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多媒体技术在国外的研究进展论文

多媒体技术在国外的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

多媒体技术在国外的研究进展论文

你可以从你的写作背景着手~写他的发展,中间正文的部分你再去看下文献~看下别人已经成功发表的这类论文,汉斯的期刊所有的期刊还都是OA期刊~文章都是免费下载的

写作思路: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多媒体技术,接着阐述自己对多媒体技术应用未来的发展,比如在有关火箭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我国的航天事业的重大发展成果进行浏览,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等等。

正文:

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技术,又称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更以极强的渗透力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游戏、教育、档案、图书、娱乐、艺术、股票债券、金融交易、建筑设计、家庭、通讯等等。其中,运用最多最广泛也最早的就是电子游戏,千万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为之着迷,可见多媒体的威力。

大商场、邮局里是电子导购触摸屏也是一例,它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又出现了教学类多媒体产品,一对一专业级的教授,使莘莘学子受益匪浅。

正因为如此,许多有眼光的企业看到了这一形式,纷纷运用其做企业宣传之用甚至运用其交互能力加入了电子商务,自助式维护,教授使用的功能,方便了客户,促进了销售,提升了企业形象,扩展了商机,在销售和形象二方面都获益。

可以这样说,凡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企业,都离不开这一最新的高技术产品。首先多媒体的运用领域十分广泛,注定了它可在各行各业生根开花。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新一代在计算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了这一形式,作为一个有发展眼光的企业,是不会放弃这一未来的消费主体的。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国外已经非常普及,面对日益国际化的市场,只有跟上国际潮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理念的更新,传统的说教模式已不适应物理学科的德育渗透,应该加强知识性、趣味性的德育渗透方式,而多媒体在这方面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爱好和内部动机,而且还寓德育教育于智育教育之中。

比如,在有关火箭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我国的航天事业的重大发展成果进行浏览,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对内能的利用的多媒体技术演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这些喜闻乐见的方法渗透在物理学科中可以说是对学校现行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且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多感临境性和构想性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显示出传统语言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强化了学生注重力,有效促进物理教学改革,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多媒体技术发展趋势 1、发展趋势状况 总的来看,多媒体技术正向二个方而发展:一是网络化发展趋势,与宽带网络通信等技术相互结合,使多媒体技术进入科研设计、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检索咨询,文化娱乐、自动测控等领域;二是多媒体终端的部件化、智能化和嵌入化,提高计算机系统本身的多媒体性能,开发智能化家电。 迎接21世纪国际竞争的挑战和教育改革的实践,由于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化步伐加快,使这一教育观念转变过程,不仅仅是思想解放,更是一个实践推动的过程。数字化技术将文件处理带入了新的领域,让人们可以用更快的速度生产文件,用更便捷的方式修改图像和文件,利用网络通讯把图像和文件迅速地传到四面八方。经过数字压缩,从根本上解决了录像带资源长期保存的问题。未来的人们需要某一内容时,可以通过网络调出,在网络终端上阅读,满意时,再从终端打印机上打印出来。因特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不知不觉地走近了我们的生活。1997年,中国媒体对网络的报道不断升温,因特网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始了商业运作,反映到教育领域,这些技术的变化,推动了学校电化教育的大力普及。很多在过去传统教育手段和方法下难于解决的问题,在今天的数字化方式下迎刃而解了。 2、蕴藏的巨大发展空间 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荷兰电子制造业巨头飞利浦电子公司(PhilipsElectronics)前天表示,它正在准备批量生产一种体积小巧、类似书籍大小的显示器,消费者将可以利用这种显示器下载报纸和杂志,然后把显示器卷起来收藏好。这种五英寸的显示器可以呈现出精细的影像,并能折放进钢笔大小的存放器中。如果它与手机相连接,还能用以下载网页、书籍或电子邮件。飞利浦表示,它利用由塑料制成的电子电路研发出了上述单色显示器。飞利浦研究部门发言人表示:“我们将可以批量生产这种显示器,它已经不再是一个研究项目,我们将建造一个试点生产线,预计可以在2005年投产,届时年产量可以达到100万台。” 时代的步伐把我们带到了21世纪,面对信息时代,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都是由信息组成的。网络、商务已经变成昨天的话题。人们工作依赖于信息,生活还是依赖于信息。作为商务活动中最传统的组成之一的名片依旧据占着历史。为什么没有多媒体名片?为什么没有internet名片?为什么没有pda名片?传统的名片以纸张为介质,传达姓名、电话、公司等极为有限的信息。对于今天的信息时代,这些信息显得有点“寒酸”。这点儿三言两语要把个人或公司介绍的比较详细是不可能的。怎样实现用名片的形式来表达更多的内容和完整的企业形象呢?多媒体技术给出了答案。把声音、影视,把交互,以至于三维、四维的元素以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在名片上,使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更广。 其实多媒体名片只是作为生活多媒化的起点,倡导多媒体的多元化,使多媒体不只应用在多媒体光盘上,在“蓝牙”、“pocket”等新技术下使多媒体技术、概念真正的走进生活,走进各个领域。 设计和技术是同等重要的,关键是把“前”的设计与“新”的技术相互结合,用在设计上。首先是商务活动信息时代化的概念得以应用。其次是多媒体设计艺术、技术的大众化,并突出公司的形象。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把多媒体名片或internet名片作为项目进行开发和设计制作。传统的名片还是统一着天下,只有多媒体光盘性质的公司简介。以多媒体名片作为一个多媒体应用的一个缩影,国外在多媒体应用上要领先于我们,比如数字化多媒体冰箱,数字化多媒体房屋等。虽然我们硬件,软件和国外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观念上我们要赶超国外。 2003年,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Research预测,苹果计算机公司进入音乐下载服务市场将使该公司在这个迅速扩张的市场中获得一块份额。这家公司在5月15日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中预测,欧洲数字音乐下载服务服务市场到2007年将价值13亿欧元。这个市场2003年的收入只有2,400万欧元,但是将占2007年全部音乐销售收入的13%。美国数字音乐下载服务服务市场到2007年将价值20亿美元。Forrester公司称,这些收入大多数来自个人下载,并不是基于订阅的服务。更过的合法服务的出现和更高的宽带网普及率将推动这种增长。研究分析师RebeccaJennings表示,最近EMI公司和苹果公司宣布进入这个市场的消息表明,主要音乐公司和技术公司现在正开始认真对待未来的数字音乐。虽然美国合法的音乐下载市场已经摆脱了障碍,在2002年达到了1,500万美元,但是,欧洲市场落后了。这是因为正式的服务仅集中在美国,欧洲家庭宽带网的普及一直比较缓慢。但是,在今后几年里,数字音乐的传播将迅速增长。这篇报告预测,消费者的需求将迫使唱片公司向欧洲市场扩张。报告指出,宽带网用户下载MP3音乐的人数可能会比窄带用户多123%。 Jennings表示,欧洲消费者最喜欢购买单曲唱片。在2002年,欧洲人购买了大约亿张单曲唱片,而美国单曲唱片仅销售了900万张。Jennings预计,欧洲消费者一般都下载单曲唱片,在欧洲的数字音乐销售将有42%是单曲唱片。在2007年,成套唱片将占下载音乐的49%。分析人士表示,还有基于订阅的服务。到2007年,将有200万用户为这些服务支付亿欧元。 20世80年代,美国APPLE公司成立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主要研究计算机技术同多种信息媒体相结合,并首次推出了MACHITOSH系统机,标志着早期多媒体技术的兴起。进入20世纪90年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了一场革命。现代意义上的多媒体以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撑,不仅具有计算机所固有的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行运行等功能,还采用了图形窗口、交互界面、语音识别和触摸屏等先进方式,使计算机不仅具有了处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的能力,并能够用人类习惯的方式、图像、声音,生动逼真地传播和表达信息,与人类交流。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多媒体语音室、多媒体计算机模拟实验室、电子图书室、多媒体教学管理等的蓬勃发展。此外,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使以因特网(INTERNET)为主要标志的网络技术构成了现代技术文化的重要部分,联系上亿人的因特网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在网络社会的大背景下,网络技术与教育更是结下不解之缘:美国在1998年公布了INTERNET计划,宣布要使每一所学校、每一间教室、每一家庭和每一个美国公民都能享受INTERNET带来的全新的学习环境;英国政府建议成立网上工业大学,并推出“全国学习网”,目标是到2002年使英国万所中小学全部进入因特网;我国教育部1999年推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校园网的构建提到日程上来,2000年4月中国基础教育网正式开通,同年10月国家教育部宣布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目标是在未来的5-10年内使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能与网络联通,到2005年使所有大学和一千所中小学上网。 3、在网络教学上的发展 “多媒体”与“网络”的联姻促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产生。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技术所具有的集成性、交互性、可控性、信息空间主体化和非线性等特点使其与黑板、粉笔、挂图等传统媒体有质的区别。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特有的优点使其对教学的介入,不仅改变了教学手段,而且对传统的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冲击了机器工业时代“大批量生产”形式的教学。目前这一技术正向着交互性、非线性化、智能化和全球化的方向推进。 三、总结 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多媒体技术的数字化将会是未来技术扩张的主流,而作为多媒体技术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石,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将成为未来多媒体技术革命中的焦点,不管是从以PC技术为依附的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到移动通信业务的各种多媒体实现,以及未来3C时代各种电子化装置的多媒体大融合,数字多媒体芯片都是无可置疑的主角麻烦采纳,谢谢!

多媒体技术研究论文4000字

多媒体图像压缩技术姓名:Vencent Lee摘要: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是现代网络发展的关键性技术之一。由于图像和声音信号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冗余,为数据压缩提供了可能。数据压缩技术有无损压和有损压缩两大类,这些压缩技术又各有不同的标准。一、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仙农(C.E.Shannon)在创立信息论时,提出把数据看作是信息和冗余度的组合。早期的数据压缩之所以成为信息论的一部分是因为它涉及冗余度问题。而数据之所以能够被压缩是因为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冗余;其中有时间冗余性、空间冗余性、信息熵冗余、先验知识冗余、其它冗余等。时间冗余是语音和序列图像中常见的冗余,运动图像中前后两帧间就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利用帧间运动补兴就可以将图像数据的速率大大压缩。语音也是这样。尤其是浊音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几到几十毫秒)语音信号都表现出很强的周期性,可以利用线性预测的方法得到较高的压缩比。空间冗余是用来表示图像数据中存在的某种空间上的规则性,如大面积的均匀背景中就有很大的空间冗余性。信息熵冗余是指在信源的符号表示过程中由于未遵循信息论意义下最优编码而造成的冗余性,这种冗余性可以通过熵编码来进行压缩,经常使用的如Huff-man编码。先验知识冗余是指数据的理解与先验知识有相当大的关系,如当收信方知道一个单词的前几个字母为administrato时,立刻就可以猜到最后一个字母为r,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最后一个字母就不带任何信息量了,这就是一种先验知识冗余。其它冗余是指那些主观无法感受到的信息等带来的冗余。通常数据压缩技术可分为无损压缩(又叫冗余压缩)和有损压缩(又叫熵压缩)两大类。无损压缩就是把数据中的冗余去掉或减少,但这些冗余量是可以重新插入到数据中的,因而不会产生失真。该方法一般用于文本数据的压缩,它可以保证完全地恢复原始数据;其缺点是压缩比小(其压缩比一般为2:1至5:1)。有损压缩是对熵进行压缩,因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它主要用于对声音、图像、动态视频等数据进行压缩,压缩比较高(其压缩比一般高达20:1以上。最新被称为“E—igen—ID”的压缩技术可将基因数据压缩1.5亿倍)。对于多媒体图像采用的有损压缩的标准有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EG标准,即‘JointPhotographicExpertGroup’标准)和动态图像压缩标准(MPEG标准,即‘MovingPictureExpertGroup’标准)。JPEG利用了人眼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及其局限性来对彩色的、单色的和多灰度连续色调的、静态图像的、数字图像的压缩,因此它非常适合不太复杂的以及一般来源于真实景物的图像。它定义了两种基本的压缩算法:一种是基于有失真的压缩算法,另一种是基于空间线性预测技术(DPCM)无失真的压缩算法。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它制定了四种工作模式:无失真压缩、基于DCT的顺序工作方式、累进工作方式和分层工作方式。MPEG用于活动影像的压缩。MPEG标准具体包三部分内容:(1)MPEG视频、(2)MPEG音频、(3)MP系统(视频和音频的同步)。MPEG视频是标准的核心分,它采用了帧内和帧间相结合的压缩方法,以离散余变换(DCT)和运动补偿两项技术为基础,在图像质量基不变的情况下,MPEG可把图像压缩至1/100或更MPEG音频压缩算法则是根据人耳屏蔽滤波功能。利用音响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即“某些频率的音响在重放其频率的音频时听不到”这样一个特性,将那些人耳完全不到或基本上听到的多余音频信号压缩掉,最后使音频号的压缩比达到8:1或更高,音质逼真,与CD唱片可媲美。按照MPEG标准,MPEG数据流包含系统层和压层数据。系统层含有定时信号,图像和声音的同步、多分配等信息。压缩层包含经压缩后的实际的图像和声数据,该数据流将视频、音频信号复合及同步后,其数据输率为1.5MB/s。其中压缩图像数据传输率为1.2M压缩声音传输率为0.2MB/s。MPEG标准的发展经历了MPEG—I,MPEG一2、MPEG一4、MPEG-7、MPEG一21等不同层次。在MPEG的不同标准中,每—个标准都是建立在前面的标准之上的,并与前面的标准向后的兼容。目前在图像压缩中,应用得较多的是MPEG一4标准,MPEG-是在MPEG-2基础上作了很大的扩充,主要目标是多媒体应用。在MPEG一2标准中,我们的观念是单幅图像,而且包含了一幅图像的全部元素。在MPEG一4标准下,我们的观念变为多图像元素,其中的每—个多图像元素都是独立编码处理的。该标准包含了为接收器所用的指令,告诉接收器如何构成最终的图像。上图既表示了MPEG一4解码器的概念,又比较清楚地描绘了每个部件的用途。这里不是使用单一的视频或音频解码器,而是使用若干个解码器,其中的每一个解码器只接收某个特定的图像(或声音)元素,并完成解码操作。每个解码缓冲器只接收属于它自己的灵敏据流,并转送给解码器。复合存储器完成图像元素的存储,并将它们送到显示器的恰当位置。音频的情况也是这样,但显然不同点是要求同时提供所有的元素。数据上的时间标记保证这些元素在时间上能正确同步。MPEG一4标准对自然元素(实物图像)和合成元素进行区分和规定,计算机生成的动画是合成元素的一个例子。比如,一幅完整的图像可以包含一幅实际的背景图,并在前面有一幅动画或者有另外一幅自然图像。这样的每一幅图像都可以作最佳压缩,并互相独立地传送到接收器,接收器知道如何把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在MPEG一2标准中,图像被看作一个整体来压缩;而在MPEG一4标准下,对图像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优化压缩。静止的背景不必压缩到以后的I帧之中去,否则会使带宽的使用变得很紧张。而如果这个背景图像静止10秒钟,就只要传送一次(假设我们不必担心有人在该时间内切人此频道),需要不断传送的仅是前台的比较小的图像元素。对有些节目类型,这样做会节省大量的带宽。MPEG一4标准对音频的处理也是相同的。例如,有一位独唱演员,伴随有电子合成器,在MPEG一2标准下,我们必须先把独唱和合成器作混合,然后再对合成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与传送。在MPEG一4标准下,我们可以对独唱作单独压缩,然后再传送乐器数字接口的声轨信号,就可以使接收器重建伴音。当然,接收器必须能支持MIDI放音。与传送合成的信号相比,分别传送独唱信号和MIDI数据要节省大量的带宽。其它的节目类型同样可以作类似的规定。MPEG一7标准又叫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标准。图像可以用色彩、纹理、形状、运动等参数来描述,MPEG一7标准是依靠众多的参数对图像与声音实现分类,并对它们的数据库实现查询。二、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的实现方法目前多媒体压缩技术的实现方法已有近百种,其中基于信源理论编码的压缩方法、离散余弦变换(DCT)和小波分解技术压缩算法的研究更具有代表性。小波技术突破了传统压缩方法的局限性,引入了局部和全局相关去冗余的新思想,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近几年来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在小波压缩技术中,一幅图像可以被分解为若干个叫做“小片”的区域;在每个小片中,图像经滤波后被分解成若干个低频与高频分量。低频分量可以用不同的分辨率进行量化,即图像的低频部分需要许多的二进制位,以改善图像重构时的信噪比。低频元素采用精细量化,高频分量可以量化得比较粗糙,因为你不太容易看到变化区域的噪声与误差。此外,碎片技术已经作为一种压缩方法被提出,这种技术依靠实际图形的重复特性。用碎片技术压缩图像时需要占用大量的计算机资源,但可以获得很好的结果。借助于从DNA序列研究中发展出来的模式识别技术,能减少通过WAN链路的流量,最多时的压缩比率能达到90%,从而为网络传送图像和声音提供更大的压缩比,减轻风络负荷,更好地实现网络信息传播。三、压缩原理由于图像数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冗余,所以使得数据的压缩成为可能。信息论的创始人Shannon提出把数据看作是信息和冗余度(redundancy)的组合。所谓冗余度,是由于一副图像的各像素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可利用一些编码的方法删去它们,从而达到减少冗余压缩数据的目的。为了去掉数据中的冗余,常常要考虑信号源的统计特性,或建立信号源的统计模型。图像的冗余包括以下几种:(1) 空间冗余:像素点之间的相关性。(2) 时间冗余:活动图像的两个连续帧之间的冗余。(3) 信息熵冗余:单位信息量大于其熵。(4) 结构冗余:图像的区域上存在非常强的纹理结构。(5) 知识冗余:有固定的结构,如人的头像。(6) 视觉冗余:某些图像的失真是人眼不易觉察的。对数字图像进行压缩通常利用两个基本原理:(1) 数字图像的相关性。在图像的同一行相邻像素之间、活动图像的相邻帧的对应像素之间往往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去除或减少这些相关性,也就去除或减少图像信息中的冗余度,即实现了对数字图像的压缩。(2) 人的视觉心理特征。人的视觉对于边缘急剧变化不敏感(视觉掩盖效应),对颜色分辨力弱,利用这些特征可以在相应部分适当降低编码精度,而使人从视觉上并不感觉到图像质量的下降,从而达到对数字图像压缩的目的。编码压缩方法有许多种,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比如从信息论角度出发可分 为两大类:(1)冗余度压缩方法,也称无损压缩,信息保持编码或熵编码。具体讲就是解码图像和压缩 编码前的图像严格相同,没有失真,从数学上讲是一种可逆运算。(2)信息量压缩方法,也称有损压缩,失真度编码或熵压缩编码。也就是讲解码图像和原始图像是有差别的,允许有一定的失真。应用在多媒体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从压缩编码算法原理上可以分类为:(1)无损压缩编码种类 •哈夫曼编码 •算术编码 •行程编码 •Lempel zev编码(2)有损压缩编码种类 •预测编码:DPCM,运动补偿 •频率域方法:正文变换编码(如DCT),子带编码 •空间域方法:统计分块编码 •模型方法:分形编码,模型基编码 •基于重要性:滤波,子采样,比特分配,矢量量化(3)混合编码 •JBIG,H261,JPEG,MPEG等技术标准衡量一个压缩编码方法优劣的重要指标(1)压缩比要高,有几倍、几十倍,也有几百乃至几千倍;(2)压缩与解压缩要快,算法要简单,硬件实现容易;(3)解压缩的图像质量要好。四、JPEG图像压缩算法1..JPEG压缩过程JPEG压缩分四个步骤实现:1.颜色模式转换及采样;变换;3.量化;4.编码。2.1.颜色模式转换及采样RGB色彩系统是我们最常用的表示颜色的方式。JPEG采用的是YCbCr色彩系统。想要用JPEG基本压缩法处理全彩色图像,得先把RGB颜色模式图像数据,转换为YCbCr颜色模式的数据。Y代表亮度,Cb和Cr则代表色度、饱和度。通过下列计算公式可完成数据转换。Y=+128人类的眼晴对低频的数据比对高频的数据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事实上,人类的眼睛对亮度的改变也比对色彩的改变要敏感得多,也就是说Y成份的数据是比较重要的。既然Cb成份和Cr成份的数据比较相对不重要,就可以只取部分数据来处理。以增加压缩的比例。JPEG通常有两种采样方式:YUV411和YUV422,它们所代表的意义是Y、Cb和Cr三个成份的资料取样比例。2.变换DCT变换的全称是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是指将一组光强数据转换成频率数据,以便得知强度变化的情形。若对高频的数据做些修饰,再转回原来形式的数据时,显然与原始数据有些差异,但是人类的眼睛却是不容易辨认出来。压缩时,将原始图像数据分成8*8数据单元矩阵,例如亮度值的第一个矩阵内容如下:JPEG将整个亮度矩阵与色度Cb矩阵,饱和度Cr矩阵,视为一个基本单元称作MCU。每个MCU所包含的矩阵数量不得超过10个。例如,行和列采样的比例皆为4:2:2,则每个MCU将包含四个亮度矩阵,一个色度矩阵及一个饱和度矩阵。当图像数据分成一个8*8矩阵后,还必须将每个数值减去128,然后一一代入DCT变换公式中,即可达到DCT变换的目的。图像数据值必须减去128,是因为DCT转换公式所接受的数字范围是在-128到+127之间。DCT变换公式:x,y代表图像数据矩阵内某个数值的坐标位置f(x,y)代表图像数据矩阵内的数个数值u,v代表DCT变换后矩阵内某个数值的坐标位置F(u,v)代表DCT变换后矩阵内的某个数值u=0 且 v=0 c(u)c(v)=1/>0 或 v>0 c(u)c(v)=1经过DCT变换后的矩阵数据自然数为频率系数,这些系数以F(0,0)的值最大,称为DC,其余的63个频率系数则多半是一些接近于0的正负浮点数,一概称之为AC。3.3、量化图像数据转换为频率系数后,还得接受一项量化程序,才能进入编码阶段。量化阶段需要两个8*8矩阵数据,一个是专门处理亮度的频率系数,另一个则是针对色度的频率系数,将频率系数除以量化矩阵的值,取得与商数最近的整数,即完成量化。当频率系数经过量化后,将频率系数由浮点数转变为整数,这才便于执行最后的编码。不过,经过量化阶段后,所有数据只保留整数近似值,也就再度损失了一些数据内容,JPEG提供的量化表如下:2.4、编码Huffman编码无专利权问题,成为JPEG最常用的编码方式,Huffman编码通常是以完整的MCU来进行的。编码时,每个矩阵数据的DC值与63个AC值,将分别使用不同的Huffman编码表,而亮度与色度也需要不同的Huffman编码表,所以一共需要四个编码表,才能顺利地完成JPEG编码工作。DC编码DC是彩采用差值脉冲编码调制的差值编码法,也就是在同一个图像分量中取得每个DC值与前一个DC值的差值来编码。DC采用差值脉冲编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连续色调的图像中,其差值多半比原值小,对差值进行编码所需的位数,会比对原值进行编码所需的位数少许多。例如差值为5,它的二进制表示值为101,如果差值为-5,则先改为正整数5,再将其二进制转换成1的补码即可。所谓1的补码,就是将每个Bit若值为0,便改成1;Bit为1,则变成0。差值5应保留的位数为3,下表即列出差值所应保留的Bit数与差值内容的对照。在差值前端另外加入一些差值的霍夫曼码值,例如亮度差值为5(101)的位数为3,则霍夫曼码值应该是100,两者连接在一起即为100101。下列两份表格分别是亮度和色度DC差值的编码表。根据这两份表格内容,即可为DC差值加上霍夫曼码值,完成DC的编码工作。AC编码AC编码方式与DC略有不同,在AC编码之前,首先得将63个AC值按Zig-zag排序,即按照下图箭头所指示的顺序串联起来。63个AC值排列好的,将AC系数转换成中间符号,中间符号表示为RRRR/SSSS,RRRR是指第非零的AC之前,其值为0的AC个数,SSSS是指AC值所需的位数,AC系数的范围与SSSS的对应关系与DC差值Bits数与差值内容对照表相似。如果连续为0的AC个数大于15,则用15/0来表示连续的16个0,15/0称为ZRL(Zero Rum Length),而(0/0)称为EOB(Enel of Block)用来表示其后所剩余的AC系数皆等于0,以中间符号值作为索引值,从相应的AC编码表中找出适当的霍夫曼码值,再与AC值相连即可。例如某一组亮度的中间符为5/3,AC值为4,首先以5/3为索引值,从亮度AC的Huffman编码表中找到1111111110011110霍夫曼码值,于是加上原来100(4)即是用来取[5,4]的Huffman编码1111111110011110100,[5,4]表示AC值为4的前面有5个零。由于亮度AC,色度AC霍夫曼编码表比较长,在此省略去,有兴趣者可参阅相关书籍。实现上述四个步骤,即完成一幅图像的JPEG压缩。

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日期:2005-09-02] 来源:中央电化教育馆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一、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深刻影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多媒体技术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对教育领域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是由于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首先应该说明一点: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前几年的一些书籍中曾提到过多媒体组合教学,那种多媒体的概念不一样,那只是将几种媒体加以简单的组合(例如把幻灯、投影、录音、录相加以组合)。今天的多媒体技术则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这样作以后,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显然,这与原来把多种形式媒体组合在一起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它是通过计算机把几种处理不同媒体信息的技术集成在一起。集成方法就是通过模数转换,全变成数字;而且为了便于加工,便于传输,还要进行数据压缩,传到指定地点以后再还原,有一整套复杂的技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所以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实际上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来体现的,下面我就从多媒体计算机四个方面的特性与功能来说明它对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交互性是计算机和多媒体计算机所独有的,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计算机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乃至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家知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如果教学软件编得更好,连教学模式也可以选择,比如说,可以用个别化教学模式,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模式。使计算机象学习伙伴一样和你进行讨论交流。也就是说,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即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来自嗅觉,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3、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如果所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含图形、图象、声音等其它媒体信息,那就成为一个超媒体系统,换句话说,超媒体就是多媒体加超文本。事实上目前的绝大多数多媒体系统都是采用超文本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也可以对超媒体系统与多媒体系统不加区分,即把超文本看作是多媒体系统的一种特有功能。如果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一本书,就和传统的文件或印刷的书籍完全不同,这时的正文(文章、段落、或一句话、一个词)都按相互间的联系被组织成正文网。这本书无所谓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从哪段正文开始阅读,以及接下来读什么都由读者的意愿来决定。选择下一段正文的依据不是顺序,也不是索引,而是正文之间的语义联系。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或思考问题过程中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方式组织管理信息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方式组织管理信息相比较,前者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超文本之所以具有上述优越性是由其结构特征决定的,超文本的基本结构由节点(node)和链(link)组成。节点用于存储各种信息,节点内容可以是文本、语音、图形、图象或一段活动影象;节点大小可以是一个窗口也可以是一帧或若干帧所包含的数据,链则用来表示各节点(即各种信息)之间的关联。节点和链均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因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多媒体系统。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功能实现对教学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其优越性在于:(1)可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传统的印刷教材中,有关语音和活动影象的内容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三者各自独立的形式,分别出版。显然,这样的教科书,其内容必然是单调、枯燥的,与超文本方式组织的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电子教材不可同日而语。(2)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包含不同教学要求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过程的每个教学单元均包含课文、练习、习题、提问、测验、对测验的解答及相应的演示或实验,把这些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要求不同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无疑对课堂教学、课外复习或自学都是大有好处的。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方式来组织、管理教学内容绝不可能做到这一点。(3)可按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要的补充知识组成有机的整体。因材施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要在传统印刷教材中同时满足基础较差学生、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是做不到的,而在多媒体电子教科书中这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要利用超文本功能设置和预备知识有关的热键以及和补充知识有关的热键即可。4、多媒体计算机可作为认知工具实现最理想的学习环境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计算机作为工具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数据处理工具(如各种数据库和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应用);二是作为文字处理工具(如WPS和WORD软件)。近年来,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作为工具应用的一大发展,是作为教学过程中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廿年中,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换句话说,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下面我们就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简要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1)、关于学习的含义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景”: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的创设问题,并把情景创设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2)、关于学习的方法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①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②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③要求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协商有“自我协商”与“交际协商”(也叫“内部协商”与“社会协商”)两种,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辩论什么是正确的;交际协商则指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辩论。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主导作用: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②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③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切忌直接对学生进行灌输。下面我们通过两个实际课例说明如何把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以实现这样的学习环境。课例1:澳大利亚“门尼·彭兹中心小学”所作的试验试验班为六年级,有30名学生,教师名字叫安德莉亚,当前要进行的教学内容是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像往常一样,安德莉亚鼓励她的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拟定若干题目(例如奥运会的历史和澳大利亚在历次奥运会中的成绩等问题),确定媒体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要求学生用多媒体形式直观、形象地把自己选定的问题表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在图书馆和Internet网上查阅资料以后,其中米彻尔和沙拉两位小朋友合作制作了一个关于奥运会历史的多媒体演示软件。在这个软件向全班同学播放以前,教师提醒大家注意观察和分析软件表现的内容及其特点。播放后立即进行讨论。一位学生说,从奥运会举办的时间轴线,他注意到奥运会是每4年召开一次。另一位学生则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并不总是这样,例如1904年、1906年和1908年这几次是每两年举行一次。还有一些学生则注意到在时间轴线的1916,1940和1944这几个年份没有举行奥运会,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年份没有举办奥运会?”,有的学生回答,可能是这些年份发生了一些重大事情,有的学生则回答发生了战争,有的则更确切地指出1916年停办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40和1944年停办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大家的讨论和协商,决定对米彻尔和沙拉开发的多媒体软件作两点补充:①说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对举办奥运会的影响;②对奥运历史初期的几次过渡性(两年一次)奥运会作出特别的解释。这时候有位小朋友提出要把希特勒的照片通过扫描放到时间轴上的1940年这点上,以说明是他发动了二次大战。教师询问全班其他同学:“有无不同意见?”沙拉举起手,高声回答说:“我不同意用希特勒照片,我们应当使用一张能真实反映二次大战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例如大规模轰炸或集体屠杀犹太人)的照片,以激起人们对希特勒的痛恨”。教师对沙拉的发言表示赞许。从以上课例可以看到,教师为这个教学单元进行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用多媒体计算机建立一个有关奥运会某个专题(例如奥运历史或澳大利亚在历次奥运中的成绩)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精神,再通过展开讨论,把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在这个课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很少,但是对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建构主义的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这几个认知环节自然展开,而自始至终又是在多媒体计算机环境下进行的(同时用Internet实现资料查询),所以上述例子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作为认知工具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很好范例。课例2:澳大利亚“伟治·柏克小学”所作的试验试验班由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混合组成,主持试验的教师叫玛莉,要进行的教学内容是自然课中的动物。玛莉为这一教学单元进行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自己用多媒体计算机设计一个关于本地动物园的电子导游,从而建立一个有利于建构“动物”概念的情景。玛莉认为这种情景对于学生非常有吸引力,因而能有效地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她把试验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开发动物园中某一个展馆的多媒体演示。玛莉让孩子们自己选择:愿意开发哪一个展馆,愿意选哪一种动物;是愿意收集有关的动物图片资料,还是愿意为图片资料写出相应的文字说明;或是直接用多媒体工具去制作软件,都由孩子们自己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这样,每个展馆就成为学生的研究对象,孩子们都围绕自己的任务努力去搜集材料。例如,他们到动物园的相应展馆去实地观察动物的习性、生态,到图书馆和Internet网上去查询有关资料,以获取动物图片和撰写说明。在各小组完成分配的任务后,玛莉组织全试验班进行交流和讨论。这种围绕一定情景进行自我探索的学习方式,不仅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而且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协作学习,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将是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全班交流过程中演示到“袋鼠”这一动物时,玛莉向全班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有袋动物?除了袋鼠有无其它的有袋动物?”有些学生举出“袋熊”和”卷尾袋鼠“。于是玛莉又让学生们围绕这三种有袋动物的异同点进行讨论,从而在相关背景下,锻炼与发展了儿童对事物的辨别、对比能力。这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作为认知工具,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对当前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并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又一范例。二、多媒体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综合近年来国外多种教育技术杂志(如ET,ETS,EMI,JRCE,AJDE.....)上所刊登的主要论文,以及历届“ED_MEDIA”世界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and Hypermedia,即“教育多媒体与超媒体”世界大会,简称ED_MEDIA世界大会,这是国际上每年召开一次的规模最大的有关多媒体教育应用的国际会议)上所发表的基本观点,可以看出当前多媒体教育应用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1.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1995年末,在国际信息界有一件最引人注目的大事,就是美国SUN公司在Internet上推出了”WWW浏览器HotJava”,这是SUN公司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种全新的可动态执行的浏览器。其突出特点是具有动画功能,可向用户提供超文本格式的图形、图像、语音、动画与卡通等多种媒体信息;并能把静态文档变成可动态执行的代码,这就彻底改变了Internet浏览器只能用来查询检索Internet网上信息的状况,为Internet的教育应用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这是因为HotJava的动态可执行特性无异于赋给用户一种远程交互的功能。例如,一个用户可以利用HotJava编写一段Java应用程序以实现仿真化学反应的页面,而其它的3W用户只要使用HotJava浏览器就不仅可以看到这个仿真页面,还可以与之进行交互(例如可改变该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某些参数以观察不同的反应过程和结果)。利用HotJava的这种动态可执行特性用户在检索到某些重要文献或教学资料时,不仅能看到静止页面还可通过点击某个图标或热键而看到图文声并茂的彷真实验或算法执行过程的直观演示。显然,这样一种交互功能和用第一代Internet浏览器(如Mosaic和Netscape)只能观看静态页面的效果相比是有本质不同的,它对于教育应用(尤其是远距离教育应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以说,HotJava的出现不仅是Internet浏览器的重大革新,也为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找到了最理想的结合点:从此基于Internet网的多媒体教育应用就日益发展起来(今年6月于美国波士顿召开的ED_MEDIA世界大会上,在121篇大会交流的多媒体教育应用论文中基于3W服务器和HotJava以实现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教育应用论文共有七篇)。目前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在大力开发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育应用,就是台湾、香港等地区也在这方面投入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当前台湾教育技术界的主要力量差不多都已投向这一研究领域)。这是多媒体教育应用中十分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一个新趋势,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一个趋势,我们必须迎头赶上去。2、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的结合多媒体计算机和仿真技术结合可以产生一种强烈的幻觉,使得置身其中的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的虚拟现实世界中,并对其真实性丝毫不产生怀疑,通常把这种技术称之为“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换句话说,虚拟现实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世界,在这个人工世界中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要进入虚拟现实的环境通常需要戴上一个特殊的头盔(head_mounted display),他可以使你看到并感觉到计算机所生成的整个人工世界。为了和虚拟环境进行交互,还需要戴上一副数据手套——它使穿戴者不仅能感知而且能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由于设备昂贵,目前VR技术还主要是应用于少数高难度的军事和医疗模拟训练以及一些研究部门,但是在教育与训练领域VR技术有不可替代的非常令人鼓舞的应用前景,所以这一发展趋势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例如,达特茅斯医学院所开发的一种“交互式多媒体虚拟现实系统”,可以使医务工作者体验到并学习到如何对各种战地医疗的实际情况做出反应。利用该系统的实习者可以感受到由计算机仿真所产生的各种伤病员的危险症状,实习者可以从系统中选择某种操作规程对当前的伤病情况进行处理并可立即看到这种处理方式所产生的后果。为了使实习者获得更深刻的体验,系统还可仿真各种外科手术,其内容包括一般的开刀直至复杂的人体器官替换。这种虚拟环境使医学院的大学生不必冒任何医疗事故的风险就可以反复实习病房中的各种实际操作,并可尝试选择不同的技术处理方案以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和进行某种技能的训练。VR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另一个例子是创建一种虚拟的物理实验室。物理学按其本身的性质提出了许多“如果……将会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通过直接观察物理作用力对各种客体的作用效果来进行探索。休斯顿大学和NASA(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约翰逊空间中心的研究人员建造了一种称之为“虚拟物理实验室”的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直观地研究重力、惯性这类物理现象。使用该系统的学生可以做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在内的各种实验,可以控制、观察由于改变重力的大小、方向所产生的种种现象,以及对加速度的影响。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得第一手的感性材料(直接经验),从而达到对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的较深刻理解。VR技术在化学教学中也取得了显著效果。北卡罗莱纳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研制了一种可以让用户用手操纵分子运动的VR系统。用户戴上头盔并通过数据手套进行反馈控制,可以使分子按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不难看出,这种VR系统不仅在教学上有重要意义(例如可直接观察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而且在科学研究上也有重大的价值,因为按某种新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分子结构很有可能是治疗某种疾病的新药,或者是工业上所需要的某种特殊材料。随着对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研究的深入,实现“虚拟现实”的理论方法也有很大发展。原来应用VR离不开昂贵的专用硬件或辅助设备(如头盔、数据手套、高分辨率的图形工作站等),近年来这种情况开始有所改变。例如在今年6月召开的ED-MEDIA世界大会上,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称作“QTVR”(快速虚拟)的系统。这种系统已实际应用于学习城市的设计与规划,其优异的性能价格比令人惊叹!QTVR技术与普通VR技术在使用的仿真原理上有很大不同:它不是利用头盔和数据手套这类硬件来产生幻觉,而是使用360度全景摄影技术所拍摄的高质量图象来生成逼真的虚拟情景。因此它允许用户在Windows操作系统或是Macintosh微机的操作系统支持下,在普通微机上(无需用高档的图形工作站)只利用一只鼠标和一个键盘(无需戴头盔和数据手套)就能真实地感受到和VR技术中一样的虚拟情景。学习城市设计与规划的学生利用QTVR系统可以创建一座逼真的虚拟城市,当学生改变城市场景的视图时(例如向左或向右,朝上看或朝下看,摄像机头向目标移近或移远等),被观察的场景仍能正确保持并能使人产生环绕该城市浏览观光的真实幻觉。与此同时,城市中的各种物理实体(如建筑物、道路、桥梁、树木、交通工具和地形等等)可以用鼠标任意拾取并进行操纵(例如使其旋转,以便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并且还可以进入到建筑物内部的各个房间去观看)。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图象压缩算法,在QTVR系统中,用来表征城市某个虚拟场景的360度高质量全景照片的存储容量竟

里面很多,要合适就给分

多媒体在舞台设计上的应用研究 序言 近年来,这种建立在艺术与科学基础之上的新兴艺术形式在众多专业人士以及热爱它的人们的努力推动下以迅猛的势头发展着。它以它变幻莫测的艺术魅力和现代科学的新鲜感吸引着人们。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舞台背景设计这种综合艺术得以应运而生。两者的结合是顺应自然的,同时也是有着充分的时代发展的铺垫。它涉及到艺术设计的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理念。多媒体舞台背景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仅仅不到10年,但是它代表了以后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舞台设计的方方面面。 一、舞台多媒体艺术表现特点 1.为舞台表演提供更丰富的表现力多媒体把艺术创作“搬”上舞台,让艺术品创作的过程展现在观众面前,如果在节目中仅仅展现艺术品的成品,未免太单调。以书法为例,若加入舞台多媒体背景技术,书法作品在创作时一笔一划都将展现在观众眼前。动态的创作笔法与静态的完成品相比,那种抑扬顿挫的创作过程则更能让观众感受到艺术的气息。这是传统艺术与一般数字艺术、视觉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多媒体背景所能展现的动态背景比传统舞台背景更具有表现力。在真实剧情背景里,动态背景就能把场景表现得更加真实,如多媒体背景中常用的风吹草动的背景,比实物背景布景中不动的道具“草”要生动得多。在渲染氛围背景中,动态背景更能起到渲染整个节目节奏和氛围的作用。如:2008年春晚的杂技表演《花式篮球》,背景以不同姿势动态人物的剪影闪过,突破了以往杂技节目纯粹表演的表现形式,使整个节目氛围活跃且更具时代感。2.电影语言得以运用多媒体所特有的非线性叙事能力能轻松实现时间大跨度转换。如今把非线性叙事搬上舞台,便可使舞台表演时间的转换更直接地传达给观众。如倒叙或插叙叙述方式,只要舞台背景更替,就能很轻松很直观得告诉观众时间的转换。同样,非线性叙事也能让编剧或导演在时间上进行更大胆地进行创作和加以把握。舞台多媒体背景使电影蒙太奇走向舞台,实现舞台空间的灵活转换,如分割方式——技巧转场(淡,化,划,甩如甩出,定格,数字特效)和连贯式转场(相似性转场,逻辑性转场,比喻性转场,过渡性转场),在舞台多媒体技术出现后,都能运用到舞台背景转场,使舞台的场景转换自然、合理、连贯、流畅。同时,舞台多媒体背景能把更多形式的场景“搬”上舞台,实现虚拟空间的真实再现,打破了传统舞台背景的空间局限性。比如大海、太空、沙漠、草原、戈壁等等。在传统舞台背景设计中,这些背景都不可能被“搬”上舞台,而舞台多媒体技术则把这些“不可能”变成“可能”,实现了传统舞台背景中难以实现的布景设置。如:2008年春晚小品《军嫂上岛》中成功地营造了大海的环境背景,让观众真实地感受到军嫂遥望海岛思念丈夫的急切心情。波涛汹涌的大海背景,咆哮的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效果与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完美融合,整体效果更加真实,更赋感染力。3.降低制作成本传统舞台背景布局基本都采用实物摆设的方式,因此一旦要更换背景就需要拉上帷幕,这就造成节目背景设计的呆板与单调,不能及时做到更替。而舞台多媒体背景解决了这一问题,甚至实现了在几分钟几秒中内的更换,少了“拉帷幕”的环节,使节目更有连贯性,给观众一气呵成之感。并且通过数字压缩,多媒体视频、音响资料可以长时间保存,节省空间,易于保存,不易损坏。同时可利用网络通讯把图像和文件迅速地传到四面八方。将来人们一旦需要某一内容,可通过网络调出,在网络终端上阅读,满意时,再从终端打印机上打印出来。 二、多媒体技术在舞台设计中的应用 多媒体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不同阶段来自技术领域的影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更多的电子、物理技术运用进多媒体舞台设计中,为舞台设计注入新的活力。1.LED大屏幕的使用近年来,随着L E D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凭借着高亮度,低电压,功耗小、寿命长、容易拼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舞台设计当中。高亮度可以让舞台更加绚丽多彩,容易组合拼接更是可以随意按需要将屏幕装饰成各种形态,既可以作为背景屏使用,更作为舞台道具被随意装饰摆设,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而低能耗,性能稳定,寿命持久更可以保证舞台的安全使用。它的诞生深刻地影响着装饰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基于它这些显著的优点,高性能的全彩L E D屏一出现即成主舞台设计的宠儿,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舞台设计当中。从小舞台剧到大型文艺会演,它的身影总是那么璀璨。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击缶表演,安置在缶敲击面四周的L E D灯光与现场的背景灯光相互配合,营造出变化千万的开幕式“倒数”效果。还有空中升起的“奥运五环”标志和表演中心舞台上的卷轴,都是由LED灯管所组成的。2.声光电的运用舞台的发展与舞台声音的发展是并存的。随着舞台的一系列变化,舞台声音的运用也融入了高新科技的成分。多媒体技术在舞台声音上的运用,使舞台的纵深空间大大增加,使舞台声音的层次也更加丰富了。舞台声音也成为舞台多媒体技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八声道可以营造出一个立体的空间声音场,坐在下面的观众可以清晰的听到雨水从沿着屋檐的铁皮雨管从左边流到右边,可以听到风从左边的树梢上吹过,听到右前方鸟儿的啼鸣。以往,这些感受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现在通过多声道的控制,完全可以给观众营造出极致的现场视听效果。同时舞台布光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内心和特定场景进行全方位的灯光设计。如:百老汇名剧《猫》运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梦幻般的舞美效果,其强烈的视听冲击力让观众真正置身于猫的世界。如从天而降的大鞋,巨型下水道口,猫通向天国的长廊,这些大型道具在全电子控制下制造出让人瞠目结舌的视觉效果。3.互动让舞台空间得到更大的扩展虚拟互动系统结合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图像技术,其核心技术是混合现实,混合现实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产生影像,提供给观众一个可以感观的虚拟客观世界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提前了虚拟现实与现实混合的后期制作时间,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现实环境和虚拟物品处在同一时空。实时混合现实技术是比较尖端的新技术,我们所研究的舞台多媒体艺术则必须是实时混合的。这有利于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相融。让人们在现实的世界中感受虚拟空间所存在的事物,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给观众带来的更强的感官感受。近年来戏剧界不断进行多媒体戏剧的尝试,在新的作品中采用大量的影像与互动媒体技术作为叙事的表现手段,将248影像与表演两个空间互相交错,演员可以与电脑制作出来的虚拟的角色在舞台上进行对话交流,甚至舞蹈,为观众制造出更多元的艺术体验。如:中国音乐剧《蝶》将先进的混合现实技术和动漫技术融入其中,在剧中加入全息影像技术,代替演员和L E D大屏幕动画出场的将是重生一般的全息虚拟造像,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效果都将事半功倍,让人赞不绝口。 三、未来舞台多媒体艺术的发展方向 1.更广阔的舞台空间目前,多媒体技术在舞台上的运用,还仅仅是在舞台背景上进行尝试。多媒体技术仍可以运用在舞台表演的其他方面。比如把舞台背景的场景扩展到观众席,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我们设想是否可以将观众席置于方形背景之中,让多媒体背景将在场观众包围,并且配合灯光和现场烟雾等舞台效果营造更为幻化虚拟的舞台空间旁观者,而是置身于舞台之中。如2007年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中北京选手张芯的歌曲节目《天下无双》。其背景为三个错落摆放的屏幕上显示的翠绿的竹林,加上绿色的朦胧灯光,虚无缥缈如同仙境。但是,为何不把观众也融入进这动人的场景中去呢?如果把观众席周围也摆放上大尺寸的显示屏,展现出竹林的场景,逼真的效果是否更能打动台下的观众?2.加强舞台的预示性多媒体技术应该可以用来模拟整场舞台表演,即导演可以在正式表演之前对整场演出,包括场景,灯光,特技效果,演员表演等进行全方位模拟(如三维模拟效果,更加真实)。多媒体模拟演出的演出效果有很强的预视性,可以在演员进场彩排之前看到舞台的大体效果,以及为安排演员所在位置提供参照等等。同时导演只需在模拟的多媒体影像中就能很好的掌握整个演出的时间,减少屡次彩排所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2008年春晚在播出前进行了5次彩排,导演在最后两次彩排的时候仍在调整时间。整整5次彩排花费人力物力难以想象。假设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舞台演出模拟上,那么导演对整场演出就能更好把握。 总结 多媒体艺术给舞台设计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使舞台设计形式等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产生,发展到今天的广泛运用,它的优越性让我们看到多媒体技术将成为今后舞台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它的优越性让我们看到今后舞台设计的多元化,可以说它给了设计者更大的设计空间去展现舞台的魅力。换个角度想,它同样加大了设计者的技术难度和能力要求,设计者不仅要掌握好传统的舞台布景设计,也要研究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表现形式。同样,在新兴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上,我们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要想多媒体技术在舞台发展上走得更远,仍需要不断的努力与研究。从舞台背景的运用延伸到其他领域,让多媒体技术融入舞台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 李兴国主编:《影视艺术与高科技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 [2] 陈玲著:《新媒体艺术史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3] 许鹏等著:《新媒体艺术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4] 陈念群编著:《数字媒体创意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在国外痤疮的研究进展论文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青春期的男女,其发病因素主要与内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及微生物感染有关。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许多学者运用现代医学实验研究的方法,对痤疮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兹就近些年中医药针对痤疮3个主要发病因素的实验研究情况做一概述。 1.单味中药抗痤疮丙酸杆菌的研究 黄畋等选用48种中药进行了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对痤疮丙酸杆菌高度敏感的中药有丹参、连翘、虎杖、黄柏、山豆根、大黄、黄连和茵陈蒿;中度敏感的中药有黄芩、龙胆、大青叶、金银花、地榆、百部、秦皮、椒目、当归、川芎、重楼、紫花地丁。其中15种属于清热药,3种属于活血药。可见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中药,其作用符合中医治疗痤疮的清热活血原则。 2.中药复方抗痤疮丙酸杆菌的研究 榻国维等用消痤灵酊(丹参、连翘、穿心莲、白芷、黄芪、甘草等)进行了体外的抑菌实验,结果证实对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张祓等报道金菊香煎剂(金银花、野菊花、黄芩、栀子、桑白皮、地骨皮、全瓜蒌、熟大黄、香附、益母草等10味药,浸泡30分钟,2煎,每次20分钟,2次滤液混匀,浓缩至200m1)原液分别稀释到75%,50%,25%,体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实验显示,药基平板厌氧菌培养均未见菌落生长。沈冬等用复方蛇草汤(白花蛇舌草、丹参、益母草、黄芩、龙胆、夏枯草、苍术、白蒺藜、连翘和生石膏)煎剂的75%,50%,25%和蒸馏水分别对培养基上来自痤疮患者皮损的痤疮丙酸杆菌的敏感实验表明,痤疮丙酸杆菌对100%的复方蛇草汤煎剂高度敏感,对75%,50%煎剂中度敏感,而对25%煎剂及蒸馏水不敏感。 3.中药对皮脂分泌影响的研究 周华等选用16种中药的乙醇提取物,外涂仓鼠耳以测定其对皮脂分泌的调节作用,结果鱼腥草、橘皮、人参分别能使皮脂减少20%,29%和30%。丹参酮是丹参的脂溶性有效成分,周展超等报道外用2.5%丹参酮治疗痤疮50例,8周后总皮损消退率为41.9%,对其中lO例患者做治疗前后的皮脂溢出率测定,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皮脂分泌率有明显下降(P

目录方法1:保持个人卫生1、每天洗两次脸:一次在晚上,一次在早晨例行流程。2、每次洗脸后进行保湿。3、一个星期进行去角质一次。4、切勿带妆睡觉。5、试着不用手触摸脸部。6、每个周末清洗你的枕头套。7、注意你的护发例程,特别是如果你是油性皮肤。8、远离直射的阳光。方法2:注意饮食和运动1、喝足够的水补充身体水分。2、吃得健康。3、远离制造问题的食物。4、避免过度饮酒和抽烟。5、做运动来减压及预防痤疮。6、想要减轻压力,请确保睡眠充足。方法3:使用痤疮产品1、使用过氧化苯甲酰。2、使用水杨酸。3、可考虑使用茶树油。4、如果问题变得严重,请向医生咨询。痤疮(亦称“寻常性痤疮” ),就是我们常说的粉刺或青春痘。尽管痤疮通常影响青少年的脸部和背部,但其实它可以在任何年龄、任何身体部位出现。一些引起痤疮的因素不能被改变,比如处于青春期,不过你可以采取行动消除和预防痤疮。通过消除引发痤疮的因素,你就能让自己有健康的皮肤,再也小脸见不得人。方法1:保持个人卫生1、每天洗两次脸:一次在晚上,一次在早晨例行流程。洗脸时,请用温水温和地清洗。热气将使毛孔张开,而且温水比冷水更适合洁净皮肤。确保你的水不太热,以免烧伤皮肤。虽然市面上有很多好的护肤品,但须确保你用的洁面乳适合你的皮肤类型(油性、干性、混合性或中性)。较干燥的皮肤需要不会使它完全失去油脂的洁面乳,而油性皮肤需要的是更强的配方。洗脸前先洗手。洗脸固然重要,但如果你的手本来就油腻肮脏,那又有什么用呢?先洗手才能够把脸洗得更清洁。切勿太过用力清洗或擦拭。有些人喜欢用毛巾洗脸,但用手是更温和的洗脸技巧。如果你开始长痘,用手洗脸或许是最好的方式。2、每次洗脸后进行保湿。滋润皮肤和清洁皮肤同样重要。你洗脸的时候洗去了油脂和水分,关键就在于:那些堵塞你毛孔的油脂不再让你长痘,但你的皮肤是一个器官,它需要水分。每次洗脸后进行保湿能帮助皮肤补充流失的水分。根据你的皮肤类型挑选不同的保湿霜:油性皮肤:选择凝胶型保湿霜。凝胶型保湿霜通常对油性皮肤比较好,因为它们提供了必要的水分却又不过度保湿。干性皮肤:选择乳霜型保湿霜。比起凝胶型保湿霜,乳霜型保湿霜含有的水分更重、更持久。医生通常会建议此类保湿霜予需要加重保湿工作的皮肤。3、一个星期进行去角质一次。去角质的意思是温和地把皮肤最外层(称为"表皮")去掉,以便清除死皮和疏通毛孔。看看一星期去角质一次是否能改善肤色。你可以买去角质商品或自制一个。无论你做什么,切勿过度去角质。一星期一次经已足够。4、切勿带妆睡觉。如果你化妆,让睡前卸妆成为你的习惯。卸妆确实很麻烦,但让化妆品保留在脸部可堵塞毛孔,引发痤疮。如果你知道自己把妆留在脸上的机会很大,并且不愿意经历洗脸这些麻烦事,你可考虑购买能洁净皮肤的湿纸巾,让你在必要时使用。5、试着不用手触摸脸部。双手是细菌的滋生地,因为我们使用它们碰触了那么多东西。万万不可用手摸脸以减少细菌传播。脸上的细菌越少,爆发青春痘的机会就越低。同样地,避免和长痘的兄弟姐妹共用日常用品,包括(但不限于)毛巾、化妆扫或工具、发带等。6、每个周末清洗你的枕头套。枕头套上的油脂能传播污垢、灰尘和死皮到你的脸上,引发痤疮。可考虑准备两对枕头套让你在周末更换,那么就无需每个星期都要进行清洗工作。7、注意你的护发例程,特别是如果你是油性皮肤。你护理头发的方式对痤疮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前额范围。头皮释放自然油脂以保持头发光泽。虽然油脂对头发有益,但头皮里外过多的油脂对皮肤十分危险。为此,请至少隔日洗一次头发。试着在健康的头发与健康的皮肤间保持良好的平衡。当心在头发上涂抹过多的产品。发胶、发用摩丝和定型剂能够进入皮肤的毛孔,造成堵塞,引发粉刺。选择性地在头发上涂抹产品,特别是如果你的前额长痘。8、远离直射的阳光。过度曝晒对皮肤有害。你可能已经知道这样会造成皮肤癌,但你是否知道这样也能使痤疮恶化?如果你外出或预料到将会长时间处于阳光下,请涂一些不会引起粉刺的防晒霜,以助阻挡有害的光线。"不会引起粉刺"的意思是该防晒霜不会堵塞毛孔。方法2:注意饮食和运动1、喝足够的水补充身体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可帮助你维持清爽的皮肤。虽然支持"水能帮助身体排毒"这项声明的支持科学论据有冲突,但大部分科学家赞同喝水对皮肤净有益,而非净中性或净负面。 你未必需要一天喝八杯水,只需喝足够的水补充在运动中流失的水分,并在口渴时喝水。2、吃得健康。在几十年未确定的论据后,医生开始了解饮食对你是否长痘以及其严重性的影响十分重要。吃富含蔬果、精瘦蛋白质、全麦和谷类、坚果种子类和健康脂肪(如欧米茄-3脂肪酸)的均衡饮食因能帮助身体对抗痤疮。同时均衡饮食让你更健康、更精力充沛。除了上述所列的食物,可试着得到足够的:维生素A。维生素帮助身体通过皮肤循环排出造成痤疮的蛋白质和油脂。可摄取3毫克的维生素A补充品或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包括鱼肝油、鲑鱼、胡萝卜、菠菜和花椰菜。锌。一些证据表示长痤疮的人体内没有足够的锌。科学家认为锌让皮肤环境不适合引起痤疮的细菌居住。高锌食物包括火鸡、小麦胚芽、牡蛎、南瓜子和花生。欧米茄-3脂肪酸。欧米茄-3脂肪酸促进健康细胞更新并减少发炎。欧米茄-3脂肪酸的食物例子包括亚麻籽、鲑鱼、葵花籽和杏仁。3、远离制造问题的食物。科学家相信含糖量高的食物与寻常性痤疮有关,比如巧克力、薯条和比萨等。除了含糖量高的食物,牛奶可能也是引发痤疮的罪魁祸首,医生们发生:牛奶和其它乳制品充满了激素(睾酮或雄激素),这些激素可提高胰岛素水平,一如糖和淀粉类食物(高血糖含量)那样。科学家目前正在解开乳制品和痤疮的真正关系。如果你担心痤疮问题,也无需完全把乳制品排除在饮食外,只需小心勿过度摄取乳制品。4、避免过度饮酒和抽烟。这些刺激物对肤色不好。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显示烟草和酒精与痤疮有关联。这也难怪,毕竟抽烟喝酒本来就对健康不好。如果你是经常抽烟喝酒并担心痤疮问题,如果你认真地想要提高整体健康状况,可考虑戒除这些习惯。5、做运动来减压及预防痤疮。运动对预防痤疮真的很有用,因为它能降低你身体承受的压力。不幸的是,无论是孩童或成人,压力都是引起痤疮的重要原因。因此,只要你能用任何方法减轻生活压力,对皮肤而言就是一场"胜利"。运动是这些方法之一。6、想要减轻压力,请确保睡眠充足。研究显示睡眠不足严重增加一个人所经历的压力,有时候睡眠每缺少一小时,压力甚至能增加高达15% 。 如果你小于18岁,尝试每天睡9到10小时;如果你是成年人,那就尽量每天睡7到8个小时。方法3:使用痤疮产品1、使用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用于杀死造成痤疮的细菌。过氧化苯甲酰有不同的浓度,但研究显示浓度的过氧化苯甲酰和5至10%浓度效果相同,对皮肤的刺激却更小。 此外过氧化苯甲酰也帮助去除皮肤表层的死皮,让皮肤更明亮、更有活力。2、使用水杨酸。一如过氧化苯甲酰,水杨酸能杀死造成粉刺生长的细菌。它也使皮肤细胞更快脱落,促进新皮肤的成长。临睡前在你洗脸后把少许水杨酸涂在受影响的皮肤上。3、可考虑使用茶树油。尽管茶树油并非专门包装来对抗痤疮,然而它还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家庭疗法。茶树油的消炎属性可使青春痘的红肿变得不那么明显。在一项研究中,茶树油被证实在减轻痤疮病人的发炎问题上与过氧化苯甲酰同样有效。由于茶树油非常强烈,先用少许水把它稀释才使用棉签或其它类型工具把它涂在皮肤上。太多的茶树油可刺激皮肤。4、如果问题变得严重,请向医生咨询。皮肤科医生经过训练,可诊断和治疗皮肤疾病。医生可能建议含有磷酸克林霉素或过氧化苯甲酰的处方,两者均是非常受欢迎的痤疮抑制剂。处方药物的效力通常比你购买的非处方药物更强。小提示确保自己护理皮肤,切勿偷懒。尽量维持平躺的睡姿以避免脸部和枕头接触。如果你在脸上化妆或涂防晒霜,确保临睡前把脸洗干净,否则化妆品将有更多时间渗透你的皮肤。满脸是汗时请经常洗脸。皮肤上的油脂可引起更多青春痘爆发,压力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把蜂蜜和橙汁或柠檬汁混合,然后涂在皮肤上有助于减少痤疮疤痕,并自然地疏通毛孔。如果痤疮只长在脸上的其中一边,可能是你的手机或枕头问题,因此请确保定期清洗手机或枕头。有时候最好的解决方法是自然护理,像是使用天然产品。洗脸后用棉签把金缕梅抹在脸上能有所帮助。用汤匙的背面把蜂蜜涂抹在脸上,然后用汤匙轻轻地在脸上按压并剖落蜂蜜,之后再洗脸(在洗澡前进行,这样你可以在弄湿身体后洗澡),你的皮肤将会变得干净柔软(蜂蜜去除脸上污垢和死皮)。如果你抽烟,请戒烟。因为香烟里的尼古丁和皮肤爆发的痤疮有关联。戒烟吧,你会发现自己的皮肤越来越光滑。每天配水服用车前草一或两次净化结肠。这是为身体排毒的另一好方法。车前草可在大部分的药房购得。尝试这个疗程:每天温和洗脸两次,涂上大量过氧化苯甲酰,然后使用不会引起粉刺的保湿霜(使用药制产品前请先咨询医生或专家)。如果所有方法都失败,你的问题很严重,可考虑使用异维A酸(或称罗可坦(口服A酸))去除痤疮的根源,在很多情况下可彻底根治痤疮。但是此药物有很多副作用,其中一些还可能很严重。做美容护理。美容能帮助洁净皮肤,做美容的人也许能摆脱皮肤问题,也可能不。咨询皮肤科医生,比起你自行解决问题,皮肤科医生能做得更好。警告切忌用手挤粉刺,因为这样可能留下疤痕。在没有青春痘的情况下方可用磨砂膏。轻轻擦洗,避免过度擦洗或太过用力。过氧化苯甲酰对衣服和头发有漂白作用。它也可能增加皮肤对阳光的敏感度,因此你可能发现自己被阳光烧伤的速度更快了。乳霜和乳液或会堵塞毛孔。切勿未洗手就碰触脸部,因为这可能增加脸部细菌,提高长粉刺的风险。除了非常温和的清洗,任何东西实际上均有可能损害皮肤或使皮肤过于干燥,使现有痤疮恶化,甚至是引起新的痤疮。切勿在未咨询医学专家的情况下对饮食或护肤例程作出任何巨大的改变,某些激素可引起痤疮突发。

这个基本打成共识了

螺旋藻在国外的研究进展论文

螺旋藻是一种微藻,由于其高营养价值和假定的健康效益,已经被食用了几个世纪。如今,流行的生活方式人士都把螺旋藻视为一种秘密的、有效的“超级食物”和一种“来自海洋的奇迹”,

“螺旋藻”听起来比“池塘浮渣”好多了,但这正是流行的补充剂真正的意义——一种在亚热带气候的海洋和咸水湖中自然生长的蓝绿藻。阿兹台克人在墨西哥中部的德克斯科湖收获了螺旋藻,它仍然从非洲中西部的乍得湖收获并变成干蛋糕。“KDSPE”“KDSPs”螺旋藻曾经被归类为一种植物,因为它富含植物色素和光合作用能力。根据发表在《心血管治疗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其遗传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性的新认识促使科学家将其转移到细菌界和蓝藻门。最初被归为节螺旋体属,后来又归为螺旋藻属。根据这项研究的作者,有三种螺旋藻、螺旋藻和螺旋藻具有高营养和潜在的治疗价值。“KDSPE”“KDSPs”螺旋藻在微螺旋中生长,它们倾向于粘在一起,使它容易收获。它有强烈的蓝绿色,但味道相对温和。除了补充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允许制造商在口香糖、糖果和其他包装食品中使用螺旋藻作为色素添加剂。

许多人提倡螺旋藻作为一种治疗一系列新陈代谢和心脏健康问题的药物,包括减肥,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称,糖尿病和高胆固醇。人们还可以推荐螺旋藻作为各种精神和情绪障碍的辅助手段,包括焦虑、压力、抑郁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据说,“KDSPE”“KDSPs”螺旋藻有助于治疗包括月经前期症状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Lou Gehrig氏病)在内的一系列折衷性健康问题。据国家卫生研究所称。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究,锌和螺旋藻的结合可能有助于人体清除饮用水中砷含量异常高的人群。

然而,营养与营养学学会发言人、营养检查负责人Heather Mangieri说,一个人必须全天服用螺旋藻补充剂,才能接近每天所含营养素的推荐量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这并不是超级食品补充剂的唯一问题。

“有很多食物,是的,它们含有很多营养素,但我们不一定知道它们的生物利用度,所以我们不知道你实际摄入了多少营养素,Mangieri说,

的生物利用度描述了你吞下的营养物质实际上有多少被身体利用。在某些情况下,同时吃两种不同的食物会比单独吃的人更好地帮助身体吸收营养。曼吉里举例说,如果你和西红柿一起吃油,西红柿中的亮氨酸会更好地被身体吸收。科学家仍在研究人体内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双重食物,以及营养素如何帮助预防疾病。

作为注册营养师,我强烈建议人们从健康饮食的食物中获取营养素,因为营养素协同工作,从而提高生物利用率,曼盖里说:

鉴于其营养状况很高,科学家们研究营养不良的螺旋藻已经显示出兴趣。根据《国际医学研究杂志》(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2017年发表的一篇评论,

其中一篇研究报告称,有几项研究关注了在营养不良人群中补充营养不良的影响,包括贫困率高的发展中国家贫血的孕妇和儿童,2016年发表在《妇幼营养》杂志上,涉及来自加沙的87名5岁以下营养不良和贫血儿童。研究人员给一半的孩子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一半服用螺旋藻补充剂,为期三个月。接受螺旋藻治疗的儿童比接受常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的儿童在体重和身高增加、铁蛋白和铁水平以及血红蛋白体积方面有显著的改善。作者指出,这项研究规模较小,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营养学杂志》(Nutrition Journal)2015年发表的一项长达一年的研究

在喀麦隆近200名营养不良的艾滋病病毒阳性患者中观察了螺旋藻补充剂的效果,结果同样呈阳性。参与者主要是女性,接受标准护理、均衡饮食和螺旋藻补充剂,或标准护理和均衡饮食(不含补充剂)。在接受螺旋藻治疗的受试者中,由于艾滋病毒而大大减少的免疫系统细胞增加,血红蛋白水平也增加。

在2016年,印度卡纳塔克邦 *** 与日本制药业能源公司(JSW Energy)联合制定了一项全州范围的计划,为营养不良的儿童提供螺旋藻补充剂,根据印度企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网络。JSW网站报道,在儿童、孕妇和哺乳期的母亲中营养不良病例减少了46%,科学研究正在进行中,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计划的效果。“KDSPE”“KDSPs”“KDSPE”螺旋藻作为抗氧化剂“KDSPs”抗氧化剂是有助于对抗细胞和DNA损伤的化合物。对癌症,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病。人体制造了一些抗氧化剂,其他食物也存在于食物中。根据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尽管服用额外抗氧化剂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但广泛的研究并未表明服用抗氧化剂补充物会降低癌症风险。据《糖尿病评论》发表的2011篇文章“服用抗氧化补充剂可能不会有助于糖尿病等疾病”,“KDSPE”“KDSPs”虽然抗氧化补充剂未能在研究中延缓疾病的发生,但可能是“临床研究中的缺乏益处可以通过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说法,被测试的抗氧化剂被用作纯净化学物质,而不是食物中含有抗氧化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复杂混合物,因为螺旋藻被认为是一种食物,螺旋藻的抗氧化作用对螺旋藻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印度喀拉拉邦87人定期咀嚼帕恩烟草进行了补充。Paan是由槟榔树的叶子和各种香料制成的,通常在饭后和婚礼、招待会等仪式后咀嚼。帕恩咀嚼烟草的人患口腔癌的风险增加,称为口腔白斑。在一年的时间里,45%每天服用螺旋藻补充剂的烟草使用者看到病变完全消退。在安慰剂组中,只有7%的人在同一时期肿瘤完全消退在《营养与癌症》杂志上发表的1995篇摘要:“KDSPE”“KDSPs”抗氧化剂可以帮助运动员从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中恢复,这有助于肌肉疲劳——螺旋藻碰巧含有几种具有抗氧化特性的化合物,包括酚类化合物、藻蓝蛋白。根据2010年发表在《运动与锻炼医学与科学》上的一项研究,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研究人员调查了9名男性休闲跑步者在4周内螺旋藻可能的运动益处。他们发现跑步者在服用螺旋藻后的运动表现和抗氧化剂水平比没有服用补充剂或服用安慰剂时更大。虽然这些初步的发现是有希望的,但是他们太小,不能得出螺旋藻对运动疲劳的影响的结论,根据研究的作者,

一些研究螺旋藻对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或降血脂作用)的影响,发现螺旋藻是有益的。然而,大多数研究这些影响的人体试验仅限于不到100人的研究,许多人没有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

2008年的一项研究测试了螺旋藻对78名60岁和87岁的成年人的降脂作用。志愿者每天服用8克螺旋藻补充剂或安慰剂,持续16周。根据发表在《营养与代谢年鉴》上的摘要,研究结束时,接受治疗者的胆固醇显著降低。另一项针对52名年龄在37岁到61岁之间的成年人的研究

检查了螺旋藻对最近发现的高胆固醇人群的影响。研究参与者每天服用1克螺旋藻补充剂,持续12周,并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提供空腹血液样本。实验结束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潜在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平均水平下降。然而,根据2013年7月发表在《食品与农业科学》杂志上的论文,血压、体重和体重指数读数没有改变。

医生现在认识到心脏病不仅是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紊乱,而且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根据2010年7月发表在《心血管治疗学》杂志上的螺旋藻降血脂作用的评论。螺旋藻可以通过抗氧化性来帮助管理和预防心脏病,但是需要更多的研究。据NIH报道,目前正在进行的螺旋藻“KDSPs”医学研究的“螺旋藻”对螺旋藻病毒感染、肿胀、伤口愈合和免疫系统的影响。初步研究表明,螺旋藻治疗眼睑痉挛是有效的,而眼睑痉挛是一种慢性抽搐。“KDSPE”“KDSPs”没有足够的证据来确定螺旋藻补充剂是否有助于消化或减轻体重,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确定螺旋藻是否治疗记忆问题、焦虑或抑郁。据国家卫生研究所称。研究还没有证明螺旋藻对能量水平和慢性疲劳有任何影响。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称,研究尚未表明螺旋藻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或经前综合症(PMS)是否有显著影响。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应避免食用螺旋藻,因为这类药物缺乏安全性研究。据国家卫生研究所称,患有苯丙酮尿症的人也应该避免使用螺旋藻,因为它可能会加重他们的病情。由于没有足够的研究来确定螺旋藻的安全剂量范围,因此最好咨询医生并遵循所有补充剂的说明以避免不安全的剂量。

Jessie Szalay的附加报告,生命科学贡献者。

附加资源

1 螺旋藻的药物鉴别及营养价值 螺旋藻的特性 螺旋藻藻体呈丝状螺旋形,极易与其他微藻区分开来。一般为多细胞、呈圆柱形。藻体由于藻红素和藻蓝素的含量不同而呈不同颜色,如蓝绿色、黄绿色、紫红色等。成品呈均匀墨绿色,手感细腻润滑,闻起来腥香、尝起来腥甜,无异味。 螺旋藻的营养价值 螺旋藻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其中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RDA值(人体需要量)极其相似,分别为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另外,螺旋藻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色素、脂肪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B12是现在已知的所有生物中含量最高的一种[2];含有铁、锌、钙、镁、钾、钠、硒等微量元素,而对人体有害的铅、汞、砷含量极低,适于长期服用[1]。由于其细胞壁结构的特殊性,它容易被人体吸收消化,消化率达86%,堪称最佳天然绿色保健食品。 2 螺旋藻的药理作用 增强免疫力作用 螺旋藻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3],促进淋巴细胞的转换,增加淋巴细胞的数目,增强其活性。能增加胸腺和脾脏重量。螺旋藻能促进血清蛋白合成,提高血清溶血素的含量。螺旋藻多糖能解除由免疫抑制剂引起的动物胸腺、脾脏萎缩,T淋巴细胞减少和血清蛋白溶血素降低等症状。藻蓝蛋白可提高患癌症动物的存活率。 抗癌、防癌作用和癌症的辅助治疗 螺旋藻多糖和藻胆蛋白能抑制癌细胞,增强激光对癌细胞的杀伤力[4]。其抗癌作用是通过提高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和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而间接实现的,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或抑制并不起主要作用[5]。螺旋藻是含β 胡萝卜素最丰富的天然食品,β 胡萝卜素用于治疗动物口腔癌变肿瘤,可使其数量和大小减少或完全消失。另外,螺旋藻对身体虚弱的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其特点是:维持放疗、化疗过程中白细胞及红细胞、血小板、血色素水平的稳定;改善放疗、化疗引起的临床不良反应;均衡补充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有效缓解射线对骨髓细胞增殖的毒性抑制作用;有效减轻化学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降血脂作用 螺旋藻内所含的螺旋藻多糖和γ 亚麻酸,均具有调节人体血脂的功能,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抑制中性脂肪值上升,因此适用于高血脂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的辅助治疗。 抗氧化、抗疲劳作用 螺旋藻多糖能降低心、肝、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全血、肝脏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提高红细胞和脑组织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螺旋藻还能增强血清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降低运动后血乳酸值,延长负重游泳时间。 抗诱变、抗辐射作用 螺旋藻能减少特异性肠致癌物1,2 二甲肼引起的小鼠和大鼠肠癌前期病变和变性隐窝灶的数量。螺旋藻多糖能增加辐射引起的DNA损伤的切除修复活性和程序外DNA合成,加快损伤DNA的切除反应。 抗胃溃疡、抗疮疡作用 螺旋藻能较强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加速疮疡的愈合。 抗过敏、抑制血栓形成作用 螺旋藻多糖具有抗被动皮肤过敏及过敏性休克等作用。可提高肝素辅助因子Ⅱ的抗凝血活性,诱导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的产生,减少血栓形成。 毒副作用 螺旋藻营养胶囊灌胃给药8 g/kg×7 d,未发现小鼠死亡,其呼吸均匀,大小便及分泌情况正常,此剂量为成人推荐剂量的333倍。大鼠在慢性毒性实验期间其形态、体重、病理切片检查均正常,生长发育良好。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给小白鼠最大耐受量的药液后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6]。 3 螺旋藻的保健作用 保健作用的动物实验 建造健康的乳酸杆菌群,肠内健康的乳酸杆菌为人类带来了3个好处:消化吸收更好,免受传染,增强免疫系统活力。喂饲螺旋藻的老鼠,体内乳酸杆菌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3倍。在老鼠饮食中加5%的螺旋藻,饲喂100 d,结果为:盲肠的重量增加了13%,乳酸杆菌增加327%;盲肠内维生素B1增加43%。螺旋藻没提供这额外的维生素B1,而是改善了整个维生素B1的吸收。试验表明:食用螺旋藻可使人体内的乳酸杆菌增多,并使人体从整个饮食中吸收维生素B1和其他维生素的效率提高。 提高铁的生物有效性和调理贫血症 由于螺旋藻以含铁量高著称,10 g干粉相当于450 g菠菜或320 g小牛肝所含的铁量,因此与一般补铁物质 硫酸铁对比,喂食螺旋藻的老鼠铁的吸收量比喂硫酸铁高60%,这表明螺旋藻中的铁有效性更高,可用来预防或治疗急、慢性或恶性贫血。 有清除体内毒素和清洁直肠的功效 由于现代低纤维饮食,废物可在直肠内堆积,不再移动,这些废物可能导致便秘,使消化能力变弱,营养吸收不佳,从而导致直肠癌出现。这些随着年龄增加,现在许多老龄人的状况证明了这点,而酵母和螺旋藻对直肠癌形成良好的预防作用。 螺旋藻的美容作用 螺旋藻所含的大量叶绿素、β 胡萝卜素、γ 亚麻酸和多种维生素,可抑制细菌生长,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细胞活力,调节脂肪代谢,促进脂肪代谢障碍所致的有毒物质通过皮肤排泄,并有排除体内毒素和清除肠毒素等作用。螺旋藻还能有效地纠正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因此,螺旋藻可减轻皮肤黄褐斑、痤疮、老年斑,促进头发生长,并能防止毛囊角化,皮肤干燥,使皮肤保持弹性,光泽和红润。 理想的健美食品和减肥食品 螺旋藻是高蛋白、低热量的全营养食品,含丰富的植物蛋白质、维生素、叶绿素、β 胡萝卜素、γ 亚麻酸等均衡营养物质,可调节脂肪代谢。螺旋藻富含铁,具有高营养、低热量、低脂肪等性能。因此,在健美、减肥过程中不会发生缺铁造成的贫血现象,又因其所含丰富的蛋白质易被吸收,含脂肪量极少,因而产生的热量也少,故可达到健身、减肥的目的。 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的保健食品 螺旋藻所含营养成分丰富而均衡,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特别适合于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并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减轻妇女经前综合征,长期服用还能延缓老年人的衰老过程。 运动员的最佳营养食品 螺旋藻属碱性食品,对保持人体血液正常呈弱碱性,消除疲劳有特效,对提高运动员的耐力、爆发力、促进运动员机能有明显的效果。因此美国、墨西哥、中国等国家已指定它作为运动员的必用或专用营养品。 4 讨论 螺旋藻以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多方面的医疗保健作用,得到世界各国广泛认可,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人类21世纪的最佳保健品”。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果能合理利用螺旋藻的医疗保健作用造福于人民,必将对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螺旋藻的特性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韦文珍 孔蜀祥 螺旋藻俗称蓝藻.是一种嗜热性蓝色光合自养赦细藻类。原产于非洲和中美洲,于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生长.尤其是干旱的热带地区,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5—37"C。自60年代以来, 全球范围内对螺旋藻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螺旋藻在食品、医药和保健美 容方面有着极大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价值。 一 、 螺旋藻的组成及性能 · 天然螺旋藻是丝状螺旋形多细胞体。长大约200—300 m宽5—10 l是一种原棱生物。 它的营养成份丰富而且均衡。其蛋白质含量高达 60%以上,甚至超过了鸡肉和牛肉等动物蛋 白.与其他藻类相比,螺旋藻的显著特点是蛋白质含量很高.形成细胞壁结构的纤维素却很少, 这一点是其他藻类和植物无法相比的。而且螺旋藻的氨基酸组成十分理想,与联合国粮农组 织公布的人类食品最佳氨基酸组成的标准基本一致。此外,螺旋藻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物、矿物 质和类脂化合物。所有这些成份,都是人体皮肤和毛发所需要的。 在护肤品中加入一定量的螺旋藻能明显提高皮肤的光泽和弹性.改善皮肤的手感,使皮肤 柔软简湿润;并具有防晒增自和抗皱的功效。同时,对皮肤皲裂,脂溢性皮炎单纯性糠疹及皮 肤燥痒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将螺旋藻舔加于护发品中.可明显改善头发的感觉,增加头发的 光泽和粗壮度,并使头发易于梳理。以下功效性试验充分证明了螺旋藻的优异性能。 =、螺旋藻对皮肤、头发护理作用的功效试验 1、营养性功效试验 根据喂鼠试验.螺旋藻的消化率(1D)是 95.5%±1.3%.生物学价值(Bv)为 68.0%±1. 6%.蛋白质净利用事(Mv)为52.7%±1.7%.这证明螺旋藻的生物体消化利用率是相当高 的。另外,螺旋藻中赖氨酸的含量也很高.其可利用的部分高达 85%以上。所以将螺旋藻经 过加工处理,添加于护肤护发品中,其营养性是肯定的,它可有效地披皮肤和毛发吸收并同化, 参与体内酶的活动.为皮肤和毛发代谢提供必需的营养成份。 2、小鼠背伤愈合试验 选取健康的小鼠若干,将其分为两组,对其背部进行局部脱毛并施以刀伤。一组涂以添加 5%螺旋藻的护肤化妆品,一组涂以未加螺旋藻的护肤化妆品作空白对比试验,在同样条件下. 其状况和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见表 1。 表1 小鼠背部刀伤意台情况对照表0 样品 小鼠精神状况 是否发炎症 结痴期 愈合期 愈合状况 含螺旋藻 较好,有轻微苦闷状 无 1天 1天 平复,略有疤痕 】 空白 一般,有一定苦闷状 轻微发炎 超过 l天 2l天 平复.有轻微疤痕 — — 49 ——表1说明小鼠背部的伤I:1涂以添加含螺旋藻的护肤化妆品后,其愈合状况、愈合期、结痴 期及小鼠的精神状况均比那些没有涂抹含螺旋藻护肤品,而让其自然结痂、愈合的效果好。因 此.将螺旋藻加入护肤品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皮肤病变发炎。 3、头发吸收比较试验 将一束新鲜健康的头发.去掉发梢和发根,经净化处理后,均匀分成4份,分别将其浸在总 浓度为3.0%的①螺旋藻蛋白水解液;②丝蛋白水解液;③大豆蛋白水解液 ④动物蛋白水解 液中。10分钟后捞出.浸于0.296的中性肥皂水中洗涤 1分钟,以清水冲净沥干水份.烘干到 恒重,分别计算其增重率,结果见表2。 表2 头发吸收率比较试验0 样品 螺旋藻水解液 丝蛋白水解液 大豆蛋白水解液 动物蛋白水解液 重W1 1 2642 1 1453 1.34 0 9954 量12 1 . 3216 1.1918 1.3968 1.0341 增重AW 0.05l1 0.O465 0.O506 0.0387 增重率 Aw/wl 4 04% 4.06% 3.67% 3.89% 表2结果表明,螺旋藻易于被毛发吸收.在相同浓度下.人的头发对螺旋藻的吸收率远远 超过大豆蛋白和动物蛋白,几乎与丝蛋白一致。所以螺旋藻对人体的皮肤和毛发来说是一种 优异的营养性添加剂。 4、皮肤护理分项效果试验 按完全相同的基本配方和工艺分别制成两份O/w型护肤膏体,向其中一份加入5%的螺 旋藻.另一份不加做空白对照,用双盲法试测其对皮肤护理的各项指标,结果见表3。 表3 皮肤日常护理分项效果0 分 项 效 果 样品 计量 口 光泽 湿润 弹性 柔软 抗皱 保湿 美白 防晒 效果 N 93 92 92 91 61 86 78 82 94 加螺M 94 94 94 94 94 94 94 94 94 旋藻 A% 98.94 97.87 96.81 96.81 64 89 91.49 82.98 87.23 100 空N 33 31 38 39 15 29 15 26 40 白M 47 41 47 47 47 47 47 47 47 对 照A% 70 . 21 65.96 80.25 82 98 31.91 61.70 31.91 55.32 ’85.11 表3结果说明在护肤品中加入一定量的螺旋藻,能明显提高皮肤的光泽和弹性,使皮肤柔 软湿润。并具有保湿美白、抗皱及防晒功效。 5、头发护理分项效果试验 按完全相同的基本配方和工艺分别制成 O,w型护发乳液两份,一份添加5%的螺旋藻, 另一份不加做空白对照.用双盲法测定其对头发护理的各项指标.结果见表4。 一 50 — 表4 头发护理分项效果0 分 项 效 果 计 样品 光 变粗 变 黑 梳理 去头 防分 量 弹性 柔软 泽 感 感 感 屑 叉 加螺0 45 47 48 44 40 46 48 45 P 49 49 49 49 49 49 49 49 旋藻 B% 91.84 95.92 97.96 89.80 81.63 93.58 89.80 91.84 0 17 16 12 9 l0 l6 15 15 空白 P 21 21 2l 2l 21 21 21 21 对照 B% 80.91 76.19 80.99 42.80 47.62 76.19 71.43 71.43 表4结果表明:护发品中添加螺旋藻,可增加头发的光泽,粗壮度、使头发柔软、有弹性易 于梳理。 6、黑色素抑制试验 分别在蚕血稀溶液中加入蒸馏水,2%,4%,5%.6%,8%的螺旋藻水解液.测定其黑色素 生成的抑制率(以蒸馏水的抑制率为0),结果见表5。 表5 黑色素抑制率试验0 样品l蒸馏水l 2% { 4% l 5% 6% 8% 抑制率 1 0 l 54 l 66 l 71 73 76 表5结果说明:螺旋藻具有抑制黑色亲生成的性能,添加于护肤品中.具有美白性能。 7、防紫外线试验 以同样的基本配方和工艺制成 o/w型乳化膏体两份,一份加入 5%的螺旋藻.另一份不 加做空白对照,分别测定其 E值.其结果加螺旋藻的样品 E值为15.对照空白样品的 E 值为12。,说明螺旋藻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效果,若添加于护肤品中,可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 伤害,具有防晒功效。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螺旋藻在护肤护发中的作用十分显著;能明显改善皮肤。头发的原有效 果,达到异想不到的目的。 三、螺旋藻的应用展望 天然螺旋藻作为一种新型的营养源.自其被发现以来,全球范围内对它的研究一直没有停 止。我国的螺旋藻产业始于80年代末,于90年代初得到较大的发展,国家科委一直十分重视 螺旋藻及其系列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目前,我国已有三十多个螺旋藻养殖基地,广逻分布于广 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湖北等地。年总产量达500吨以上.已成为世界上螺旋藻的生产大 国。长期以来,螺旋藻的开发和应用主要集中在食品,保健品和医药方面,但近年来螺旋藻在 日化行业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从螺旋藻中提取有效的护肤成份,护发成份及 化妆品色素的技术正在趋于成熟,以天然螺旋藻作为主要功能添加剂的护肤护发品已开始进 入化妆品市场.并逐渐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注释: ①②@④⑤⑥数据均出自张许昌,“天然螺旋藻的性能研完”,(日用化学工业)1997、4 (第一作者:讲师 兵团教院/石大师院) 一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谈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综述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多媒体技术;教育教学 论文摘要:多媒体技术因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并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针对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形式、原则、不足等做了深入研究,重点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应用原则,并提出了在具体应用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也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给人类的生产、工作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这种一体化的效果,使其更适合应用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 一、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概述 多媒体(Multimedia)是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成分的组合。如在影视动画中,我们可以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看到精致如真的图片、欣赏引人入胜的活动画面等。 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通过计算机设备的数字化采集、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以单独或合成的形态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后,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评价等形成了极大的冲击。目前,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广泛深入到教育领域。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形式 (1)演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教学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多媒体技术主要用于教学内容的演示。在一机多人的多媒体教室里,教师通过多媒体和电子投影仪等设备的结合,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图片、活动图像或自制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知识的有效传播。 (2)交互式教学。由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情境的创设和保持,界面友好、形象直观,而且还按照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提供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学生可以立即得到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从而调整学习方法或学习程序。这种交互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因此,学生既可以通过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结合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协作式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具有共同的特点——双向的交互式学习。 (3)多媒体模拟教学。多媒体模拟教学经常用于抽象的教学过程中。模拟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结合,用来模拟、仿真或再现一些实际中不存在或难以体验的事物。例如,在医学专业人体解剖的课程上,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教学过程进行学习,以达到声、形并茂的效果。但在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方面,由于学科特点,这种模拟教学方式很少用到。 (4)现代远程教学。现代远程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视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将课程教学实时或非实时地传送到校园外而开展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多媒体技术综合利用文本、声音、图像等,取代了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旧传统,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遵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丰富的表达方式突出学科重点,发挥学科所长,使学习者在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 2.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使用时就应充分遵循教学规律,使之发挥其强大的功能。 (1)适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要确立最佳的切入点,把握最佳时机。当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释抽象的疑难问题、传递一定的情感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学习。如上课开始,学生情绪尚未稳定时;课堂中,学生对有些知识感到枯燥时;课将结束时,学生开始疲劳,利用多媒体,适时地增加适当、适量的多媒体信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集中注意力。 (2)适当。适当即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适当,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表现得适当。首先,教师要明确,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通过多媒体形式来实现,如简单易懂的.概念、原理。其次,多媒体技术虽然能将图像、文字、声音和视频并用以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但教师能否把教材的内容通过多媒体适当地表现出来,这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积累经验。 (3)适度。做任何事都要辩证地分析,而且要有一个“度”,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一堂课,如果多媒体表现形式用得过多,时间过长反而会产生负效应。如在一节课中,投影、录像、录音、电影等纷纷登场,教师虽然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却眼花 缭 乱。这不仅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冲散了教学重点,降低了教学效率。学生在课后回忆教学内容时,除了精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实在的教学内容大概没有记住多少。所以,把握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度”也非常重要。 三、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尽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提供了诸多方便,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过分依赖多媒体、使用不当、设计不合理、过分重视形式等,因此特针对此不足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首先,学校要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思想培养,让教师掌握现代教育媒体的功能和教学理论,并有机地将多媒体技术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其次,学校应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再次,学校还应充分发挥教育技术人员的作用,使其与专业教师一起研制开发适合教学特点的资料和软件。最后,学校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合理的多媒体与课堂教学评估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讲课的水平进行全面评价。 2.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教师主导性,增强教学双方的交流。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节课上得是好是坏,关键并不在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多少而在于教师,因为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与设计者,而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则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辅助手段,所以,恰当地将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不仅不会削弱教师的职能,反而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具有驾驭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能力。 3.合理设计多媒体课件。课件制作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往往比较零散,教师需要对文本、图像、音像等多媒体资源进行合理组合设计,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系统。课件的制作要从一般的演示型转变为交互型,如软件中的教师提问、电子举手等设计,尽可能多地设计高质量的习题及多种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即时改变题设的条件,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理论概念和方法,提高教学双方的互动型。 4.合理选择、使用多媒体。不是任何教学环节都能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的,电不是多媒体技术用得越多越好。一切要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适当选择、合理使用课件,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旅游专业的旅游美学课的教学一般要涉及大量的资料和实例,这时采用投影、录像带等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起到生动活泼、信息量大的教学效果。但是对于美术设计等艺术专业课,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教师需要亲自演示给学生看,并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练,这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就不合适了。 5.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职业岗位不断更新,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不应该培养人们终身固守在一个岗位上,而应该培养青年和成人在岗位上不断流动的可能性以及继续学习和接受培训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的优势,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交互学习等特点,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自觉要求学习。 多媒体技术必将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教学形式、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产生根本性的变革,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提高,也定将使教育教学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傅德荣,多媒体技术及其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学农,多媒体课堂教学原则与方法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3). [3]莫筱梅,对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2. [4]饶雨泰,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农业教育出版社,2002.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浅析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势及创新模式论文

摘要: 多媒体作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有效辅助工具将教学内容以共享的形式展现在整现代教学面前。在网络环境下, 多媒体用技术应用在教学领域的优势更加明显。本文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分析, 以前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研究, 试图寻找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现代教学的创新模式, 那现在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 应用; 模式; 创新;

一、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的优势分析

(一) 鲜明的集成性特点有益于教学开展

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 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 保障学生能够在学习简单易懂的模式, 进行复杂性的学习。多媒体教学, 嗯, 以图文形式, 展现出, 所学内容, 简单直接, 可以有效的将学生带入设定好的情境当中, 确保在这样的情境当中, 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而同时学生更能够直接参与到情境当中, 有效地掌握课堂的主动权, 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多媒体教学的集成性特点可以使网络与现代教学相联结扩充现在教学中教材中的只是内容, 完成对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品质。

(二) 资源多样形式共享的特点有益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多媒体教学是依托以网络信息资源,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多媒体教学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 可以将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在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 利于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以达到互相促进, 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可以说多媒体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更有益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多媒体教学技术为教学创新开辟道路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技术, 为我国教育教育学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 现在在线教学发展的基础。多媒体教学, 以一种学生喜爱的方式入手, 借助网络资源和电子产品, 给学生展示一个不一样的课堂。多媒体的教学的重点是将学生的注意力, 集中在课堂上。多媒体教学是新式创新教学的开端。学生对于网络教学产生兴趣, 首先是, 这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产生了兴趣, 然后才将注意力的重点, 集中到课堂上。多媒体教学的全面落实, 使学生能够进入了更加愿意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 并且在这一模式中, 集中注意力和想象力, 能够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发展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拓宽了, 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发展。因此, 多媒体教学技术依托新的形势和新形势发展的基础你教学改革开辟新的.道路。

三、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改革上的创新

(一) 多媒体设计促进教学改革创新

多媒体教学设计是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模式重要方面。多媒体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而且, 有助于教学直接化呈现。在不浪费教学资源的情况下, 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情境环境。这样哦, 多媒体教学是更符合教学改革发展要求的。多媒体教学更注重于教学内容的设定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而且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师经验相结合, 实现个性化教育。多媒体教学的引入, 不仅改变了教学模式, 而且改变了课程内容, 更实现啦, 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手段的探索。多媒体教学只是教育教学中的辅助教学模式, 还是要以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为主, 二者互相融合以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因此, 可以说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模式, 而是创新方法的模式, 是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是提升学生效率的模式。

(二) 多媒体结构形式促进先进性教学结构创新

传统教学将以课堂为主的应试教育称之为线性结构。这种结果只是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处理, 是传统的教学方式, 已经不符合教学的发展, 是教学改革, 必须要改掉的模式之一。而多媒体教学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网状的模式之一, 一种多媒体为基础,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 进行信息知识选择为主要特征的结构模式, 这种网状的结构模式, 不仅能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能学生获取信息更加便捷,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更加流畅。由此可见, 多媒体教学结构模式的调整是更为先进性的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当前现代教学改革中非常有效、实用性非常强的模式, 对促进我国教学改革创新也非常有帮助。

(三) 多媒体教学的开放式促进交互相教学的创新

多媒体教学作为网络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已经成为当今新时代的教育必不可缺的重要教学辅助形式。无论是多媒体课件, 还是, 多媒体教学内容都是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形式, 这种教学不仅能够, 唔使教学成为一种协作, 成为一种交互性的共同学习, 而且还是学生通过自主多媒体网络, 与参与非课程之内教学内容的学习。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还能通过网络实施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沟通, 在这样的教学平台上, 实现教学的交互性沟通。这不仅是教学的创新, 更是交互性教学实现的开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推动协作教学和交互性教学的发展, 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马晨.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 2007-10-17

[2]马立辉.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学改革创新[J].黑龙江科学, 2017-07-08

[3]曹璞.现代教育技术下的高职教学模式创新方向探讨[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7-06-05

[4]谭静.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电脑迷, 2017-06-15

[5]居万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技能策略[J].信息系统工程, 2016-10-20

  • 索引序列
  • 多媒体技术在国外的研究进展论文
  • 多媒体技术研究论文4000字
  • 在国外痤疮的研究进展论文
  • 螺旋藻在国外的研究进展论文
  •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