宏大队伍中,中学历史教师是一支重要方面军,在历史科学的广阔领域里,中学历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重要分支。中学历史老师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在撰写历史教学论文时除具有一般史学论文的共性外,也必然还带有自己的特性,这就是首先要紧紧围绕如何教好历史这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到科学的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历史老师除教学外,安排适当的时间精力撰写历史教学论文,也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在职称评定工作中,在主要考评教学实绩之同时,也看有没有论文、论文写的怎样,就更表明了中学历史教师写历史论文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历史论文的内容取向与主要类型,是应很好考虑的。首先应该肯定,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能够并且已经撰写出不少各种题材和内容的历史学论文,跟专业研究工作者、大专院校教师同样为历史科学做出了贡献。同时还应看到,通过长期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学历史教师积累下了极为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这样,把教学经验加以总结提高,形成围绕历史教学的各种类型的历史教学论文,更是优势所在,最为擅长的,而这却很可能是其它史学研究者较为生疏或不谙其道的。我们在虚心向大学教师、专业研究人员学习,并研读他们的撰著的同时,也应看到在撰写历史教育教学论文时,我们特有的优势,在历史科学的总体建设中,在这方面,我们担负着的是一种“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劳作。

(二)教学总结是历史教师撰写历史论文的主要内容

围绕历史教育、历史教学这条主线来写历史论文,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主要的着眼点。同时也要看到某些现实条件,也使得我们侧重写这类历史教学论文,才更符合实际,事半功倍,易出成果。写这类历史教学论文,具体说可以“教学总结”为基础、为雏型,这能更有效地服务于提高教学,历史教学论文的针对性也更为明确,避免“教课”、“论文”两张皮,在繁忙的教学及班主任等工作中,因写论文而分夺过大精力。这样,写论文就不是额外负担,而是广义的历史教学的组成部分,与教学紧密相连,互相推动,较易引起撰写者的兴趣,增强写好历史论文的信心。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县、乡以下中学,有的老师是非历史专业毕业,有的老师以大局为重,服从工作需要,克服困难,不辞辛劳,身兼数科;有的老师迫于师资、课程情况而“改行”任课,教非所学。再加上参考资料相对缺乏,借阅、交流并不容易,等等。在清醒地看到这些实际情况之后,我们感到,若空泛地鼓励老师们大写一般性历史论文,“争取达到发表水平”,是不太现实的。更为现实的是:立足于教学总结,写出植根于这块沃土上的教学总结型短小精干有力的历史论文来,它们能言之有物,用之有效,然后汇总上交,审评提高,汇订成册。既是广大教师的历史教学论文成绩,又是县(区)文教成果。可供教学参考,可供评职依据。

以教学总结为基础写历史教学论文,不等于教学总结就是论文。教学总结与论文的区别及联系是应予研讨的。历史论文类型有多少?很难机械地界定;各类历史论文怎样分工?也没法生硬地划分,实际上必然纵横交错,互有联系。为立题、下笔方便,主题思路有所遵循,可粗分为如下几种:(1)思想教育的贯彻;(2)历史知识的讲授;(3)教学质量的提高,(4)教学经验的总结,(5)教学艺术的研讨,(6)学生学习的考察;(7)教师业务的进修,(8)历史专题的论述。

当然,此外还有其它各类,例如:对教材、教学指导书的评析,观摩教学的总结评议等等。我们的历史教学论文的旨趣及重点,很明显是向历史教学倾斜,而且各型历史论文,写起来不可避免是互有交叉、互为融通的。如(3)即带有(1)、(2)的综合性质,(5)(6)则多构成(4)的主要成分;(8)是指对某一历史专题作学术性或知识性的专题研究或论述,这类历史论文虽非大宗或主体,但并非排除在写作之外,也是完全应该写 ,能够写的。

众所周知,客观历史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各个侧面,本是不能跟别的部分、别的侧面割裂开来认识掌握的;只是在论述、研究时,因侧重点之不同,不得不突出什么、约略什么,于是表现为不同的历史论文类型与内容。从撰写人来说,仍应力争掌握史事全貌,才能从总体联系中深刻认知所要写的部分,才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精确把握你要截而论之的各个阶段。为此,下些苫工夫、硬工夫是必要的,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广收精选,厚积薄发,深人浅出,由博返约。例如要写“太平天国”这个题目的历史论文,从三种不同的选题立意,可有三种不同的论文类型与行文风格。

(1)如果从加强教师进修,提高业务水平着眼,写出有一定学术质量的历史论文,则应写到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深厚的时代背景;取材自基督教的上帝教经洪秀全加工改造而本土化,成为与传统的农民起义不同的新式发动群众的精神武器;太平天国以雷霆万钧之势,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定都南京,震撼清朝统治,反抗西方侵略,预示着反帝反封性质半殖民地人民革命行将来临;对于天国领导集团内讧问题,则应指出它不只是人际关系上的利害纠葛,从本质上深刻分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在没有先进阶级领导条件下,只能砸乱旧社会,不能建立新社会,在取得若干胜利、进行某些“改革”后,要么是被旧有封建势力镇压下去,要么是自身蜕变为新的封建王朝。尤其应阐明,在总体性质上,太平天国虽然仍属旧式单纯农民起义,但《天朝田亩制度》已突出地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表露了要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伟大尝试,预示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式斗争行将来临。

思修没什么格式吧,专业点的论文有格式标题摘要关键字一、引言二、正文(正文可以分很多小标题,如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结论四、参考文献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过程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具有两条相辅相成的线索,一是封主封臣制和封土制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一是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过程,我们把这两个过程称之为封建化过程. ⒈西欧封建化过程的起点——萨利克法典 法兰克人五世纪时分为两支,一支迁莱茵河中游,称河滨一里普阿尔人,一支进入北高卢,称海滨一萨利克人,即克洛维为王的那一支. 萨利克法典是萨利克人的习惯法汇编,形成于六世纪初, 511 年前后.它反映了五、六世纪法兰克人在进入高卢以后的社会生活状况,既包含了日耳曼人的社会因素,也反映了一些高卢一罗马人的社会因素.西欧社会的封建化过程,就以此为出发点. 克洛维进入高卢后,把所占领的无人居住的土地交给法兰克人的农村公社,他自己占有罗马皇室的土地,并把一部分赏赐给贵族和亲兵,形成日耳曼大土地所有制,对高卢一罗马地主和教会的大地产,则很少侵犯.所以法典反映的土地所有制就有三种: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王室土地所有制,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 一般认为,农村公社是从氏族公社发展而来的自由农民的社会组织,特点是土地公有私耕,行政自治.但也有人认为,它是在中世纪地主庄园内重新形成的. ⒉自由农民的农奴化 最初,法兰克自由农民都是公社成员,有权利和义务参加战争,分取占利品,使用公社土地,参加社员大会.到六世纪下半叶,国王希尔伯利克( 561 ~ 584 年)颁布一道修改萨利克法典的敕令,规定死者如无子嗣,土地由其女儿继承,而不再交还公社.这样,公社的耕地逐渐变为可以买卖的自主地.这时的公社称作马尔克.公社农民内部的经济分化加剧. 但是,法兰克农民农奴化的主要原由,并不是经济分化的结果,因为当时系自然经济,经济分化缓慢,而主要是外部暴力所造成.外部暴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俗贵族地主利用特权强力兼并公社农民的自主地,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投靠大地主,逐渐变成农奴.二是 6 ~ 10 世纪战争兵役频繁,对外扩张,外族入侵,社会不安定,豪强官吏勒索,这一切使自由农民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军事制度也有变化,从原来的步兵或轻装骑兵发展成为重装骑兵,战斗力加强,但费用开支也大大增加.据估计,当时四家小农方能装备一名骑兵.这种状况,使许多农民干脆就近寻找一教俗贵族保护,把土地交给贵族而由自己耕种,只向此贵族一人纳税服役,既避免了官府沉重的军役、捐税,也避免了他人的勒索和盗匪的抢劫,此称为“委身式”,也叫“投托”.久之,这些农民就变成了农奴.他们在法国被称为“维兰”. 在法国,还有一些农奴称为“塞尔夫”( serf ) , 他们大多是奴隶的子孙,地位比维兰更低.维兰实际是永久性佃农,份地世袭,劳役有一定传统标准.塞尔夫则由主人任意剥削,并可随土地一并买卖.一般来说,维兰比自由农、佃农的境遇往往要好. 八世纪前半期查理·马特采邑制改革以后,法兰克农民农奴化进程加速. 847 年,西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的墨尔森法令规定,“任何自由人都必须选择一主人,或是国王,或是国王的臣属”. 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过程一直延续到 11 世纪. 封主封臣制与封土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阶段:墨洛温王朝时期,六、七世纪,国王采取赐地封土的办法给其官员,封地与公职相联系,这种土地分封是无条件的,久而久之,大贵族势力上升,国王军事经济实力削弱. 第二阶段:到八世纪查理·马特任宫相时,进行采邑制改革,将封地与附庸制度结合起来,从而向西欧封建制度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采邑制改革的另一契机是军事制度发生变化.西欧在与阿拉伯人的接触中,学会了使用马蹬,马蹬的出现,使骑兵从轻装发展为重装,铠甲及贵族族徽都随之出现.更重要的,是由此需要专职作战的骑士,普通法兰克农民既难以负担,也无此技艺,而骑士则需要土地和农民来养活.这样,马蹬→军制改革→社会制度(采邑制)改革. 中国明末时传教士铸造的西洋火炮为何不能引起中国社会制度的变革?顾准这样提出了问题. 马特没收了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大量地产,分封给他的附庸骑士.受封者,即封臣则以服骑兵役为条件,并向封主宣誓效忠,这种军事封地称为采邑.受封者若不能履行封臣的职责,封主有权收回采邑.这种权利和义务是双方的,是一种契约关系,封主也要保护封臣,不能欺侮他的妻女,若违反,封臣也可另找封主.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就是它的相互性,在封建制度下,没有人是权力无限的统治者.若上面对下面的权力是绝对的,不可反抗的,那就不是西欧封建制度,而是绝对君主制了.这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中国封建制度的概念大不相同. 查理·马特的采邑制改革,到加洛林王朝的矮子丕平和查理曼时继续实行,因为即使查理曼当时也无足够财力搞职业军队.而各级领主,也有自己的附庸骑士,形成层层分封.打仗时,这些附庸的附庸在王室军队中参加其直接领主指挥的军队,并且只是单线联系,形成“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采邑制的广泛推行,导致以下后果:①加速了封建化进程,大小封建主竟相争夺劳动力,把自由农民变成农奴;②巩固了中小封建主的地位,奠定了骑士制度的基础,排除了农民当兵的权利;③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依次互为主从的封建等级制度. 每一骑士都靠自己采邑的农民的赋税和劳役生活,这一骑士对自己的采邑拥有行政、司法、税收等管理权.国王有时还把一些豁免权赐给一些大领主和教会贵族,豁免权也叫特恩权,指这些领主的领地可不受国王代理人或官员管辖.这样一来,就使采邑领地具有独立王国的趋势. 第三阶段:采邑原本是终身的,封臣死亡,采邑交还封主,不得世袭.封臣的继承者若要继续从前的关系,要重搞受封仪式.到九世纪,采邑逐渐变成了世袭领地. 877 年西法兰克的秃头查理颁布克尔西敕令,承认采邑和特权世袭. 查理曼死后,王权的分散,无休止的内战,外族的入侵,使原本有序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统治走向混乱.原来的封疆大吏一一伯爵,以自己的附庸为后盾,从王室官员演变为独立的地方王公。从本质上说,政治分裂是封建制度最正常、最普遍的社会状态。对王权而言,封建制度的兴盛正是王权的阴暗时代。

  • 索引序列
  • 基督徒怎样写毕业论文
  • 基督徒论文范文人论文
  • 基督教论文写作方法
  • 毕业论文写安徒生童话
  • 基督教论文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