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亚非拉民族小论文主题

亚非拉民族小论文主题

发布时间:

亚非拉民族小论文主题

让我们让我们明白了,只有通过斗争、合理的诉求,才能让我们得到我们应该有的权益,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亚洲的觉醒(民族民主运动) 历史背景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第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强大的军队做保障,那么这样的解放是不完整的,第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没有好的经济基础,很难产生良好的政治环境

1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主题是反殖民主义和争取民族独立。2 在20世纪中叶,亚非拉地区的大多数国家都处于殖民统治之下,人们开始反抗殖民主义,争取国家独立。这个运动的主题就是反殖民主义和争取民族独立。3 同时,这个运动也促进了亚非拉地区国家之间的团结和合作,提高了这些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民族大融合主题小论文

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都相互离不开。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结成了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反之,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荣辱与共、唇齿相依。同样的历史、相同的信念,将新疆各民族融合成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巩固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国各族人名的共同心声。正如歌声所唱的: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新疆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历史上新疆各族人民共同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是历史的主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代,新疆及其周围地区,统称西域。早在公元前128年,张骞通西域,这是早期典型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统管整个西域地区的军政事务。这标志着新疆地区从那时起已正式纳入我国的版图。汉代以来,特别是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十分重视并实施对西域地区的管辖。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大肆侵占和掠夺我国领土,英、俄势力乘机入侵了新疆地区。清政府抵御外部势力、收复新疆以后,1884年建立了新疆省。从历史总的进程看,中央政府—直对新疆行使着管辖权。和平解放以来,新疆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改变了一穷二白、极端落后的面貌,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形成了团结、平等、共同发展繁荣的崭新民族关系。新疆各族人民相互信任,互相帮助,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情同手足。

北魏统治集团民族界限的淡化及其对鲜汉民族融合的影响

作者:钱国旗

摘要:正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民族关系复杂动荡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经历了一个大融合的重新组合过程,南下中原汉地建立北魏王朝的拓跋鲜卑与汉族的融合则是这个过程中历史意义最为深远伟大的一环.这次融合继承并总结了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成果,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推向了高潮.中国南北的再统一格局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空前盛世,皆因这次鲜汉民族融合所带来的充满朝气的力量勃兴而透露最早的曙光.拓跋鲜卑与汉族的融合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南迁洛阳的拓跋鲜卑与汉族的融合为主旋律,汉化是融合的基本特征;第二阶段的融合是随着北魏末年的六镇起兵而开始的,即六镇鲜卑与汉族的融合,经过胡化和汉化的反复扭缠达到统一是融合的基本特征.本文所论仅限于拓跋鲜卑与汉族融合的第一展开

关键词:统治集团 拓跋鲜卑 六镇 南北朝时期 鲜卑人 将相大臣 组合过程 《魏书》 民族关系 民族大融合

被引量: 9

年份: 1994

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我们说唐代的变化体现出南朝化倾向,是指十六国北朝以来逐步形成、后来为隋唐所继承的一些有别于东晋南朝的制度因素随着唐代社会的变化渐次消失,这些变化相对北朝来说十分巨大,却不过是南朝历史发展倾向的继承。但唐代的变化,有的是新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变化。即使是具有南朝化倾向的变化,也不是南朝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南朝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如唐代的均田制崩坏后,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一如南朝,但唐代大地产的经营形式和劳动者身份却与南朝有很大不同。南朝大土地上的劳动者是依附性很强的部曲佃客,其中合法荫占的田客为数不多,大部份属于非法投附或非法荫占的依附人口,这种情况直到唐前期大抵如此。两税法颁布以后,封建国家既允许土地的无限兼并,也不再阻止佃农队伍的扩大。按照“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的原则,佃客可以就地附籍,与庄田主之间不再存在庇护的关系;按照“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的原则,客户多为“贫穷不支济户”,他们可以准制放免两税,不存在逃避赋役问题,其身份不再是非法逋逃。宋代客户正是唐代两税制下客户的发展。又如两税制以资产为宗,继承了南朝计资的倾向,但南朝租调据田亩、据资与据丁并行,有如唐前期租庸调与地税、户税并列。两税法则完全不以人丁为本,开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征纳向财产转移的先河。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虽上接南朝,却远过南朝,其中如茶税、飞钱便换等,则是南朝没有的新事物。南方的开发,无论就广度还是深度而言,均远迈南朝,中唐以后下至两宋,经济重心、人口重心、文化重心全部移至东南。东晋南朝的常备军仍是承自魏晋的世袭兵。宋齐以后兴起的募兵,由将帅自行召募部曲,部曲与将领的关系,仍带有私家部曲的烙印[41]。开元二十五年以后,唐朝军队全部改为召募,国家从各种征行人及客户中召募的职业雇佣军,由国家财政保证其生活来源,故号称“官健”。至于官制上的使职差遣制,文学上的古文运动,以韩愈、李翱为代表的思想学术的变化,总的来说还是唐代的新事物,其意义在于下启两宋。科举制特别是进士科的崇重,在制度上为寒门入仕开辟了道路,较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有根本的区别。但在唐代,很多旧族子弟仍利用科举制重新获得失去的特权,只有到了宋代,科举制“草泽望之起家”的功能才充分发挥出来。有鉴于此,并综据前述,我们可以这样看待唐代的南朝化倾向的意义:其一,形成于汉魏之际的中国封建社会,由于晋末动乱和北族政权的建立,在北方走上了一条特殊道路,与直接继承三国西晋传统的南朝出现显著差异。隋唐间南朝因素在制度、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显示出南北社会的整合和历史的初步衔接。唐代变化中的南朝化倾向,则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已越过北朝的迂回而重新回到魏晋南朝以来的正常发展轨道。其二,唐代中叶的变化“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具有划阶段的意义[42],但变化中的南朝化倾向显示出中唐前后历史的衔接性和连续性,表明唐代中叶的变化虽然具有划阶段的意义,但这种阶段仍是封建社会内部的阶段。其三,汉魏之际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并未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而是封建社会因素在古代社会母体内自然发展的结果。所谓“五胡乱华”以及诸北族政权的建立,使封建社会的进程出现迂回和曲折。唐代变化中的南朝化倾向说明,尽管不无曲折和迂回,仍不能阻遏中国封建社会遵循自己固有的合乎规律的进程发展。唐代变化中的南朝化倾向,表明前承北朝的隋唐历史与东晋南朝相衔接,但这样一个过程又似乎表明,北朝的历史虽然绝非徒然无意义,却不一定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环节。中外学者每将蛮族入侵下罗马帝国解体与“五胡乱华”下西晋帝国崩溃作比。但西晋帝国崩溃后不足三百年,所谓“五胡”等少数族已完全融合、同化于汉民族,并孕育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唐帝国。而约略在同一个时期,西方的罗马帝国解体后出现的蛮族王朝,并没有很快走上罗马化道路,帝国废墟上形成许多民族国家,曾经高度发达的希腊、罗马文化长期湮没不彰,分裂割据倾向,统一帝国瓦解,经济、文化衰退,被看作欧洲中世纪的一些重要时代特征。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唐代的文化构成中,大量吸收了西北、北方诸少数民族以及国外天竺、波斯东传的文化,当时称之为“胡化”。对此中外学者已作过大量的研究。又如北朝刚劲雄浑的诗歌,尚武骑射之风,以及妇女的相对开放,亦为唐代所继承。唐代制度、文化以南朝要素为主,但南朝以外的因素绝不是无关重要的。唐代之所以成就辉煌,气魄恢宏,正在于她既继承了以南朝文化为代表的华夏传统文化,又广采博取各种外来文化营养,提炼消化,弘扬以为己用。

论民族团结与x社会和谐 2006-02-20 [打印本稿] -------------------------------------------------------------------------------- 当前,我州正处于b大p发展时期,社会和谐是促进甘孜发展新跨越的根本保障。建设民族团结、全面进步模范藏区s州,民族团结是前提。民族团结与k社会和谐是一z个c问题的两个e方3面,是实现甘孜州稳定繁荣的重要任务。甘孜州作为7一o个j以6藏族为3主体的包括20个f少4数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v,社会的和谐很大p程度上y取决于a民族间的团结,用社会和谐的内0涵去理解民族团结,可以8启发我们对民族团结的新认6识。 从3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看,“社会和谐”体现了k一w个s地区y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k一i个j地区l发展的“软实力d”。和谐包括人u与n人s的和谐、人f与p社会的和谐、人k与a自然的和谐,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6容,民族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社会和谐的一o个a基本要素就是经济上b的相互0协作,互3惠互4利,共同发展。在漫长5的社会发展进程中7,甘孜州形成了q民族的多样性,各民族和谐相处团结合作,共同缔造了n灿烂的康巴2文6明;但由于k自然和社会历y史条件的局限,东、南、北各县在经济发展中8存在着一o定的差异性。这些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在一n定程度上s固然影响了u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但只要统筹得当、协调有方7,又d可以6在互5动互7补中7成为3和谐发展的动力x。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出台了p许多优惠政策强化2了s区f域间的经济协作和合作,取得了s巨6大h的发展成就。我们应在现有的基础上e,从6各个x方5位、各个h层面上j来推动东、南、北路各县的经济合作,在更大j的舞台上v发挥本民族、本地区s的特色和优势,实现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发展。尤r其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全州各县、各族人w民要携起手7来取长1补短,形成一u股合力s,实现各个w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实现民族团结与t和谐发展双7丰s收,为2民族团结打下k深厚的物质基础。 团结是基础,和谐是主调。和谐是多样化7的统一d,民族之u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善于e以2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弘扬发展的主旋律,提倡不m同民族在文7化7上f的多样性。兼容并包方8有内4和外睦、政通人u和、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寓于l和谐甘孜之x中3,构建和谐甘孜必须以3民族团结为1主题。要围绕民族团结推进依法治州,加强和创新农牧区x思想政治工q作,加强公7民道德和法制建设,引6导广p大b群众树立“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t善、勤俭自强”的道德观念,建立互3相帮助、互1敬互4爱的新型人b际关系,建立团结和谐的文0明社区n、文4明村镇、文0明景区k。以3建设社会主义p新农村为1统领,在全州广u大z农牧区h努力v培育新产业、新村镇、新农民,激发各族群众的创造活力z,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o风5文8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洁,积极探索文6明、和谐、可持续发展之z路。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核心6,发展已n成为3全州各族人y民的共识,当前区l域之o间、民族之l间的合作意识在不f断增强。正是因为6有了r这种发展需要的合作共识,全州各民族的关系越来越和睦,在相互6依存中7感情日3益加深,在相互0了s解和学习t中0不j断弘扬藏民族文7化8的优势,加快了l甘孜州团结、和谐、文7明发展的进程。 团结就是和谐,和谐就是稳定。学忠书2记强调,“甘孜州政治局势稳定了c,就是对全国藏区u工b作的一k个o重大a贡献。”足见0我们的稳定工r作责任之f重、任务之f艰、关注之p广e。这几m年,虽然我们的宗教工o作、反2分6裂工k作取得了v成效,特别是一h些涉及s群众利益、久b拖不u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基本得到了o妥善解决。但是,从3全州形势看,一w是两类不z同性质的矛盾依旧突出,反5分0裂、反2渗透、反4倒退的任务任重道远;二l是“两非”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管理亟待加强;三z是人h民利益的诉求渠道有待进一b步畅通;四是在稳定工u作中8真正落实人p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主体地位还有差距。稳定工e作依然任重道远。在建设“民族团结,全面进步模范藏区y州”的过程中0,要引0导各级干t部群众保持坚定性和敏感性,提高预见7能力d,掌握信息动态,制定预防方0案,把“主动”二b字落到实处,坚决严防民族分6裂组织向干o部队5伍发展成员;加强反7渗透工z作,严格管理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援助活动;强化6政法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注重调处人e民内2部的各种利益矛盾,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普遍性与s构建和谐甘孜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建立与y巩固加强民族团结要求相适应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分0配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和公6共应急反7应机制,协调处理好各方1面的矛盾,坚决防止8“经济问题政治化0、简单问题复杂化1、局部问题扩大y化2、个i别问题群体化1”,力c争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增强把握和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n,加强协作,共同防范,化8解矛盾,确保和谐。 民族团结是具体的,也g是与j时俱进的。改革开w放以1来,处于w社会主义n初级阶段更低层次的甘孜州加快了n社会转型的脚步,全州各族人e民逐步从3传统观念中6解放出来,出现了y新的思想方2式,新的情感方3式,新的行为3方5式。我们今7天a讲的团结已z经不j是我们以3往所讲的一v般性的团结,时代向前发展了k,团结的内6涵也n增添了f新内0容。今6天h我们不n仅2要政治上w的一x致,经济上m的合作,还要求思想观念和情感的认4同,在加强沟通交流的同时促进民族的大t团结。在民族团结这个i问题上h,不f仅7要教育群众,更要教育干i部;不r仅6要教育一p般干t部,更要教育领导干a部;不m仅0要教育少6数民族同志,更要教育汉族同志,让“三e个t离不t开d”的思想引6领各族干n部群众树立科学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6化7观,不s断增强对民族问题的把握能力v、领导能力t、创新能力n。由于n民族问题在性质上q属于b人m民内6部矛盾,我们要按照中2央民族工u作会议确定的“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根本方3针,妥善合理解决好新时期的民族问题。而民族问题与i宗教问题是交织在一f起的,少2数民族群众更多的也m是信教群众,我们要积极引5导宗教与l社会主义s相适应。从2思想层面上l认2识到宗教与q社会主义p能够相适应,弄清楚宗教与d社会主义q还存在着不a相适应的地方1;为7了t实现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甘孜,我们必须创新工p作思路,创造性贯彻《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切2实管理好宗教事务,充分1调动信教群众和宗教人d士l的社会主义o积极性,努力t促进宗教与y社会主义q相适应,实现社会和谐与i宗教和睦的辩证统一g。 团结出力l量,源泉在人e和。我们要从1民族团结的愿望出发,尊重知识、尊重人f才s、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把用好本土o人v才g与c引1进外来人k才d统筹起来,让一w切3创造的愿望得到充分8尊重,让一a切5创造的活力f得到充分5展现,让一y切0创造的成果得到充分5肯定,团结一t切4可以5团结的力r量,调动一e切5积极因素为0建设“民族团结、全面进步模范藏区o州”聚集人e心0和力n量,把民族团结引4向更新更美的境界!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我国是统一b的多民族国家。多年来,各民族之u间形成了m相互5依赖,团结互0助、共同发展的家庭氛围。尤v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y新中6国的革命历m程中4,国家的统一n,人m民的团结,国内4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是民族地区c繁荣发展、人n民幸福安康、社会祥和安定的重要保证。 新疆是一b个j多民族聚居的地区q,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新疆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新疆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也a就无i从1谈起。随着信息的披露和媒体的深入a报道,“7?2”事件真相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人w们面前。由敌对势力m组织和操纵的暴力w犯罪受到新疆内5外社会各界强烈谴责。分0裂分1子p制造这起暴力s事件的目的,就是要挑起民族对立,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l统一y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开t拓了n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发展了g灿烂的中6华文7化3,各族人g民的大z团结具有深厚的历n史渊源和广j泛的现实基础。在漫长5的历p史进程中4,各族人l民密切0交往、相互2依存、休戚与b共,形成了h中1华民族大d家庭,结成了v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共同捍卫q了b祖国统一w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w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历f史反4复证明,国家统一p、民族团结,则政通人s和、百业兴旺。国家的统一b,人u民的团结,国内2各民族的大v团结,是中7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民族团结,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m民得到的实惠就多;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社会就会动荡,发展就会停滞,各族人k民就会遭殃。 团结就是和谐,和谐就是稳定。良好的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e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3容,我们要始终高举民族大e团结的旗帜,筑牢民族团结基石,进一l步发展各民族融洽和睦、亲如一y家的良好局面,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4面做模范,切3实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x局。 我国是一j个c统一c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团结,是构筑中1华民族凝聚力d的基础,是我国综合国力t的基本要素,也u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最重要的指标。因此,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h和谐社会的题中5之q意,也g是构建社会主义w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 一h、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p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社会主义q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2平正义s、诚信友y爱、充满活力a、安定有序、人k与a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构建社会主义z和谐社会不n可或缺的基本内5容,不j仅3是巩固和发展我国民族团结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而且也t离不f开s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1。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u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s和谐社会,需要协调各方6面的利益关系牞维护社会公0平和实现社会正义o。民族团结的基础是平等牞团结的前提是根本利益的一l致性牞即通过共同团结奋斗3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在社会主义t制度下l,我国实现了q各民族政治上d的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备了a根本政治条件,各族人m民的根本利益是一c致的。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0化2和社会的发展,各民族相互7学习b、相互4影响、相互1帮助,共同因素会不q断增多,但民族特色和民族差异、各民族在经济文4化3发展上b的差距将长1期存在。这些差异和差距的存在,必然影响各民族的利益关系和民族团结,从0而影响社会的公6平与j正义j。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a和谐社会的过程中4,始终要充分7认8识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民族工q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不j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a民族关系,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的公6平与a正义m。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f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c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全国各族人w民的共同任务。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就不i会有全社会的创造活力h,更不e会有互5助互0利的社会风2尚。也d就是说,没有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3和共同繁荣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小n康,就不z可能全面建设小v康社会。少5数民族和民族地区s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r现代化3建设目标的实现。目前,民族地区y经济社会发展仍2然面临着一x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同沿海发达地区k相比0存在着相当大p的差距。2000 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7人r均国内0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数的04.1%,农民人s均纯收入l只有全国平均数的08.2%。因此,我们必须以3民族团结为2前提条件,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加快少0数民族和民族地区g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e发展差距,实现区e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v民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p和谐社会的迫切2需要。各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e,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j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我国是一w个a统一x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e国家。人c民的团结,领土e的完整,国家的统一h,都是以2各民族的团结为2基础的。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中4国就会陷于a动乱和分6裂,中3国就不u成其为5中8国。只有团结才i有凝聚力q。团结则兴盛,分6裂则衰败。在我国社会主义j初级阶段,由于y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问题还将长6期存在。同时,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g起,成为1影响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一p个j重要因素。西方0敌对势力u不o愿看到我国的强大x,总是利用民族宗教问题企图对我国实行“西化3”和“分5化5”,并策动极少3数分0裂主义n分2子o从2事分0裂活动,危害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y。因此,我们要大w力f加强马r克思主义t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爱国主义d教育,坚持“汉族离不i开a少3数民族、少7数民族离不r开u汉族和少1数民族之v间也q互5相离不t开y”的原则,积极开k展反2对分6裂主义p的斗7争,以5增强国内5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s,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l、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主要因素 在社会主义e制度下l,我国各民族人p民已g成为0社会主义c大q家庭的主人x,各民族之n间形成了e平等、团结、互2助、和谐的社会主义v民族关系。当前,我国民族关系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e存在着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 民族意识中3消极的内7容引4发的问题。民族意识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牞只要有民族存在就会有民族意识。在民族意识中8有积极向上u、能激发本民族奋发图强的一l面牞也z有狭隘的只顾本民族利益而不y顾其他民族和全局利益的一o面。社会主义k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牞各民族要求加快发展的民族意识日6趋增强。这种民族意识是健康的牞是应该提倡和发扬的牞是民族发展进步的表现。但是牞民族意识中5的消极因素也w会增长4牞从1而影响各民族的团结。例如,过分7强调本民族的利益牞不i顾其他民族与c国家的利益牞不j能正确处理本民族与q其他民族以7及n国家关系等等。对民族意识中4消极的内6容牞如果不k注意正确引4导牞则有可能成为4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 经济利益引1发的问题。随着西部大u开o发战略实施过程中7对各种资源的开e发利用牞各民族所获经济利益的不l均衡牞将会出现新的矛盾。民族地区j的市场发育不r健全,软、硬件水6平不l高牞有的部门s和企业可能会根据资源的市场取向牞投资上f项目对民族地区f考虑不s均衡,使一u些少4数民族干n部群众产生误解。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牞在发展社会主义v市场经济的过程中1牞国家为2了j从1根本上g改变民族地区w的落后面貌牞增强综合实力c牞调整了u政策牞由直接给钱给物改为5基础设施建设牞一s些长7期依靠国家救济的干k部和群众一p时不g理解。由此产生的情绪,容易影响民族关系牞值得高度重视和关注。 民族文0化7差异引0发的问题。我国共有28个u民族牞各民族都有自己d悠久d的历k史和丰t富多彩的传统文1化1。在房屋建筑、风4俗习b惯、禁忌信仰、婚丧嫁娶、劳动生产等文7化5传统方8面都凸显出鲜明的民族个z性。民族文7化7是构成民族的重要因素,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d。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7化0绝大k多数是健康的牞是少0数民族和民族地区x建设的宝贵财富。但是牞由于m民族不f同牞文1化0各异牞尤i其是风6俗习i俗的差别,各民族在交往中1必然会发生矛盾和碰撞,造成民族之q间的摩擦。这种不a同民族之p间的文8化2差异和矛盾,在我国现阶段还会长2期存在牞由此引4发的问题将会影响各民族的团结。 西方6敌对势力x引1发的问题。我国少1数民族中5有10多个n是跨境民族,而且民族地区n大g多位于o祖国的边疆牞与v十f几l个r国家接壤牞战略地位十m分7重要。历l史上t,帝国主义q国家曾多次侵略我国,在少1数民族地区q进行渗透和分4裂活动,均被我国各族人y民挫败了e。近年来牞西方5敌对势力r又o妄图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干m涉中4国内0政牞利用分0裂主义y组织搞分6裂活动,破坏我国少8数民族地区c稳定和民族团结。因此,西方3敌对势力z的渗透和破坏,是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主要因素之h一i。 三o、在构建社会主义r和谐社会中3加强民族团结 构建社会主义g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战略目标,也h是全国各族人x民的共同愿望。但是,构建社会主义d和谐社会是一k项艰巨2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全国各族人i民的共同团结奋斗6。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g和谐社会中6,我们一r定要采取切4实有效的措施,进一s步巩固和发展各个c民族的团结。 (一e)加快少6数民族和民族地区v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a要务,也z是解决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关键。加快少2数民族和民族地区q的发展,是逐步缩小g地区p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8战略目标的要求,也v是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和谐、维护祖国统一t的要求。因此,加快少2数民族和民族地区p的发展,不m仅5是一a个h重大i的经济问题,也f是一d个e重大l的政治问题。我们要抓住机遇,集中3各族干s部群众的智慧和力u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x心8一a意谋发展,着力l解决当前少4数民族和民族地区a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发挥社会主义e制度和民族区b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w、发展先进文3化3、实现各民族人u民的根本利益上l来。 加快少6数民族和民族地区d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坚持以3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定科学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加快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5,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1方0式转变,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进一g步把民族地区c的资源优势转化1为0经济优势。要深化4改革、扩大h开q放,着力b培育新的经济增长0点。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搞好综合治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v。要大l力h发展民族地区j教育、科技、文2化4事业和文8化6产业,提高各族人w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5化8素质。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t扶贫开g发工l作,切0实解决好民族地区h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总之p,要按照“五p个f统筹”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从0本地实际出发,走出一a条具有本地特色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y。 加快少2数民族和民族地区v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国家和发达地区u的支n持、援助同少2数民族和民族地区r的自力w更生、艰苦奋斗0结合起来。支j持少8数民族和民族地区b加快发展,是党和国家的一t项基本方8针。既要支n持他们把经济建设搞上b去,又n要支y持他们把文2化5、教育、卫g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搞上c去,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既要投入l更多的资金和物力t,又y要在投资、财政、税收、金融等方4面实行更多的优惠政策。发达地区m要把支a援少0数民族和民族地区l发展作为2自己x应尽的义k务,进一n步扩大g支r援的力z度和广n度,并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支h援途径和机制。民族地区n各族干h部群众要坚持自力t更生、艰苦奋斗5,进一y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8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把各项优惠政策和各方3面的扶持帮助转化4为5自我发展的能力l。 (二y)坚持和完善民族区o域自治制度民族区j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a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g民主、建设社会主义u政治文1明的重要内7容,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p民建设中8国特色社会主义z、实现中8华民族伟大x复兴的重要保证。建国60多年来,我国实行民族区q域自治制度的实践证明,在统一h的祖国大o家庭里实行民族区g域自治制度,是完全符合国情、顺乎民意的,具有极大t的优越性,显示5了j强大e的生命力g。因此,民族区w域自治,作为0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v条基本经验不a容置疑,作为3我国的一z项基本政治制度不l容动摇,作为4我国社会主义f的一d大l政治优势不z容削弱。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k域自治制度,必须加强民族地区h法制建设。一g是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要以1宪法为2根本,以0民族区x域自治法为8核心0,抓紧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具体措施和办7法,制订6或修订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逐步建立比2较完备的具有中7国特色的民族地区t法律法规体系。二j是要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检查和监督。要建立健全执法检查和监督机制,经常检查和监督法律法规执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维护少7数民族和民族地区f的合法权益。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w域自治制度,关键是要大g力y加强少3数民族干w部队5伍建设。要做好培养、选拔、使用少5数民族干o部的工e作,加大c少6数民族干t部培训的力x度,全面提高少2数民族干i部的素质和本领。要坚持“四化3”方8针和德才k兼备的原则,把更多优秀少8数民族干w部特别是年轻干z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x来,充分6信任,放手5使用。在民族地区n工e作的各族干t部,要互0相尊重、互8相关心3、互4相学习h、密切5合作,齐心1协力a为6各族群众谋利益。 (三x)坚决维护祖国统一d和社会稳定祖国的统一c,社会的稳定,是我国各族人e民的最高利益,也m是增强民族团结的根本要求。我们必须进一m步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b民的大d团结,增强中4华民族的凝聚力z,自觉维护祖国的统一i和社会的稳定,为3构建社会主义v和谐社会、实现中7华民族伟大j复兴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 广q泛开r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大d力n弘扬以5爱国主义p为1核心4的中4华民族精神。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o社会主义l精神文3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社会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要坚持不u懈地开e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0及u民族基本知识的教育,引2导各族干c部群众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尤i其要在青少7年中6开d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使“三m个b离不x开x”的原则深深扎d根于l各族青少6年心2中0,不u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0助、和谐的社会主义p民族关系。 维护祖国统一a,反7对分6裂,是我国一s项长0期的政治任务。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实行“西化3”、“分5化3”,是西方2敌对势力q的一d贯手0段。分0裂势力o是我国各族人q民的共同敌人h。我们要积极开m展扎k实有效的工q作,广c泛发动和依靠各族干y部群众,旗帜鲜明地反4对分7裂,依法打击分5裂主义j势力s的破坏活动,坚决抵制西方7敌对势力c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以8维护祖国的统一j和各民族的大x团结。 g讪

东南亚民族音乐论文

同学,你哪个学校的??好聪明哪。。。。。

1、略述东亚音乐文化区概况。2、略述日本的传统音乐体裁、乐器及其代表性作品。3、略述朝鲜半岛的传统音乐体裁、特色乐器及其代表性作品。4、略述蒙古的传统音乐体裁、特色乐器及其代表性作品。5、试比较日本歌舞伎、能乐与中国戏曲的异同。6、试比较日本雅乐与朝鲜半岛雅乐的异同。7、以蒙古民歌、马头琴及其音乐为例,试谈音乐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的关系。8、略述东亚传统音乐的特征。第一章 东亚音乐参考答案:1、略述东亚音乐文化区概况。东亚音乐文化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这些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接受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因此中国的音乐美学观、传统音乐种类、体裁形式、乐器、乐曲、乐调、乐谱、音组织、旋法等音乐形态特征,也曾被它们吸收过,并施重要影响于东亚各国,形成了东亚各国所共同具有的音乐艺术特征。与此同时,东亚各国又根据自己的社会生活、文化观点对它们进行了改造、变化,因此造就了各国所特有的音乐种类、体裁形式和音乐美学观、音乐形态特征。2、略述日本的传统音乐体裁、乐器及其代表性作品。音乐体裁:雅乐、声明、能乐、歌舞伎、民谣与民俗艺能以及冲绳音乐。比较常使用的乐器有:琵琶、筝、尺八、三味线等。(1)琵琶乐:萨摩琵琶代表作品有《武藏野》《石堂丸》《龙口》《时雨曾我》《曲垣平九郎》;筑前琵琶代表作品4弦的《湖水渡》、《菅公》等,5弦的《衣川》、《小栗栖》等。(2)筝曲:有《六段》、《八段》、《乱》等纯器乐曲;地歌中,有《四段砧》、《冈康砧》等准器乐曲。(3)尺八乐:代表性曲目有使用于宗教礼仪中的《虚空铃慕》、《真虚灵》、《钵返》等;以艺术性为追求目标的《鹿之远音》、《鹤伏窝》、《黄昏曲》、《三谷菅垣》等。民谣曲《割干切歌》、《江差追分》等。(4)三味线音乐:三味线音乐指的是使用三味线伴奏的声乐曲。作为三味线的器乐曲,只有地歌的《四段砧》。3、略述朝鲜半岛的传统音乐体裁、特色乐器及其代表性作品。朝鲜半岛的传统音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雅乐(正乐)、民俗音乐、宗教音乐。在朝鲜半岛的传统乐器中,玄琴、伽倻琴、大笒是三件最有特色的乐器。4、略述蒙古的传统音乐体裁、特色乐器及其代表性作品。蒙古的传统音乐大致可以分为民间音乐(含民歌、器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其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是民歌中的长调、短调、浩林呼麦以及乐器马头琴。5、试比较日本歌舞伎、能乐与中国戏曲的异同。)6、试比较日本雅乐与朝鲜半岛雅乐的异同。7、以蒙古民歌、马头琴及其音乐为例,试谈音乐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的关系。(略)8、略述东亚传统音乐的特征。东亚音乐文化区在音乐审美方面的最大特色就是追求古朴典雅的横向旋律的音乐美。在音乐形态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弹性的节拍和节奏;(2)五声音阶和五声性旋法;(3)渐变的音乐结构;(4)音响表现形式的单音性

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亚洲灿烂的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朱海鹰先生编著的这本《东南亚民族音乐》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根据东南亚民族的源流、生存环境、生产劳动、历史变迁、宗教影响、殖民统治、民族思维、频繁的战争、科技发展、教育与民俗等方面,再通过史料与文化特征,从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碰撞、融合、变异、发展,去剖析东南亚民族音乐文化的形成。从而批驳欧美史学家、民族学家、社会学家长期以来将东南亚列入“印度化国家”、“印度教化国家”的偏见。进而使这本专著能够依据人类文化发展的真实状况,从文化本质上来解析东南亚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北方的蒙古早原上,在西北的广大地区,世代流传着灿若凡星的各种民歌。 民歌,是土地上的声音,它载送着土地上的悲、欢、离、合,源源不断,绵绵流淌。 民歌,深切的反映人们的生活与情感,经万人之口,通万人之心,是劳动人民思想、感情、愿望和理想的寄托,是劳动人民心灵深处的声音。因此,一切欢乐和痛苦、无奈和愤怒、爱意和离伤、热烈和谐谑......种种感情都会不可避免的反映到民歌中来。 民歌的作者和传唱者就是劳动人民自己,他们有最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与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志,这就要求一定要用自己的艺术手段表达出来。劳动人民创造民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如《绣荷包》抒发了少女对情人的一片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川江船夫号子》、《打夯号子》等表现了劳动人民在与自然斗争时的豪迈气概;而《长工苦》、《揽工歌》则倾吐了遭受欺凌压迫的长工们的悲苦情怀。 在山东,一说起民歌,大多数人一定都会提起《沂蒙山小调》。小调还被称为“家曲”,在演唱时不受环境、对象的限制。由于小调根植本乡本土,与地方方言结合紧密,包孕着浓郁的民歌情调,展现绚丽的乡土风姿,深受人们喜爱。小调像历史长河中扬帆鼓浪的轻舟,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更新,具有茁壮的生命力。小调的歌词,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加上衬词的穿插,很有特色。小调歌词反映的社会面极为广泛,涉及生活的各个角落,浓缩着不同的风华,是历史流光的折射,是劳动人民心声的表述。 民歌所表现的是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是非常真实和深切的,是劳动人民心声的深切体现。 我国民族众多,分布很广泛,其居住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50%以上,如此广阔的地域和复杂的自然环境,必然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民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辉煌的音乐传统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同汉族人民一样,都对中国的音乐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历史上的多次民族融合,使各民族的音乐在相互交流、相互吸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共性。而伟大的中华民歌就是各民族音乐相互交融、相互吸收、相互促进的结果。民歌就在这一次次的交融中相互学习并被劳动人民广为传唱,正是这样一些朴实真切的民歌,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团结地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用民歌这种表达方式传达生活的幸福和民族的团结。所以数,民歌是各民族共同的结晶,是民族凝聚的纽带。 民歌是人与自然结合的产物,黄土民歌是黄土文化的积淀,是黄土人民世世代代的苦难凝成的歌。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先辈们特别不容易,他们需要凄凉婉转或高亢悲怆的调子来抒发情感,民歌就是他们心灵的呼喊。 虽然身在湖北的我从未亲睹黄土地,但我知道我的心连着那片土地,那是中国的脊梁,背负着民族沉重的历史,承受着长久的苦难。在这片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为缓解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的压抑感,创造了这样一种具有浓浓黄土味的黄土民歌。民歌记载着民族的历史,是先人生活的记录。不懂得黄土地,不懂得黄土地上的人们,就无法读懂中国。江南小调让我们认识阴性的中国,黄土民歌则使我们了解阳性的中国。听黄土民歌,你会想到寸草不生的黄土高原和浑黄浑黄的黄河水。黄土民歌是中国音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黄土地区地广人稀,风俗淳朴而民风剽悍,加之茫茫的草原、高山大川对民族性格和乡土文化的直接影响,大部分黄土民歌粗犷、豪放、高亢而挺拔,极富阳刚之气。黄土民歌就是中国民歌的脊梁,是中国民歌之魂。 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传统音乐的五大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丰富的。其中民歌是最早形成的,在其他传统音乐体裁的形成和发展上,民歌起着积极作用,许多歌舞、曲艺、戏曲和民族器乐的品种是直接或间接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各地的“花灯”歌舞、“花灯戏”“花鼓戏”;说唱音乐中的牌子曲类、琴书类、杂曲类中的大部分曲种;“河北吹歌”等乐种及许多民族器乐曲牌,如《梳妆台》、《剪剪花》等均由民歌发展移植或改编而来。所以说,民歌是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 常听到有人说:“我很喜欢音乐,可就是听不懂音乐。”美国著名作曲家科普兰曾经这样说:“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作为大学生,只要相信自己的音乐潜能,不断的倾听音乐,就会越来越多的获得音乐美感。而对于民歌,要在倾听民歌的前提下主动去体验民歌,这样就会产生自己对民歌的感受和理解。作为一个大学生,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增多,求知欲的盛切,如果对祖国民歌知之甚少,当在事业上成功时,会感到自己感情深处的欠缺。所以我们必须要去学习、继承和发扬祖国的民歌。除了通过反复的“听”,还需要理性的去理解民歌作品,与审美体验相结合,才能进入一个更崇高的情感境界。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在一个各种文化、各种潮流交汇撞击的时代,中国人不能离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之根,不能丢掉自己的民族特征。中国民歌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当为保护和延续这些劳动人民世代传承的文化瑰宝做出贡献。愿真正的民歌不要在我们这个时代成为绝响。 一、《中国民族音乐欣赏》课的任务除了让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欣赏之外,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中国民族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就产生了歌舞和歌曲。现在出土的文物中,就有新石器时代(约一万年至四千年前)的吹奏乐器——陶埙。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周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前256年)就曾出现过庞大的宫廷乐队。特别是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音乐高度发展,处于当时世界音乐的先进行列;对日本、朝鲜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音乐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二、 民乐最突出的特点是写意性,也就是烘托一种精神氛围,一种心灵感受。比如《高山》、《流水》,并非直接对景色进行细致的描写,而是写情,以情见景。正如子期所说----“巍巍乎志在高山”、“荡荡乎志在流水”,是 “志在”,而非景在也。在这里,有人会认为笔者把写意(和写实相对)和写情混为一谈了。但实际上,写意描绘了客观事物经过心灵投影之后的影象,在很大程度上经过了人的感情的加工,并进一步抽象化为音乐形式表露出来,落在纸上而为谱,发于声则为乐。民乐的这种写意性与民乐体裁大多为独奏或少量乐器合奏,而很少有乐队合奏、协奏这一事实十分吻合。大型乐队长于细致入微的景物、色彩描写,精于大范围气氛的烘托,而心灵深处的意境所至,则是独奏和少量乐器合奏的专利。在西洋古典体裁中,最贴近心灵的是室内乐,如弦乐四重奏之类,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这里,要告诉大家:听听民乐吧,你不会失望的。民乐的另一个特点是个体性----写个人之意,抒个人之情。这与西洋音乐中的室内乐很相似,但在民乐中似乎没有,或者说很少有与西洋交响音乐相匹配的体裁与作品。不只沉浸在个人情致里,而是反映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的音乐作品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江河水》等,但是这样的作品并不是很多。应当说,过于强调意境,过分地沉浸在个人世界中严重地限制了民乐的发展,使民乐的音乐体系没有达到西方音乐体系的广度和繁荣程度。这是十分可惜的。你听民乐,大部分时间不会感到酣畅淋漓、热血沸腾,也不太经常感到缠绵悱恻,美得醉人,但它却能充分调动起你的心灵(如果你真的在听的话),让你产生一种意境、氛围,并融化在其中,从心底里产生最细致、最真挚的情感。这就是民乐,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音乐。

以民族的脊梁为主题小论文

中国的脊梁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名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切仁人志士是中国的脊梁,革命先烈是中国的脊梁,平凡的民众也是中国的脊梁.展开历史的卷轴,目光聚集于卷末,我看到这样一批傲立.屈原批发行吟泽畔,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遂投汨罗江而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返”,荆轲毅然踏上刺秦的不归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里能扛鼎的霸王破釜沉舟,赢得巨鹿之战;“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直捣黄龙,与诸军痛饮的岳武穆八百终破十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面对威逼利诱,誓不降元.这些人有的是仕官,有的是武士,有的是霸王,有的是猛帅,有的是忠臣.他们各有千秋,他们各处其时,但他们背后同竖一根骨,中国的脊梁骨.目光回缩到卷中,看到的又是一番如竿竿青竹傲立的景象.“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忘不了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忘不了,侧刀底座已被鲜血染红,党的女儿刘胡兰“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忘不了,桥上碉堡喷着敌人的火舌,人民的儿子董存瑞毅然拉响了导火索.无数共产党员用血肉之躯把我们多难的民族拔出地狱,送上了幸福大道,无数革命先烈用拳拳赤子之心,抹去祖国母亲的凄苦眼泪,换来了她的幸福微笑.他们为了民族的生存,兴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愧为中国的脊梁,坚如磐石,顶天立地.目光转向卷首,看到的是屹立在废墟之上的身骨.面对灾难,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赶到灾区,主持抗震救灾工作,面对不时发生的余震,镇定自若,发出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呼喊;人民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面对倾危的楼群,滑坡的山体,临危不惧,谱写了一曲生命大于天的颂歌;志愿者的纷至沓来,塌陷的道路,瓢泼的大雨,阻挡不住他们前进的脚步.在废墟下高唱国歌的孩子,亲手锯断双腿,挑断脚筋的母亲;把孩子甩出窗口,自己却被废墟掩埋的外婆;用自己的身体掩住4个幼小生命的老师;得知家人的离去,不肯下手术台的医生.他们的行为让人震惊,地震摧不毁他们背后那根用爱堆积而成的脊梁骨.中国人的脊梁是挺直的,如竿竿青竹,风过不蚀,坚韧有气节.灾难压不倒我们,生死击不跨我们,我们总以万丈豪情和冲天干劲面对一切.包括死亡.中国的脊梁,民族挺直的脊梁,有脊梁的存在,国兴民旺.

中国的脊梁:少年,也就是人才,还要要科技

可以写袁隆平

肩负责任,不计得失者,是民族的脊梁;默默奉献,顽强奋进者,是民族的脊梁;舍生忘死,爱国为民者,是民族的脊梁。脊梁者,战争年代有,寻常岁月也有。称得上脊梁的,可以是大人物,也可以是普通人。一身盔甲,令所有的对手溃不成军。但你挡得住面前的攻打,却经不起背后的谋杀。你身负起母亲针针见血的叮咛:“精忠报国”,可报国之路,让昏君奸臣弄得曲曲折折坑坑洼洼。屠刀下落,“莫须有”的罪名造就千古奇冤。亭间是佞贼一个人的狞笑,亭外是天下无数人的痛苦。你八百五十年前的一腔热血,化作历史的一把冷汗。谁让你满怀抱负浑身功夫,却赶上一个有重病却无良药的时代!你曾在营中挥毫:收拾旧河山!也许当初与你相伴的黄河摇荡着你的梦,你便沉醉在了梦里,不愿醒来。我实在不敢想象你是如何用你的脊梁背负起这沉重的屈辱的!风波亭上,你的墓前,秦桧跪着,你已沉睡,你的梦里可曾有一千里路鲜花?哦!你的名字的背面是民族的疮疤,你的名字的正面是历史的勋章。你是肩负责任,不计得失的脊梁!这是古代让人铭记的“脊梁”,现代也有让我们击节点赞的“脊梁”。徐本禹,从繁华的都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倾颓的教 室,抗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他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当洪战辉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撑起了困境中的家庭。生活过早地让他开始收获,他由此从一个男孩变成了男子汉,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平凡的人,也可以是生活的脊梁。哦!你们名字的背面是家庭的困境,你们名字的正面是顽强不屈,积极向上的脊梁!然而,反观当下,不得不叫人深思感慨:我们的“脊梁”都去哪儿了?近观校园,有人只知道花前月下,儿女情长;有人沉迷网络的虚拟,玩物丧志;有人不堪压力,跳楼自杀。远望社会,有人驾车撞人,还理直气壮;有人虐待老人、打骂子女,还振振有词;有人见老人摔倒不扶。总之,再也难觅“脊梁”的身影。凡次种种,令人扼腕叹息。遥想当年,屈原吟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真情;文天祥面对元军,宁死不屈,写下“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千古绝唱;民族危亡之际,孙中山发出“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的呐喊。如今,那些先驱们早已作古,而振兴中华的己任已落到我们肩上,假如我们萎靡不振、缺乏斗志,该如何挺起民族的脊梁?又该怎样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试问:沸腾的热血是否早已凝固?冰冷的鲜血可否再次燃烧?一定能!君不见柳艳兵面对歹徒挺身而出,孙冠儒跪地清理陌生人的呕吐物,葛宝丰“医生一刀子,要想到病人的一辈子”……只要心系天下,脚踏一份执着,我辈定将成为中华的脊梁!

拉丁舞与民族音乐论文

民族舞怎么就气质不好了呀?我觉得这是个大大的误解呢!拉丁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过是别的国家的民间舞。跳民族舞一样立腰拔背,腿直脚绷,甚至比拉丁舞更赋感染力。拉丁舞更善于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而民族舞表达的情愫更广泛,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感情,还表达人与自然的各种联系。好好跳民族舞(哪怕是现在参加比赛的广场舞),都能提升气质——公园里那种从头到尾没几个动作、手都伸不直的广场舞即使放着民族味的音乐也不算民族舞哈~另外,我自己以中国舞为主的,曾经一度去尝试去恰恰等国标舞种,发现完全不是一路的,用力方式和气息都不一样,所以没有继续下去。

开头: 现时,社会艺术多集中在舞蹈与绘画上,而国标舞更是在短短时间风靡世界。拉丁,作为国际标准 舞蹈,便是不可不提的。第二段:其实,有很多人对拉丁并不是很了解,那就先让我来说明一下吧(这段资料蛮好找的,你自己找着 看,是介绍拉丁的基础知识就行)。基于拉丁的神秘背景,与少数人精于此的特点,多数对子女抱 莫大希望的家长们也就不在乎金钱,纷纷将子女送入拉丁大门… 可是,拉丁的莫大魅力会将成为 孩子们将来的发展么??当下所花费的精力与时间,在将来真的会给予孩子美好的未来么??那所 谓的投资,真的会有回报么??本人对此有些小小见解,请诸位加以评价。第三段:浅谈中国少年拉丁舞的发展前景……后面的本人实在想不出什么了。。毕竟鄙人只有初二的国文水准,所以不敢多加胡言了。。。。。。希望以上。。能对楼主有所帮助吧(注:文中也许有错别字。。因为打字系统的关系。。所以希望您不要直接复制黏贴。。。最好加以检查。。)谢谢o(∩_∩)o..

拉丁舞呢比较现代时尚一点,民族舞呢又是古色古香.这得看你的爱好了.学拉丁舞的人气质和身材都会很好,而民族却需要很多基本功哦,我觉得民族舞练好了应该很漂亮,不过要是提升气质,还是拉丁舞好。把民族舞练好了,应该也能提升气质。这个还是要看自身情况的吧!

民族舞和拉丁舞的区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舞种,它们的起源和练习方式也不同。

1、舞种不同

拉丁舞是体育竞技舞蹈,爆发力,极强的风格,技巧是它的特点。国际标准拉丁舞是规范、严格、标准的,它是在拉丁舞的基础上发展规范形成的竞技专业舞蹈。拉丁舞有五个舞种:伦巴、恰恰、桑巴舞、牛仔舞、斗牛舞。拉丁舞的五项舞蹈各有风格,桑巴的激情,恰恰的活泼,伦巴的婀娜,斗牛的强劲,牛仔的逗趣。风格的不同,最主要的是内涵的把握。

民间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民间舞蹈和人民的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它直接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现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

2、起源不同

拉丁舞的起源追溯起来相当的复杂,它的每一个舞种都起源于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背景、历史和发展历程,不过其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美洲地区,而它们又是三种文化的融合体。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3、练习方式不同

跳拉丁舞最重要的是感情,不但对舞蹈要有感情,对音乐也要有感情,伦巴的缠绵,恰恰的欢快,桑巴的豪放,斗牛的激烈,牛仔的活泼,都是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所以要有感情。基本功也很重要,虽然没有套路那么好看,但是是基础,在老师教基本动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老师脚,胯,肩的力度,注意细节,就有感觉了。

民间舞蹈主要的特点是舞蹈与歌唱的紧密结合。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自由、生动、活泼,可以比纯舞蹈易于表现更多的生活内容,而且通俗易懂,所以非常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巧用道具,技艺结合。中国的很多民间舞蹈都巧妙地使用道具,如扇子、手帕、长绸、手鼓、单鼓、花棍、花灯、花伞等等,这就大大地加强了舞蹈的艺术表现能力,使得舞蹈动作更加丰富优美、绚丽多姿。

国际标准拉丁舞又指体育舞蹈,分为伦巴、恰恰、牛仔、桑巴和斗牛五支舞;协会分为: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WDSF)和世界国际标准舞总会(WDC)、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CBDF)、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CDSF)等协会。

拉丁舞是体育竞技舞蹈,爆发力,极强的风格,技巧是它的特点,有很大的竞技体育舞蹈发挥空间,现在已经入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拉丁舞2014年11月12日正式申请进入奥运会,现正在审批阶段,拉丁舞每年最高赛事WDSF协会会在世界各地成员国选择不同地点举行,对于世界上所有参与国际标准舞工作的人士而言,英国的黑池可谓是国际标准舞活动之首。WDC会在固定地点英国举办黑池舞蹈节,深受欧洲人民喜爱。

分类

国际标准拉丁舞是规范、严格、标准的,它是在拉丁舞的基础上发展规范形成的竞技专业舞蹈。拉丁舞有五个舞种:伦巴、恰恰、桑巴舞、牛仔舞、斗牛舞。拉丁舞的五项舞蹈各有风格,桑巴的激情,恰恰的活泼,伦巴的婀娜,斗牛的强劲,牛仔的逗趣。风格的不同,最主要的是内涵的把握。

他们分别起源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20世纪初期在英国被规范和发展并很快在许多国家流行起来;当时以社交、娱乐的形式在社交场所的酒吧非常盛行;三、四十年代的大上海也非常流行。后来,经过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的统一规范使其成为一种国际赛事,一直延续至今;其中比较有名的赛事有英国"黑池"舞蹈节(78届)、英国UK国际锦标赛(51届)、英国国际公开赛、德国世界舞蹈运动锦标赛等。

具体介绍拉丁国标舞的话,则是:

拉丁分为少儿和成人,学会了伦巴和恰恰套路可考铜牌;学会了伦巴、恰恰和牛仔套路可考银牌;学会了伦巴、恰恰、牛仔和桑巴可考金牌;学会了伦巴、恰恰、牛仔、桑巴、斗牛套路可考金星一级。接下来的金星二、三级就要用修炼的时间去考了。当然,也有只学会伦巴、恰恰、牛仔、桑巴套路就去考金星一级的,这以个人资质而定。必然的,考级之前你得有扎实的基础。

伦巴(Rumba)

伦巴起源于古巴,音乐为4/4拍,节奏是,two,three,four,one。每个数字站一拍。速度每分钟27小节左右。伦巴舞的特点是:音乐缠绵,舞态柔美,舞步动作婀娜款摆。古巴人习惯头顶东西行走,以胯部向两侧的扭动来调节步伐,保持身体平衡。伦巴的舞步秉承了这一特点。原始的舞蹈风格,融进现代的情调。动作舒展,缠绵妩媚,舞姿抒情,浪漫优美。配上缠绵委婉的音乐,使舞蹈充满浪漫情调。

拉丁舞中最具代表的舞蹈是伦巴,它被誉为"拉丁之魂"。学习拉丁舞的人,一般会把伦巴作为入门的第一支舞来学习。伦巴是表现男女之间爱情故事的舞蹈,所以它的音乐较为柔美和缠绵,动作上能使女伴充分展现女性的柔媚和胯部、臀部的曲线美。男女伴之间若即若离,十分优美。而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恰恰则起源于墨西哥,虽与伦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但它俏皮欢快,风格与伦巴截然不同,动作潇洒帅气而又充满活力。

恰恰(Chacha)

恰恰起源于墨西哥,音乐为4/4拍,速度每分钟31小节左右。节奏是,two,three,chacha,one。每个数字站一拍,其中恰恰各占半拍。恰恰恰,音乐有趣,节奏感强,舞态花俏,舞步利落紧凑,跳起来活泼可爱,在全世界广流行!

牛仔(Jive)

牛仔起源于美国,是由一种叫"吉特巴"的舞蹈发展而来,牛仔舞剔除了"吉特巴" 中所有的难度动作,增加了一些技巧。最早对牛仔舞的记载是由伦敦舞蹈教师 Victor Silvester于1944年在欧洲出版的一本介绍牛仔舞的书。波普,摇滚,美国摇摆舞都对牛仔舞有着一定的影响。

牛仔舞是一种节奏快,耗体力的舞。在比赛中牛仔舞之所以被安排在最后跳是因为选手们必须让观众觉得,在跳了前四个舞之后他们仍不觉得累,还能很投入地迎接新的挑战。它流行于美国南部。牛仔舞手脚的关节放松、自由地舞蹈,身体自然晃动,脚步轻松地踏着,且不断地与舞伴换位,转圈旋转。其音乐节拍为4/4拍,速度每分钟43小节左右。也正是因为它的音乐欢快、舞态风趣、步伐活泼轻盈的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桑巴(Samba)

桑巴起源于巴西,音乐为4/4或2/4拍,速度每分钟51小节左右。桑巴舞,音乐热烈,舞态富有动感,舞步摇曳多变,深受人们的钟爱!

斗牛(Paso doble)

斗牛起源于法国,发展于西班牙,它的音乐为2/4拍,速度每分钟62小节左右。斗牛舞音乐雄壮、舞态豪放、步伐强悍振奋,是人们对它情有独钟的原因。

本为西班牙之进行曲,音乐雄壮威武,舞蹈风格阳刚味十足。西班牙的每一个地方都是用斗牛舞代替行军舞。斗牛舞是受斗牛所影响而演变出的舞蹈。在斗牛竞技场入口上方的铜管乐队,总是不断的演奏著进行曲,即西班牙所谓的斗牛舞音乐,形成斗牛舞的灵感即来自於这种音乐。同样的也因为这种音乐才激发出斗牛戏本身的脚步。简言之,斗牛舞就是斗牛戏的一种诠释表现;男舞者的角色可比拟为斗牛士,女舞者则代表用以吸引公牛注意的红斗篷。

有氧拉丁舞

现代人喜欢求新,单纯传统的健身运动越来越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就给它加入新的拉丁舞元素,人们在感受拉丁热力的同时强健身体,可谓两全其美。传统的拉丁舞起源于非洲和拉丁美洲,具有热情、奔放、浪漫的风格特点,其舞蹈动作豪放粗犷,速度多变,手势和脚步内容丰富,充满激情,音乐节奏鲜明强烈。把拉丁舞引入健身房后,拉丁舞便成了"有氧拉丁"。

这个名字一下子道出了将拉丁舞作为一种健身方式的创意。它有别于国标标准的拉丁舞,是在有氧操的基础上,融入拉丁的奔放和激情,使其更具有趣味性,适合范围更广泛。而且有氧拉丁与拉丁舞也有很大区别,拉丁舞里表达情的东西较多,过于热情奔放,而有氧拉丁保留了拉丁的健康和奔放,去掉了繁复和夸张,更倾向于运动。只要身体好,普通大众都可以练习,适合的年龄段也是很广泛的。

最后,关于拉丁舞的服装要求,因为它的特点是休闲、浪漫、随意,所以穿着时注意款式、风格和花样与拉丁舞吻合,穿着时主要体现出随意和得体,配上鞋的颜色和大小注意整体的协调和吻合。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民间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民族民间舞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和可伸缩的界面,它可以包容各种程度的加工。民族舞是一个民族的标志物,(如孔雀舞等,就属于民族舞)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灵魂。它需要艺术家进行高度的再创造,从民间来最后又回到民间去,练习民族舞好处有如下:1、 有较强趣味性 2、 培养舞者气质 3、 让人心情愉悦 4、有益身心。

  • 索引序列
  • 亚非拉民族小论文主题
  • 民族大融合主题小论文
  • 东南亚民族音乐论文
  • 以民族的脊梁为主题小论文
  • 拉丁舞与民族音乐论文
  • 返回顶部